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பைடு நூலகம்梗死
• “缺血型”改变
• “损伤型”改变
• “坏死型”改变
“缺血型”改变
• 最早出现的变化是缺血性T波改变
“损伤型”改变
• 面向损伤心肌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
“损伤型”改变
• 两个学说解释这种现象:
①“损伤电流学说” ②“除极受阻学说”
损伤电流学说
除极受阻学说
“坏死型”改变
• 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
心电图讲解
心脏的传导系
心脏解剖位置
常规记忆
时间 P波 PR间期 QRS波群 ST段
<0.12s (3个小格) 0.12s-0.20s (3-5小格)
<0.12s (大多0.06-0.10s) 下移:≤0.05mv(半个小格)
≤2.5mv(两个半大格,25个小格)
振幅
肢导:<0.25mv(两个半小格) 胸导:<0.20mv (两个小格)
• Morbiz I 型(文氏现象) • 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1个 P波后脱漏1个QRS波群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 Morbiz II 型 • 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 无QRS波群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P波与QRS波毫无关系(PR间期不固定),心房 率快于心室率
心肌梗死的动态演变
心电图导联与心梗部位及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的关系
导联
II、III、aVF
心室部位 供血冠状动脉
下壁 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 前降支或回旋支 前降支 前降支
I、aVL、V5、V6 侧壁 V1~V3 V3~V5 前间壁 前壁
V1~V5
V7~V9
广泛前壁 前降支
正后壁 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
上抬:V1-V2 ≤0.3mv V3 ≤0.5mv V4-V6 ≤0.1mv
QT间期
0.32s-0.44s
快速算心率
心房肥大
• 右房肥大
• 左房肥大
右心房肥大
• P波高尖,振幅≥ 0.25mv • V1导联P波直立 • P波电轴右移超过75°
右心房肥大
左心房肥大
• P波增宽,其时限≥0.12s,双峰,峰距
≥0.04s
• PR段缩短,P波时间与PR段时间之比>1.6
• V1导联上P波常先正而后出现深宽的负向波
左心房肥大
左右心房肥大比较
“高右和双左”
左室肥大
• QRS波群电压增高; 胸导:Rv5或Rv6>2.5mv;Rv5+Sv1>4.0mv(♂)/3.5mv(♀) • 可出现额面QRS心电轴左偏 • QRS波群时间延长到0.10-0.11s,但一般<0.12s • 在R波为主的导联,其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达0.05mv以 上,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 在以S波为主的导联(V1)则反而可见直立的T波
心电图一定要用“
”去学
左、右心室肥大比较
“V1上为右,V5上为左”
房扑
• 正常P波消失,代之为连续大锯齿状扑动波
(F波),频率大约240-350次/分 • 多不能下传,常2:1或4:1传导,心室率多规 则 • 若传导比例不恒定或伴有文氏传导现象, 则心室率不规则
房颤
• 正常P波消失,代之为大小、形态各异的颤 动波(f波),通常V1最明显,频率350600次/分 • RR绝对不齐,QRS波一般不增宽 • 若心房颤动时,如果RR出现绝对规则,且 心室率缓慢,常提示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 阻滞
右室肥大
• V1导联R/S≥ 1,呈R或Rs型V5导联R/S≤ 1 或S波比正常加深
aVR导联以R波为主,R/q或R/S ≥ 1 • Rv1+Sv5>1.05mv(重症>1.2mv); RaVR>0.5mv
• 心电轴右偏≥+90°(重症+110°)
• 常同时伴右胸导联(V1,V2)ST段压低及 T波倒置,传统上称右室肥大伴劳损
心室扑动
• 无正常QRS-T波,代之以连续相对规则的 大振幅波动,频率200-250次/分
心室颤动
• QRS-T波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 均匀的低小波,频率200-500次/分
室扑,室颤均是及其严重的致死性心律失常
房室传导阻滞原理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 PR间期延长,PR>0.20s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