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证的思维之象的思维例说杨国汉共61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医重要研究方法之象思维

中医重要研究方法之象思维

中医重要研究方法之象思维取象比类不可取代中医学擅长于象思维,与西方逻辑思维习惯不同,是形成中医特色的重要原因。

然而,自西医以“破象”的解剖学研究方法,探索人体内部器官结构,被崇为“时代新秀”之后,中医学的象思维则被认为“陈腐玄虚”。

有人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提出取消中医的议案,也有人提出“中医是伪科学”的论调。

这是造成中医在近现代逐渐衰落的重要原因。

取象比类的思维,是人类最早的思维方式,也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

不仅人类需要象思维,蜜蜂建巢、动物觅食也需要运用象思维。

所谓“象”,不仅有整体的形象,而且还有属性的象;有可见的自然之象,也有人心(脑)里抽提出来、整合起来的“意象”。

中医的藏象学说,是通过四诊把握外在的象,推测人体的整体状态是否正常。

假如判定其属于不正常状态(病象),则进一步推测是属于何种原因,如何调控(即治疗),进而使其转为正常。

中医这个诊治疾病的过程,也就是人体的“象变化”、“象转化”的过程。

当然,人体是一个自组织整体,其调控过程比控制卫星飞行还要复杂得多。

钱学森先生把人体称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认为人体不仅向环境开放,而且是精神力量统摄的高级智慧生命。

一句“股票暴跌”的话,不管载体与传播媒介是什么,都有可能击垮一个人的生命。

当然,一句激励的话语,也可以塑造一个英雄。

一个信息引起人体生命系统的“巨涨落”,足以说明中医“形神一体”观念的巨大价值,不能只靠身体内部结构是否正常来判定人的健康状态。

古人通过“立竿测影”,还进一步总结出阴阳学说,建立起一整套日影、月历、岁润的学问。

当然,这些研究太阳月亮的人,也是前赴后继、世代相传的,从黄帝到两汉,他们的“职称”就换了好几次,有的叫羲和,有的称重黎,也有的叫司空、天官、望气。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很多东西不能从解剖脏器来获得,比如人的感觉、情绪、色泽,我们打开人体之后,这些信息就不见了。

它们是整体所有,而局部所没有的东西,必须使用取象比类的研究方法。

当然,说明整体的研究方法,也不是绝对排斥解剖和分析的方法。

中医象思维

中医象思维

中医象思维1. 引言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医学以观察人体自然界的象,通过象推理思维,来认识、诊断和治疗疾病。

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被称为中医象思维。

中医象思维强调整体观察、辨别疾病的本质和辨证施治。

本文将从中医象思维的基本概念、应用方法和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探讨。

2. 中医象思维的基本概念中医象思维,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象,来认识和理解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疾病变化。

中医象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观察自然界的象中医象思维强调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象,来推测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疾病变化。

例如,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对应着五行,如心与火、肺与金等,通过观察自然界中五行的变化,可以推断相应脏腑的功能状态。

2.2. 辨别疾病的本质中医象思维注重辨别疾病的本质,而非单纯治疗症状。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内外环境失衡的结果,治疗应当调整整体的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3. 辨证施治中医象思维强调辨证施治,即通过对病人整体状况的观察和分析,对病因、病机进行辨证,然后针对具体的证候进行相应的治疗。

中医师在治疗疾病时,通常会考虑病人的体质、病情、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中医象思维的应用方法中医象思维在临床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望诊望诊是中医象思维中常用的一种观察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象、眼底等,来推测病人的体寒热、气血盛衰等情况。

例如,中医师可以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苍白、舌体胖大等,推断病人体内气血不足,进而进行相应的治疗。

3.2. 闻听闻听是中医象思维中另一种常用的观察方法,通过闻病人的气味、听病人的声音等,来推测病人的寒热、湿燥等情况。

例如,中医师可以通过闻病人体味浓郁、听病人声音低沉等,推断病人体内湿热盛行,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3.3. 问诊问诊是中医象思维中重要的观察方法之一,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等,来推测病人的体质、病因等情况。

