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利器21个迸发灵感的考具》读书笔记
广告创意书籍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李欣频)作者:李欣频这是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首次公开的“创意自我训练14招”,这也是她所有的书迷,等候多年的第一手创意教战手册。
本书脱胎于李欣频在教授广告创意课时的笔记,在授课时,李欣频认为不需事先准备具体的教程,因为世事变化太快,每周都会有新的生命教材在发生,还来不及写进教科书里。
实战广告案例:创意(第三辑)作者:李文龙穆虹在经历了最初的拿来主义后,中国创意人也逐步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创意表现不是单纯的图形或影像设计,其本质是“人”学,核心是与人沟通,广告范畴内的创意表现则是实现广告策略的载体。
让创意更有黏性作者:[美]奇普·希思丹·希思这个以色列研究组为广告所做的工作,就是这本书试图为你的创意所做的。
我们会给你一些建议,使你的创意更具创造性,对听众更有影响力。
我们列出的6条原则的清单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学学艺术家的减法创意作者:[美]埃伦·兰格天赋的迷思,天赋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技巧,怎样才能让最具天分的自我充分展现?效率的失衡,加快节奏是心不在焉的罪魁祸首,速度真的如此重要?规则的局限,惯例、规则阻碍你享受乐趣,是领悟力的天敌,怎样去除创意生活的绊脚石?完美的距离,一想到自己不完美就想退缩?你如果抗拒不完美,就会离完美更远!真诚的魅力,只要专注投入就能绽放真实的自我,伟大的艺术都是最忠实于自我的艺术!当头棒喝:如何让你更有创意作者:罗杰·冯·欧克(Roger von Oech)乔治·威勒(George Willett)多年来本书在全球为各行各业刺激创意和新点子的宝典。
作者睿智慧诘的论点和创意练习题,如同一记狠狠的当头棒喝,带你进入创意发想新世纪!本书将教你如何:头脑风暴训练作者:吴成伟在本书中,你会看到什么是头脑风暴,头脑风暴的表现、练习、工具,存在的障碍及头脑风暴的成功案例。
经过整个流程的讲述,哪怕是一个新手,也会立即掌握头脑风暴的要领。
《思考的利器:21个迸发灵感的考具》

《思考的利器:21个迸发灵感的考具》
加藤昌治
【期刊名称】《中国经济周刊》
【年(卷),期】2005(000)012
【摘要】本书列举了许多考具的使用方法,而所谓考具,就是“帮助思考的工具”。
考具的种类繁多,借由不同的使用方法,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考具。
而任何考具的使用结果也都一样,就是要更顺畅地进行创意,轻松自然地形成企划。
【总页数】1页(P44)
【作者】加藤昌治
【作者单位】日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0
【相关文献】
1.让儿童在自主探索中迸发出创作的灵感与热情 [J], 夏涛;
2.撷取身边的灵感迸发思维的火花——巧用地域性材料的写作教学案例的反思 [J], 孔令杰
3.《思考的利器:21个进发灵感的考具》 [J], 加藤昌治
4.黑色经典灵感迸发——爱格饰面产品系列花色精选与应用 [J], 东方
5.沟通迸发灵感关爱鼓励成功 [J], 涂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思考的利器21个迸发灵感的考具读书笔记

《思考的利器:21个迸发灵感的考具》读书笔记日文原版中文版[日]加藤昌治著王瑶芬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作者简介加藤昌治,日本广告界第二大公司博报堂创意高手,信息咨询专家。
现供职于日本顶尖的广告公司博报堂,以改善信息环境、提高客户的商品价值为使命,从营销及管理两方面来制定信息战略及企划。
各界赞誉《思考的利器》,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用”的。
因为它的确是一件上好的利器。
———叶茂中,资深营销策划人、品牌管理专家创意人的心情,经常徘徊在天堂与地狱间,不断地追求那种创新的快感,唯有掌握自己的考具,才能永保点子源源不绝,乐在工作。
———邱高生,“东方线上”消费研究总监不必花很贵的费用参加虚有其表的思考训练课程;不必每天为了摄取DHA而吃一大堆深海鱼。
你只稍用心读完本书,就像把“生长激素”打进脑子,脑细胞个个变成活力旺盛的英雄好汉。
———黄文博“就是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思维需要训练———习惯成自然;创意来自生活———事事洞明皆学问。
———丁俊杰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初拿书稿,首先是对“考具”一词不理解、纳闷。
通读之后发现这是一本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绝佳工具书。
非常值得广告创意、企划人员及专业学生阅读、使用。
———徐智明,北京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董事长《思考的利器》是一本方法论的书,作者从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产生点子、如何将点子整合成企划、如何将考具运用自如等四个方面入手,为我们提供了21个迸发灵感的考具,所谓考具指“能帮助思考的工具”。
这些考具对于我们搜集素材、然后在既有素材上进行扩散———集中———扩散的思维活动很有帮助,引导我们在收集资料、思维发散、思维聚合这些捕捉灵感的必要环节中撞击到一个启动按钮,由此进入联动思考的状态,令思维的跨度大大延展。
这些考具中有的是以前我们没有尝试过的,如色彩浴、九宫格、心智绘图等,一试,很妙!有的是有意无意时常应用着的,如隔墙有耳、七色鹦哥、影像阅读法、联想游戏等,只是没成为定式加以有效应用,以后知道善用了;有的可能已天天在用,如小小备忘录、点子素描、联想游戏、脑力激荡等,不过再看一遍,又会有新的体会。
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本书导读01做事不讲逻辑、平日不爱思考,是很多人“心中的痛”。
