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哲学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的不断扩张,人们的无度行为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了 人的生存方式才会具有这样的意义,即“人的本质力量的
生态失衡,使人类处于更大的生存危机中。
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由此亦可见,人除了生
2.人的主体性的错位。布洛赫曾指出:“从辩证法本身 存的需要还有发展的需要,物质生活的提高可以很好地满
来说,就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世界中的客体 - 主体关系,除 足人的生存需要,但满足生存的需要仅仅能维持生命的存
已经感受不到受压抑和不自由的境遇,反而有一种幸福感 最后才能通向马克思所期盼的“自由人联合体”。就整个世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和满足感。殊不知,人们虽然摆脱了物质上的贫困,却又陷 界而言,人类更加内在的一体化以及由此所要求的社会本
入了另一种不幸— ——“升华了的奴隶”,仍旧没有实现真正 位、人类本位将为缓解并转换以民族、个体为本位的生存
技术也使人耳目一新,但正是在此过程中,人们的价值理 为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发生了哲学研究的认识论转向。
性让位给攻击理性,人被异化。政治和经济上的动荡引起了 直至今天,人类的哲学仍然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中纠缠不
文化上的共振,随着发达工业社会经济垄断和政治控制的 清,现代人所造成的生存危机,正是哲学的失足所酿成的
爱因斯坦说;“在战争时代,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
等多元一体的时代,现代人已陷入物欲膨胀、精神缺失的 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科学使我们生活匆忙
现代困境之中,主张人应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消除异化, 和不安定。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
崇尚尊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实现自我的“本真”存在。 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人们绝大多
与批判精神。近代以来的哲学失去了针对包括科学在内的
一直以来哲学在历史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指引 社会思想意识得以成立的前提的反思和批判精神。也就失
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解决某一时期人作为个体所存在的 去了哲学独立存在的价值。自从传统哲学失去了对社会思
问题。但事实上,近代以来,哲学的这种作用好像越来越 想意识的反思、批判的精神,沦为科学的跟班儿,才导致人
逐渐变得顺从,失去了最基本的三个维度:否定、批判、超 短暂的快感,而只有精神世界的无限丰富,才能真正让生
越。人的主体地位被颠覆了,主体异化为客体。
活充满快乐和幸福。为什么有些人在过上极度奢华的物质
3.人的自由的迷失。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人的自由 生活以后,却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找不到生命价值的原因,
弱,哲学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正逐渐失去她应 类在世界观上的善恶不分。
有的独立性,逐渐衰落为科学的跟班。哲学的衰落源于科
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日益深入
学家对哲学先哲关于世界本源问题所得结论的伪证。古希
当然,哲学批判精神的衰落还只是发展观异化的一个
腊时代的哲学高度重视存在的本源问题,德拉克利特的 原因,另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则是资本原则主导的
步给他们带来物质上的富足,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与 人之间的关系交往应当是以差异和个性为前提,以理解、
马克思时代所描述的“自我牺牲、自我折磨”从事肮脏、繁 宽容为原则,以共生和双赢为目标的交往。只有这样,才能
重的体力劳动的工人不同,他们在较舒适的条件下生活, 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缩短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
Theory Research
学 ★★ 理 ★★ 论
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哲学思考
邵智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长沙 41 0081)
摘 要: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理性对人类生活的束缚程度越来越来深。各行各业的人都自觉或不自
觉地在生活中失去了自我,成为科技和金钱的奴隶。从价值理性的角度分析了当代人为什么会被科技理性异化的原因以
参考文献: [1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面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 988. [2]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 ].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2003. [3]埃里希·弗洛姆 .逃避自 由 [M ].陈 学 明 ,译 .北 京 :工 人 出 版 社 ,
1 987.
