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少林骨伤流派学术传承与发展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正骨理筋手法传承的认识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正骨理筋手法传承的认识传统中医学术流派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其中骨伤科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流派,长期以来一直在传承和发展。
在中医骨伤学术流派中,正骨理筋手法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正骨理筋手法起源于我国古代,经过多代中医医师的传承和实践,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技术,对于骨伤科疾病的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骨理筋手法是一种中医特色疗法,它通过手法的刺激和调理,来调整人体的骨骼、韧带、肌肉等组织,达到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效果。
这种手法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式,是中医骨伤学术流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骨理筋手法的传承主要通过师承和实践两种方式进行。
在传统中医学术流派中,师承是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
师承传承的是经验和技艺,通过师傅传授给徒弟,徒弟再通过学习和实践来逐渐掌握技能。
在骨伤科学学术流派中,也有许多大师级的医师,他们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成为了该流派的代表人物。
徒弟们通过向大师学习,一方面可以获得大师们治疗骨伤科疾病的经验和技术,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除了师承之外,实践也是正骨理筋手法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实践是通过学习和应用中医理论,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实践,逐渐摸索出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方法和技术。
在实践中,医师们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病情,进行针灸、推拿、按摩等手法来治疗骨伤科疾病。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医师们可以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正骨理筋手法的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理论知识的传承。
在中医骨伤学术流派中,正骨理筋手法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都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这些理论知识一方面来源于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另一方面则是正骨理筋手法医师们通过临床实践逐渐总结出来的。
只有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检验,医师们才能真正掌握正骨理筋手法的精髓和本质,并将其传承下去。
正骨理筋手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在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流派的演变规律探讨骨伤手法传承的特点
从流派的演变规律探讨骨伤手法传承的特点张宽;赵勇;高云;闫安;秦伟凯;贾新改【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18)005【摘要】中医流派在传承、发展、变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虽然中医流派众多,但一般均遵循着相似的演变过程,即“源、立、传、承、变”5个环节.骨伤手法本身特性决定了中医骨伤手法流派在流派发展中的特殊性.在把握流派演变规律及手法特殊性的基础上分析骨伤手法流派的积极意义与局限性,其目的在于清晰的认识流派自身变化中的诸多因素,弃其所短,扬其所长,传承流派精华.【总页数】2页(P566-567)【作者】张宽;赵勇;高云;闫安;秦伟凯;贾新改【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石家庄 05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4【相关文献】1.从骨伤手法流派传承探讨骨伤手法的教学模式 [J], 赵勇;张宽2.骨伤科手法流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承现状 [J], 李鹏飞;李具宝;赖福崇;李文豪;王琪;张伟强;李玉荣;贾涛;韦佳佳;李骥征3.关中李氏骨伤流派关节理筋手法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J], 王军; 殷继超; 胡兴律; 汤运启; 许磊; 陈玉辉; 王墉琦; 雷程翔4.基于三维步态分析技术评价关中李氏骨伤流派关节理筋手法对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 [J], 雷程翔;殷继超;胡兴律;魏帆;许磊;陈玉辉;王墉琦;王军5.燕京骨伤科手法流派的思考 [J], 赵勇;张宽;高云;秦伟凯;陆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福建南少林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
福建南少林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作者:王伯余来源:《搏击·武术科学》2015年第05期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器物层面和精神层面对南少林文化进行研究,并尝试对其传承和保护提出相应的对策。
器物层文化主要是指南少林寺、僧人、南少林系列拳法、南少林医法体系、出土文物、书籍等显性层面;精神层文化主要指南南少林佛家禅宗思想、南少林禅功墨武文化体系及其精神、南少林医法文化和精神等。
关键词:南少林器物层文化精神层文化传承保护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5-0010-03自古以来,福建少林寺与河南少林寺齐名,在武术界也有“南拳北腿”的说法。
例如,《少林拳术秘诀》讲述:“斯时国内有两少林,一在中州,一在闽中。
”但是经过近些年来的学术探讨,对南少林寺具体在福建哪个地方备受争议,目前认为较可能的地方主要有福清、莆田和泉州。
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单就名称而言,福建境内确实没有南少林寺”。
面对这样的问题纠结和恶性的循环探讨与争论,使得南少林文化无法更好的传承,更不能大繁荣大发展。