不知道如何正确、高效地思考,会严重拖累我们的人生!其实,要想活得更明白、保持好状态,只要把握思考的关键,就能大幅激活个人潜能,让专注、效率、灵感、智慧源源不断地涌现!《逻辑思考的100个关键》如同一个功能齐全的“应用商店”,你可以根据个人情况,“下载”到有关效率、情绪、专注、沟通、记忆方面的APP,解锁各种各样的用脑秘笈,秒变学霸和工作达人!作者介绍02茂木健一郎:东京大学理学博士,索尼电脑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曾任职于剑桥大学。
他是日本家喻户晓的脑科学权威专家,也是第一个受邀在TED演讲的日本人。
茂木健一郎特别擅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脑科学、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2005年,凭借《大脑和假想》一书,荣获第四届小林秀雄奖。
2009年,凭借《由此开始前往所有的地方》一书,荣获第十二届桑原武夫学艺奖。
其著作的总销量近百万册,twitter上的粉丝更是早已破百万!精彩摘录03第一章效率与灵感一、只“输入”不“输出”,大脑很容易中途“放弃”“感觉区”是指通过视觉、听觉等五种感觉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识别的区域;“运动区”是指控制肢体运动的区域。
简单来说,大脑主要通过感觉区“输入”信息,并通过运动区“输出”信息。
在此,“输入”指的是“理解”,“输出”指的是“实践”与通过很小的契机就能得到飞跃式发展的感觉区相比,运动区的学习只能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得到锻炼。
仅仅是观看,是无法锻炼运动区的学习回路的。
事实上活动身体才能活动大脑。
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学习回路的关系,就像车的两个轮子,必须时刻保持平衡。
增加时间压力,思维和行动会变得敏捷。
为了让自己“不犹豫,先试试”,会在行动上施加“时间压力”。
“时间压力”是指通过给自己的工作设定时间限制,来增加大脑的负荷。
按时完成任务时产生的喜悦能够锻炼大脑回路。
在给工作施加时间压力的时候,不要同时做好几件事,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1-2个小时之内需要完成的同一件事上是很重要的。
【初中语文作文】热点素材21个哲学思维及原理+99个名人的哲理思维

【初中语文作文】热点素材21个哲学思维及原理+99个名人的哲理思维热点素材:21个哲学思维及原理+99个名人的哲理思维关于素养1.蓝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倒。
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2.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3.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无事如有事时谨慎,有事如无事时镇定。
这样常常给自己、给他人安全感的才是最有智慧的人。
4.摩斯科定理你得到的第一个回答,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
凡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你一定能得到最好的回答。
关于相处5.刺猬理论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距离产生美。
所以要想和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不如先保持适当的距离。
6.美即好效应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
初见看外表,久处看心灵。
一颗善良的心胜过千万张好看的脸,心慈则貌美,愿我们永远坚持善良7.波克定理只有在争辩中,才可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决定。
古人曰:惟在辨中,乃能生之至计、宜也。
所以争辨有时也不失为一剂良药。
8.韦奇定理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十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
别人的观点仅仅代表别人,有时候,坚持自己很重要。
关于沟通9.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那里听到的就愈多。
世上不缺乏能说会道的嘴巴,而是缺少善于倾听的耳朵。
只有很好地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的说出自己的。
10.费斯诺定理人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少说多做,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
11.牢骚效应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公司要成功得多。
牢骚是改变不合理现状的催化剂。
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读书笔记1

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How much 成本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
缺乏模板,则倒推
读书笔记PPT
理性思维 感性思维
从目标倒推
确定目标 整体构思 设计美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如何组织线索?
为什么组织线索
线索可以帮助你整体构思 线索帮助别人理解你的idea 线索可以提升你的说服力
如何组织线索
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
我的目标:成为一个优秀的PPTer 有价值的问题:我是否应该给同学们培训PPT?
