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PA数值模拟分析软件系统应用价值前景分析与经济评价

RFPA数值模拟分析软件系统应用价值前景分析与经济评价
RFPA数值模拟分析软件系统应用价值前景分析与经济评价

https://www.360docs.net/doc/be17176218.html, RFPA数值模拟分析软件系统应用价值前景分析与经济评价刘建兴?孙鹏(东北大学资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辽宁沈阳 110004)

摘要:作为一种早已投入使用的研究岩石破坏过程的有力的分析工具, RFPA(Rock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软件目前又具有不断发展升级的优良品性,无论是理论分析研究还是参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均有很大的提高,该软件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可以预见,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软件的功能的进一步增强,未来RFPA软件的使用价值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试图就其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作以分析,以探寻其战略发展之路。

关键字:RFPA数值模拟分析软件系统;理论方法基础;前景分析

一、前言

随着人类物质需求的不断增加,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开发已经“供不应求”。一方面,许多资源总量明显的呈现短缺的局面。专家预测,未来20年中国钢铁缺口总量30亿吨,铜超过5000万吨,精炼铝缺口1亿吨。今后20年中国实现工业化,石油、天然气、铜、铝矿产资源累计需求总量至少是目前储量的2至5倍[1]。另一方面,大力开发矿产资源的结果,造成一系列的地压活动及露天边坡失稳现象,不仅对采矿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危害,破环了地质和生态环境,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损失和浪费。美国宾汉姆康诺露天矿在采深467米处发生大面积边坡失稳,滑坡量1600万吨,造成露天矿坑一半以上被淹没。我国抚顺西露天煤矿在1949-1985年间从滑坡区清理出岩石量达7500万立方米。大冶铁矿在1967-1979年间共发生规模不同的滑坡25次。鞍钢弓长岭铁矿井下矿通峒区于1956年8月发生大规模地压活动,导致一开拓竖井报废,井下生产被迫停止两年,大量矿石被压岩石移动区内造成损失[2]。在[1]中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制定全球矿产资源战略其中很重要的目标之一是“由粗放式开发开发利用资源,向集约开发、节约资源和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跨越式的消费方式转变”。事实上,无论是提高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保证矿山安全作业还是保护地质环境,对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都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露天边破工程与地压控制方面,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解析法、模拟法及现场观测(物理实验)等几种。理论上讲用现场观测获得第一手的资料的方法最好。但是基于矿业工程复杂性,很多情况下难于实现。而与此相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在解决和评价矿山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问题上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应用。通过研究岩石破环过程机理,模拟再现、分析预测岩石的破坏过程无疑对矿山采矿工程具有极为重要意义。这些研究工作正是东北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之一。RFPA岩石破坏过程分析软件系统即是该中心自主开发的一种研究岩石破坏过程的有力的分析工具。

?作者简介:刘建兴,男,1972年生,新疆石河子市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东北大学资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成员,主要从事资源与生态经济领域研究。

二、RFPA岩石破坏过程分析软件系统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

1、岩石力学研究基本理论方法

岩石力学是伴随着采矿、土木、水利、交通等岩石工程的建设和数学力学等学科的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作为研究的岩石性状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科学,其研究对象“岩石”是一种天然地质体,或者叫岩体,具有复杂的地质结构和赋存条件,是一种典型的“不连续介质”。又由于岩体中存在地应力,工程开挖引起地应力以变形能的形式释放,正是这种“释放载荷”引起岩石工程变形和破坏。岩石力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与以研究“外载荷作用”为特征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有着本质的不同。