中医临证思维之象思维例说-杨国汉共63页文档

中医临证思维之象思维例说-杨国汉共63页文档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中医临证思维之象思维例说 பைடு நூலகம்杨国汉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简述中医学的思维模式

简述中医学的思维模式

简述中医学的思维模式《简述中医学的思维模式》篇一中医学的思维模式,那可真是个相当独特的存在,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里面装满了稀奇古怪又超级厉害的东西。

咱先说说整体观念吧。

中医就像一个智慧的老者,看问题那叫一个全面。

它不只是盯着生病的那个小部位,而是把人当成一个整体,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都相互关联着。

比如说,你要是头疼,中医可不会直接就给你脑袋来个大检查,它可能会看看你的脚,看看你的肚子,因为在中医眼里,你的头和脚、肚子啥的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这就好比一个蜘蛛网,你动了其中一根丝,整个网都会有点反应。

我记得我有一次感冒,去看中医。

那老中医先看了看我的舌头,又摸了摸我的脉搏,然后问我最近是不是睡眠不好,胃口也差。

我当时就很惊讶,我是来看感冒的呀,咋还问这些。

老中医就慢悠悠地说,这身体啊,就像一个小宇宙,一处出问题,其他地方也会有影响的。

这就像在一个班级里,有个调皮捣蛋的同学,那整个班级的氛围可能都会受影响。

还有就是辨证论治。

这就更玄乎了。

中医的证和西医的病可不是一回事儿。

证就像是给你的身体状态画了一幅超级详细的画像。

同样是感冒,可能这个人是风寒证,那个人就是风热证。

我就想啊,这就好比同样是一道菜,一个是麻辣口味的,一个是清淡口味的,做法肯定不一样。

中医就是根据这个证来开方子的。

也许有人会说,这多麻烦啊,直接治那个病不就得了。

可中医就不这么干,它觉得每个人的身体就像一把独特的锁,得用专门适合这把锁的钥匙才能打开。

这就需要医生像一个侦探一样,通过各种线索,像你的症状啊,脉象啊,舌象啊,去判断你的证。

有时候我就觉得中医是不是有点太“轴”了,直接按照病来治不就快多了嘛。

可是后来又想,也许这正是中医的高明之处,它尊重每个人身体的独特性。

中医的思维模式还有很多神秘的地方,像五行学说,把人体的各个器官和五行联系起来,什么肝属木,心属火之类的。

这就像是把人体放进了一个奇幻的魔法世界里,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魔法属性。

中医学思维中“象”与证的关系探讨

中医学思维中“象”与证的关系探讨

中医学思维中“象”与证的关系探讨寇馨云;白明华【摘要】中医学以观“象”取证的方式认识疾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归纳其所表现出来的“象”,从而辨证论治。

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多‘象’聚证”、“类‘象’分证”和“特‘象’特证”的逻辑递进关系。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2(000)021【总页数】2页(P148-149)【关键词】象;证;中医思维【作者】寇馨云;白明华【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08教改实验班,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特有的历史条件和传统文化背景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中医学不同于西医学以自然科学的形式去反映自然科学的对象[1],其针对的对象是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归纳其所表现出来的“象”,从而辨证论治。

中医学通过观“象”取证的方式认识疾病,来源于几千年人们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医学辨证论治诊疗体系的建立产生了极为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对某种疾病原因和性质进行判断时,一方面要追究遥远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要与极为广泛的因素连接到一起。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四时养生,就是以四时物候现象论证四季不同养生方法。

为什么春季早起要“被发缓形”,原因是法“象”,因春气发生于万物之首[1]。

因此“象”与证不是纯粹的数字对应关系,而是一个由多“象”聚证,到类“象”分证,再到特“象”特证的逻辑递进关系。

1 多“象”聚证中医学虽然存在单“象”立证,但更多的时候,一个证的确立往往需要凭多个“象”提供证据支持。

如口渴这个“象”,我们不能仅从单一的症状来判断这是什么证。

它可能是温病,也可能是伤寒,可能是阳明病,也可能是少阳病中的某一个“证”,但无法具体指向某一个证,只有在多个“象”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确定为某一具体的证。

