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近地面冷热与气流垂直运动有何关系? 【提示】 近地面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冷,气流下沉。
②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高低有何关系? 【提示】 近地面气压总是大于高空的气压。 ③近地面的气压高低与冷热有何关系? 【提示】 近地面热,形成低压;近地面冷,形成高压。 ④气流的水平运动流向有何特点? 【提示】 总是从高压指向低压。
[理解—要点突破] 1.正确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关系
(1)海拔高度与气压分布的关系: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近地 面的气压高,而高空的气压低。
(2)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热低压、冷高压
(3)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如上图中①②③④ 处风向所示)
辐射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如下图所示:
2.阳伞效应原理 悬浮在大气中的烟尘,一方面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 回宇宙空间,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使地面接 收的太阳能减少;另一方面吸湿性的微尘又作为凝结核, 促使周围水汽在它上面凝结,导致低云、雾增多。这种 现象类似于遮阳伞,因而称“阳伞效应”。
[理解—要点突破] 1.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因素 (1)大气成分: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和对大气 逆辐射作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就是温室气体对大气受热过程影响的典型表 现。
[知识拓展](教师备用资料) 1.狭管效应原理: 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不 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 “狭管效应”。
2.风向和风力随海拔的变化原理:
随着海拔升高,空气运动所受的摩擦力变小,故风速增大,风向受地转偏 向力影响增大,北半球风向逐渐向右偏转(如图),南半球逐渐向左偏转。
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 空气 大气的削 太阳能
①高海拔地区: 地势高 → 稀薄 → 弱作用弱 → 丰富
②内陆地区:
气候较 为干旱

晴天多、阴 雨天气少

大气的削 弱作用弱

太阳能 丰富
③四川盆地:
气盆候地较地湿形润——→
阴雨天气,污 染物不易扩散, 空气密度大
(2)天气状况:主要是大气中云层、尘埃对太阳辐射与地面辐射的影响。 昼、夜云量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很大,可用下表比较。
作用对象
集中表现时段
作用过程
保温作用
地面辐射
夜间
大气逆辐射
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白天
反射等
(3)地面状况: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地面状况的差异影响大气受热过 程,进而影响气温状况。水面、裸地、植被、冰雪等差异不仅直接影响下垫面 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而且影响地面辐射释放的持续度。地形起伏、地势高低 通过影响大气层的厚度来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 用。
5.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7.该地可能位于( ) A.吉林省 C.山西省
B.河北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 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月~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B [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箭头的含义。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是大气吸收太 阳辐射,②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③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 臭氧层破坏,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臭氧吸收紫外线)减少,故A项错误。二氧 化碳浓度降低,空气对地面长波辐射的透明度提高,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少, 故B项正确。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 的太阳辐射减少,故C项错误。出现雾霾天气,大气逆辐射增强,故D项错 误。]
⊙考向2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2018·江西模拟)下面的甲图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图为地球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据此回答3~4题。


3.乙图中( )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3.两大地理意义 (1)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的_吸__收__、反 射和散射作用。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C__大__气__逆__辐__射__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补偿作用。
[知识拓展](教师备用资料) 1.辐射逆温 发生在晴朗无云或少云的夜间或黎明,地面不断向外放出辐射能量而冷 却,近地面的空气也随之降温。越靠近地面,所受影响越大,降温幅度越大, 而离地面越远降温幅度越小,进而形成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逆温现象。这 种辐射逆温的厚度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以冬季最 强。日出后,逆温层逐渐消失。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 1 热力环流的形成 (2018·黑龙江哈尔滨模拟)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 据此回答 1~2 题。
第 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点二|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 课后限时集训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对应学生用书第30页) [识记—基础梳理]
读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能量来源 (1)根本来源:A_太__阳__辐__射__。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B_地__面__辐__射__。 2.两大环节 (1)地面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_地__面__增__温__。 (2)大气增温:_地__面__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露重见 露的形成类似于雾,气温低才会形成露。说明当地夜间天气晴 晴天 朗,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寒冷,大气稳定,地面辐射降温强烈 霜重见 即指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原因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 晴天 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降低,地表水汽凝结为霜
⊙考向3 某地气温日变化分析 (2017·全国卷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 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 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 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5~7题。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 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考点二|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
(对应学生用书第32页) [识记—基础梳理]
1.热力环流 (1)形成原因:地面_冷__热__不__均__。 (2)形成过程:地面间冷热不均→空气的_上_升__或下__沉__→同一水平面上的_气_压_ 差异→大气中的水平运动。 具体如下图所示,探究下列问题:
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应用
类型
示意图
山谷风
海源自文库风
应用 由于夜晚吹山风,谷底气流上升,出 现著名的“巴山夜雨”现象;夜晚, 当冷空气在谷底集聚时,容易出现上 热下冷的稳定空气结构,即逆温现象
海陆风加速海陆间水分和热量的交 换,白天的海风使近海岸湿润,夜晚 的陆风使陆地凉爽
热岛效 应
热岛效应强弱反映城乡温差大 小,如夏季城郊温差大,热岛效 应最显著,热力环流最强。有污 染的企业要远离居民区,并布局 在绿化带以外,避免通过热力环 流污染物进入市区
3.大气受热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1)大气保温作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使全球气温升高。
温室气体(CO2、 CH4等)

