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王允贵来源:《国际经济评论》
20世纪80年代,日本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贸易战逐渐升级到汇率战。1985年,美日等国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引发日元急剧升值,并伴随着资产价格的迅速膨胀和经济结构的较快调整。90年代初,日本资产泡沫破裂,经济增长戛然而止,并出现长达十年左右的停滞,日元升值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面临改革,日元汇率剧烈调整的国内外背景、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日元升值对泡沫经济生成的促进机制等,都值得中国在推进改革中深思与借鉴。
一、“广场协议”诞生与日元升值历程
1.“广场协议”,诞生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面临着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双重困扰。面对双赤字,里根政府的政策选择是维持高利率,通过逐利性的外资流入既解决赤字国债的购买者问题,又得以维护国际收支失衡。然而,高利率进一步加剧了美元强势,使得本已脆弱的美国制造业更加举步维艰。1982年和1983年,美国出口额连续出现负增长,1984年贸易逆差已高达1090亿美元,其中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约占50%。为此,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等相关利益集团强烈要求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促使日元升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
事实上,美国利益集团要求日元升值不是空穴来风,日元确已具备一定的升值基础。80年代上半期,日本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元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储备货币。1985年日本GDP占美国GDP的比重达到32%,各国外汇储备总额中日元所占比重达到8%。日本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展、对外贸易的大量顺差、日元资产需求的不断上升,都在客观上对日元升值形成内在压力。“广场协议”前,日本银行己频繁入市,阻止日元升值。因此,“广场协议”只是从国际协调角度制约了日本银行对市场的频繁干预,迫使日元真正地实现自由浮动。
2.“广场协议”内容
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一揽子协议,包括抑制通货膨胀、扩大内需、减少贸易干预,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
3.“广场协议”后日元急速升值
“广场协议’,揭开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1985年9月,日元汇率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升值到1美元兑200日元附近,升幅20%。1986年底,1美元兑152日元,1987
年最高达到1美元兑120日元。从日元对美元名义汇率看,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升值111%;1990年4月至1995年4月,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升值41%。从日元实际有效汇率看,1985年第一季度至1988年第一季度,升值54%1990年第二季度至1995年第二季度,升值51%;1998年第三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升
值28%。
二、“广场协议”后的日本经济与结构变化
1.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停滞,反而经历了将近7年的高速增长和繁荣
日元升值并没有打击日本经济,反而在信心膨胀、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的带动下出现了一段相对较长的经济繁荣期。1980—1984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为3%(以1995年不变价格计算),而1985—1991年达到4.6%,1988年甚至出现了
久违的6.5%的高增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为应对升值带来的影响,日本政府大幅度、持续放松银根,实行超低利率政策;二是80年代中后期全球IT产业高速增长,当时日本IT技术基本适应了这次产业发展要求,抓住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三是80年代中后期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严重依赖国外石油供应的日本企业,生产成本得以降低,部分抵消了日元升值对国际竞争力的不利影响。
2.通货膨胀率经历了较低、温和直至加剧的过程
日元的持续升值并没有给日本经济带来通货紧缩的难题。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看,以2000年CPI为100,1985—1988年的四年间,该指数分别为86.1、86.7、86.7和87.3。但1989—1991年,即泡沫经济破裂的前三年,日本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CPI分别为89.3、92.1和95.1。值得指出的是,日元升值的最初几年,日本经济适逢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低,低油价不仅刺激了经济增长,而且舒缓了通货膨胀压力。同样以2000年油价为100,1985年为127.4,此后一路走低,1986—1988年分别为112.6、103.0和97.3。
3.出口下降,进口也下降,经济对外依存度下降
“广场协议”后日元的持续大幅度升值严重打击了日本的出口。1985年日本出口总额为419557亿日元,1986年下降到352898亿日元,1987年进一步下降到333153亿日元,这种下滑势头直到1988年才有所扭转。与理论的预测相反,日元升值后日本的进口不升反跌,1985年日本进口总额为310851亿日元,1986年下降到215509亿日元,1987年略增至217369亿日元,直到1990年才恢复到1985年的水平。由于进口下降比出口下降更快,在日元强劲升值的最初两年,日本的贸易顺差有增无减。1985年为108706亿日元,1986年和1987年分别为137389亿日元和115784亿日元。1988年后在内需的刺激下进口有了显著扩大,日本贸易顺差连续三年走低,1990年降至76018亿日元。由于进出口都有所下降及非制造业的强势增长,“广场协议”后,日本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开始降低,1985—1990年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由4.3%左右下滑至1,3%左右。
进口额之所以不升反跌,原因在于石油价格下跌,在进口总额中占很大比重的石油进口额随之减少。同时,由于日元升值打击了对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深加工的出口,导致进口随着出口一同萎缩。
4.进出口价格都趋降,但进口价格下降更快,贸易条件趋于改善
日元急速升值后,日本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都趋于下降,但进口价格下降的速度更快,导致日本贸易条件较“广场协议”前有了明显改善。出口产品竞争力的着力点逐渐从价格转向质量、品牌、技术、营销网络等非价格因素上来。
5.进出口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广场协议”后,日元的持续升值导致食品、纺织品、金属制品等传统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出口规模出现萎缩。例如,1985年日本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为14960亿日元,1990年下降到10420亿日元。与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相比,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则有了显著增长。1985—1990年,化学品出口从18430亿日元增长到22950亿日元,机械和电子设备从141420亿日元增长到187030亿日元。汽车出口有所下降,从117320亿日元降至103670亿日元,但日本汽车厂商的海外投资和生产国际化更为显著。
表“广场协议”前后日本进出口价格和贸易条件变化
价格指数1995年=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