例如,口渴同时并见发热、不恶寒,则其可能是温病;如果伴有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则其可能是伤寒;若是在大汗出后,出现烦渴不解,脉洪大,则其可能是阳明病;若是兼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则可能是少阳病。

绪论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绪论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

变易思维是指在观察分析和研究处理问题时,注重 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中医学用来研究生命和健康 过程以及防治疾病等的思维方式。
(二)变易思维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宇宙的所有事物始终处于 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在运动变化中维持和谐的状 态。
1.恒动变化
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 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 生命在于运动 朱丹溪《格致余论·相火论》:“天之生物,故恒于动,人之有 生,亦恒于动。”
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 研究系统和要素(系统的构成部 分、因素、单元)、要素和要素、 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 互作用,从而综合地考察认识对 象的整体性思维方式。
系统思维
构建最早的 系统思维方法
1.整体宏观 中医学的整体思维,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世界万物由混沌 一体的元气分化演变而来,气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生五行之 气、五行之气生万事万物。
2.动静相召
变易健康,即人体脏腑经络生理功能、气血津液生成输布的 动静相召,以臻“平”“和”的生理状态。
阴阳消长运动变化失于平衡,称为“阴阳失调”
○ 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 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 ○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整体宏观
中医学的宏观认识:
宏观考察生物人、自然人、社会人的总体功能变化规律 宏观认识人体自身,总括为五脏系统,建立五脏一体观 宏观把握五脏系统与精气神、经络、体质等要素的相互联
系和相互作用 构建“天人相应”的宏观认识。
《素问·气交变大论》:
“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 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 通神明之理。”
2.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天、地、人本原于一气,同构同律,相参相应的思维 方式。

中医诊断学中的象思维

中医诊断学中的象思维

中医诊断学中的象思维中医诊断学中的象思维是指通过观察自然界万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来推测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疾病状况的思维方法。

它以道家哲学为基础,融合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具有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诊断能力。

象思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中国,当时人们通过观察天象、地理、动植物等自然现象来认识世界和人体,并逐渐悟出了一些相应的规律。

这种以象观之、以象驭之的思维方式被运用到了医学领域,形成了中医诊断学中的象思维。

在中医诊断学中,象思维有三个核心方面: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推断人体内部疾病的状况、从象一脉而入进而指导诊治。

首先,象思维以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相互关系为基础。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如四时交替、天气变化、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等,可以揭示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

例如,中医将自然界的四时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都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和人体病理变化,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四时变化,可以推断人体内部的疾病状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特征等,来推断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其次,象思维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推断人体内部的疾病状况。

中医将人体看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联系。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相互关系,可以推断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

例如,中医认为人体气血运行如同自然界的水流,在气血运行中,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水流变化来推断人体内部的疾病状况。

又如,中医将人体器官和自然界的五行相对应,通过观察五行的相互关系,可以推断人体内部脏腑功能的平衡与失调。

最后,象思维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指导中医的诊治。

中医将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和相互关系作为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和推断,可以确定人体内部的疾病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治疗感冒时,中医会观察患者的症状和舌苔,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和厚度等特征,可以推断出患者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从而指导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中医象思维专题知识讲座医学课件

中医象思维专题知识讲座医学课件

诊断方面
望诊
闻诊
中医象思维在望诊中强调对患者的整体观察 ,包括神色、形态、舌象、脉象等方面,以 获取全面的病情信息。
中医象思维在闻诊中重视对患者声音和气息 的观察,包括语音、呼吸、咳嗽等方面,以 帮助判断病情。
问诊
切诊
中医象思维在问诊中注重对患者的主诉和症 状的详细询问,以了解病情的细节和特征。
中医象思维在切诊中强调对患者脉象的诊察 ,通过脉象的不同变化来判断病情和治疗效 果。
病例2
患者,女,43岁,患有糖尿病多年,采用中医象思维指导饮食调理和运动疗法, 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THANK YOU.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培养中医象思维的途径与技巧
培养中医兴趣
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自发地 探究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
学习名医经验
通过学习名医的医案、经验方等 ,掌握象思维在临床实践中的应 用。
多角度思考
在临床实践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培养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敏 锐的洞察力。
05
典型案例分析
运用中医象思维治疗疑难杂症的案例
推动医学创新
中医象思维强调开放、多元的思维方式,可以为医学研究和创新提 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04
如何学习和运用中医象思维
学习中医象思维的方法
精读中医经典
阅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 ,理解其中蕴含的象思维原理和思想。
临床实践
通过跟随名医临床实习,积累经验,培养对中医 象思维的感性认识。
2023
中医象思维专题知识讲座 医学课件
目录
• 中医象思维概述 • 中医象思维在中医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 中医象思维在当代医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 如何学习和运用中医象思维 • 典型案例分析

