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刘永瑞
2013-01-16 16:28:16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3年01月15日
中共十八大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这也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取得的新认识,树立的新理念,提出的新任务。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党相继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最终形成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所以说,把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丰富和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的重要表现。
科学发展观的真谛主要体现在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的真谛主要体现在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首先,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以满足人的各方面需要,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宗旨。
在这里,“人”并非只是一部分人、当代人,更不是抽象的人,它是全体人民群众,是一代接一代的人民群众,并且是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民群众。
同时,这种“以人为本”之“本”,毫无疑问就是要求一切活动均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为归宿点,做到把尊重、发展、丰富、满足人的需要,作为应然状态,通过满足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权益,去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因此,在实践中,“以人为本”搞发展、搞建设,既不是以损害、侵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去发展,也不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去满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牺牲一部分地区、一部分行业人的利益搞发展,也不是以牺牲人民群众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来满足当前的现实利益求发展,更不是以牺牲人的精神快乐、健康幸福来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要求发展。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搞发展,是以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局部需要与根本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从而最大化、多样化、持续化地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
因而它超越了单纯的经济范畴,在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内容的广阔视域中,用一种完整而不可分割的系统观念来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无疑,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但它不是简单地以“人类中心主义”,它所强调的是人在对自然尊重、利用、保护、修复的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发展。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在思想上或哲学上表现为无限膨胀的主体性,表现为人高于自然、人优越于自然,认为自然不过是为人而存在、受人支配和统治。
因此,人类就无所顾忌地、疯狂地向自然索取。
我们党在深刻反思这样一种错误思想和实践的同时,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认真总结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实践经验,提出科学发展观,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科学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新高度认识和解决资源环境等问题,全方位审视和应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方面的严峻挑战,致力于
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为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更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论指导。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刻揭示了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既要尊重社会规律、经济规律,更要尊重自然规律、生态规律。
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是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基础和前提,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必然地服从于自然规律、生态规律。
科学发展观对规律的揭示既有着丰富的理论来源,也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
科学发展观对这两对规律的揭示既有着丰富的理论来源,也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
自然是人类生存之基。
人类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产物,其生存发展也须臾离不开自然。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把生态环境纳入到自身理论体系来考量,强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汲取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应该看到,因为各种自然资源都是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要素而存在的,每一种要素的状况都会受到生态系统整体的制约,同时反过来对生态系统整体发生影响。
优越、适宜的自然环境推动了文明的发展,而自然环境的恶化必然导致文明的衰退甚至灭顶之灾。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都诞生于自然环境优越的河谷平原地区,与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恒河、黄河的孕育都有着天然不可分割的联系。
而历史上楼兰古国、玛雅文明的消失也都源于自然界水源的枯竭和地力的耗尽。
所以,盲目开
发自然资源,不仅会改变具体存在物的存在状况,而且会改变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状况。
在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分地追逐利润,这就扰乱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也破坏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
我国在工业化的探索中,也曾一度表现为对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将工业化简单理解为大楼密集、烟囱林立、铁塔高耸、机车飞动。
今天,我们虽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但生态文化的原动力不足。
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唯一追求的政绩观和由此建立起来的官员考核、任免体制,依然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经济发展处于绝对优先地位。
尽管有的地方政府在发展规划中也对环境问题做出各方面的保护要求,但一旦与经济增长相矛盾时,就会将生态原则置之度外。
问题的积重难返,导致资源约束紧张,对外依存度严重提高;环境承载力降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环境状况更加恶化,污染日趋严重。
甚至生态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直接酿成社会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威胁。
因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按照中共十八大提出的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
要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弘扬文明的生态理念,以此来唤醒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使先进的生态文化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
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刷新了我们关于生态文明的理念。
回顾人类文明史,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飞跃,由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次飞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我们说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
但是,如果把生态理解为有机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生共容、相辅相成的生存状态的话,可以从生态一词中延展出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这些生态与自然生态紧密联系,并具有有机体的共同特点,于是构成了广义上的生态文明。
