孟子七篇解读解析
《孟子》七篇解读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三字经》31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三字经》31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这句话是说:《孟子》共分七篇。
内容是有关道德修养、仁义品行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启示: 孟子,名轲,后世尊称孟子为亚圣。
也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
是孔子的三传弟子,孟子同样讲仁义道德。
《孟子》这部书共有七篇文章,是孟子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整理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内容都是讲道德,说仁义,如崇尚王道、排斥霸道、阐明性善等。
四书的文字分量,共五万六千多字,《论语》只占29%,《孟子》则占了63%,因篇幅较长,所以《孟子》的七篇文章,每篇都分为上下两编。
古人不参加科考的可以不读《孟子》,但走仕途之路的士子,必须熟读此书。
《孟子》的文章写得实在好,文意贯通、文采飞扬、说理透彻,有条不紊,后世的所谓“唐宋八大家”无不因袭孟子的文风。
孟子是子思的再传弟子,是战国中期的大学者,晚年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培养学生。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在那样现实的时代环境中,他始终为人伦正义、为道德政治,奔走呼号,而绝对不受时代环境的影响。
本公众号秉承“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思想”的宗旨,坚持每天一条“原创”国学分享,力争使更多的人有所认知、有所收获、有所领悟,进而得以发扬国学精神。
《三字经》的原文及注释解析
【导语】《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并称为三⼤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童启蒙读物,下⾯⽆忧考就给⼤家详细介绍下《三字经》的原⽂及注释解析,欢迎阅读! 《三字经》原⽂ ⼈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不学,断机杼。
窦燕⼭,有义⽅,教五⼦,名俱扬。
养不教,⽗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不学,⾮所宜。
幼不学,⽼何为。
⽟不琢,不成器。
⼈不学,不知义。
为⼈⼦,⽅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
⼀⽽⼗,⼗⽽百,百⽽千,千⽽万。
三才者,天地⼈。
三光者,⽇⽉星。
三纲者,君⾂义,⽗⼦亲,夫妇顺。
⽈春夏,⽈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南北,⽈西东,此四⽅,应乎中。
⽈⽔⽕,⽊⾦⼟,此五⾏,本乎数。
⼗⼲者,甲⾄癸。
⼗⼆⽀,⼦⾄亥。
⽈黄道,⽇所躔。
⽈⾚道,当中权。
⾚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江河,⽈淮济。
此四渎,⽔之纪。
⽈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之名。
⽈⼠农,⽈⼯商。
此四民,国之良。
⽈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有草⽊,此植物,遍⽔陆。
有⾍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
稻梁菽,麦⿉稷,此六⾕,⼈所⾷。
马⽜⽺,鸡⽝⾗,此六畜,⼈所饲。
⽈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黄,及⽩⿊,此五⾊,⽬所识。
酸苦⽢,及⾟咸,此五味,⼝所含。
膻焦⾹,及腥朽,此五臭,⿐所嗅。
匏⼟⾰,⽊⽯⾦,丝与⽵,乃⼋⾳。
⽈平上,⽈去⼊,此四声,宜调协。
⾼曾祖,⽗⽽⾝,⾝⽽⼦,⼦⽽孙。
⾃⼦孙,⾄⽞曾,乃九族,⼈之伦。
⽗⼦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则忠。
此⼗义,⼈所同。
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功。
⾄缌⿇,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共遵,既识字,讲说⽂。
有古⽂,⼤⼩篆,⾪草继,不可乱。
《孟子》重点注解
《孟子》重点注解【著作影响】《孟子》:语言巨匠的“拟圣之作”,它既吸收了《论语》中的精华,也接受了《大学》、《中庸》的一些特点。
主要由孟子及其弟子所作,分《梁惠王》、《公孙丑》、《藤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上下,共十四卷,是研究孟子思想和先秦文学、历史、经济和哲学的重要著作。
由于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
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
另一方面又怀着极大的政治热情,力谏诸侯借鉴三代天下得失的经验教训,摒弃霸道,施行仁政,发展经济,减轻刑罚,薄收赋税,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加强修养,改过从善,从而获得民心,统一天下。
孟子在长期的政治、学术活动中,崇尚仁义,坚守信念,刚直不阿,藐视权贵,强调士人无论在身居穷困之时,还是通过显赫之时,都要坚持仁义节操和不可屈服的独立人格,不为富贵所淫、贫贱所移、威武所屈,为坚守道义而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他所强调的士的志向、节操、尊严,完全压倒了对富贵利禄的追求和满足,既表现了对高尚人格和道德境界的孜孜追求,又表现了中国古代优秀知识分子坚持理想的傲岸性格和风骨。
《孟子》全书三万五千字,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不仅是一部儒家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语言的高度形象化,是构成《孟子》散文集形象性的极其重要手段,孟子不愧是我国古代的语言巨匠之一,对后世影响很大。
