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最近读完了《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对曼瑟尔·奥尔森和公共选择理论有了新的认识,也发现他的理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存在,作者对其进行梳理、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现在将此书的理论简要介绍,并发表我的观点。
这本《集体行动的逻辑》即是对集体行动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的经典著作,被认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
首先,奥尔森教授分析了公共物品和集体的概念,得出一个结论:在严格坚持经济学关于人及其行为的假定条件下,经济人或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
接着,作者对集体利益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区分了相容性和排他性的集体利益,从而将集团也分为(利益)相容性集团和(利益)排他性集团。
作者做出判断:较之排他性集团,相容性集团更有可能实现集体的共同利益。
对于集体行动总普遍存在的集团成员“搭便车”行为,作者设计出了一种动力机制——“有选择性的激励”。
这种激励之所以是有选择性的,是因为他要求对集团的每一个成员区别对待,即“赏罚分明”。
而要做到这样成本是如此大,以至于实际上要促成这样的集体行动是不可能的。
因为集团规模大、成员多使做到“赏罚分明"得花费高额的成本,它包括有关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信息成本和度量成本记忆奖惩制度的实施成本等。
显然,不仅仅是收益分享问题阻碍了大集团实现其共同利益,而且组织成本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张而剧增也使之难以为继。
这就是集体行动的困境所在。
而小集体则是例外的,因为小集体成员人数少,因此叫之实现的集团总收益,集团的总成本更小。
在此情形下,小集团的每个成员发现,一旦他为集体利益去行动,他从中获得的收益超过了他为之而付出的成本。
这时,个人利益才会与集体利益相一致。
这时候集体行动才能够得以促成.奥尔森教授的结论是: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具有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的集团比没有这种机制的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
奥尔森提出的理论有完整严密的逻辑,作者在本书探讨了工会、阶级、压力集团等集团的表现。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读书笔记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第一版,2003.3第三次印刷一、搭便车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方法论基础本书作者奥尔森创造性的在集体行动的研究领域,引入了传统经济学经常强调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视角。
传统的社会理论家研究集团行为时总是认为,组织或集团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且它们也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
而奥尔森从经济学的个人主义视角出发,首先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人,而理性人的显著特征就是行为前要进行成本收益的计算和权衡,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目的,即使在组织或集团中也是如此,由此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理性的自利的个人不会积极主动地发动集体行动、提供集体物品以满足所属集团或组织的需要,必须对集团成员实施选择性激励才能提高成员提供集体物品的可能性。
具体来说,不同规模和性质的集团对其成员行为有不同影响。
在集体物品的获取方面,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优势。
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就会越低于最优数量。
而在抱有共同利益的小集团中,存在着少数“剥削”多数的令人惊讶的倾向。
可以说,个体主义方法论和理性人假设是本书所提出的搭便车理论模型的方法论基础。
二、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思路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采取“理性人”的假设,他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自利的、短视的,人们总是寻求最大的收益和最低的成本。
从这一假设出发,奥尔森对“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1页)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2页)奥尔森重点考察了集团规模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对大集团和小集团做了区分,认为集团规模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组织成本也越高,集体行动越困难。
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
自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来,现代经济学中兴盛、发展起来了一门新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
