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类】第六章金融市场概述—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保险)第六章金融市

场概述—F

45700

第二篇金融市场

与金融中介

第六章金融市场概述

第一节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什么是金融市场

市场,是提供资源流动和资源配置的场所。在市场中,依靠价格的信号,引领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并实现资源配置。一个好的市场可以帮助社会资源实现最佳配置。

按照交易的产品类别划分,可以将市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产品的市场,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另一类是提供生产要素的市场,进行劳动力和资本的交易。金融市场(financialmarket)属要素类市场,专门提供资本。在这个市场上进行资金融通,实现借贷资金的集中和分配,完成金融资源的配置过程。通过金融市场上对金融资产的交易,最终可以帮助实现社会实物资源的配置。在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市场与产品市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按照以上的理解,金融市场应当包括所有的融资活动,——包括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借贷;包括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票实现的融资;包括投资人通过购买债券、股票实现的投资;包括通过租赁、信托、保险种种途径所进行的资金的集中与分配,等等。在日常活动中,还有一种对于金融市场的理解,即将金融市场限定在有价证券交易的范围,比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对这种说法,可以看作是对金融市场的狭义理解。

金融市场上借贷资金的集中和分配,会帮助形成一定的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的对比,并形成该市场的“价格”——利率。

金融交易的方式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阶段,货币资金借贷主要以民间口头协议的方式进行,有范围小、数额少、众多小金融市场并存的特点。如旧中国内地省份农村中的金融交易主要就是这种状况。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银行系统发展起来了,金融交易主要表现为:通过银行集中地进行着全社会主要部分的借贷活动。随着商品经济进入高度发达时期,金融交易相当大的部分以证券交易的方式进行,表现为各类证券的发行和买卖活动。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把这种趋势称为“证券化(securitization)”。

现代的金融交易既有具体的交易场所,如在某一金融机构的建筑内进行;也有无形的交易场所,即通过现代通信设施建立起来的网络进行。特别是现代电子技术在金融领域里的广泛运用和大量无形市场的出现,使得许多人倾向于将金融市场理解为金融商品供求与交易活动的集合。

金融市场发达与否是一国经济、金融发达程度及制度选择取向的重要标志。

金融市场中交易的产品、工具——金融资产

资产是指有交换价值的所有物。如房屋、土地、设备等,它们的价值取决于特定资产的自身,称之为实物资产。有别于实物资产,金融资产(financialassets)的价值取决于能够给所有者带来的未来收益;或者说,持有金融资产,意味着拥有对未来收益的要求权利。例如,金融资产中的债券,它代表持有人对发行人索取固定收益的权利;再如,金融资产中的股票,它代表股东在公司给债权人固定数量的支付以后对收入剩余部分的要求权——剩余索取权(residualclaims)。金融资产的种类极多,除股票、债券外,还包括保险单、商业票据、存单和种种存款,以及现金,等等。其中的现金,在物价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收益为“0”,是一个特例。

在金融市场上,人们通过买卖金融资产,实现着资金从盈余的部门向赤字部门的转移。例如,

企业出售新发行的股票和投资人购买该股票的交易行为,实现了一定数量的资金从有富裕资金并寻求投资收益的投资人手中转移到缺少资金的企业手中,实现了资金和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因此,金融资产的交易是帮助实现资本融通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金融资产也称为金融工具(financialinstruments)。与商品产品市场类比,作为买卖的对象,金融资产也经常被称之为金融产品(financialproducts)。

金融资产的价值大小是由其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收入的量和可能程度决定的。例如一种债券,息票利率较高并且按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保证程度较高,会有较高的价值;一种股票,可以给投资人带来稳定的、高额的现金红利,也会有较高的价值,等等。

在金融资产价值决定中,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如厂房、设备、土地等等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例如,能够产生较高现金收益的股票,往往归功于发行股票的企业用这笔资金购置了性能先进、运营成本低、能产生大量现金流的实物资产。但是,也有一些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之间的价值联系并不那么直接,如期货、股票指数期权等等。这些金融资产是依附于股票、债券这样一些金融资产而产生的,其价值变化主要取决于股票、债券的价值变化。在这个意义上,这类金融产品具有“依附”、“衍生”的特征,因而被冠以“衍生金融产品(derivativefinancialproducts)”的称呼。至于赖以衍生的基础性金融资产,相应取得了“原生金融工具(underlyingfinancialproducts)”的称呼。但无论如何,衍生金融产品,并不能同实物资产全然割断联系;只不过联系是间接的,即通过原生金融产品迂回地实现。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解释:为什么金融资产的价值不可以长期持续地远远偏离实物资产的价值;为什么证券市场市场价格高到一定程度就有泡沫。

金融资产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个是帮助实现资金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另一个是在资金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帮助分散或转移风险。例如,一个从未借债的企业通过举债,可将企业所有者的一部分风险转移给债权人;再如,一个面临可能出现日元贬值而导致出口产品收入下

降的企业,可以通过卖出日元期权的交易,将风险转移出去,等等。由于衍生的金融产品在转移风险方面往往比原生产品更有效率,所以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金融风险日趋加大的情况下,它们的品种和市场规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金融资产的特征

尽管金融资产种类繁多,千差万别,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货币性和流动性,偿还期限,风险性,收益性。

金融资产的货币性质是指其可以用来作为货币,或很容易转换成货币,行使交易媒介或支付的功能。一些金融资产本身就是货币,如现金和存款。一些可以很容易变成货币的金融资产,如流动性很强的政府债券等,对于其持有者来说与持有货币的差异不大。其它种类的金融资产,如股票、公司债券等,由于都可以按照不同的难易程度变现,故也可视之为多少具有货币的特性。不过,股票、债券,包括政府债券在内,大多并不划入货币的统计口径之中。但并不划入货币口径之中的那些金融资产,较之非金融资产,也具有显明的流动性(liquidity),即迅速变为货币——习称“变现(encashment)”——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变现的期限短、成本低的金融工具意味着流动性强;反之,则意味着流动性差。发行者资信程度的高低,对金融工具的流动性有重要意义。如国家发行的债券,信誉卓著的公司所签发的商业票据,银行发行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等,流动性就较强。

衡量金融资产流动性的指标主要是看交易的买卖差价(bid-askspread)。对于同一种金融资产来说,买卖差价表现为是指做市商(marketmaker,一种专门从事金融产品的买卖,拥有维护市场活跃程度责任的证券交易商)愿意买入和卖出该种资产的价格之差。差价越大,标志着该金融产品的流动性越低。这是因为在市场价格波动的背景下,流动性低会加大资本损失的可能性。为了补偿风险,做市商就必须提高买卖差价。除买卖差价以外,还有其它一些指标用来反映市场中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如换手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