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指标体系构建
难 以作 结论 。 由于测量 流动人 口社会 融合 的指标 众多 , 而且在 每一个 指标 上 的农 民工社 会 融合 状况 不尽 相同, 因此很 难 给出一个 综合 性 的结论 。总之 , 现有 的研 究不 管是 总体评 价还是 分类评 价 , 其结论 都 是定
性 的 , 模糊性 的。这种模 糊性 的结论 往往会 导 致 同一研 究 数 据 因不 同 的研究 学 者 而给 出 不 同的结 论 。 是
峰 会上制 定 的里斯本 战略 开启 了欧盟 社会融 合进 程 ( 0 5年 改 为社 会 保护 和社 会 融合 进 程 ) 20 。在 欧盟 的 社会 融合 进程 中 , 欧盟 开发 了一套 测量 社会融 合 的共 同指标 , 即欧 盟社会 融合 指标 。紧随其 后 , 国文 化 英 委员 会布 鲁塞 尔外 交政 策 中心和 移 民政策 组也 于 2 0 0 4年提 出 了欧洲 公 民资格 和 融合 指数 ( 0 7年改 为 20
以从城 市层 面研究 流动 人 口的政策融 合状 况和流 动人 V 的总体 社会 融合状 况 , 可 以从 全 国范 围或 者跨 I 还
国家 、 地域 进行研 究 。 目前 不少研究 没有 区分社 会 融合 研 究 的层 次 , 跨 而误 将 流 动人 口的个 人融 合度 理
解 为 流动人 口的群 体融 合度或 者城 市融合 度 。第 三 , 标 不统 一 , 乏横 向和纵 向的可 比性 。 目前 学者 指 缺 在研究 流动 人 口社 会融 合 中大 多根据 自己的理解 对社 会 融 合进 行操 作 化 , 导致 指 标 混乱 , 仅 同一 指标 不 被归 入不 同维度 , 而且研 究结 果也缺 乏可 比性 。第 四, 动人 口社会 融合 指标缺 乏指数 化 , 流 因此 导致 研究
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融合发展工作报告人社
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融合发展工作报告人社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社会区隔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主要包括社会和心理两个方面,社会层面的融入主要是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方面的市民化。
传统上,少数民族主要聚居我国西部边疆和农村地区,改革开放之前,民族和区域之间流动率低,民族空间分布板块化。
与之对应,中国社会许多领域中“存在于汉族公民与‘少数民族’公民之间的系统性制度化区隔,这一客观上普遍存在的群体区隔在另外一个维度上同样把中国社会一分为二。
”不仅在深层上冲击了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构建,同样也带来了当前两部分国民交往中一系列值得关注的各种社会矛盾、利益冲突和文化隔膜。
传统的民族工作重心在民族地区,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不同治理模式是最浅表的二元结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民族和地区之间流动程度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地方成为多个民族共同居住、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那么,进城之后的民族空间分布、社会交往呈现怎样的格局?能否破解传统民族相对聚居造成的中央权威无法渗透基层社会,带来的治理危机问题?能否通过城镇化推动流动人口在城市实现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方面的市民化?1、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择族而居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从业具有多样性,相应的居住模式也具有多样性,其中散居成为他们的主要模式。
尽管这是普遍的现象,但因语言、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程度不同的差异,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又有“相对聚居”特点,以穆斯林群体聚居最为典型。
一方面,民族地区城镇化没有化解民族聚居的传统格局。
新疆世居14个民族,相对聚居南北疆各地边疆和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少数民族农牧民进入城市,把相对聚居边疆的民族分布模式带入城市,乌鲁木齐民族空间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以二道桥为中心,北部以汉族、回族为主,南部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为主。
二是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聚居城乡结合部。
开展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总结5篇
开展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总结5篇篇1一、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数量逐年攀升,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年度,我们围绕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报告旨在回顾总结本年度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二、工作内容及成效(一)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1. 制定并实施《流动人口管理办法》,明确各级管理部门职责,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优化管理流程。
2. 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实时更新、动态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3. 开展跨部门协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管理措施的落地执行。
(二)深化流动人口服务工作1. 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为流动人口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2. 开展服务宣传周活动,普及相关政策法规,提高流动人口的政策知晓率。
3. 针对流动人口需求,设立就业咨询、法律援助、健康咨询等专项服务窗口。
4. 推动社区融入活动,组织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增强流动人口的归属感。
(三)加强数据分析与研判1. 定期收集并分析流动人口数据,掌握人口流动规律及变化趋势。
2. 结合数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和服务措施。
3. 开展流动人口居住状况调研,深入了解流动人口的生活需求及面临的问题。
(四)强化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估1.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的有效实施。
2. 定期开展考核评估,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鼓励创新举措,对优秀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
三、存在问题及挑战(一)流动人口信息更新不及时,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部分服务措施未能完全满足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服务质量需进一步优化。
(三)部分区域协同合作不够紧密,部门间信息共享仍需加强。
(四)流动人口自我管理和服务参与程度不高,社会融入仍需推进。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和信息更新。
(二)深化服务措施,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流动人口活动方案
(2)内容: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如电工、焊工、家政服务等。