唐宋时的散文大师,几乎都以孟子的文章为典范。
所以有人认为,《孟子》之于中国散文,犹如《诗经》之于中国诗歌。
可见《孟子》文学地位之高。
【经典新解】0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工短。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直译: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新解:很多时候,在你着手做一件事情之前,如果你没有权衡好利弊,就会做一些无用功。
《孟子》七篇解读
《孟子》七篇解读【原文】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书》曰:‘洚水警余。
’洚水者,洪水也。
使禹治之。
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
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
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污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
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书》曰:‘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佑启我后人,咸以正无缺。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
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无父无君,是周公所膺也。
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孟子·滕文公下》6·6至6·8这三章都比较短,6·9就比较长了。
6·9是充分体现孟子性格的一章。
孟子原文注释翻译资料
取义宁舍生
• 鱼,我所欲①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②,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注释: ①欲:想要。 ②得兼:同时得到。
• 鱼是我想的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 (如果)这两者不能够同时得到,那么 (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所 想保有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 这两种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的话,那么就 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③已:停止。 ④日:每天。⑤攘(rǎng)偷。
⑥或:有人。 ⑦是:这。 ⑧损:减少。
• 译文:戴盈之说:“恢复十分之一的税法,废除
关市的征税,今年还实行不了,请让我减轻一些, 等到明年的时候再废止(当前的征税方式),怎 么样啊?”孟子说:“如果有个人每天都偷邻居
家的鸡,有人对他说:‘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他则说:‘请让我先减少偷的数量,每月 只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停止吧。’----假 如知道这种做法是不合乎道义的,就应该 赶快停止,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 注释: ①是故:因此。 ②岩墙:马上要倾毁的墙。 ③ 桎(zhì)梏(gù):拘禁犯人 的刑具。
• 译文:因此懂得命运的人不会站在马上就 要倾毁的墙下,尽力行道而死的,是正常 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不是正常而死 的。
自毁人毁之
夫人必自侮①,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 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②,而后人伐之。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 不可活。”此之谓也。 注释: ①自侮:自取侮辱。
仁者能正君
• 惟大人①为能格②君心之非③。君仁,莫不仁; 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④正君而国定 矣。
• 注释: ①大人:极有品德的人。
•
②格: 纠正。
•
孟子第七篇原文与解析
孟子第七篇原文与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孟子》一书中,第七篇是他的一段重要言论,本文将对孟子第七篇进行原文解析。
孟子第七篇原文如下: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夫孰知其所归?晏子曰:“闻之矣:大厦尽柱木则不止,大道尽千里则不止。
何则?以其不止也,故能至大;人亦有不可为已,虽欲无止,卒不能。
”孟子曰:“麟角不可以为琴杂,世之良弓墨不可以为者正。
”子曰:“牛,角虽至,犹不能为李核。
”晏子曰:“有足球者何?”孟子曰:“凡有害於人者,亦有利於人者。
”子曰:“将憎於八盈而已矣。
”晏子曰:“然则何举而行之?”子曰:“恢恢乎其于游观也!见民之有过,闻民之有过,往观之而后知民之有过也。
见民之无过,闻民之无过,往观之而后知民之无过也。
”上述原文中,孟子以寥寥数语,道出了人生短暂而无常的本质,通过一系列的辩论,引出了德行与义务的问题。
下面我们对原文进行逐句解析。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孟子通过用“白驹之过隙”这个比喻来强调时间的飞逝。
“大厦尽柱木则不止,大道尽千里则不止。
”这句话中,孟子通过比喻大厦和大道,说明了追求无止境的道理。
他认为,只有不断追求进步,才能达到大的成就。
“麟角不可以为琴杂,世之良弓墨不可以为者正。
”这句话中,孟子提到了麟角和良弓墨,意为高贵之物不能被用于低贱之用。
他认为,人的价值和德行也应该相应地回应和体现。
“有足球者何?”晏子问道。
孟子回答说:“凡有害于人者,亦有利于人者。