原因:
1.对我的目标有帮助:备课和答疑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水平 2.能够产出明显成果:加深对PPT的理解,获得同学认可
找出该问题答案的必要性
02 如何找到有价值的问题?
1.接触 原始信息
原始信息
即一手信息, 未经任何加工过滤的信息
麦肯锡 教我的思考武器
从逻辑思考到真正解决问题
[日] 安宅和人 译:郭菀琪 读书笔记:XXXX
目录
CONTENTS
1 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
2 如何找到有价值的问题? 3 如何分解问题? 4 如何组织线索?
01 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
定义价值
该 问 题 的 答 案 的
明 确 性
契合目标
可以产出明确的成果
问题分析 项目背景
解决对策
实施计划
检查反馈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三大思考工具轻松解决各种问题》读书笔记1

《三大思考工具轻松解决各种问题》读书笔记1书的开头是两个寓言故事,一个是龟兔赛跑,一个是蚂蚁和螽斯(螽读“中”的音,昨天刚查的,螽斯就是蝈蝈的意思)。
通过这两个故事展开的讨论,书不长,很有意思,也能带来一些思考。
作者是日本人,书中的方法是《目标》的作者高德拉特的TOC理论简化而成,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目标原书。
龟兔赛跑的故事略。
蚂蚁和螽斯蚂蚁和螽斯住在田野里。
蚂蚁一天到晚忙着找吃的,准备过冬。
螽斯呢,整天抱着琴,从早到晚唱个不停。
蚂蚁几次对螽斯说:“冬天快来了,快准备点过冬的粮食吧!”螽斯看了看蚂蚁,根本不听,又接着唱歌。
天气越来越冷,田野里再也找不到可吃的东西了。
一天,蚂蚁正在晒粮食,螽斯走过来说:“好朋友,我好久没有吃东西了,饿极了,你能给我一点吃的吗?”“夏天你不是很忙吗?”蚂蚁问,“你为什么没有贮藏粮食呢?”螽斯说:“我只顾唱歌了!”蚂蚁撇撇嘴说:“那么,你也可以唱歌过冬啊!”全书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故事进行挖掘后,将三种思维方式进行了介绍。
分支图:将杂乱无章的事变得逻辑清晰疑云图:将两难结构加以整理归纳,实现共赢。
比如老妈和媳妇掉水里应该先就谁?远大目标图:如何将不可能的目标实现。
这个我觉得真的是提供了一种思路,值得借鉴。
首先是分支图,作者让我们先看两张图从上面的右图来看,具备相互关联的从逻辑上会更加清晰。
当我们去判断事物的相互关系最好的切入点是通过因果关系进行判定。
用图示来表示,就如同上图,A代表因,B代表结果,箭头代表相互关系。
这种图的读法是假如A则B,但从实际中可能会因为多种原因造成一个结果,我们再看下面的示意图:左图读法为假如A且B,则C。
以螽斯的故事为例:明显用螽斯夏天都在玩耍去判定它冬天没有东西吃的结论未必实现,由此引出分支图的第一个功能,也就是利用分支图思考为什么。
通过上图,结合我们判断出的”为什么“再来确认这个逻辑的合理性。
如果这是最终的因素,我们可能得出:冬天没有东西吃是因为螽斯一直在玩耍的行为和冬天没有食物的环境因素导致。
《思考的技术》读书笔记

《思考的技术》读书笔记《思考的技术》读书笔记思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思考的三大误区:1.将“一时的想法”当做“思考”。
思考是有套路,有流程的。
2.把“假设”和“结论”混为一谈。
3.搞不清楚“现象”和“原因”的区别。
正确的思考步骤:提出假设后,通过实证考察去证明假设,并不断重复这个过程使其成为我们内在的思维方式。
说服首先要有结论,有逻辑(核心),有证据。
组织一个符合逻辑结构的思维方法,就是提建议时的技巧。
1.讲道理的顺序很重要。
不能以“自己想说的顺序”来说,要以“对方能理解的顺序”来说。
2.不可以仅凭现象做判断(现象≠原因,而是由原因导致)3.必须把演示文稿熟记于心。
给出建议时,只需要提炼出一个最核心的建议即可。
辨明人之所以看不清事情的真相,和我们的心智模式有关。
要洞察问题的本质,第一步就是要忠于事实,要注意对事不对人,尽量跳出自己的立场看问题。
要用于发出和他人不同的声音,站在证据的`基础上。
自我否定不是自卑,而是为了更加坚定地自信。
实践科学的思考方法:保持怀疑、质疑一切。
教育:1.科学思维不分文理科。
2.填鸭式教育,偏重记忆的训练,通过死板的考试制度,反复训练强化线性思维能力(扼杀了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重要的不是你记住了什么,而是你知不知道如何去找到答案并最终解决问题。
实践的大原则:生于疑问,立在验证。
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思考问题,真相自然会浮现。
训练思考力:寻异、寻根、寻问寻异:把看世界的角度颠来倒去寻根: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寻问:自问自答,以及互怼。
大前研一 《思考的技术》 读书笔记

U型管現象與J型管現象
未跨部門進行溝通,更不會為了尋求對問題的共識。
從股東結構了解背後動向
別被金錢矇蔽雙眼
13/24
四. 非線性思考的建議
作者簡介
在複雜系理論的世界裏的非線性思考。 不要完全相信經濟學者。 跳脫出體制。
前言
7項大前法則 (思考路徑) 總結 心得分享
1. 2. 3. 4. 5. 6.