(3)方式:与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培训课程。
4.流动人口子女关爱活动
(1)目的:关注流动人口子女成长,提高其综合素质。
(2)内容:开展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
5.评估阶段: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为后续活动提供改进方向。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专门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统筹与协调。
2.人员保障:配备专业人员和志愿者,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资金保障:合理预算,确保活动所需资金得到保障。
4.法规保障:确保活动内容和形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六、预期成果
-内容:组织文化交流、节日庆典、志愿服务等活动。
-方法:通过社区活动中心,定期开展多样化社区活动。
四、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进行前期调研,了解流动人口的具体需求和存在问题。
2.制定阶段:根据调研结果,细化活动方案,明确各阶段任务。
3.宣传阶段: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方案内容,提高流动人口参与度。
4.执行阶段:按照既定计划,分步实施各项活动。
流动人口活动方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篇
流动人口活动方案
一、背景与目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流动人口也给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带来了一定压力。为了更好地服务流动人口,提高其生活质量,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基本原则
1.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活动合法合规开展。
(3)方式:通过社区服务中心、企业、工地等渠道开展登记工作。
关于流动人口融入式服务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关于流动人口融入式服务管理的现状与思考流动人口的出现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生动写照。
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看,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只能是暂时的,不应是长期的,更不应是永久的。
当前,不少流动人口处于“城市融不进、老家回不去”的窘境,处理不好,将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
如何使大多数流动人口稳定下来,在城镇和农村各得其所,已经成为社会管理中最突出的任务之一,也是我们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活富裕、风尚文明的现代化绍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融入之需1.“聚财先聚人”,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式服务管理是发展之要。
流动人口是我市二、三产业的主要劳动力来源之一,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当前,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用工荒”的潜在风险在加大;另一方面流动人口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普遍偏低的问题仍比较突出,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引导流动人口融入绍兴,不仅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赢得更长久的“人口红利”,而且有利于优化流动人口教育培训等服务,提高现有劳动力素质,更好地为经济转型升级服务。
2.“同在蓝天下”,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式服务管理是民生之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应是仅仅局限于户籍人口的民生,而是应该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常住人口的民生。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流动人口特别是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社会保障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期待享受市民待遇的呼声更加强烈,要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更加迫切。
能否回应和满足他们的新要求、新期盼,实现同城同待遇,事关成千上万流动人口家庭的幸福安康。
3.“矛盾难回避”,推进流动人口融入式服务管理是稳定之重。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左右我市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多年来,流动人口一直占我市全部刑事作案人员的6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以上。
可以说,流动人口犯罪是流动人口没有成功融入流入地社会的一种反映。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秦加加)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完善研究摘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研究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提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不仅是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农村发展的需要。
尽管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然而纵观国内研究情况来看,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的研究并不多,现有的研究仍需有些方面需要进一步补充与完善。
因此,本文在借鉴欧盟和美国移民社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从社会保障、经济地位、社区参与、心理认同四维度构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测量指标体系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总量继续增加、规模在持续扩大。
时间序列的数据表明,2010年流动人口为2.21亿人,到2014年增长到2.53亿人,年均增长800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3.39%。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将逐步增长到2.91亿,年均增长600万人左右,其中农业转移人口将达到2.2亿人,约占城城流动人口三分之一,年均增长450万人左右。
提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的切实回应。
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如何让有意愿在流入地生活和居住的流动人口定居下来,并最终能够融入到流入地社会,是新形势下城市和农村发展的迫切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农业转移人口顺利转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推进城镇化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生活、就业稳定性的增强,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留意愿不断增强,居住时间在不断的延长。
