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的综合评价
r
.
,
属性 值 x 的 无 量 纲化 值
?
,
且J
∈
.
O 【
,
1】 。 根
关研 究 的 已 有成 果
内客 籀 要
:
,
参考 全 面 建 设 小 康社 该体 系 确
、
据评价指 标 的类型
纲 化标 准 函 数 :
.
可 采用下 列两 种无 量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建设 是 新
一
会 的 目标 和 统 筹城 乡经 济 社会 发 展 拟 定 了
据 经 验 公 式 来确 定
是 20
(
—
,
所 以 网 络 的基 本 结 构
化
12
三
—
1。
一
) 指 标 数 据 来源及 归
设 村 主 建 新 农 社 义 会 评价 综 合 度的 实 现程
■
◆
本 文 选 择 我 国 各地 区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样 本 数据 3 0 组 来 构 建和训 练 神 经 网 络 为 了
\
社 会 文 明 的统
一
。
而 对 社会 主 义 新农 村 建
,
在 学 习 过程 中
,
-
设 实 现 程 度 的综合评 价 可 以 客 观 反 应各 时
接权 的值 产 生 了 相 应 的 变 化 容 也 是 记 忆 在连 接权 之 中
通 过 对 样 本 的学 习 训 练
。
学习到的内
0
5
10
15
20
25
30
,
通 过 M A T L A B 软件 对 选 定 的 3 0 组 样
本进 行 训 练 训 练 后 的 B P 网 络 的误 差 图 如
对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
19 ) 中 ( ) 府管 理 、 测 和评估 新 农 告 (9 0 ” 提 出 的 一 种 新 的 衡 量 人 持续发展程 度。 二 政 监 在评价新农 村建设 中运用福 利指 村建设的科学合理 的依据 和必要工具 类发展 的指标 体系 。该 指数深刻体 现
针对市场失灵 , 我们认 为 , 首先 , 政 府 应 该 在 承 担 社 会 责 任 中 起 主 要 作 用 ,政府作 为规则 的制定 者率先按 规 则去办事 , 避免 随意性政 府行 为 , 引导 民营企业 在遵守 规则 的前提下 ,追求 利润最大化 , 主动承担 社会责 任 , 从而 达到互利 的 目的。其次 , 发挥中介组织 的优势 。利用 中介组织 在承担 社会责 任运作上 的人才 、 源整合 、 目设计 资 项 与管理等 方面 的专业优 势 ,协 助 民营 企业学 习有关企 业承担 社会责 任的有 关知识 ,咨询 有关 承担社会 责任方 面 的政 策和法律 ,策划 有关企业 承担 社
●
过 建 春
刘 艳
会责任 的合作 项 目,降低企业 承担 社 会责任 的运 营成本 ,提高企业 承担 社
会责任 的运 营受益 ,协调各 相关利 益 者 的关 系 ,赢 得社会 相关利 益者 的认 同和支持 。最后 , 提高 民营企业对 承担
社会 责任 的认 同感 。使 民营企业 家意
各 界 对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比如水 、 、 电 路等( 毅夫 ) ( ) 林 ;4 新农村
一
、
但在短期 内, 履行社会 责任与企业短期 的理论和实践探 索
建设是一个 系统工程 。 要突 出抓好“ 六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这 一 概 念 ,是 党 新” 即培植新优势 、 , 培育新农 民 、 发育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并有序地运转。维 系和谐社会的秩序包括公共秩序 、 生活秩 然的和谐 , 要求人在 向 自然索取 的过程 中 , 尽力增 强其再生 序 、 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等。 在法治社会里 , 法律是为了建立 能力 , 保持原有生态环境 ; 目标之 三是人与人的和谐 , 核心的 个公正的社会 而制定的 , 的尊严和价值 都体现于对法律 人 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 公平地分配社会利 的遵循。当然维持秩序的不仅有法律 , 还有道德, 对于一个国 益, 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 , 各得其利 。 家 来 说 , 治 和 法治 从 来 就是 相 辅 相成 、 促 进 的 。 德 相互
Xi nNongChunJi ans he
☆ 新 农 村 建 设 ☆
和 谐 耐 会 舰 野 下 祜 舍主 义 新农 村建 设评 价指标 傩系搽讨
彭 十 一 。 新 荣 杨
( 南理 工学院 湖 经管 系 。 南 湖 岳阳 4 40 10 0)
摘 要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做 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中国社会发 是 展的战略方 向。为指 导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制定及政府 公共投资的决策, 就需要一套较 为科学合理 的社
Hale Waihona Puke 裕的社会 , 需要有坚实 的物质 基础作保障 , 贫穷落后 的社会 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范畴 , 两者现实起点相 同 , 未来 目 不能算和谐社会 , 有很多和谐社会实现过程中的矛盾和利益 标一致 ; 实践过程 中相互包容 、 相互促进 、 相辅相成。在社会 关系的处理只能在经济发展 的过程 中加以解 决和消化 。其 主义新农村建设 过程 , 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既是社会 主义 二, 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发展 中国的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 内容 , 也是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参 考 文献 :
于 4 % ,城镇化率超过 5 % ,居 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达 到 2 % . O 0 O