我们不应当一味地探讨南少林寺是否存在,亦或南少林寺到底位于福建哪个地方。
南少林文化作为一种被讨论和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
我们当前应当做的不是纠结南少林寺到底在哪,以及南少林寺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应当加强对南少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 福建南少林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现状研究中医和武术同是我国国粹,而武医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实乃国粹中的精华,而中国文化的特征就是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因此,武医又如武术般表现出南北不同的特色。
近年来对南少林医文化有所传承与保护:“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南少林手法医学这一具有魅力的特色医术……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同意筹备成立“海峡南少林手法医学协会”。
多年以来,学者特别热衷于对南少林寺到底在哪的问题讨论,也因此将时间和精力大部分都花费到表象的研究,而忽视了对本体内容的研究。
情系海峡两岸传承手法功夫——海峡南少林手法医学协会成立
情系海峡两岸传承手法功夫——海峡南少林手法医学协会成
立
张静
【期刊名称】《海峡科技与产业》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南少林手法医学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是祖国医学的瑰宝,它不仅在海
峡西岸广泛流传,而且辐射到宝岛台湾及东南亚地区。
“南少林骨伤流派传承工作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王和鸣、蔡树河为项目负责人。
【总页数】1页(P85)
【作者】张静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第一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老年医学论坛会议通知 [J],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
2.第一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老年医学论坛会议纪要 [J], 谭潇;周白瑜
3.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老年医学论坛会议纪要 [J], 周白瑜;谭潇
4.祝贺第三届海峡两岸全科医学大会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全科医学专业委
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J],
5.2012年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在台北圆满举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医宗金鉴》伤科学术思想论岭南林氏正骨的传承与创新
从《医宗金鉴》伤科学术思想论岭南林氏正骨的传承与创新黄帆; 丘明旺; 雷骏轩; 赵思怡; 郭汝松; 卢晓波; 范志勇; 田强; 吴山【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8)011【总页数】4页(P1300-1303)【关键词】岭南林氏正骨; 医宗金鉴; 摸法; 爆发力; 内外同治; 筋骨并治【作者】黄帆; 丘明旺; 雷骏轩; 赵思怡; 郭汝松; 卢晓波; 范志勇; 田强; 吴山【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403;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揭阳市中医院广东揭阳 5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4岭南林氏正骨流派是精武门人林应强在几十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正骨推拿手法。
林应强教授精研中西医,深谙经络,又熟解剖,自幼习武,医武相融,形成以“爆发力”为特色的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因其诊治急慢性筋伤方面疗效明显而广为传播。
历经三代传人的不断完善,其学术思想和核心技术日渐成熟。
《医宗金鉴》[1]是清代重要医学巨著,其中的《正骨心法要旨》凝聚了一套系统的中医药诊治伤科疾病的实践体系,总结人体骨度,正骨手法及整复,内外相辅治疗,固定器具等内容丰富且颇有新见,对后世伤科流派的学术思想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岭南林氏正骨也从中汲取精华传承并创新。
现就岭南林氏正骨流派对《医宗金鉴》的传承与创新概括如下。
1 重视人体解剖结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
”主张通过观察或触摸患者外表体相、解剖部位是否存在异常,为伤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基础。
平素必须熟悉正常状态每块骨的形态,每条肌筋的走行方向,每个关节的功能范围,才能在临床治疗中运用合理手法,取得疗效。
林氏正骨流派在临床中重视“骨错缝、筋出槽”伤科理论,并明确指出实行手法之前,必须熟知人体现代解剖。
“骨错缝、筋出槽”伤科理论和解剖学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浅述中医伤科及少林伤科派的形成与发展
・
阍 南中 区缘 志
V 。 1 . 3 1 N 。 . 9
7 6・
2 0 1 5年 9月
H U N A N J OU R N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S e p 2 0 1 5
两 个 重要 的 伤科 学 派 , 一 是 以 薛 己 为代 表 的 温 补 学 派 , 一 是 以 异 远 真 人 为 代 表 的 少林 学 派 , 均 丰富 了 中医伤科 的理论知 识。
《 跌损 妙方》 是 少林伤科 学派形成 的重要标 志, 其所载方 药、 治疗手法以及 蕴含的 学术思想值丰 富了中医药事业。
食 医、 疾医、 疡 医和兽 医 。疡 医 中又 分 为肿 疡 、 溃疡、 金疡和 折疡 , 而 后 二 疡 即 指 骨伤 科 ¨ 。所 以认 为 中
医伤科 的萌芽时期 是奴 隶社 会 的周代 。此 处 的 疡 医 指 外科 , 而 骨 伤科 则是隶 属 于其 内 。
治, 以内治 为 主 , 兼 以外治 , 强 调 了 中 医 的 整 体 观
1 中医伤科 发展 简史
《 神农 本草 经 》 中也 记 述 了治 疗 伤 科 的 中药 , 如“ 续
断 味 苦 微 温 。 主 伤 寒 。补 不 足 。金 创 痈 伤 。 折 跌 续筋 骨 。妇 人 乳 难 。久 服 益 气 力 。一 名 龙 豆 。一
名属折。生山谷。 ” 2 晋代葛洪的《 肘后救卒方》 首 先记 载使 用夹 板 固定 骨 折 , 并 最 早 记 载 了整 复 颞 颌 关节 脱位 方法 , 一直 沿用 至今 。
浅 述 中 医伤 科 及 少 林 伤 科 派 的形 成 与 发 展
南少林骨伤流派滑膜炎方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30例
