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咳嗽治疗体会
慢性咳嗽的经验一体化治疗

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
内容
慢性咳嗽以及主要病因 慢性咳嗽的经验一体化治疗 慢性咳嗽常见病因的经验性治疗
慢性咳嗽经验性治疗的概念
病因导向的诊断流程是慢性咳嗽诊断治疗的基础,可减少治疗的 盲目性,提高治疗成功率
UACS的诊断
- 咳嗽为最常见的主诉,有滴流物入喉的感觉、需要清喉、咽喉痒、鼻充血或鼻涕、 常伴声嘶
- 体格检查鼻咽部显示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或粘膜的鹅卵石样表现 - 上述标准中没有一个是敏感或特异性的,在一些患者中,慢性咳嗽可能是UACS唯
一的症状,被称为沉默的UACS - UACS常以经验性治疗作为诊断基础。因为鼻后滴流和清喉为大多患者的主诉。当
病史表现
咳嗽伴流涕、鼻塞、鼻痒、频繁清喉、鼻后滴 流感 夜间刺激性咳嗽
咳嗽伴有明显反酸、嗳气、烧心
干咳,无气道高反应性
可能的病因
UACS CVA GERC EB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 32(6): 407-413.
UACS诊断以经验性治疗为基础
ACCP指南和中国《咳嗽诊治指南》 关于慢性咳嗽经验一体化治疗的处理流程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NAEB: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1. Irwin RS,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ugh Executive Summary. Chest. 2006;129(1 Suppl): 1S-23S.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9;32(6):407-413.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及经验总结

2016.11论著·论述47●甘肃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支持项目。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及经验总结樊 敏1 宋华平1 童亚芳1 蒋文生21甘肃医学院 甘肃省平凉市 744000 2平凉市人民医院 甘肃省平凉市 744000【摘 要】咳嗽是人体祛邪外达的一种表现,治疗时不能单纯地见咳止咳,必须按照不同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
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思路等方面总结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经验,为临床治疗慢性咳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中医;慢性咳嗽;经验总结慢性咳嗽是以咳嗽为惟一或主要症状,时间≥8周、胸部X 线检查无明显异常的一类咳嗽[1]。
临床治疗中存在滥用中枢性镇咳药、抗生素、激素及停药后咳嗽易复发的情况。
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咳嗽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有幸师从蒋文生主任医师,收获颇多。
现将蒋老师以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思路及经验进行总结如下。
1 外感咳嗽外感咳嗽为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肺系,或因吸入烟尘、异味气体,肺气被郁,肺失宣降,多发于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况下,外邪客于肺而致咳嗽。
常由风寒、风热、风燥引发[2]。
1.1 风寒袭肺证证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临床用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之法。
方以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麻黄5g ,甘草6g ,杏仁5g ,前胡10g ,白前8g ,百部10g ,紫苑8g ,橘红5g ,款冬花12g ,生姜3片,紫苏10g 。
1.2 风热犯肺证证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身痛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临床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法。
方以桑菊饮加减。
杏仁10g ,连翘15g ,薄荷6g ,桑叶10g ,菊花10g ,苦梗10g ,甘草3g ,苇根30g 。
1.3 风燥伤肺证证见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慢性咳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体会

慢性咳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体会笔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常遇到胸片等检查正常,而久咳不止,多方诊治无效的病人,通过详审病因,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详查病史对就诊病人详细询问病史,从中找出发病的原因是治疗的前提。
有的病人为感冒后咳嗽不止,有的为多年反复发作无休止,有的是每闻到油烟或刺激性气味后呛咳,有的是遇冷而咳,有的是躺下睡觉时咳。
常为咳声重浊,痰或多或少,多为白色泡沫痰,或夹灰黑色。
有的病人伴反酸欲呕,有的病人则有过敏史甚则为过敏体质。
为明确引起咳嗽的原因,应做支气管激发试验、喉镜、查过敏原、24h食管pH值监测等检查。
有的病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ACEI类药物,平素并无咳嗽,但感冒后咳嗽缠绵不愈,考虑为感冒后气道反应性增高,增加了ACEI的副作用,主张病人先改用其他降压药,等咳嗽症状痊愈后再改服ACEI类药物。
有的病人有反酸、胸骨后烧灼痛,考虑胃食管返流,则配合制酸药诊断性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配合抗炎平喘的药物诊断性治疗,常可取得满意效果。
2 辨证论治与宣肺降逆、养阴润燥、活血化瘀相结合中医治疗常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加上宣肺降逆、养阴润燥、活血化瘀的药。
有过敏因素的再加上既可敛肺止咳,又有抗过敏作用的五味子、乌梅、莲子;伴咽干口燥声嘶的常配伍玄参、麦冬、生地、桔梗等养阴润燥之品;有胃食管反流的则配伍降逆止咳的旋覆花和制酸的乌贼骨等药物。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肺乃“娇脏”,主宣发肃降,内外之邪侵袭则宣降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故咳嗽不止于肺而不离于肺。
治之以宣肺降逆中药,以恢复肺之宣发肃降之功,常以炙麻黄、杏仁配伍其他宣肺止咳药为基础方以开宣肺气,降逆止咳,年老、体虚者则以炙麻绒易麻黄,使开宣之力不致太过。
且肺朝百脉、主治节,调节全身的气机,而肺中的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因此肺气壅塞日久,宗气不足,不能助心行血可导致心的血脉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所以《灵枢·刺节真邪》说:“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
老年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浅识