中医临证思维之象思维例说

中医临证思维之象思维例说

药 象
方之十剂、药之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药性象解:药之物性与其产地、采收节
气、共生物宜等相关,可能由此而具有
某一时空的阴阳之气,进而为平衡阴阳、
调理气血之用。(茵、柴、蒿、二 至……)
节气与功用:风升生,热浮长,
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
张元素所创“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 图”
象思维的规定性
《广韵》:“临,莅也。” “临,大也。”
《方言》卷十三:“临,昭也。”
临的本义为居上视下,察视。引申为 来到、到达、接近、照耀等。
《周易》中临卦为上坤下兑,是讲君临 天下,顺而悦承之意象。
《连山易》中临卦是代表一年十二月中
的二月,称为二月卦。此时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是春天来临之意。
象是象思维的基础,就像概念、定 义、名词是逻辑思维的基础一样。
象是对所观察客体的整体把握。
象是人脑活动的产物,是由感知到 具象再到抽象的过程。
象大致可被看成三类
形象:人脑直接感知的事物的形象,
所谓“见乃谓之象”。
抽象:人脑以符号或文字或图像
所模拟的物类之象,所谓“易
象”。
大象:涵盖宇宙万物的终极之象,
认知对象:动态整体与静态局部。 思维语言:可变的象语言与不变的符 号语言。 思维方式:诗意联想与对象化规定。
关于诗意联想与对象比规定
诗意联想具有超越现实和动态之特点。
对象化规定具有执着现实和静态之特点。
诗意联想具有混沌性,表现为无规则、无
序 、随机、自组织。
对象化规定具有逻辑性,表现为规则有序。
所谓“天下之赜”、道、无极等。
象思维的表述
象思维是现代科学思维之前的一种思
维形式,所以很难以现代思维方式进 行逻辑定义。

《漫谈中医临证思维》PPT课件

《漫谈中医临证思维》PPT课件

四、临证应用举隅
• (一)外感热病的辨证模式

——“远者,司外而揣内”(伤寒与温病)
• (二)内伤病的辨证模式

——“近者,司内而揣外”
(一) 外感热病的辨证模式
• 1、外在表象——病发突然,寒热齐见(恶 寒或恶风)为必有的主症。
• 2、病因——六气致病是外感热病的总病因
• 3、病机——六气致郁,玄府闭塞,拂热内 作
• 或加以香砂、香连、良附、楂曲、羌防柴葛 (三阳加法)等当视病情兼夹情况随证加减。
(2)脾乏健运——甘温通化。
治以香砂六君、七味白术散、 补中(调中)益气汤(升柴为肝经风药)
•结语
结束
2.脾胃的概念
• 中医的脾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指导 下经过思维推导,归类成一组有共同生理、病理 特点和规律,包括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器官系 统的综合功能单位。
• 共同协调配合完成纳运水谷、敷布津液、化生气 血等功能,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生长发
育过程,故有“后天之本”之称。
• 中医的脾胃实包涵自唇(飞门)齿、咽、 会厌、食管(贲门)、胃、幽门、小肠、 大肠、肛门(魂门)等多个消化器以及脾、 胰腺、胆、肝等所有消化腺均属于中医脾 胃范畴。
• A 桂枝汤证 汗出恶风,脉浮缓是主症。
• (详见《伤寒论》第二、十二、十三等条文)
• B 麻黄汤证 无汗恶寒,脉浮紧是主症。 • (详见《伤寒论》第三、三十五条) • 寒邪伤表病发突然,可认定为外感。有汗、无汗、
恶风恶寒,是表明郁之浅、深、轻、重。脉浮为 病在表,缓、紧表明郁之轻重。
• C小青龙汤证 发热、干呕、咳嗽是主症。渴、噎、 利是或有症。(详见第四十条)
• (2)脾的辩证

