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简介(ppt)
羌族
qiangzu羌族Qiang nationality中国的少数民族。
(见彩图)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
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茂汶羌族自治县和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等地,共102768人(1982)。
茂汶羌族自治县是最大的羌族聚居区。
羌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峰峦重叠,河川纵横,气候温和,河谷台地土壤肥沃,是宜农宜林宜牧的好地方,尤以大熊猫和金丝猴的主要产地而闻名于世。
使用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除茂汶县赤不苏区和黑水县的羌区为北部方言外,其余羌区均为南部方言。
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长期通用汉文。
族源 羌族历史悠久,可溯源于3000多年前的古羌人(见羌)。
羌人中的一支约在春秋、战国时从甘肃、青海地区络绎迁居于岷江上游一带生息繁衍,与当地居民相融合,逐渐形成为今日的羌族。
羌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由来已久,除汉朝在岷江上游设置汶山郡外,从隋到宋都设过羁縻州。
元明推行土司制度,清朝实施“改土归流”。
19世纪末,英法帝国主义势力侵入羌区,与官僚、军阀、地主相勾结,残酷地压迫剥削羌族人民。
反帝反封建斗争 羌族富有革命传统。
他们曾以各种方式进行过多次反抗土司统治的斗争。
鸦片战争期间,羌族人民曾经和藏、彝等族人民组成2000人的军队开赴浙江前线,在宁波镇海战役中,重创英国侵略军。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羌族地区增粮增税,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1905年,清政府又在茂州设立“官盐店”,对食盐进行专卖垄断,从中渔利。
羌族人民不堪其苦,终于爆发了武装反抗,他们联合了黑水、松潘的藏族人民,汇成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开进茂州城,捣毁“官盐店”,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取消食盐专卖,允许食盐自由买卖。
辛亥革命中,羌族举行了反清起义,加速了赵尔丰在四川统治的崩溃。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羌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21年,理县通化乡佳山寨等地羌族群众,为反抗反动官府苛捐杂税,愤怒地处死了作恶多端的团总。
少数民族羌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教学课件
挑战
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 战,如缺乏传承人、文化内涵被误解、现代 化冲击等。此外,羌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还 面临着资金不足、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
羌族文化传承的方式与方法
传统传承方式
羌族文化有着自己的传统传承方式,如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等。这些传统方式在羌族文 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羌族的宗教仪式与祭祀活动
宗教仪式
羌族有许多宗教仪式,如祭山神、祭水神、祭祖等,它们是羌族宗教信仰的体现 和传承。
祭祀活动
羌族的祭祀活动有年节祭祀、丰收祭祀、婚礼祭祀等,它们是羌族人民祈求神灵 保佑和祝福的重要方式。
CHAPTER 04
羌族的生活习俗
羌族的饮食文化与特色美食
羌族饮食文化
羌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羌族人喜欢吃糯米饭和苞谷酒,同时也喜欢食用各种 肉类和蔬菜。在羌族饮食中,羊肉、牛肉、猪肉等肉类是常见的食材,而蔬菜则以土豆、萝卜、白菜等为主。
“火神节”
在农历的六月二十举行,是羌族人 祈求丰收和平安的重要节R 03
羌族的宗教与信仰
羌族的宗教信仰体系
自然崇拜
羌族对自然界的诸神灵,如山神、水 神、树神等,怀有敬畏之心,认为它 们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能主宰风雨、 丰歉等。
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
羌族视祖先为守护神,认为祖先具有 超自然的能力,能主宰人间的祸福。
羌族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具有浓厚的地方 特色和民族风情。
语言文字
羌语属于汉藏语系,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系统,是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CHAPTER 02
羌族的建筑与艺术
羌族的传统建筑风格
01
02
羌族介绍
科技
• 羌族以农业为主,以畜牧业为副,以狩猎和多种 副业为辅助。
• 在羌族人民的交通设施中,溜索是不可缺少的。 在波涛汹涌的岷江上,用一根或两根碗口粗的竹 缆取倾斜之势,系在两岸的石柱上。渡江者以皮 带或麻绳紧束腰间,身悬绳上,飘然而过。 • 羌族人对治水有丰富的经验,举世闻名的川西都 江堰水利工程,就是2000多年前羌族人民和其他 民族一起修建的。
• 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 传统文化的一支,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 、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 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 抢救羌族文化行动势在必行
