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国地方戏曲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方戏曲考
——山西四大梆子之蒲剧
班级:汉语言21 姓名:宁云慧 学号:02114010
目录
1、山西地方戏简介 1.1 蒲剧 1.2 晋剧 1.3 雁剧 1.4 上党梆子 2、蒲剧 2.1 蒲剧历史沿革 2.2 蒲剧艺术特点 2.3 角色行当 3、蒲剧传播途径 4、蒲剧欣赏
1 山西地方戏简介
2.2.3 脸谱分类
大三花脸、
小三花脸、 老三花脸
正直憨厚、 滑稽可爱 奸诈阴险。
其区别主要按鼻上所画白色面积的大小,形
状和底色的不同,以及眼、眉、嘴不同的勾 画。
此外,生、旦中也有少数采用脸谱的。
除脸谱外,生、旦的化装,小旦、正旦画眼
描眉,施粉涂胭脂画口红,比较讲究。 其他行当如小生、须生只用干黑画眼描眉, 脸上、眉心稍擦干红,不施脂粉。
2.2.7 曲牌
曲牌分唢呐曲牌、丝弦曲牌两种。 唢呐曲牌西、南两路合起来有一百数十支,丝弦曲 牌也不下七十多支。 皇帝登殿,朝官坐堂,武将升帐、回营,军伍行进, 文臣迎送,饮酒行令,接旨迎亲,灵堂祭奠,洞房 花烛,打扫庭堂,拜佛救仙,开打舞剑,备马梳妆 等,无一不用牌子曲来渲染。 甚至许多伴唱也离不开曲牌来弥补。
2.1.4 “山陕梆子”
所谓“山陕梆子”,当时泛指山丁的蒲州梆子和陕西的同州 梆子。 两地仅一河之隔,语言相近,风俗习惯相同,又有大庆亲渡 口毗连一体,艺人相互搭班演出,历来无艺界。 乾隆年间秦腔名旦申祥麟曾渡黄河“由蒲州售技至太 原”(清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 嘉庆年间(1796-1820)北京有“山陕班”演出,直到光绪、 宣统年间(1875-1911),蒲州和同州艺人仍有在北京搭梆子 班演唱的,如名须生郭宝臣(艺名元元红,蒲州梆子艺人)和 白长命(艺名盖陕西,工旦,同州梆子艺人)合演《鞭打芦 花》。 其后两个剧种始逐渐分道发展。
根据演员的技艺高低及在群 众中的影响程度,分为:头 套(亦称头路、头牌)、二套 (二路、二牌)、零碎三类。 头套演剧中主要人物,二套 演次等人物,零碎应杂。
《蝴蝶杯》为例:田云山为头套胡子 生应工,胡晏为二套应工,零碎则扮 演家院田明。
2.3.2 四柱
蒲州梆子称胡子生、正旦、小生、小旦为四柱。
2.1.6 蒲剧名角
抗日战争时期:阎适春、 张庆奎、王秀兰、杨虎 山、筱月来等。
新秀:任跟心、武俊英、 郭泽民 武俊英在新绛蒲剧团, 师从筱兰香(田郁文), 工闺门旦,学中路梆子 与豫剧之柔婉以唱浦州 梆子,一改传统肃杀直 朴之风,启一代新声, 受到普遍赞誉。
2.1.7 蒲剧优秀剧目
1.2 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 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 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 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 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1.3 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 子”,由“蒲州梆子” 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 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 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 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 响。剧目有《血手印》、 《金水桥》等