提案的必要條件及充分條件
注意整體的貣承轉合,同時還必頇滿足說明的必要條件及充分條件。 所謂的必要條件就是「必頇這麼做」,充分條件則是「這麼做會更 9/24 好」。這兩種條件必頇備。
二. 邏輯打動人心
作者簡介
有了答案之後,「做的心意」最重要。
只要是人都有情緒障礙;人的感情,有的時候不是用邏輯就可以解 釋。此為提升提案的實效性必頇注意的事項。
網路使用者越來越相似
全球八億的網路人口,絕大多數使用windows,每天以零點五億人 次逐年增加中。
15/24
五. 讓構想大量湧現
作者簡介
新發想與新構想,不過是理論思考的延伸,並非突如其 來的想法理論上做必然性的歸納
跳脫古老的思考模式-刺激頭腦的每個部位
1. 2. 3. 4.
5. 6.
前言
7項大前法則 (思考路徑) 總結 心得分享
想像雲彩的變化 to make sense! 試著接觸不同的東西讓構想更豐富 思考,就是對自己提出疑問柔軟的頭腦、接受事物的方式 不認為「理所當然」的人容易成功 認為理所當然的現象,卻也常常出現在被忽略的事情當中,其實那些反而是 我們應該要認真思考的部份。 思考的時候比頇抱持著緊張感讓自己隨時處於準備好了的狀態 擁有可以互相否定打擊對方的朋友有效的說話對象,挑戰彼此假設
天才的13个思维工具(读书笔记)

天才的13个思维工具(读书笔记)天才的13个思维工具(读书笔记)天才的13个思维工具(读书笔记) (1)第一章对思考的重新思考 (1)第二章想象力教育 (2)第三章观察 (3)第四章形象思维 (4)第五章抽象 (5)第六章识别模式(规律) (6)第七章形成模式 (6)第八章类比(略) (7)第九章身体思考 (7)第十章同情理解 (8)第十一章空间思维 (8)第十二章模型 (9)第十三章游戏 (9)第十四章转换 (9)第十五章整合 (9)第十六章整合教育 (10)第一章对思考的重新思考发现的过程完全是感觉的,数学只有在与其他人交流的时候才是必要的。
数学是我们用来表达我们对于自然界的理解的一种形式,但它不是我们理解的内容。
在我所解决的一些问题里,必须在作数学之前使用作图这种方法。
创造性思维首先是感觉。
我们的感觉,我们的直觉,并不是理性思维的绊脚石,相反,它是理性思维的根源和基础。
所有学科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都产生于直觉和感情。
诗人首先是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特定的感觉印象的人,他经历过,并能一次又一次重新感觉它,就像全新的一样。
完全回到了过去,以至于完全丧失了对于现在时间和地点的感觉。
“作者不流泪,读者就不流泪;作者不感到惊讶,读者就不感到惊讶。
”开始的时候,那种冲动,视角和感觉是无法言表的,但最后它必须变成词汇。
科学家需要一种具有艺术创造性的想象力。
科学家与艺术家有着亲缘关系,因为他们的洞见始于同样的感觉和直觉王国。
最差劲的科学家是没有成为艺术家的科学家;最差劲的艺术家是没有成为科学家的艺术家。
学生必须学习注意自己在骨子里是怎么想的,并学会发展和利用它。
第二章想象力教育学术知识与现实经验之间的分离还是一直毒害着我们的教育。
哈佛大学一个心理学家在一次关于创造力的研讨会上说道:“在麻省理工这样的著名学府里,学生们对微积分的掌握让老师感到满意,他们解答了期末考试中的问题。
但在开始物理学课程时,他们却不知道如何把微积分应用于解决物理问题。
《思考的艺术》读书笔记

《思考的艺术》读书笔记思考源于主体对意向信息的加工,人之思考是自己心智对意向--信息内容的加工过程,任何思考的进行都是在联想--连锁反映中进行的推理与演算--信息内容的加工,如: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等,理解来进行思考是必然的。
艺术,是指才艺和技术的统称,词义很广,后慢慢加入各种优质思想而演化成一种对美,思想,境界的术语.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而思考的艺术我认为是有技术,像英语的翻译一般有信达雅三个层次一样,思考的艺术便是达到了雅的境界。