它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或者说是集体行动问题。
传统经济学之所以不研究这类问题是认为,诸如此类的决策和行动由于是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所以就超出了经济学有关行为的传统假定。
可现代经济学的拓展和进步恰恰证明了:非市场问题并不意味着不能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
相反,公共选择理论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牢牢扣住“经济人”这个最基本的行为假定,认为除了参与私人经济部门活动的人之外,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也受制于此,都有使自己行为最大化的倾向,无行为主体的所谓的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是不存在的。
理论前提:对理性人假设奥尔森的前提假定是:人是理性的,因此不会浪费金钱、时间和资源。
如果人们不需要花费资源,即可获得所需,那么他们就不会花费资源争取利益。
奥尔森认为,利益集团的实质在于最大限度地追逐特殊利益。
利益集团为其成员谋取利益的惟一途径,只能是在杜会的总利益中争取较大份额,而不顾社会的总的利益是增加还是减少。
第1章集团和组织理论第1章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理论的解释。
1.1组织的目的大多数组织的目的是增进其成员的利益,但这种利益是共同利益1.2公共物品和大集团奥尔森用了一个经济学中很简单的公共物品的提供的例子来指出传统理论的致命缺陷,在一个完全竞争产业中,所有企业显然对更高价格有共同的利益,但每一个企业都发现当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时,增加产出是有利可图的,结果导致所有企业都增加生产,价格下跌,每个企业的利润都减少了,怎样才能防止这一现象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外部干预,政府价格支持,关税,卡特尔协议和诸如此类的措施可以防止企业采取与它们利益相相悖的行为。
但是奥尔森此时又给人们拨了一盆冷水:正如某一生产者为提高其产品价格而限制产量是不合情理的一样,要他牺牲时间和金钱来资助其产业的游说集团获得政府帮助同样是不合情理的。
集体行动的逻辑第一二章读书报告
集体行动的逻辑第一二章读书报告《集体行动的逻辑第一二章读书报告》篇一读《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前两章,就像是在一个迷雾重重的森林里摸索,有时候感觉自己好像抓到了什么头绪,可一转眼又陷入了困惑之中。
第一章刚开篇的时候,我心里就想:“嘿,集体行动,这不是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儿嘛。
”比如说在学校里,班级大扫除就是个集体行动。
大家拿着扫帚、抹布,热热闹闹地开始打扫教室。
可书里告诉我,这看似简单的集体行动背后,有着复杂的逻辑。
就像大扫除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人会偷偷躲懒,也许他们觉得反正有别人在干活儿,少自己一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就像一群大雁往南飞,要是有几只大雁觉得自己不用那么努力扇动翅膀,靠着别的大雁带风就能飞,那这个集体行动就会出现问题。
第二章更是让我有点“头大”。
书里谈到集体行动的动力和障碍,我就想到了我们学校的社团活动。
社团要组织一场大型的文艺表演,这是个典型的集体行动。
一开始,大家都热情高涨,感觉就像一群即将踏上冒险旅程的勇士。
可是随着准备工作的进行,问题就来了。
有人因为课业负担重想退出,有人觉得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不那么重要而开始消极对待。
这时候,社团负责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我就想啊,这集体行动怎么就这么难呢?难道大家不都是为了让社团的表演成功才参加的吗?在这两章里,我还发现一个挺有争议的点。
书里似乎在暗示,个体在集体行动中往往是比较自私的。
这让我有点不舒服,因为在我的想象中,集体行动应该是大家齐心协力,无私奉献的。
但仔细想想,也许事实就是如此。
就像我们在小组作业的时候,可能都会希望自己承担的任务少一点,轻松一点。
可是,这又和我们一直倡导的集体主义精神矛盾了啊。
我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是接受这个现实,还是继续坚持理想中的集体行动模式呢?不过,这两章的阅读也让我有了新的思考。
以前我总是觉得集体行动就是大家凑在一起干活儿,现在我知道了,这里面有很多微妙的关系和逻辑。
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都有它的作用和想法,要是不能协调好,这机器就运转不起来。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阅读时间:2014年5月3日至2014年5月10日阅读人:阅读书目: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集体行动的逻辑》是马里兰大学的曼瑟尔奥尔森教授所撰写关于人的集体行为理论的经典著作,它吸收了经济学理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并结合公共物品的公共性分析,探索了集体行动的内在逻辑。
通过研读,我们逐步的理清奥尔森所提出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思路,其阐述的集体行动理论为我们理解和解释现实当中诸多关于集体行动困境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思路奥尔森开篇就把矛头指向了传统集团利益观。
传统的集团利益观认为,由于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