老年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浅识1. 引言1.1 老年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浅识老年慢性咳嗽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不适和困扰。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老年慢性咳嗽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中医对老年慢性咳嗽有着深刻的认识,认为咳嗽是由于肺部失调导致的气道异常活动引起的。
中医强调气机的通畅与肺脉的顺畅对于治疗咳嗽至关重要,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会重点调理患者的肺脉和气机,以恢复气道的正常功能。
中医治疗老年慢性咳嗽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症状表现进行个性化调理,以达到疗效最大化。
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草药煎煮、针灸、推拿、拔罐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中医还有许多经典的中药方剂可以用来治疗老年慢性咳嗽,如川贝枇杷糖、蜂蜜柚子茶等,这些方剂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症状。
中医在治疗老年慢性咳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理气机、恢复肺脉、草药煎煮等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咳嗽症状。
未来,随着中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中医在治疗老年慢性咳嗽方面会有更好的效果和展望。
2. 正文2.1 中医对老年慢性咳嗽的认识老年慢性咳嗽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长期的干咳或有痰咳,持续时间较长且反复发作。
中医对老年慢性咳嗽的认识是基于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病机理论。
中医认为老年慢性咳嗽多因肺脏虚弱、肺气不足、肺阳虚寒等引起,尤其容易受外邪侵袭所致。
中医强调老年慢性咳嗽与体质、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认为老年人体质虚弱,脏腑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气滞痰郁、气阴两亏等病理变化,进而导致咳嗽症状的出现。
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注重调理脾胃、益气养阴、慎痰降逆、温肺散寒等治疗原则。
除了正规的中药治疗外,中医还重视针灸、推拿、拔罐等辅助疗法,通过调理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内阳气等方式达到治疗老年慢性咳嗽的效果。
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体会

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咳嗽;止嗽散;中药配方颗粒慢性顽固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咽痒,干咳阵作,无痰或咳甚仅有少量粘痰,咳甚时伴气急,且经久难愈,反复发作,时发时止;常因花粉、尘螨、化学刺激物、烟雾、活动、情绪刺激、闻及异味气体而使症状加重。
因其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困扰,所以备受呼吸科医生重视。
止嗽散出自清代名医程国彭之《医学心悟》,全方由“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甘草(炒)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一斤”组成,原服用方法是以上药共为细末,每服3钱,温开水调下。
按程氏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笔者常用原方比例,选用深圳市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所产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冲服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其效尚佳。
现将点滴收获介绍如下,与同行切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慢性顽固性咳嗽属于“外感咳嗽”范畴,多由于六淫外邪侵犯肺系,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嗽。
肺为“娇脏”,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
《医学心悟》亦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能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
”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绝大多数病例多发生在季节变化、气温骤然改变的时候,如若此时患者恰逢正气不足,必正不胜邪而骤然发病,如治疗不够及时准确,则必然迁延不愈。
由此可知,本病病因为外感六淫,而病机则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2 止嗽散的加减应用止嗽散药物组成:百部20 g,白前15 g,紫菀15 g,款冬花15 g,陈皮12 g,桔梗20 g,炙枇杷叶30 g,僵蚕15 g,蝉蜕15 g,炙麻黄8 g,地龙15 g,甘草10 g,紫苏叶12 g。
慢性咳嗽临床治疗体会

眼压升高经 降眼压 药物 治疗 , 眼压均 能降正 常 , 无急性 闭角
性青光 眼发生 。虹膜萎 缩 , 引起 瞳孔 上移 , 但未 影响 晶体位
置 , 未 作 处 置 , 术 中 后 房 压 力 偏 高 , 膜 反 复脱 出有 关 。 故 与 虹
天 同 时 口服 泼 尼松 1 O~1 , 1周 。 单 纯 胃食 管 反 流 病 5mg 共
为 了规范 咳嗽诊治 , 依据 咳嗽诊 断 与治疗 指南 … , 现对 我科
诊治的 8 6例慢性 咳嗽患 者的资料 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法
11 一般资料 .
选择 自2 0 08年 3月至 20 0 9年 1 门诊及 2月
核, 提高业务素 质 , 才能在 配合 手术 的过程 中熟 练每个 手术步骤 , 使手术操 作更 加完 美 , 杜绝意 外事件 发生 J 。术 后并发 角膜水 肿 , 经激素 眼水点 眼 , 结膜下 注射激素后 , 于 均 两周 内恢 复 , 不影 响视力 , 大疱 性角膜 病 变发生 。一过性 无
参 考 文 献
[ ] 何 守志. 1 眼科显微手术 . 北京 : 民军 医出版社 ,9 4:1 . 人 19 2 2 [ ] 施 玉 英. 2 超声 乳 化 白内障 摘 除术 . 京 : 民卫 生 出 版社 , 北 人
1 9 1 2 9 6, 1 .
量争取一期植人人工 晶状 体。与二期植入人 工 晶状体 比较 , 外伤性 白内障一期植入人工 晶状体 有许多优 点 : 患者 可免受 二次手术 的痛苦 ; 减少儿童患者发生 弱视 的机会 。避 免 因组 织粘连对二次手术带来 的困难 ; 手术全 过程对 眼组 织各部位 的刺激损伤及 随后发 生 的反 应性 炎症 不会重 复发 生。在外 伤性 晶体脱位囊 内摘 除、 角巩膜穿通伤 或球 内异物 所致 白内 障摘除时 出现 晶体囊膜缺 如或不完 整时 , 后房型人工 晶体植 入 因为没有囊膜 的支撑可 能发 生困难 , 可选择前房 型人 工 晶 体植入术或后房 型人 工晶体缝 线固定术 。
慢性咳嗽的中医辨治体会