一詹 华庆 攀枝花学 院经济 与管理学院
[ 摘 要]党的十六 大提 出,未来 中国捉村要实施 全面建 设小
以诚待人 . 员工做 出的成绩要尽量表扬 . 对 及时肯定。在条件具
备时给有 关人员深造 的机会 . 拓宽他们的眼界 . 提高他们的人 生品 位和思想境界 。在企业中树 立以人 为本的管理思想 .为员工创造 良好的工作环境 .使员工在工作 中得到心理满足和价值体现 。
引优秀人才和留住优秀人才 ;用工认可 的文化来管理 ,为企业 设 , 须有一套科 学、合理 的评价体 系来对各 项成 效进行 综合考 的长远发展提供动 力。要在企业培养全体 员工所认 同的价值观念 评。本文拟就社 会主 义新 捉村建设评价指标 体 系做一 简单探讨 。 和企业精神 ,树立团队精神 ,增强 员工之 间的凝聚 力和战斗 力 , [ 关键词]新 农村 指 标 把企 业的理念化 为一种 高度 自觉的行动。只有当企 业文化真正融 入每个员工个人价值观 时,他们才能把企 业的 目标 当成 自己的奋
斗 目标 。
4 产权制度激励 .
法。在企业将新产品或 新方法推 向市场 的同时,大部分新技 术内
2 0 年 1 ,十 六届五 中全会提 出 , 0 5 0E J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是我
在技术创新过程 中 ,必然有新成果 新技术、新产 品和新方 国现代化进程 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 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 现代农业建设 ,全 面深 化农 村改革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千 涵也同时暴露 。由于复制技术和知识的成本要比创 新技 术和知识 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 则被确定 为国家 十一五 规划 中解决 三 的成本低得多 .这就给 利益寻租 者提供 了模仿 的机会 ,使他们铤 农 ”问题 的战略 方向 ,并 用 生产 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 明. 而走险。如果不对这些知识 资产 加以保护 , 就会 大大抑制创 新的 村容整洁 、管理 民主 2 O个字 ,为我们描绘 出了一幅新 农村 的美 持续发展。因此中小企 业必 须使 用产权激励 .对创 新中产生的新 成果 、新技术要及时向法定机 关依 法申请保护 。通 过建立技 术创 好蓝 图。 新产权系统 ,保证创新者对成果 一定 的独 占权 . 除模仿者对创 排 新技术产权所 有者 的利益侵犯 .使其权益 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也 满足 了创新人 员对拥有成果 的成就 感。 5 组 织制度激励 . 变革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和模式 .努力创建学 习型组织 .建 立一个 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有利 于技
建设社会主文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重。对我国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 的指导价值。
关键 词 :新 农村 建 设 ; 2 0字方 针 ;评 价指 标 ;指标 系 统
中 圈分 类 号 :F 2 17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 0 — 1 X(0 60 - 0 5 0 0 1 0 9 2 0 )4 0 0 - 3
0 前 言
当前我 国 正处 在 改革 、发 展 的关键 时期 ,全 面 建设社 会 主义 新 农村 重 大战 略 的提 出 ,不仅 具 有 重大 的经济 意义 而且 具 有 深远 的社 会和 政 治 意义 。 由此 ,全 国各 地 迅速掀 起 了一股 建 设社 会 主义 新农 村 的热 潮 。然 而社 会 主义 新 农村 到底 应建 设 到一 个什 么 样 的水 平 ,标 准是什 么 ?为此 我 国提 出 了新 农村 建 设的
( c ol f n gme tHabnIs tt f T c n lg, a ri 50 1 C i ) S h o o Ma a e n, ri nt ueo eh oo y H ebn10 0 , h岫 i
Ab t a t Th sa t l r s n e h q ii o o mu ai gt en w vla ei d c s a ay e h o n tto f h t n a do sr c t i ri ep e e t dt er u st rf r lt c e ef n h e i g n ie ; n l z dt ec n o a i n o t e sa d r f l
or o nr’ t nyw r oi ;hni rd cdadaaye es t o tea fy i l iaec nt cini Z ei gad u u t S wet- odp l y te t ue n lzdt t e fh ro t c l g o s ut hja n c y c no n h a t p a vl r o n n
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西部山区的评价体系——以北川为例的开题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西部山区的评价体系——以北川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有效地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西部山区这样的贫困地区,对于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西部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因此,本文旨在以四川北川为例,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西部山区的评价体系,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为推动西部山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文旨在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西部山区的评价体系,具体目的和内容如下:1. 