本书分7个章节第一章:转换思路什么才是真正的思考?为什么要思考?为什么很多人自以为在思考其实不是第二章:逻辑打动人心学会了正确的逻辑思考方法以后,如何运用和说服别人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第三章:洞悉本质的过程如何从现象中抽丝剥茧找出问题的本质,从而有针对性地运用思考的方法第四章:非线性思维的建议显示中很多问题是开放性的,没有固定答案甚至没有答案,针对这种问题应该如何去思考第五章让构想大量涌现平时多做白日梦,思考起来如有神第六章:解读五年后的商机掌握了整套思考方法时,自己去寻找问题来思考,形成预知未来的能力第七章:开拓者的思维有了上述能力后,果断向旧世界发起挑战,去寻找看不见的新大陆第一章:转换思路1、学会归零作者大前研一,先是麦肯锡的明星员工,再是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和经济评论家,也是经管类畅销书作家,作者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大学读的是石油化工专业,听说石油即将开采完毕,果断自学核能,后来考入东京工业大学原子核工学系的研究所,然后又去麻省理工进修核能,毕业后回到日本从事核能炉新设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日本放弃了这方面的研发;当大前研一意识到“要日本人制造自己的原子炉”是无法实现时,作者又一次归零,他认为如果发现自己的假设是错误的,就应该重新假设,再次触发就行了,然后就进入了咨询公司麦肯锡。
2、科学的思考作者认为自己转型成功,完全得益于之前对于思考方式的训练。
书评:思考的利器 21个迸发灵感的考具

思考的利器:21个迸发灵感的考具有些书是用来“读”的,要。
书渎百遍其义才现;有些书是拿来“用”的,直接拿来就能上场拼杀。
所谓的“创意人”都是后天形成的并且与年龄无关,而自我意识比环境的影响力更重要。
很会想点子的人其实和一般人所见所闻都一样,他们同样坐电车上班,在家里看着相同的电视节目,惟一不同的只在于“意识”。
也就是说,无意识的人即使面前出现了新点子的信息也察觉不到,也不会睁大眼睛探询下去。
第一章:想点子做企划到底在做什么?点子需要变成企划,而企划是点子的具体呈现。
这句话其实是告诉我们―“梦想”,就是自己想做的"WHAT',,而将梦想实现即是“HOW”。
“设计是从率性到体贴:设计的产生,最初是源自于个人的想法和欲望,所谓“率性”就是顺着“我(自我)”的“性子(想法)”之意。
但是“设计师”却必须将自我的欲望,设计给周围的人使用,让设计的物品成为他们的工具,也就是说必须从使用者的角度,严格地要求设计物是否具有使用方便等特性。
关于点子的一些解释和定义:1.点子既是自由奔放的思想。
2.“所谓点子,不过是既有要素和材料的新组合”。
3.对于点子不要追求完美。
4.坚信由量变产生质变5.可行性问题等到之后在考虑企划:1.所谓企划,是指只要能掌握预算、准备、时间,就能将点子转化成引人注目的企划。
2.企划书中若没有自己的新点子,就不能称之为新了。
3.企划书并不是要求整个案子都充满新的点子。
企划书写作流程:收集信息——扩展创意——汇整企划如何运用大脑思考点子和企划案?就是要不断地扩散、集中、集中、扩散,不停地在脑海中做伸缩动作。
思绪扩散时要能自由奔放,无视障碍存在,拚命地延伸想法。
集中时则要能简洁精练,好的企划都很单纯。
企划书要容易懂、有创意、月标明确,令人看了以后跃跃欲试,甚至想增加执行预算,而且还须兼顾必然性与趣味性。
“集中”并不是“变得实际却无聊”只要有新的、有趣的点子,即使再三地推敲琢磨,有趣的地方依旧有趣。
锻造思想的武器

锻造思想的武器读《思考的利器》,得相信世上一定有思考的工具。
按照该书作者加藤昌治的说法,大多数人不断地被要求“想、想、想”,却从来没有人教他们如何“想”。
于是他们只好焦头烂额地陷入苦思,最后用电脑将所有杂七杂八的想法整理出来就算大功告成。
这种做法并没有错,只是说很难有效率,在这个时候,只要运用一点技巧、一些道具,思考的过程就会变得轻松许多,效率许多。
因此,能帮助思考的工具(即“考具”)的意义在这个语境上得以显现,而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拾回那些丢失的利器。
一般而言,思考是呈“收集信息——扩展创意——汇整企划”线形模式的。
即首先将既有的素材放入脑中,重新组合,产生新创意后,再将其修整成具体可行的企划案等如此这般的作业流程。
考具的运用正是为了帮助动脑、帮助搜寻信息、帮助形成企划架构。
首先对于收集信息来说,作者希望考具能帮助我们再看报纸、看电视的同时一边看一边能将其中的创意吸收到我们的脑里。
这种通过五种感官大量吸收的信息通常有三类:立即可用的信息;有点关联性的周边信息;没什么理由,就是引起自己注意的信息。