“ 扶正驱邪” 等治疗 原则 , 方能 获得 良效 。现将 临床 辨证 治疗 该病 的体会报道如下。 1 全面探源 , 治病求本 慢性咳嗽病因病机 不 同, l 表现各有 其特 点 。如 咳嗽 临床
变异性 哮喘患者 多见夜 间咽痒咳甚 、 闷, 胸 既往多 有过敏史 。肺与大肠相表
里, 如大便不通 , 可加重肺 气壅塞 。大肠燥热 , 热邪上蒸 , 也易
灼伤肺阴, 致清肃失常、 肺气上逆 , 咳嗽久 治难愈 。如兼有腑气 不通之症, 应注重荡涤积滞 , 使腑气得通 , 痰浊易随之而下。
5 分型论治
上气道综 合征多见咽痒 、 阻、 鼻 流涕 , 口咽部粘液增多 , 常须清 肃, 多伴有慢性鼻 炎、 窦炎 、 鼻 鼻息 肉等病证 。 胃食道反 流病
上 , 因较为复杂 , 病 多见 于咳嗽变 异性哮 喘 ( V 、 C A) 上气道综
合征( UAC ) 胃食 管反 流病 ( RC 、 S、 GE ) 嗜酸粒 细胞性 支气 管 炎( C 、 神性 咳嗽等疾病 。此类 疾病属 中医“ E )精 内伤 咳嗽 ” 之 范畴。因慢性 咳嗽迁延 日久 , 常规治疗往往 效果 不佳 , 给患者 的身心健康带来 诸多不 利影 响。临床上 , 由于 慢性 咳嗽的病 因不 同 、 程长短和 临床表现各 不相 同, 病 须悉 心辨证 , 充分发
姜、 冬瓜 仁 、 甘草 、 黄精 。
2 明辨虚 实, 扶正祛邪
“ 因邪致虚 、 因虚受 邪” 是慢性 咳嗽 的重要原 因 。因外 感
失治 , 邪郁 于肺 , 失宣 肃 、 肺 气道 挛 急 , 为 咳嗽 。若 病势 迁 发 延, 肺气受损 , 正气不 足 , 卫外不 固, 易反复遭受六淫 侵袭 。久
治疗咳嗽的几点体会及探讨

’ T
巳 I 可 乇 昌 l ’ 、
治 疗咳嗽 的Hale Waihona Puke 几点体会 及探 讨 叶毅 力
【 要 】 咳 嗽 为 临床 常 见 病 ,多发 病 之 一 。 是 形成 “ 支 炎 ” “ 气肿 ” 等 肺 系 疾 病 的首 因 ,它严 重影 响 人 民群 众 的健 康 。 本 摘 慢 、 肺 文 拟 总结 作 者 治疗 咳 嗽 的几 点 体 会 及 探 讨 ,以翼抛 砖 引 玉 ,达 到提 高 该 病 治愈 率 的 目的 。 【 关键 词】 咳 嗽 肺 主皮 毛 宣发 肃降 心得 体会 探 讨 【 图分 类 号 】 I58 中 : t 【 献标 识码 】 A 文 【 文章编 号】 1 0 4~ 7 8 (0 00 —0 1 — 2 0 4 42 1 )5 0 0 1
一
咳嗽为 临床常见症状 之一。 内经》有云 “ 主病 、风 、 夕气 寒、热、暑 、湿 、燥 皆能乘肺 , 皆能致咳 。 ‘ … 五脏六腑 皆令人咳 , 非独 肺也 。 ”说明影 响肺而形 成咳 的因素较 多 。肺主 气 、司宣肃 、为机体 内外气体交换 的场 所 , 寒热之 气随气道 入肺 , 为娇脏 、不 耐寒热 、寒 肺 热稍舛 、极 易伤 肺而形成咳嗽 。肺宣发 卫气 、调节 腠理的开 合、肃 降 呼 吸道的异物 , 稍有不调 , 嗽立至 。脏 腑功能失调 、病及 于肺、亦能 咳 致咳 。 治疗失措 不当 , 养护 失宜 , 咳嗽就 会进一步发 展为 “ 慢支炎 ” “ 、 肺 气 肿” 、甚至 “ 肺胀 ” 心衰 ”这 种情况在农 村尤为常 见。因此该 病既 、“ , 是 临床常 见病 、多发病 , 又是 严重危 害人 民群众健 康的病 种之 一 。医 者应认 真总结该病 的诊断与治疗 , 如能 得心 应手的治疗 该病 , 并能十 中 f柒 , 医者 幸甚 , 实 患者 幸甚 。笔者在 临床实践 中 , 治疗该病 稍有 几点 心 得体会 , 不耻 鄙俚 , 沦述如 下 , 以供 参考 。 ( ) 嗽应 首分 外感 、 内伤 , 疗原 则各 有不 同。张 景 岳说 : 1咳 治 咳 嗽之要 : 日外感 , 日内伤。外 感之咳 , 由皮 毛而入 , 一 一 必 咳嗽 时作 , 白 天 多于夜 间, 咳而 急剧严重 或咽痒而 咳作 。并伴 有肺卫表 症 , 鼻塞 、 如 流鼻涕 、头痛 、肢体瘦 楚, 恶寒 、发热 、恶风 、身热等症 。起 病较急 , 病程较短 者多为 外感咳嗽 , 属于邪实 , 在祛邪利 肺 。内伤之咳 , 冶 必起 于 阴分 , 发病 较慢 , 无表证 、病势缓 , 常反 复发作 , 病程 长, 可伴见 它脏 形证 , 多属邪 实正虚 , 当祛邪止 咳 , 治 扶正补虚 。治疗 较难 的是正虚 而 外感 , 体虚不耐风 邪 , 或反复 受六淫袭扰 , 响肺之 清肃 , 影 以致 咳嗽反复 缠绵, 此时标 本兼顾 , 清虚 实主次 , 能取 得较 为满意 的疗 效 。 分 才 ( 治咳 宜 宣 、宜轻 、宜 顺 。人 之 肺 脏 , 于上 焦而 司呼 吸 。 2) 居 美之 日华盖 , 治其故宜宣 、宜轻 、宜顺 。常用桑叶 、菊花 、枇杷 叶、瓜 蒌、白前 、橘红 、贝母 、杏 仁、半夏 、桔 梗等药 。宣 肺尚有温宣 与凉 宣 之别 , 温宣者加麻 黄、苏 子、干姜等 药。凉 宣者加金银 花、连翘 、芦 根 、薄荷等 , 正所 谓治 “ 上焦如 羽 , 轻不举 ” 非 。其 中麻黄绒 笔者治 咳 为 必用之品 , 麻黄 为止咳平喘 的要 药 , 用麻 黄绒者 , 以减轻其辛散 , 专用
慢性咳嗽的中药外用体会

