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常规

(2014年3月修订)

一、病名:

1、中医:胸痹;

2、冠心病(心绞痛);

二、定义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胸)。

三、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1990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公布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梗诊断和治疗指南》。

(二)证候诊断

发作期:

气滞血瘀证 恶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暗、苔白 脉弦滑。

缓解期

1. 气虚血瘀证 胸痛、胸闷、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乏力气短 心悸汗出、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有间歇。

2.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 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暗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

3. 痰阻血瘀证 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纳呆恶心、舌暗苔浊腻、脉弦滑。

4. 气滞血瘀证 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多与情绪因素有关,伴有胁胀、喜叹息、舌暗或紫暗、苔白 脉弦。

5. 热毒血瘀证 胸痛发作频繁、加重、口干口苦、口气浊臭、烦热、大便秘结、舌紫暗或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四鉴别诊断

(一).中医鉴别诊断

1.胸痹与胸痛的鉴别 胸痹以胸部闷塞为主,多属独立的疾病,以胸阳痹阻为主要病机;胸痛以胸部疼痛为主,系多种心、肺疾患乃至胸部筋脉肌骨病变的症状。但二者皆病在胸,胸痹亦可表现胸痛,胸痛亦可兼见胸闷,故部分病人二者并见。

2.胸痹与真心痛的鉴别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预后较差。凡胸痹反复发作,频率增加,症状加重,应警惕真心痛发生。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半小时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应迅速抢救。

(二)。西医鉴别诊断

1.心肌炎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急

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 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2急性心肌梗死 本病疼痛部位与稳定性心绞痛相仿,但性质更剧烈、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常伴有休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并有发热,含用硝酸甘油多不能使之缓解。心电图中面向梗塞部位的导联ST段抬高,并有异常Q波。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酶和血清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正常。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酶和血清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明显升高。

五、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胸痹心痛治疗应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 在发作期主要选用有速效止痛作用之药剂、气雾剂、丸片剂以迅速控制病情、缓解心痛,缓解期则重在根据不同证型予以补气养阴、活血化瘀等治疗。

1.发作时的治疗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不通则痛,疼痛发作时以标实为主。治疗当急治其标。予以温阳散寒、行气活血、通阳泄浊、豁痰降逆为法

气滞血瘀证

主症 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滑。

治法 辛散温通 行气活血

主方 速效救心丸。主要成分川芎、冰片等。发作时予10-15粒舌下含服。另外还可以使用复方丹参滴丸等。

2.缓解期的治疗

缓解期本病多虚实并见,寒热错杂交相为患。故当标本兼治、通

中寓补、补中有通。此期可按以下几种证进行病症结合辨治 气虚血瘀证

主症 胸痛、胸闷、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乏力气短、心悸汗

出、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有间歇。

治法 益气活血

方药 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组成 保元汤合桃红四物汤

人参5g另煎兑入 黄芪30g 桃仁15g 红花12g 川芎15g

赤芍15g 当归15g 生地15g 桂枝10g 甘草5g。

用法:水煎至400ml 早晚分2次饭后服。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

主症 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

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暗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

治法 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方药 生脉散合冠心Ⅱ号方加减组成

党参30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黄芪30g、丹参30g 赤芍15g 川芎15g 红花10g、降香6g

用法:水煎至400ml 早晚分2次饭后服。如偏阴虚火旺,见烦

渴、潮热盗汗、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涩,可加用虎杖15g、

漏芦20g、首乌15g、地骨皮15g。中成药可选用生脉注射液等。

痰阻血瘀证

主症 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肢体沉重,形体

肥胖痰多,纳呆恶心,舌暗苔浊腻,脉弦滑。

治法 通阳泄浊 活血化瘀

方药 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组成:瓜蒌30g 薤白30g 半夏12g 桃仁15g 红花12g 川芎15g 赤芍15g 当归15g 生地15g

用法:水煎至400ml 早晚分2次饭后服。

气滞血瘀证

主症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多与情绪因素有关

伴有胁胀、喜叹息、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

治法 行气活血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

组成 桃仁10g 红花10g 川芎12g 赤芍10g 当归15g 柴

胡8g 牛膝10g 枳壳10g 地龙8g

用法:水煎至400ml 早晚分2次饭后服

中成药可具体情况选用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热毒血瘀证

主症 胸痛发作频繁、加重、口干口苦、口气浊臭、烦热、大

便秘结、舌紫暗或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方药 冠心Ⅱ号方加减

组成 丹参30g 赤芍15g 川芎15g 红花10g 虎杖

10g 黄连10g 毛冬青15g 生地15g。

用法:水煎至400ml 早晚分2次饭后服

另外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二)、辨证选用中药注射液和口服中成药 丸、片、胶囊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