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交流史复习要点201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论

1.文化的定义

2文化的结构

二、传说与真实并存的先秦时期

1.古代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

2.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3.早期丝绸之路

4.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

三、汉唐时期(上)——西域南海的交通

1.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及意义

2.东汉丝路的“三通三绝”

3.唐朝在促进中西陆路交通的繁荣上采取的措施

4.佛教之路

四、汉唐时期(中)——来自异域的瑰宝

汉唐时期中国丝绸外销的三种方式

五、汉唐时期(下)——来自异域的神灵

1.佛教的起源

2.佛典汉译

3.佛教初期传播的特点:比附黄老方术

4.佛教中国化

5.禅宗

六、宋元及明前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1.蒙古西征对中西交通的影响

2.世界三大宗教

3.郑和下西洋

一、导论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2.文化的结构

一般分为四个层次

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

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

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二、传说与真实并存的先秦时期

1.古代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世界

西方世界对遥远的东方充满了神奇的向往,传说中如希波伯里安人、秦奈、赛里斯,这些名称大多与中国盛产的一种物品“丝”有关。

2. 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提出该名词,指B.C.114-A.D.127间,中国与河中地区及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路线。

其后,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文将“丝绸之路”的西端延伸到地中海沿岸和小亚细亚。

19、20世纪之交,“丝绸之路”概念的空间、时间和承载物内涵进一步扩大,成为从中国出发,横贯亚洲,进而连接非洲、欧洲的这条陆路通道的总称。也开始被看作是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几乎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代名词。

3.早期丝绸之路

早期丝绸之路包括“草原之路”和“绿洲之路”。

草原之路:位于北纬五十度左右横贯欧亚大陆草原地带,大体从中国内蒙古草原的河套附近向西北,越过阿尔泰山脉进入中亚北部哈萨克草原,再经里海北岸、黑海北岸到达多瑙河流域的通道。是古代游牧民族迁徙往来的通道。

绿洲之路:也称玉石之路,位于草原之路南部,由分布于大片沙漠、戈壁之中的绿洲城邦国家开拓出的连接各个绿洲的一段段道路和可以通过高山峻岭的各个山口构成,逐渐成为欧亚大陆间东西往来的交通干线。是商周至战国玉石东运的通道。

4.东西方的物质文化交流

在先秦时期已具有相当传播规模的物品,除了殷商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外,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以丝绸为主的织物。

三、汉唐时期(上)——西域南海的交通

1.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及意义

第一次出使: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8)至元朔三年(前126)

使命:寻求与西迁的大月氏结盟,共拒匈奴。

所到之地:葱岭、大宛(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大月氏(大夏/巴克特里亚,阿姆河以南之阿富汗北部地区)

结果:历时13年,虽然没有达到同大月氏结成联盟的政治目的,却了解到有关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风俗等情况,为以后中原加强同西域的联系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出使:元狩四年(前119)至元鼎二年(前115)

前提:匈奴远遁漠北,前往西域的道路基本畅通

使命:联络乌孙等西域各国,“断匈奴右臂”

所到之地:乌孙、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

结果:没能达到预期目的。但在乌孙期间,张骞分别派遣副使到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印度)、于阗各国,广加联络。中西之间的交通正式开启,西汉政府与西域及中亚、西亚、南亚地区的友好往来迅速发展。

2.东汉丝路的“三通三绝”