• 代表羌族文化精华的羌寨在此次地震中很多都垮 塌了。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对于今 日的北川来说,羌笛今后还有没有人会吹,有多 少人会吹,至今还是未知数。 • 这次大地震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805件馆藏文 物全部被埋,无一幸免,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 名专家也在地震中遇难。羌族文化这次遭遇了毁 灭性的打击,如果再不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中国 羌族文化有可能成为绝响。这种口口相传的文化 可能从中国消失。
• 北川文化馆5名正式工作人 员这次地震中全部遇难, 北川知名的羌文化研究专 家谢兴鹏也在本次地震中 遇难。而会吹羌族乐器羌 笛的一名传人也在地震中 遇难,现在羌族中会吹羌 笛的仅剩几人,这门技艺 能否传承下去现在还是未 知数。
服饰
• 羌族男女皆穿形似旗袍、多为白色的麻布长衫,外穿羊皮 背心,晴天皮毛朝内,雨天皮毛朝外。女子常戴绣花黑头 帕,男子缠黑头巾。 • 羌族男子的服装一般是蓝布长衫,外套羊皮褂子,包青色 头帕。羌族妇女的服饰比较鲜艳,她们多穿蓝色或绿色的 花边长衫,衣领上镶有一排小颗的梅花形图案银饰,腰系 绣花围裙和飘带,戴黑色头帕。 • 羌族男女各有一独特的随身携带物,妇女为银制针线盒, 男子为银制烟盒。 • “云云鞋”:是羌族人在喜庆日子里穿的一种自制布鞋, 鞋尖微翘,状似小船,鞋帮上绣有彩色云卷图案,十分别 致。
西北民族史-羌族与氐族 48页PPT文档
08.08.2019
6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 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 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 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 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 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 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 游牧部落。
周平王东迁以后,一些以羌人为主体的羌戎大量迁入中原地区。 “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据蒙文通先生考证,晋国
大夫中有不少人是依靠羌戎的力量壮大起来的,晋国因和戎而称霸, 大量的羌人也融入晋人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甘肃、青海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的羌人仍处于 “少五谷,多禽畜,以射猎为事”的状态。文献记载了这部分羌人由 射猎进到田畜的传说。《西羌传》说秦厉公时羌人无弋爰剑被俘,逃 回后教羌民“田畜”。此后羌族进一步发展和分化。
活动在甘、青以至川西北的党项羌,在1038年建立西夏王 朝。公元1227年为蒙古所灭。
宋代以后,北方地区的羌人与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南迁 的羌人和甘、青、川交界地区的西山诸羌,一部分融合于 藏族,一部分成为今日羌族的来源之一。
08.08.2019
15
羌人的社会经济和风俗习惯
(一)社会经济 先秦时西羌的社会经济以游牧业为主。《后汉书·西羌传》 载:“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所居无常,依 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相传西羌农耕,是从 无弋爰剑开始的。爰剑被秦掳为奴,在秦地学得农耕和畜 牧技术,逃回河湟,传授给羌民,改变了原始射猎生活, 史又载:“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爱剑教 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
08.08.2019
羌族简介
羌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 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其余散 居在阿坝州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 的丹巴县、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四川西南, 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陕西省汉中略阳县,宝鸡凤县 部分地区,甘肃南部、云南、现有人口约32万人左右。 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称以及部分传统文 化的一支,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 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 弟民族,皆具有部分炎帝
云朵上的民族——羌族ppt课件
表优先婚,新娘婚后一年内返居娘家、兄死Biblioteka 纳其嫂、弟死兄娶弟妇等遗俗。
从正式订婚到结婚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
➢首先要办开口酒席。男方请介绍人到女方家正式提亲,如女方家同意,
由其家长开口,定某日办开口酒席。届时,由男方在女方家办席,未婚
婿拜见岳父母。
➢其次办斟订酒。开口酒过后一段时间,男方又到女方家办一次席,并
11
男装
可编辑课件PPT
12
云云鞋
“云云鞋”是羌族人在喜庆日子里穿的一 种自制布鞋,鞋尖微翘,状似小船,鞋帮上绣 有彩色云卷图案,十分别致。
可编辑课件PPT
13
挑花和刺绣
挑花和刺绣,是羌族妇女的拿手好戏。这 些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古朴精美的绣品,无论 是点缀服饰还是装扮居室,都显得秀美而大方。
古代羌族主要活动在西北的广大地区,迁徙到中原地区的羌族大 多华夏化。今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 游一带是古代羌族的活动中心。