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西部山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2. 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西部山区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和问题;3. 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西部山区的评价体系,重点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和文化教育方面进行评价;4. 提出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西部山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流程如下:1. 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学术资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西部山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和阐述;2. 实地调研四川北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访谈法,获取相关领域专家、政策制定者和农民代表等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全面、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评价体系;4. 基于以上材料和研究结果,提出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西部山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四、论文研究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目的和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论文结构。
第二部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分析其目标和意义、主要特点、发展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是 党 在 十 六 届 五 中全 会 提 出 的 伟
大 历 史 任 务 , 一 重 大 决 策 是 关 系到 国家 长治 久 安 的重 要 战 这
用 燃 气 普 及 率 、 乡镇 公 路 里 程 2个 指标 来反 映 。 本
1确 定判 断矩 阵 - . 根据 Sa at 建 议 的引 用 数 字 1 及 其 倒 数 作 为 标 度 , y等
小 值 标 准 化 两 种 办法。
极大 值标准化法:: %
J £ J 】 c
, 】
二 、 会 主 义 新 农 村评 价 指 标 体 系的 建 立 社 本 文分 别从 “ 产 发 展 、 活 宽裕 、 风 文 明 、 容 整 洁 、 生 生 乡 村
极 小值标准化法 : 鼬 1 / =
裕这个层面 , 即农 民人 均 纯 收 入 、 固定 电话 装 机 率 、 动 电话 移
的实际采集 的量 化数据 。 M xV】 a [j 表示第 j 评价因子所有 个
评 价 对 象 的实 际 数 值 中 的最 大 值 。
3计 算综 合 评 分 .
按照所计算求得标准值 。 分别对各 个评 价对 象按 照权重
素 按 不 同 层 次 聚集 组 合 , 成 一 个 多 层 分 析 结 构 模 型 。 终 形 最
整 洁 、 理 民 主 ” 方 针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也 就 成 了全 面 管 为 建设 小 康社 会 的必 然 要 求 。其 内涵 涉 及 了农 村 物 质 文 明 、 政 治 文 明 和精 神 文 明建 设 等 多 个 方 面 。 这些 方 面 的因 素 相 互 交 织 、 互 作 用 、 互 制 约 而 成 了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这 个 有 机 整 相 相 体。 由此 本 文 在 正确 理 解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设 内涵 的基 础 上 建 立 了一 套 社 会 主义 新 农 村 评 价指 标 体 系 。 用 层 次 分 析 方 采 法 和 数 据 标 准 化 模 型 。对 潍 坊 市 两 个 乡镇 进 行 了 比 较 和 分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问题研究
依据。第四 , 指标体 系还可以对新农 村建设前 景进 行预测分 析:通 过对新农 村建设 的动态 跟踪 与评
估 , 以定 期 向群 众 公 布新 农 村 建 设 的进 展 情 况 , 可 使广 大 人 民群 众 明确 主 攻 方 向 , 强 建设 社 会 主 义 增
新农村 的信心和决心 , 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
指 在综 合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 用 一 定 的 原 则 和标 准 , 运 对新 农 村 建 设 的进 展 情 况 做 出评 估 和 判 断 。建 立 起一 套 功 能 完 善 、 学 合 理 、 作 简 便 的评 价 指 标 科 操 体系, 对指 导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 分 发 挥 广 大 充 人 民群 众 的积 极 性 和 主 动 性 , 有 重 要 意 义 : 先 , 具 首
t ms t s e s t en w o n r sd u l i g e o a s s h e c u ty i e b i n .Th d x s s e sh v o ece rc a a t rs is b ts i a es me s o to n s d ei e y tm a es m la h r c e i t , u t l v o h r c mi g . n c lh
.
