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分裂和整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的分裂和整合
摘要: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之时也即是分裂之始,心理学家对其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论上歧义贯穿于整个心理学发展史,更是延至影响到今日心理学的体系。本文旨在从心理学史和与其他学科的相比分析心理学的分裂问题,并探讨心理学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为原专业是生态学,所以更会着重分析生态心理学在心理学整合上的可能性。
关键词:心理学史;分裂与整合;范式(paradigm);生态心理学
一、混乱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它同其他一些涉及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如:语言学、文学、人类学等)不同的是,它被标榜为一门科学,也毫无疑问的,它以科学手段研究着人类的行为及其内在认知过程和神经机制,并有效地将成果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为人类造福。
然而任何人只要读过一本心理学的专业书籍或仅仅站于心理学书柜的前面,便很容易发现,心理学教材中各章的内容几乎没有联系性,充斥着大大小小的各种理论,如对于智力结构这个概念的解释就有多达20种的理论;据统计,80年代的西方心理学有100多种心理治疗理论,90年代这个数字就翻了一番,出现了200多种心理治疗理论。[1]而在书店或图书馆中,你怎么也不可能在物理、化学书柜旁觅到心理学的踪迹,它或和哲学毗邻,或在社会科学目录下,或被并为教育科学门下。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同样是纷杂的,每个心理学家研究的内容很有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而对于某个问题的讨论可能是一直持续的。心理学似乎总不符合人们所期望的那种经典自然科学模式。或者,事实是它不可能完全效仿物理学那样的经典科学。笔者看来,种种关于心理学的争论是因为其研究对象——人的高度复杂性,所以我们是不能简单地讲心理学归入社会科学或者是自然科学,心理学是一门带有社会科学倾向的自然科学,它有着巨大的学科跨度: 从生物科学之极横跨至社会科学之极。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也直接导致了心理学的分裂。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上对于心理学的各种言论。
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前:康德不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为心灵本身永远不能被客观研究,心灵为非物体;且是不能使用内省的方法科学地研究心灵。内省过程本身就影响了心理状态。
但后来当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时,它正是以实验科学出现的,而主要研究方法正是内省法。可是,对于心理学的疑惑依然存在直至今日。
1892年,詹姆士:心理学不过是一串原始的事实
……这不是科学,它仅仅是对成为一门科学的期望。
1933年,海德布雷德:心理学还是一门没有做出过伟大发现的科学,它还不像化学有奠定其基础的原子理论,生物学有奠定其基础的发现,也没有发现或认识到能让心理学统一的原理。[2]
1968年,巴克:心理学是包含广泛相异现象、方法与理论的相互重叠、相互依赖的科学联合体。[3]
1989年,斯塔茨:心理学的各领域已发展成了独立的实体,至于它们的相互关系则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规则。各研究领域都是在孤立的状态中发展,根本没有谁要求把它们自己与心理学的其他部分联系起来。[4]
美国著名理论心理学家库克认为心理学注定只能成为“心理研究”,而不能成为“心
理科学”。
克莱西( Krech ,D)指出:“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科学、技术、职业、艺术、认识论和哲学的混合物——其中许多遥远相距,联系甚少——它被称之为‘ 心理学’。我们仍可以致力于寻找某些一般的概念和原则,这些概念和原则可用于整合心理学。但是,当这些整合的概念和原则延伸至覆盖心理学的整个活动范围时,将被证明仅仅是一个人为的编织物,极其弱”。[5]
对于心理学自身学科性质的争论自古至今没有停止过,心理学若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对自身的理论、方法论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整合。
心理学的分裂是客观存在的,整合的必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二、当代心理学高度分化分裂的历史根源
论从史出,要想进一步探讨心理学分化、分裂的来源和可能的整合途径,就只有回溯历史。
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着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个短暂的历史。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正式宣告了科学心理学的产生,直至今日,也不过100多年,而在此之前,心理学都附属于哲学,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19世纪下半叶,心理学的思想史已走过了大约2000多年。
