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影响对职工的努力程度的评估
对组织而言,员工的努力精神要比绩效更为重要。技能熟练和高工作 效率的积极作用远不能抵消工作态度消极的负面影响。
4 影响职工的忠诚度
忠诚度可能影响员工的晋升,评估忠诚度也依靠主管人员的主观判断。 对经常提意见的员工主管人员可能有不同的判断。
二、社会知觉的印象整合与管理 1 通过社会化和再社会化,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2 通过强化方式捕捉与寻找有意义的信息。 3 通过对信息正确类化、运用图式、信息分化、 信息对比等方式,印证与鉴别信息真伪。 4 登门槛效应和门面效应的运用 5 采用理智与理性化的认知方式,如平均整合 法则、叠加整合法则、加权平均整合法则
1.3 动机性归因偏差 (1)自利性偏差:人们常常把成功的、积极的行 为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原因,把消极与失败的结 果归因于情境因素。也叫自我服务倾向、自我 标榜与利己性归因倾向。 (2)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他人的行为涉及 自己个人利益与否,也会导致不同归因。某人 失败的行为影响大家的利益,大家会认为他能 力差;如果失败行为无损大家的利益,他人较少 做出个人倾向的归因。 1.4 其他归因偏差 (1)性别的归因偏差 (2)文化差异的归因偏差 (3)人格差异的归因偏差
【例题】形状知觉的构图原则有( ) A接近性原则 B封闭性原则 C主观性原则 D简单性原则 E几何性原则
答案:ABD
二、知觉的分类★
(4) 三维空间物体的深度与距离知觉
深度知觉是以视知觉为主,与运动知觉协同活动 的结果。单眼深度线索只提供距离的信息,双眼 深度线索提供距离和物体厚度的信息。
影响深度知觉的因素:
第四节 社会知觉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效应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先入为主”或第一印象,首次交往时所形成的 对对方的看法,总是最鲜明、最牢固,并影响着以后交往 的深度。 近因效应: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知觉的影 响作用更鲜明。 二、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 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 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 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 坏的“成见”。晕轮效应是指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点概面或 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二、知觉的分类★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特性与空间 关系的认识。包括: (1) 对物体大小的知觉 (2) 物体的方向位置与空间定向关系的知觉 (3) 物体平面形状特性的知觉
形状知觉有几个构图原则:
①接近性原则 ②相似性原则 ③封闭性原则 ④良好图 形原则 ⑤对称性原则 ⑥简单对称和共线组合 ⑦简单 性原则 ⑧共同命运原则
1主观因素
(1)兴趣差异(2)态度(3)需要和动机(4)过去的经验(5) 心理定势
2客观因素
(1)刺激物强度(2)刺激物的活动性(3)刺激物的重复 性(4)刺激物和背景的差异(5)知觉情境
【例题】人们在夜空中很容易看到启明星, 这是利用了知觉刺激物的() A强度 B重复性 C似动 D活动性 答案:A
单眼线索:①物体重叠 ②线条透视 ③空气透视 ④ 明暗阴影 ⑤运动视差 ⑥眼睛调节 ⑦纹理梯度 双眼线索:①双眼视轴的幅合 ②双眼视差
二、知觉的分类★
二、知觉的分类★
2 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 影响因素:(1)物体运动速度。(2)观察者与运动物 体之间的距离。(3)观察者自身处在静止、还是运动 状态,会导致参照系的不同。 运动知觉的种类:(1)真动,(2)似动,(3)诱动,(4) 自动,(5)运动后效。
4 人际知觉 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主要特 点在于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参与知觉过程。人们 通过相互感知,彼此形成一定的态度,在此基 础上产生情感。 影响因素: (1)人际关系本身的特点; (2)主体本身的特点; (3)认知主体对组织及组织观念的认识。
第三节 归因——知觉社会行为的原因
一、归因的概念与模式
3 归因的理论模式 (1)海德归因理论:1958年海德最早提出归因理论,他将行为 原因归为个人因素(内因)和环境因素(外因)两种。注意共变原 则、排除原则 (2)维纳归因理论 维纳按照内因与外因、稳定与不稳定原因、可控与不可控原因, 一般人对行为的成功或失败常做如下4种归因:归因努力或不 努力的程度,归因能力的大小,归因工作任务难易程度,归因 个人运气与机会的好坏程度。
1 归因的概念 归因是指观察者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解 释、预测和判断,并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成败原因 的方式与过程。归因是分析说明和推测人的行为活 动的因果关系的过程。
2 归因的内容 (1)社会行为成败归因研究——关于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 系的分析,找出人社会行为成功与失败的内部与外部原因、 稳定与不稳定原因、可控与不可控原因等; (2)社会推论问题研究——即根据人的行为及其结果对行为者 稳定的心理特性、心理素质、个性差异做出正确的推论; (3)期望和预测行为的研究——即根据过去已发生的行为及其 结果,预测在某种情况下将会产生什么行为。
3 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的反映,是一种 以内脏集体感觉、听觉、视觉为主的复杂的知觉过 程。
三、知觉的基本特性
(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反映了事物的整体特性,通过客观事物的个别部分和属 性,根据知识经验可知觉为一个整体
(二)知觉的选择性
被选择出来的、予以反映的事物既是知觉对象;未被选择出 来的就是背景。知觉的选择性与刺激物的大小、强度、对比、 重复、运动、新异性和熟悉性有关。