现实情况表明,随着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时间的长期化,家庭核心化转移加快,工作和就业趋于稳定,流动人口融入意愿和需求也将日益增加。
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对于稳定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涌入流入地,并在流入地工作生活,但工作时间和居留时间大多趋于短期化,流动人口并未真正地融入流入地社会。
人口流动与城市社会融合
人口流动与城市社会融合人口流动是指人们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和流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人口流动在当代社会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尤其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和活跃。
这种人口的流动不仅对个体和家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城市社会的融合和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人口流动对城市社会融合的推动意义首先体现在经济方面。
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
像大城市一样,北京、上海等地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这些人口的流入为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持。
他们为城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和多元化的技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他们开办了小餐馆、小超市、理发店等各种小型商业,丰富了城市的商业格局,同时也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人口流动和城市社会融合也对城市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城市作为多元文化的交汇地,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口流动使得城市的文化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外来人口带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
与此同时,城市的社会生活也更加多元化和开放。
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们在城市中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共同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圈。
这种多元化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然而,人口流动和城市社会融合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人口流动可能对原居民的生活和社会秩序产生一定的冲击。
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可能造成城市资源的紧张和失衡,增加城市的社会压力。
原有的社会秩序可能被打破,社会矛盾也可能因此增加。
其次,流动人口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往往相对较差,容易形成城市中的低端就业群体。
他们可能没有稳定的职业和社会保障,容易陷入贫困和边缘化。
这对城市的社会稳定和融合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实现人口流动和城市社会融合的良性互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
首先,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和政策,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保障和福利。
同时,也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自身素质。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吸引了众多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前来寻求发 展机会。据统计,上海市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已超过百万,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 力量。然而,由于城乡文化差异、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原因,他们在城市中的社会 融合问题也日益凸显。
二、现状分析
1、生活和工作状态
新生代乡城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状态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 是长期在城市工作,但居住条件有限,居住环境较差;二是频繁更换工作,无法 稳定下来,导致生活不稳定;三是虽然在城市工作,但仍然保留农村户籍,无法 享受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
3、促进就业创业:政府应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方式, 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同时,应加强劳动监察 力度,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4、加强社会认同教育:社会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教育, 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这包括了解城市文化、提高沟通技能、增强自信 心等方面。
谢谢观看
在分析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时,我们可以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 个角度进行考察。首先,个人因素是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外出最为直接的原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工作机会的增加和收入的相对提高,使得新生代农 村流动人口更加倾向于外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此外,农村生活成本的上升也 促使一些家庭贫困的年轻人选择外出谋求生计。
在传统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普遍存在社会认同困 境。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他们往往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社 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导致他们在城市中缺乏归属感。同时,由于教育程度普遍较 低,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市场上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难以获得稳定的 职业和收入,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社会认同问题。
四、成果展示
2023年流动人口综治工作总结5篇
2023年流动人口综治工作总结5篇第1篇示例:2023年流动人口综治工作总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流动人口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各地加强了流动人口综治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以下是对2023年流动人口综治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一、工作总结2023年,各地在流动人口综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方面是在政策法规方面的完善,在促进流动人口的就业、居住、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保障了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加强,包括加大对流动人口聚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条件。