8 ・ O
生垦主亘匿笪盒』 兰 ±
生 旦箜 鲞筮 塑
Pd t It r rd s Me ,e 1, 0 2N . eirne aiWet dFb2 0V l ,01 a g T t 0
慢性 咳嗽 的 中药 外 用 体会
丁 申 , 边 逊
作 者单 位 :1 0 4南 京 , 京 市 中 西 医 结合 医 院儿 科 201 南
病史和 家族史 , 将其 确 诊 为 过 敏性 咳嗽 有些 依 据不 足 。慢 性 咳嗽 患儿 往往都 接受 过多 种抗生 素和止 咳
药 的治疗 , 患病 初期 都 曾有 过 轻重 不 一 的上 呼 吸道 感染症 状 , 当其 他症 状 消 失 而 留有 长 久 不 能消 失 的 咳嗽症状 , 时轻 时重 , 病程 长 , 长疲 劳 , 家 患儿失 去接
症状 。
1 4 疗效 判定标 准 .
根据 临床疗 效 观察 自拟标 准 。 ( ) 效 : 1显 5d后 咳嗽症 状 消失 ; 2 有效 : () 5d后 咳嗽 症状减 轻者 ;3 无 效 : 后 咳 嗽症状 仍不 改善者 。 () 5d
1 1 临床 资 料 20 — 1 2 / 2 3 南 京市 中西 医 . 0 8 1- 0 1- 1 结合 医院儿科 门诊 收 治 以过 敏性 咳 嗽为 主要 病 因 的 慢 性 咳嗽患 儿 3 5例 , 中男 2 其 4例 , 1 女 1例 , 女 之 男
比为 22: ; . 1 年龄 5 ~6岁 1 8例 , ~8岁 7例 , l ~ O岁 1 0例 ; 病程 均 在 8周 以上 。临 床上 无 支气 管和 肺 部
方 外 用 泡脚 治疗 5d 评 定 疗 效 。结 果 ,
药 口服 加 以中药 外 用 共 同治 疗 慢 性 咳 嗽 的疗 效 肯定 , 法 简 单 , 方 经济 实 用 , 与 家 长容 易 接 受 , 议推 广 。 患儿 建
氨溴特罗治疗小儿慢性咳嗽97例体会

作 者 单 位 :100043 北 京 市 石 景 山 医 院
者 到 上 级 医 院进 一 步 诊 治 。
3 讨 论
本 组 97例 慢 性 咳 嗽 患 儿 用 氨 溴 特 罗 EI服 液 治 疗 。有效 率达 83.5%,疗效较好 ,且有一定的病 因学诊断意义。分析其 发病原 因考虑与以下三种因素有关 :① 咳嗽变异性哮喘 。又 称 隐 匿性 喘 ,是 咳嗽 的 一 种 潜 在 形式 。其 发 病 机 制 可 能 为 :气 道 高 反 应 与 炎症 反 应 非 同 步产 生 。而 导致 在某 种 触 发 因 素 的 作 用 下 ,患 儿 气 道 仅 表 现 有 高 度 敏 感 ,而不 产 生 气 道 的 痉 挛 、 狭 窄 Il_ I。也 有 学 者 认 为 这类 患 者 的喘 息 阈值 高 于 典 型 的 喘息 患 者 ,故 临 床 只 表 现 为反 复 或 持 续 发 作 的 咳嗽 。无 典 型 的哮 喘症状{31。②感染后暂时性气 道高反应可使咳嗽迁延成慢性 。 小 儿 反 复 上 呼 吸道 感 染 加 上 感 染 后 暂 时 性 气 道 高 反 应 很 容 易 使 咳 嗽 成 为 慢 性 {41,这 种 咳嗽 均 无 使 用 抗 生 素 的 指 征 。更是 临 床 滥 用抗 生素 的误 区所 在 。⑧ 过 敏性 咳嗽 是 由患 儿 咳 嗽感 受 器 敏 感 性 升 高 所 致 {51。此 类 患 儿 遇 刺 激 物 (炎性 或 非 炎 性 ) 往 往 引 起 咳 嗽 ,且 迁 延 不 愈 。此 类 咳 嗽常 见 于过 敏 性 鼻 炎 患 者 。
彭慕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彭慕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咳嗽经验※【摘要】【关键词】彭慕斌(1962年-),男,60岁。
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孝感市首届知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
出身于三代中医世家,从医43载,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杂病方面经验丰富,对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见解。
现将彭老师对慢性咳嗽的认识和治法介绍于下。
1 遵从经典名言业师认为《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乃经典名言,给我们指明了咳嗽的论治方略。
人体各脏腑之间是一个充满着生克制化的有机体,咳嗽虽然是肺脏疾病的反映,但因肺“朝百脉”、“主气”、“主治节”、“主行水”、“外合皮毛”等等[1],而各脏腑之气皆通于肺,各脏腑之津液输布均与肺相关。
任何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到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均可致咳嗽发生。
临床上对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一定要审证求因,不仅要着眼于肺脏,同时也不能忽视它脏所致的咳嗽。
只有对咳嗽一症作出全面的综合的分析,才能有利于明确咳嗽的病因、病情,从而做到治疗用药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2 重视问诊《难经·六十一难》:“问而知之谓之工”,这个“工”字指功夫、技巧、细致,问诊在咳嗽的诊断上十分重要。
首先,询问病史可以缩小诊断范围,有些病史直接提示相应病因,如吸烟、环境刺激、服用ACEI、基础疾病等病史。
不仅要详细了解咳嗽性质、节律、时间、季节,以及诱发因素,还应仔细了解呼吸系统和肺外伴随症状。
临证时还要问清病势缓急、病程长短、咳声强弱,以及痰的色、质、量、味等,以便谴方用药,切忌“相对期须,并处汤药”。
3 辨证与辨病结合业师主张慢性咳嗽的诊疗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咳嗽一定要辨证施治,不要指望一法一方,包治百病。
教科书上将咳嗽分为急性和慢性共7型,虽略显复杂,但临证处方有章可循。
从现代医学来看,除考虑呼吸系统疾患外,还应考虑心血管、消化、耳鼻喉、心理等问题,借助肺通气功能、气道反应性、过敏源、胸部X线、CT、纤维支气管镜等现代检查方法,可进一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小儿慢性咳嗽听诊与用药体会