中医思维和临证ppt课件

中医思维和临证ppt课件
现在大家都知道静态可以被还原,动态是不能被完全还原的。 2.两种医学目标一致,道路不同:
目前中、西医学都尚不能完全认识生命,更不能完全认识疾 病和治愈疾病。但我们祖先的思维理念,在“道”和 “阴阳”的统帅下,站得更高。
中医思维
3.从总体上说,西医主要是借助人身外来力量,“除 恶务尽”---如抗生素,肿瘤切除,放化疗等;
中医思维
中医思维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 空》:物质仅仅是缘、关系。
笃信唯心者:物是波,而波是意识,所以物由心生。 ------以上是两边偏执-------
人与天地:眼、耳接受与感受的是波;口、鼻接受 与感受的是粒子。
客观世界与被感知和认识的客观世界
中医思维
你想过或总结过: 1.你开的处方是中医思维指导下的吗? 2.你临床有效的处方是哪一类的?经方?时方?经验
染色体异常改变是异常克隆造血的标志。
MDS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60%-75%,已发现的MDS染 色体异常种类已超过200种。
国内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发生频率依次为+8
(31%), -7/7q-(13%),-20/20q-(12%),5q-(9%), -18(5%), -21(5%),i(17q)(5%), -Y(4%);
中医思维
四.如何学好国学?
学习国学的标与本 标---学会古文,清楚圣人说什么 本---养德,契于圣心,才能心领神会。(孙思邈的 大医精诚)
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中医思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在 道德经开头即提醒读者“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意庄子有精彩描述: 孔子还有言:“圣人立像以尽意,。。。。。。鼓

中医药的象数思维方法和运用

中医药的象数思维方法和运用

中医药的象数思维方法和运用说实话中医药的象数思维方法和运用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就说象数思维吧,这个象呢,可不是简单的看个模样。

就像咱看一种药材,比如说人参,它那个形状,有点像人的形状,这就是一种象。

这个象就不简单了,人参长得像人,在象数思维里,就会觉得它可能对人体有大补的作用。

我最开始理解的时候,就光觉着这有点玄乎,半信半疑的。

我之前试过按照古籍里说的,用一些药材的象来治病。

有一次啊,看到有个记载说某植物的叶子弯弯长长的,像人体的经络,觉得可能对疏通经络有帮助,就给用了。

结果啊,没啥效果,还被家人笑话了一顿。

我就知道了,这象数思维不能这么简单套用。

后来我就深入学习这个数。

数在中医里很神秘呢。

像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着数字呢。

我就想,这个怎么能指导用药呢?我就研究一些经典方剂,发现有的方剂里药材的比例似乎就暗合这个数的关系。

比如说有的药用3份,有的药用5份,可能就跟五行这些数有关。

但是这个我还不敢确定,只是自己瞎琢磨的。

再说说运用吧。

我觉得要真运用这个象数思维,还得把中医的基础理论打牢。

你得先知道人体经络气血这些基本知识,再去看象数思维,才可能有点方向。

我还跟一些老中医请教过,老中医就跟我说,象数思维其实就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不能孤立地看象或者数。

他说以前他治病的时候,遇到一个病人,经常上火,看舌头红得像樱桃一样,这就是象。

从数的角度来看,这个现象可能跟五行里的心火太盛有关,心对应着火,对应着某个数。

然后用药的时候,就根据这个象和数的思路,找能降火平衡的药材来组方。

我觉得象数思维就像一把隐藏的钥匙,想用好它,就得不断地学习知识、不断地尝试。

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完全搞懂,但是在这个探索的路上,也收获了不少中医知识和经验。

咱不能急于求成,得慢慢在实践中体会和把握。

不过一定要谨慎再谨慎,可不能像我一开始那样瞎用乱用。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说明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说明

