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Cppt课件
合集下载
(推荐课件)耳的解剖与生理PPT幻灯片
迷路动脉 内听动脉由椎基底动脉发出。 静脉汇入迷路,前庭导水管,蜗水管颈内静
脉。
51
52
53
耳的生理功能
听觉与平衡觉。
54
听神经及传导
听神经偕面神经--内耳— 前--蜗神经—螺旋神经节—螺旋器毛细胞 后--前庭神经—前庭神经节—壶腹嵴,椭圆囊
斑,球囊斑
55
1、听觉生理:
3
耳廓auricle主要标志
耳轮 耳轮脚,耳廓结节,三角窝,舟状窝, 耳甲腔 耳屏 对耳屏 耳屏间切迹。
耳前切迹内耳手术切口。标志 耳廓后沟耳科手术标志。
4
耳部 模式图
5
除耳垂有脂肪和结缔组织外,其余均为弹性 纤维软骨组织 ,耳廓前面的皮肤和软骨粘连 较紧。如手术外伤后,可出现软骨膜炎。
形态 为椭圆形
16
*部位 介于鼓室外耳道之间 ,与其成
45-50度角 。新生儿5个月35度角。
纤维软骨环嵌于鼓沟内叫紧张部。 上部颞鳞部的鼓切迹内,较松弛,名 松弛部。
*分布 以鼓膜的脐部与锤骨短突 ,把 鼓膜分成四个象限。
17
鼓膜的正常标志
1 鼓膜脐 2 锤纹, 3 锤凸, 4 鼓膜的前皱襞 5 鼓膜后皱襞
三个面:
1 )前面三叉神经压迹,面神经裂孔,
弓状隆起,鼓室盖。
67
2)后面;组成颅后窝的前壁与乳突内侧
面相连,为岩上窦,岩下窦和乙状窦围成的三
角骨面。重要标志:内听道口,前庭导水管,
弓形下窝。
3)下面:组成颅底外面的一部分,颈动
脉管外口,颈静脉窝,蜗小管外口,鼓室小
管下口,乳突小管,茎乳孔。
63
脉。
51
52
53
耳的生理功能
听觉与平衡觉。
54
听神经及传导
听神经偕面神经--内耳— 前--蜗神经—螺旋神经节—螺旋器毛细胞 后--前庭神经—前庭神经节—壶腹嵴,椭圆囊
斑,球囊斑
55
1、听觉生理:
3
耳廓auricle主要标志
耳轮 耳轮脚,耳廓结节,三角窝,舟状窝, 耳甲腔 耳屏 对耳屏 耳屏间切迹。
耳前切迹内耳手术切口。标志 耳廓后沟耳科手术标志。
4
耳部 模式图
5
除耳垂有脂肪和结缔组织外,其余均为弹性 纤维软骨组织 ,耳廓前面的皮肤和软骨粘连 较紧。如手术外伤后,可出现软骨膜炎。
形态 为椭圆形
16
*部位 介于鼓室外耳道之间 ,与其成
45-50度角 。新生儿5个月35度角。
纤维软骨环嵌于鼓沟内叫紧张部。 上部颞鳞部的鼓切迹内,较松弛,名 松弛部。
*分布 以鼓膜的脐部与锤骨短突 ,把 鼓膜分成四个象限。
17
鼓膜的正常标志
1 鼓膜脐 2 锤纹, 3 锤凸, 4 鼓膜的前皱襞 5 鼓膜后皱襞
三个面:
1 )前面三叉神经压迹,面神经裂孔,
弓状隆起,鼓室盖。
67
2)后面;组成颅后窝的前壁与乳突内侧
面相连,为岩上窦,岩下窦和乙状窦围成的三
角骨面。重要标志:内听道口,前庭导水管,
弓形下窝。
3)下面:组成颅底外面的一部分,颈动
脉管外口,颈静脉窝,蜗小管外口,鼓室小
管下口,乳突小管,茎乳孔。
63
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与生理何ppt课件
中耳炎
中耳黏膜的炎症,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鸣、流脓等症状。
耳聋
听力丧失或下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噪声、药物、遗传等。
鼻部常见疾病
1 2
鼻炎
鼻腔黏膜的炎症,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症状。
鼻窦炎
鼻窦内的炎症,常表现为头痛、鼻塞、流脓涕等 症状。
3
鼻息肉
鼻腔内良性增生性病变,表现为鼻塞、流涕、嗅 觉减退等症状。
