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武术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华武术的理论基础
摘要: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其源远流长的发展过程中,武术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形成众了多门派和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武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蕴含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由此又形成了内涵很广、层次纷杂的庞大理论体系。独具中国特色的武术,在华夏百花园中一直焕发着异彩。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得出结论:中华武术的理论基础在千百年来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不断的备受熏陶,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医学理论、美学理论、古代军事理论和养生理论息息相关。
关键词:中华武术;哲学;理论基础;天人合一
何谓中华武术,司马迁在《史记》上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习练剑术,‘内可治身、外可防身、君子比德’”。就是说,武术不仅是防身健身的技术,更是一种道德追求。它是一种技、身、心的价值体系。它内涵丰富,寓意深,既具备了人类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和中华民族的哲学
理论、医学理论等有着重要的联系;中国武术尽管在几干年的发展过程中多次遭到封建统治者的禁止和压制,但是,它不仅没有夭折、泯灭。相反却在民间得到了蓬蓬勃勃的发展,形成了今天这样拳种繁多、门派林立的灿烂形象。究其缘由,不仅仅是因其攻防自卫、养生健体、艺术审美的功能价值得到人们的认同,更重要的是,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中发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是中国武术源源不断、无比丰富的养料来源。武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具有相对稳定的形式、内涵和价值。直接显示或暗含了在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特定时间、空间的待点及周围文化因素的影响。它涵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在武术的内部结构或外部形态上进行着“形”与“意”的交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人生观和宇宙观等在武术中都有集中的反映。流传于中国民族各地区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武术,凝结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知识。由此得以使武术生生不息,并发展至博大精深。武术与中国文化的交融集中、鲜明、直接地显现在武术的理论基础中。因此,研究武术理论基础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相民族精神,而且更有助于我们全方位地、本质地、深层次地理解武术,对武术理论、技术发展也会有深远的意义。
一中华武术的哲学理论
1、天人合一理论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张份年先生说:“中国哲
学有一个基本观点,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物我本屑一体、内外原无判隔。”台湾学者钱穆认为“中国文比特质。可以‘天人,合内外’六字尽之”。天人合一的观点表现了它从总体上观察事物的思想,这种思想充分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文比特色与思维模式。
天人合一追求的终松目标是宇宙、自然、人、彻的和谐统一。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贯穿于武术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武术的独特约价值取向是和谐,全面实现武术技击、养生、修性等多方面的功能的方法是和谐,衡量这诸多功能的总体价值尺度是和谐,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仍是和谐。和谐成就了武术特殊的美,构成了武术发展的根基。武术视人体身心和谐为真,人际和谐为善,天人和谐为美。个体的身心和谐是武术最根本的特征。武术视人体生命为一大系统,心与身是统一的,“心者身之主”而心不离身,“身考心之躯”而身不离心,持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锻炼。
早在先秦时期《管于·内业》中就提出“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的形神论。苛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题,肯定了神对形的依赖作用,形是神的物质基础。汉代《黄帝内经》从医学的角度提出:“心音,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所以,“心伤神去,神去则死也”,而‘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拳意述真》中说:“因为人一小天地,无不与天地之理相结合”,“拳为小道,而太极大道存焉”(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拳为道,道
富于拳之中。探求宇宙根本即是探求自己。拳家自己为一个小宇宙,是大宇宙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只有并入大宇宙的运行因式中,顺乎自然规律,才能无往而不胜,并获得永恒的存在。
2、“元气说”、“阴阳理论”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与气说、太极说、阴阳学说、五行说等基本观念深深地渗透到了整个中国传统体育之中。这些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观念对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观重要的理论作用。其中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元气说”、“阴阳理论”是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支柱。《黄帝内经》中认为:“气”是万物之源,亦是人的始基物质。庄子就以“气”的聚散来解释生命之形成:“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太平经》中认为“失气则死,有气则生,万物随之,人道为雄。”因此,生命体的盛衰,取决于气的盈虚,而这一条件又取决于人体自身组织中“阴”、“阳”运动状态的平衡,“阴阳和则寿,阴阳离则夭”,保持一个阴阳调和的内部环境,就成为平衡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理论依据。按照这一原则,人既要保持一定的运动,又必须防止过度剧烈的运动,这样就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阴阳运动,减少“元气”的亏损,从而达到长寿的目的。
3、太极理论
太极理论发端于《易》,中经道教内丹养生家陈传等人的研究与发展,融贯儒、道、释三家精义而形成无极图说,后复由宋、明理学家用敦颐等人继承推演,成为当时的新儒家用以阐明理学奥秘的太极
图说理论。太极图及太极哲理对武术文化有着极深的影响。《易经.系辞》说:“一阴一阳之渭道。”“阴阳对立统一”,是中国古典哲学最基本的思想。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是相互对应的阴与阳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较早使用阴阳思想描述技击制胜之道的是庄子,他说:“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于阴,大至多奇巧。”以后历代武术家在撰写著作中,都提到过阴阳。清代以后,阴阳哲学范畴在武术理论中才逐渐深刻和系统化。王宗岳《太极拳论》开讲大极是以“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形意五行拳图说.形意拳两仪》便说:“肩,阳也,胯,阴也,肩与胯须相台,即阴阳相合也;手,阳也,足,阴也,手与足须相合,即阴阳相合也。一掌心向下者为阴,向上者为阳。”以及各个武术著作中的动静和虚实都是太极理论(阴阳理论)的表现。
二中华武术中的中医理论
1 精气学说理论
精气神学说是中国古代医学理论。后来,道教又把它变成了自己的养生学理论。在气功与武术结合的过程中,中国武术理论将精气神学说完整地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之中。古人称: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灵枢“本脏篇》说:“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周于性命者也。”传统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