福建中医药2023 年8 月第54 卷第8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August 2023,54(8)南少林骨伤流派滑膜炎方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30例吴天林1,王玮佳1,周腾祥1,林巧璇1,李昌宁1*,张燕2(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福建福州 350108;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 350122)摘要:目的观察南少林骨伤流派滑膜炎方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2组均予常规治疗(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和健康宣教),对照组加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加服滑膜炎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
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膝关节肿胀程度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评分),比较2组疗效和膝关节肿胀改善率。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1周和治疗2周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2周膝关节肿胀程度明显改善(P<0.05);与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2周膝关节肿胀改善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周和治疗2周膝关节肿胀改善率均明显提高(P均<0.05),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2周后膝关节肿胀程度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优于对照组的76.67%(P<0.05)。
结论滑膜炎方可缓解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减轻关节肿胀,改善关节僵硬感及功能活动。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湿热痹阻;滑膜炎方;南少林骨伤流派膝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为骨科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其主要病理特点为软骨进行性退化、滑膜发生病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软骨下骨硬化等[1-3]。
南少林骨伤流派学术传承与发展
南少林骨伤流派学术传承与发展福建中医药大学王和鸣福建少林寺长期以来在海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由于福建地处南方,故相对于北方的嵩山少林寺,故人们习惯上又称为“南少林”。
南少林在传承过程中集“禅”“武”“医”之大成。
武术,同中国古代哲学、军事、艺术各方面有着种种联系,而与伤科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密。
武术的拳种主要是由搏击格斗的实战要求而在长期社会发展中演变而来的,武者经常受伤,必需具备防伤治伤技能,因此“少林伤科”早已成为中医骨伤科的重要学术流派。
一、历史渊源康熙十三年,西鲁国入侵国境,朝臣官兵抵挡不住,朝廷张贴皇榜招募天下勇士,许诺退兵者封侯赐爵。
南少林寺僧自愿揭榜请缨,奋勇杀敌卫国。
不料得胜回朝后,康熙却火烧少林寺,屠杀僧人,至此南少林逐渐销声匿迹。
有关南少林的具体位置的疑议由来已久,本世纪三十年代,体育史学家唐豪曾为此做过大量的考证工作,后由于历史原因,南少林的问题被搁置下来。
现代,关于南少林的研究,在南少林的发源地福建,被一批有识之士重新提到桌面。
古城泉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借助武术热的兴起,搞起了泉州南少林研究,并在东禅寺挂匾确认。
1988年,历史上被尊为南少林祖地的莆田,开始着手南少林的查证工作,发现一批与南少林有关的文物古迹,并成立南少林研究会。
1991年,莆田对外宣布林泉院为南少林遗址,一时间倍受武林界关注。
1993年7月13日,《福建侨报》发表《福清也有少林寺》一文,由此引出福建省境内的第三座少林寺—福清少林寺。
福清少林寺坐落在福清市东张镇新宁里肖林村。
肖林村原名少林,《八闽通志》、《三山志》、《福州府志》等均有福清少林寺的记载。
二、学术传承近代南少林骨伤流派,出现一批名家,对学术传承作出重大贡献。
1、林如高(1888~1986) 福建省福州市人,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生前曾任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华中医学会福建分会常务理事、福州市中医学会名誉会长、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科顾问、研究生导师、福州市林如高正骨医院名誉院长等职。
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传承现状
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传承现状潘建西;李泽佳;宋敏;方敬岐;甄文君;张思胜;康新民;刘彦宏【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6(029)002【摘要】从5大中医骨伤科学派的传承脉络、代表医家、学术成果等方面,以少综多,探讨了新形势下中医骨伤科流派的发展前景与面临的问题,以期为伤科学术流派发展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61-64)【作者】潘建西;李泽佳;宋敏;方敬岐;甄文君;张思胜;康新民;刘彦宏【作者单位】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 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 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 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 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 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相关文献】1.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传承现状 [J], 潘建西;李泽佳;宋敏;方敬岐;甄文君;张思胜;康新民;刘彦宏;2.埋线学术流派——埋线针刀疗法特征初探(4)——神经节和阳性点是埋线针刀流派打破禁区的最大亮点 [J], 杨才德;李登科3.基于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理论论治中风后抑郁 [J], 李亚敏;刘继平;娄必丹4.学术流派传承与创新在针推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J], 王洪彬;崔建美;武淑娟;虞跃跃;李佳凝;邹德辉;陈清;孙娜5.埋线学术流派——埋线针刀疗法特征初探(5)——埋线针刀与神经节的完美结合是埋线针刀流派拓展疾病谱的特殊方式 [J], 包金莲;杨才德;李登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林如高简介——精选推荐