古代羌人分布极广,岷江上游是古羌人分布的重要地区。史前时 期传说时代的大禹便出生于这一带,其后的有文字以来的史籍均载这 一地区为羌人所居,这些便是冉马尨为主的羌人。这部分羌人逐渐融 合了从川、甘、青等地各个不同时代迁来川西北的邓至、岩昌、白马、 白狗、党项等诸羌人,以及少部分已分化为其他民族后又迁入该地的 吐蕃等少数民族和秦汉以来迁入的部分汉族而形成了现今的羌族。
酒,送新娘回娘家,叫回门。 可编辑课件PPT
8
羌族民居
羌族人居住在独具特色的羌寨中。 羌寨中的碉房是羌族的石砌民居,一般 高达三四层。底层圈养牲畜,中层住人, 上层储藏粮食,屋顶为平台,既可以用 来摊晒粮食,又可以作为老人歇息、妇 女针织、孩子游戏的场所。
羌 族
碉楼说明:
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 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挢(绳挢)。 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 立石础或 大木柱,础与柱上挂骼膊般粗的竹 ,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 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挢面1米多的 竹 索扶手。 栈道有木栈与石栈两。木栈建于密 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 于绝壁悬崖,绿岩凿孔,插木为挢。
多神崇拜
自然崇拜主要表现为对白石的崇拜,所谓“白石莹莹象征神”。羌民一般 都在石碉房和碉楼顶上供奉着5块白石,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 和树神。在自然界中,天、地、山、树与羌民的生产、生活至为密切,所 以便成为崇拜对象。除此之外,羌民信仰的神灵还有火神、地界神、六畜 神、门神、仓神、碉堡神等等。另外,羌族各村寨还有彼此不同的地方神。 这些地方神又有正邪之分,对正神祈其保佑,对邪神则请“释比”作法驱 除。羌族祖先崇拜主要表现在对本家族祖先、人类祖先、男性主宰神、女 性主宰神的崇拜。本民族英雄和有功于民者,亦作为神来膜拜,如建筑神、 战争指示神、石匠神、木匠神、龙山太子等。另外,羌族地区还存在原始 宗教的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的遗风。如对羊、猴、龙的崇拜。
金裹银:
就是用大米和玉米面混合而做得名。 做法是待米饭将煮熟时在面上放入 玉米面,然后用筷子从上至下逐步 均匀拌合,蒸熟既成。由于大米是 白色,玉米面是黄色故而得名“金 裹银”。
酸菜汤:
将圆根菜秧、青菜、油菜、白菜、 莲花白、野菜等蔬菜洗净,切细放 木桶里,烧制一锅沸水,掺少许玉 米面或麦面搅匀,待水滚开后,倒 入木桶里盖桶盖,第二天就可食用 。酸菜可炒、拌和烧汤皆可食用。 其中用圆根菜秧和野菜制成的更有 酸味,且可放置几个月不坏
03
羌族建筑
LOREM IPSUM DOLOR
建筑简介
羌族服饰PPT课件
布或棉布面料,颜色主要是蓝色、黑色或白色几种,基本上没有装饰。女裤 的颜色除了蓝、白、黑外,还有红色,有的在裤脚边作挑绣等装饰。
2021
• 长袍:羌族妇女爱穿自织的麻布
长衫、形似旗袍,长及脚背,袍外 多套上一件羊皮背心。领镶梅花形 银饰,襟边、袖口、领边等处都绣 有花边,腰束绣花围裙与飘带,腰 带上也绣着花纹图案,
球、吉祥雀报春、蛾蛾抱百花、喜鹊闹梅、猴子摘桃、金瓜银灯、吉祥梅花等。
•
边花、角花是制品四边的点缀,纹样多为二方连续图案或三角形,有蛾蛾采花、金瓜边、灯笼花
以及各种植物图案,按正花主题随心挑缀。
•
补点花有牙签子、吊灯台、钓鱼花等,视空白大小挑刺点缀。羌族刺绣是农村妇女在劳动间隙中
• 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 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 2021
羌族的宗教信仰——白石崇拜
• 白石崇拜的由来:羌族的多神崇拜,除火神为代表外,其余神灵均以一种白色石英石为象征,被
广泛加以供奉,供奉于屋顶正中最高处的白石神即为天神木比塔。洁白的石块上面赋予崇高的神性加 以崇拜并形成普遍信仰,这与广泛流传于羌族中的《羌戈大战》史诗大有关系。《 羌戈大战 》是一
• 围腰带,羌语称为“递”,有毪子、麻
布、棉布和絲绸几种,颜色主要还是白、 黑、红、蓝几色。自织的腰带在织的过程 中就织有图案。男子拴的腰带为毪子和麻 布,妇女拴的腰带上还有约2至3指宽的飘 带垂于腰后至衣服下摆,因带头形似马耳, 俗称“马耳朵飘带。”飘带白色和红色居 多,均绣有艳丽的羌绣。
2021
2021
男性长袍
2021
• 褂子(坎肩),羌语称为“领袴子”。褂子有长褂和短褂两种。短褂以山羊皮褂最为著名,羊 皮基本上都由羌族男子用铲刀削薄并搓揉软和,亦由男子裁剪缝制,羊毛全白色的居多,在肩 头、对襟、下摆和叉子等处都要露出长长的白羊毛,配上蓝、黑色的长衫,对比十分强烈,十 分耐看。羊皮褂晴天毛向内,雨天则毛向外,可防雨雪。还有棉布、绸缎短褂,对襟,面子以 黑色和蓝色为主,里子有布夹层的,也有白色羊羔皮的,老年人和儿童穿的较多。女性的短褂 多为黑底色,领口、托肩、对襟和下摆都配有装饰花边,十分漂亮。
羌族简介()PPT课件
西 夏 王 元 昊
汉归义羌长印
西夏文知足常乐
羌女送行图
封建王朝时期的羌族
由于羊与羌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因此羌人从古至今都供奉羊神,并将起作 为众牲畜之神的代表加以祭祀。
传说时代的羌族(2)
“羌”字最迟可能形成于夏代晚
殷期墟。甲骨文发现以后,人 们普遍认为,甲骨文是我 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
即羌字。
最 古 老 的 羌
传说时代的羌族(3)
炎帝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 又称赤
羌族的诞生——从农耕到游牧的嬗变。 在齐家文化时期,甘青地区人类的生产、 生活走到了历史的拐点。一方面,其定 居农业生产、生活发展到了顶峰阶段; 另方面开始了一种与农业生产、生活背 道而驰的方以牧业为主的新生产、生活 方式。人们“不愿养猪,而养更多的羊, 不愿拥有太多、太大的陶器,而偏好小
件的随身饰物。”
封建王朝时期的羌族
(夏商周之后民国之前)
秦与羌族 春秋、战国时期,羌人的生存、发展状况
与秦国息息相关,而秦国的发展壮大也与羌 族为主体的西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秦厉公至秦惠公期间,因为“国家内忧,未 遑外事”,羌人赢得近百年的相对和平发展 时期。所以,“羌之兴盛,从此起也”。到 了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时期,秦国重拾对羌 人的强硬的政策和军事打击高压态势。这是 一些羌族部落以南边为突破口,开始大规模 迁徙。
