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试验及耐药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0/31
31
7、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 VRE 对万古霉素耐药主要有5种表型VanA、VanB、 VanC、VanD和VanE,除VanC为天然耐药外,其余均 为获得性耐药。VanA、VanB可通过质粒将耐药性传递 给其他肠球菌或其他种类的细菌,若传递给MRSA,则 会导致VRSA的出现。
④中介还意味它是一个缓冲区,避免微小的、未能 控制的技术因素造成重大的结果解释错误,特别是 对那些药物毒性范围窄的药物。
2018/10/31 35
药敏试验结果的表示及其临床意义
剂量依赖敏感(susceptible-dose dependent,SDD)

是指抗菌药对感染菌的MIC接近该药在血液和组织中通 常可达到的浓度,感染菌的临床应答率可能低于敏感菌; 当高剂量使用该药仍然安全时,则高剂量给药可能有效。 这个概念主要用于真菌的药敏试验,类似于细菌药敏试 验的“中介”。
2018/10/31 34
药敏试验结果的表示及其临床意义

中介(intermediate,I): ①抗菌药对感染菌的MIC接近该药在血液和组织中 通常可达到的浓度,感染菌的临床应答率可能低于 敏感菌。 ②意味着某些药物在生理浓集的部位(如尿液中的 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具有临床效力,或者可用。 ③若某药在高剂量使用时是安全的(如β内酰胺类), 则中介意味着高于通常剂量的药物进行治疗可能有 效。
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透明的抑菌圈。
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 对测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即抑菌圈越大, MIC越小。 根据CLSI标准,对量取的抑菌圈直径判断病原菌对该药物的
敏感S/中介I/耐药R。
下一张有视频呦!
2018/10/31 14
2018/10/31
VRE的简便检测方法是用纸片扩散法,对于中介的结果
(15-16mm)需补做MIC。
2018/10/31 32
8、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试验(D-实验)
克林霉素能被红霉素诱导产生耐药,靠近红霉素纸 片的克林霉素纸片抑菌圈出现“截平”现象,像字母 D。 检测葡萄球菌
2018/10/31
33
药敏试验结果的表示及其临床意义
联合药敏试验的结果可以表现为无关、拮抗、相加、协 同。 协同作用是临床和实验室期盼的结果。 协同用药最典型的例子是青霉素或其同类物与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联合治疗肠球菌感染心内膜炎。
2018/10/31
22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目的在于: ①治疗单一用药可能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 ②治疗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细菌 感染 ③治疗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④预防或推迟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⑤减少药物的毒性反应
B组(一级试验,有选择报告药物) C组(补充试验,有选择报告药物) U组(仅用于泌尿道的补充试验药物) O组(有适应症,不允许常规试验并报告药物)
常规药敏试验报告药 物为前四种
Inv组(处于研究阶段,未被FDA认可药物)
2018/10/31 10
肠球菌
A组:氨苄西林、青霉素 B组:达托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汀/达福普汀、万古霉 素 C组:高水平庆大霉素、链霉素 U组:环丙、左氧、诺氟沙星、呋喃妥因、四环素
KPC酶能水解除头 霉素外的各种β内酰 胺类抗生素,可由肠 杆菌科细菌产生。
改良Hodge试验
2018/10/31
27
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ce staphylococci, MRS)筛选
MRS多是MecA基因编码了对β-内酰胺类药物低亲和力的蛋
白PBP2a,取代了固有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 MRS的简便检测方法是用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要基于头孢 西丁的结果报告苯唑西林敏感或耐药。 MRS不论其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如何,其对所有的β-内酰胺