林如高兴趣小组一、林如高学术渊源(一)林氏族谱林如高,字光琛,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7月19日(农历六月初六)诞生于福建省闽侯盘屿乡大头村(今福州市仓山区盘屿乡)。
其祖父为福州骨科名医林达年,父亲林邦勋。
林达年为福州控鹤林氏第31世孙。
据史载,其始祖林昙生五子,四子林游道。
林游道生林涛、林洋二子。
林涛生林哗、林益二子。
林益之孙林延皓,于唐末随王审知人闽。
后王审知为闽王,林延皓则为闽王亲信,官拱宸、控鹤都指挥使,负责福州城外的守卫,功高显赫。
后因盘屿、吴山一带有“山水之美”,遂娶福唐长寿里柯氏为妻,定居吴山乡,繁衍生息,其后裔称控鹤林氏。
王审知逝世后,其次子王延钧称帝,改名为王嶙,国号大闽。
王延钧腐败无比,被其长子王继鹏所杀。
王继鹏改字为王昶,即皇帝位。
皇城使李仿不服,阴谋造反。
王继鹏急请林延皓人宫商量对策,伏兵宫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死李仿,保卫福州城臣民的安全。
但林延皓急流勇退,不受封爵,回吴山乡隐居不出,对儿子们说:“吾国同忾相仇,祖德不诏,敢知否?汝虽荷世赏,姑宜以荣进为戒,吾子孙必有昌者也。
”林延皓生子林通。
林通生四子,长子林经,迁居仙岐,称“仙岐派”;次子林总,仍居吴山,称“吴山派”;三子林绍迁福清东瀚,称“东瀚派”;四子林续,迁长乐上店,称“上店派”。
北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林延皓的第七世裔孙林随(林总六世孙)由吴山迁盘屿,仍称“吴山派”。
林达年为“吴山派”林总的后裔,年轻的时候,经常到盘屿乡的后山耕山为园。
这座山称“高盖山”,虽不很高,海拔仅有202米,却是福州城第二座案山,有三峰九岛之胜。
相传汉时有徐登在此修炼,后人永泰高盖山蝉蜕升天,所以山上有仙坛。
绝顶有池日青龙池,俗称天池。
有峰称徐女峰,相传徐登的第三女采苦参服食于此,所以又名苦参山。
此外,山上还有一溪,称桃花溪。
元时有陈忆翁在溪畔种桃数百株,每至春时,眠食其中。
明代福州才子郑善夫有诗咏:“此13经过高盖下,忽忆去年高盖峰。
少林武术伤科概要.doc
一、少林伤科的形成少林伤科的形成,至少要追溯到建寺之初。
由于少林寺的皇家寺院地位,拥有良田百顷,殿宇上百间,众僧整天参禅静坐,修身养性,驱去杂念,消除思乱,镇静魂魄,安定心神。
但长期静坐不动,影响了禅师周身血液循环,造成筋络不畅,久瘀成疾。
不仅影响了身体,还难以对付山林中的猛兽威胁和盗贼侵犯。
于是,禅师们在学禅的同时开始习武,并充分利用嵩山丰富的药材资源,吸收民间医疗方法,不断积累用药与治疗经验,逐步形成了许多秘方和正骨手法。
禅师们在练武的同时,发现许多功法具有健身和医疗的双重作用,又逐步推演出了气功疗法、推拿疗法和点穴疗法。
慢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伤科。
少林伤科学派渊源于南齐、唐朝,形成于明代,发展于清朝、现代。
经过历代少林伤科医家的不断总结提高,成为中国骨伤科最具特色的流派,其代表人物为明朝异远真人及其学术继承人。
寺僧多为气功养生家,偌如武僧众多,平时练武,难免被拳、械所伤,故僧人又多兼学疗疾技艺,这样,就逐渐产生了“僧医”,如异远真人、少林寺的智正和尚、了改、湛举、淳智、贞俊、贞绪以及德禅法师等,正是这些僧医在少林伤科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从十三棍僧僧协助唐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之后,声名远扬。
“少林寺”及其武术得到历代统治者的保护,寺曾广收学徒,全国许多地方纷纷建成相应的“少林寺”,少林武功成为我国早期最强大的武术流派。
这不仅为僧医提供了大量的伤病对象,而且也为这些既是养生家又是气功家,既精于武术又擅长治伤的僧医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实践和体验环境,他们练功时间充裕,医疗实践也得到保护。
因此,当少林伤科形成创立之后,他们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应用,进行验证,并使其得到了发展。
二、少林伤科的特色治疗方法(一)少林功夫疗法:少林功夫疗法在在少林伤科体系里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少林医学认为人体的疾病通过一定的功法锻炼是可以自我修复的。
传统中医学认为,少林八段锦、易筋筋和洗髓经这些功法具有柔筋、健骨复位、养气壮力,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疏通经络、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
岭南骨伤科流派学术传承研究
岭南骨伤科流派学术传承研究作者:刘军洪坤豪潘建科谢辉林定坤来源:《世界中医药》2017年第11期摘要岭南骨伤科流派是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岭南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深受岭南地区环境、文化、历史等的影响,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及有效伤科药剂著称。
为加快岭南骨伤科流派学术的传承与发展,充分发挥正骨理筋手法技术等岭南骨伤科流派特色,提高临床诊治的疗效,本文对岭南骨伤科流派概况与传承脉络进行总结归纳、同时从师带徒临证、集百家之长、挖掘流派名家用药经验、院内制剂与基础转化、研发专利、骨伤科名医经验融入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等方面探索岭南骨伤科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模式。
关键词岭南骨伤科流派;学术传承;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Abstract Ling-nan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TCM academic school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TCM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academic schools and Ling-nan medical schools, which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 culture, history, etc. of Ling-nan. This academic school is known throughout the world for its precise bone-setting technique, unique fixed method and orthopedics effective drugs.