奥尔森在书中明确批判了这种论断,这种看似合理的观点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相反,最后还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由于在一个集团范围内,集团的收益是公共性的,即集团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共同且均等地分享它,而不管他是否为之付出了成本。
如某种商品的关税提高,生产此种商品所有生产商都将获益;只要最低工资法案通过并实施了,所有的产业工人都将获益。
集团收益的这种性质促使集团的每个成员想“搭便车”而坐享其成,其结果最终会导致集体行动的失败。
随后,奥尔森重点论述了集团规模和集体行动之间的联系。
他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利益自发的,理性的追求是否会导致有利于集体的行动取决于规模的大小,奥尔森在书中清楚的提出:“比起大集团,小集团能更好的增进其共同利益”,之所以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加有效率的采取行动,是因为:首先,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有利于集团行动得到的报酬就越少,使得个人所付出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不成比例。
换句话说,个人所获得的收益不足以抵消他们的行动成本。
除非集团足够小的时候,小到即使集团成员单方面所获得集团收益的超过它付出的成本,集体行动才会顺利进行。
其次,集团成员的数量越大,组织成本就越高,这样获得任何集体物品前所要跨越的障碍也就越大。
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
自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来,现代经济学中兴盛、发展起来了一门新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
它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或者说是集体行动问题。
传统经济学之所以不研究这类问题是认为,诸如此类的决策和行动由于是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所以就超出了经济学有关行为的传统假定。
可现代经济学的拓展和进步恰恰证明了:非市场问题并不意味着不能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
相反,公共选择理论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牢牢扣住“经济人”这个最基本的行为假定,认为除了参与私人经济部门活动的人之外,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也受制于此,都有使自己行为最大化的倾向,无行为主体的所谓的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是不存在的。
理论前提:对理性人假设奥尔森的前提假定是:人是理性的,因此不会浪费金钱、时间和资源。
如果人们不需要花费资源,即可获得所需,那么他们就不会花费资源争取利益。
奥尔森认为,利益集团的实质在于最大限度地追逐特殊利益。
利益集团为其成员谋取利益的惟一途径,只能是在杜会的总利益中争取较大份额,而不顾社会的总的利益是增加还是减少。
第1章集团和组织理论第1章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理论的解释。
1.1组织的目的大多数组织的目的是增进其成员的利益,但这种利益是共同利益1.2公共物品和大集团奥尔森用了一个经济学中很简单的公共物品的提供的例子来指出传统理论的致命缺陷,在一个完全竞争产业中,所有企业显然对更高价格有共同的利益,但每一个企业都发现当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时,增加产出是有利可图的,结果导致所有企业都增加生产,价格下跌,每个企业的利润都减少了,怎样才能防止这一现象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外部干预,政府价格支持,关税,卡特尔协议和诸如此类的措施可以防止企业采取与它们利益相相悖的行为。
但是奥尔森此时又给人们拨了一盆冷水:正如某一生产者为提高其产品价格而限制产量是不合情理的一样,要他牺牲时间和金钱来资助其产业的游说集团获得政府帮助同样是不合情理的。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读书笔记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第一版,2003.3第三次印刷一、搭便车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方法论基础本书作者奥尔森创造性的在集体行动的研究领域,引入了传统经济学经常强调的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视角。
传统的社会理论家研究集团行为时总是认为,组织或集团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其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且它们也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
而奥尔森从经济学的个人主义视角出发,首先假定,每个人都是理性人,而理性人的显著特征就是行为前要进行成本收益的计算和权衡,以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为目的,即使在组织或集团中也是如此,由此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理性的自利的个人不会积极主动地发动集体行动、提供集体物品以满足所属集团或组织的需要,必须对集团成员实施选择性激励才能提高成员提供集体物品的可能性。
具体来说,不同规模和性质的集团对其成员行为有不同影响。
在集体物品的获取方面,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优势。
集团越大,它提供的集体物品的数量就会越低于最优数量。