内耳解剖与生理
半规管
半规管是内耳的组成部分,能够 感受机体姿势和运动状态。
前庭
前庭是内耳的感觉器官,能够感 受机体平衡状态和位置变化。
耳蜗
耳蜗是内耳的主要组成部分,能 够将声音从听骨传导到大脑。
02
鼻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外鼻解剖与生理
01
02
03
04
鼻部骨性结构
包括鼻骨、上颌骨和额骨等, 构成外鼻的支架。
喉咽部结构
喉咽部主要由喉咽膜、会厌、舌骨、甲状软骨等结构组成。
喉咽部功能
喉咽部主要功能是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同时还是发声和吞咽的通 道。
喉的解剖与生理
喉概述
01
喉是呼吸道和发声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气管的上方,上
起自会厌上缘,下至环状软骨下缘。
喉结构
02
喉主要由喉头、声带、室带、假声带等结构组成。
外鼻软骨
包括侧鼻软骨、中隔软骨和鼻 翼软骨等,使外鼻具有一定的
活动度。
外鼻的皮肤和肌肉
具有感觉和表情功能。
外鼻的生理功能
主要起到嗅觉和呼吸的作用, 同时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鼻腔解剖与生理
鼻腔骨性结构
鼻腔的生理功能
包括上壁、下壁、内壁和外壁,构成 鼻腔的支架。
中耳黏膜的炎症,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鸣、流脓等症状。
耳聋
听力丧失或下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噪声、药物、遗传等。
鼻部常见疾病
1 2
鼻炎
鼻腔黏膜的炎症,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症状。
鼻窦炎
鼻窦内的炎症,常表现为头痛、鼻塞、流脓涕等 症状。
3
鼻息肉
鼻腔内良性增生性病变,表现为鼻塞、流涕、嗅 觉减退等症状。
内耳解剖与生理
半规管
半规管是内耳的组成部分,能够 感受机体姿势和运动状态。
前庭
前庭是内耳的感觉器官,能够感 受机体平衡状态和位置变化。
耳蜗
耳蜗是内耳的主要组成部分,能 够将声音从听骨传导到大脑。
02
鼻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外鼻解剖与生理
01
02
03
04
鼻部骨性结构
包括鼻骨、上颌骨和额骨等, 构成外鼻的支架。
喉咽部结构
喉咽部主要由喉咽膜、会厌、舌骨、甲状软骨等结构组成。
喉咽部功能
喉咽部主要功能是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同时还是发声和吞咽的通 道。
喉的解剖与生理
喉概述
01
喉是呼吸道和发声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气管的上方,上
起自会厌上缘,下至环状软骨下缘。
喉结构
02
喉主要由喉头、声带、室带、假声带等结构组成。
外鼻软骨
包括侧鼻软骨、中隔软骨和鼻 翼软骨等,使外鼻具有一定的
活动度。
外鼻的皮肤和肌肉
具有感觉和表情功能。
外鼻的生理功能
主要起到嗅觉和呼吸的作用, 同时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鼻腔解剖与生理
鼻腔骨性结构
鼻腔的生理功能
包括上壁、下壁、内壁和外壁,构成 鼻腔的支架。
耳的应用解剖与生理课件
➢解剖和功能
✓前庭
最膨大 ,椭圆形
6×5×3mm3
椭圆囊和球囊
前下:椭圆形孔-耳蜗前庭阶
