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发热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盂肾炎、输Hale Waihona Puke Baidu管卵 巢脓肿、盆腔炎
脑膜炎、海绵窦血栓 脑炎、脑脓肿 形成
蜂窝组织炎、褥疮感 染、软组织脓肿
脓毒症/感染性休克、 脑膜炎球菌血症
中耳炎、鼻窦炎、咽 炎、支气管炎、 流感、结核
结肠炎/小肠炎
膀胱炎、附睾炎、前 列腺炎
第十章 发热:于学忠
发热的非感染性病因
急危重症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 肺栓塞/梗死 颅内出血 脑卒中 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 甲亢危象 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 输血反应 肺水肿
第十章 发热:于学忠
热度
低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
第十章 发热:于学忠
热程
急性 发热
病程在2周以内。可分为急性感染性 发热、急性非感染性发热以及原因不明 的急性发热等.
长期 发热
指体温升高持续2~3周以上,包 括病因明确的慢性发热与长期不明原 因发热(fever of undetermined origin,FUO)
发热
第十章 发热:于学忠
发生机制
• 致热源性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
外源性致热源
通过激活 白细胞
内源性致热源
微生物病原体 炎症渗出物 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白细胞致热源:IL-1、TNF、IFN
通过血脑 屏障
体温调节中枢
产热>散热
发热
基础 代谢
下丘脑
5
10
15天
波状热
体温缓升达39℃或以上 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 持续数天后又开始发热 如此反复多次 常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
(缓升缓降,无热间歇)
5
10
15
20天 25
回归热
体温骤升至39℃或以上 持续数天 骤降至正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规律性交替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骤升骤降,高热与无热交替)
内源性致热源
外源性致热源
体温 调定点
运动神经 兴奋
骨骼肌 收缩
竖毛肌 收缩
交感神经 兴奋
白介素-1/6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腺体抑制 血管收缩
产热
排汗
血流
散热
体温
发生机制
• 非致热源性发热:
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如 :颅脑外伤、 出血、炎症等;
②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
③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如:广泛性皮炎等。
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常各具有相应的热型 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热型
(1)稽留热 (2)弛张热 (3)间歇热 (4)波状热 (5)回归热 (6)不规则热
稽留热
体温维持在39~40℃以上 24小时体温波动范围≯1℃ 持续数天至数周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的高热期
5
10
15
20天
弛张热
败血症热 消耗热
体温常在39℃或以上 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 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见于败血症、脓毒血症、风湿热 重症肺结核、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5
10
15天
间歇热
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 骤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骤升骤降,无热间歇)
发热
发生机制
感染性
非感染性
第十章 发热:于学忠
发热的感染性病因
受累系统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皮肤、软组织 全身性疾病
急危重症诊断
急症诊断
非急症诊断
细菌性肺炎伴呼吸衰 细菌性肺炎、扁桃体
竭
周围脓肿、咽后
脓肿、会厌炎
心内膜炎、心包炎
腹膜炎
阑尾炎、胆囊炎、憩 室炎、腹腔内脓 肿、胰腺炎
急症诊断 充血性心衰 脱水 近期发作的抽搐 镰状细胞病 移植后排斥反应 胰腺炎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非急症诊断 药物热 恶性肿瘤 痛风 结节病 Crohn病
第十章 发热:于学忠
发生机制
外源性致热原 (exogenous pyrogen )
机体 产热>散热
内源性致热原 (endogenous pyrogen)
第十章 发热:于学忠
发热时相
体温 上升期
高温 持续期
体温 下降期
产热>散热
产热<散热
产热=散热
第十章 发热:于学忠
体温上升
骤升型
缓升型
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败血症 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见于结核病、伤寒、 布氏杆菌病等。
疲乏无力、倦怠、肌肉酸痛、畏寒或寒颤 特点 皮肤苍白、干燥无汗、四肢末端发冷
骨骼肌收缩 竖毛肌收缩 腺体抑制 血管收缩
高热持续
持 续 时 间
数小时:疟疾 数天:肺炎球菌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 数周:伤寒
特 点
头痛 皮肤灼热、潮红 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心率加快
食欲减退、腹胀或便秘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严重者)
体温下降
骤降型
缓降型
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 疟疾、输液反应等。
见于结核病、风湿热等
特点 出汗
热型及临床意义
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 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称 为热型
5
10
15天
不规则热:发热无任何规律
可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风湿热、 渗出性胸膜炎、癌性发热等
5
10
15天
注意
以下情况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 典型或变成不规则热
疾病的过程中热型的交互存在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时控制了感染 因解热药或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影响热型 个体反应性的不同,如老年人肺炎时可仅
发热对机体功能的影响
❖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呼吸系统:呼吸增快 ❖代谢变化:分解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 ❖免疫系统:适度的发热使免疫功能增强
病因
1.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
2.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①物理、化学或机械性损伤 ②组织坏死及细胞破坏
定义
发热
是机体在内、外致热源的作用 下或由各种原因使机体产热和散热 失衡,导致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一般认为,口腔温度>37.3℃、直 肠温度>37.6℃
第十章 发热:于学忠
正常人体温生理变异
24小时内下午体温 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 女性月经前及妊娠期 老年人低
略高于正常
波动范围<1℃
第十章 发热:于学忠
有低热或无发热
伴随症状
寒战: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等急 性感染性疾病;药物热、输液或输血反应等。
(2)抗原抗体反应:风湿热、药物热、结缔组织病 (3)内分泌代谢疾病:甲亢、失血 (4)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中暑、脑出血等 特点:高热无汗 (5)某些直接导致皮肤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炎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
一、热 度 二、热 程 三、热 型 四、发热时相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