新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羌族简介.ppt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12/182020/12/18Friday, December 18, 2020
•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0/12/182020/12/182020/12/1812/18/2020 7:55:09 PM
羌族简介
羌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 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其余散 居在阿坝州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 的丹巴县、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四川西南, 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陕西省汉中略阳县,宝鸡凤县 部分地区,甘肃南部、云南、现有人口约32万人左右。 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称以及部分传统文 化的一支,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 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 弟民族,皆具有部分炎帝部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0/12/182020/12/182020/12/18Dec-2018-Dec-20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0/12/182020/12/182020/12/18Friday, December 18, 2020
。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2020/12/182020/12/182020/12/18
• •
THE END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2月2020/12/182020/12/182020/12/1812/18/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12/182020/12/18December 18, 2020
羌族简介资料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羌族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
羌族的历史起源与沿革
羌族的历史起源
• 源于中国古代的羌族部落 • 分布在中国的西部和西南地区 • 与汉族、藏族、彝族等民族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羌族的沿革
• 夏朝时期,羌族与华夏族有密切联系 • 商朝时期,羌族被纳入中央政权的管理范围 • 周朝时期,羌族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加强 • 秦汉时期,羌族开始形成统一的民族共同体 • 魏晋南北朝时期,羌族与汉族、藏族等民族的融合加快 • 明清时期,羌族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
羌族的村落布局与建筑特色
羌族的村落布局
• 羌族村落多沿河流和山势分布 • 村落布局紧凑,房屋相邻 • 村落周围有耕地、牧场和林地
羌族的建筑特色
• 以石砌和木构为主的建筑结构 • 屋顶为四面斜坡,呈“人”字形 • 房屋内有火塘、卧室和厨房等功能区
03
羌族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羌族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
羌族民族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 的融合发展
• 羌族民族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 挖掘羌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业的内容 • 通过旅游产业传承羌族民族文化,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 双赢 • 优化羌族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羌族的婚姻制度
• 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 • 婚姻自由,但受家族和地域限制 • 婚礼仪式丰富多彩,讲究礼仪
羌族的社会变迁与现代转型
羌族的社会变迁
• 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变迁 •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 • 灾后重建与社会发展
羌族
羌族服饰
• 古羌族衣着袍服为主
羌族舞蹈
• 图片中国的少数民族 Nhomakorabea——
羌族简介
• 羌族主要聚居地在陕西省略阳县,四川省 羌族主要聚居地在陕西省略阳县,四川省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阿坝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阿坝 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 等县, 州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 治州的丹巴县 绵阳市平武 平武县 成都市 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平武县,成都市都 江堰地区 雅安地区 贵州省江口县 地区, 地区, 江堰地区,雅安地区,贵州省江口县、石 甘肃南部 四川西南、云南部分地 南部、 阡县,甘肃南部、四川西南、云南部分地 现有人口约 万人左右 万人左右。 区,现有人口约32万人左右。