后上:五孔-骨半规管
外壁:前庭窗和蜗窗。
PPT学习交流
40
内耳(迷路):Inner ear (labyrinth)
➢解剖和功能
✓前庭 ✓半规管
外(水平) 上(垂直) 后(垂直)
膜半规管占骨半 规管腔隙的1/4
PPT学习交流
➢解剖和功能
✓前庭 ✓半规管
PPT学习交流
45
耳蜗结构
• 为中空螺旋管,共绕2.5— 2 .75周分底周、中周和顶 周。,全长30—32mm, 高5mm。内有蜗轴,蜗神 经由此分布于骨螺旋板之 间,至基底膜的毛细胞。
• 骨螺旋板边缘分出2个膜: 向上45°角的前庭膜和平 行的基底膜。蜗管分成三 个管腔:前庭阶(起于前 庭窗)、中阶(膜迷路) 和鼓阶(其自蜗窗)。
PPT学习交流
56
耳蜗的频率分析机制
• 行波论 :声波传入内耳,外淋巴液振动引起基底膜波动,由蜗底 向蜗顶移动,即行波 高频刺激最大振幅点在蜗底,故基底膜的高 频感受部位在蜗底
• 排放论:中高频率的声波传送是由多根神经纤维随声波周期同步 锁相发放 二者互补
PPT学习交流
57
耳蜗产生耳声发射(OAE)
PPT学习交流
9
中耳分部
• 鼓室tympanic cavity • 鼓窦tympanic antrum • 乳突mastoid process • 咽鼓管
pharyngotympanic tube
PPT学习交流
10
鼓室
✓鼓膜-内耳外侧 壁之间的空腔 ✓上、中、下3部 ✓6个壁 ✓内有听骨、韧带、 肌肉
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ppt课件
19
20
状和环状纤维组织。周边增厚形成纤维 软骨环嵌附于鼓骨的鼓沟之中。
13
14
15
16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17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18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8
(二)中耳 中耳是一个含气空腔,包括鼓室、咽鼓
管、鼓窦及乳突气房。临床所说“中耳” 多指鼓室而言。 1.鼓室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鼓室 如六面箱形,有上、下、内、外、前、 后六个壁(见下图)。容积约1~2ml。
9
10
⑴外壁:大部分为鼓膜。鼓膜为一宽约 8mm、高约9mm、厚约0.1mm的灰白色、 有光泽、椭圆形的稍向内凹入的半透明 薄膜。是观察中耳疾病的窗口。
6
(5)外耳道N:来源 1)下颌N的耳颞支,分布前半部—牙痛
可传至外耳道 2)迷走N的耳支分布后半部—刺激外耳
道皮肤引起反射性咳嗽。 3)颈从、耳大N和枕小N。 4)面N、舌咽N分支,咽痛引起耳痛。
7
(6)外耳道狭 1)外耳道软骨部及骨部交界处。 2)距鼓膜0.5cm处的骨部。 生理: 1.具有传递声波的作用。 2.保护作用:弯曲形状、耳毛、腺体。
其前下方朝内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o 角,婴儿鼓膜的倾斜度更为显著,与外 耳道底约成35°角,故外耳道的前下壁 较后上壁为长。
11
分三层: 1)外层(上皮层)与外耳道皮肤相延
续—能再生 2)中层(纤维层)--不能再生 3)内层(粘膜层)与鼓室粘膜相延—
20
状和环状纤维组织。周边增厚形成纤维 软骨环嵌附于鼓骨的鼓沟之中。
13
14
15
16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17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18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8