在流动人口登记管理方面,各地普遍推行了流动人口实名制管理,建立健全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登记系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管理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
在社会保障方面,各地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推动流动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文化教育方面,各地也加大了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投入,推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提高他们的受教育水平。
2023年在流动人口综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比如制度落实不够到位、管理服务不够精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
二、展望与建议面对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综治工作,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政策法规的完善和落实。
要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特别是要解决流动人口在就业、居住、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要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由于流动人口聚集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道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活质量。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社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社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王春光“认同”有多种含义,既包括客观的一些相似或相同特性,如相同的身份、相同的表现等,又包括心理认识上的一致性及由此形成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偏重于对社会认同的心理活动层面的研究,而社会学更偏重于社会现象的一致特性(比如身份、地位、利益和归属)、人们对此的共识及其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科尔曼(James S.Coleman )提出了七类认同:对直接亲属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对雇主的认同、对主人的认同、对势力强大的征服者的认同、对社区的认同、法人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的认同。
这里所谓的社会认同的含义,包括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首先他们在对自身的社会特性(如身份、职业和生活等)上有没有表现出一致性和相似性的看法,比如按现行体制的标准,他们是农民身份,他们是否认可这种身份呢?如果不认可,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社会身份呢?他们是否根据现有的社会位置来判断其身份呢?等等。
对此,我们提出的一个命题是,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更倾向于不认可体制给他们设定的那种农民身份,对自己的身份赋予了更多、更新的解释和涵义。
其次是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对有关的社会群体和社区环境的归属性认可情况。
他们怎么看待流入地社会?是否认为自己不属于那里?他们对流出地的社会又是怎样的态度?是否觉得自己与它越来越疏远?我们的再一个命题是,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越来越缺乏明确的社区归属取向。
第三,他们与社会组织和行政组织的关系。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是否具有更强的组织参与意识?他们是否隶属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他们对有关的行政组织是否表现出遵从和认可?他们是否享受到行政组织给予的有关管理服务?后一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行政组织的遵从程度。
于是我们的第三个命题是,他们同样缺乏明确的组织归属取向。
最后是他们对自己未来归属的认可问题。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
其精神文化生活亟待改善。 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 , 城市居 民与流动人 口都存在如何改
变 、 整 和 完善 自己 的 问题 。 以农 民 工 为 主体 的 流 动 人 口与 调 市 民 的继 续 社 会化 和 再社 会 化 是造 就 “ 市 和 谐 市 民 ”建 立 城 ,
点在于强调其身份的转型和心理的适应变迁 。 在我国传统社 会向现代社会、 从农耕社会向工 业社 会转 型中, 以农 民工为 主体 的流动人 口是我们当代社会的“ 际人”他 们处在两个 边 , 时代的交界处 , 不但要经历中国社会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社 会文化变迁 , 完成现代化 , 同时还处在两种体制的接壤处 , 跨 越 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结构 , 完成城市化 。他们在 这个“ 断裂 ” 的世界 中承受着历时态与共时态 的双 重转 型压 力, 面临艰巨的再社会化 的任务。 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 对现 状更加不满 , 但又更 习惯外 出的生活 , 对未来归属上还 没有 明确 的行动选择 ,彷徨于返 回乡村与定居城市社会之问”口 “ ,
出九大趋势 , 即流动人 口的普遍化, 流动原因的经济化 , 流动
时间 的长期化 , 流人地分布 的沿海集 中化 , 年龄结构 的成年
化 , 别 构成 的均衡 化 , 性人 口流 动 的 自主 化 , 动 方 式 的 性 女 流 家庭化, 学业 构成 的“ 识 化 ” 【 些 趋 势证 明城 市政 府 过 去 知 。哒 ,
湖北 社 会科 学 2 1 0 0年 第 2期
流动人 口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
钱 正 荣
( 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 院, 湖北 武汉 4 07 ) 30 2
摘要: 现代 化视 角、 会排 斥视 角、 会 资本视 角以及 公共政 策和 制度分析视 角, 当前研 究流动人 口社 社 社 是
浅析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问题
浅析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表现和成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对策与建议:即一方面要从制度上进行改良,以此促进流动人口的有效社会融合;另一方面要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在心理层面上得到很好的调整。
标签:流动儿童;社会排斥;社会融合;社会认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乡之间出现了大批的人口流动现象,人口流动的方式从原先的单独外出转变为现在的举家迁移后,进入了家庭化的流动阶段,随父母来到城市的儿童也越来越多。