Z AO — in H Fu qa g ( p rmet f E o o c , z o ies y, z o 5 0 3 C ia De a t n cn mis Deh uUnvri Deh u2 3 2 , hn ) o t
Abta tTop o t h e c u ty ieb i ig b te ,h o a o en n sh v en t d iga d iia ig t eid x s s sr c: r moet en w o nr sd ul n etr t elclg v r me t a eb igsu yn n nt tn h n e 向和奋 斗 目标 。其 次 ,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浅谈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政府充分响应党中央号召,集中精力投入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开展,有专家学者、也有各级政府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大方面着手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评价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不仅丰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更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统观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评价,主要立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并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各地社会经济水平有所不同,基本呈现东部快于西部、沿海快于内陆的趋势。
因此,我国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步伐也是不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各地需解决的农村问题也应有所不同。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大总体目标是对全国范围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若以此确定的综合评价体系来评价具体地方的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并不能科学准确地反映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各地应根据自身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制定适合地方的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以浙江省海盐县为例,浅谈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一、构建海盐县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海盐县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根据海盐县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确定能够指导构建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根据这一原则,确定具体的指标体系。
1、目的性原则。
海盐县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符合海盐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所选取的指标能够科学、可观地反映海盐县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2、综合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多部门、需系统全面考虑的复杂工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和方法探讨
要 发 展 农 村 生 产 力 . 要 调 整 完 善 农 村 生产 关 系 : 又 既要 加 快 农村经济发展 . 又要 促 进 农 村 社 会 进 步 : 要 加 强 农村 物质 既
文 明建 设 . 要加 强 农 村 精 神 文 明 、 治 文 明 与 和 谐 社会 建 又 政
二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建设 评价 指标
谐 社 会 、 快 农 村 全 面 小 康 社 会 建 设 进 程 的必 然 要 求 。 加 目前
如 何 确 定 社 会 主 义 新 农村 的具 体 标 准 、评 价 指 标 和评 价 方
法. 不仅 为政 府 部 门所 关 注 . 且 也 是 经 济 理 论 界 讨论 的热 而 点 。 文 基 于对 社 会 主义 新 农 村 内涵 正 确 理解 的基 础 上 , 本 依 据 一 定 的原 则 .设计 出一 套 较 为科 学 合 理 的 社会 主义 新 农
来 对 待 . 据 社 会 主 义 新 农村 建设 的 内涵 . 计 出 由生 产 发 依 设
展 、 活宽 裕 、 风 文 明 、 容 整 洁 、 理 民 主等 方 面 指 标 所 生 乡 村 管
构 成 的 指 标 体 系 。 采 取 科 学 的综 合 评 价 方 法 . 一 定 时 期 并 对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总体 水 平 和 进 程 进 行反 映 。 3 层 次 性 原 则 。 在设 计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设 指 标 体 系 、 时 应 分 为 不 同 层 次 . 以便 反 映 社 会 主 义新 农村 建 设 的深 度 状 况 和 结 构 性 特 征 。现 拟 分 为 三 层 : 一 层 为 总 目标层 , 第 用 以反 映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 的总 体水 平 或实 现 程 度 :第 二 层 子 目标 层 . 总 目标 的 分解 . 以反 映社 会 主义 新 农 村 建 是 用 设 某 一 大 的 方 面 所 达 到 的水 平 或 实 现 程 度 :第 三层 为 指 标 层 .用 以反 映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 各 具 体 指标 所 达 到 的水 平或实现程度。 4 可 比性 原 则 。各 项 指 标 的 含 义 、 计 口径 、 算 公 式 、 统 计 方 法 等 , 力 求 规 范 化 、 准 化 、 一 化 , 仅 能 够 动 态 可 要 标 统 不 比. 以反 映 全 国或 同一 地 区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 的 快 慢 。 而 且 还 要 能 够 静 态 可 比 .以揭 示 地 区间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建 设
关于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在新 农村建设 中的绩 效 ; 四是矫 正 功 能 , 过 绩 效 评价 通 可 让社会各界 ( 括政 府 自身 ) 包 了解在新 农 村建 设 中所
投入 的成本 、 取得 的成就 和 存 在 的不 足 , 以更 好 地 加 以
改进 。
在构建新 农村建设 绩效评 价体 系 时 , 以借 鉴 国外 可 比较流行 的“ E 绩 效 评 价 法 , 4” 在评 价 中充分 体 现 经济
平性 指标 , 用来 反映接受 服务 的团体 或个 人是 否受 到公 平 的待 遇 , 势群体 是否能享 受更 多服务 。 弱 ( ) 强绩效评 价是推 进新农 村建设 的重要环 节 二 加 推进新 农村建 设 是一 项 长期 而 艰 巨 的 重大 历史 任
务, 需要从 多方面进 行坚持 不懈 的努 力 。建设 没有 现成