起初的理论用来解决岩体开挖的力学计算问题。1912年海姆(A.Heim)提出了静水压力理论。但这一理论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误差。后来为分析地下工程支护问题,结合经验提出了地压理论(开始用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方法)。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自然平衡拱学说,即普氏理论。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松散地层压力)具有适用性,由于该理论对于围岩破坏形式及受力分析认识的不足,在实际支护应用中有很大局限性。随着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被引入,确立了一些经典计算公式,形成围岩和支护共同作用的理论。这一时期(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连续介质理论”和“地质力学理论”两大派别。连续介质理论是一固体力学作为基础,从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出发来认识岩石工程稳定问题,这是认识方法上的重要进展,抓住了岩石工程计算的本质问题。但是早期的连续介质理论的计算方法只适用于圆形巷道等个别情况,对于普遍开挖空间却无能为力,因而无现成的弹性或弹塑性理论解析解可供应用。直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有限的差分和有限元等数值分析方法出现,开始普遍考虑这些的问题及其应用。但是总的来看,传统的连续介质理论对岩石工程的不确定因素和地应力考虑不足,难以解决岩石工程问题。地质力学理论注重研究地层结构与岩石工程稳定性的关系。该理论建立了现代岩石力学理论的雏形。在岩石工程施工方面,著名的“新奥法”至今仍为国内外广泛应用。但该理论的缺陷在于过分强调节理、裂隙的作用,过分依赖经验,完全反对将岩体看作连续介质。事实上大范围、大尺度看,岩体仍可以看作连续介质的[3]。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发展阶段)岩石力学理论和实践得到很大发展,“不连续性”成为岩石力学研究的重点。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流变学、断裂力学、非连续介质力学、数值方法、灰色理论、人工智能、非线性理论等各种理论百花齐放,纷彩相呈。其中20世纪70年代出现、8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的数值计算方法成为岩石力学分析计算的主要手段,这些方法主要是有限元、边界元及其混合模型。二维、三维有限元,以及有限元与边界元的耦合方法在矿山岩石力学应用中获得许多成果。离散元、块体理论和反演分析等已得到广泛应用。流变力学、粘弹塑性理论、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也在数值计算中得到应用和发展。另外国际上较新的技术理论,如基于工程事例的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理论、人工智能方法、分形几何理论等已开始岩体工程的稳定与变形预估以及工程方案设计于规律优化之中。反演理论和反馈设计方法已成功用于煤矿岩层控制,取得了明显的社

会和经济效益。

2、RFPA岩石破坏过程分析系统及其理论方法基础

为解决岩石破裂过程的分析,通常采用有限差分法、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法、半解分析法、离散元法等数值模拟方法。1995年东北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CRISR(Center for Rock Instability and Seismicity Research)的唐春安等人基于有限元基本理论,充分考虑岩石破裂过程中伴随的非线性、非均匀性的特点的新的数值模拟方法RFPA(Rock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其主要要点参见该软件的帮助部分的介绍[4]。该软件系统用包含缺陷的微元体和没有或者缺陷较少的微元体之间表现出极大的离散性来描述微元体力学属性,这样岩石非均质、不连续的能够被近似的描述。而构成岩石的每一个微元体可以认为是均质、连续的,其力学属性可以用弹性力学的方法来解决。即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解决了非连续问题,通过有限单元法实现了对岩石材料变形、微破裂、到宏观破坏全过程的模拟。其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对研究对象“复杂性”——“不连续性”的不断挑战,所研究问题处于当代岩石力学理论的前沿。

3、RFPA岩石破坏过程分析软件系统的发展及目前现状

RFPA软件系统的分析方法起初作为一种教学实验和研究的辅助工具出现,是近些年用于研究岩石破坏过程分析数值计算和数值模拟一种新的方法,它将细观力学方法与数值计算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考虑非均匀性特点研究岩石的非线性力学行为,是一种运用连续介质力学方法解决非连续介质力学问题的新型数值分析方法,为岩石的非线性力学响应和破坏过程的分析与模拟提供了非常有用和方便的工具,被国内外专家称为是“极具前景的数值计算方法”(Kaiser,1996)[5]。

伴随着东北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CRISR)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岩石破坏过程分析软件系统从最初的数值模拟软件到RFPA’98,再发展到现在的DRFPA、RFPA2003版,除了软件开发界面环境得到不断的改进外,计算功能更加强大、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的拓展和细分。作为该软件的支撑载体“材料破坏力学数值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验收并得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三、RFPA岩石破坏过程分析软件系统发展前景战略规划

1、系统构成

将RFPA岩石破坏过程分析软件系统看作一个研究对象,从发展和全局的角度出发,组建其结构图表示如下:

https://www.360docs.net/doc/be17176218.html,

2、RFPA软件系统发展现状

1995年至今,历经8年的发展与建设,现该系统发展轮廓已基本可见端倪。

老一代科学家在业内威望和知名度较高,中青年科学家队伍发展潜力巨大,仅学术论文一项指标看,与RFPA有关的论文已超过百篇(不完全统计),仅在《Int.J.Rock Mech. Min. Sci.》杂志上发表有关RFPA的学术论文14篇(截止2003年1月)。研究后备队伍方面,仅2001-2002两年先后有6名博士生、17名硕士生加入,目前东北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CRISR)在校成员已逾30人。