”这句话是对好与坏相对的见解。
孟子认为,人们所追求的利益不应该只是考虑个人的利益,还要考虑到对他人的伤害与帮助。
“恢恢乎其于游观也!见民之有过,闻民之有过,往观之而后知民之有过也。
见民之无过,闻民之无过,往观之而后知民之无过也。
”这是孟子在辩论中的结论。
他认为,要了解人民的过失与善行,需要亲自去观察和倾听。
孟子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孟子曰:“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也。
善者,善之也;不善者,不善之也。
乃若其至善也,则吾未之见也。
”翻译:孟子说:“人性本善,就像水自然流向低处一样。
人与禽兽的区别,只是细微而已。
善良的人,就是善良;不善良的人,就是不善良。
至于那极其善良的人,我还没有见过。
”赏析:这段话阐述了孟子关于人性本善的观点。
孟子将人性比作水,水自然流向低处,寓意人性自然而然地趋向善良。
他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仅在于人性中的善良与不善良,而这种善良与不善良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人的行为却往往表现出不善良。
这是因为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走向邪恶。
因此,孟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可以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善良本性,从而实现自我完善。
在这段话中,孟子还表达了自己对至善之人的向往。
他认为,尽管人性本善,但真正达到至善之境的人却很少。
这体现了孟子对道德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认同人性本善,强调道德修养。
许多文学作品、哲学思想都受到了孟子学说的影响。
此外,孟子在这段话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论述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将人性比作水,既形象地说明了人性本善,又使读者易于理解。
同时,通过对比人与禽兽的区别,突出了人性中的善良与不善良。
总之,《孟子》这段话阐述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孟子对道德境界的追求。
其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赏析这段话时,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孟子的思想精髓,还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三字经》的原文及注释解析
《三字经》的原文及注释解析 《三字经》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顺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孟子》全文解读
《孟子》全文解读孟子全文解读1. 引言《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所著。
本文将对《孟子》全文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和主题。
2. 内容概述《孟子》共分为七篇,包括《尽心上》、《天命》、《离娄下》、《告子上》、《告子中》、《告子下》和《滕文公上》。
以下是各篇的主要内容概述:2.1 尽心上本篇主要讲述了人性的善恶之辩,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并阐述了如何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人的自我完善。
2.2 天命本篇主要讲述了天命观念,即人与天的关系以及人应当如何顺应天命。
孟子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人应当遵循天命的安排,并尽自己的努力去追求道德和仁义。
2.3 离娄下本篇主要讲述了政治和社会伦理问题。
孟子提出了君主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如何通过仁政来治理国家和维护社会秩序。
2.4 告子上、告子中、告子下这三篇主要是孟子与弟子告子的对话。
其中,孟子通过对话的形式,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思想观点,包括人性本善、仁义道德、君臣父子之道等。
2.5 滕文公上本篇主要讲述了孟子与滕文公的对话,探讨了君主的品德和行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孟子强调君主应当以身作则,以仁义来引导和影响民众,实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3. 思想主题《孟子》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人性本善、仁义道德、天命观念和政治伦理等。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在恶劣的环境下容易受到影响而偏离善的本性。
他提倡通过修身养性,追求道德和仁义,以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孟子强调君主的责任和义务,认为君主应当以仁义为准则,实行仁政,使百姓得到保障和福祉。
他还强调天命观念,认为人应当顺应天命的安排,积极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和变化。
4. 结论《孟子》是一部具有深厚思想内涵的经典著作,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孟子》的全文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孟子的思想观点,从而更好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参考文献- 孟子.《孟子》. 北京:中华书局,2012.。
孟子集释章节解析
孟子集释章节解析孟子集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的弟子编纂而成。