羌族
文化
01
信仰
02
服饰
03
饮食
04
建筑
05
出行
06
家庭
礼仪 语言
文学 体育
信仰
羌族除一部分邻近藏族地区的信仰藏传佛教外,其余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即万物有灵、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 神灵均以白石(白色石英石)为象征,被敬奉于山中、林地、屋顶和室内。一般在碉房屋顶四角供有五块白石, 分别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其中,天神地位最高,能主宰万物,祸福人畜。堂屋的神龛供有 家神(泛称角角神),包括祖先神、女神(保佑妇女之神)、男神(保佑男子之神)、牲畜神(保佑六畜兴旺)、 财神(招财进宝)、仓神(守管家庭粮食和财物)、门神(挡住三灾六难)。神龛下火塘上的三足架,其中一足 上系一小铁环,即代表火神。此外,从事特殊行业的家庭,还供奉各自的祖师神。如猴头神、药王神、石匠神、 鲁班、太上老君。一些地方的羌族受汉族影响,还供有灶神、土地神、观音菩萨,送子娘娘、川主、关圣人、玉 皇大帝等。
政治
政治
据文献资料记载,早在公元前310年,秦朝在岷江上游和湔江上游地区设有湔氐道。汉时,置汶山郡以管辖 这一带的“六夷、七羌、九氐”部落。隋唐时代,朝廷实行“羁縻州”制度,在茂县及周围地区设有茂州都督府 及多个羁縻州。五代时期,前蜀设有茂州,辖汶山、汶川、石泉和通化四县;设维州,辖保宁、小封二县;范围 主要在茂县和汶川县以南,理县以东地区。宋时,基本上沿袭唐代的“羁縻州”制度,设茂州、威州,各辖两县、 十几个羁縻州。熙宁九年(1076年)石泉县改隶绵州。
羌族
因吃鲜菜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常年多食用白菜、萝卜叶子泡的 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腌菜。肉食以牛、羊、猪、鸡肉为主,兼食 鱼和狩猎兽肉。散居在山区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鲜猪肉,都是将猪 宰杀后去毛,剖成两半或切成几大块,吊在房梁上熏烤制成“猪 膘”,存放时间一般为一年,食用时一是与蔬菜同煮,熟后捞起猪 膘,切成长方形大片盛入碗中即可食用;二是将生腌猪膘切成小块 同菜一起炒,作用是以猪膘代油,还要加些花椒和辣椒提味。在宰 杀年猪时,羌族喜将猪血等充填到猪大肠内,煮熟后称为血肠。血 肠也是宴客吃酒时的一种上肴。有的还将猪血与荞麦和在一起做成 血馍馍食用。羌族还常把新鲜的猪肉放在新宰的猪肚子里加盐、花 椒等扎紧、风干,作成“瓤肚”久存不坏。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 咂酒,茂县羌语称“日麦希”,意为羌人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 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羌族饮咂酒, 不用酒具,而是将酒坛开封,用一根细竹管咂吸,咂饮时以长幼为 序,轮流咂饮,并不断地注入凉开水,直到味淡为止。 在食用马铃薯时,羌族民间喜将马铃薯整个煮熟,然后去皮, 再舂成泥状,做成糍粑,称为洋芋糍粑,用油煎或炸后,拌蜂蜜吃。 也可用洋芋糍粑切片加酸菜、肉片煮汤吃。
羌族乐器中最著名的首数羌笛。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羌笛三孔”。马融《长笛赋》言:“近世双笛从羌起”。唐代 《乐府杂录》载:“笛,羌乐也。”宋代陈(左日杨右)《乐书》 记有:“羌笛五孔”。可见其历史久远。近代流行于四川羌族地区 的羌笛,管身竹制或骨制。竹是岷江上游的油竹,削成方形;骨是 羊或鸟的腿骨。今羌笛管长17厘米,直径1厘米,单簧,双管,竖 吹,六声阶,多独奏。音色明亮柔和,哀怨婉转,悠扬抒情,牧人 常于山间吹奏自娱。古羌笛既是乐器,又是鞭竿,因有“吹鞭”之 说。 民间舞蹈主要有“跳沙朗”(羌族锅庄舞)、“跳盔甲” (又名“铠甲舞”)、“跳皮鼓”、“兰干寿”等。“跳盔甲”是 种古老的传统祭祀风俗舞,过去多在有战功的将士葬礼上跳。数十 个舞者身披生牛皮铠甲,头戴插有野鸡翎和麦杆的皮盔,肩挂铜铃, 手执兵器(多为长刀),分列对阵而舞,吼声震天,威武雄壮。把 勇武不屈、豪放豁达的民族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使粗犷淳朴的古 代民风跃然再现。 通常演奏的乐曲多用连续大二歌、撕玉米皮歌、打场歌、搂 柴歌、打房背歌等。有的节拍自由,近似山歌;有的节拍规整,接 近歌舞曲。劳动歌有独唱、齐唱和词曲相同的重句对唱等形式。劳 动歌中数量最多的是撕玉米皮歌,有的节奏明快,衔接紧凑,气氛 热烈;有的节奏舒缓,曲调悠扬。 风俗歌专用于传统风俗仪式活动,包括婚嫁歌、酒歌及耍山调。 婚嫁歌包括嫁歌及喜庆歌。嫁歌又称姊妹歌,姑娘出嫁前夕,由陪伴 新娘的妇女们和新娘唱。喜庆歌则是新郎家为庆祝喜事而唱的歌曲。 内容有赞颂新娘的美貌和服饰以及祝贺之辞等。婚嫁歌的演唱形式 多为两人对唱及重句对唱,也有齐唱和集体重句对唱。酒歌是婚丧 节日宴客时唱的歌。一般由4~6个乐句为一首,节奏徐缓,曲调悠 扬,风格古朴。唱词为多段体,内容有客主间互相祝贺、应酬之辞; 有的叙述家史或赞颂古代英雄人物。耍山调是一种体裁自由的抒情 歌曲。按羌族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五,青年男女上山游玩,俗称 耍寨子。耍山调是在这种场合所唱的歌曲。 巫师歌是巫师在请神送鬼时唱的歌。其中保存着一些古老的民 间故事传说。如《泽祺格布》、《木姐珠》、《大战戈几人》等。 说唱相间,并有敲击羊皮鼓的间奏。
羌族
发展历程
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
《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氐羌族群绝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诗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
”《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
”《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
其国近南岳。
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
”。
羌族介绍
推杆竞力论英雄!