而在抱有共同利益的小集团中,存在着少数“剥削”多数的令人惊讶的倾向。
可以说,个体主义方法论和理性人假设是本书所提出的搭便车理论模型的方法论基础。
二、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思路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采取“理性人”的假设,他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自利的、短视的,人们总是寻求最大的收益和最低的成本。
从这一假设出发,奥尔森对“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1页)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2页)奥尔森重点考察了集团规模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对大集团和小集团做了区分,认为集团规模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组织成本也越高,集体行动越困难。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结合案例讲书中观点案例1:某个集团1科研项目需要1百万经费,集团拥有1百名会员,研究成果集团内部共享,并能给全部会员增收2千万。
理性告诉我们,每个会员都有承担部分科研经费的动力,而且最好是每人均摊。
这样,个人理性能促成合乎集体理性的行动。
但是奥尔森告诉你:1.理性、自利的经济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团利益做贡献,集体行动的实现并非简单个体理性就能达成的。
按照奥尔森的逻辑,在自愿前提下,上面的科研经费很难筹齐。
为什么呢?如此巨大的回报率,每个会员会想当然的出钱啊!但是,别忘了,集体行动的成果是由所有会员共享的。
理性人会计算,如果我不出钱,高回报率导致某些人来给科研经费买单,结果就是我免费使用研究成果。
以理性经济人来看,这种情况肯定比承担部分科研经费要好。
如果大家都这样想,在自愿承担的状况下,这个科研项目就会因为经费问题不得不放弃。
上面的分析过程显示了这本书的主要理论。
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集体行动是怎样进行的,当然不止上面。
按照书中的逻辑,奥尔森说,真相远不止这些。
给案例1修改一个条件:因为集团拥有很多业务,所以强制性地在年终分成时扣除每个成员一万元科研经费。
事情可以很顺利的进行。
这说明:强制性条件下集体行动可能更容易实现。
我们也可以给案例1修改另一个条件:会员可以按照承担科研经费的份额得到增收份额。
这样的话,1万元的科研经费份额对应20万元的科研成果,理性经济人也会促成集体行动的实现。
这得出了另外一个结论:2 选择性激励2也能促使集体行动的实现。
另外,奥尔森还发现,3当集体人数比较少时,集体行动会比较容易产生,而随着人数的逐渐增加,集体行动会越来越难发生。
依旧是案例1,如果会员人数只有10个,那么在会员平等的情况下,就算某个会员单独行动,也能获得100万的收益,所以集体行动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这样,对于促成集体行动的发生,小集体更有效率。
同样的,如果集体中人员不是平等的,会员100名,但是某个会员拥有10%的大权重,那么,这个会员将有更大的动力来促成集体行动的实现;甚者,这个会员的单独行动也能使集体行动发生,因为通过计算我们发现1002000⨯,单独行动也有利可图。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奥尔森・奥尔森作为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他在1965年所著的《集体行为的逻辑》被译成十儿种语言畅销全球,更奠定了他集体行动理论的代表人物的地位。
本书的观点是,“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两种集团形式的不同性质和功能。
在区分这两种集团的性质和功能之前,需要首先了解集团成员行动的相关理论,而这是本书在探讨小集团时所予以阐述的。
根据作者的理论推演,只有集团收益率乘以个人得到的集团收益的份额等于集体物品总成本的增加率时,个人得到的集团物品数量最优。
这里,集团收益率必须超过成本增加率,其倍数等于集团收益超过个人收益的倍数。
这也就是说,只有个人占集体的份额大于成本占收益的份额,即个人的收益大过成本(这里应该指总成本)时,也就是集体物晶的成本与集体物品所获得的收益相比微不足道时,才会产生提供集团物品的可能。
于是根据这个理论公式,可以看看小集团和大集团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
当一个集团是小集团时,由于成员很少,获得其他成员行为的信息成本较低且相互监督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集团成员可以经过协商共同承担提供集体物品的成本。
并且,即便只有一个成员承担所有成本也仍然可以提供集体物品,因为小集团的个体份额是很大的,特别是小集团中的大个体,而成本相当于集体收益来说又是很小的。
不过,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这样也容易产生少数剥削多数的倾向,也就是小集团中的众多小成员搭大成员的便车。
另外,还需要了解的是,在小集团的成员不断增多的时候,由于成员的增多,由成员享有的平均收益所组成社会最优收益不断增大,之前单独负担成本的成员已经无力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满足这些收益实现所需要的成本,使得这个集团距离最优收益水平越来越远,最终也会导致集体物品供给的失败,而这个会在大集团中得到更详细的阐释。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0 3 论证
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
排外集团
排他性的利益
目 标 市场中的竞争性企业集团
本 质
它所追求的集体物品(更高的价格)带来的收益
在供给上是固定的,某个集团的收益会造成其他
集团收益的潜在损失
分蛋糕
• 相容集团
• 相容性的利益 • 非市场集团 • 它所追求的集体物品带来的收益在供给上是不
为什么会产生集体?