本文将对孟子集中的章节进行解析,以便深入理解孟子思想的发展和演化。
一、《尽心章》《尽心章》强调个体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在这一章节中,孟子阐述了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全身心地去追求道德和理想。
他强调了心灵的力量和价值,认为只有通过尽心来修身,才能达到思想和行为的统一。
二、《离娄章》《离娄章》是孟子集中的重要章节之一,也是孟子学术思想的核心。
这一章节主要论述了人性的善恶以及人们应该如何选择正确的行为和道德准则。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被贪欲和邪念所侵蚀。
因此,他提出了“离娄”这一概念,意味着要远离邪恶的诱惑和境遇,坚守正道,保持良好品行。
三、《事鬼神篇》《事鬼神篇》是孟子集中探讨人与神的关系的章节。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尊重并崇拜神灵,同时也要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他强调了个体道德与宇宙道德的一致性,认为人们应该将个人的利益与公众的利益相结合,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四、《告子上》《告子上》是孟子集中的一篇重要记录了孟子与弟子告子的对话。
在这段对话中,孟子强调了人们应该追求良知与道德的重要性,并与告子讨论了为政者应该如何才能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公平。
孟子通过这段对话,表达了自己关于标准人性的见解,以及如何达到社会进步和和谐的目标。
五、《梁惠王下》《梁惠王下》是孟子集中的一篇文章,记录了孟子与梁国国君的对话。
在这篇文章中,孟子通过对梁惠王的劝告,阐释了君主应该如何以仁义的政治来治理国家。
孟子强调了君主要以德治国,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民众的福祉。
六、《公孙丑下》《公孙丑下》是孟子集中的一篇文章,记录了孟子与公孙丑的辩论。
在这篇文章中,孟子阐述了自己关于天命以及人与天的关系的观点,并与公孙丑展开了深入探讨。
他认为,人与天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关系,人应该通过修身养性来配合天命,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总结:通过对孟子集中的章节进行解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孟子的思想和学说。
孟子全文及注释
孟子全文及注释《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全书共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以下是《孟子》开篇《梁惠王上》的部分。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注释:•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 - 前319),惠是他的谥号。
公元前370 年继他父亲魏武侯即位,即位后九年由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
•叟:老人。
•亦:这里是“只” 的意思。
•士庶人:士和庶人。
庶人即老百姓。
•交征:互相争夺。
征,取。
•弑:下杀上,卑杀尊,臣杀君叫弑。
•万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
•苟:如果。
•餍(yàn):满足。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谈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
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使我的家庭有利?’士人和老百姓说,‘怎样使我自己有利?’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
在万中取千,在千中取百,不能算不多了。
如果把义放在后头而把利放在前头,那他们不争夺是不会满足的。
没有讲仁的人会遗弃自己父母的,没有行义的人会不顾自己君主的。
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谈利呢?”。
《孟子》七篇解读万章篇(9.7)
《孟子》七篇解读万章篇(9.7)“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割”是切肉。
“烹”是烹饪。
“要”是求的意思。
万章问,老师,我听说伊尹是通过切肉烹饪得到了商汤的重用,有这回事吗?关于伊尹的经历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伊尹知道商汤是一个有为的贤君,想去投奔而苦于没有门路,于是去做了有莘的家臣。
商汤的夫人就来自有莘国,于是找到一个做饭的机会,背着饭锅砧板来拜见商汤,借着谈论烹调滋味的机会向商汤讲治国的道理。
商汤见一个厨子竟然懂这么多,于是刮目相看,让伊尹做了丞相,辅佐自己剿灭夏朝,建立商朝,伊尹由此扬名天下。
万章举出伊尹之事,显然是有用心的。
他是想问,老师,我们可不可以也“枉尺而直寻”,违背一点原则,但最后像伊尹一样,帮助商汤建立起伟大的功业来呢?万章想说的实际是这个意思。
孟子说,“否,不然”。
不对,不是这样的。
把万章的说法断然否定了。
其实关于伊尹的事情,《墨子》《庄子》《吕氏春秋》以及《史记·殷本记》等都有记载,说法不完全一致,反映当时人们的不同理解。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伊尹耕于有莘国的郊野,喜欢尧舜之道。
“有”是个词头,没有实际意思,莘是古代一个国家。
前面说了,商汤娶了莘国女子做妻子,有莘是商汤妻子的国家。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如果不符合义,不符合道,即使把天下作为俸禄送给他,他都不会理睬。
“系马千驷,弗视也”,古代四马为一驷,千驷就是四千匹马。
你给他四千匹马,他都不会看一眼。
因为什么呢?不符合义,不符合道。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介”同芥,一介就是一点点。