小生多用翎子、帽子、梢子等特技刻画人物。
此外,青衣、二花脸、丑角,也都有各自的
特技。
2.2.2 脸谱
蒲剧的脸谱,构图、色 彩、线条简洁朴素,活 泼明朗,富有装饰趣味, 较恰当地表现了剧中人 的形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有的还表现了其出身及 重要经历。
在用色上,多用红、黑、 白(亦称“粉”)、绿、 紫、灰、金等,一般规 律为红忠、黑直、白奸, 绿多用于绿林好汉、草 莽英雄,亦用于神、鬼、 妖怪,金多用于神仙、 妖。在白脸中又有水粉 与油粉之分。
2.2.8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包括文场和武场。
文场主要乐器是呼胡笛子二股弦、二胡、三
弦、大唢呐与小唢呐。 武场主要乐器是鼓板、雌板、梆子、马锣、 铙钹、小锣、铰子、堂鼓、战鼓、碰铃、云 锣、道锣、木鱼、京锣。
2.3 角色行当
2.3.1 行当分类 2.3.2 四柱 2.3.3 胡子生 2.3.4 黑胡生
2.2.1人物情绪及性格的表现
须生多用“四子”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性格。 “四子”即胡子(髯口)、翅子(帽翅)、鞭子(马鞭)、 梢子(甩发)。 胡子的运用有二十字口诀:“推、掠、掳、弹、捻、 捋、吹、揉、挡、端、抹、摊、扬、盖、绕、耍、 撂、甩、咬、翻。” 帽翅的运用有四句口诀:“左闪右不动,右闪左即 停;上下交并用,前后旋绕行。” 鞭子的运用有二十四字口诀:“上、下、抖、捋、 蹁、左、右、斜、跨、翻,坐、掳、回、拉、绊、 扑、立、拴、引、卧、扬、攀。”
2.3.5 小生 2.3.6 旦行 2.3.7 花脸行 2.3.8 代脚制
2.3.1 行当分类
四行:生、旦、净、丑; 明末清初三大行:生、旦、 花脸; 明末清初十三小行:胡子生 (须生)、老生、小生、二生 (兼娃娃生)、老旦、正旦、 小旦、二旦、丑旦、武旦、 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 (丑)。
2.2.4 唱腔
蒲剧的音乐唱腔属板腔体,腔高板急,慷慨激越。 唱腔部分以板式变化为主,另有花腔和杂腔部分。花腔,有 十三湾、花腔、二音腔、三倒腔等。 这些花腔,除“十三湾”是专戏专用(如《明月珠》彩苹的 唱腔)外其他都与慢板、二性腔溶为一体使用,为各种板式 的扩展乐句或附加乐句,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腔式。 在各种板腔之外,还有不少杂腔,均自其他剧种吸收来。 有的单用唢呐伴奏,昆腔则专用笛子伴奏。
2.1.5 繁盛的蒲州梆子
清代末期至民国初年,是蒲州梆子又一个重要繁盛时期。 在蒲州、平阳地区,梆子戏成为人们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精神 食粮;赛神祭祀用优,喜、寿、庆典用优,官衙饮宴用优, 集市贸易用优,连殡葬、服丧、祭祖也用优。 这一时期,南路派因其比较典雅文静而渐遭冷落,西路派则 以火爆刚烈而倍受宠爱,两派逐渐合而为一。 乐队构成也有了两个重大变化:早期的主奏乐器二股弦被呼 胡所取代,三股弦也让位于活泼脆亮的笛子。
王秀兰的《烤火》、《杀狗》、《表花》 阎逢春的《跑城》、《杀驿》 杨虎山的《吃草》 张庆奎的《观阵》 筱月来的《白龙关》 田郁文的《杀狗》、《送女》 整理改编剧:《薛刚反唐》、《意中缘》、《燕燕》、《窦 娥冤》、(已摄成影片)、《三家店》、《麟骨床》、《赵氏 孤儿》等传统剧目 集体创作:《白沟河》、《港口驿》等新编古代戏和《结亲 记》、《蛟河浪》、《向阳坡》等现代戏
2 .1蒲剧历史沿革
2 .1.1 “戏曲之乡”—— 蒲州 2.1.2 蒲剧的渊源与形 成 2.1.3 “ 乱弹”
2.1.4 “山陕梆子” 2.1.5 繁盛的蒲州梆子 2.1.6 蒲剧名角 2.1.7 蒲剧优秀剧目
2 .1.1 “戏曲之乡”——蒲州