羌族传统体育游戏——
抱蛋
释比,是古老的 羌民族遗留至今的一 大奇特原始的宗教文 化现象。是羌族中最 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 集成者。
近代释比的传承是以师徒的形式完成 的。老释比授徒要进行严格的挑选。由于 当时羌族无文字书本,所有经典全凭口传 耳授,且只能在劳动之余或阴雨天进行, 所以只有记忆力强,能吃苦,心无恶念之 人方可拜师授业,学艺短则3 年长的9 年, 而拜师后能学成盖卦者屈指可数。
羌族食俗讲究药膳
典型食品:羌族非凡讲究药 膳,较为典型的药膳菜有: 羊肉附片汤;羊归汤;猪肉 加杜仲1-2两清炖。以上三种 都能补肾。黄芪炖鸡或黄芪 (当归、党参也可)加上几 两炖猪肉也能补血益气。虫 草炖鸭,能滋阴补肺益肾。
羌族民间疗法
1.艾灸是用艾绒或药物点燃直接或间接在人体表某穴位进行烧灸。 将艾揉成包谷籽大的圆形小体,在选好的穴位上将艾团旋转于上, 以火烧艾尖端,边烧边吹,待艾绒将烧尽,医生即用拇指迅速压在 烧尽之艾团上,稍压片刻即可;亦有羌族用一片薄姜片放在穴位上, 将艾团置姜上烧;还有的用大蒜切成薄片,放在穴位上,置艾团于 蒜上面烧。常用于慢性劳伤病、着凉、腰痛、骨节痛、湿气肿痛、 昏倒等疾病。 2.刮痧是选用边缘光滑的银圆或铜圆,寒症蘸热菜油或姜汁,热症 用酒,在背部从上到下刮“介”字,直到发出许多乌色的籽块。一 般常用于伤寒受凉、落枕、中暑、腹痛、呕吐、腹泻、头痛、出鼻 血、发烧等病症 。 3.提背法是让患者脱掉上衣,施术者用双手拇食二指从患者脊梁骨 尾逐步向上用力翻转皮肤至颈部为止,翻毕,在脊骨凹陷处由下到 上逐节地用力提,每次提响。此法有消隔食、散气血、止痛之效。 用于小儿疳积消瘦、隔食、肚子痛,另有强身健体之功。
羌族“摸洞”进门习俗
聚居在四川西部茂县、汶川、 理县、黑水、松潘等地的羌族, 因为居住的地方远离城市,地势 海拔较高,因此被称为住在云端 里的民族。羌族民风淳朴,路不 拾遗,每家门口的墙壁上,都会 留个小洞。外人进门之前,要先 摸墙洞,如果墙洞里面放着小石 头,说明没人在家。如果摸不到 小石头,说明家里有人。在汶川 县萝卜羌寨,游客如果想进羌家 小院参观,可先摸墙洞,如没摸 到小石头,就可推门进去,不必 叩门叫喊。
云朵上的民族2——羌族.ppt
2021/8/16
24
羌族饮食之咂酒
• 羌族酿酒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原因之一是古羌人的一支 首先从事农业。原因之二是,“禹兴于西羌”,而我国 酿酒先圣仪狄是禹之臣,杜康是禹的后裔。羌族男人皆 有海量,所以虽喜豪饮,但却很少烂醉滋事。独特的饮 酒方式是喝咂酒。酒以青稞、大麦、玉米酿成,封于坛 中,饮时启封,注入开水,插上竹管,众人轮流吸吮, 因而称之为喝“咂酒”。边饮边加清水,直至味淡。饮 时先由在场的最年长者讲说四言八句合辙押韵的吉利话 ,作为“祝酒词”,然后按年龄长幼依次轮咂。平辈们 在一起饮咂酒,可以每人插一长竹管于坛中,同时饮用 。有诗为证:“万颗明珠一坛收,王侯将相尽低头。双 手抱定朝天柱,吸得黄河水倒流。”
• 羌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节日的歌唱常常伴 以舞蹈。羌历年庆祝形式有"跳沙朗","跳盔甲 "、"皮鼓舞"等,而以"跳沙朗"最为流行。酒歌 是年节时"咂酒"对唱的一种传统的歌唱形式, 歌舞时伴奏的乐器主要是羌笛。
2021/8/16
26
羌族节日之领歌节
羌族节日习俗。主要流行于茂县北部的羌族聚居山 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只有妇女参加。相传,很 久以前,天上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沙朗。她看到人 间的男子总是愁眉苦脸,便在这一年的五月初五日来到 一个海子边唱歌跳舞。嘹亮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引来了 许多妇女,她们跟着唱跟着跳。从此,每年这一天,沙 朗都到海子边来教妇女们唱歌跳舞。荒淫的寨首想霸占 沙朗,沙朗在妇女们的帮助下回到了天庭,从此再也没 有到过人间。
19
→
→
→
2021/8/16
20
→→
→
2021/8/16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 老 的 桃 坪 羌 寨
白石崇拜
自然崇拜主要表现为对白石的崇拜,所谓“白石 莹莹象征神”。羌民一般都在石碉房和碉楼顶上 供奉着5块白石,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 娘娘和树神。在自然界中,天、地、山、树与羌 民的生产、生活至为密切,所以便成为崇拜对象。 除此之外,羌民信仰的神灵还有火神、地界神、 六畜神、门神、仓神、碉堡神等等。另外,羌族 各村寨还有彼此不同的地方神。这些地方神又有 正邪之分,对正神祈其保佑,对邪神则请“释比” 作法驱除。
传统节日
羌族的传统节日就是羌历年,羌语称 “日美吉”,根据地方的不同,又有 “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 节”、“还原节”等多种叫法,但名 称不同,内容却完全一样,都以庆祝 丰收和感恩还愿为主要内容,具有浓 郁的宗教色彩,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 一举行,持续三至五天。
传统节日