只要不符合义,不符合道,伊尹不会随便送别人一点点东西,也不会随便拿别人一点点东西。
伊尹的送和拿都是根据义和道,不符合义和道的事,伊尹是不会做的。
伊尹既然如此义薄云霄,品质崇高,怎么可能会“以割烹要汤”呢?所以万章的说法是不对的。
“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孟子认为,并不是伊尹委屈自己,跑去给商汤做了一个要饭的,由此获得了主人的关注和欣赏。
孟子重点原文与解析
孟子重点原文与解析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孟子的重点原文,并对其进行解析和分析。
一、“人之生也,固有所安而生焉;其性也,固有所存而已矣。
”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章》,意思是人类的生命本性有一种固有的追求,即追求安定与幸福。
这反映了孟子对人性的理解:人天生有追求幸福、追求自我实现的本能。
他认为人之所以存在,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和存在,而是应该追求更高更美好的精神境界。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内在地具有道德善良的倾向,但需要通过教育的引导和培养,才能实现自己的人格修养和追求真理的目标。
二、“人之性,善恶可同也,不可同焉。
”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强调了人性的两面性和人的选择自由。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既可以追求善良行为,也可以走向邪恶的行径的。
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他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道德准则。
孟子还提出“性恶论”和“性善论”两种观点来解释人性的善恶问题。
他认为人类从一开始就有恶的倾向,但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可以培养人的善良本性,超越人性的局限。
三、“放于利而行者,恶得其利也;放于义而行者,恶得其义也。
”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强调了行为的动机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人的行为应该基于道德原则,而不是个人利益。
只追求个人的利益,会导致道德沦丧和道德观念的缺失。
他认为,道德原则和道义准则应该成为人行为的指导,人应该始终坚守道义,并在日常生活中以公正和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人。
只有在追求道义的过程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心满足。
四、“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下》,强调了人类共有的同理心。
孟子认为,人的天性内在地具有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的内心。
他认为这种同情心是人的本性,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和善意关系的基础。
孟子七篇解读
孟子七篇解读一、重民(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梁惠王上)[译文] (孟子说:)(治理国家)不要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会吃不完的了;不用细密的鱼网到池塘里去捕鱼,那鱼类水产就会吃不完的了;到山上去砍伐木材注意季节,那么木材也就用不完了。
如果粮食和鱼类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会使人民供养家人安葬死者没有什么顾虑了。
做到了供养家人安葬死者没有顾虑,那么这就是仁政的起点。
(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梁惠王上)[译文] (孟子说:)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猪肉,您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马匹,可是您的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到处有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您领着野兽来吃您的人民呀。
野兽相互残杀,人们尚且憎恶这种行为,而作为执掌人民政务的父母官,却不能避免率领野兽来吃人,那您怎么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下)[译文] (孟子说:)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的人,人民也一定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人民的忧虑为忧虑的人,人民也一定会以他的忧虑为忧虑。
乐与天下人民同乐,忧与天下人民同忧,做到了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的人,是决不会有的。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梁惠王上)[译文] (孟子说:)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那么治理天下就可以向在手掌上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
”(滕文公上)[译文] 孟子说:关系人民的事情不能够拖延。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原文译注原文与解析
孟子原文译注原文与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为您翻译并注解一部分孟子的原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孟子的思想。