五、其他影响因素 线索偏差:人们由于他人言行不一、其真实意图被假象掩 盖而受迷惑,对其产生错误认知的现象。医托、碰瓷、钓 鱼等。 迷信心理:有人把长相和人格错误的关联起来。 情绪:激情容易感情用事 投射:以己度人的偏见,个体把自己的特点转移到他人身 上。 积极性偏差:过分乐观,以主观善良的愿望看待一切。 后视偏差:马后炮、事后诸葛亮现象产生的偏差 自我中心偏差:一个人过分夸大自己的作用,过分相信自 己的判断而产生的偏差。 名人效应:依赖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更能引起人们的 好感、关注、议论而产生的偏差。 自己人效应: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而产生的偏差。
第五节 社会知觉的应用及印象整合与管理 一、社会知觉的应用
1 影响人事任用与面试
面试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面试者尽量不要留下坏印象。面试官可能 产生知觉偏差,关注非关键内容。
2 影响绩效评估
绩效分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两种。任务绩效多数可通过客观指标衡 量;周边绩效往往依靠主管人员的主观评价。周边绩效评估需要谨慎, 警惕知觉中的各种弊端。
【例题】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 ) A.社会心理学家凯利 B.心理学家维纳 C.社会心理学家海德 D.社会心理学家阿希 答案:C
第三节 归因——知觉社会行为的原因 二、归因偏差与归因偏差的克服
1 常见的归因偏差
1.1基本归因错误:人们倾向于低估情境性 因素,高估倾向性因素 1.2 认识性归因偏差:旁观者与行为者的认 知归因偏差的影响。行为者倾向将自己行为 失败归因于情境因素,将成功归因于个人内 部因素,旁观者的归因倾向则正好相反。
第二节 社会知觉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个体、 团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社会知觉与一般知觉不同,一般知觉更多强 调对客观物体的印象。社会知觉不仅强调对 人或群体的外部特征的知觉,而且涉及对有 关信息的思维加工,包括记忆、推理、判断、 理解和解释等,更像是“社会认知”。
二、社会知觉的种类 1对他人的知觉 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的感知,进而取得对他 人的动机、情感、意图等内心世界的认识。“听 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 影响因素:(1)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 (2)知觉者的主观特点
【例题】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 得对他们动机、情感、意图的认识,这属于( ) A.人际知觉 B.角色知觉 C.对个人的知觉 D.经验知觉 答案:A
2 自我知觉 自我知觉是一个人对自己身心各方面的认识。 自我知觉(自我概念)包括物质与生理自我、社 会自我和精神(心理)自我三要素。也可分为: 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情感体验和自我 行为控制与调节等。 自我概念(自我知觉)的形成过程和重要途径, 自我管理的方法。 【例题】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 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是指( ) A.自我知觉 B.自我意识 C.自我管理 D.自我感觉 答案:A
维纳的自我归因表
不稳定 努力、情绪、疲劳 运气、机遇 稳定 能力、聪明、身体特征 任务难度、环境障碍
内因 外因
【例题】下列属于不稳定的内因的是() A.运气 B.能力 C.任务难度 D.情绪 答案:D
(3)凯利归因理论:他将归因依据的外界信息 分为3种:①区别性(特异性)资料,和自己的 其他行为是否有所不同;②一致性资料,与周 围其他人的这种行为是否一致;③一贯性资料, 行为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 凯利的三维归因表 一致性 一贯性 低 高 高 低 低 低 特异性 低 高 高 归因于 自己 他人 环境
2 归因偏差的克服
(1)通过归因训练,掌握归因技能,形成 积极归因风格 (2)引导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 总是外部归因的偏差 (3)引导成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与可以 控制的因素来归因,少从内部的、稳定 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来归因 (4)通过观察学习的方法,学习与观察其 他成员的正确归因,效仿和学习正确有 效的归因方式与行为。
第三章 认知的个体差念
感觉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 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知觉是比感觉复杂的心理活动,有以下几个环节:
1.从感觉资料中选择知觉的对象; 2.应用知识经验对局部资料、不完整的线索与信息进行回忆 补充; 3.应用知识经验对信息与线索进行加工和组织,构成完整的 对象; 4.对知觉对象作出适当解释并用名称标志它。
(三)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时,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根据 过去知识经验做出解释,赋予含义,并予以命名。理解性与 整体性、选择性有密切关系。
(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对该对象的知觉保持 相对不变。白纸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白的,煤块都是黑 色的。
四、影响知觉的因素
3 角色知觉 角色知觉是对某人的社会地位、身份及行为规 范的知觉。
角色知觉过程包括:(1)角色认知与角色期望结 合,发现寻找自己的角色;(2)角色行为与角色 评价结合,据此调整并坚信角色行为成功;(3) 角色意识与角色确立,并能成功扮演各种角色。 人们对角色行为的辨认往往以一定标准为依据。 角色知觉标准:(1)情绪和情感标准;(2)动机标 准,;(3)社会地位标准;(4)社会服务与社会贡献 标准;(5)个性心理特征标准。
三、心理定势现象 心理定势是指对某个人或某类人的固定的刻板印象。认为 老年人必定保守,年轻人办事一定不牢靠;北方人身材高大, 豪爽,南方人身材瘦小,精明能干。国籍、民族等心理定 势。 心理定势有积极作用,有助于迅速认识自己不熟悉的人, 可以依据该人的各种表明特征和线索,进行类型化推理, 对其做概括化了解。很可能不符合这个人的个性特征,就 可能产生偏见,对他人造成误判。 四、制约现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条件反射效应。巴普洛夫的狗的 实验,条件反射的建立。把爱发脾气视为顽固者,把脾气 温和视为耳根子软,把青少年与异性接近认为是早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