这三类信息每一类都很重要,不过由于我们的工作时限都很紧迫,因此对第一类信息的吸收当然是越多越好。
但是,作者提醒我们必须得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即究竟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要知道,一旦回答了这个基本问题,就能很好地从海量的信息中过滤、筛选,而这正是面对各种信息冲击不被迷惑的重要诀窍。
在书中,针对“如何收集有效信息”,作者提供了六个考具。
考具之一“色彩浴”,意思是选定某一主题颜色之后,然后重新观察周边相关主题颜色的任何事物,目的在于将注目的焦点放在异于平时的细节或事物上,扩大新发现的范围。
考具之二“隔墙有耳”,就是要我们做一个会倾听的人,细心留意周围人对话当中带来的机会和契机。
考具之三“小小备忘录”,意思是把灵光一现的想法及时用文字、图画记录下来,有效避免灵感的稍纵即逝。
考具之四是“七色鹦哥”。
所谓七色鹦哥是指演技精湛的优秀演员,这意味着思考的人要懂得换位思考,进入他人的角色当中去体味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界赞誉 《思考的利器》,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用"的。因为它的确是一件上好的利 器。 ---叶茂中,资深营销策划人、品牌管理专家 创意人的心情,经常徘徊在天堂与地狱间,不断地追求那种创新的快感,唯有掌握自 己的考具,才能永保点子源源不绝,乐在工作。 ---邱高生, "东方线上"消费研究总监 不必花很贵的费用参加虚有其表的思考训练课程;不必每天为了摄取DHA而吃一大 堆深海鱼。你只稍用心读完本书,就像把"生长激素"打进脑子,脑细胞个个变成活力旺盛 的英雄好汉。 ---黄文博 "就是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 思维需要训练---习惯成自然;创意来自生活---事事洞明皆学问。 ---丁俊杰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 初拿书稿,首先是对"考具"一词不理解、纳闷。通读之后发现这是一本创造性思维训 练的绝佳工具书。非常值得广告创意、企划人员及专业学生阅读、使用。 ---徐智明, 北京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董事长 《思考的利器》是一本方法论的书,作者从如何收集信息、如何产生点子、如何将点 子整合成企划、如何将考具运用自如等四个方面入手,为我们提供了21个迸发灵感的考 具,所谓考具指"能帮助思考的工具"。这些考具对于我们搜集素材、然后在既有素材上进 行扩散---集中---扩散的思维活动很有帮助,引导我们在收集资料、思维发散、思维聚合 这些捕捉灵感的必要环节中撞击到一个启动按钮,由此进入联动思考的状态,令思维的跨 度大大延展。 这些考具中有的是以前我们没有尝试过的,如色彩浴、九宫格、心智绘图等,一试, 很妙!有的是有意无意时常应用着的,如隔墙有耳、七色鹦哥、影像阅读法、联想游戏 等,只是没成为定式加以有效应用,以后知道善用了;有的可能已天天在用,如小小备忘 录、点子素描、联想游戏、脑力激荡等,不过再看一遍,又会有新的体会。 这些贯穿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没有场合限制的方法,其中最有帮助的部分就是提醒我们 平常要学会存储各种稍纵即逝的独一无二的有聊无聊信息于脑中、于纸上,这点很重要, 也很简单,但我们往往难持之以恒,由此损失了不少素材;另外就是帮助我们把原本有限 的思维网链尽量地朝各种维度发散、延展,大大增加了灵感产生的机会。
将点子变成企划
考具之15 5W1H形式---基本的基本,严守5W1H 企划案第一步,即是将企划的概要架构起来。而最基本的架构就是"5W1H": WHO---谁 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AT---做什么