由于制度、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排斥,这些在城市社区居住的流动儿童面临着教育、贫困和社会边缘化等诸多社会排斥所带来的问题。
他们的社会融合问题,关系到所在城市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1]一、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问题表现1、经济地位低,社会支持力弱与从小出生和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相比较,流动儿童在经济条件方面与他们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不仅是因為他们的父母从事着普通卑微且收入较低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要面临家庭的各项支出,辛苦赚回来的工资除去供家庭的开支、房租、给孩子缴纳学费,已经所剩无几,更别说给孩子报补习班,买他们喜欢的东西。
父母们想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往往在经济支持上表现得是有心无力。
大部分流动儿童基本没有自己固定的零花钱,不过近几年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周末的时候,生活在城市的流动儿童能够获得一些用于买午饭的零钱,因为家里没有人做饭。
总体来说,物质资源的匮乏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然而在经济上,流动人口、流动儿童与城市人群存在天然的屏障,经济融入程度方面就显得比较低了。
2、社群结构简单,改变困难从社会融入这个层面看,流动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他们和新环境所需要构建的一种社会关系。
这部分孩子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有些是比较内向、害羞,有些就是特别外向,表现的很调皮,在社区、学校、邻居看来是一个很不乖的孩子。
另一个方面是指社会交往网络比较简单。
同辈群体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和自己生活习惯格格不入的城市生活,内心是很难接受和融入的,也很难把自己当成一个本地人去生活。
社会融合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创新
社会融合视角下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创新作者:郑娟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11期摘要:流动人口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对加快海西经济区福建进步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本文针对通过社会融合视角下得福建省流动人口的现状,探讨我省在就业、户籍、子女教育和社会保障问题方面的现状,提出海西背景下流动人口相关政策的制度创新理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现状;制度创新我国是当今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上流动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省人口流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规模和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省流动人口11074527人,其中省外流入4313602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省内流动人口增长87.35%,省外流动人口更是增长101.08%。
这是一个正在不断变化的数字。
2009年,福建省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由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推动海西建设刻不容缓,加快海西建设离不开流动人口本地化的管理。
作者以海西经济区福建省为例,对当前我省流动人口本地化现状进行探究,并找出海西背景下流动人口本地化政策的改革路径,为完善我省发展战略,推动两岸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福建省流动人口本地化的现状分析(一)就业问题。
当前,福建省农村劳动力及人口大部分向厦门、福州、泉州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大多数人的基本动因就是经济利益。
目前,我省流动人口就业率偏低,他们自身择业能力取决于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和知识文化水平。
较低的受教育水平,教育和培训的匮乏,大批量的流动人口仍旧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
一方面他们缺少参加城市就业竞争的能力和信心,另一方面他们也缺乏对信息应有的收集、判断和识别。
我省人力资本具有偏向性,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着不确定性风险,我省目前的就业处于大量待业人员和一些较高级就业岗位空位待聘并存矛盾。
同时,城乡分割和地域分割问,劳动力流动不合理,阻碍外来农民工流动的政策,农民工流动的就业管理和服务不够,使流动人口的本地归属感下降,造成整个就业市场的阴霾。
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 目批 准号 :0 JD 0 4 ,以及 复旦大 学 9 5工程哲 学社 会科 学创新 基 地 “ 国城 市化 发展与 流动 人 口社 会融 合 项 8Z 0 2 ) 8 中
研 究 ”项 目的支持 。
收 稿 日期 ]2 l— 3 2 0 10 — 6 [ 者简介 ]李 涛 ,复旦大 学社会 发展 与公共政 策 学 院硕 士研 究生 ;任 远 ,复旦 大学社会 发展 与公 共政 策学 院 作
结构 ,并从制度排斥 上限制 了流动人 口融入城市体系。 正是 因为户籍制度 和在此基础上建立 的就业制度 、教育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形成 了城 乡之间的壁垒和城市内部的壁 垒 ,使 流动人 口难 以均等化地 获得 城市发展所带来 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 ,形成 对 流动 人 口融 入 城市 的制 度 排 斥 ,限制 了在 城 市 地 区 的外 来 移 民融 人 当地 社 会 。 表 1以 上海 为例 ,通 过 对 有 关 政 府 部 门相 关 政 府 文件 的 梳理 ,说 明 户 籍 制 度 所 关 联 的各 种 制 度 安排 ,说 明本 地人 口和 流动 人 口之 间社 会 福 利 的差 异 性 。
不大 的情况下 。户籍制度对 城乡关 系失衡影 响并 不显著 。但 改革开放 以来 ,特别 是 18 90年代 以 来 ,随着城 乡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水平 的差 异 E益扩大 ,户籍制度所 形成 的城 乡差距 和城 乡壁 垒 t 也 F益强化 。户籍制度 和附属在其 之上 的社会 福利体制 则 日益对城 乡差异扩大化 产生重要影 响 , t
正因为一 系列社会福利体制嵌套在户籍制度之上 ,城市外来 人 口由于没有当地户籍 ,在各项
公共 服 务 和 社 会 福利 安 排 上 面 临制 度 的排 斥 。城 市 部 门所 担 心 的是 ,开放 城 市 户 籍 制 度 ,会 导 致
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合
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合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现象。
从农村到城市,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人们以不同的动机和目的选择流动。
然而,人口流动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尤其是在社会融合方面。
本文将探讨人口流动对社会融合的影响,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人口流动给接收地社会带来了文化多样性。
流动人口往往携带着不同的习俗、语言和价值观念,这为接收地社会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纽带。
然而,在面对这样的多样性时,社会融合面临着挑战。