• 个人利益 • Ex.仅仅为了玩单人纸牌而建立以个组织,毫无意义 • 纯粹私人或个人的利益通过个人的、没有组织的行动来增进,通常更为有效。
• ①当一些人拥有共同或集体利益时, • ②个人的、没有组织的行为无力增进个人利益、或者不能充分增进个人利益。
• 组织/集体就会存在
0 3 论证
0 1 背景
公共选择:是指人们提供什么样的公共物品,怎样提供和分配公共物品以及设立相应匹配规则的行为 与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则期望研究并把研究结果影响人们的公共选择过程,从而实现其社会效用的最大化。 自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来,现代经济学中兴盛、发展起来了一门新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 它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传统经济学之所以不研究这类问题,无非是认为,诸 如此类的决策和行动由于是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所以就超出了经济学有关行为的传统假定。可现代经济 学的拓展和进步恰恰证明了:非市场题并不意味着不能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
为什么会产生集体?
• 集体利益
• 组织/社团的存在是为了增进其成员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
“人们为了获得特别的好处,通过 为生活的目的提供某些特别的东西 而聚到一处;同样,政治社团看来 是为它所带来的总的好处而自发地 聚到一处并继续存在下去。”
《集体行为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为的逻辑》——读书笔记(潘啸16014522) “看不见之手”失灵了——社会科学家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现这个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
譬如,持有同一公司股票的人会齐心协力扶持该股票的价格;消费者会组织起来与售卖伪劣产品的商家斗争;全世界无产者会联合起来反对资本家的剥削等等。
奥尔森发现,这个貌似合理的假设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许多合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并没有发生。
相反地,个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产生极其有害的结果。
“看不见的手”为什么会失灵?原来,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
例如,由于罢工的胜利,工人获得加薪,这对所有工人都有好处。
但那些参加罢工的工人却承担了所有风险和成本。
这种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结构导致搭便车的行为。
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他们组成一个团体以便获得集体利益,但是个人利益的打算往往破坏了集体利益的达成。
这便形成了一种“悖论”,即除了特殊的安排和环境,由理性个体组成的大集团,就不会为集体的利益做事。
首先明确集团分为大集团和小集团。
大集团是指那些拥有多数成员的集团,而小集团则指那些集团中只包含少数甚至两个的成员。
通过观察和分析,那些大集团要获得集体行动的难度比小集团大,且随着集团规模的增加,集体行动的难度是递增的,集团所能提供的产品越远离最佳水平。
而且同时随着人数的增加,每个人受激励程度就越低,导致其付出的团体成本往往小于U型结构中的最适值。
理由如下:第一: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利益的份额就越小,有利于集团行动得到的报酬就越少,这样即使集团能获得一定量的集团物品,其数量也是远远低于最有水平的。
第二:由于集团越大,任一个体,或集团中成员的任何(绝对)小子集能获得的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他们从集团物品获得的收益就越不足以抵消他们提供哪怕是很小数量的集团所支出的成本,一个例子便是在股份制公司中小额股东并不关心公司的发展情况。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在翻开《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之前,我对于集体行动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相对模糊和浅显的层面。
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其中,那些文字仿佛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洞悉集体行为奥秘的大门。
书中所阐述的观点,让我不禁回想起曾经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在我大学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场全校规模的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募捐书籍和学习用品。
一开始,这个活动的倡议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各个学院也都积极响应。
海报贴满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广播里也不断地宣传着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场全校师生都会热情参与的盛大行动。
我所在的班级也不例外,班长在班会上激情洋溢地讲述了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呼吁大家踊跃参与。
同学们在当时也都纷纷点头,表示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当真正要行动起来的时候,情况却变得复杂起来。
比如说,在收集书籍的过程中,有些同学虽然答应了会带书过来,但到了截止日期,却找各种借口说忘记了或者家里没有合适的书。
这让负责收集的同学感到十分无奈和困惑。
还有在组织义卖活动的时候,原本报名参加的志愿者,到了活动当天,却有不少人以各种理由请假不来,导致现场人手紧张,忙得不可开交。
我记得那几天,负责组织的同学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们不断地打电话、发信息,试图说服那些没有履行承诺的同学参与进来,但效果并不理想。
而那些积极参与的同学,则在一边默默地付出更多的努力,试图弥补人员不足带来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有些同学之所以不愿意参与,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关心贫困地区的孩子,而是觉得自己的一点点贡献对于整个活动来说微不足道,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还有一些同学则是担心自己付出了努力,却得不到相应的认可或者回报。