蒲州地处黄河中游,其大庆关渡口毗连 山西、陕西,最古代南方丝瓷通往西北的交 通要道,商业兴隆,经济文化繁荣,为戏曲 的发展、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金元时期, 这里金院本、元杂剧的演出极为盛行;明清 以来,又是梆子、乱弹活动的重要基地,故 素有“戏曲之乡”之称。
2.1.2 蒲剧的渊源与形成
蒲州梆子的渊源与形成,说法有二:
一说胚胎于晋南和陕西东部民间的锣鼓杂戏
(陕西称“跳戏”); 一说为北曲遗响,同山、陕民歌小曲、典艺 结合的“弦索调”,至明中叶受青阳腔(清戏) 影响后演变而成。
2.1.3 “ 乱弹”
明末清初,蒲剧沿称“乱弹”。 清孔尚任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在平阳所作《平阳 竹枝词乱弹词》可为佐证(见《长留集》)。当时 的平阳乱弹演技已有相当水平,曾博得康熙帝的赏 识。其旦角葵娃的“花梆子”小步非常出色,受到 孔尚任的赏识。 康熙(1662-1722)至乾隆时(1736-1795),北京观众 也称蒲剧为“西调”、“西秦腔”、“勾腔”。 咸丰、同治(1851-1874)后,又多以“山梆子”称之 (见清吴长元《燕兰小谱》、近人王芷章《腔调考 源》)。
这些行当中的主要演员要求功底深厚,技艺全面, 并各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和惊人绝技。 三大门、三小门的主要演员讲究要“双梁双柱”, 加上完整的文武场面,华丽的服饰和配套的流成、 把子、上下手、彩女,上演剧目十分丰富,文戏、 武戏、大戏、小戏均能演出。
2.3.3 胡子生
在这些脚色行当中,生行中的胡子生为最主要的行 当,一般戏班以其为挑班演员,故称之为挑大梁的, 在戏班中所挣“戏份子”(即工资)最高。 胡子生可分为黑胡子生、老生、红生,多扮演中老 年的正派人物。 戴三绺(关羽则为五绺)髯口为其主要标志。 一般群众和演员在习惯上都称胡子生演员为唱红的。 四大梆子中的胡子生演员以“红”为艺名的尤多。
1.4 上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
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 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 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 宴》、《东门会》等 。
2 蒲剧
蒲剧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约形成于明 代嘉靖年间。 原名“蒲州梆子”,因起源于蒲州(治今山西永济) 而得名。 蒲剧在清代乾隆时期(十八世纪)外省称“乱弹”、 “晋腔”、“山陕梆子腔”等; 嘉庆、道光以后,又称“山西梆子”; 陕西称东路戏; 山西省北、中部称“南路戏”; 晋南当地则习惯称“大戏”或“乱弹”。
小旦在表演上多用扇子、手帕、血彩、鞒功,以及 “花梆子”小步功的训练和使用。 扇子可变六、七十种样式,对表现人物感情颇有帮 助。运用上有十六字口诀:“撒、合、弹、扇、抖、 颤、抡、翻,抄、回、飞、转,辅、映、手、颠。” 血彩常用以表现人物性格。 “花梆子”小步功,早在康熙年间,平阳名角葵娃 的“小步”就已驰名。 现代旦角演员孙广胜、筱兰香、王秀兰等,在花梆 子小步基本功上,总结出一套训练方法:“小腿带 大腿,疾行如游水,身稳裙不动,两脚向前滚。”
2.2.5 蒲剧的演唱
蒲剧的演唱采取真假声 结合的方法,起调高,音域 宽。 建国前通常用的是二眼 子调。演唱到戏的后面,气 氛要求更高,因而再升到所 谓“梅花调”,即相当于 1=C。
唱腔之所以高亢激越, 其原因主要是起调高,旋律 跳跃幅度大。有时则在一拍 内就直接有十四度的跳越。 男演员(包括男扮女角)用本 音(真声)达不到这样高度, 即用复音(假嗓)唱。一句唱 腔,前半节用本音,中间用 复音,末尾仍过渡到本音。 因而给人以高亢激越之感。