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说明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中医的思维方法也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其中的类比象往往被用来解释和理解复杂的问题。

本文将以中医取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为主线,通过举例说明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的思维方式与西医的分析思维方式不同,它更注重整体观察和类比推理。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而类比象的思维方法就是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似性,来推断和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举个例子来说,中医将人体的脏腑与自然界中的万物进行类比,如将心与火、肝与木、脾与土、肺与金、肾与水相对应。

这种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使得中医能够从宏观角度来看待人体的健康与疾病,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中医还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人体之间的差异来推断和诊断疾病。

中医认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理变化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个体特点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这种个体化的诊疗方法正是中医的一大特点,也是类比象思维方法的体现。

除了个体差异,中医还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病例之间的相似性来推断和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中医认为不同的疾病可能有相似的病机和病理变化,因此可以采用相似的治疗方法。

这种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使得中医能够将经验总结和应用于实践,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的类比象思维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经济学、管理学等。

举个例子来说,中医将经济发展比喻为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经济增长可以类比为人体的身体增长,经济周期可以类比为人体的生理周期,经济结构调整可以类比为人体的器官调整。

这种类比象的思维方法使得经济学家能够从宏观角度来看待经济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总的来说,中医的类比象思维方法在解决复杂问题和认识世界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相似性,来推断和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医学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为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医象思维专题知识讲座医学课件

中医象思维专题知识讲座医学课件

经络脏腑理论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包括经脉和络脉,是连接人体各
个组织和器官的网络。
脏腑功能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五个脏腑, 即心、肝、脾、肺、肾,每个脏腑 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特性。
经络与脏腑的关系
经络与脏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经络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 脏腑功能正常与否也可以通过经络 反映出来。
05
中医象思维的现代研究与展望
中医象思维的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研究进展
中医象思维的理论研究
近年来,中医界对中医象思维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概念 、特点、应用范围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述。
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中医象思维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针灸、推拿、中药处 方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医象思维的独特魅力。
跨学科研究的探索
02
中医象思维的理论基础
阴阳五行理论
阴阳对立统一
阴阳失调与五行失衡
阴阳五行理论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阴 阳对立统一的两面构成,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阴阳五行失 调有关,调理阴阳五行是治疗疾病的 重要手段。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理论认为,金、木、水、火、土 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中医象思维在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总结词
中医象思维在辨证论治中起到关键作用,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运用象思维进行分析和推理, 判断病因、病位和病性,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
中医象思维强调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看待疾病,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表现,如舌象、脉象等,结合病 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通过象思维的方法,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疾 病的本质,从而制定出更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中医象思维专题知识讲座医学课件

中医象思维专题知识讲座医学课件

中医象思维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疾病预防
中医象思维强调疾病的预防,通 过调理身体、增强体质等方式来 预防疾病的发生思维注重个体差异,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这与现代医学中的精准医学理
念相呼应。
康复治疗
中医象思维在康复治疗方面也有 广泛应用,如针灸、推拿等传统 治疗方法在康复医学中发挥着重
功能性病变
中医象思维注重功能性病变的观察和 分析,现代医学也逐渐认识到功能性 病变的重要性,开始从分子、细胞等 微观层面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象思维与现代医学的结合
中西医结合
中医象思维与现代医学在临床实践中逐渐结合,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提高了治疗效果。
转化医学
中医象思维与现代医学在转化医学方面也有所结合,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药、针灸等传统治疗 方法进行研究和转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结合现代科技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中医象思维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推动其 创新发展。
拓展应用领域
将中医象思维拓展到其他领域,如养生、康复、预防等,丰富其应 用范围。
融合其他医学流派
融合其他医学流派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中医象思维。
中医象思维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际化发展
01
推动中医象思维的国际化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医象思
维。
数字化发展
02
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中医象思维的数据库和知识库,方便研
究和应用。
个性化发展
03
根据个体差异,运用中医象思维进行个性化诊断和治疗,提高
治疗效果。
06
中医象思维的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一:针灸治疗慢性腰痛
针灸治疗原理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舒筋活络、缓解疼痛的 目的。