结果的表示方法只是对抗菌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的一种
预测。 敏感(susceptible,S):表明该菌株所致感染可使用此 种抗微生物药物常规剂量进行治疗,除非存在禁忌证。 耐药(resistant,R):耐药是指即使使用大剂量的抗菌药 物治疗时,该抗菌药在感染部位也不能抑制该感染菌 生长。
2018/10/31 8
2018/10/31
9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AST)
简称药敏试验,是指在体外测定抗菌药物抑制或杀菌的能力的实验
药敏试验用抗菌药物的分组 CLSI将抗菌药物分成A、B、C、U、O、Inv六个主要组别
A组(一级试验并常规报告药物)
2018/10/31 6
耐药机制
1、遗传学机制
染色体介导的耐药 为细菌本身所固有的耐药,
一般具有种属特异性,如肠球菌耐头孢菌素,
革兰阴性杆菌耐万古霉素等。 质粒介导的耐药 耐药基因易于传播,目前该 类耐药在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如由质粒介导 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
和肺炎克雷伯菌。
2018/10/31
38
SUMMIT
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纸片扩散法、稀释法、E-test、 联合药敏试验、全自动药敏检测系统 药敏试验结果表示及其临床意义 S 表明推荐的抗菌药物可以使用,可能达到临床效果; I 意味着这个范围的抗菌药物在常规剂量下疗效不理想, 高浓度下可能有效; R 意味着此种情况下抗菌药物不能用于此菌株的治疗。 SDD 真菌的药敏试验,类似于细菌药敏试验的“中介” NS MIC值高于该敏感折点时,就报告为不敏感
直接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稀释法包括两种: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 基本原理:在肉汤或琼脂中将抗菌药物进行一系列(倍 比)稀释后,定量接种待实验菌,在合适的温度下孵育
一定时间,待检菌肉眼未见生长的最小药物浓度,即为
2018/10/31
23
耐药菌检测试验
1、直接β内酰胺酶试验
目前多采用色原法,以头孢硝噻吩为底物,直接与 试验菌作用,纸片由黄色变为红色为阳性。 检测阳性结果表明:该细菌对所有对青霉素酶不稳 定的青霉素(包括青霉素和广谱青霉素)耐药。需 要对葡萄球菌、肠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 菌等常规检测。
2018/10/31
39
参考文献
药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实验诊断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2版. 实验诊断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第3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5版.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4版. M100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CLSI 27th Edition.
属、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应报告对所有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包括头孢吡肟)以及氨曲南耐药,但不包 括头霉素、碳青霉烯类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 剂。
2018/10/31 25
肠杆菌科细菌ESBLs的检测
2018/10/31
26
3、KPC(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酶的检测
streptococcus pneumonia, PRSP) K-B法 OX<19 mm时做青霉素MIC≧2 μg/ml
2018/10/31
30
6、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的肠球菌(high-level
aminoglycosde resistance, HLAR) K-B法 庆大霉素120μg,出现中介结果(7-9 mm) 需补做MIC进行确证。
稀释法
E-test
联合药敏试验
全自动药敏检测系统
2018/10/31
13
纸片扩散法 (改良Kirby-Bauer法,K-B法)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
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 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
源 /show/MVioGWfEmjxJOMQDpChF5w.html
15
2018/10/31
16
纸片扩散法操作简易,结果直观易于理解,但非定量结果,
且对慢生长菌和扩散慢的药物纸片法不适用。
2018/10/31 17
稀释法
Diluti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类药物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均无临床疗效;绝大多
数的MRS具有多重耐药性,包括氨基糖苷类、大环内脂类、 四环素类。
临床治疗MRSA引起的感染首选万古霉素。
2018/10/31 28
葡萄球菌mec-A介导 的耐药性检测
头孢西丁
2018/10/31
29
5、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测试验(penicillin resistance
2018/10/31
36
药敏试验结果的表示及其临床意义
不敏感(nonsusceptible,NS)

当某新的抗菌药问世时,由于尚未发现耐药株,故
早期的解释标准只有敏感折点;当某个分离株的
MIC值高于该敏感折点时,就报告为不敏感。
2018/10/31
37
药敏试验结果的表示及其临床意义

简而言之: S 表明推荐的抗菌药物可以使用,可能达到临 床效果; I 意味着这个范围的抗菌药物在常规剂量下疗效 不理想,高浓度下可能有效; R 意味着此种情况下抗菌药物不能用于此菌株 的治疗。
的刻度浓度即为抗生素抑制细菌的特定浓度,又称抑制
浓度(IC),它与MIC呈高度相关。二者直接相对应, CLSl的 MIC折点值适用于E试验。 具体操作视频请点击这里
2018/10/31
要连接网络才能观看呦
20
2018/10/31
21
联合药敏试验
此实验是为了了解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抗菌效果。
2018/10/31 7
耐药机制
2.生物化学机制
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使抗生素失活。如β -内酰胺酶、 氨基糖苷类钝化酶、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 作用靶位的改变使抗生素失去作用位点。如MRSA产 生青霉素结合蛋白2a。
主动外排机制
药物泵出系统。
如铜绿假单胞菌其外膜存在着独特的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该药物对待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试验菌的结果报告可用MIC(μg/ml)数值或用敏感(S)、中
介(I)和耐药(R)报告。
2018/10/31 18
仪器
手工
2018/10/31
19
浓度梯度纸条扩散法(E test)
是一结合稀释法和扩散法原理对细菌药敏试验直接定量 的技术。 将E试条放在细菌接种过的琼脂平板上,经孵育过夜, 围绕试条明显可见椭圆形抑菌圈,圈的边缘与试条交点
2018/10/31
5
Antibiotic Resistance A Global Problem
1961 — MRSA
1967 — PRSP 1983 — ESBLS 1986 — VRE 1988 — MBL 1997 — VISA 2002 — VRSA
Emergence → Spread
2018/10/31
11
铜绿假单胞菌
A组: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哌拉西林 B组: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吡肟、环丙、左氧、亚胺 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 U组:洛美或氧氟沙星、诺氟沙星
2018/10/31
12
常用药敏试验的方法
体外AST包括:※
抑菌试验:纸片扩散法
欢迎同学们学习实验诊断学
2018/10/31
1
感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药敏试验及耐药检测
2018/10/31
3
重点掌握
1
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
※ ※
2
药敏试验结果表示及其临床意义 ※ ※
2018/10/31
4
主要内容
耐药菌历史 耐药机制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
耐药菌检测试验 药敏结果的表示及其临床意义
2018/10/31
பைடு நூலகம்
24
2、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exta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 ESBLs) ESBLs由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质粒编码,其活性可被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抑制,可通过转化、转导、接合、转 移等方式传递,易于造成耐药菌流行。 检测包括纸片法筛查和确证试验。产ESBLs的克雷伯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