在咽 喉壁黏 附之感 ; 咳声如从 胸部 出 , 闷气 紧; 中 或 胸 喉 有痰鸣音 , ,L 4 J 睡眠时痰 鸣音 更 明显 。此病 位在喉部 , 或 气管 、 支气管部 , 此炎症 未 消, 情较 重。中 医辨证 为疾 病 病中 、 后期 , 热湿 邪 , 痰 壅阻气 道 ; 痰多 主痰 湿重 , 黏痰 主 痰热 , 黄痰主热 盛。治宜 清热 化痰 止 咳, 燥湿 理 气健脾 。 方予二陈汤加 减 : 法半 夏 、 陈皮 、 苓 、 茯 苍术 、 朴 、 厚 紫菀 、
【 关键词 】 咳嗽 ; 慢性病 ; ; 诊断 中医药疗法
420 ) 40 1
【 中图分类号 】 R 4. 【 4 15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2 21 (00 0 — 39 0 0 — 69 21)9 1 — 3 0 4
清热宣肺透邪 ; 桔梗 、 仁 、 杏 炙枇杷 叶 、 前胡 升降 合用 , 开
提肺气 , 下降逆 气 , 咳化痰 ; 止 沙参 、 门冬 滋阴 润肺 ; 麦 荆 芥为“ 咽喉 要药 ” 辛 散余 邪 ; , 生甘 草 调和 诸药 。诸 药 合 用, 养阴不敛邪 , 邪不伤 正 , 祛 为后 期治疗 之 正法 。治 疗 慢性 咽炎 、 性 咽 炎及 支 气 管 炎后 期 所 致 的 咳嗽 多 有 急 良效 。
1 1 1 咳声轻 浮 , 声毫不 费力 , 咳声 带有 明显 的鼻 . . 发 但
中法半夏 、 茯苓 、 苍术燥湿健脾 , 为生 痰之源 , 脾 故求治 中 土; 治痰先理气 , 肺气不利也有 碍脾 胃气机 , 以陈皮 、 则 厚
朴理脾气 , 肺 气 , 旋 气机 ; 芩 、 腥 草 苦寒 以清肺 下 斡 黄 鱼
或余邪未尽 , 调补失宜 , 病情 反复而形成 慢性 咳嗽。此时 病因病机 复杂 , 或虚实 相兼 , 或表 里合邪 , 西药使 用抗 生
慢性咳嗽审因论治心得

居有 常 , 不妄作 劳”方 可 “ , 正气 内存 , 不可 干 ” 邪 。现 代医学 认为 , 因经期 子 宫血 流量 增多 . 内及 阴道 的 宫 p H值发 生改变 。 细菌 在这 种环境 条件下 , 殖活 跃 , 繁 是部分 盆腔炎 患者 治愈 后 总在 月经 期复 发加 重 的原 因之 一 [ 此期 “ 安 卧守 静 . 6 ] 。 宜 以养 其 气 ” 可使 正 气 . 日趋 强盛 。 邪气 日益衰 减 , 胜 邪退 , 正 而获 得 长 久 的 “ 阴平 阳秘 ” 态 。 状 6 讨 论 随着医学的进展 , 如何合理用药 , 从而提高药物 疗 效 ,避 免或 减少 可能 发生 的不 良反 应越 来 越为 人 们所重 视 。 间用 药是 一个 新的概 念 , 临床 用药 过 时 在 程中, 它对药 物作 用 、 性及 生物 利用 度都 有 一定 的 毒 影响 。研究认 为 , 机体 敏感 性 高 的时候用 药 , 在 不仅 能减少 用药剂 量 , 而且 能使药 物 的疗效 发 挥得更 好 , 可减少 不 良反 应 , 低复发 率 。 降
1 普通 感 冒久治或 失治 所 致迁延 不愈之 咳嗽 咳嗽 日久 , 实夹 杂 , 细察 明辨 。 主气 , 虚 应 肺 司呼
闭门 留寇 , 以平 和之剂 , 热并 用 , 惟 寒 宣肺祛 邪 , 咳 止 化痰 , 以扶 正之 品 。方 用 止嗽散 加 味 。药用 : 佐 紫菀 l , 部 l , 5g 百 Og 白前 l , 梗 l , 红 l , Og 桔 Og 橘 Og 荆 芥 l , 胡 l , 贝 l , 腥 草 3 , 参 2 Og 前 Og 浙 Og鱼 Og 丹 O g 太 子参 l , , 5g 沙参 3 。方 中紫 菀 、 Og 百部 味苦 性温 质润 , 皆可理肺 止 咳 , 紫菀 兼辛 味 , 然 百部兼 甘 味 , 辛 甘 发 散 为 阳 , 苦 肃降 为 阴 , 甘 其性 温而 不热 不燥 。 润 而不寒 不腻 , 久 咳嗽 皆可应 用 ; 梗 开提 肺气 . 新 桔 白 前 肃降肺 气 , 升 一降 , 气 机调 畅 , 一 使 宣肃有权 , 咳嗽 自止 ; 胡 宣散 风邪 , 前 降气 化 痰 , 贝更 显 润肺 化 痰 川
【心得体会】治咳嗽心得体会