场新公 共管理运 动 。在新公 共 管理运动 的影 响下 , 共 公 部 门绩效管理 呈 现 出新 的特 点 和趋 势 , 主要 表 现 为 : 绩 效管理 以结果 为 导 向 , 映服 务 和顾 客 至上 ; 效评 价 反 绩
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 , 新农村建设 的个性 , 体现在尊重 农 民意愿 , 根据各地 自身 的资源优 势 、 发展基 础 、 民族 习 俗等 因素 , 因地制宜 探索符 合 当地 实际 情况 的各 种农村 建设模式 。 同时 , 新农 村建 设也 要 有 其 共性 , 就是 要 在 农村经济 发展 、 民群众 生活 、 农 村容村 貌 、 共管 理方式 公 等方 面都要带有 “ ” 新 的感 觉 。研 究 制定一 套 完 整 的建 设新农 村的 绩 效 评 价体 系 , 是 要 在 尊 重 个 性 的前 提 就 下, 以明确 的指标 和评价 体 系指导各地 更好 地开 展新农 村建设 , 充分 彰显新农 村建设 的共性 特征 。 新农 村建设 的绩效 评价体 系 , 以发挥 四方 面 重要 可 功 能。一 是监督 功 能 , 过政 绩评 价 , 通 为政 府 制 定 了一 套绩效 标准或要 求达 到的 目标 , 以约束政 府在 指导 新农 村建设 中的管 理行为 , 通过 公众 的舆 论 从外 部监 督政 并 府 的行为 ; 是资源优 化功 能 , 二 通过科 学 地设 定 目标 , 优 化 配置各种公 共 资源 ; 是 激励 功 能 , 三 通过 对 绩 效 评价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
发 ,在 分 析 了建 立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的 指 标 体 系应 该 遵 循 的评 价 原 则 的 基 础 上 ,按 照 新 农 村 建设 提 出的 “ 生 产 发 展 、生 活 宽 裕 、 乡风 文 明 、村 容 整 洁 、 管理 民主 ” 的 要 求 ,提 出 了 由 5类 1 具 体指 标 组 成 的评 价 指 9个
No 5 2 0 . 0 6 S ra e il NO. 4 9
社 会 主义新 农村 的 内涵 与评 价 指标 体 系
李 丹婷
( 厦门大学
丁
煜
厦门 3 1 0 ) 605
公共管理系,福建
摘
要 :党 的 十 六届 五 中提 出 了建设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的 重 大 历 史 任 务 。本 文 从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的 内涵 出
一
、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的 内涵和 要 求
建 设社会 主义 新农村是我 国现代化进程 的重大历史任 务 ,是在我 国全面建 设小康 社会 、加速 向现代 化迈进 的关键时期和总 体上 已进 入以工促 农、以城带 乡的发展新阶段提 出的,有着丰富而
深 刻 的 内涵 。
( )充 分 理 解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的 深 刻 内 涵 一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是 一 个 与 时 俱 进 的概 念 , 在 上 世 纪 5 0年 代 、8 0年 代 、9 0年 代 ,我
国 都提 出过 建 设新 农 村的 口号 党 的十 六 届五 中全 会提 出 , “ 设社 会主 义 新农 村是 我 国现 建 代 化进 程 中 的重 大 历 史任 务 。要按 照 生产 发展 、生 活 宽裕 、乡风 文 明 、村 容 整沽 、管 理 民主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当前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科学、全面地评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需要建立一个合理且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从综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宜居环境等六个方面展开回答,旨在探讨新农村建设评价的多方面问题,促进农村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综合发展评价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成效,首先要考虑其综合发展水平。
这包括人均收入、教育水平、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指标。
人均收入反映了农民的经济状况,而教育水平和文化传承则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因此,在评价新农村建设时,应统计和分析这些指标,从而全面了解和评价农村发展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方面的便利程度。
合理评价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效,应考虑农村道路的铺设情况,农村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农村交通便利化水平等指标。
只有基础设施完善了,才能为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生态环境保护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
评价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时候,必须考虑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
包括水质、土壤质量、空气质量等方面的指标都应纳入评价范畴。
此外,还应重点关注农村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
产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评价农村产业发展的成效,需要考虑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还需要统计农村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农村企业的发展状况等指标。
只有产业发展良好,才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民生保障农村居民的民生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农村民生保障的成效,可以从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入手。
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和社会保障状况是评价新农村建设成效的关键指标。
宜居环境宜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
为了评价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和效果,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全面的、科学的、可操作的,旨在揭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全貌和特征,为政府决策和农业农村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首先,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考虑农业生产效益。
这包括农业经济效益、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等。