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问题。
就像书中所说的,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希望享受集体行动带来的利益,却不愿意付出相应的成本。
这种心态在这次募捐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在阅读了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于集体行动这一现象有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集体行动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自然而然地发生。
在一个群体中,个人的理性选择往往并不一定会导致集体的理性结果。
奥尔森通过严谨的分析和论证,揭示了集体行动中的诸多困境和障碍。
奥尔森指出,集体行动的困境往往源于个体在集体中的利益诉求和成本承担之间的不平衡。
在一个大型的群体中,个人往往倾向于“搭便车”,即享受集体行动带来的利益,却不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和成本。
这是因为个人认为自己的贡献对于集体成果的影响微不足道,而付出的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
例如,在一个社区的环境整治活动中,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即使自己不参与,只要有其他人出力,环境也会得到改善,自己依然可以受益。
这种“搭便车”心理在很多集体行动中都普遍存在,它严重阻碍了集体行动的有效开展。
奥尔森还强调了集体规模对于集体行动的影响。
一般来说,规模较小的集体相较于规模较大的集体,更有可能实现集体行动。
这是因为在小集体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更为紧密,彼此之间的监督和激励也更为有效。
成员更容易了解彼此的行动和贡献,从而减少“搭便车”的可能性。
相反,在一个庞大的集体中,成员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为严重,个人更容易隐藏自己的行为,从而导致集体行动的困难。
此外,奥尔森提出了“选择性激励”这一概念,认为这是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关键。
选择性激励包括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
正向激励如奖励、荣誉等,能够吸引个人积极参与集体行动;负向激励如惩罚、排斥等,则可以对那些试图“搭便车”的人形成威慑。
通过合理设计和运用选择性激励机制,可以改变个人在集体行动中的成本收益计算,从而促进集体行动的实现。
书中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政府需要充分考虑到集体行动的逻辑。
例如,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领域,如果仅仅依靠公众的自觉和自愿行动,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任何人类行为都能归因于对那一行为的本能或偏好,但这丝毫不能增加我们的知识。
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奥尔森教授将经济学方法引入社会政治现象的研究中,提出与传统集团理论不同的观点,通过各种例子分析小集团和大集团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选择性鼓励来解决集体行动的困难。
集体行动为何会失败?奥尔森教授的研究始终是以经济学的根本假设即理性人为根底的,同样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本书认为人们对于共同的利益有兴趣,但对于追求利益所形成的集体本钱没有兴趣,所以个人将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而之前的社会科学家认为个人组成集体前后的目标是相同的,组成一个集体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所以人们会采取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比方,住在同一座楼里的人会提供公共通道的照明灯;同一社区的人会保持公共环境卫生;持有同一公司股票的人会齐心协力扶持该股票的价格;消费者会组织起来与售卖伪劣产品的商家斗争;同一国家的国民会支援本国货币的坚挺。
两种假设都有它们的逻辑,但很明显在现实中,许多符合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并没有发生。
相反地,个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产生极其有害的结果,比方家喻户晓的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样的情况符合了奥尔森教授的假设,但两个和尚挑水喝又与传统的理论不谋而合。
而书中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个人的理性行为在什么时候才会和集体的理性相一致?结合本书与公共经济学的课程,因为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成员都可以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做出努力的人。
比方出于某些经济或政治的需求,外国工人经常罢工,迫使政府做出有利于工人的决定。
如果成功的话,整个工人群体都会受益。
但是失败的话那些罢工游行的工人就承受了所有的损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被逮捕被伤害。
用中国的话说就是有福可以同享,有难却不能同当。
按照平常的想法,人如果知道了自己最容易被牺牲,肯定不会留在这样的集体里,除非有什么非要留下的理由。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选择理论,它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或者说是集体行动的问题。
奥尔森的所著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
《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共有6章。
第一章集团和组织理论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和理论的解释。
第二章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考察了对不同规模的集团进行分析的含义,并得出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效率,更富有生命力这一结论。
第三章工会和经济自由考察了赞成工会的论点的含义,并得出以下结论:某一形式的强制性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
第四章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运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
