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刘永瑞

2013-01-16 16:28:16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3年01月15日

中共十八大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也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取得的新认识,树立的新理念,提出的新任务。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党相继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最终形成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所以说,把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丰富和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的重要表现。

科学发展观的真谛主要体现在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的真谛主要体现在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首先,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以满足人的各方面需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宗旨。在这里,“人”并非只是一部分人、当代人,更不是抽象的人,它是全体人民群众,是一代接一代的人民群众,并且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民群众。同时,这种“以人为本”之“本”,毫无疑问就是要求一切活动均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为归宿点,做到把尊重、发展、丰富、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应然状态,通过满足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权益,去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因此,在实践中,“以人为本”搞发展、搞建设,既不是以损害、侵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去发展,也不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去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牺牲一部分地区、一部分行业人的利益搞发展,也不是以牺牲人民群众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来满足当前的现实利益求发展,更不是以牺牲人的精神快乐、健康幸福来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求发展。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搞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局部需要与根本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从而最大化、多样化、持续化地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因而它超越了单纯的经济范畴,在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内容的广阔视域中,用一种完整而不可分割的系统观念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无疑,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但它不是简单地以“人类中心主义”,它所强调的是人在对自然尊重、利用、保护、修复的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发展。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在思想上或哲学上表现为无限膨胀的主体性,表现为人高于自然、人优越于自然,认为自然不过是为人而存在、受人支配和统治。因此,人类就无所顾忌地、疯狂地向自然索取。

我们党在深刻反思这样一种错误思想和实践的同时,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认真总结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实践经验,提出科学发展观,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科学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新高度认识和解决资源环境等问题,全方位审视和应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方面的严峻挑战,致力于

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为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更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论指导。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刻揭示了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既要尊重社会规律、经济规律,更要尊重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是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基础和前提,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必然地服从于自然规律、生态规律。

科学发展观对规律的揭示既有着丰富的理论来源,也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

科学发展观对这两对规律的揭示既有着丰富的理论来源,也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

自然是人类生存之基。人类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产物,其生存发展也须臾离不开自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把生态环境纳入到自身理论体系来考量,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汲取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应该看到,因为各种自然资源都是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要素而存在的,每一种要素的状况都会受到生态系统整体的制约,同时反过来对生态系统整体发生影响。优越、适宜的自然环境推动了文明的发展,而自然环境的恶化必然导致文明的衰退甚至灭顶之灾。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都诞生于自然环境优越的河谷平原地区,与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恒河、黄河的孕育都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历史上楼兰古国、玛雅文明的消失也都源于自然界水源的枯竭和地力的耗尽。所以,盲目开

发自然资源,不仅会改变具体存在物的存在状况,而且会改变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状况。在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分地追逐利润,这就扰乱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也破坏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

我国在工业化的探索中,也曾一度表现为对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将工业化简单理解为大楼密集、烟囱林立、铁塔高耸、机车飞动。今天,我们虽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但生态文化的原动力不足。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唯一追求的政绩观和由此建立起来的官员考核、任免体制,依然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经济发展处于绝对优先地位。尽管有的地方政府在发展规划中也对环境问题做出各方面的保护要求,但一旦与经济增长相矛盾时,就会将生态原则置之度外。问题的积重难返,导致资源约束紧张,对外依存度严重提高;环境承载力降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环境状况更加恶化,污染日趋严重。甚至生态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直接酿成社会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威胁。

因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要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弘扬文明的生态理念,以此来唤醒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使先进的生态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

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刷新了我们关于生态文明的理念。回顾人类文明史,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飞跃,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