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可以通过农产品产量、农业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来体现;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评价指标可以通过食品安全指数、农产品质量合格率等来衡量;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可以通过化肥利用率、灌溉水利用率等来评估。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程度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其次,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还应该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这包括农村道路、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农村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改善速度等指标。
再次,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还应该考虑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这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等指标来评价;医疗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等指标来评价;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发展可以通过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体育活动参与率等指标来评价。
这些指标反映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程度和质量。
最后,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还应该考虑农村环境保护情况。
这包括农村环境质量、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
农村环境质量可以通过土壤质量、水体质量等指标来评价;生态农业发展可以通过农村生态农业产值占比、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等指标来评价。
这些指标反映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和农村绿色发展的程度。
综上所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全面考虑农业生产效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的情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摘要:在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应以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引导性与创新性相结合为原则。
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5 大类,25 个具体指标,构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权重情况进行了说明。
结果表明: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农村恩格尔系数、农村人均生产总值、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等指标较为重要。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内涵;评价体系;指标权重0.前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党中央研究出台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也是对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提出以来,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但针对如何了解、评价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本文这点出发,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希望能对研究新农村建设有所参考。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总的说来,新农村建设的涵义是极其丰富的。
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提出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目标包括:“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素质,塑造农村新风尚、建设和谐农村”[1]。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个方面应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如果忽视某一个方面或过分强调某一个方面都可能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入歧途[2]。
将新农村建设的涵义具体化,可理解为:第一、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促进城乡之间良性的互动和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第二、重点落实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公共事业的发展与健全;第三、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是相关社会制度的配套与健全;第四、通过经济支持与政府干预,继续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同时规范农村消费市场[3];第五、加强农村民主政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农村治理机制;第六、农村人文、社会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持将成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
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
()系统 性原 则 。社 会 主义 新农 村 建 指标 , 2 二级 系统 4 个评 价指标 ( 1。 1 表 )
( )目标 指标 一 : 1 新型 农 民。
镇 建设 规 划和 环境 整治 , 建设 新村 镇 ; 展 设 是 一项 复杂 的 系统工 程 ,包 括 “ 发 生产 发 农 村各 项 社会 事业 , 培育 新农 民 : 强农 村 加 展 、 活宽 裕 、 生 乡风 文 明 、 容整 洁 、 理 民 村 管
21. 总30 00 ( 7 ) 2
世 寥 业 W0dAr uue 童 r scIr i i t
・
新农 村 建 设 ・
新农村 建设 的评价指标 及 应 用 研 究
韦 晓宏 段 根 林
摘要: 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 村是 党 中央从 贯彻 落 实科 学发展 观 、 构建社会 主义和 谐社会 的 全局 出发作 出的重 大战略部 署 。 如何科 学地测度社 会主 义新 农村建设 的发展 进程 、 量 质 和水平 , 客观 评价新农村 建设 的现状 和存在 的 问题 , 目前理论 界 尚没 有一套科 学 完整 的
1 指导 思 想 . 建 设 社会 主义 新农 村 .