第五章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按照本研究阐述的逻辑对许多政治学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
第六章“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提出了一个与第一章概述的逻辑关系相一致的新的压力集团理论。
这一理论说明大的压力集团组织的会员制度和力量并不是游说疏通活动的结果,而是它们其他活动的副产品。
阅读后的感受:读完这本书后,还是很有收获的。
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理性的思维,另一面对于我们认识和解释一些社会现象与问题很有帮助。
组织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又是由大大小小的组织组成的。
更重要的是现代社会许许多多的工作与任务都是由团队来完成的,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小组织。
理解透彻集体行动的内在规律,对于我们学习管理学科的学生亦或是以后致力于和正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人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传统观点认为,“集团会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以增进它们共同的目标或集团目标”。
换句话说,只要集团中的成员认为存在共同利益,有理性和寻求自利的经济人,肯定会采取行动来实现那一共同利益。
传统的集团理论还是建立在个体功利主义价值判断上的。
奥尔森告诉我们:理性、自利的经济人一般不会为争取集团利益做贡献,集体行动的实现并非简单个体理性就能达成的。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集体行动背后那些有趣又复杂的事儿。
我先得说说我经历过的一次小区维权事件,这事儿和书里讲的内容可有不少联系呢。
我们小区之前有个问题,就是停车位规划得特别不合理。
车越来越多,每天晚上找车位都像打仗一样。
于是呢,有几个热心的邻居就站出来,说要找物业协商,重新规划停车位。
这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事儿啊,纷纷响应,就像一群准备冲锋陷阵的战士,觉得肯定能把这事儿搞定。
可这过程啊,就像书里说的,没那么简单。
刚开始,大家在业主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各种主意都有。
有人说要增加停车位数量,有人说要规范停车秩序,还有人说要给物业施压。
这就像一群人在黑暗中找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呢,真正到行动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每次和物业协商,需要业主代表出面吧,可这代表就不好选。
有的邻居虽然在群里喊得凶,可真要他去和物业谈,就各种推脱,不是说没时间,就是说怕得罪物业。
这就像书里提到的“搭便车”现象,大家都想享受改变带来的好处,可都不想付出成本。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意见也很难统一。
有部分业主觉得增加停车位会占用绿化面积,他们就不同意。
还有些业主觉得规范停车秩序要安装门禁系统,费用怎么分摊又是个大问题。
这就像一团乱麻,越扯越乱。
最后呢,这次维权行动就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了,没达到大家预期的效果。
从这件事儿再来看《集体行动的逻辑》,就更能理解书里说的了。
集体行动要成功可不容易,不是人多力量就大。
这里面有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博弈,还有组织成本、“搭便车”问题这些复杂的因素。
就像我们小区这次,虽然大家目标好像是一致的,但在行动过程中,各种小算盘一打,就很难达成真正的集体行动了。
这本书真的让我明白,要让集体行动有效,得好好考虑这些内在的逻辑,不能光靠热情,还得有合理的机制和大家共同的努力。
以后要是再有类似的事儿,我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些道理,可不能再让行动半路夭折啦。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在《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中,作者曼瑟尔·奥尔森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探讨了集体行动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让我对集体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开篇就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个人在理性的情况下,有时并不会参与到对整个集体有益的行动中?奥尔森指出,传统观点认为,当一群有着共同利益的个体聚集在一起时,他们自然会为了共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但实际上,这种假设往往是错误的。
奥尔森提出了“搭便车”理论。
在一个大群体中,每个人都希望他人付出努力来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自己则可以坐享其成。
比如在社区环境治理中,大家都明白干净整洁的环境对所有人都好,但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即使自己不参与打扫,也能享受到其他人打扫带来的好处。
这种“搭便车”心理的存在,导致了集体行动的困境。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作者将群体分为两种类型:相容性群体和排他性群体。
相容性群体中,个体所获得的利益并不相互排斥,比如享受公共公园的美景。
而排他性群体中,成员所获得的利益是相互排斥的,比如一个工作岗位的竞争。
在相容性群体中,“搭便车”问题往往更为严重,因为个体很难阻止他人享受共同利益。
奥尔森还探讨了小群体和大群体在集体行动中的不同表现。
小群体中,由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紧密,监督更加有效,个体为了集体利益行动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而在大群体中,成员众多,相互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个人的贡献难以被准确衡量,这就使得“搭便车”行为更容易出现。
书中提到的一些案例让理论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工会组织为提高工人工资而进行的斗争。
在规模较小、组织紧密的工会中,成员更容易团结起来采取行动。
但在规模庞大、成员复杂的工会中,协调和组织行动的难度就大大增加。