1世纪初,王莽篡汉后,匈奴势力东进,西域与内地王朝关系阻绝。

73年,明帝在西域恢复设立都护等官职,命班超经营西域。

此后不久,焉耆、龟兹等地首领杀害西域都护陈睦,东汉政府有停闭中原与西域交通之念。

91年,东汉政府再次恢复西域都护之职,并由班超担任,东西交往的大干线再次通畅。

107年,汉安帝以节约开支为由撤销西域都护。匈奴进驻,丝路交通中断。

123年,班超之子班勇被东汉政府任命为西域长史,丝绸之路第三次开通。

东汉末年,国内混乱,西域逐渐脱离东汉王朝的控制。

3.唐朝在促进中西陆路交通的繁荣上采取的措施

唐朝设立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广置羁縻府州,以对丝路通道实现直接管理。

两大都护府:贞观十四年(640)在高昌先设西州并置西州刺史,继而设安西都护府。武后长安二年(702),从原安西都护府中划分出北庭都护府,设于庭州(汉车师后王廷,今吉木萨尔),专理天山以北。

羁縻府州:显庆三年(658)平定西突厥,相继设立大宛都督府、康居都督府等羁糜府州。龙朔元年(661)在于阗以西至波斯以东的16国分别置都督府,以及州80、县100、军府126。

唐政府的其他保障措施:长安通往西域的主要交通要道上设驿馆,“捉馆官”,丝路沿线驻扎军队、组织屯田,进一步严格过所制度。

4.佛教之路

中国——印度洋航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僧侣的活动而更加突出,称为“佛教之路”。山东青州和广州是这条航线在中国这方的主要端点,而南亚和东南亚的恒河口、师子国(斯里兰卡)、爪哇或苏门答腊则是沿线重要停靠站。

四、汉唐时期(中)——来自异域的瑰宝

汉唐时期中国丝绸外销的三种方式

中原王朝向西方国家或名族赠赐:汉唐时期,中原王朝向西方少数民族或国家赠赐丝绸非常普遍且出手慷慨。两汉时期为与匈奴建立良好关系,也经常赐予他们大批丝绸。南北朝至隋唐依然延续了以丝绸笼络少数民族劲敌的政策,《周书·突厥传》记载北周“岁给(突厥)缯絮锦彩十万段”,隋炀帝大业三年一次就赐予突厥启民可汗丝绸20万段,唐高祖武德二年突厥始毕可汗去世,也一次赐帛3万段。这么大量的馈赠品重只有少部分由接受馈赠方自己消费,绝大多数被他们输往更西之处以获利。

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易物交换: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易物交换主要发生在中原王朝与突厥、回鹘之间。据《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汗国第一位可汗土门时期,“部落稍盛,始至塞上市缯絮,愿通中国”。唐中后期与回鹘长期的绢马贸易则是互市形式中最有代表性的,根据史书记载的情况分析,估计每年唐朝市马在五六千匹至数万匹之间。与回鹘的绢马贸易主要不是为了满足唐朝对马匹的需求而开展的平等贸易,却是因为回鹘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功劳而奖励和靖绥回鹘的一种方式。回鹘获得这么多丝绸,绝大部分远销大食、印度、东罗马等地进一步获利。

中西方民间商人的贸易活动:中外商贾介入丝绸西输也很早。《汉书·张骞传》记载通西域后,汉使赴西域者一年内有五六次到十余次,使团规模则从百余人到数百人,实际上这主要是以官府名义组织的贸易队伍。这些中国商人的行迹很可能已到达中亚、西亚的一些地区,所输出的主要商品就是丝绸。南北朝和隋唐也有关于中国商人远赴中亚从事商业活动的记载,中国丝绸西输主要是由西方商人进行。隋唐以后,民间丝绸贸易随着海陆交通的繁荣而更加活跃。唐朝时期来过广州的阿拉伯商人苏莱曼在游记中就表露了对中国丝绸的特别关注,称“中国居民无论贵贱,无论夏冬,都穿丝绸:王公穿上等丝绸,以下的人各按自己的财力而衣着不同。”

五、汉唐时期(下)——来自异域的神灵

1.佛教的起源

公元前6—5世纪,古印度迦毗尼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初创,以印度古代婆罗门教、耆那教为基础。

2.佛典汉译

原出小乘经典《阿含经》的《四十二章经》是中国最早的汉译佛典,译文体现佛教初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