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应用解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蜗孔 蜗孔
前庭阶 鼓 阶 蜗 管
起自前庭,于前庭窗处为镫骨所封闭。 起自前庭,于前庭窗处为镫骨所封闭。 在蜗顶处借蜗孔与前庭阶相通,在蜗底为盲端, 在蜗顶处借蜗孔与前庭阶相通,在蜗底为盲端,上有
蜗窗,被第二鼓膜封闭。 蜗窗,被第二鼓膜封闭。 以连合管连于球囊,尖端为盲端。 以连合管连于球囊,尖端为盲端。
24
三.内耳 .
内耳:又称迷路,
在颞骨岩部内,分 骨迷路和膜迷路。 两者形状相似,凭 借纤维固定于骨迷 路内。
膜迷路: 膜迷路:内充满
内淋巴,膜迷路和 骨迷路之间的间隙 内充满外淋巴,内 、外淋巴不相通。
25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由致密骨质围成。 骨迷路(bony labyrinth)由致密骨质围成。可分为 三部分: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三部分: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从前向后沿颞 骨岩部的长轴排列。 骨岩部的长轴排列。
鼓膜
鼓膜共分为3层: 外层:上皮层 中层:纤维层 深层---环行 浅层---放射形
(松弛部无此层)
内层:粘膜层
鼓膜的表面标志:
鼓脐:中心部最凹点相 当于锤骨柄的尖端 锤骨短突:锤骨短突顶 起鼓膜的部位 锤前皱襞:自锤突之向 前至鼓切迹前端 锤后前皱襞:向后至鼓 切迹后端 光锥:自其向下达鼓膜 边缘有一个三角形反光 区。余外束光线被鼓膜 的凹面集中反射而成。
后骨半规管 单骨脚
骨总脚 前骨半规管 壶腹脚
外骨半规管
每个半规管有一个单骨脚和一个壶腹脚。 每个半规管有一个单骨脚和一个壶腹脚。前、后骨 为三个C 骨半规管(bony semicrcular canals) 为三个 半规管的单骨脚合成一个总骨脚, C形的互相垂直 半规管的单骨脚合成一个总骨脚,因此三个半规管 的小管,分别称为前、 的小管,分别称为前、 只有五个孔开口于前庭。 后和外骨半规管。 只有五个孔开口于前庭。 后和外骨半规管。
膜迷路:包括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膜蜗管 膜迷路内包含司平衡和听觉的结构,包括味觉斑 、壶腹嵴、内淋巴囊和膜蜗管。
33
柯蒂氏器
柯蒂氏器位于中阶的基底膜表面,顶部有盖 膜,盖膜与基底平行。
前庭膜 前庭阶 盖膜 毛细胞 中阶
螺旋神经节 骨阶阶 柯蒂氏器 基底膜
毛细胞
柯蒂氏器上有内毛细胞约3500个,外毛细胞 约12000个有序地排列着。每个毛细胞都对 特定的频率的声音起反应,并将信息转化为 电信号,通过听神经传到大脑产生听觉。 外毛细胞较敏感,它容易被巨大噪声和耳毒 性药物损害。
鼓膜的临床描述分限
10
鼓膜后面观
11
内侧壁
面神经
迷路壁)中部隆凸称岬。 内侧壁(迷路壁)中部隆凸称岬。岬的后上方有前 庭窗(卵圆窗),为镫骨底封闭。 ),为镫骨底封闭 庭窗(卵圆窗),为镫骨底封闭。岬的后下方有蜗窗 圆窗),在活体有膜封闭,称第二鼓膜。 ),在活体有膜封闭 (圆窗),在活体有膜封闭,称第二鼓膜。前庭窗后 上方有面神经管凸,管内有面神经通过。 上方有面神经管凸,管内有面神经通过。
上壁
前壁
下壁
外侧壁
鼓膜上1/4为松驰部, 1/4为松驰部 鼓膜上1/4为松驰部, 鼓膜tympanic membrane薄 而松驰,在活体呈淡红色。 而松驰,在活体呈淡红色 分隔鼓室和外耳道, 分隔鼓室和外耳道,为椭 。 圆形半透明薄膜,向前、 圆形半透明薄膜,向前、 外倾斜。 下、外倾斜。鼓膜中心向 内凹陷称鼓膜脐, 内凹陷称鼓膜脐 坚实紧张 3/4为紧张部 坚实紧张, 为紧张部, 下3/4为紧张部,,内面为 , 锤骨柄末端所附着。 锤骨柄末端所附着 在活体呈灰白色, 。 在活体呈灰白色,其前下方 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 有一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
镫骨肌
锤骨、砧骨和镫骨。 听小骨即锤骨、砧骨和镫骨。三骨连接成一曲折的杠 杆系统,当声波振动鼓膜时, 杆系统,当声波振动鼓膜时,三骨的连续运动使镫骨 底在前庭窗上来回摇动,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 底在前庭窗上来回摇动,将声波的振动传入内耳。