为了实现社会融合,接收地社会需要建立包容性的制度和政策,鼓励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只有通过接纳、倾听和尊重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融合。
其次,人口流动对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流动人口通常以务工、创业为主要目的,他们为接收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拥有不同技能和背景的人们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劳动力和创新思维,推动了经济的多元化和发展。
然而,要实现真正的社会融合,还需要创造公平和包容性的就业机会,确保流动人口能够融入社会,享受平等的待遇。
只有这样,人口流动才能成为社会融合的助推器而不是阻碍。
然而,仅仅依靠个体和政府是无法实现社会融合的。
流动人口自身也要参与其中,积极融入接收地社会。
他们应该学习和掌握当地的语言和文化,理解和尊重当地社会的规则和价值观念。
同时,接收地社会也应当提供适应和融入的机会,帮助流动人口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例如,提供语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此外,社会融合也需要各方面的合作。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共同努力,共同促进社会融合。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流动人口融入社会并享有公平的权益。
企业应该提供机会和平等的待遇,不歧视流动人口。
社会组织可以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社会的对话和合作。
而每个个体,无论是流动人口还是接收地的居民,都应努力建立友善和谐的社会环境,消除偏见和歧视。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农村流动人口作为这一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他们在城市生活、工作的面临着如何融入城市社会、实现自我认同等多重挑战。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以期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首先将对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
随后,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分析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城乡融合对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社会认同的影响机制。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促进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提升社会和谐稳定水平贡献力量。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揭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我们也期待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公众对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社会认同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共同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逐渐成为了城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与老一代农村流动人口相比,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更丰富的职业技能和更广阔的社交网络,因此,他们的社会认同现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在身份认同上更加多元。
他们不再仅仅将自己视为农民或农村人,而是开始接受并认同自己的城市生活身份。
他们积极参与城市社会的各种活动,努力融入城市的生活方式,寻求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在价值认同上更加开放。
他们不再固守传统的农村价值观,而是开始接受并认同城市的现代价值观念。
他们注重个人发展,追求自由和平等,强调个人权利和尊严。
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和社会融合项目典型案例填报表
流动人口健康促进或社会融合项目典型案例填报表
题目
“同在蓝天下”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典型案例
健康促进或社会融合
健康促进
推荐单位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传真
案例介绍:项目立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项目实际效果。
(包括实施背景、工作思路、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及收获等方面,突出项目实施前后的现状、效果评价,主要以数据支撑。1000-1500字左右)
创新点
(归纳出案例的创新点,300字以内)
重点推行落实“健康促进五类服务”,将辖区各类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行为系统化,整合为“健康阵地建设、健康知识普及、医疗健康服务、特色健教活动、健身文体活动”五类模块化服务项目,将流动人口作为“新邻里”,全面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与关爱,让他们在生活、精神上逐渐融合这座城市。
一、加强健康管理,保护员工身心健康。
健康教育。在职工食堂、车间出入口、宿舍等职工相对集中的场所设置醒
目的健康教育专栏,企业内部的网络、书刊设置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题栏目,利用图书室、世代服务室、早会等开展劳动安全及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定期组织在岗职工开展职业卫生培训,强化职工职业卫生、劳动保护和健康意识,培训率达100%。员工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卫生行为率达到了90%以上,员工身心素质进一步提高。
人口流动对社会融合与团结的影响
人口流动对社会融合与团结的影响人口流动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其对社会融合与团结产生着深远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的流动性也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
人口流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人口流动对社会融合与团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首先,人口流动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随着人们的流动,不同地区的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
流动人口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
这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了民族间的相互理解,打破了地域和民族的壁垒,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感。
其次,人口流动激发了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人口流动带来了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流动人口为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了技术和经济的进步。
同时,人口流动也促使地方政府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以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