1. 孟子原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必须经历艰苦和付出努力才能胜任重大责任的思想。
天意安排了人们的使命,但在接受这个使命之前,必须经历一系列的困苦和挑战。
只有经历过痛苦和努力,才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和能力。
2. 孟子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解析:这句话指出了人们在与他人相处时的一种态度。
孟子认为,人们不应该担心他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他人。
他认为通过了解他人,才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相互理解。
3. 孟子原文:肩吾问于连叔:“子路仁乎?”连叔曰:“儒墨之间有左右也。
或言孔子、或言墨子,然吾见其所见者异于人者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见得思失。
若夫子路,千金之家,行不由径,非所能见也已。
”解析:这段原文描述了连叔对于子路是否仁的看法。
连叔认为,仁义在儒家和墨家之间有所不同。
他提到,孔子和墨子对待利益、危险以及得失的态度有所不同。
连叔认为,子路来自富裕家庭,他的行为和思考不会和连叔一样,并且他无法理解连叔的见解。
4. 孟子原文:人之惰性也,甚于残骛之马。
无故而治者,其藏诡且属焉。
解析:这句话表明了人的惰性,将人的惰性比作残疾的马。
如果对于无故的怠惰不加以纠正,那么人的本性就会越发阴险。
通过对孟子原文的翻译和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理论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要求,同时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理解孟子思想中有所帮助。
《孟子》解析
五 孟子批评墨家“薄葬”和“爱无差等”的主张,强调孝在各种人伦品德中的优先地位。
卷六 滕文公下
一 第一、二、三、四章主要是论述士人讲究气节的问题。在实现理想的面前,孟子的态度是既要保持人格的独立与自尊,但也不故作清高,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子。他认为不能为个人私利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出卖自己的人格和良心,这与孔子所说的士君子为人的基本原则一致。
一 孟子提出治国应当做到:一是国君必须效先王,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国家。二是在高位者必须是仁者,国君身教重于言教,只有以身作则,百姓才会心悦诚服。三是提出对臣的要求是不能“事君无义,进退无礼”,强调臣子对国君要恭敬。(但不是绝对的顺从)
二 从正面说明无论为君为臣,都要效法尧舜;另外,还从反面说明“不仁”的危害。
七 从本章可看出,孟子不拘泥于陈规陋矩。
八 本章反映孟子对待齐伐燕的态度。孟子始终站在正义和老百姓的立场,是以是否有利于老百姓来看待战争的。这也是他民本思想的体现。
九 孟子阐述如何对待错误的态度。孟子把古今“君子”对待错误的不同态度做了比较。古代君子知错就改,不文过饰非;现在的君子(孟子所处的时代),有错就想方法掩盖。
1 孟子说的不动心是指一个人的心志、情绪。他认为一个人面对名誉、地位和功名利禄能不动心的根本是养成浩然之气,而这首先必须养“勇”,是仁者的“勇”,是大勇。孟子还把告子的不动心和自己的不动心进行比较,通过揠苗助长的例子来说明养浩然正气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2 关于对孔子的评价,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的第一圣人,孟子不愿意和孔子的高足,甚至是颜渊并列,也不愿效法伯夷、伊尹,俨然以孔子第二自居。
孟子章节原文与解析
孟子章节原文与解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是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誉为“第二位古代圣贤”,他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孟子学派”,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介绍孟子不同章节的原文,并进行相关的解析。
第一章:尽心篇孟子曰:"孝弟者,其为仁之本与!"解析:这句话是孟子进行了关于"仁"和"孝弟"的论述,认为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是实践仁德的基本根据。
第二章:公孙丑下篇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解析:孟子在这一章中表达了他的人性观点,认为人性最初是善良的,但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们的行为和个性会有所差异。
第三章:尽义篇"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恐不胜之。
’舜曰:‘攘其右,则宗东门乎;击其左,则宗西门乎。
’"解析:这是孟子引用了传说中的尧舜对话,论述了治理国家和平衡利益的重要性。
第四章:均田篇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于学习和教育的态度,强调了持之以恒、不懈的精神追求。
第五章:公冶长篇孟子曰:"性之善也,道也,性之恶也,乱也。
"解析:孟子在这一章中总结了他的人性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有善良和道德的一面,也有冲突和混乱的一面。
第六章:梁惠王篇"梁惠王曰:‘卫君好色,吕不韦曰:“何故不斥之?”曰:以其智有限也。
”"解析:这是孟子在梁惠王面前引用了一个历史典故,用来说明智慧和才干的重要性。
第七章:尽心上篇孟子曰:"人之贵孝乎!叔向欲见孟子,孟子不见,叔向曰:“孟子之德如此其子亦将复孝于其子;其德不如此其子亦将复孝于其父。
"解析:这段对话揭示了孟子对于孝顺的重要性的看法,他认为如果一个人本身对孝行不尽责任,那么他的子孙也不会具备孝心。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的意思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的意思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所撰写。