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Ling-nan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TCM academic schools, give full play to the schoo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bone-setting and tendon-regulation technique,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e summarize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inheritance vein of Ling-nan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TCM academic school. Also, from the aspect of the handing-down teaching method in clinical practice,learning widely from others′ academic schools,mining the school′s experience in TCM med icine,hospital preparations and animal experiment design, patent research and orthopedics medical experience cited in the Chinese Medicine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we make the research on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Ling-nan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TCM academic schools.Key Words Ling-Nan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TCM Academic Schools;Academic Heritage;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7.11.063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是中医骨伤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到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正骨理筋手法传承的认识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正骨理筋手法传承的认识摘要: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有其悠久的历史,经过历代医家临床实践和整理,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如何将一代代骨伤科大家及伤科流派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传承和发扬,已成为当下中医骨伤科学医师和学者们的重任。
然而,作为新时代的中医人,应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发挥其特色,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正骨理筋手法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是中医骨伤科在长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学术思想和独到的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的历史影响及公认度的学术派别。
中医学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表明,“一源多流、流派纷呈”是中医临床与学术传承创新的基本特征,是贯穿于中医发展史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中医临床特色优势的体现,也是打造名医和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重要途径。
增强对学术流派的认识与总结,弘扬学术流派特色与优势,推动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进而从深层次揭示中医骨伤科学术传承发展的内外部规律,更好的立足临床实践,宣传中医特色文化,扩大流派辐射影响力,整合传承资源,创新流派发展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1 中医骨伤科学学术流派简述中医骨伤科流派是中医学学术流派的重要分支,在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不断积累、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而形成的独具特色与优势的临床学派,传承至今,较有影响的中医骨伤科流派已达三十余家之众,可谓遍布大江南北,灿若星辰。
如河南郭氏正骨、福建林氏正骨、北京刘氏正骨、少林杜氏伤科、上海石氏伤科、辽宁苏氏正骨、四川郑氏正骨、上海魏氏伤科、广东何氏伤科、天津苏氏正骨、北京罗氏正骨、湖北李氏伤科等,有些已列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中医临床医学流派之一,骨伤科流派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的条件:一是流派必须具有与其他流派不同的特点或长处,这个特长可以表现在学术思想或理论观点上,可以是独特的正骨技术,或者是祖传的疗伤秘方等;二是该流派不仅有创始人,而且有传人或继承人传承和发展其学说;三是有骨伤科著作传世或治疗骨伤科疾患在某一地区有一定的影响。
南少林拍打疗法机理探讨及临床应用_第一论文网
南少林拍打疗法机理探讨及临床应用_第一论文网周丽莉游杭生李媛媛毛忠清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省福州市 350122【摘要】南少林拍打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中医外治法。
本文探讨了拍打疗法的四个应用机理:改善血流、驱除邪气、刺激经筋和整体调节,并简述了拍打疗法的具体临床应用,讨论了当前研究该疗法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拍打疗法;机理;临床应用南少林手法医学是中医传承中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广泛流传于海峡西岸,而且对台湾、东南亚等地区有着深刻的影响。
“南少林骨伤流派传承工作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的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建设单位,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南少林手法医学这一具有魅力的特色医术。
拍打疗法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内病外治法,历史悠久,并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优点。
它源于少林拳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直接施治于浅表皮肤,从而达到促进机体康复的作用。
