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得到交流,学生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甚至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给师生带来一种意外发现的满足。

开放课堂滋生的这些信息是教育的资源、教育的财富。

作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

一、善于捕捉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
课堂教学是活生生的,是千变万化的,是平等、民主、开放的。

因此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增,时常会引发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生成性的教育资源”。

但这些资源是隐性的、潜在的,如果教师的敏感性不强,不注意倾听,这些资源将“昙花一现”。

只有教师敏锐地捕捉,才能使之成为显性的、现实的,成为“一束不凋谢的花”。

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

二、善于倾听,及时进行提炼
教学中不仅要努力捕捉学生的亮点,还要留心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及时进行提炼。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35+17”时,可提问:“还可以怎么算?”使学生产生不一定非得从个位算起,从十位也可以算起的想法。

三、善于点拨,迸发创新之花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手握的是已知的教材,面对的永远是学生未知的答案。

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尴尬的问题所在。

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尴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

在学生初步理解1/2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纸片折出1/2。

教师在让学生展示作品时,却发现了其中有一个学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

教师拿起该生的作业纸,故作惊喜地问:“能把你的折法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吗?”这位学生举起手中的圆形纸片,说:“我把它对折,再对折就得到1/4。


师:“1/4是什么意思呢?”
生:“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教师把作业纸贴到黑板的最高位置)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要你们折1/2,这个小朋友却折出1/4,大家对这事怎么看?”
生1:“老师,他折多了。


生2:“我想他没有专心听讲,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折。


生3:“老师才教我们1/2,他却能折出1/4。

所以我觉得他挺有创造力的。


师:“想不到你还会辩证地看问题呢!”
……
在学生一番评价之后,教师真诚地向这名学生说:“我真的好佩服你。

老师只教1/2这个概念,你却能勇敢地创造出一个新的分数,这样的学习才叫创造性学习!”
教师趁机给了一句:“你们还有别的折法吗?试试看!”教室里热闹起来,学生们认真地折着、说着,每张小脸上都洋溢着参与的快乐、创造的愉悦。

不大会儿工夫,他们折出1/3、1/8、1/16……甚至有学生折出了6/16等分数。

教师真诚地欣赏着他们,热情地请他们相互交流自己创作的成果,并将折成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展示。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各自得到的新分数的含义,不断地加深着对分数的理解。

四、善于引发争论,让思维擦出火花
学习的过程绝不仅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一部分,本来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只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课堂教学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

动态生成式的课堂不图省事和形式,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敢于把学生真实的思想充分暴露,敢于“实话实说”。

教学“加法结合律”一课时,一位学生说:“我觉得书上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不够科学:(a+b)+c=a+(b+c)。

等号左边(a+b)+c只要写成a+b+c就可以了,本来就先算a+b,根本不用加括号。


一席话引起了全班的议论:“对呀,咱们学混合运算时曾讨论过:老师,书上错了!”
“你们觉得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教师反问。

生:a+b+c=(a+b)+c。

我觉得加法中谁和谁先加都可以,所以a+b+c=(a+b)+c=b+(a+c)”。

“这样一来,算式中还运用了什么定律?”
“加法交换律。

”学生们异口同声。

“对,既有交换律又有结合律,看来不能叫结合律了。


“叫加法运算定律吧!”
“怎样用文字进行表述呢?”
“三个数相加,把其中任意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和不变。


“如果附加的数不止三个呢?按刚才的方法,显然不够准确。


“可以这样说:几个数相加,先把其中几个数相加,再和剩下的数相加,和不变。


“对!这就是加法运算定律,是你们自己发现总结的,就叫四(1)班定律吧。

”教师宣布。

五、善于让个性自主张扬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有情感、有想法的人。

承认差异、承认个性,就是对学生莫大的尊重。

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富有人文精神的生命意识落实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知识是在活动中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的,通过语言表达自主“内化”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了这样的一条发展通道,把教转化为学。

在学生的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实现在“动态”中落实教学,
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持了学生的生命活力,使课程体现人文关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