( )以人 为本的原 则 。 会主义新 农村 从 农 民生 活 、 1 社 农业 发 展 、 础 设 施 、 会服 基 社
建设 围绕 以人 为本 的基 本 理 念 而 展 开 , 其 务 等全 方位 多 角度 出发 ,全 面 系统地 反 映
()实 用性原 则 。社 会 主义 新农 村 建 生 活需 求系 统 的满 足状 况 的反映 。发展 农 3
产 和生 活方 式 为根 本 的 。这 就要 求把 农 民 设 的指标 体 系应尽 可 能地 从农 村 、农 民 以 业 生产 和农 村 经济 , 社会 主 义新农 村 , 建设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摘要:本文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参考国家统计局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现有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国外有关乡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遵照一定原则和程序,建立全国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供学界同仁和各地新农村建设评价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三个发展阶段;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对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的研究过于复杂,指标很多,把握起来有困难,同时很少有针对村屯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尽管有些省份制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但也只适合本省情况。
为使新农村建设目标明确、建设过程有章可循、建设结果有据可评,全国性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亟需建立。
笔者参考国家统计局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已有研究成果和各地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等,提出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一)针对全国性的研究较少到目前为止,公开发表的针对全国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文章很少。
李立清等构建了包含五十个二级评价指标的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但指标体系中没有阶段目标、指标标准值和指标权重。
公开发表的各地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较多,重庆、湖北、浙江、黑龙江、福建、江苏等省已出台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二)涉及村级的指标体系很少目前,只有少数研究成果涉及村级指标体系。
朱孔来为村级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七大类二十六项指标,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方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农民幸福程度、农民素质水平”两方面指标,但没有指标标准值和指标权重。
另外,苏北经济信息中心以村为单位设计的《苏北全面小康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指标》,有二十六项考核项目和五十一项考核指标,只有考核指标标准值,没有指标权重。
(三)评价指标过多且复杂目前,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最少为二十六项,多的已超过五十项。
其中,有些指标设计重复,如,把村干道绿化率和森林覆盖达标率同时设为村容整洁的指标;有些指标设立有待考证,如,在村级指标体系中设立“有卫生室的行政村所占比重”;有些指标过于复杂,既设立考核项目指标又设立考核指标,如,在生产发展指标中设立“产业发展、经济合作、规模经营、粮食生产、就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层组织经济实力”等七个考核项目,又设立“人均GDP、第一产业现代化水平、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粮食种植面积、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比重、订单农业覆盖面、龙头企业发展、人均村级财力”等十项考核指标。
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
引言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党的十六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并且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之首;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趋向”论断;紧接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统筹城乡发展到提出到“两个趋向”论断,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清楚地看到党和国家在调整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的脉络。
三大概念的产生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层次,三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是一个从战略决策思路演变到具体实施的过程。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和国家调整城乡关系的一种战略思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手段。
因此,在现阶段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政策内容。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城乡发展已经呈现严重的不协调状态,成为妨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隐患。
表现在城乡经济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公共品供给高度失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不公平问题尤其突出;城乡制度创新严重失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面临权益保护和发展机会上的高度不平等。
只有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发展协调状况的根本改善,不仅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问题所在。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乡二元矛盾的战略举措和重要手段。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意义新农村建设虽然引起了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广泛关注,但各地农村经济水平不一致,农业生产发展各有各自的特点,对新农村的认识及建设方向,就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判断,这就必然会引起实践行为上的偏差。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
而如何评价新农村建设的效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引言随着人们对农村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多,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变得尤为重要。