将南少林手法医学与拍打疗法相结合可以提高疗效。
以下是对拍打疗法的机理探讨以及临床应用的简述。
1 拍打疗法应用机理1.1 改善局部气血流通由于劳损、外伤等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局部产生酸胀痛麻等各种不适,拍打疗法通过拍打使被治疗部位温度升高,所产生的温热效应可加速局部血液流动,推动该处循行经络的气血流动。
《素问? 调经论篇》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淤积于局部的气血受到温热刺激后得以流动。
《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脉中的气血得以通畅运行后,方可以濡养筋骨、通利关节,濡养四肢百骸,使损伤的组织得以修复,达到“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灵枢? 天年》)的生理常态。
拍打患处能够解除局部血管的阻塞和压迫,提高患处毛细血管的扩张以及通透性,进而加快微循环,促进代谢产物的排出,改善局部营养,增强汗腺及皮脂腺的功能。
此外,这种温热还可以去除夹杂其中的风寒湿等邪气。
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传承现状
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的传承现状潘建西;李泽佳;宋敏;方敬岐;甄文君;张思胜;康新民;刘彦宏【摘要】The development of orthopedic and traumatology school and the confronting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under the new conditions from the heritage of five orthopedic and traumatology schools, the representativeof the doctor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others, therefore to provideth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rthopedic and traumatology school.%从5大中医骨伤科学派的传承脉络、代表医家、学术成果等方面,以少综多,探讨了新形势下中医骨伤科流派的发展前景与面临的问题,以期为伤科学术流派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西部中医药》【年(卷),期】2016(029)002【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学术流派;中医骨伤科;现状【作者】潘建西;李泽佳;宋敏;方敬岐;甄文君;张思胜;康新民;刘彦宏【作者单位】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 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 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 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 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 陇中正骨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甘肃兰州 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orthopedic and traumatology school and the confronting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under the new conditions from the heritage of five orthopedic and traumatology schools,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doctors,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others,therefore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rthopedic and traumatology school.Keywords academic school;TCM orthopedic and traumatology department;current state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经济文化背景下与某一地区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独到诊疗技术,清晰的传承脉络、传承人和一定历史影响力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和文化现象。
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推广与发展研究
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推广与发展研究刘永祥,王清生,林德明摘要:阐述对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概念的认识,分析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发展的现状与优势,提出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推广与发展的思路:要积极开展闽台南少林武术文化交流活动;要积极促进南少林武术运动进入学校体育课堂;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要积极融入南少林武术运动;要积极推进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发展的社会化进程等。
关键词:南少林;武术;体育文化;策略;福建Exploi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ujian South Shao Lin martial arts culture resourcesLIUYong-xiang, WANG Qing-sheng, LINDe-ming(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351100,Fujian, China)Abstract: South Shao Lin martial arts culture is profound and well established.This paper explained its concept and development,meanwhile put forward an active way 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out Mintai South Shao Lin martial arts. In schools’physical education,it should popularize South Shao Lin martial arts actively and quicken socialization process of Fujian South Shao Lin martial arts culture.It aims at carrying forward South Shao Lin martial arts culture.Key words:South Shao Lin;martial arts;sports culture;countermeasures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岭南骨伤科流派学术传承研究