(二)中耳 中耳是一个含气空腔,包括鼓室、咽鼓
管、鼓窦及乳突气房。临床所说“中耳” 多指鼓室而言。 1.鼓室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鼓室 如六面箱形,有上、下、内、外、前、 后六个壁(见下图)。容积约1~2ml。
9
10
⑴外壁:大部分为鼓膜。鼓膜为一宽约 8mm、高约9mm、厚约0.1mm的灰白色、 有光泽、椭圆形的稍向内凹入的半透明 薄膜。是观察中耳疾病的窗口。
6
(5)外耳道N:来源 1)下颌N的耳颞支,分布前半部—牙痛
可传至外耳道 2)迷走N的耳支分布后半部—刺激外耳
道皮肤引起反射性咳嗽。 3)颈从、耳大N和枕小N。 4)面N、舌咽N分支,咽痛引起耳痛。
7
(6)外耳道狭 1)外耳道软骨部及骨部交界处。 2)距鼓膜0.5cm处的骨部。 生理: 1.具有传递声波的作用。 2.保护作用:弯曲形状、耳毛、腺体。
其前下方朝内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o 角,婴儿鼓膜的倾斜度更为显著,与外 耳道底约成35°角,故外耳道的前下壁 较后上壁为长。
11
分三层: 1)外层(上皮层)与外耳道皮肤相延
续—能再生 2)中层(纤维层)--不能再生 3)内层(粘膜层)与鼓室粘膜相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驰部:上1/5处的纤维组织稀疏菲薄。
紧张部:下4/5处含有排列整齐的放射 状和环状纤维组织。周边增厚形成纤维 软骨环嵌附于鼓骨的鼓沟之中。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编辑版ppt
15
编辑版ppt
16
(一)外耳 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 1.耳廓
耳廓突出于头面部两侧。
耳垂为脂肪、结缔组织与皮肤构成,无 软骨。
其余以软骨为支架,外覆皮肤。
编辑版ppt
1
分两面: 前面(外)凹凸不平,表面有解剖标志。 后面(内)较平坦
编辑版ppt
2
特点:
1.耳廓突出于体表,皮肤相对较菲薄, 皮下组织很少,血管表浅,血流缓慢— 易受外伤及冻伤,且此处的血肿或渗出 较难自然吸收。
(2)外耳道分部
1)软骨部(外1/3)
2)骨部(内2/3)
(3)呈“S”形弯曲
外段向内、前、上;中段向内、向后; 内段向内、前、下。
编辑版ppt
5
(4)外耳道皮肤,与软骨膜和骨膜紧贴, 感染肿胀—N末梢受压—剧痛
软骨段皮肤有毛囊及皮脂腺,还有耵聍 腺分泌耵聍;
骨部皮肤无毛囊、腺体。
编辑版ppt
其前下方朝内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o 角,婴儿鼓膜的倾斜度更为显著,与外 耳道底约成35°角,故外耳道的前下壁 较后上壁为长。
编辑版ppt
11
分三层:
1)外层(上皮层)与外耳道皮肤相延 续—能再生
2)中层(纤维层)--不能再生
3)内层(粘膜层)与鼓室粘膜相延— 能再生
编辑版ppt
12
分两部分:
2.皮肤与软骨结合较紧,故炎症时,疼 痛较甚。
3.耳廓软骨抗感染能力差,一旦感染易 因软骨坏死而导致畸形。
编辑版ppt
3
生理: 1.收集声波 2.辨别声源
编辑版ppt
4
2.外耳道
(1)外耳道起自耳甲腔底,向内直至 鼓膜,长约2.5~3.5cm,直径约8mm, 为一略呈弯曲的管道 。
编辑版ppt
8
(二)中耳
中耳是一个含气空腔,包括鼓室、咽鼓 管、鼓窦及乳突气房。临床所说“中耳” 多指鼓室而言。