可是科学心理学创始之时也是分裂之始。冯特的意志主义学派在当时就遭到了布伦塔诺、屈尔佩、艾宾浩斯等人的反对。冯特的一些基本观点——搜寻心理元素、内省法的使用、高级的心理机能不能通过实验来研究——所存在的错误以及对心理发展、病态心理、社会应用的忽略,直接导致了其后各学派的兴起,但令人可惜的是,每一个学派都因其狭隘性而遭人诟病。
代表年份
学派
代表心理学家
主要批评和局限
1893
构造主义
铁钦纳
极端强调内省实验,方法单一、远离实际生活、贬低心理学应用价值、心身平行论
1896
机能主义
威廉詹姆士
、杜威、桑代克等
意识观的矛盾、理论研究的缺乏、滥用进化论的观点
1913
1930
行为主义
新行为主义
华生
托尔曼、斯金纳、
班杜拉
抹杀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将行为简化为S-R模式
忽视有机体的内部过程及对其认知机制不够
“自我效能”这样的概念过于模糊
1912
格式塔心理学
惠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等
形而上学倾向;术语模糊;实验不够严谨
1895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阿德勒、荣格等
夸大本能;科学性不够;视野局限于病态心理
1961
人本主义
马斯洛、罗杰斯等
缺乏实证研究及科学检验
1967
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
米勒、奈瑟
生物化倾向、部分不符合事实
将认知过程看作计算机的符号系统、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利用上述表格十分简要地大致概括了各学派存在的不足。每一个学派都是由于其他学派的局限性并且部分吸收一些赞同的概念而彼此发展起来,但其中很多都是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如从对冯特、铁钦纳的内省法的批判(研究私密的不可观察的心理活动不可能是科学的)中,发展起了行为主义,他们认为应当对可公开观察的行为来研究。此外,每位心理学家自身的经验也造成了学派的狭隘性,如作为医生的弗洛伊德、童年有自卑感的阿德勒、先前学习生物学的皮亚杰等等。
纵观学派情况,可以清晰看出心理学中所存在的两大阵营:以实证主义为准则的科学主义阵营和建立在现象学研究方法上的人文主义阵营。但在这两种取向中,他们都仅从单一的维度把握人,没有看到人性的全貌,陷入了非此即彼的二歧式思维。[6]叶浩生对此评论过:不同的流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不同的方法与程序,如果我们仅仅对其中的一种感兴趣,就会一叶障目,自以为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7]行为主义学派抹煞了人性,认为人和动物是没有界限的,从而忽略了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试图运用计算机模型来模拟人的认知过程,实则也是一种脱离对脑研究的空中楼阁;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在发展后期几近成为一种霸权,不仅认为成为一名心理分析师自己首先得进行精神分析,更是排斥除己之外的理论。各学派都似乎要以己之论独霸心理学界。这种狭隘的心理学观是造成20世纪学派林立但无所重大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心理学史史学家沃特森曾指出在心理学内部存在着18对以对立形式呈现的范畴,包括内容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经验论和唯理论、元素论和整体论、一元
论和二元论、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等等。即使现在学派林立的时代已经过去,但这些分裂还是深深影响着当代心理学体系。非常典型的如心理治疗的理论取向,就有心理动力学疗法、人本主义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这四个主要类型。可见学科的分裂和理论缺陷是客观存在且不可回避的。
在继续思考这一问题时,我们有必要先跳出对于心理学史的纵向看法,而放眼于其他科学的发展史。
三、“范式”(paradigm)理论和其他学科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全新的“范式”(paradigm)理论。这有别于先前人们所通常认为的科学发展呈螺旋型逐渐发展的观点,从而指出常规科学的发展是突跃性的。他指出,科学研究是建立在一种范式之上的,人们假设,在任何科学内,都有可认识的“真理”,并且只要遵循科学程序,就会使科学系统地接近那些真理。范式是某些实际科学实践的公认范例,它们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在一起,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科学的发展需经历“前范式阶段→范式阶段→革命”这样的过程。
库恩的这一理论在心理学界更是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心理学目前不存在范式,所以不是成熟的科学,它处于前范式阶段。也有人认为心理学是存在多范式的一门科学。但也有人提出心理学是处于规范科学革命,巴斯(A.Buss)就认为心理学已经经历了四次科学革命:构造主义到行为主义的革命;行为主义到认知心理学的革命;精神分析的革命;人本主义的革命。可是,明显可以看出,心理学的所谓革命比之于物理、化学界的革命是迥然不同的。
下面就以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作为例子分析。