这一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农村建设的成果,并对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以下方面:道路交通、供电供水、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同时需要考虑农村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和质量。
三、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水源保护、垃圾处理、农村污水治理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指标还应考虑农村环境管理的效果和成本。
四、农村产业发展农村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内容。
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农民收入水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和农村创业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指标还应考虑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
五、农村教育与文化农村教育与文化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农村教育质量、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指标还应考虑农村教育与文化服务的普及程度。
六、农村医疗卫生农村医疗卫生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
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农村医疗资源配置、卫生设施建设、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指标还应考虑农村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和质量。
七、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农村社会保险、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指标还应考虑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和覆盖面的扩大。
八、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
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居民生活品质等方面的情况。
评估指标还应考虑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速度。
九、农村社会治理农村社会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 设社会 主义 新农 村 , 党 的十六届 五 中全会 是
一
定 时期农 村社会 以经济 发展 为基 础 、 以社 会 全 面
提 出 的重 大历史 任务 , 体现 了中央对 “ 农 ” 充分 三 工 进步 为标 志 的社 会 状 态 。社 会 主 义新 农 村 的 内 涵 作 的高度 重视 , 中 央指 导 “ 是 三农 ” 作 新 理念 、 工 新 极 其 丰富 深 刻 , 新 ” 社 会 主 义 性 质 是 其 主 要 内 “ 与 举措 的集 成和发 展 , 新 时期 落 实科 学 发 展 观 的客 涵 。“ ” 是 新 体现 在 : 设现 代农业 , 建 繁荣 农村 经 济 , 形 观要求 和 必 然选 择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新农 村 是全 面 成产业发展的新格 局; 增加农 民收入 , 善消费结 改
标 度 增 长持 续 性评 价 方 法 。
[ 关键词 ] 社会主 义新农村 ;指标 体 系; 综合评价 ; 评价方 法 [ 中图分类号 ] F 2 . ; 8 30 3 C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7 69 2 2 0 ) 500 - 6 1 2 (07 0 -0 10 4
X u n 。LN X e i U X er g I u -a o jo
( oeeo czm c adMa ae et Fj nA r u ueadF r t nvrt, uh u F j n3 00 , hn ) C lg l fE o i n n gm n, ua gi l r n oer U i sy F zo , u, 5 0 2 C i w s i ct sy ei i a a
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 系和评价 方法研 究
徐 学荣, 林雪娇
(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 院 , 福建 福 州 3 00 ) 50 2
[ 要] 阐述 了 摘 社会主 义新农村 的科 学内涵评价指标 体 系,
并利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 了指标 权重 , 出了单指标 、 目标 、 目标 达标度 的计 算方 法 , 给 子 总 同时还 设计 了各子 目标协调性 、 达
meh d i gv n frc c l t g t elv l fc o d n t n i i e e t u — i , g r h i e in d frweg i g te s san b l y o t o s i e a u ai e e o r i ai d f rn b ams a o i m sd sg e ih n u ti a i t f o l n h o o n f s l t o h i
建设小康社会 的一项总体战略部署 , 是统筹城乡发 构 , 促进农 民生 活新 提 高 ; 展 农 村社 会 事业 , 发 培养 展 的具 体体 现 , 一 项 宏 伟 而艰 巨 的 系统 工 程 , 是 适 造就新型农 民 , 倡导乡风文 明新风 尚; 加强 乡村规 应 了我 国改 革发 展 进 入 关 键 时期 的客 观 要求 。建 划 治理 , 好农 村基 础建 设 , 现 乡 村 面貌 新 变化 ; 搞 实
维普资讯
福建农 林大 学学报 ( 学社会科 学版 )20 , ()1 4 哲 , 7 1 5 :— 0 0
Junl f uinA r utr adFrsyU i rt P i sp yadSca Sine) o ra o j g cl e n oet nv sy( h ooh n oi c cs F a i u r ei l l e
t e s b a m a d i tg ai n lv 1 h u — i n e r t e e. n o Ke r s e o i i o n r s e n e y tm ;c mp e e sv v u t n;e au t n meh d y wo d :n w s a s c u t i :i d x s se c l t yd o rh n i e e a ai l o v l ai to o
Ab t a t h i o n tt n n a i u l c t n b u en w o il t o n r s e ae d s u s d s r c :T e man c n o ai sa d b scq a i ai s a o t h e s cai u t i r ic s e ,Ba e n t i , h o — o i f o t sc yd sdo s tec r h n p e e sv v u t ni d x s s m rb i i ga n w s ca i o nr sd r s n e ,Me n i -t e id x w ih sa e c r d rh n ie e a ai e y t f u l n e o i s c u t iei p e e td l o n e o d l t y s a wh l h n e e g t r o me e w t ayi i rr h r c s .T e h ac ain o e lv l fsn l n e i a l t h e ac y p o e s h n te c u t ft e e i ge id x-s b am a d i tg ain i at i e ,F n ly h hn c l l o h o u — i n n e r t s t n d o a i al ,t e
S u n t e c mpr he i e e a u to nd x s se nd m eho s o t dy o h o e nsv v l a i n i e y tm a t d f
bu l i g a ne s c a itc u r sde id n w o i ls o nty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