趣所在,于是用自杀等极端方式结束生命的人不在少数。 必须看到,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有一些人将存在的价
迷失了。社会一方面打着“自由”的旗号,一方面却在不停 从而走向生命的极端的原由所在。因此,只有物质生活和
的剥夺着人们的真正的自由。而人们在这种所谓的“自由” 精神生活同在的人,才是完整的人;只有物质生活和精神
中,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以至于到完全顺从。彻底地失去 需求都获得满足的人,才是真正拥有幸福和快乐的人。
极和自发地生活。
践已经表明,通过废除市场经济这种人们可以“自由选择”
4.人的幸福的遮蔽。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 的经济形式,是不可能给人带来更大自由的,市场本身可
社会正采取各种手段来满足人的“家的需要”这种需要的 以规范完善,而社会的政治和文化也可以在市场之外相对
满足使人有种幸福感。人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为科技进 独立地发展并帮助人们建立起自由交往的公共空间;现代
64
们发现哲学家提出的这些范畴并非世界的本源。面对强大 于人 - 自然 - 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在这种价值观的引
收稿日期:201 0- 03- 1 1 作者简介:邵智(1 976-),女,河南桐柏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哲学研究。
Zh e Xu e Ya n J iu
☆哲学研究☆
领下,导致了一系列现象和问题的产生;如人的需要的虚 时期这些“单面人”的存在,无疑会对中国的发展构成阻
假;人的主体性的错位;人的自由的迷失;人的幸福的遮蔽 碍。在这个物化的社会中,人怎样才能真正的感觉到生命
等等。
的意义呢?并能真正活出意义来呢?其实意义对人来说是
1.人的需要的虚假。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 外在的,正是人们原初就感受到意义并眷念着意义,才会
里,虽然个人的需要及其满足大大增加,但这种需要往往 有意义的缺失感。无意义的人生是空虚的人生,但是要把
及表现,并提出回归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观的重要性。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困境;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02- 2589 (201 0) 1 2- 0064- 02
工业规模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科学 的可以反复“证明”的自然科学,哲学的地盘开始缩小,成
大众媒体强加给人的一种消费主义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 手段时,它才属于这些人的。这实际上把人的一切肉体和
念。其结果是控制和改变了人的消费观念。使人产生一种 精神的感觉简单异化为“占有”感。马克思认为,只有超越
和生存无关的“虚假需求”。而“虚假需求”的不断满足、欲 了私有制的逻辑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人的需要丰富性,
达工业社会中,由于存在技术统治,人被机器操纵着,同 情、爱情、奉献等等衡量指数。因此,仅仅物质生活的提高
时,也被商品所左右。当代社会运用技术调和了与现存社 并不能构成人的幸福生活的全部,也不是人存在价值和意
会制度和秩序相对立的力量,消解了人的反抗意识,使人 义的全部表征。事实上,物质财富的增长只能给人生带来
“火”和“逻各斯”,泰勒斯的“水”,毕达哥拉斯的“数”,巴门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控制了人们的思想阵地,把人们的观念
尼德的“存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柏拉图的“理念”等 引向了资本原则希望的方向。从而产生了为资本原则辩护
等都表明了这一点。可是后来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 的所谓主流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最大缺陷,是扭曲了关
是“虚假需要”。即,他们是通过社会对个人的压抑的特殊 人生充实起来,靠对物的占有是不行的。马克思说的好:财
影响附加到他头上的:这种需要使劳苦、侵略性、困境、及 产的私人占有把人们变得愚蠢而片面,以致任何一个对
非正义永恒存在。这种需要,也非人的自主需要而是通过 象,只有当人们拥有它时,直接消费它作赚取更多钱财的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看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 数是一天到晚地厌倦地工作着,他们无法享受劳动的乐
前所未有的灾难,悲观、绝望、孤独、无助笼罩着整个世界, 趣,而且经常提心吊胆,唯恐失去他们可怜的一点点收
占据着每个人的心灵,这成了人们的基本生存现状。但这 入”。“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益于人类,那么,你们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95. [5]张曙光.生存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
值仅仅视为物质生活的富足,成为纸醉金迷的“物囚”,丧
65
失了精神家园,由此而失去了自我,丧失自由,失去了人成
为人的更根本的东西,把人的存在降低到动物的层面。新
(责任编辑 / 许广东)
只是暂时的生存困境,更深层次的困境却是发达工业社会 只懂得应用科学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
本身以及对其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国民思想的 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
巨大影响。毋庸置疑,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充裕的生 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于保证我们科学思
进一步集中,文化领域的控制同样窒息了人的生存和发 悲剧。这个时代的哲学精神表现出与自然科学精神的一致
展,物欲的诱惑遮蔽了人的精神家园的建构。本文笔者采纳 性而失去哲学的主导地位,哲学熄灭了对当时发展思想的
西方马克思以否定人的异化、肯定人的本真存在为逻辑起 前提进行反思与批判的普照光。
点的观点,致力于揭露在这样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了自我。所以,弗洛姆认为,自由对现代人有双重含义:“一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存在导致人不得不在日益激烈
方面,人摆脱了传统的权威的统治,成为一个个体;另一方 的竞争中成为物质和金钱的奴隶,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和局
面,积极的自由就是充分的实现了个人的潜力,就是能积 面,是当代许多有识之士不断思索的一个问题。人类的实
的自我。
竞争而创造前提条件。一旦作为统一的生存共同体的人类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怎样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是 缔结出“自由人联合体”,人与自然也就建立起合乎人与自
摆在当今社会上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许许多多人在利益 然本性的共生共荣的生存论关系。
价值观的驱使下,占有了大量的资产,甚至有些人为此不
惜触犯国法和道德底线。总之,绝大多数人好像都把无限制 的创造物质价值当成了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实实在在的 成为了金钱的奴隶。当然,也有些人在创造了丰裕的生活 后,却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恐慌之中;在极大地 满足了物质财富的占有后,再也无法找到生活的目标和乐
活,但与此同时,人的困惑和迷失也随之而来,成为当今舒 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至于成为祸害。在您埋头于
舒服服的不自由的奴隶。人逐步被异化,而且难以超越这 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爱因斯坦所渴望和
种异化。就其表现和原因,有以下几点:
呼唤的,正是哲学失去的为人类追问安身立命根据的反思
一、近代哲学思想的迷失
此之外别无他物。它也就是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常常克服 在,只有满足发展的需要,才达到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才
自身所规定的物质性和客观性,飞跃式向前突进。”但在发 会凸现出来。
达工业社会中,这种人应该具有的主体性不但没有向前突
因此,我们所有追求的幸福是不能单纯以物质财富的
进,反而发生错位,止步不前了。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代发 多少来衡量的,除此以外,还有健康、平安、成功、闲暇、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