由211工程投资近1000万元建成的两个实验室“岩石失稳与控制实验室”和“材料破坏力学数值实验室”建成,研究的基本硬件条件具备。

具备一定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基础。2002年,CRISR先后协助承办了“岩石力学物理及数值模拟新进展暨第七届全国岩石破碎学术会议”和“第二届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新进展学术讨论会”,在国内外同行中建立了较高的威望。CRISR成员先后有10余人次到加拿大、瑞典、日本、丹麦、芬兰和香港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由CRISR提供的软件RFPA 软件支持的岩石力学“数值实验室”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五所院校挂牌,并且仍有许多高校(中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矿大、宁夏大学、山东大学等等)有意合作,这标志着该系统已在我国岩石力学实验辅助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6]。

目前已有科研基地一处,即通过与抚顺红透山铜矿合作,抚顺红透山铜矿已建成为CRISR深部矿山岩爆实验研究基地。由于该矿是我国最深的硬岩深部矿山之一,是岩爆多

发矿山,在我国深井矿山岩爆研究中具有典型意义,因此该基地的建成对于促进我国深部矿山岩爆的研究将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应用技术的进一步加强,后续类似科研基地建设必将是CRISR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而这将为RFPA软件系统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外部支持方面。宏观面上,由于全球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明确的指明了长远目标是“重点是恢复和健全中国经济一社会一生态系统调控能力,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在环境和资源的承受能力之内,探索一条适合申国国情的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可以看出,要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样的目标必然离不开科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对于生态环境有明显影响作用的岩土工程更是要关注和发展的一个重点。微观面上,高校对于CRISR 建设发展也投入了莫大的支持和鼓励,211岩石力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仅仅是一个开始,在今后随着CRISR的建设与发展,RFPA软件系统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3、研究所涉汲工程领域和范围

矿山工程方面,包括边坡治理、巷道支护、采场地压、地下水危害预防、岩爆等项目;除此,其他的还有水力工程上大坝的建设与灾害预防,隧道工程,地铁工程,地震灾害的研究与治理等等。随着该软件系统的逐步完善,今后的研究从二维到三维,从静态到动态,从事后模拟到事前预测,从单元划分几万单元到更大范围,该系统将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更大规模的计算,更准确的完成更复杂、更多现实工程的问题。

4、 RFPA软件系统的发展前景战略规划(初步构思)

将该系统作为一个有发展目标的实体(公司)考虑,其创造的有形和无形价值为其产品和服务,设想该软件系统企业化运营的思路。可以作以下分析:

(1)、内外部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从需求考察出发,预测行业和市场需求状况;考虑国家和行业研发支出、专利保护、新产品新技术的商业化;研究环保法及外企政策;市场运行机制;教育文化水平状况。该部分内容在发展现状中已作粗线条勾勒。

内部环境:系统内部的状况,包括组织结构、管理者数量和素质、研发人员队伍及水平、产品自身产业化开发价值(包括生产可能性与成长性);同行“产品”调查并与自己作优劣势比较;系统内部可能遇到的环境问题。

(2)、确定宗旨

通过确定系统宗旨即使命,对确定经营理念、领域和目标具有指导作用。建立市场理念和服务理念;作为矿产资源部门及岩土工程领域的支撑和一部分,系统将以岩石破坏过程研究和技术开发和服务作为主要经营方向;研究目标设定为科研基础方面探究岩石的力学性质和属性、各种破坏过程和机理(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的合理解释;完成理论的技术转化,建立先进的、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

(3)、设置战略目标

由于该领域具有很大发展前景,因此选择发展性的战略。考虑到专业性较强,可以选择密集型发展战略,即通过现有的及开发的新的生产或服务能力,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领地、份额,集中优势力量,实现专业化市场的开拓。