所以,这种意义上的生态文明指的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它不仅关乎生态环境自身,而且关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协同进化,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时代的标志。
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这种新型的高级形态的文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类的生命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高级的文明形态。
其显著特征是:一是尊重自然的理念。
人类既不是自然界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而是不能脱离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的自然界的一部分。
只有尊重自然、爱护生态环境、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是量力而行的理念。
量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去推动发展,按照自然规律的要求生产生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以生态为底线,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要素,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保护合理开发,不能竭泽而渔,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保护一代又一代人的权益。
四是崇尚清洁绿色环保的理念。
这种理念表明清洁、卫生不再仅仅是操作层面的措施和行动,而是一种环境哲学上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上的道德养成,不再仅仅是眼睛看上去的光洁、漂亮,而且是对身心没有伤害的无污染、无公害;不再仅仅是发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而且包括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要从维护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态权益角度,解决水、大气、重金属污染等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改变城乡环境脏、乱、差长期存在的状况。
五是节约劳动的理念。
劳动是把自然的材料转换成对人有用的使用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它生产了自然界不存在的大量东西必须还原到自然界。
问题是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这种生活方式下对人有害的废弃物(如放射性废物、化学物质等)被大量地排给了自然界。
因此,在付出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会出现近期看实现经济增长,长期看影响发展的现象。
表面看是创造产品和服务的劳动,实质是对劳动的浪费。
必须以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为前提,减少和规避盲目无效劳动,杜绝资源浪费,以创新、科技、竞争作为社会前进的驱动,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一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更是一场有关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的深刻革命。
它要求在思想观念上培养和谐相处的理念,在生产方式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生活方式上树立适度消费的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软实力和硬实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实践证明,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又能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最终也才能表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影响力,表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先进性。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软实力。
所谓软实力,是因为它集中表现为:
一,吸引力。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代表着青春,代表着活力,代表着未来。
以绿色为形象代表的生态文明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凝聚力,成为人们普遍的崇尚和追求。
良禽择木而栖,人类逐水而居。
人类的择居、筑业总与大自然的绿、秀、丰、美相关联,山川秀美、物产丰饶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首要条件。
在节奏紧张、压力重重的现代社会,优美的生态环境对人们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
哪里有生机盎然的绿色,哪里就有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哪里就有五彩缤纷的大世界,哪里就能聚集旺盛的人气、商气和财气。
二,滋养力。
马克思:“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所以,自然界是滋生文化的土壤。
优美诗意的自然环境能够启发人的灵感,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审美感悟。
风花雪月、繁星萤火等一切大自然美好的事物往往成为人们表达感情的寄托,为音乐、诗歌、绘画、舞蹈等文学艺术的兴盛提供取之不竭的养料。
宁静幽雅的环境还是人们修身养性的场所,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利于培育尚德明礼、崇文重义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竞争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资金、技术、人才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同时其在无形中熏陶滋养的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带动激发的创新活力都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为一个地方的长期发展带来无穷的后劲,从而形成地方发展的重要竞争力。
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硬实力。
所谓硬实力,是指生态环境提供了经济建设的基本生产要素,是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方面,特色生态环境往往是特色经济资源,成为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决定性因素。
如在一些山地、丘陵地区,在普遍推进生态建设过程中,立足本地特色优势,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生态观光业,建立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很好地推进了粮食、蔬菜、果产品等优势农产品的生态化,形成农业新优势,发展起“绿色银行”、“百果银行”。
另一方面,绿色生态环境不仅直接为人类提供大量丰富的物质产品,同时还创造新的产业、新的业态。
如文化和生态结合,就会创造出现代文化旅游业,并拉动一些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条和乘积效应。
充分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还能以生态体验为核心,以人文精神为引领,不断提升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着力打造高质量的生态文化环境,不仅实现土地升值,拉动房地产业发展,而且可以拉动商贸、物流、餐饮、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这里,我们还可以运用生态环境的倒逼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成本、资源成本,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这也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升硬实力的途径和表现。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河北省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作出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部署,提出努力打造风清气正、开放
文明、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努力打造生产转型、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环境总目标,为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必要举措。
针对河北实际,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规划,合理确定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谋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实现策略及举措,建设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体系,规划并构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推动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这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切实抓好“两个着力”的结合点和关键点。
(作者:河北省政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