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的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国民的健康护航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如果没有健康,智慧就无法表露,文化就无法施展,力量就无法战斗,知识就无法利用。”我们的生命,因为健康而欣荣,因为疾病而枯萎。在我们身边,很多人退休之后,该是享受清福的时候了,但是其中不少人却成了“药罐子”,真是悲戚。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和国家疾控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表明,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70%上升到2000年的81%,城市和农村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5%和80%。10年中,支气管肺癌、肝癌、乳腺癌、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的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占总死亡数的36%。而绝大部分疾病是由数量不多、可预防的已知危险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不健康饮食,不锻炼身体和使用烟草。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有很多疾病,我们都可以进行有效的预防。

作为健康杀手的多数慢性病,都可以通过“治未病”的种种措施来预防;而对于传染病,通过打断传染必须的三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流行,指导人们远离疾病。

现代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活快节奏、不良生活习惯,使现代病种发生了变化。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营养过剩的代谢紊乱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这类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中医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一书提出了“辨证施保”,研究形成有效提高生存质量的养生、保健体系,明显降低疾病的发病率来延年益寿,这是21世纪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之一。中医“治未病”,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以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来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可以从功能的、整体的变化来把握生命,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病后调护。总之,“治未病”是人类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最高境界。“治未病”对于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降低医疗费用

国民健康对社会的意义,不仅是提供发展基础,而健康问题的解决,也能促进经济增长。传统的经济学模型是这么看的:经济增长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带来了人们的健康。而新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健康出现的问题对经济的增长有反作用。健康问题不解决,经济就会出现负增长。“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国民非常关心的问题,怎样防止医疗费用日趋高涨,减少医疗保健费用的巨大投资呢?国家采取了这样的策略:逐渐从以治疗疾病为主导向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主导转变,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坚持“预防为主”。而中医的防治原则始终贯穿着“治未病”的思想,要求医者在准(辨证准)、精(用药精)、廉(价格低廉)、便(使用方便)上做文章。所以,将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加以发扬,在人们未病之前采取应对措施而不是病后用药,将会给民众带来更多的健康利益,也将节省更多的医疗费用。“九五”期间,卫生部曾做过的一个课题,研究社区防治和预防投资效益比,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一块钱的预防,可以节省医疗费八块五毛钱。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开始重视行为和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开展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健康教育,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脑卒中下降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使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10年,而用于这方面的费用仅为同一时期医疗费用的1/10。可见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利用“治未病”的思想方法来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更是意义重大。

3.中医的特色与优势所在

老祖宗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告诉我们:“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就是说,高明的医生,是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进行“治疗”,否则的话,就像口渴了才

开始挖井,该打仗了才开始铸造兵器,不是太晚了吗?这里面蕴含着预防的思想,这种防重于治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人体未病之前就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即未病先防)方面,同时还体现在一旦患病之后仍应运用各种方法防止疾病发展、传变或复发(即既病防变)方面。

在当代,人们的健康需求。表现为更注重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中医学“以人为本”、“天人相应”、“形神统一”的健康观念以及“治未病”的主导思想和养生保健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健康需求的转变。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的改变、化学药品的毒副反应、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多,以及新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中医更凸显优势。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于未病之先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强调平素加强体育锻炼,调摄精神情志就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或在疾病流行期间,一方面“避其毒气”,一方面服药治疗,这样便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了的疾病,一是要防止其发展与传变(即防止恶化),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说已经发现一处病变,由于我们事先知道此病变的发展趋势,可能会侵袭另一组织、器官,于是,加强该组织、器官的防御功能,切断恶化的途径,疾病就不会恶化。二是对于反复发作的疾病,如慢性咳喘、冻疮等病易在秋冬季节发作,于是可在夏季就开始采取预防性治疗。在中医院进行过“贴敷”治疗的人都知道这种疗法的好处。而一些爱好推拿、气功导引和经常打太极拳的人,就更是能够从中受益。像通过食疗预防疾病的调理方法、丰富多彩的“自然疗法”,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我们防病治病提供的多种有效途径和手段。王琦提出的“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也为进一步丰富中医“治未病”的内涵提供了借鉴。

4.中西医学对话和交流的平台

中西医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常常成为西方人理解中医的障碍。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的新医学模式,这样一来,把影响人的健康的诸要素均纳入其范畴,从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进行医学研究,这和中医重视整体,强调“治未病”,就可以互补相成了。

“治未病”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作为中医药学奉献给人类的先进和超前的思维,其实质就是“人人享有健康”。中医学在医学模式、理论特点和诊疗方法上,对疾病的防治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老百姓在这一点上都有所体会,比如人们常说“中医治本”、“中医治病去根”、“中医讲究调理”就是对中医诊治优势的认同。而现实的情况是,现代社会亚健康的出现,引起了中西医学共同的重视。在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上,“治未病”的思想理念将成为中西医学进行对话的平台。因为在“预防学”层面上,中医“治未病”不仅有更深刻的内容,而且有系统的解决方法,这样,将有利于中西医学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对于老百姓来说,当然是好事。用两种医学的优势来为你的健康护航,生活当然更美好!(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琦主编《中医中医治未病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