(4)、制定战略

总体上系统(公司)采用内部发展和合资经营战略,经营上采用集中化战略,即确定经营产品范围为特定的专业市场领域。

(5)、制定政策

上述各项确定后,制定具体的政策进入实施阶段。

四、软件系统的经济性定性分析和评价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进步,人力资本的价值将逐渐体现出来。由于本文所研究的系统价值含量集中于此,不便作定量的分析和考察;但是通过对比分析,很明显物理实验和现场观测的方法已退居研究的始端,创造实际工程价值的高端显然在于对工程的分析研究和预测评价上,而且许多工程无法采用传统的实验方法来完成,只是采用一些近似的手段,但结果也往往有很大程度的失真,而数值分析具有动态仿真的效果,通过建立理论和经验的模型,我们可以预见未来该软件系统的发展之路,正是在不断解决个案基础上逐渐完善和丰富起来的。而案例的映证过程本身就是其使用价值的体现并能由此进一步促进系统的优化发展。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支持RFPA岩石破坏过程分析系统的岩石基本理论分析,论证了该系统具有发展的潜力。将该系统看作可以运作的发展实体,本文对于该系统的发展和现状作了分析,对其发展前景也作了初步设想。应该指出的是本文所作的工作仍是粗浅的,甚至思路本身仍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但是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思路和对未来的规划,这项工作仍具有一定的意义的,恳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批评指正。

文献资料:

[1]于莘明曹菲中国地质科学院提供未来20年中国将面临矿产资源短缺的分析报告科技日报 2002-12-28

[2]郑永学等编著采场地压与边坡工程(工程岩体力学)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1992年5月第一版

[3]蔡美峰主编岩石力学与工程科学出版社 2002年8月第一版

[4]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Win’95/NT版用户手册

[5]唐春安赵文岩石破裂全过程分析软件系统RFPA2D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第16卷第五期 1997年10月

[6] CRISR’2002 Annual Report V ol.4, No.1, 2003

The prospective analysis and economic evaluation on the RFPA numerical value analogue analysis system

LIU Jian-xing, SUN Peng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conomics Research Center,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analysis tools to research the process of failure about the rock, Rock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 had used to practice in many situations. Now, the soft has a good character to upgrade its own continuously, the capacity has been improved whatever to research on the analysis of theory or to solve the engineering problem in practice. Up to now, it has received the acknowledged fact in its circle from the domestic experts and abroad. It is reasonable to foresee that RFPA in the future will be valued more than the present and with the expanded terms and abilities improved step by step. This paper is to discover the approach on stratagem by the analysis about the value of theory and the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Key word: RFPA numerical value analogue analysis system the basic theory means the prospective analysis

项目经济评价案例

工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某拟建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案例 学习目的 通过本案例掌握工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内容,包括费用与效益估算、资金来源与使用计划、财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特别是熟练掌握《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所要求的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等财务分析内容,掌握项目融资前分析和融资后分析中编制财务报表与指标的方法。 案例资料 一、概述 (一)项目概况 该拟建投资项目是新建项目,且其经济评价是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即完成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选择,工艺技术方案,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环境保护,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以及项目设施规划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和多方案比较并确定了最佳方案)进行的。 该拟建投资项目生产的产品是在国内外市场上比较畅销的产品,且该项目投产后可以产顶进(替代进口)。 该项目拟占地(农田)250亩,且交通较为便利。其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的供应均有保证,该拟建投资项目主要设施包括生产车间,与工艺生产相适应的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以及有关的管理、生活福利设施。 该拟建投资项目的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3万件。 (二)编制依据 本经济评价的编制依据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条件、建设工期、《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国家现行财税政策、会计制度与相关法规。 (三)计算期 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该拟建投资项目的建设期为3 年,从第4年开始投产,其中第4年的达产率为80%,第5年的达产率为90%,第6年以后均为100%,项目的生产经营期为15年,则项目计算期为18年。 二、费用与效益估算 (一)总投资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1)固定资产投资额估算是根据概算指标估算法进行的。根据概算指标估算法估算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0200万元。 (2)建设期利息按投资借款计划及估算公式估算为4650万元。即: 建设期第一年的投资借款利息=10000÷2×10%=500(万元) 建设期第二年的投资借款利息=(10500+9000÷2)×10%=1500(万元) 建设期第三年的投资借款利息=(10500+10500+9000÷2)×10%=2550(万元)