全书共分为七篇,主要讲述了孟子对于道德、仁义的理解和主张。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认为人性的善良表现在具备了良知和道德观念。
他强调个体的修养和道德实践,以实现和谐的社会关系。
在《孟子》中,孟子提出了仁义的重要性。
他认为仁义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规范,代表了对他人的关心、尊重和关爱。
仁者爱人,义者正直,这是他对仁义的核心阐述。
孟子还提出了“四端”和“六经”的观念。
四端包括仁、义、礼、智,他认为这是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
六经则是指孟子认为人们应当明辨是非,守信用,有敬畏之心,讲究礼仪,明智地处理事务,以及坚持学习。
总之,《孟子》七篇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提倡仁义之道,倡导个体的修养和对他人的关爱。
这些思想在中国的儒家学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道德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七篇解读一、重民(孟子)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梁惠王上)[译文] (孟子说:)(治理国家)不要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会吃不完的了;不用细密的鱼网到池塘里去捕鱼,那鱼类水产就会吃不完的了;到山上去砍伐木材注意季节,那么木材也就用不完了。
如果粮食和鱼类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会使人民供养家人安葬死者没有什么顾虑了。
做到了供养家人安葬死者没有顾虑,那么这就是仁政的起点。
(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梁惠王上)[译文] (孟子说:)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猪肉,您的马栏里有健壮的马匹,可是您的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到处有饿死的尸体,这等于是您领着野兽来吃您的人民呀。
野兽相互残杀,人们尚且憎恶这种行为,而作为执掌人民政务的父母官,却不能避免率领野兽来吃人,那您怎么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下)[译文] (孟子说:)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的人,人民也一定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人民的忧虑为忧虑的人,人民也一定会以他的忧虑为忧虑。
乐与天下人民同乐,忧与天下人民同忧,做到了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的人,是决不会有的。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梁惠王上)[译文] (孟子说:)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那么治理天下就可以向在手掌上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
”(滕文公上)[译文] 孟子说:关系人民的事情不能够拖延。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暴君夏桀、商纣之所以丧失天下,是因为失去了天下民心。
要取得天下有一定的方法:取得人民的信任,这就取得天下了。
取得人民信任有一定的方法:取得他们的心,这就取得人民信任了。
取得民心也有一定的方法,希望的东西应给他们并帮他们聚积,讨厌的就不要加给他们,如此而已。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
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用使人民安逸的原则来役使人民,人民虽然劳累也不会怨恨。
用使人民生存的原则诛杀暴民,被杀者虽死也不会怨恨杀他的人。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管理好耕地,减轻税收赋敛,就可以使人民富足了。
饮食按一定的时间,费用按一定礼仪,财富就会使用不完了。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下)[译文] 孟子说: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还在其最次。
二、德治(梁襄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梁惠王上)[译文] (梁襄王)突然向我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得到安定?’我回答说:‘天下统一就会安定。
’他又问:‘谁能够统一天下呢?’我回答说:‘不喜欢虐杀人民的国君,就能够统一天下。
’他又问:‘那谁会来归服他呢?’我回答说:‘普天之下的人民没有不会归服的。
’(孟子)曰:“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是则同。
”(公孙丑上)[译文] (孟子说)如果取得方圆百里的土地,并且(由他们来)统治这里,他们都能够使各国诸侯来朝见、统一天下;要他们去做一件不道义的事、杀死一个无罪的人而换取天下,他们都不会去做的。
这就是他们相同的地方。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译文] (孟子说:)采用强力去压服别人的,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他们只是力量不够而已;运用仁德去使别人自愿归顺的,他们就会心悦诚服地追随你。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公孙丑下)[译文] 孟子说: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