经济的发展和创新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福利,增加了社会的繁荣和团结。
然而,人口流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对社会融合与团结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流动人口可能会面临社会融合的困难。
不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习惯存在差异,融入新的社会环境需要时间和努力。
流动人口可能会面临歧视、排斥和孤立,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和谐。
其次,人口流动也可能导致社会的分化和冲突。
大量的流动人口可能导致资源的竞争和社会的分层。
一些地区可能因为流动人口的涌入而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社会结构。
流动人口可能面临就业、住房和教育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社会融合与团结的症结所在。
为了解决人口流动对社会融合与团结的影响产生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和保障。
此外,应该加强社会的宣传和教育,提倡包容和理解,克服地域差异和歧视问题,促进社会团结与融合。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应该加强规划和管理,为流动人口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
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的政策举措
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的政策举措
以下是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的一些政策举措:
1.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政府可以确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够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
这可以通过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建设学校、医院和社区设施来实现。
2. 促进就业机会平等:政府可以采取措施,确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够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
这可以包括推动反歧视法律的实施,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提供创业支持等。
3.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政府可以鼓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这可以通过资助少数民族文化活动、建设文化中心和博物馆、促进少数民族艺术和手工艺品的推广等方式实现。
4. 促进交流与互动:政府可以推动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理解。
这可以通过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民族文化展览、举办庆祝活动等来实现。
5. 提供法律援助和社会保护:政府可以设立法律援助机构,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保护。
此外,政府也可以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社会救助、保险和养老金等保障。
6. 促进社会融合与参与:政府可以鼓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参与社会事务,提供机会,增加他们的社会参与度。
这可以通过组
织培训课程、提供社区服务机会和参与政府决策等方式实现。
以上政策举措可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促进他们的发展和保护他们的权益。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口 责 任 编 辑 : 曲 冬
The So i c alCoheson ofMi an opul i i gr t P aton
流动人 口的社会融合
文 I 骏 I uJn l 顾 u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G
度以 后 ,为了便于 供需双 方 的交 易 ,必然导致 产业 专业化 的集 聚 。
事物 都存在 两面性 , 随着 城市规 模 的不断 扩大 , 尤其是 发展 到特大城 市阶 段 , 聚的 正效 益正 不断 地 集
被其 负效益所抵 消 ,甚 至负效 益大 干正效 益 。由于 人流 、物 流的高 度集 聚 ,产生 了非 常复 杂的组 织 关系 , 有非 常复杂 的 巨型构 筑物 ( 比如说 大 型场 馆 、大广场 、大 会堂 ) ,非 常复杂 的 交通 ,这种 复 杂性挑 战我 们 的技 术能 力 。另一个就 是高 风险 。就 系统 来说 , 是复 杂的 系统 越是 脆弱 。比如 恐怖主 义 问题 等 ,各种制 越 度 问题 都可能造 成社 会的 瘫痪 。 有就 是高地 价 。 市空 间有一 个非常 特殊 的情况 , 还 城 就是 空 间区位 的唯 一 性, 不存 在两个 完全一 样的 区位 。 个特性 导致 了城 市中心 的高地价 。 间拥挤 不断 推动 城市 中心 地价 的 这 空
健康 的比例是 最高 的 ,工作压 力也最 大 。 有调 查显示 , 在小城 镇 中人类 幸福 感最强 。我的观 点就是 从大城 市走 向小镇 联 盟 , 找一 种小城 镇联 寻 盟的理 想状态 。 市规 划界 的鼻祖 霍华 德提 出:要把城 市溶 解到 乡村之 中 。田园城 市 才是 为健 康生 活所发 城
于瘫痪的状态。因此从组织体制的变革上 ,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比如说块状经济, 其产业集群的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龚维斌
2012-8-28 16:04:21 来源:学习时报 2012年08月21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要求,其中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值得关注。
由于各种原因,流动人口始终被视作外来人口,被当作外地人,难以在当地扎下根来,与本地人缺少正常的交往和交流,社会融合度较低,潜藏着不少矛盾和冲突。
我国流动人口中既有向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流动的农村人口,也有在城市间流动的城市人口。
总体上看,我国流动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工及其家属,他们以向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为主。
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往往以地缘、血缘为纽带工作和生活在一起。
有的以工厂为聚落,有的以城市边缘为落脚点,形成“浙江村”、“河南村”、“湖北村”、“安徽村”等。
有的大城市万人以上的流动人口聚集区多达数十个甚至上百个。
流动人口聚集的社区内部,社会结构、人员交往、社会活动、社会心理与当地社区存在很大差异。
总体上看,流动人口工作和生活在与当地人相对隔离的世界中。
据调查推算,我国已有2.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和农民工二代,其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 60%以上。
所谓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和“90后”农民工,农民工二代是指出生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
新生代农民和农民工二代不同于老一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新的特点。
一是文化程度较高。
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 80%以上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相当一部分具有高中和大专文凭。
二是绝大多数没有结婚成家。
三是没有真正的农村生活体验。
很多新生代农民工一直在学校上学,毕