位于咽鼓管上方的鼓膜张肌半管内, 鼓膜张肌位于咽鼓管上方的鼓膜张肌半管内, 止于锤骨柄的上端,作用是紧张鼓膜, 止于锤骨柄的上端,作用是紧张鼓膜,由三 叉神经支配。 叉神经支配。
14
前壁
咽鼓管
颈内动脉
15
后壁
乳突窦
乳突小房
上壁
上壁缺损导 致中耳脑疝
上壁: 上壁: 是一薄 骨板, 骨板,将 鼓室与颅 中凹隔开。 中凹隔开。
17
下壁
下壁: 下壁:也 是一薄骨 板,将鼓 室与颈静 脉球隔开。 脉球隔开。
耳镜下颈静 脉球体瘤
18
19
鼓室内的结构
三块听小骨 两块肌 一根神经
前庭窗
蜗窗
位居骨迷中部的空腔, 前庭(vestibule)位居骨迷中部的空腔,后部有五个小 孔通三个半规管,前部有一大孔,通耳蜗。 孔通三个半规管,前部有一大孔,通耳蜗。前庭的外 侧壁即鼓室的内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 侧壁即鼓室的内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内侧壁是内 耳道的底,有神经穿行。 耳道的底,有神经穿行。
耳的应用解剖学
一、外耳 二、中耳 三、内耳
孙恺 2010级耳鼻咽喉科研究生
从解剖学的观点
中耳 内耳
外耳
2
一、外耳
耳郭
外耳是由耳的可见部分 (耳廓)和通向鼓膜的 外耳道组成。人类的耳 廓主要由软骨和肌肤组 成。这使得它非常柔软。 耳郭的深部中心部分称 为耳甲腔),它通向外 耳道口。
Hale Waihona Puke Baidu耳甲腔
耳垂
3
外耳道:是体表结构,是耳廓皮肤的延续, 从耳甲腔底到鼓膜,不是平直的,大略呈 “S”形状,全长一般2.5---3.5cm
位于锥隆起内,止于镫骨, 镫骨肌位于锥隆起内,止于镫骨,牵拉镫骨 底向外方,以调节声波引起对内耳的压力。 底向外方,以调节声波引起对内耳的压力。 该肌由面神经支配。 该肌由面神经支配。
位于锥隆起内,止于镫骨, 镫骨肌位于锥隆起内,止于镫骨,牵拉镫骨 底向外方,以调节声波引起对内耳的压力。 底向外方,以调节声波引起对内耳的压力。 该肌由面神经支配。 该肌由面神经支配。
位于前庭的前方,形如蜗牛壳。 耳蜗 (cochlea) 位于前庭的前方,形如蜗牛壳。 蜗底朝向后内(即内耳道底);尖端朝向前外, 蜗底朝向后内(即内耳道底);尖端朝向前外, );尖端朝向前外 称蜗顶。 称蜗顶。
蜗螺旋管
蜗轴
耳蜗实为蜗螺旋管(骨蜗管) 耳蜗实为蜗螺旋管(骨蜗管)环绕蜗轴约两圈 实为蜗螺旋管 半形成。 半形成。
二、中耳
锤骨 砧骨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 外耳道 室,鼓窦及乳突4部分。 鼓室是颞骨内不规则的 含气的腔,位于鼓膜和 内耳外侧壁骨岬之间。 向前经咽鼓管与鼻咽腔 鼓膜 相通,向后借鼓窦入口 鼓室 与鼓窦和乳突气房相连 。 镫骨
前庭窗
咽鼓管
上鼓室
中鼓室
下鼓室
以鼓膜紧张部为上、下边缘为界,将鼓室分为3部: 上鼓室:即鼓膜紧张部上缘以上的鼓室部分。 中鼓室:即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之间的鼓室部分。 下鼓室:即鼓膜紧张部下缘以下的鼓室部分。
O(∩_∩)O谢谢!
36
外侧壁(鼓膜壁)大部分由鼓膜构成。 外侧壁(鼓膜壁)大部分由鼓膜构成。 上壁(盖壁)是分隔鼓室与颅中窝的薄骨板。 上壁(盖壁)是分隔鼓室与颅中窝的薄骨板。 下壁(颈静脉壁)是分隔鼓室与颈静脉的薄层骨板。 下壁(颈静脉壁)是分隔鼓室与颈静脉的薄层骨板。
鼓室 六个壁
前壁( 动脉壁)即颈动脉管的后壁。 前壁(颈动脉壁)即颈动脉管的后壁。此壁上方有 咽鼓管的开口。 咽鼓管的开口。 内侧壁(迷路壁)是内耳前庭部的外侧壁。 内侧壁(迷路壁)是内耳前庭部的外侧壁。 后壁(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开口, 后壁(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开口,向后连于乳突 小房。开口稍下方有锥隆起,内藏镫内肌。 小房。开口稍下方有锥隆起,内藏镫内肌。
蜗管
前庭阶
(外淋巴液)
蜗管
(内淋巴液)
骨螺旋板 鼓阶
(外淋巴液)
自蜗轴发出骨螺旋板突入蜗螺旋管, 自蜗轴发出骨螺旋板突入蜗螺旋管,此板未达 蜗螺旋管的对侧,其空缺处由膜迷路(蜗管) 蜗螺旋管的对侧,其空缺处由膜迷路(蜗管) 填补封闭。故耳蜗共有三条管道: 填补封闭。故耳蜗共有三条管道:前庭阶 scala vestibuli、蜗管cochlear duct和鼓阶scala tympan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