岭南骨伤科流派学术传承研究刘军;洪坤豪;潘建科;谢辉;林定坤【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7(012)011【摘要】岭南骨伤科流派是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岭南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深受岭南地区环境、文化、历史等的影响,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及有效伤科药剂著称.为加快岭南骨伤科流派学术的传承与发展,充分发挥正骨理筋手法技术等岭南骨伤科流派特色,提高临床诊治的疗效,本文对岭南骨伤科流派概况与传承脉络进行总结归纳、同时从师带徒临证、集百家之长、挖掘流派名家用药经验、院内制剂与基础转化、研发专利、骨伤科名医经验融入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等方面探索岭南骨伤科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模式.【总页数】4页(P2817-2820)【作者】刘军;洪坤豪;潘建科;谢辉;林定坤【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广州,510120;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伤科,广州,51009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广州,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广州,51012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骨伤科,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4【相关文献】1.孟河医派马氏流派学术传承脉络研究 [J], 武建设;谢东宇;单兆伟2.巫山冉氏内科流派的学术传承 [J], 李勇华; 张训浩; 陈代斌; 黄玉静; 边晓静3.岭南骨伤科应用岭南藤类中药材举隅 [J], 徐险峰;黄枫;郑晓辉4.第六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举行王国强:探索开展中医流派传承[J], 冯磊5.第六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举行王国强:探索开展中医流派传承[J], 冯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少林骨伤流派学术传承与发展福建中医药大学王和鸣福建少林寺长期以来在海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由于福建地处南方,故相对于北方的嵩山少林寺,故人们习惯上又称为“南少林”。
南少林在传承过程中集“禅”“武”“医”之大成。
武术,同中国古代哲学、军事、艺术各方面有着种种联系,而与伤科之间的关系尤为紧密。
武术的拳种主要是由搏击格斗的实战要求而在长期社会发展中演变而来的,武者经常受伤,必需具备防伤治伤技能,因此“少林伤科”早已成为中医骨伤科的重要学术流派。
一、历史渊源康熙十三年,西鲁国入侵国境,朝臣官兵抵挡不住,朝廷张贴皇榜招募天下勇士,许诺退兵者封侯赐爵。
南少林寺僧自愿揭榜请缨,奋勇杀敌卫国。
不料得胜回朝后,康熙却火烧少林寺,屠杀僧人,至此南少林逐渐销声匿迹。
有关南少林的具体位置的疑议由来已久,本世纪三十年代,体育史学家唐豪曾为此做过大量的考证工作,后由于历史原因,南少林的问题被搁置下来。
现代,关于南少林的研究,在南少林的发源地福建,被一批有识之士重新提到桌面。
古城泉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借助武术热的兴起,搞起了泉州南少林研究,并在东禅寺挂匾确认。
1988年,历史上被尊为南少林祖地的莆田,开始着手南少林的查证工作,发现一批与南少林有关的文物古迹,并成立南少林研究会。
1991年,莆田对外宣布林泉院为南少林遗址,一时间倍受武林界关注。
1993年7月13日,《福建侨报》发表《福清也有少林寺》一文,由此引出福建省境内的第三座少林寺—福清少林寺。
福清少林寺坐落在福清市东张镇新宁里肖林村。
肖林村原名少林,《八闽通志》、《三山志》、《福州府志》等均有福清少林寺的记载。
二、学术传承近代南少林骨伤流派,出现一批名家,对学术传承作出重大贡献。
1、林如高(1888~1986) 福建省福州市人,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生前曾任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华中医学会福建分会常务理事、福州市中医学会名誉会长、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科顾问、研究生导师、福州市林如高正骨医院名誉院长等职。
清代道光年间,林如高的祖父——林达年拜南少林高僧铁珠为师,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尤其以“金狮拳”闻名遐迩,冠魁闽中。
在习武同时,寺僧还传授正骨治伤秘法,林达年潜心学习,并通读历代骨伤经典著作,打下牢固的医学基础。
1884年中法海战在福州马尾港爆发,林达年出自爱国义愤,立即乘船奔赴前线,奋勇抢救我军受伤官兵。
1902年,福建总督在福州跑马场从马背上跌下,致左股骨骨折,特请林达年就医,经整复固定后,疼痛顿消。
此事在福州城迅速传开,一时成为佳话,名医林达年也家喻户晓。
林达年生有五子,均学正骨疗伤之术,悬壶济世,亦颇有名声。
五子林邦勋为人诚实厚道,医术精良,受乡里爱戴。
林邦勋生林如高、林如阔二子。
林如高自幼聪明好学,祖父林达年视其为掌上明珠。
林如高15岁时私塾结业,遂跟随祖父林达年学习正骨技术,林如高热爱中医学,老祖父又耳提面命,悉心传教,经过几载刻苦努力,林如高深得家学真传,医道与日俱增,继承了一整套独特的正骨技术与祖传秘、验方,成为小有名气的青年大夫。
1913年祖父林达年病逝,并将珍藏的秘方、验方交给林如高。
林达年病逝后,林如高继续随父亲林邦勋行医,但没过几年,林邦勋积劳成疾,于1918年亦逝世了。
从此林如高继承先祖的遗志,挑起医疗工作与家庭生活的重担。
林如高临床实践丰富,几十年如一日,风里来,雨里去,足迹遍及福州及附近几个县,热心为伤病员服务,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1975年,罗瑞卿将军来福州请林如高治疗腿伤,林老出自对罗将军的敬仰之情和对首长高度负责的精神,总是千方百计抽出时间前往治疗。
有一次约定复诊,突然大楼停电,电梯无法使用,林老怕耽误给首长治疗,徒步登上九楼,打蜡的地板一步一滑,林如高索性脱下鞋子,赤脚一步一步去登楼梯,当额头沁着细密的汗珠、两颊通红、微微喘息的林如高突然出现在罗瑞卿将军面前时,这位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都没有掉过眼泪的硬汉,也感动得眼眶湿润了。
