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尔凯姆的犯罪学理论 简介+功能+正常+失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迪尔凯姆及其犯罪学理论

一、生平与著作

达维德·埃米尔·迪尔凯姆(Émile Durkheim,1858年-1917年)(Durkheim 又被译为“涂尔干”、“杜尔克姆”)是19世纪后期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在其社会学著作中对犯罪作了大量的研究。他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社会规范对个人的控制等来解释犯罪与刑罚,从而开创了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的另一种犯罪学思想传统。迪尔凯姆的犯罪学理论是19世纪社会犯罪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对20世纪西方犯罪社会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关于迪尔凯姆的一些基本介绍。

迪尔凯姆于1858年4月15日生于法国东部孚日省一个名叫埃皮纳勒(Epinal)的小镇,这是一个犹太人的居住地,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犹太教教士,因而迪尔凯姆小时候便在家庭的熏陶下学习了希伯来文、犹太教经书和犹太教法典。但长大以后,迪尔凯姆却并未子承祖业,而是在一位天主教女教师的影响下一度改信天主教,后来又毅然放弃家族传统,走上了自己喜欢的道路,即从事了实证科学的研究。但迪尔凯姆的这个选择并非偶然,而是源于1870年普法战争的爆发,在战争中,他的家乡被普鲁士的军队占领,人们饱受战争的摧残。迪尔凯姆认为,宗教不能解释这一切,宗教不是来自神,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他开始对社会现象加以特别关注。虽然这时候他并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去信仰犹太教,但也没有和犹太人断绝关系,他的很多朋友和日后的学生都是犹太人,而且,他早年不同的宗教体验对他的宗教社会学思想的形成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迪尔凯姆的人生可以说是充满了磨难。他父亲在他19岁时就去世了。迪尔凯姆在当地中学毕业后,于1879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习。在大学期间,他深受历史学家德·库郎校长的影响,接触了当时初具雏(chu)形的社会学,认识到共同知识和宗教对社会团结与整合的重要性,对他以后的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迪尔凯姆还大量阅读了孔德和斯宾塞的理论学说,更加深了他对社会现象研究的浓厚兴趣。但是由于当时法国的大学学科里并未专门设立社会学,迪尔凯姆只好选择了哲学,并与1882年从巴黎师范大学毕业。

毕业后,迪尔凯姆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很想到巴黎大学任教,但他新颖的学术观点难以令保守的大学接受。迫于生计,迪尔凯姆不得不辗(zhan)转于巴黎附近的一些中学执教。尽管一直不能实现其职业理想,但是执着的迪尔凯姆并没有放弃他对社会学的研究。为了让自己的学术更深入、更完善,迪尔凯姆决定休假一年,前往德国进修。在德国进修的过程中,他跟随冯特

(Wilhelm Wundt, 1832-1920)教授研究了一年社会科学及其与伦理学的关系,冯特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心理学实验室对迪尔凯姆学术研究的精确性和客观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迪尔凯姆根据这一年的研究结果,于1886~1887年发表了3篇论文,这些论文使他于1887年在波尔多大学文学院获得了教育学和社会科学教授的职位,创建了法国的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可以说,他是将社会学引入法国教育体系的第一人。

迪尔凯姆在波尔多大学执教的15年,是他学术生涯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版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著作的前三部。1892年,迪尔凯姆接受了巴黎大学授予的第一个社会学博士学位,学位论文《社会劳动分工论》于次年出版。1895年出版了《社会方法论》一书。1896年创办《社会学年鉴》,并在《社会学年鉴》上发表了若干重要论文。1897年发表《自杀论》一书。1902年,声名鹊起的迪尔凯姆实现了他的梦想,如愿成为巴黎大学索邦学院教育系的教授和系主任,同时他的讲座也获得了“巴黎大学社会学讲座”称号。1912年,迪尔凯姆被任命为巴黎大学教育部终身主席,1913年,法国教育部特别为迪尔凯姆设立了社会学教授职位。

迪尔凯姆晚年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残酷沉重地摧残了这位老人,他精心培养的学生都被征入伍,很多年轻的生命都死在了战场上。他唯一的儿子也死在了西线战场上,巨大的悲痛加上过度的工作使迪尔凯姆彻底崩溃,精力耗竭的他于1917年1月15日突发中风,于巴黎逝世,享年59岁,死后被安葬在了巴黎的蒙帕纳斯墓园。

无论是在社会学领域还是在犯罪学领域,对于迪尔凯姆的评价都是很高的。有学者认为,迪尔凯姆的一生是孤寂的,他的生活方式具有禁欲、古板而缺乏幽默的特征,他几乎将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研究和学术事业。

多米尼克·拉卡普拉在《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家和哲学家》(1972)一书中,称迪尔凯姆是“最著名的和最不容易理解的主要社会思想家之一”。介绍他的思想观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因为“围绕他的思想观点展开的论战针对的都是最基本的问题,而不是细节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要想研究他的观点,必须首先考察这种思想观点的政治和知识背景。

迪尔凯姆所处的时代是19世纪后半期,这个时候的法国正处于一个被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余波和法国社会的急剧工业化这两场革命搅得十分混乱的时代,尼斯比特认为,“就这两场革命的直观性及其对人类思想及价值带来的巨大影响来看,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其他革命可以与之相比”,当时的文化作品中充斥着“对社会突然地、震动性的巨变的强烈感受,社会从因循数千年的历史轨道

上发生了转折”以及“对传统价值观消失的强烈直觉——与传统价值观相伴的是旧的安全感和新的暴政和不平等——而即将出现的是新的权力、新的不安全感、新的暴政,除非采取严厉措施,否则它们将会比以前看到的任何情况还要糟糕”。19世纪上半期由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75)发展起来的社会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这两场革命所产生的影响的反映。当时的许多社会学家认为,自己应当对正在发生的巨大社会变迁提供一种理性的、科学的分析,以便指导社会革新的政治过程。

在孔德的影响下,迪尔凯姆对当时法国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如社会分工、自杀、犯罪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他1893年的学位论文《社会劳动分工论》中,分析了与工业化有关的社会变迁过程。他把这种伴随工业社会化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看成是比较原始的“机械社会”向更为发达的“有机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机械社会和有机社会有各自不同的特征。见表1.

机械(农村)社会有机(城市)社会

1.人口人口少人口多

2.社会成分具有同质性具有异质性

3.社会单位家庭职业专门化

4信仰宗教或者神圣的世俗的

5.团结来源集体意识劳动分工

6.社会紊乱形式犯罪失范

7.促进团结的法律特征

镇压型法律促进

团结

赔偿型法律

也可以说,在机械社会(mechanical society)中,社会中的每个社会群体都与其他社会群体相对隔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在这些社会群体中,个人都在同一社会环境中生活,做着同样的工作,有同样的价值。这里几乎没有劳动分工,只有种族或村庄中的少数人具有特别的功能,因此,几乎不需要个人才能,社会的团结是以其社会成员的一致性为特征的。而在有机社会(organic society)中,社会劳动高度分工,不同的社会组织相互依赖,社会团结不再以成员的一致性为基础,而是以社会各个部分的不同功能为基础。迪尔凯姆把所有社会都看成是从机械社会向有机社会进步的不同阶段,没有一个社会完全属于机械社会或有机社会,即使是最原始的社会,也存在一定的劳动分工,同样,即使是最发达的社会,也需要成员之间有一定的一致性。在维持这两类社会的团结方面,法律起着调整社会不同部分的相互作用的功能,并且在发生有害事件时进行补偿。由于法律在这两类社会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所以,由法律规定的犯罪也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