业后就开始外出打工,并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缺少真正的农村生产和生活经历。
四是接受外部信息多。
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媒体化、数字化时代,他们和城市孩子一样使用手机、上互联网、看电视、看报纸,因此接受的信息与城市孩子差别不大,对新事物兴趣浓厚。
五是对待工作表现出“三高一低”的特点。
“三高”是指:第一,职业发展要求较高,不再满足于有工作,而是开始选择那些有利于自己长远发展的职业。
第二,工资待遇要求较高,不再满足于比较低的工资报酬。
第三,权益保护要求较高,希望能够受到平等对待,希望有尊严地工作,希望合法权利得到维护。
“一低”是指吃苦耐劳的精神较低,他们中不少人不再愿意像其父辈那样从事苦累脏险的工作。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近年来,不少地区出现招工难和“民工荒”现象,有事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并存。
新生代农民工从农村走出以后,很少有人愿意再回到农村,过着他们父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就业形势严峻的时候,大多数返乡农民工也只是回到家乡的城镇寻找工作和生活机会,而没有真正回到乡村从事农业生产。
农民工二代是指在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出生并成长的农民工子女。
农民工二代大部分还处于在校学习阶段,也有少数已经进入成年。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说着流利的当地话,不会说老家话,对于老家没有多少概念,认为那是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家乡,似乎与自己关系不大。
但是,他们也不认为自己是所在城市或地区的人,他们生活在与当地人没有多少往来的另一个世界中。
他们有时为所在的城市感到自豪和骄傲,常常又有自卑感,有时又有不公平的感觉。
他们渴望能够成为真正的当地人。
近年来,在城市中还出现了流动和漂泊的大学生。
他们没有当地的城市户口,
就业层次不高,工作不稳定,收入较低,大多在城乡结合部租住比较便宜的住房,但是,他们并不气馁,虽弱小但仍然顽强地拼搏奋斗,希望有一天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
“蜗居”和“蚁族”是他们的生存状态。
青年学者廉思几年前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对居住在北京市海淀区唐家岭一带的“蚁族”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调研,从而使这一现象公之于众,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二代以及“蚁族”大学生所受教育和生活经历的独特性,他们一方面强烈希望能够融入当地社会,另一方面对当地人的歧视和社会排斥非常敏感。
因此,近年来,外地人与本地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变得多了起来,有的甚至十分激烈。
造成外地人与本地人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在于户籍制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不平等的制度安排。
由于城乡分割的两种制度体系是历史形成的,要走出这一困境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国家已经为此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效,“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局面正在改变。
但是,应该看到,由于流动人口结构和社会需求层次的变化,人口流动过程中社会融合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需要各地政府结合户籍制度改革,从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参与、社会舆论等方面创造条件,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促进外地人与本地人的交往和社会融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平稳健康发展。
一要降低公共服务的门槛,提高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能力。
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社会融合遇到的主要障碍是就业困难而且不稳定、工资待遇低、社会保障不健全、子女上学难、住房困难、看病贵看病难等,这些因素影响了流动人口的
生存和发展能力,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影响了他们与当地人的正常交往,影响了他们对当地社会的评价和认同。
因此,流入地政府、劳动用工单位和社会组织要千方百计为流动人口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免费或者低偿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为他们提供廉租房、初级医疗服务、法律援助等,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
二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社会工作,关心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
2010年接连发生的“富士康跳楼事件”警示我们,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
政府、各类企事业用工单位、社区和社会组织要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维护他们的尊严,关注流动人口的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关注他们的情绪表现,关心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关心他们的社会交往,关心他们的婚恋和职业发展,注意与他们沟通交流,注意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防止出现偏激心理和行为。
三要把流动人口纳入城市社区管理,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
要改革城市现有社区管理模式,把流动人口统一纳入当地社会管理和服务之中,按照实有人口数量设置管理和服务机构,配置相应的人员、经费和资源。
既可以在流动人口中建立相应的管理和服务组织,开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也可以在现有的社区管理服务组织中吸纳流动人口中热心公益、有威信的人员,更加顺畅、准确地反映流动人口的诉求,用更加适合流动人口特点的方式提供管理和服务,从而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的针对性,增强管理和服务的效果。
四要积极想办法让有条件的流动人口转户入市,从根本上破解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难题。
对于那些在当地工作和生活时间较长、有稳定住所、稳定收入、遵
纪守法的流动人口要逐步允许其落户当地。
这样既可以更好地保障流动人口享有平等的市民权益,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为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和活力,同时又可以为其他流动人口树立榜样、看到希望,更加努力地为当地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五要教育引导当地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正确认识和对待流动人口,消除他们的偏见和歧视。
要宣传流动人口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作出的贡献,宣传流动人口中的光进事迹,要组织开展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的联谊活动,教育本地人认识到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流动人口的辛勤劳动和重要贡献,流动人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