三里见方的内城,七里见方的外城,敌人包围并攻打它但不能取得胜利。
但是仍然包围并攻打它,那一定是得到了合乎天时的战机;如果仍然不能战胜的话,那就是这个战机不及地形更为有利。
城墙并不是不高大,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盔甲并不是不坚硬锋利,备用的军粮也不是不充足;守军弃城逃走,那是因为地形虽有利但不如人心一致更有力呀。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公孙丑下)[译文] 孟子说“……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也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戚朋友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民都会归顺他。
用天下人民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亲戚朋友都背叛的人,那么,君子要么不打仗,打仗一定会取得胜利。
”(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滕文公上)[译文] (孟子)说:“各种货物质量不一样,这是事物的本性;有的相差十倍到百倍,有的相差千倍甚至万倍。
您硬要卖相同的价钱,这是要搅乱天下啊。
让粗糙的鞋子和精美的鞋子卖相同的价钱,人家怎么会做这种蠢事呢?按照许先生的道理,那等于是带着大家都去做虚伪的人呀,还怎么能够治理好国家呢?”(孟子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城墙不坚固,军备不充足,这不算国家的灾难;田野土地不开发,货物财产聚敛不多,这也不是国家的祸害;国君不讲礼义,人民缺少教育,盗贼乱民多起来,亡国的日子就不远了。
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一正君而国定矣。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君主用人有不当不必于指责,君主行政有不当也不必过于非议;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纠正君主思想上的错误。
君主如果讲仁爱,人民没有不仁爱的;君主如果讲道义,人民没有不道义的;君主如果端正,人民没有不端正的。
国君一旦端正国家也就会安定了。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君主无辜地滥杀士人,那么卿大夫就可离开这个国家;君主无辜地杀害人民,那么士人就可以移居别处。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拿自己的德行去制服别人,这就不可能使别人心服;拿自己的德行去教育别人,这就能使天下人民信服。
天下人民内心不服而能够统一天下的事,是决不会有的。
”孟子曰:“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汤执中,立贤无方。
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
武王不泄迩,不忘远。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大禹不喜欢饮美酒却喜欢听人家有益的话。
商汤坚持中庸之道,但举荐贤能却不拘常规。
周文王看待人民,好象他们受了伤一样关心,按道理在做却向没看见一样还要努力。
周武王不侮慢身边的臣属,也不忘怀派到外地的臣属。
周公旦希望同时学习夏、商、周的君王,用以实践禹、汤、文、武四位君主的事业;遇到和他们做法不相符的地方,就抬着头认真思考,日夜不停地推敲;偶然之间想通了,(唯恐忘记)就坐着等待天亮去实行。
”孟子曰:“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大禹觉得天下那些被洪水淹没的人,就向是自己推他们下水去的;稷觉得天下那些挨饿的人,就向是自己使他们挨饿一样,所以他们对拯救人民如此急迫。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仁厚的言辞不如仁德的声望那样深入人心,良好的政治不如良好的教育获得民心。
良好的政治,人民敬畏它;良好的教育,人民喜爱它。
良好的政治获得人民的财产,良好的教育获得人民的心。
”孟子曰:“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
”(尽心下)[译文] 孟子说:“平时注意积累财富的人到荒年就不会窘迫,平时注意修养道德的人到乱世也不会感到迷惑。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尽心下)[译文] 孟子说:“诸侯应珍视的三件宝贝是:土地,人民,国家政务。
如果去重视珍珠宝玉,灾祸就会降临到他身上。
”三、仁政(孟子曰):“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公孙丑上)[译文] (孟子说:)“国土不必再扩大了,人民不必再增加了。
只要认真施行仁德政治、统一天下,没有谁能够阻挡的了。
(孟子曰):“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滕文公上)[译文] (孟子说:)分些财产给人家这叫小恩小惠,教育别人要善良这个叫忠诚,帮助天下人民找到治世人才的,这个才叫仁德。
(孟子曰:)“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所以只有具有仁爱之心的人适合处在帝王地位;不仁爱的人处在帝王地位,这将会把他的丑恶传播给大家了。
(孟子曰:)“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
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孔子说:‘仁的威力是不可以人数多少计算的。
一个国家君主爱好仁,那就会天下无敌的。
’现在有些人既想做到天下无敌,可自己又不肯实行仁政,这好比是害怕炎热却又不肯去洗澡一样。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仁德能够胜过不仁德,好比水能胜过火。
但现在那些行仁的人,却好比用一小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燃起的大火,火焰扑不灭,他就说是水不能胜过火,这就又和那种很不仁德的人差不多了,以后他也一定会把自己的仁丧失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