2.2 蒲剧艺术特点
蒲剧的表演:程式丰富,基础雄厚。
风格上:生、净宽大有力,粗犷豪放;旦行
明快利落,朴实大方。 各种行当都善用特技。
蒲剧艺术特点导视
2.2.1 人物情绪及性格 的表现 2.2.2 脸谱 2.2.3 脸谱分类 2.2.4 唱腔
2.2.5 蒲剧的演唱 2.2.6 蒲剧锣鼓经 2.2.7 曲牌 2.2.8 伴奏乐器
山西地方剧种中的“大戏”,是人称 “山西四大梆子”的蒲剧、晋剧、雁剧和上 党梆子。其中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同根异 枝,一脉相承,皆为梆子声腔的正宗。
1.1 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 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 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 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 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 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 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 目有《挂画》、《杀狗》、 《杀驿》等。
2.2.6 蒲剧锣鼓经
蒲剧锣鼓经,从名称上有六、七十套,但变化后实 有一百余种。 从速度上可分慢、中、快、散四种类型,用以配合 动作,说唱填补,掌握节奏,渲染气氛。 运用灵活,如:
人物紧急上场一般都用(豹子头),但在传统戏《会孟津》里,四个上场 人物因身份、性格不同,所用的[豹子头],长短紧慢,套子结构都不 一样。剧中人物在观看时,用[三翻鹞],但剧情不同,人物不同,它 的节奏尺寸就不能雷同。[间板头],可长可短;[七锤子]能灵活缩 短、伸展,或拦腰截断,甚至掐头留尾。
——山西四大梆子之蒲剧
班级:汉语言21 姓名:宁云慧 学号:02114010
目录
1、山西地方戏简介 1.1 蒲剧 1.2 晋剧 1.3 雁剧 1.4 上党梆子 2、蒲剧 2.1 蒲剧历史沿革 2.2 蒲剧艺术特点 2.3 角色行当 3、蒲剧传播途径 4、蒲剧欣赏
1 山西地方戏简介
2.2.3 脸谱分类
大三花脸、
小三花脸、 老三花脸
正直憨厚、 滑稽可爱 奸诈阴险。
其区别主要按鼻上所画白色面积的大小,形
状和底色的不同,以及眼、眉、嘴不同的勾 画。
此外,生、旦中也有少数采用脸谱的。
除脸谱外,生、旦的化装,小旦、正旦画眼
描眉,施粉涂胭脂画口红,比较讲究。 其他行当如小生、须生只用干黑画眼描眉, 脸上、眉心稍擦干红,不施脂粉。
2.2.7 曲牌
曲牌分唢呐曲牌、丝弦曲牌两种。 唢呐曲牌西、南两路合起来有一百数十支,丝弦曲 牌也不下七十多支。 皇帝登殿,朝官坐堂,武将升帐、回营,军伍行进, 文臣迎送,饮酒行令,接旨迎亲,灵堂祭奠,洞房 花烛,打扫庭堂,拜佛救仙,开打舞剑,备马梳妆 等,无一不用牌子曲来渲染。 甚至许多伴唱也离不开曲牌来弥补。
2.1.4 “山陕梆子”
所谓“山陕梆子”,当时泛指山丁的蒲州梆子和陕西的同州 梆子。 两地仅一河之隔,语言相近,风俗习惯相同,又有大庆亲渡 口毗连一体,艺人相互搭班演出,历来无艺界。 乾隆年间秦腔名旦申祥麟曾渡黄河“由蒲州售技至太 原”(清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 嘉庆年间(1796-1820)北京有“山陕班”演出,直到光绪、 宣统年间(1875-1911),蒲州和同州艺人仍有在北京搭梆子 班演唱的,如名须生郭宝臣(艺名元元红,蒲州梆子艺人)和 白长命(艺名盖陕西,工旦,同州梆子艺人)合演《鞭打芦 花》。 其后两个剧种始逐渐分道发展。