要往哪里延伸,没有任何限制,只是忠实地让脑袋完全解放的考具。 考具之11 点子素描(电脑版)---涂鸦的感觉,最自然的动脑法 电脑版的要领和手写的基本一样。 考具之12 联想游戏---新点子像葡萄藤般四处延伸 联想游戏就是帮助我们唤醒记忆,将深藏头脑中的记忆召唤出来,与你目前面对的课 题或难题产生撞击,以期产生新点子。联想游戏没有硬性规定任何准则,如果中途有了新 点子就可以立刻结束。 联想游戏因为是游戏,所以很容易脱离轨道,而这正是其目的。在思绪奔驰的同时, 脑海里还是残存着解决最初问题的意识,所以再如何天马行空也不会飞到完全没有关系的 星球去,这正是人们觉得不可思议却又十足有效的方法。联想游戏对于企盼摆脱胶着状况 者非常有效,对于渴望葡萄藤般延伸新想法的人也有效。 考具之13 九大检验法则---思考陷入胶着时走出迷宫的处方笺 所谓"九大检验法则"为以下九条,是为了产生新点子,而让各种素材重新排列组合的 基本形式: 转用?--- 除了现在这样使用外,有否有新用途? 应用?--- 有没有相似物?无法模仿吗? 变更?--- 定义、颜色、动作、气味、形状......是否可以改变? 扩大?--- 变大、变长、增加频率、延长时间......会怎样?缩小?---变小、变 短、变轻、压缩、时间变短......可以吗? 代用?--- 可以替代的人或物是什么?材料、场所可以替换吗? 置换?--- 替换后,可以改变顺序吗? 逆转?--- 相反会如何?上下左右、角色对调会怎样? 结合?--- 合体、混合、合并会怎样? 考具之14 脑力激荡---搭别人想法的便车 "脑力激荡"是集合数人的力量,大家共同激发出好点子的方法。通常我们在进行脑力 激荡时,必须遵守下列四项原则: 原则一:不批评他人的发言; 原则二:欢迎自由奔放的发言,甚至如白日梦般的想法; 原则三:量比质重要; 原则四:搭他人想法的便车。 脑力激荡会议是偷别人想法的最佳时机。这样的会议经常让我们发现许多自己想都没 想过,甚至不知道、过去没兴趣的事,然而借由这样的互动方式却也扩展了我们的视野, 甚至强化了我们拿手的项目。一般人只朝自己有兴趣的事物发想,脑力激荡则是强迫自己 想想没有兴趣的事物,从而获得一个人独自思考时所无法产生的各种想法。
考具之3小小备忘录 ---人是健忘的,想到什么就记下来 人是很健忘的,很多事一转眼就忘记。今天早上做的梦,出门上班时已经完全忘光 了。从眼睛、耳朵、鼻子......获得的想法,除非是高度紧急事件,否则通常一转身就忘 记了。怎么办呢?请将它记下来。 不必过于严谨,只要轻松地、随意地、不费事地把重点记下来即可。写在哪里都可 以。将记下的小纸条夹在记事本里,放在书桌上,必要时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提醒自己。 做备忘录的效用是将脑中的想法整理出来。当你灵机一动时,各种念头就从四面八方 涌出,但是你不一定能立刻理得出头绪,这时,只要我们动手将这些模糊的念头一个个记 下来,一些不完整的想法也会逐渐清晰起来。 考具之4七色鹦哥 ---演员兼小偷,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 知道《七色鹦哥》吗?这是已故漫画家手冢治虫先生著名的漫画。七色鹦哥是一位名 替身演员,却一直在剧场里偷东西,故事中还有一位一直在捉拿他的警察......这部漫画 曾经以各种美丽的名称多次搬上舞台。而所谓的七色鹦哥,就是指演技精湛的优秀演员。 我们也要学习"七色鹦哥",就是要演演看,用整个身体去感受。尽可能地去模拟、体 验不同的立场与定位,有许多事,只要实际去演练就能懂得其中的道理。 学习七色鹦哥,你将会更深入地挖掘到各式各样、精彩丰富的"要素与材料"。当然, 你的思维也就会越发有创意且更容易被接受。 考具之5 影像阅读法 ---书和杂志是灵感的藏宝箱 影像阅读法不是茫然地阅读,而是先将目标设定为"寻找对我有用的信息",然后边翻 书本边搜寻重点,概要性地、迅速地,确实掌握作者的主张和观点。运用影像阅读法,将 书扉打开的两页文字,以"图像"的方法读取。如此一来,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率。但一开 始我们就必须清楚地设定,自己希望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我想问作者的问题为何? 利用影像阅读法所获取出来的资料并不急着整理,先搁置一个晚上后,再将昨晚找出 的重要信息,快速浏览寻找,这样的动作可以重复进行。做过影像阅读法的资料先暂时搁 置,等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进行,是此方法的特征之一。 书和杂志是信息的宝库。影像阅读法可以快速地将大量的印刷信息变成我们的知识, 加以吸收运用。