祭山会,这是羌族独有的传统节日, 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这是一 种祈祝丰年的活动,到了这天,每家 每户的房顶上插着杉树枝,室内的神 龛上挂着剪纸花,点燃松光、柏枝, 祀祭天神“木比塔”。祭祀时,宰羊 作祭品,巫师敲着羊皮鼓,唱本民族 的史诗。当天,全寨男女老少,都要 喝咂酒、唱酒歌、跳锅庄舞,祈求年 景丰收
周代的羌族
周代所谓华夏之族,本以姬、姜、子三 姓为中心。姜和姬是基于羌族氏族婚配传 统发展起来的,并长期互为婚配,所以从 源头上讲,姜和姬文化上具有共同的渊源 关系。周之始祖名弃,为姜原所生。 在周朝建立后不久,为嘉勉姜羌的贡献, 大肆分封姜、羌姓诸侯。 同时周王室非常难注重与姜羌姻亲关系 延续与质量。在此姻亲关系上建立起来的 姜姬联盟也就构成华夏民族的核心,也就 是通常所讲的“炎黄”部分。
封建王朝时期的羌族(2)
在这一时期的羌人,被历代王朝压迫、征 服、屠杀··· ··
1、两汉王朝对羌族的统治 2、西汉王朝对羌族地区的征服 3、羌族反抗两汉统治的斗争 4、三国时期地方割据政权对羌族的争夺 5、魏国统治下的羌族 6、蜀国统治下的羌族 7、西晋时期的统治和羌人的斗争 8、十六国及南北朝时期(前凉、前赵、后赵、 前秦、夏国、南梁西秦、吐谷浑、仇池国、后 凉、北凉、西凉、北魏、西魏、)统治下的羌 人
羌族的诞生(2)
距今7000~6000年,仰韶文化 早期,先羌族群开始分裂,分别 向西向东发展,其余留在黄河中 上游盆地地区。向西延续了仰韶 文化并发展成为马家窑文化,以 及宗日文化,这是目前学术界普 遍认同的古代羌族文化(萌芽)。
仰韶时期的陶罐——从农耕到游牧的嬗变。 在齐家文化时期,甘青地区人类的生产、 生活走到了历史的拐点。一方面,其定 居农业生产、生活发展到了顶峰阶段; 另方面开始了一种与农业生产、生活背 道而驰的方以牧业为主的新生产、生活 方式。人们“不愿养猪,而养更多的羊, 不愿拥有太多、太大的陶器,而偏好小 件的随身饰物。”
羌族—
川北群山之中的云朵上的民族
历史 民俗文化 语言 音乐舞蹈 服饰
历史
一、远古时期的先羌族群 二、羌族的诞生 三、传说时代的羌族 四、夏商周时期的羌族 五、古代羌族(夏商周之后-民国之前) 六、近代羌族(略)
先羌族群
距今十万年左右,远古的东非人群开始走出非洲大陆,向 欧洲以及中东、东南亚地区迁徙。其中最早走出非洲的一支 大约在距今五六万年前进入并逗留在中南半岛一带。 随着末冰期一个回暖期的到来。他们开始进入中国大陆。 远古先民进入中国大致有两个通道、三条分化路线,其中一 支绕过老挝的崇山峻岭和北部湾,从越南、广西方向进入中 国,沿海岸线往东北进行。形成百越族群。顺怒江、澜沧江、 金沙江以及伊洛瓦底江进入云贵高原西侧并继续向北跋涉的 人群在中途发生分裂,其中一支沿长江向东,在洞庭湖一带 形成苗瑶族群;而另外一支以小石器文化趋势或特征的人群 则继续北上,最后到达渭河流域及黄河中上游盆地,他们被 后人称为先羌族群,即今天汉藏语系各民族的共同祖源。
炎帝塑像
夏商时期的羌族(1)
夏代的羌族 “禹传子家天下。”大禹作 为夏朝的建立者,开启了中 国几千年王朝统治的先河。 禹、夏与羌族有着密切的关 系,“禹生石纽,为羌人”
大 禹 雕 像
商代的羌族
商 是我国古代东方的一个民族,属于东夷民族集 团的一支。夏王朝传至夏桀时,“桀不务德而武伤 百姓,百姓弗堪”。公元前16世纪,商汤败桀与鸣 条,汤行天子之位,代夏而成天下共主。生活在夏 王朝管辖地区的羌人迫于政权更替,成为商朝的臣 民。 羌商的战争 到商代中晚期,甲骨卜辞反映出商代的边患与征伐 方向相对集中在西方和西北方,主要方国有羌方、 周方等。商朝对羌方用兵缘缘超过其他方国。从 《史记》可知,周武王手中的兵力有48900人。商 王朝还动用其他诸侯国的兵力,联合对付羌族。 商朝凡有人祭的资料的甲骨共1350片,在被残杀的 14197人中,用钱达到7750人,占到人祭总数的一 半以上。
祭祀山神的活动通常在村寨附近山上的神林中进行。天
神、山神皆以白石为代表,祭祀时间各地不同,一般在农历 、 四月、十月,一年1-2次。正月是岁首,四月播种,十月牧收, 所以都带着祈祷和还原的目的。
释比
羌族宗教仪式执行者羌语称作“释比”、“许”等,是 不脱离生产的专门从事宗教活动的人,只限于男性担任, 在羌族社会中有较高的地位。诸如祭山、还愿、治病、驱 鬼、安神、除秽、招魂、消灾,以及对死人的卜地、安葬 和超度,婚嫁时的择期、敬神和祝福等活动均由其主持。 释比的学习全靠口传心授,学徒须懂得经典、咒语, 具备一定社会历史知识和经验,其法术包括预卜、送鬼、 踩红锅、踩铧头,其法器有羊皮鼓、猴头、神杖、痛锣、 令牌、骨卦等。 解放前,释比在羌区尚存很多,他们掌握着本民族最传 统的文化。 解放后,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从事释比的人越见稀 少,释比文化在逐步走向消亡。
神圣的白石
祖先崇拜
羌族祖先崇拜主要表现在对本家族祖先、人类祖先、男
性主宰神、女性主宰神的崇拜。本民族英雄和有功于民者,亦 作为神来膜拜,如建筑神、战争指示神、石匠神、木匠神、龙 山太子等。另外,羌族地区还存在原始宗教的动物崇拜和图腾 崇拜的遗风。如对羊、猴、龙的崇拜。羌族的祭祀仪式中以祭 天神最为频繁,以祭山神最为隆重。每天早晨和黄昏,羌民都 要在屋顶供奉天神的塔里燃烧柏树枝以表示崇敬。若遇年节或 灾祸频繁,此举更甚。
近代羌族