根据演员的技艺高低及在群 众中的影响程度,分为:头 套(亦称头路、头牌)、二套 (二路、二牌)、零碎三类。 头套演剧中主要人物,二套 演次等人物,零碎应杂。
《蝴蝶杯》为例:田云山为头套胡子 生应工,胡晏为二套应工,零碎则扮 演家院田明。
2.3.2 四柱
蒲州梆子称胡子生、正旦、小生、小旦为四柱。
2.1.6 蒲剧名角
抗日战争时期:阎适春、 张庆奎、王秀兰、杨虎 山、筱月来等。
新秀:任跟心、武俊英、 郭泽民 武俊英在新绛蒲剧团, 师从筱兰香(田郁文), 工闺门旦,学中路梆子 与豫剧之柔婉以唱浦州 梆子,一改传统肃杀直 朴之风,启一代新声, 受到普遍赞誉。
2.1.7 蒲剧优秀剧目
1.2 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 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 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 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 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1.3 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 子”,由“蒲州梆子” 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 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 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 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 响。剧目有《血手印》、 《金水桥》等
小生多用翎子、帽子、梢子等特技刻画人物。
此外,青衣、二花脸、丑角,也都有各自的
特技。
2.2.2 脸谱
蒲剧的脸谱,构图、色 彩、线条简洁朴素,活 泼明朗,富有装饰趣味, 较恰当地表现了剧中人 的形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有的还表现了其出身及 重要经历。
在用色上,多用红、黑、 白(亦称“粉”)、绿、 紫、灰、金等,一般规 律为红忠、黑直、白奸, 绿多用于绿林好汉、草 莽英雄,亦用于神、鬼、 妖怪,金多用于神仙、 妖。在白脸中又有水粉 与油粉之分。
2.2.8 伴奏乐器
伴奏乐器包括文场和武场。
文场主要乐器是呼胡笛子二股弦、二胡、三
弦、大唢呐与小唢呐。 武场主要乐器是鼓板、雌板、梆子、马锣、 铙钹、小锣、铰子、堂鼓、战鼓、碰铃、云 锣、道锣、木鱼、京锣。
2.3 角色行当
2.3.1 行当分类 2.3.2 四柱 2.3.3 胡子生 2.3.4 黑胡生
2.2.1人物情绪及性格的表现
须生多用“四子”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性格。 “四子”即胡子(髯口)、翅子(帽翅)、鞭子(马鞭)、 梢子(甩发)。 胡子的运用有二十字口诀:“推、掠、掳、弹、捻、 捋、吹、揉、挡、端、抹、摊、扬、盖、绕、耍、 撂、甩、咬、翻。” 帽翅的运用有四句口诀:“左闪右不动,右闪左即 停;上下交并用,前后旋绕行。” 鞭子的运用有二十四字口诀:“上、下、抖、捋、 蹁、左、右、斜、跨、翻,坐、掳、回、拉、绊、 扑、立、拴、引、卧、扬、攀。”
2.3.5 小生 2.3.6 旦行 2.3.7 花脸行 2.3.8 代脚制
2.3.1 行当分类
四行:生、旦、净、丑; 明末清初三大行:生、旦、 花脸; 明末清初十三小行:胡子生 (须生)、老生、小生、二生 (兼娃娃生)、老旦、正旦、 小旦、二旦、丑旦、武旦、 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 (丑)。
2.2.4 唱腔