【关键字】心得体会治咳嗽心得体会篇一:止嗽散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心得止嗽散治疗感冒后咳嗽的心得吴裕存(安徽省歙县中医医院,歙县徽城镇新安路34号,245200)关键词:止嗽散;咳嗽;心得咳嗽是临床上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常见于急性和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等疾病中。
感冒后咳嗽不是诊断术语,是指感冒后恶寒发热、头痛身楚、鼻塞流涕等症状消失后,咽干喉痒、干咳少痰经久不愈,即使使用抗生素静滴亦鲜有疗效。
以前有人称其为“喉源性咳嗽”,笔者认为可以归属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中。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XX年咳嗽循证指南中提出的新的诊断术语,是指呼吸道疾病如感冒、急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等通过鼻分泌物和(或)炎症刺激引起的咳嗽,用以取代“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去冬今春,笔者用“止嗽散”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20例,效果十分理想。
20例均为门诊病员,年龄3--74岁。
其中男性7例,女性13例;病程最长者1月以上,最短者1周以上。
全部病例都用过1--4种抗生素,有部分病例静滴抗生素一周以上。
治疗用“止嗽散”(桔梗、荆芥、炙紫苑、蒸百部、炙白前、炙甘草、陈皮各10克)加炙款冬花10克、姜半夏10克、干姜6克、五味子10克,每日1剂。
一般服用3--6剂后,即可痊愈。
如吴某,女,16岁,学生。
因患慢性咳嗽近两月,服用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头胞克肟、止咳糖浆等未效而就诊。
主要表现为干咳少痰、喉头不适,昼轻夜重,咳剧时作呕,影响睡眠。
舌淡红,苔薄白,脉滑。
服上方4剂而愈。
“止嗽散”是清代新安名医程钟龄所著的《医学心悟》中的方子。
程氏认为,“凡治咳嗽,贵在初起得法为善。
”“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
”其治疗“大法:风寒初起,头痛鼻塞,发热恶寒而咳嗽者,用止嗽散,加荆芥、防风、苏叶、生姜以散邪。
既散而咳不止,专用本方,调和肺气①。
”可见“止嗽散”乃是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专用方剂。
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

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观察。
方法:此次探讨内容所用的对象来自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8例慢性咳嗽患者,对这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慢性咳嗽疾病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治疗方法及效果。
结果:慢性咳嗽症状临床主要特征为咳痰、反流症状、咽部发痒、喘息,经过治疗后,咳嗽症状治疗的有效率为95.6%,咳痰症状治疗的有效率为94.7%,反流症状治疗的有效率为96.0%,咽部发痒治疗有效率为97.9%,喘息治疗的有效率为76.9%。
就此次研究最终统计的数据来看,喘息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低于其他症状治疗效果,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临床特征表现较多,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呼吸内科;慢性咳嗽;临床治疗方法;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cough symptoms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effect of chronic cough symptoms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68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of our hospital.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se 68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ronic cough disease as well as relevant treatment methods and effects.Results: the main clinical features of chronic cough were expectoration, reflux symptom, pharyngeal itching and wheezing. After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of cough symptom treatment was 95.6%, sputum symptom treatment was 94.7%, reflux symptom treatment was 96.0%, pharyngeal itching treatment was 97.9%, andthe effective rate of wheezing treatment was 76.9%.According to the final statistics of this study,the effect of asthma treatment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symptoms, which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clinical featur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ugh in the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Keywords: respiratory medicine;Chronic cough;Clinical treatment;在呼吸内科病症中,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疾病,随着生活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患有慢性咳嗽疾病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而导致慢性咳嗽症状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患者在发病时的临床症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因而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治疗慢性咳嗽点滴体会