考具之10 心智绘图---将脑中的放射状思绪如实表现出来 准备一张白纸,在纸的正中央写下主题。然后将从主题联想到的事物、分析主题之后 得到的重点、次主题等各种联想到的文字,写在主题的四周。将文字圈起来也可以,无论 圈成云朵状、圆形或椭圆形都无所谓。接下来,请用线将它们和主题连起来。再把副主题 以相同方式进行分析,将相关的联想写在副主题的四周。这样的作业重复几次,就会出现 像花朵一般盛开,或是像蜘蛛网一样的放射线形状,连着文字、关键字出现。 心智绘图可以让各种点子、灵感,集中在一张纸里呈现。这是一种向四面八方不断扩 散,有形的、不规则状的、直线的、非直线的、放射状的,不在乎从哪里开始,也不管它
《思考的利器:21个迸发灵感的考具昌治著王瑶芬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作者简介 加藤昌治,日本广告界第二大公司博报堂创意高手,信息咨询专家。现供职于日本顶 尖的广告公司博报堂,以改善信息环境、提高客户的商品价值为使命,从营销及管理两方 面来制定信息战略及企划。
让信息进入大脑
考具之1 色彩浴---收集颜色、触发灵感 早上起床后先确定"今天的幸运色"。红色?黄色?蓝色?什么颜色都可以。例如今天 是"红色"。不知道为什么,各种红色事物便会不断映入眼帘,红色的笔、红色的书封面、
红色的袜子、红色的电脑磁碟片盒子。走到外面也是满街的红色事物,红色的汽车、红色 的户外广告、行人的红洋装、红色手提包、红色的围巾。商店街的看板也以红色居多.... ..这就是色彩浴的效果。 如何使用色彩浴?采用这一方法时,首先要决定一项意识物,"颜色"或是其他主题如 "形状""位置""声音"等均可,然后将平时看似无关之物自然地联结在一起。你会发现,眼 前出现了许多能激发灵感的事物。这些信息不论好坏、不管是否有意义,请全盘接受,不 用理会是否能用,那是下一阶段的事,目前只管收集信息。 借由强迫自己决定一个颜色或其他主题的方式,使自己的注意力脱离平时思考的方 向,是运用色彩浴的最大好处。"色彩浴考具"让我们将注目的焦点放在异于平时的细节或 事物上,扩大新发现的范围。 考具之2 隔墙有耳---间接的街头访问,将心声变成素材 我们坐电车时,总会觉得有些人讲话很大声。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真想捂住耳朵大叫 "吵死了",但是下次请你敞开胸怀,倾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这就是所谓的"间接访谈", 能听就听,随时竖起耳朵接受信息。 举目四望、竖耳倾听,使用"耳朵"这个考具,收集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我们 可以知道最近有什么热门话题,还可以与他人分享他的成功经验,从而扩大思考范围。
延伸创意
考具之7 点子素描(手写版) ---既是草稿,就不是给别人看的 当各式各样的点子素材在脑中发酵时,速度和弹性最重要。因此,要迅速地在纸上将 各种粗略的点子写下来。"点子不过是既有要素和材料的新组合"。因此尽情地组合吧! 加、减、乘、除,好好运用。而且不限定只用两种素材,可以是一部分,也可以全部使 用,只要认为这个素材能够和这次的主题结合,都可以自由运用。 写点子要注意以下几点: 将点子的标题大大地写一行。 最好不要超过三行。 自己看得懂就好,怎么写都没关系。 基本上,一张纸写一个想法。一般最少写10张,最好能写到30张。 注意选择好写、不会阻碍思考的原子笔或铅笔。 先不要过滤各种想法,这时是严禁打压否定的。 考具之8 即时贴 ---利用即时贴,让记忆倾巢而出 当我们坐在书桌前打算想点子时,首先便是将脑海里的信息一一唤醒、提取出来。这 时请将想到的事物写在即时贴上。基本上,一张即时贴写一个想法。我们可以将即时贴的 内容分成两大类。一种是最初想到的、直接和课题有关的点子。另一种是自己平常收集到 的素材,至于这些想法将来会如何运用到,我们暂且不管。你只管将想到的点子写下即 可。 考具之9 九宫格 ---从简单的格式中孕育出好点子 点子出现时,经常是好几个一起产生,四面八方如放射状地展开。这时有一种考具可 以帮助我们的头脑运作得更直接,那便是"九宫格法"。我们在中央写上主题,并问自己问 题。然后将各种素材,填在周围的八个格子里,还可以在这八个格子中选出一个继续深入 挖掘。 九宫格放射状的思考方式形成一个容易组合各种素材的环境,可以帮我们挖掘出储存 在大脑中的素材,不断将点子延伸、延伸、再延伸,帮助我们设想多种选择和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