蒲剧的音乐唱腔属板腔体,腔高板急,慷慨激越。 唱腔部分以板式变化为主,另有花腔和杂腔部分。花腔,有 十三湾、花腔、二音腔、三倒腔等。 这些花腔,除“十三湾”是专戏专用(如《明月珠》彩苹的 唱腔)外其他都与慢板、二性腔溶为一体使用,为各种板式 的扩展乐句或附加乐句,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腔式。 在各种板腔之外,还有不少杂腔,均自其他剧种吸收来。 有的单用唢呐伴奏,昆腔则专用笛子伴奏。
2.1.5 繁盛的蒲州梆子
清代末期至民国初年,是蒲州梆子又一个重要繁盛时期。 在蒲州、平阳地区,梆子戏成为人们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精神 食粮;赛神祭祀用优,喜、寿、庆典用优,官衙饮宴用优, 集市贸易用优,连殡葬、服丧、祭祖也用优。 这一时期,南路派因其比较典雅文静而渐遭冷落,西路派则 以火爆刚烈而倍受宠爱,两派逐渐合而为一。 乐队构成也有了两个重大变化:早期的主奏乐器二股弦被呼 胡所取代,三股弦也让位于活泼脆亮的笛子。
王秀兰的《烤火》、《杀狗》、《表花》 阎逢春的《跑城》、《杀驿》 杨虎山的《吃草》 张庆奎的《观阵》 筱月来的《白龙关》 田郁文的《杀狗》、《送女》 整理改编剧:《薛刚反唐》、《意中缘》、《燕燕》、《窦 娥冤》、(已摄成影片)、《三家店》、《麟骨床》、《赵氏 孤儿》等传统剧目 集体创作:《白沟河》、《港口驿》等新编古代戏和《结亲 记》、《蛟河浪》、《向阳坡》等现代戏
2 .1蒲剧历史沿革
2 .1.1 “戏曲之乡”—— 蒲州 2.1.2 蒲剧的渊源与形 成 2.1.3 “ 乱弹”
2.1.4 “山陕梆子” 2.1.5 繁盛的蒲州梆子 2.1.6 蒲剧名角 2.1.7 蒲剧优秀剧目
2 .1.1 “戏曲之乡”——蒲州
蒲州地处黄河中游,其大庆关渡口毗连 山西、陕西,最古代南方丝瓷通往西北的交 通要道,商业兴隆,经济文化繁荣,为戏曲 的发展、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金元时期, 这里金院本、元杂剧的演出极为盛行;明清 以来,又是梆子、乱弹活动的重要基地,故 素有“戏曲之乡”之称。
2.1.2 蒲剧的渊源与形成
蒲州梆子的渊源与形成,说法有二:
一说胚胎于晋南和陕西东部民间的锣鼓杂戏
(陕西称“跳戏”); 一说为北曲遗响,同山、陕民歌小曲、典艺 结合的“弦索调”,至明中叶受青阳腔(清戏) 影响后演变而成。
2.1.3 “ 乱弹”
明末清初,蒲剧沿称“乱弹”。 清孔尚任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在平阳所作《平阳 竹枝词乱弹词》可为佐证(见《长留集》)。当时 的平阳乱弹演技已有相当水平,曾博得康熙帝的赏 识。其旦角葵娃的“花梆子”小步非常出色,受到 孔尚任的赏识。 康熙(1662-1722)至乾隆时(1736-1795),北京观众 也称蒲剧为“西调”、“西秦腔”、“勾腔”。 咸丰、同治(1851-1874)后,又多以“山梆子”称之 (见清吴长元《燕兰小谱》、近人王芷章《腔调考 源》)。
这些行当中的主要演员要求功底深厚,技艺全面, 并各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和惊人绝技。 三大门、三小门的主要演员讲究要“双梁双柱”, 加上完整的文武场面,华丽的服饰和配套的流成、 把子、上下手、彩女,上演剧目十分丰富,文戏、 武戏、大戏、小戏均能演出。
2.3.3 胡子生
在这些脚色行当中,生行中的胡子生为最主要的行 当,一般戏班以其为挑班演员,故称之为挑大梁的, 在戏班中所挣“戏份子”(即工资)最高。 胡子生可分为黑胡子生、老生、红生,多扮演中老 年的正派人物。 戴三绺(关羽则为五绺)髯口为其主要标志。 一般群众和演员在习惯上都称胡子生演员为唱红的。 四大梆子中的胡子生演员以“红”为艺名的尤多。
1.4 上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