1.鼓室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六个壁(见下图)。容积约1~2ml。
编辑版ppt
9
编辑版ppt
10
⑴外壁:大部分为鼓膜。鼓膜为一宽约 8mm、高约9mm、厚约0.1mm的灰白色、 有光泽、椭圆形的稍向内凹入的半透明 薄膜。是观察中耳疾病的窗口。
6
(5)外耳道N:来源 1)下颌N的耳颞支,分布前半部—牙痛
可传至外耳道
2)迷走N的耳支分布后半部—刺激外耳 道皮肤引起反射性咳嗽。
3)颈从、耳大N和枕小N。 4)面N、舌咽N分支,咽痛引起耳痛。
编辑版ppt
7
(6)外耳道狭 1)外耳道软骨部及骨部交界处。 2)距鼓膜0.5cm处的骨部。 生理: 1.具有传递声波的作用。 2.保护作用:弯曲形状、耳毛、腺体。
紧张部:下4/5处含有排列整齐的放射 状和环状纤维组织。周边增厚形成纤维 软骨环嵌附于鼓骨的鼓沟之中。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编辑版ppt
15
编辑版ppt
16
(一)外耳 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 1.耳廓
耳廓突出于头面部两侧。
耳垂为脂肪、结缔组织与皮肤构成,无 软骨。
其余以软骨为支架,外覆皮肤。
编辑版ppt
1
分两面: 前面(外)凹凸不平,表面有解剖标志。 后面(内)较平坦
编辑版ppt
2
特点:
1.耳廓突出于体表,皮肤相对较菲薄, 皮下组织很少,血管表浅,血流缓慢— 易受外伤及冻伤,且此处的血肿或渗出 较难自然吸收。
(2)外耳道分部
1)软骨部(外1/3)
2)骨部(内2/3)
(3)呈“S”形弯曲
外段向内、前、上;中段向内、向后; 内段向内、前、下。
编辑版ppt
5
(4)外耳道皮肤,与软骨膜和骨膜紧贴, 感染肿胀—N末梢受压—剧痛
软骨段皮肤有毛囊及皮脂腺,还有耵聍 腺分泌耵聍;
骨部皮肤无毛囊、腺体。
编辑版ppt
其前下方朝内倾斜,与外耳道底约成45o 角,婴儿鼓膜的倾斜度更为显著,与外 耳道底约成35°角,故外耳道的前下壁 较后上壁为长。
编辑版ppt
11
分三层:
1)外层(上皮层)与外耳道皮肤相延 续—能再生
2)中层(纤维层)--不能再生
3)内层(粘膜层)与鼓室粘膜相延— 能再生
编辑版ppt
12
分两部分:
2.皮肤与软骨结合较紧,故炎症时,疼 痛较甚。
3.耳廓软骨抗感染能力差,一旦感染易 因软骨坏死而导致畸形。
编辑版ppt
3
生理: 1.收集声波 2.辨别声源
编辑版ppt
4
2.外耳道
(1)外耳道起自耳甲腔底,向内直至 鼓膜,长约2.5~3.5cm,直径约8mm, 为一略呈弯曲的管道 。
编辑版ppt
8
(二)中耳
中耳是一个含气空腔,包括鼓室、咽鼓 管、鼓窦及乳突气房。临床所说“中耳” 多指鼓室而言。
1.鼓室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六个壁(见下图)。容积约1~2ml。
编辑版ppt
9
编辑版ppt
10
⑴外壁:大部分为鼓膜。鼓膜为一宽约 8mm、高约9mm、厚约0.1mm的灰白色、 有光泽、椭圆形的稍向内凹入的半透明 薄膜。是观察中耳疾病的窗口。
6
(5)外耳道N:来源 1)下颌N的耳颞支,分布前半部—牙痛
可传至外耳道
2)迷走N的耳支分布后半部—刺激外耳 道皮肤引起反射性咳嗽。
3)颈从、耳大N和枕小N。 4)面N、舌咽N分支,咽痛引起耳痛。
编辑版ppt
7
(6)外耳道狭 1)外耳道软骨部及骨部交界处。 2)距鼓膜0.5cm处的骨部。 生理: 1.具有传递声波的作用。 2.保护作用:弯曲形状、耳毛、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