淡 黯 , 薄 白, 边有 瘀斑 及齿 痕 , 统 常见 病 , 易被 临床 医生所 疏 忽 , x线胸 片检 查 , 胸 片无 明显异 常 苔 舌 如 脉沉 涩无 力 。西 医诊 断 : 外 伤后 很 多患者 长期被 误诊 为 “ 脑 慢性 支 气 则 特 别 注 意慢 性 咳 嗽 最 常 见 的病
渐 减 ,续进 补 中益 气 汤合 益 母草 、 无效 。笔者 结 舍现代 医学理 论和近 管 紧 张素 转 换 酶 抑 制 剂 )类 药 物 如有 则戒 烟和 停 用药物 观察 。 川芎 调理半 月后 诸症 消失 , 色精 年 来的 临床 实践 ,以病证 并辨 方 法 史 , 气
治 疗 慢 性 咳 嗽 取 得 了较 好 的 效 ② 注意咳嗽 发作 的 时 间。 咳嗽 变异 神转佳, 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 果。 按:此案是 由于头外伤劳损瘀 型 哮喘 以夜 间咳嗽 为重要 特征 ,胃 食 管反 流 性咳嗽 , 鼻后 滴流综 合 滞, 瘀阻脑络, 久而气血不足 , 无以推
一
动血液运行 , 脑失滋养而发眩晕、 耳 1 辨
病
征 以 白天咳嗽 为主 , 酸粒细胞 支 嗜
辨病 ,包括 西 医病 因诊 断和 中 气 管 炎 白 天 或 夜 间 咳 嗽 均 可 发 鸣。 方中柴胡、 葛根、 钩藤、 蒺藜、 白芍 柔肝通脉 , 祛风解痉 ; 生晒参 、 黄芪益 医辨 病 。西 医病 因诊 断 , 是根 据 中 作 。③ 诱发 或加 重 因素 。咳嗽 变异 咳 型哮喘和 嗜 酸 粒 细胞性 支 气管 炎 : 气补血通脉; 丹参、 川芎、 益母草既活 华 医学会 呼吸 病 学分会 制 定的 《
愈 。此次 缘于 当地发 生里 氏 56级 .
关键词 慢性咳嗽; 辨病 ; 辨证; 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 类号 :26 1 R 5 .1 文 献标识码 : B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体会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体会慢性支气管炎,顾名思义,就是指患者长期反复发作的支气管炎,病程较长,常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患者常常感到呼吸困难,胸闷等不适症状。
这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而在中医内科中,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分享一下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觉得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医内科非常重视病因的辨析。
在中医看来,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外感风寒、内伤情志、饮食不节等。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别病因,找出疾病的根源,然后有针对性地治疗。
如果是由于外感风寒所致的慢性支气管炎,那么可以采用散寒祛湿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由于内伤情志过度所致,那就需要调理情志,平复气机,达到消除病因,治本治标的目的。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强调治疗方法的个体化。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病情都不尽相同,所以治疗方法也需要个体化。
在实际治疗中,我发现针灸疗法、中药煎剂、推拿按摩等多种治疗方法是最为常用的。
对于针灸疗法而言,可以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达到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的目的;对于中药煎剂,则可以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方剂,通过煎煮服用来调理脾胃,增强体质。
而推拿按摩则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促进气血循环,舒缓肌肉,达到舒筋活络,宣通气机的目的。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更加注重治疗方法的个体化,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还非常重视养生保健。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提倡“调摄适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起居有常、情志调达”等多种养生方法。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养生保健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合理饮食,应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运动,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调达情志,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或情绪低落等。
咳嗽症状分析和治疗建议