排放 增多

吸收地面 辐射增多

气温升高 全球变暖
(2)在农业中的应用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②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
③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
[解题技巧] 气温日变化的分析技巧
气温的日变化大小主要看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 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 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 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特点比较
类型
受力
风向
图示(北半球)
高空中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与等压线_平__行_
的风 __地__转__偏__向__力
近地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_地__转_偏__向__ 与等压线之
的风 力、_摩__擦__力
间成一_夹__角_
5.B 6.C 7.D [第5题,B对,A错:丰雪年阴天多,加之积雪覆盖薄 膜,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小,为曲线①;枯雪年晴天较多,薄膜覆盖积雪 少,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较大,为曲线②。C、D错:③④曲线表示的温度较 低,为膜外温度。第6题,C对:根据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可以看出,积雪的多少 影响了膜内温度的日变化。A错:该题的统计数据是“平均气温”,因此不能 确定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高于-16℃。B错:图中曲线③④基本平行,说明积 雪的多少并没有明显地影响到膜外气温的日变化。D错:对比曲线①②和 ③④,其变化明显不同。第7题,该地日最高气温出现在北京时间16时左右, 当地时间应该为14时左右,由此推断该地位于东六区附近,加上寒冷、种植葡 萄等因素,综合考虑可能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变式训练](教师备用题)
下列现象能使图中c环节减弱的是( )
A.雾霾重重
B.晴空万里
C.阴云密布
D.尘土飞扬
B [图中的c环节为大气逆辐射;空中云量多,大气混浊都会增强大气逆辐 射,晴空万里时大气逆辐射较弱。]
2.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2.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 况、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 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 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 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3.D 4.A [第3题,由乙图可判断出,①表示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大 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②表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但 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白天和夜晚都存在, 只是在夜晚表现得更加明显;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 的大气辐射是地球损失的热量。第4题,7~8月,南昌市正值伏旱天气,太阳 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大棚内温度上升过快、过高,农作物蒸腾作用强,水分 损失多。覆盖黑色尼龙网可以削弱一部分到达大棚内部的太阳辐射,从而在一 定程度上降低大棚内温度,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大气的削 弱作用强

太阳能 缺乏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大气受热过程的解读 (2018·东北育才学校模拟)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 ) A.晴朗天气,a大部分为大气吸收 B.湖泊湿地,b能缓慢加热大气 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 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
B [读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晴朗天气, 大气吸收a很少,A错。湖泊湿地比热容大,吸热和放热过程长,能缓慢加热大 气,B对。CO2增多,c大量补偿地面失热,C错。冰雪地面反射率高,地面吸热 少,放热也少,a→b的转化率减小,D错。]
(教师备用资料) [谚语解读]
指的是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早晨出现大雾,多数是晴天。 原因在于,低温条件下,才会形成雾。晴天的夜晚,大气的保温 十雾 作用弱,近地面辐射降温,气温较低,故易形成雾。翌日,日出 九晴 后,气温上升,过饱和状态逐渐结束,雾也就逐渐消散,天气晴 好。所以有“十雾九晴”之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