经过林如高的精心治疗,罗瑞卿将军的腿伤有了明显的好转,拄着拐杖能走一二百米了。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得知罗将军治疗情况后指示:把林如高老中医医疗经验整理出来,留给后代,为人民服务。
遵照周总理指示精神,1975年起,福建省卫生厅先后派张安桢、王和鸣等与林子顺医师一起整理林如高的正骨经验,1977年出版了《林如高正骨经验》一书,以后又相继整理出版了《林如高骨伤验方歌诀方解》、《练功三十六法》、《林如高骨伤敷药法》、《骨伤资料选编》以及学术论文三十多篇。
在编写这些论著的过程中,林如高毫无保留地贡献了祖传秘、验方一百多个。
这些作品均先后获全国、省科学大会优秀科研成果奖。
林如高老中医思想解放,重视培养骨伤科后继人才,他晚年致力于中医骨伤科教育事业,兼任骨伤研究生导师,认为这是加快骨伤科队伍建设和培养高水平的骨伤科人才的重要措施。
他还十分重视基层骨伤科队伍的建设,不仅培养自己子孙后代从事医务工作者20余人,还先后举办20期福建省中医正骨进修班,为本院及海内外培养了1000多名中、高级骨伤科医生。
为了继承和发扬林如高的医术,表彰他对中医骨伤科事业的建树,1985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审批,福州市建立了以林如高名字命名的正骨医院。
林如高正骨经验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学术界也享有很高声望。
当人们问他学术渊源与将来打算时,他谦逊地说:“我的经验来自人民,应当献给人民。
”2009年5月《福州市林氏中医骨伤世家》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5月13日福建省福州市《林氏骨伤疗法》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章宝春(1913-1982)浙江杭州市人,曾任原龙溪地区中医院(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副院长,骨伤科主任医师。
章宝春深研中华医学,特别是对跌打损伤、骨折、脱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验方,是我省名老中医、骨伤科名家。
曾任漳州市第六届人大代表,福建省第三、四届政协委员,漳州地、市科协委员,福建省和龙溪地区医学会理事,并多次被评为省、地、和医院先进工作者。
章宝春小学毕业后,由亲友介绍到上海拜周荣江为师习武学医。
周系少林寺“铁鞋和尚”之高徒。
宝春在跟师学艺七年中,集中精力,精心钻研,勤学苦练,练就一身少林武功。
他体魄健壮,力气过人,会“叠千斤罗汉”,能耍“钉山打石”,尤其精于拳脚及刀枪等武术,还学得一套治伤疗法及药理处方。
1938年出师,经举荐加入少林国术团,成为其中一要员。
当时正值日军侵扰我中华,他随少林国术团行医卖艺于浙江、江西和福建一带,所到之处为众多骨伤科患者诊疗,解除群众的疾苦。
1940年初离开少林国术团,与妻子林惠珍在厦门、漳州一带行医卖艺,为群众接骨疗伤。
由于他医术高明,获得群众信任。
不久即在漳州、厦门两地开设“章宝春伤科诊所”,并落籍于漳州开始收徒传医授艺。
他爱护青年学徒,除尽心传授医术外,还经常带学徒外出实践,行医于周围乡村,为村民疗伤治病。
由于他医德好,医术高,伤病者经他诊治,都有很好的疗效。
因此声誉很快传开,尤其是他对患者不分贵贱均热心应诊,且贫不计资,还常为贫困患者免费行医施药,因而求医者日渐增多,声誉也日高。
解放后,章宝春继续在漳、厦两地行医。
1951年3月由福建省卫生厅发给伤科中医师执照,当时由省直接发执照是少有的。
章宝春虽然有此声誉,但他还是谦虚谨慎,在医术上精益求精认真研读医书名著,总结医疗实践经验。
不久又参加厦门第二期中医进修班学习,系统地学习现代医学、生理解剖和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获得了丰富医疗知识和提高医疗技术。
1955年6月,在党的政策感召下,他加人漳州市中医第五联合诊所。
章宝春主要担任伤科医师,他在工作中继续努力探索和宣传祖国的医学遗产,积极开展卫医疗业务。
1956年漳州市中医第五联合诊所经上级批准,改办为漳州市中医联合医院。
1959年该院被龙溪专署接管,改称为龙溪专区中医院(即今漳州市中医院),章宝春也随之为该院中医骨伤科医师,并为中医院的建立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后提任为该院伤科主任、副院长等职务。
章宝春在医疗工作中,重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原则。
他强调骨伤科要与经络脏腑相联系,不能脱离整体性;辨证要严谨细致,寻根究底,才能抓住主要矛盾,对症下药,获得医疗效果。
他对骨与关节的生理解剂位置,了如指掌;在临床实验时做到望之能辨其大体,摸之能辨其病症。
他手法基本功熟练。
尤其是正骨手法操作稳准而轻巧,因此,在骨伤科的诊疗效果卓著迅速,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章宝春经过几十年的学习探索和临床实践,还自制了许多疗效卓著,声誉远扬的伤科丹、膏、丸、散,如“章宝春风伤膏”、“推伤药酒”,“复方活血散”,“润肺化厘散”等等。
这种药品在骨伤科应用,疗效显著,成为医院伤科必用药。
特别是“风伤膏”药物在海内外亨有盛誉。
为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他不遗余力总结历年的实践经验,潜心撰写医学论文。
先后作有《论拔罐疗法及其作用》,《中医伤科对内伤伤筋的治疗》等十多篇,刊载于《福建中医药》。
1974年编写的《多层小夹板固定法》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畅销省内外及港澳地区。
1975年起,由章道胜医生协助编写的《章宝春伤科临床经验》一书,于1982年由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受到龙溪专署的表彰。
“辽宁中医”杂志也于1982年,刊载他的“闭合手法再折治疗陈旧性肱骨髁50例”。
他的《中医手法治疗冻结肩40例体会》一文,曾在全国中医正骨手法经验交流会上交流介绍。
为发扬光大中华医术,培养中医后继人才,他在医疗过程中先后带徒授艺50余人,有部分人在医学上得以成就.成为后继之秀。
同时,他还受聘于龙溪卫校伤科及省、地举办的骨伤科学习班教师。
他执教严谨,悔人不倦,把自己长年积累的医学所得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
使学生在医学理论与医疗技术两方面都得到显著的提高。
章宝春虽然没有经过正规学校的学习,也无高深学历,但他凭着治病救人,扶伤解痛,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精心钻研医疗技术,树立优良医德医风,博得了党和人民的赞誉。
他坚信共产主义信念一贯拥护共产党,经党组织长期考察,于1982年5月被批准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因病逝世,享年69岁。
3、庄子琛(1910-1993)福建省泉州市人,原泉州市正骨医院(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副院长,福建省著名老中医,曾任中华医学会中医外科学会委员、福建省中医学会理事、泉州市中医学会顾问、福建省武术协会委员会理事、泉州市武术协会副主席。
庄子琛出生于泉州北门普明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庭渊源、10岁随其父庄九学习南少林武术,并兼学中医骨伤科专业及重要成药的制作。
18岁开始行医,1934年自行开设骨伤科诊所、普安堂药房,1957年参加新华联合诊所,1958年加入第五联合诊所,1960年在泉州市人民医院任骨科医师,1962年10月调回正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