近代羌族主要聚居地在陕西省略阳 县,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 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 治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松潘、黑水、 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 县,绵阳市平武县,成都市都江堰地 区,雅安地区,贵州省江口县、石阡 县,甘肃南部、四川西南、云南部分 地区,现有人口约32万人左右。
远古人类
羌族的诞生(1)
羌文化的萌芽 作物的种植及农业的起源与发展,是人类掌握自己 命运的开始,它对远古的文明的发展,现在社会的 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定居 的出现,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导致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的扩张和人口密度的增加。 遗传学研究进一步指出,“在中国半数以上的男性Y 染色体可以回到同一个记忆,说明在10000年前, 这里(中国)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膨胀。”仰韶文 化遗址的广泛分布以及影响正好说明农业以及定居 给人类带来的曙光与福音,同时也与先羌族群的分 裂埋下深重的危机。
释比
释比法术(炒油锅)
上刀山
踩铧
脚 踩 烧 红 的 铁 铧
羌语支语言
羌语支语言是我国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的一群语言。上个世纪60年代
初,我国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一些学者为了解决羌语的支属问题,借助同语 族有关亲属语言的平面比较后,初步提出在藏缅语族内设立一个羌语支。后来随 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被研究的语种的增多,80年代初,在一些文献和著作 里正式提出了羌语支的说法。 羌语支语言全部分布在我国境内,包括12种现行语言和一种文献语言。它们 是,羌语、普米语、木雅(古称“弥药”)语、嘉绒语、尔龚语(道孚语)、扎 语(扎坝、扎巴语)、却隅语、贵琼语(鱼通语)、尔苏语(栗苏语、多续语)、 纳木依语、史兴语、拉乌戎语和西夏语(文献语言)。羌语支本身可以分为北支 和南支,前者受藏语支的影响大,后者受彝语支的影响大。有些学者认为嘉绒语 应属藏语支,还有些学者认为西夏语应属彝语支。 羌语支语言有明显的共同特点:语音方面复辅音丰富,单辅音声母有小舌塞 音和擦音,塞擦音有四套,元音有长短、卷舌、鼻化,但很少有松紧,韵尾大体 已丢失,声调的作用不大;语法方面,人称代词有格,量词与数词结合为数量型, 但不如彝语支丰富,动词有人称、数、体、态、式、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前后缀 方式表达,各语言表示相同语法意义的前后缀有明显起源上的共同性,形容词没 有级的范畴,结构助词比藏语支语言丰富;词汇方面,有较多的汉语借词和藏语 借词,各语言之间的同源词一般在20%左右,最多达30%
传说时代的羌族(2)
“羌”字最迟可能形成于夏代晚 期。 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后,人
们普遍认为,甲骨文是我 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 即羌字。
最 古 老 的 羌
传说时代的羌族(3)
炎帝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 又称赤 帝、烈山氏,距今约四千多年前生于 姜水之岸(今陕西宝鸡一带)。他与 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这才 有了今天的炎黄子孙。 羊为的氏族首领,就是现在的羌族。 炎帝姓姜。相传他牛头人身,是以
封建王朝时期的羌族
(夏商周之后民国之前)
秦与羌族 春秋、战国时期,羌人的生存、发展状况 与秦国息息相关,而秦国的发展壮大也与 羌族为主体的西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秦厉公至秦惠公期间,因为“国家内忧, 未遑外事”,羌人赢得近百年的相对和平 发展时期。所以,“羌之兴盛,从此起 也”。到了秦穆公秦献公秦孝公时期,秦 国重拾对羌人的强硬的政策和军事打击高 压态势。这是一些羌族部落以南边为突破 口,开始大规模迁徙。
传说时代的羌族(1)
羌的名义: 东汉 许慎《说文· 羊部》中说:“羌,西戎牧羊人 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羌族的畜牧业生产水平,为世人所知,古代羌族在 生产方面最大的成就,便是驯养野兽成为家畜。驯 养的羊、牛、犬、马成功之早,远远超出世界其他 民族。羊是羌族驯养成功最早的家畜。 羌人以羊皮、羊毛为衣,以羊肉、羊油、羊血为食 品,以自然脱水的羊粪为春冬季节取暖来源,视羊 为连接人神鬼三界的信使。羊成为区别奇特民族的 标志性符号。 由于羊与羌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因此羌人从古至今都供奉羊神,并将起作 为众牲畜之神的代表加以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