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初中文言文语法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下的初中文言文语法教学

随着新一轮教改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材已逐渐淡化了语法。中考中,句子成分分析、复句的层次分析已不再出现。于是,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就只是随便提提,甚至,有些老师就干脆放弃语法这一块的教学。其实,这种做法是相当错误而有害的。文言文中的语法应该包括词类的活用、文言句式等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我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要作为学习的重点,要注意随时地渗透,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语法学习是文言文学习的必要内容。

一、初中阶段的学习要以“文”和“言”为主,对语法知识只要涉及即可,而不必作为授课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为: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在课文《桃花源记》中,有“林尽水源”这么一句,学生在翻译本句时,很多都只能按课文下面注释进行翻译,“尽”翻译为“消失”,整句翻译为“桃花林在水的源头消失了”,老师讲解也最多只讲“水源”不能看作名词,为介词结构“在+水源”后置作补语,但为什么作补语呢?就可能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其实,古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在有的地方是相通的,在英语词类中,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古汉语也一样,在不及物动词后面也不能直接跟

宾语,如跟上,须加介词才能进行翻译。“尽”这个动词就是不及物动词,在翻译时,后边“水源”须加上介词“在”,形成介词结构后置作补语的形式,诸如此类动词在古汉语中占相当的比重,老师要深入剖析,不然学生翻译时就会进入误区,把握不好,翻译不好。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语法还是很感兴趣的,经常拿来与教师讨论,而且很多语法与现代汉语中成语的解释也是完全相同的,能激发起一部分学生学习古汉语的热情。

二、文言文中的语法可作为初高中语文知识接轨的重要内容

我很关注初中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接轨问题,因为在逐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时候,考上好大学是学生的终极目的。同样高考决定着高中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考试。考试考的是课外文言文,如果你看不懂文言文的意思,那怎么去理解分析呢?因此,这就需要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中积累众多的知识: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词义不同的词、重点虚词用法、多种句式等。先举两个小例子:“何不蚤来”中的“蚤”是“早”的通假字,如果不知道,当成“跳蚤”岂不贻笑大方了。再如“之二虫……”的“之”字当“这”讲,如果没有这个积累,这句话怎么理解肯定会难坏很多人的。

三、文言文中的语法对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全面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它与整

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除了积累字词外,语法就显得很重要了。“立足课内,向外延伸”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文言文教学形式。学生要获得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对语法进行长期的渗透,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其实,古汉语教学中,无论是句法特点还是词类活用,都始终贯穿着语法的渗透教学。如果我们施教者不加以重视,认为教材不涉及,自己就懒得讲解,这是相当错误的。初中古文翻译较为简易,到了高中,难度加深,学生翻译时就更加难以把握。我在近20年的教学中,总是把词类、句子成分的分析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认真完成,并指导学生在古汉语翻译中查找规律,归类掌握、理解。这样,学生在考试时,跳出书外的古文阅读与翻译就胜券在握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