现在我们知道高分子化合物是由单体发生聚合反应而成的,如天然橡胶实际上是由异戊二烯聚合而来的。但在19世纪下半叶,科学家们对于高分子的研究而形成了两个对立学派,一个是由英国化学家组成的胶体论者,另一派是在当时只有德国有机化学家施陶丁格等少数几位持高分子理论。在随后几年的国际化学会议上两派科学家进行着激烈的辩论。最终,通过更缜密的科学实验研究和分析,逐渐证明了施陶丁格的理论更符合事实。从而确立了高分子化学这一化学分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至今对于聚合物的理论解释高分子理论是最好且能被实验证实的,而在巴斯所提出的所谓四次心理学革命中,每一种范式(姑且作为范式来叙述)都是不能独立支撑心理学本身的。它们的局限性在今看来是如此明显。从构造主义到行为主义并没有进步
多少。几次革命所针对的主要内容也是有所反复的。如关于人是积极的、主动的还是人是消极的、被动的,就同时存在于构造—行为主义革命、精神分析革命和人本主义革命。也就是说,心理学中的革命甚至是不能弱化地称之为一种改革的,只是一种转移。
范式论在心理学中的讨论是白日化的甚至有滥用的倾向。我们必须始终清楚意识到心理学独特的学科性质:它是带有社会科学倾向的自然科学。而库恩作为物理学家出身,在《结构》一书中所探讨的都是自然科学的范畴,使用的例证也都是物理、化学的经典自然科学。所以,用范式理论硬套在心理学的头上,是有不妥之处的。其次,库恩本人对于“范式”一词的定义也是有些含糊的。范式论在心理学界中掀起的波涛,只能说明,心理学自身理论结构的缺点,它急于想要证明自己是一门能如同物理化学那样的科学。
心理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科学属性,它是连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是试图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建立规律的一门科学。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高级别的科学。在1982年,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正式接受了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这无疑说明了心理学作为科学的地位正日益受到更多科学家的认可。正如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所说:心理学史研究人的,是研究人类种种现象的基本原理的,因而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门科学,并且它将带领一切科学。[8]
如果在回到经典科学上,它们的现状也不是常人想的那样完善,几乎能解释万物的规律。物理学家最大的困难几乎和心理学家是一致的,需要统一理论,量子力学、狭义相对论、牛顿力学被统一为了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但这两个理论的统一仍在摸索之中。心理学实际上比起其他科学来,还是那么的年轻,探索的道路还很长远,所以,任何对心理学前景悲观的言论是武断且目光短浅的。
四 、生态心理学(Ecological Psychology)对心理学的整合
当代心理学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并不能说明心理学是无需整合的,缺乏共同的学科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引,势必会造成心理学的各分支渐行渐远,最终分崩离析被其他学科蚕食。心理学的整合之路无疑是艰辛的,但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远!
由于专业关系,笔者非常关注生态心理学,故仅就这一点谈论。
近几十年来,在心理学中发展起了一股心理学研究生态化倾向,其独特的方法论和研究思想对于传统的心理学有着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如果我们看一下最初由博物学家海克尔(1866)对于生态学下的定义:研究有机体与环境间相互关系
的科学,便马上会感觉到和心理学的某种相似程度。近年来,生态学的研究更是逐步涉及至了人类社会,形成了人类生态学,被喻为是人类生存的科学,是自然与社会的桥梁。两个同样都是在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学科,势必会在21世纪进行更广泛的交流,产生出新的科学火花。
在生态学的研究之中,始终体现着整体性、层次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在生态学研究复杂系统问题之时起到了指导性的原则,同样一百多年的发展时间,生态学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描述性学科,逐渐成熟的非线性系统的数理模型结合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态学已经能够更为精确地大尺度上地对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和预测。这点,是心理学不能企及的。
生态学研究的这些特点能给以心理学更多的启发,也更便其探寻整合的道路,笔者从生态学角度结合最近心理学的发展归结了下述几条:
⑴生态世界观,作为生态心理学的元理论之一,是将世界视为人与现实环境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的、运动的世界观。一切现象之间有一种基本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9]在心理学中存在争论很久的还原论就是没能够意识到“整体是大于部分之和的”、部分的性质由整体的动力学性质确定的。不止在心理学中,把所有的现象都归结到一个解释层次上,这也是物理学一段时期以来一直希望能够在物质的微观基本结构中找到的一个层次,但后来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即微观粒子不可能被同时精确地测定其动量和位移)可以说是对还原论思想的一种讽刺。在实际系统中,并非所有的宏观性质都可以从构件性质及其组合中推导出来。[10]这种系统观也逐渐在认知科学中体现了出来,李其维教授在其文章中提到:第二代认知科学相对于第一代而言,其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体现在“动力系统”概念的引入上。第二代认知科学认为认知是成动力系统的,即认知不是一个孤立发生于并局限于头脑中的事件。从最宏观的“ 身(脑)—心理—环境”的关系而言,具身心智的认知活动是与环境相耦合的。[11]
