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想让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笔者做了这样的思考:
一、改变思想很重要
要想让学生爱学语文,学好语文,首要要做的就是解决学生思想意识的问题。
要让学生那种认为语文不就是读读背背的思想彻底的根除。要让学生明白语文是什么!语文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这些科目,语文靠的是“养”。记得张庆说过:“语文的学习是漫长的熏锅底的过程。” 语文不仅仅是课堂的四十五分钟,语文属于生活。课本,课堂只是“一掬水”,课本之外,课堂之外,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语文的学习来不得半点的马虎,要练得真功夫还要持之以恒。
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要明白了这个道理,语文很快就学好了。
要让学生知道,语文是一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语文就像人呼吸的空气一样,感觉不到它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了它,人将无法存活。语文所训练的是人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新力。语文学好了,干什么事情都势如破竹。所以,你必须以对待整个人生的态度来对待语文,才能学好语文。不是说过态度决定一切吗?
二、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很多人都首肯的,也是有心理学根据的。可是,一旦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兴趣的价值便被一些老师给忘了。课堂真正成了老师的用武之地,学生只有听的份了,下课就是练习接着练习。还谈什么兴趣,就是任务。当然,兴趣并不是说有就有,说来就来的。兴趣需要慢慢地培养。
首先以赏识召唤兴趣。
先来看两个高明老师的做法。
“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这是小学教师给后来成为伟大文学家的茅盾的作文评语。其时“小子”才十二三岁,无论他如何天资聪颖,教师的评语还是有点言过其实的。但是,谁又敢否认,正是教师那赏识性的评语,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少年茅盾对于文学的爱好。
特级教师于漪在《常忆常新》一文中写到:自己当年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老师的。“写好一看,觉得不妙,大概老师要责怪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大为欣赏”,写了一段很好的评语。从此,学习兴趣陡增。
这只是老师在作文的评语中对于学生的鼓励,其实对于学生的赏识无处不在。好的老师,常常用放大镜来看学生的优点,因而表扬多,鼓励多。老师对于学生的肯定要根据年龄和性格有所区别,不能把表扬幼儿园孩子的话拿来表扬初中的孩子,赏识要有真意,有诚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也是一种爱。赏识,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其次让知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般学生不爱学语文,最根本的原因是语文课没有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要抓好早读课。老师要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在早读时间,将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带进课堂,大声朗读,制造“读”的氛围,感受“读”的乐趣,读出书中的美丽。像五柳先生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特别要上好语文课。课堂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课堂的时间仅仅几十分钟,课堂上解决的问题要有深度,要有难度,要有思想性。学生一看就知道的问题就不要再去啰嗦了,索然无味的。学生的回答不要敷衍地说“恩。”,不要不负责任地说“很好。”那样学生会感觉,不管自己怎么回答结果老师的评价不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还不是要记老师的标准答案?老师要认真地对待学生的思考,答得好,要具体地指明“好”在哪,答得不好的也不要一句“坐下”完事。对于答得不好的要进行深追,将问题进行到底,深追的过程也就是指导、点播的过程。在这样讨论的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去找结果,自己去寻答案,自然看到知识本身的魅力。还怕学生不喜欢语文吗,还愁学生学不好语文吗?
三、点破工具性有必要
语文的价值在哪里?在于她的交流、表达的工具性。但是有很多的学生狭隘地认为语文学习就是用来考试的,狭隘的观点必然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老师有必要让学生看到语文的用途,价值。一次,我到教室发现垃圾角,教室的其他的地方有很多散落的桂圆壳,询问了几个学生都说不知道,也许他们真的不知道吧!我说,同学们把乱丢垃圾,也就是乱丢桂圆壳的同学名字的写到纸上,我收纸条。我收了纸条之后,回去认真的看了同学们的回答,并且统计了一下他们的答案。我到教室进行了总结:我说答说“不知道”的占了百分之九十,同学们没有反映;我说答说“没看见”的占了百分之五,同学们都抬起头看着我;我说答说“不晓得”的占了百分之三,同学们看着我笑了;我说答说“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的占了百分之二,同学们睁大眼睛看着我,接着就是小声的议论。水到渠成,我略带俏皮的问道:一样的答案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说法?同学们争着说:每个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态度不一样呗。我紧追着问,怎么不一样?同学们说:“没看见”态度诚恳,也很平淡;“不晓得”不失活泼,顽皮;“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坚定,还带有愤怒。我笑而说,这就叫语文。
同学们纷纷表示下次要注意说话了。注意说话不就是注意交流中的用词,语气以及表达的方式吗?同学们从日常生活中看到语文的实效,还担心学生不用心学语文吗?
四、语文课外活动不容忽视
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上来看,课堂是狭窄的。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只靠课堂是不够的。课本也是这样,即便是一个学期选它一百篇文章,也还是少得可怜的,仍然需要课外的东西来补充,来滋养,来丰富。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语文学习方法,要学好语文,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搞好语文的课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常常会感到语文是真实的,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分享学习带来的乐趣。在教学“广告用语”时,我要求同学们搜集熟悉的广告语,评说这些广告语,给班级设计一条宣传语,同学们兴趣盎然。
五、师生关系不可小视
在教育中,老师的作用,怎样评价都不过分。学生喜欢不喜欢语文这一门课,往往与他喜不喜欢语文老师有关。“亲其师,信其道”啊,师生间的交往,不仅仅是教与学的交流,还有心灵之间的交流,是以心换心,是老师在以他的整个的心灵世界在与学生交流。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就会敞开心扉,完整地接纳教师。这样的教师,在学生眼里,就是可亲、可敬的,也是可爱的。师生关系好,什么都会好的,何愁语文学不好!
语文是说不完的,语文的学习是说不完的,这只是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点滴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