中医的意象思维与意象模式中医的意象思维与意象模式

中医的意象思维与意象模式中医的意象思维与意象模式

中医的意象思维与意象模式中医的意象思维与意象模式中医的意象思维与意象模式意象思维(即比类取象)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思维方式,中医当然亦不例外。

古人认为“知地者智,知天者圣”(《周髀算经》)意思是说能用计量的方法直接测度大地的人是聪明人,而能结合取象的方法测度天体的人则是特殊聪明的人。

这里的取象不同于单纯直接的观象。

它是在大量观象的基础上,依靠思维的抽象活动,对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概括、综合、归纳,确定出它的抽象属性,找出它们的共相,并借助于特定的形象加以标识。

这就是汉代易学家王弼的“立象尽意”和“得意忘象”。

这里的“意”是意象,这里的“象”则是现象和表象。

掌握了事物的内涵属性(即意象)后,则不再受具体事物表面现象的局限。

取象的内容除包含事物的表象外,还包含“特定事物的内涵属性、内部结构、实体与表象的关系,事物本身与其外界各事物的联系和制约关系等”。

(宋为民《中医全息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1页)《周易》的八个本卦和六十四个重卦都是取象,其中象辞就是取象。

取象方法在中医理论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基础理论形成的关键所在。

中医通过对人体表象的直接观察,归纳出效法自然的意象生理、病理、病机模型,如藏象、经络、六经、气血营卫等。

以脏腑为例,五脏(心、肝、脾、肺、肾)都近似于实体,故类比其实象,拟之于地,取其共相(意象)为阴;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都呈现为空腔形体,故类比其虚象,拟之于天,取其共象为阳。

不懂这一点,是无法弄明白五脏六腑为什么分属阴阳,怎么和阴阳沾上边的。

又云“三阴三阳(六经)之名词,皆为病症深浅界限之符号,非必指脏腑中实质疾患。

”(时逸人《中国时令病学》)“变证为端,不过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尽之,则变而不变矣。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卷首》)在治疗方面,《脾胃论》“用药宜禁论”指出:“夫时禁者,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

中医象思维课件

中医象思维课件

3、阴阳六象模型 太阳、阳明、少阳 太阴、少阴、厥阴 “两阳合明”谓阳明。“两阴交尽”谓之厥阴。 “两阳”指太阳、少阳。“明”,有火即明,说明阳明
是阳气极盛。“两阴”指太阴、少阴。“两阴交尽”即 厥阴在两阴之后。 阴阳六象模型,用于经络和运气学说。
(二)五行象模型: 取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的特性之象,来类
(2)脏腑的空象 ` 指脏腑的空间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脏腑在体内的空间象 心肺居膈上胸中,而肺在心之上,为 五脏六腑之华
盖,其位最高。 脏腑的气化空间象 脏腑与五体、五官、五华等内外联系,就是脏腑气化活
动的空间象。《素问·刺禁论》指出:“肝生于左,肺脏 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这是论述脏腑气化活动在体内外的空间象,与脏腑在体 内的位置无关。
诊病之道 《黄帝内经》象思维研究
中医师临床诊病,与西医有很大的不同,主 要的方法是靠四诊,望、闻、问、切是中医 诊病的四大法宝。四诊的实质,就是医者通 过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能力,来感知个体生 命活动的外在形象和征象,包括生理的和病 理的,如脉象、舌象、面色象等,通过一种 特殊的思维,对病证做出正确判断。



乾卦
主发生。 坤卦
屯卦 需卦 师卦 小畜卦
震下坎上, 蒙卦 物之始
震下坎上, 讼卦 物之始生也。
坎下坤上, 比卦 争而用兵
乾下巽上, 履卦

主长养,有 天地然后万 物生焉。
坎下艮上, 物之稚也。
坎下乾上, 诉讼纷争
坤下坎上, 兵后亲比
兑下乾上,
谦卦 随卦
临卦 嗑噬卦 剥卦 无妄卦
艮下坤上, 豫卦 大有不可盈
象形性 一般而言,象来自于物之形。 《易·系辞传上》说: “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如坎卦,从卦形上看,象水流貌,将卦画竖写,就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