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背景下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卷第4期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8,No.4 2009年12月Journal of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ec.,2009
文章编号:1671-6523(2009)04-0108-05
城市化背景下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分析
王章华1,2,颜俊1
(1.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上海200062; 2.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由于社会制度、社会关系、文化及个人等原因,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在城市中存在着就业机会不平等、居住隔离、交往狭窄及社会保障待遇不公平等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的问题。应该加强政策支持和合理安排制度,扩展社会网络、增强社区归属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努力提高流动人口的自身适应能力,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社会隔离
中图分类号:C92.05文献标识码:A
On Social Integration of Mobile Populat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Urbanization
WANG Zhang-hua1,2,YAN Jun1
(1.Pop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2.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330022,China)
Abstract:Owing to social,cultural and personal reasons,mobile population,mostly immigrant workers,are confronted with many social problems including unequal opportunities for employment,isolated living,a narrow circle of social relations,unfair treatment in social insurance and difficult social integration,etc.There-fore,relevant policies should be made and implemented to expand their social network,strengthen their aware-ness of belongingness to communities,help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ccelerate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mobile population.
Key words:mobile population;social integration;social isolation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务工经商,在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其市民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即进城农民“流动不定居,定居不融合”。大部分农民进城的目的就是找一份工作、挣得相对较高的收入,是流动,但不会定居下来,表现为“钟摆式”季节流动。有些定居下来的进城农民也面临着经济、社会状况与城市居民融合困难等问题,仍面临诸多排斥与歧视,形成了一道无形的社会隔离的壁垒,把进城农民排斥于城市正常生活领域之外[1]。本文首先阐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现状、影响因素,并对解决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探索。
收稿日期:2009-11-11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Z0709)
作者简介:王章华(1972-),男,博士生,讲师,主要从事人口与社会研究。
第8卷王章华等:城市化背景下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分析
一、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相关理论综述
(一)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相关概念
1.流动人口学术界对流动人口的概念有许多表述,对它的外延范围的框定也各有异议:世界银行在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某一地域作短暂逗留的人口(如旅游者),其中并不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迁移人口和暂住人口。它认为,这种狭义的流动人口与流入地的公共基础设施(如供水和交通)容量有一定的关系,但对于住宅需求量的影响就不如后两者那么显著了。社会学把从一个社会集团转入另一个社会集团、引起自身社会地位变迁和社会结构变动的个体和群体也划归流动人口的范畴。根据我国国情,流动人口可定义为:离开了常住户籍所在地、跨越了一定的行政辖区范围、在某一地区暂住、滞留、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返回其常住地的人口。
2.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社会融合(social inte-gration)是1966年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研究自杀率时提出的。社会融合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许多研究者认为社会融合指不同个体或群体与某个群体的内聚性,表征是个体在某个群体中的参与程度和认同程度及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程度。也有学者认为,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和谐的社会为目标[2]。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是指流动人口从开始进入流入地(城市),逐步在流入地沉淀下来,在流入地定居、生活和发展,适应流入地的生活方式,成为事实上的流入地移民的过程和状态[3]。流动人口在居住、就业等城市生活各个方面融入城市社会、向城市居民转变的程度,称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度。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社会融合度,也就是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同质化程度或水平,因此亦可称为同质化水平[4]。
(二)国外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相关理论
早在19世纪90年代,以美国社会学家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就开始研究从欧洲来到美国的新移民如何进入和适应新的环境(例如,芝加哥城)。西方对外来移民与主流社会关系问题的理论探讨,按其基本取向,可以梳理出“同化论”和“多元文化论”两大流派[5]。
(1)“同化论”强调外来移民对当地主流文化的认同,认为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一般要经历定居、适应和同化3个阶段,对流动人口来说就是学习、适应、接受所在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抛
弃原有的社会文化传统和习惯,进而才能实现同化和融合。美国芝加哥学派的著名学者罗伯特·E帕克(Robert E Park)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1930年版)中把“社会同化”定义为:“社会同化指的是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一些具有不同种族源流、不同文化传统的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共同文化的过程,即个人与群体从其他群体获得记忆、情感、态度,并且共享他们的经历和历史,逐渐融汇成共同的文化生活”。这种文化的共性至少应当达到足以使国家得以延续的程度。同化论是“熔炉论”的普遍性表述,包括1782年克雷夫科尔的“熔炉论”(他认为:美国已经并且仍然继续将来自不同民族的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人种———“美国人”)、特纳19世纪中叶提出的“边疆熔炉论”(即各移民族群伴随着美国西部边疆的发展而被“美国化”)、肯尼迪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三重熔炉论”(即美国存在新教、天主教、犹太教三座熔炉)以及斯图尔特的“变形炉论”(即认为各民族文化在美国熔炉中被变形为美国文化)等。戈登提出应该从7个方面来测量族群的社会融合程度:文化接触、结构性同化、通婚、族群认同、偏见、歧视、价值和权力冲突(Cordon,1964)[3]。
(2)“多元文化论”认为,流动人口将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经历和价值观念重新塑造其生活的地点,并有助于建构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1915年,犹太裔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Horace Kallen)已开始发表系列文章批评“熔炉论”。他认为,“个人与族群的关系取决于祖先、血缘和家族关系,是不可分割、不可改变的。1924年,卡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多元论”,他认为,在民主社会的框架内应保持各族群的文化。霍斯和金通过对美国“韩裔族群”的研究提出了“非零和型同化”的概念,他们将韩裔移民在适应美国的同时还保留自己文化内核的适应形态称为“执着性适应”(Hurh&Kim,1984)。周敏和林闽钢(2004)通过对华人新移民的社会融合状况的研究发现,具有雄厚的人力资本的新移民能够更好地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然而华人移民仍不愿意放弃聚居的习惯。社会融合的“多元文化论”“强调不同种族或社会集团之间享有保持‘差别’的权利”(李明欢,2000)。提倡“多元文化论”者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论证其积极的社会意义:首先,支持者普遍认为,在实施多元文化政策的国家,反映不同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其次,推行“多元文化政策”,有助于形成宽容、理解“异”文化的社会氛围,有利于不同民族和睦相处;第三,推行“多元文化政策”有利于缓
·
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