⑵强调研究的情境性,实验效度的提高。瑞士生物学家阿道夫·波特曼指出过这样一个现象:与其它哺乳类动物的身体发育相比,人类胎儿的发展应持续21个月而不是9个月,人类婴儿确实是相当软弱无能的,在生命的最初阶段非常像胎儿阶段在子宫外的延续。这不仅与生产较大的婴儿更为困难有关,更是因为婴儿必须通过外部现实的感觉印象来刺激发育。[12]人类发展过程中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可能远比我们所设想的复杂得多。而一直以来,心理学所采用的实验室变量控制
的方法态被生态心理学家们批评没有生态效度。吉布森研究人在真实情景下的视知觉,而巴克建立了中西心理学场站研究社区中儿童的行为,后提出了行为背景理论。虽然两者研究的对象是不同的,但他们都批评传统心理学实验的无生态效度,主张在真实的情景中研究人的行为。布朗芬布伦纳对于传统的实验室变量控制的研究方法如是指出:These established models typically employ a scientific lens that restricts, darkens, and even blinds the researcher’s vision of environmental obstacles and opportunities and of the remarkable potential of human beings to respond constructively to an ecologically, compatible milieu once it is made available.[13]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人类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四个相嵌套的系统(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影响着人类个体的发展。这种复杂的人和环境的关系模型又怎么可能仅在实验室中模拟出来?
⑶反馈机制的研究。从信息论中而来的反馈这一概念在生态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心理学研究中,也应当如此,有研究表明,人的神经元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反馈机制的自组织系统,而人本身也是通过与环境变换而维持能量与物质的补充并造成其长时期内综观稳定结构的自组织系统。人类活动与其社会环境之间当然更是存在着复杂的反馈作用,可见,身(脑)—心理—环境三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反馈,绝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
生态学研究的整体性、层次性、系统性、综合性为心理学的整合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依此发展,心理学当成为一门关于人类自身发展与行为的系统科学,这也将和整个科学界的走向是趋于一致的。
另外,我国著名的脑科学家唐孝威也非常关注心理学统一的问题,他提出,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的5种相互作用:心理成分的相互作用、心脑的相互作用、心身的相互作用、心物的相互作用和心理—社会相互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笔者认为,唐孝威的注重点在于相互作用,这同样体现了生态学研究的思想所在。
五 、总结
要完成心理学统一的大业,其前提就是心理学界要对心理学理论的重视。叶浩生指出过: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心理学并不缺乏实验的资料,通过多年的努力,心理学已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素材、定理、模型等等,现代心理学所缺乏的恰恰是这些资料的内在关系,即怎样把这些凌乱的素材构建成合理的框架体系。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需要理论心理学的优先发展。[14]良好的理论框架不仅是一个学科立足的根本,它也能更好指导各心理学家的工作,把他们从机械重复中解放出来。
若能以一幅画作比喻
心理学,那最贴切的莫过于爱舍尔的《手画手》,我们人类能最终科学地阐明自身吗?这是否是自指(self-reference)的悖论呢?但至少我们看到了一门学科在探寻人类自身奥秘上所作出的努力。
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是在建立起一种规律,以此探索世界的奥妙,感叹世界的无与伦比的美丽,正谓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最后,引用一首诗,以期心理学的统一,更是期盼万物规律的统一。
Behind it all, 在一切的背后,
Is surely an idea so simple, 肯定隐藏着一个简洁的理念,
So beautiful, 是那样的美丽,
So compelling, 是那样的令人注目,
That when we grasp it, 当我们掌握之时,
We will all say to each other, 又会彼此烦言,
How could it have been otherwise? 它怎么会不定于一尊
How could we have been so stupid for so long? 又怎么会迷惑了我们如此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