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其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二是如何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文化具有多重内涵,通常用来指一个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包括它的价值观、习俗、体制和人际关系等等。我们这里所涉及的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价值观、态度、信念等人文内涵。人类的创新活动表明,文化对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就文化对于创新的作用而言,文化是一个自变量——文化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创新的绩效;但文化又受制于政治体制、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就此而论,文化又不是一个独立的变量,而是一个因变量,它需要通过与之相关的环境条件的改变加以营造,需要通过创新活动使之成为一个独立变量。

从历史和现实看文化对创新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近代科学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是一场空前的反封建思想革命。文艺复兴是文化的新生,是新的精神力量的形成。这场革命用人性反对神性,崇尚金钱和知识而不再重视血统和出身,以纵欲主义对抗禁欲主义,重视现世生活而不是为来世超度,相信自然秩序的存在,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给神学写了绝交书”,“科学从此便大踏步前进了”。17世纪,世界科学的中心由意大利转向英国,出现了牛顿这样的科学巨星,技术上有了蒸汽机这样伟大的发明。英国之所以能在科学技术上作出那样众多的发现、发明与创造,用科学史家和科学社会学家默顿的话说,是因为“17世纪英格兰的文化土壤对科学的成长与传播是特别肥沃的。”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科学中心转移到法国,是因为法国大革命破坏了路易十四以来的专政制度,启蒙哲学和理性精神打破了旧的世界观的桎梏,理工学院的创立“为人民中被埋没的各种人才敞开了大门,铺下了自由发展的道路。”19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其中心从法国转向德国,这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20世纪科学中心又转移到美国,文化在其中同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硅谷与128公路地区的发展为例,两个地区相近的技术在同一市场上活动,结果是硅谷蒸蒸日上,128公路地区则逐渐衰落。出现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两者的制度环境与文化背景不同。硅谷的优势中,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视。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重大的人文创新来导引,需要文化的繁荣。先有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自由和学术争鸣,才有两汉农业文明的成熟;先有魏晋时代的思想解放与自由,才有唐宋明经济的繁荣;先有宋明理学和人性学说的矛盾冲撞所爆发的巨大思想力量,才有康乾盛世。

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

为了了解文化对创新活动的影响,我们先要了解创新活动过程。创新活动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种子,孵化和开花结果。种子阶段也就是新思想、新观念的孕育形成阶段,通常表现为新点子、新构想的生成。著名科学家贝弗里奇有一本书叫《发现的种子》,这里的种子就是新理论的起点,最初的思想火花;然而,如同种子的萌芽生长需要土壤、阳光、空气、水分等外界条件一样,创新思想萌生后也需要精神和物质的支持,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由此“种子”才能生长成参天大树。我们把对创新起作用的文化区分为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内在文化就是观念文化,外在文化即是制度文化。两种文化从不同的方向作用于创新活动。观念文化是影响创新活动的最主要的东西,它是创新的内在动力。观念文化中所包含的信仰、理性、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决定了人的活动是否能够“创新”,它表现为人们对创新活动的态度。一种适宜创新的观念文化其自身也必定是一种创新,它使人有一种广博的思维视角,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从而使人具有博采众长的技艺。制度文化是指创新活动时的社会环境,它是创新活动的外在动力。创新活动不仅仅是技术活动,它更主要地表现为创新人群的社会活动。创新人群所处的社会环境,如政策、法规、五大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知识流)、渠道、市场等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可以影响到是否能形成创新活动的“吸引子”,产生创新活动,聚集创新人才,放大创新活动即创新成果的影响。因此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和单位的制度文化是否适应创新,决定了该地区能否成为创新活动的温室。适宜创新的制度文化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制度文化,具有宽容的、宽松的特点。观念文化为制度文化提供实现的思想基础,制度文化又使观念文化有了社会载体。

建设“以人为本”的创新文化

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构成了创新文化的基本内容。创新文化建设也就是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建设。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从事创新活动的人们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在这里,人是最根本的。创新文化建设之所以必须“以人为本”,同时也是与创新的特征直接相关的。创新的本质是根据特定的理想和前景重新创造世界,创造关于世界的新知识。创新具有巨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又具有巨大的风险性。因此,它需要有锐意进取,敢冒风险,不怕失败的人。创新起始于新知识,而新知识的产生总是从个人开始的,然后才逐步转化为群体的知识。而知识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的明晰知识,它们是可以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的系统知识;另一类则是不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的知识,称为“意会知识”。这类知识对创新非常关键,但它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与个体密切相关而深深地扎根于个人的行动和经验之中、扎根于他们所拥有的思想、价值观、信念乃至情感之中。意会知识的主观性和直觉性特点,决定了必须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有活跃的思维、顽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而为了使个人的意会知识转化为群体共享的知识,又必须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交流互动;为了交流互动,特别需要有一个友好和谐的制度环境。创新文化建设就是要为创新主体营造一个适合创新特征,符合创新规律,从而实现创新的良好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进程的加快,创新的规模和范围大大扩展了,从企业技术创新、集群创新、区域创新体系到国家创新体系,可以说对创新环境的要求更加复杂了,创新文化建设的任务也更加艰巨了。然而,人总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尊重人的自由探索,尊重人的首创精神,鼓励和激励人通过创新努力实现个人价值,让其以个人成就展现自己;提倡团队合作,建立学习型组织,创造条件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发挥他们的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真正让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便是创新文化建设的崇高职责。

文化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文明的象征,又是确定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文化具有民族性,是民族长期历史积淀的产物。我们的祖先是最崇尚创新的,当西方人把普罗米修斯当作盗火的窃贼而加以不公正的鞭挞的时候,中国的祖先就把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尊为仙人而加以崇拜与供奉。我们知道,火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创新。只要我们以对待燧人氏创新这样的文化态度来对待创新,我们的创新事业就必定会巨人辈出、功勋卓著、欣欣向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