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 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 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 宴》、《东门会》等 。
2 蒲剧
蒲剧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约形成于明 代嘉靖年间。 原名“蒲州梆子”,因起源于蒲州(治今山西永济) 而得名。 蒲剧在清代乾隆时期(十八世纪)外省称“乱弹”、 “晋腔”、“山陕梆子腔”等; 嘉庆、道光以后,又称“山西梆子”; 陕西称东路戏; 山西省北、中部称“南路戏”; 晋南当地则习惯称“大戏”或“乱弹”。
小旦在表演上多用扇子、手帕、血彩、鞒功,以及 “花梆子”小步功的训练和使用。 扇子可变六、七十种样式,对表现人物感情颇有帮 助。运用上有十六字口诀:“撒、合、弹、扇、抖、 颤、抡、翻,抄、回、飞、转,辅、映、手、颠。” 血彩常用以表现人物性格。 “花梆子”小步功,早在康熙年间,平阳名角葵娃 的“小步”就已驰名。 现代旦角演员孙广胜、筱兰香、王秀兰等,在花梆 子小步基本功上,总结出一套训练方法:“小腿带 大腿,疾行如游水,身稳裙不动,两脚向前滚。”
2.2.5 蒲剧的演唱
蒲剧的演唱采取真假声 结合的方法,起调高,音域 宽。 建国前通常用的是二眼 子调。演唱到戏的后面,气 氛要求更高,因而再升到所 谓“梅花调”,即相当于 1=C。
唱腔之所以高亢激越, 其原因主要是起调高,旋律 跳跃幅度大。有时则在一拍 内就直接有十四度的跳越。 男演员(包括男扮女角)用本 音(真声)达不到这样高度, 即用复音(假嗓)唱。一句唱 腔,前半节用本音,中间用 复音,末尾仍过渡到本音。 因而给人以高亢激越之感。
2.2 蒲剧艺术特点
蒲剧的表演:程式丰富,基础雄厚。
风格上:生、净宽大有力,粗犷豪放;旦行
明快利落,朴实大方。 各种行当都善用特技。
蒲剧艺术特点导视
2.2.1 人物情绪及性格 的表现 2.2.2 脸谱 2.2.3 脸谱分类 2.2.4 唱腔
2.2.5 蒲剧的演唱 2.2.6 蒲剧锣鼓经 2.2.7 曲牌 2.2.8 伴奏乐器
山西地方剧种中的“大戏”,是人称 “山西四大梆子”的蒲剧、晋剧、雁剧和上 党梆子。其中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同根异 枝,一脉相承,皆为梆子声腔的正宗。
1.1 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 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 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 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 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 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 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 目有《挂画》、《杀狗》、 《杀驿》等。
2.2.6 蒲剧锣鼓经
蒲剧锣鼓经,从名称上有六、七十套,但变化后实 有一百余种。 从速度上可分慢、中、快、散四种类型,用以配合 动作,说唱填补,掌握节奏,渲染气氛。 运用灵活,如:
人物紧急上场一般都用(豹子头),但在传统戏《会孟津》里,四个上场 人物因身份、性格不同,所用的[豹子头],长短紧慢,套子结构都不 一样。剧中人物在观看时,用[三翻鹞],但剧情不同,人物不同,它 的节奏尺寸就不能雷同。[间板头],可长可短;[七锤子]能灵活缩 短、伸展,或拦腰截断,甚至掐头留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