咳嗽症状分析和治疗建议咳嗽是一种常见的自我保护机制,可以帮助排出呼吸道中的异物和病原体。
然而,慢性咳嗽或咳嗽伴有其他症状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表现。
本文将分析不同类型的咳嗽症状,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首先,咳嗽可以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两种类型。
急性咳嗽通常是由感冒、流感、支气管炎或其他短期疾病引起的。
这种咳嗽通常持续一到三个星期,并在疾病治愈后自行消失。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持续超过八周的情况,常见的原因包括持续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鼻窦炎等。
其次,需要注意咳嗽伴随的其他症状。
咳嗽可能伴随着咳痰、呼吸困难、胸痛、发热等不适。
根据咳嗽的伴随症状,可以进一步分析可能的疾病。
咳嗽伴随咳痰时,有助于判断病因。
咳嗽有时会产生黄色、绿色或白色的痰液。
黄色或绿色的痰可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而白色的痰液则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需要注意的是,若咳嗽伴有血痰或粉红色痰液,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征兆,如肺结核或肺癌,应及时就医。
咳嗽伴随呼吸困难时,可能是气道阻塞或气道炎症导致的。
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到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的可能性。
肺功能测试和胸部X光等诊断手段可以协助医生确定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咳嗽伴随胸痛时,需要考虑心脏疾病的可能性。
咳嗽可以是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的症状之一。
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帮助确认诊断。
咳嗽伴随发热时,可能是由感染引起的。
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流感、肺炎等常常会导致咳嗽和发热。
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休息、饮食和补充充足的水分是必要的。
症状严重或持续较长时间时,应及时就医。
针对不同类型的咳嗽症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对于急性咳嗽,休息、充足的水分和滋润剂等支持性治疗是常用的方法。
对于咳嗽伴有咳痰的情况,可使用祛痰药来帮助排出痰液。
若咳嗽由过敏引起,可以尝试使用抗过敏药物。
慢性咳嗽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如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或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气道痉挛。
此外,还有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咳嗽症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咳嗽是指持续 咳嗽 > 3周 , x线
胸 片 正 常 , 明 肺 部 疾 病 的 咳 嗽 。长 期 无
白皮 、 芦根 、 花 、 银 鱼腥 草等 , 而少 用或 不 用 苦寒之 品 , 山栀 、 如 野菊 、 大青 叶 、 山豆
根 等 ; 遣 方 用 药 时 常选 用炒 制 或蜜 炙 之 在 品, 以折 其 寒 性 , 护 脾 胃 , 炒 前 胡 、 顾 如 炒
肺 脾 同补 , 用 炒 扁 豆 、 白术 、 山药 之 选 炒 淮 类 以巩 固疗 效 。
慢性咳嗽常 由外感 六淫 、 食不 节 、 饮
情 志 失 调 、 累 过 度 所 致 , 疗 以调 畅 肺 劳 治
邪束表之象 , 当首以疏风解 表为治 。
辨 证 辨 病 须 合 参
腑气机为基本 大法 , 同时需 结合 时令 , 辨 其内外缓急 , 灵活化裁 。 宣肃并用 , 畅肺气《 调 医学心 悟》 : 言 “ 肺体属金 , 若钟然 , 非 叩不 鸣 , 譬 钟 风寒 暑湿燥火六淫 之邪 , 自外 击之则 鸣 , 劳欲 情志 , 食 炙J 之火 白内攻 之 则亦 鸣。 饮 博 ” 所 以不论外感 内伤 , 咳嗽不 止于肺 , 而不 离于肺 , 总归于邪客于肺所致 。故治疗慢
覆花 、 代赭石之类 以降逆 和 胃。辨缓急 是 指辨清患者就诊时以虚证为主 , 还是 以实
证 为 急 。慢 性 咳 嗽 病 程 较 长 , 一般 都 有 肺 脏 的虚 损 之 象 , 若 诊 时 新 感 外 邪 , 风 但 有
苏子 、 炙桑 白皮等 , 并常加用焦 山楂 、 焦六 曲、 炒谷麦芽 、 炒鸡金 等健 胃消食 之 品以 增强脾 胃运化功能 ; 在缓解期 捌补 时更 须
0 18 7. 8
三拗汤 、 盖散 之类。而 内伤 咳嗽 , 按 华 需 脏腑辨治 , 若肺脏 本身 病变 , 肺气 上逆 较 剧, 而寒热 之象不 著者 , 以苏子 降气 汤 治 出入 ; 湿热郁肺 者 , 当以桑皮汤加减 ; 阴 肺 亏损者 , 以沙参麦 冬汤化 裁 ; 由他 脏 病 若
现代医学认 为慢性 咳嗽 由多种 原 引起 , 最常见 的为后鼻 道分泌 下滴 、 咳嗽
变异性哮喘 、 胃食 管 反 流 、 酸 性 支 气 管 嗜 炎 等 。 中医 辨 证 治 疗 时 , 需 兼 顾 病 , 尚
因吸烟 可损 伤肺 泡 卜 细 胞 ; 油 炸 火 皮 而
烤 、 熏 之 品 属 美 味 发 食 , 含 亚 硝 胺 之 烟 内 类 强 致 敏 源 , 性 咳 嗽 患 者 , 其 是 有 咳 慢 尤 嗽 变异 性 哮 喘 倾 向 者 , 当 避 之 ; “ 尤 而 肺 形 寒 饮 冷 而 咳 ” 不 食 冰 冻 冷 饮 、 意 适 , 注 当保 暖 , 则更 属 古训 。 调 畅情 志 理 肝 气 现 代 医 学 认 为 慢 性 咳 嗽 有 部 分 为 精
将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 。
后 鼻 漏 综 合 征 患 者 临 床 常 表 现 为 阵
发性咳 嗽或 持续 性 咳 嗽 , 并伴 有 咽 部不 适、 发痒 、 物感 , 异 甚有 “ 浆糊 黏着 咽 喉”
之 感 , 时可 加 用 藏 青 果 、 蝴 蝶 、 干 、 此 木 射
久, 肺气上逆现 象较 著 , 治疗 时宜 同时 故 选用 肃肺 降气之 品 , 两类药 一升一 降 , 宣 肃并 用 , 在此基 础 L再结合 时令 节气 , 辨 其 内外缓 急 , 清寒热 虚实 , 以辨证 施 分 加 治。切不 可见其 咳嗽 , 就一味地使用 苦寒
喜润恶燥 , 治疗 当加 以润燥之 剂 , 如桑 杏
关键词 慢 性 咳 嗽 辨 证 论 治 顾 护 脾
调 畅 肝 气
汤加减 ; 令主气为寒 , 冬 寒性收引凝滞 , 使
气 机 运 行 不 畅 , 佐 宣 肺 散 寒 之 剂 , 以 治 方
胃 饮食调护
di 1. 9 9j i n 10 —6 4 . 0 2 o:0 36 /.s . 07 s 1x 21.
性 咳嗽 , 须抓 住邪 客于肺 这一 特点 , 首 治 以 宣 肺 达 邪 。 但慢 性 咳 嗽患 者 , 咳 嗽 日 因
饮食调 护当重视
在 药 物 治 疗 慢 性 咳嗽 的 同时 , 需 强 都 调 戒 烟 , 食 油 炸 火 烤 或 烟 熏 之 品 , 食 不 慎 冰冻 冷 饮 之 品 , 时 注 意 肩 颈 部 的 保 暖 。 同
慢性 咳嗽严重影 响患 者的 日常工作 和生
活 , 患 者 带 来 很 大 痛 苦 。近 几 年 一 直 从 给
要, 如肝气郁滞 、 肝火上逆所致者 , 加黛 蛤
散、 四逆 散 之 辈 ; 胃气 上 逆 犯 肺 者 , 以旋 佐
事呼吸系统疾病 的临床工作 , 在中医药治
疗慢性咳嗽方 面体会 不少 , 介 绍如 下 , 现 以飨同道。 辨证 施 治 重 化 裁
变损及于肺者 , 治疗 当 以 凋 畅脏 腑 气 机 为
损 , : 子盗 母气 ” 易H 现“ 之象 , 凶而治疗 时
更 须 时 时注 意 顾 护 脾 胃 , 免 生 化 之 源 受 以
损, 酿湿生痰 , 巾母病及子 , 再 导致 咳嗽不
宁 。在 用 清 肺 药 时须 选 取 甘 寒 之 品 , 桑 如
顾 护脾 胃贯 始 终 脾 胃为 生 化 之 源 、 天 之 本 , 土 又 后 脾 为肺 金 之母 。慢 性 咳嗽 口久 , 常有 肺 气 耗
黏滞 , 阻遏气机 , 使咳嗽缠绵难愈 , 时藿 此
香 、 朴 、 夏 、 苓 之 类 必 不 可 少 ; 令 厚 半 茯 秋 性燥 , 邪伤人 , 耗 津液 , 肺 为娇脏 , 燥 易 而
沦 菩 ・社
中 医 药
C HI NESE C O M M UNI Y D O G 1 RS T 0
慢 性 咳 嗽治 疗体 会
疏风之品 ; 夏令暑湿 , 咳嗽多挟湿邪 , 湿性
梁 锋 7 3 0 肃 武 威 市 凉 州 区 中医 院 30 0甘
疗 时宜在治 肺 的同时加 用左金 丸清盯 泻 火 降逆 , 并酌加旋覆花 、 海螵蛸 、 浙贝之类 以抑酸和 胃、 降逆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