奥尔森的理论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政府需要考虑如何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激励个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比如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投资,以解决环境污染这样的公共问题。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由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所著,初读此书,我便被其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分析视角所吸引。
在书中,奥尔森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丰富的实例,对集体行动的困境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奥尔森在书中开篇就指出了一个看似违背常理的现象:在一个群体中,即使每个个体都认为某个集体行动是有益的,也并不意味着这个行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这是因为个体在考虑是否参与集体行动时,往往会权衡个人的成本和收益。
如果个人为集体行动付出的成本高于预期的收益,那么即使集体行动的成果对整个群体有利,个体也可能选择不参与。
这种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就是集体行动面临的困境。
以公共物品的提供为例,比如一个社区需要修建一座公园,这座公园对于社区内的所有居民都有益处。
然而,修建公园需要资金和人力投入,每个居民在考虑是否出资出力时,可能会想:“即使我不出钱出力,一旦公园建成,我也能享受到它带来的好处。
”如果大多数居民都抱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公园的修建就很难顺利进行。
这就是典型的“搭便车”问题,个体都希望享受集体行动的成果,却不愿意承担相应的成本。
奥尔森进一步指出,集体规模的大小对集体行动的可能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小群体中,由于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彼此的利益关系较为紧密,个体的行为更容易受到监督和约束,因此集体行动相对容易达成。
而在大群体中,由于成员众多、关系复杂,个体的“搭便车”行为更难被发现和制止,集体行动往往更难以实现。
为了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奥尔森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其中,选择性激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选择性激励是指对参与集体行动的个体给予额外的奖励,对不参与的个体进行惩罚。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改变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成本和收益结构,从而提高个体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一个志愿者组织中,可以为表现出色的志愿者提供荣誉证书、晋升机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奖励,同时对不履行职责的志愿者进行批评或警告。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曼瑟尔·奥尔森,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者,美国著名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对利益集团的研究有着突破性的贡献,对制度经济学的诸多方面如:私有财产、税收、公共物品、集体决议、合同权利等方面也有很大贡献。
1998年2月19日奥尔森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在他离开办公室的路上。
两个星期后,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讣告,以奥尔森的两部学术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国家的兴衰》———的思想为主线,介绍他的治学风格和研究历程。
对于《集体行动的逻辑》,《经济学家》杂志评价说:“这本书已经被看成是他对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
“如果他活着,完全有可能凭借其集体行动理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奥尔森生活于美国20世纪中期,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现代经济学开始研究传统经济学所不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并尝试使用经济学的知识解释和研究各种市场问题及政治现象,这时现代经济学中发展起了一个新兴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
而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之一。
在那个时代,处于统治地位的政治理论认为组织是最初始的状态——集体中的个人采取的或者为了集团中的个人所采取的大多数行动都是通过组织实现的。
而奥尔森显然是一个反集团理论者,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激进的理论,认为有组织的联合行动背后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人类的个人理性有时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多人组成的集团所取得的利益可能会少于组成集团个人所取得利益的总和。
一、《集体行动的逻辑》全书结构全书共分为六章,奥尔森在前两章中阐述了自己的理论观点,在后四章通过列举现实中的例子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论证。
第1章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理论的解释;第2章考察了对不同规模的集团进行分析的含义,并得出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更有效率、更富有生命力这一结论;第3章考察了赞成工会的论点的含义,并得出以下结论:某一形式的强制性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第4章运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第5章按照本研究阐述的逻辑对许多政治学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对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第6章提出了一个与第1章概述的逻辑关系相一致的新的压力集团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