第二章 经济效益及其评价

第二章经济效益及其评价 掌握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标准;理解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了解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并了解常用的一些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主要知识点: 经济效益的概念、表示形式及评价标准; 提高经济效益的微观途径; 经济效益的可比原则; 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 第一节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标准 一、经济效益的概念 经济效益,一般地说,是指为实现某一经济目标而选择和采用一定的手段、途径、方法等,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较,或产出与投入的比较。 经济效益中的投入是指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 经济效益中的产出是指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形式上的劳动成果或价值形式上的劳动成果的总和。 二、经济效益的分类 (一)按经济效益产生的领域划分可分为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 (二)按技术对经济影响形式划分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三)按经济效益评价的层次划分可分为微观经济效益(或企业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或国民经济效益)。 (四)按经济效益是否可以计量划分可以分为有形经济效益和无形经济效益。 有形经济效益是指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 无形经济效益是指由于技术的实施而带来的环境的改善、人体健康状况的改善、生产组织水平的改善等而产生的难以用货币计量的

经济效益。 (五)按经济效益的内容划分 劳动消耗类经济效益,主要通过原材料消耗指标、能源和动力消耗指标、活劳动消耗指标、综合性劳动消耗指标等来反映。 三、经济效益的一般形式及评价标准 1差式经济效益:E=B-C 式中:E——经济效益; B——劳动成果或项目收入; C——劳动消耗或投资、成本、费用等。 这种表达式是收入与耗费的差的形式。如利润、净产值、国民收入等指标。 2商式经济效益:E= C B 这种表达式是收入与耗费的比值(即商)的形式。如资金周转率等指标。 3差式与商式综合经济效益:E= C C B 这种表达式是净收益与耗费的比值的形式。如资金利润率、投资效果系数等指标。 (二)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 经济效益本身并不能说明项目经济效益的好与坏,而只能通过对经济效益指标与所确定的经济效益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来予以说明。通常所说的“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占用取得最大的劳动成果”,实际上是一个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而不是概念本身。 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就是经济效益要达到的目标。经济效益评价标准,既有评价单位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如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又有项目之间比较的经济效益(如改造与不改造方案比较、追加投资回收期等评价标准)。还可分为具体评价标准、综合评价标准等,其中综合评价标准综合性较强,且范围越大,综合性越强,如工业投资效果系数评价标准比机械工业投资效果系数评价标准的综合性要强,因为它考虑了整个工业的情况。到底选择什么样的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需要来确定。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第二版)复习题答案

《公共经济学》樊勇明(第二版)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在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含义分为四个层次,其中,政策性金融机构属于( D ) A、广义政府 B、狭义政府 C、统一公共部门 D、一般公共部门 2. 政府经济行为的核心是(D ) A、提供公共产品B 、进行宏观经济调控C、确保国际收支平衡D、根据法律程序进行的财政收支预算 3. 公共经济学起源于(C ) A、宏观经济学B 、微观经济学C、财政学D、福利经济学 4. 《赋税论》的发表开创了财政学的先河,其作者是(A ) A、配第B 、斯密C、布坎南D、帕累托 5. 公共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是(C ) A、凯恩斯B 、斯密C、马斯格雷夫D、斯蒂格里茨 6. 马斯格雷夫在(A )中首次提出“公共经济”这一概念。 A、《财政原理:公共经济研究》B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C、《国富论》D、《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 7.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应该确保结果是公平的”这是一个(B ) A、实证命题B 、规范命题C、既是实证,也是规范命题D、既不是实证,也不是规范命题 8. 在市场机制下,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核心手段是(A ) A、价格机制B 、行政命令C、价格和行政机制D、以上都不是 9. 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是(A ) A、资源稀缺问题B 、价格问题C、国民收入分配问题D、效率问题 10. 经济效率实现的条件之一是(A ) A、MSR=MSC B 、TSR=TSC C、SR=SC D、TSR不等于TSC 11. 当人们消费某种产品时,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人们从每一单位产品中获得的效用是(B ) A、增加的B减少的C、相对不变的D 没有效用发生 12. 基尼系数是一个客观的衡量公平程度的参考指标,一般认为当基尼系数超过(C )时,意味着社会不公平已经超过了警戒线。 A、0.35 B、0.40 C、0.45 D、0.50 13. 在资源配置中,以财政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可以利用多种政策工具,以下不属于公共支出这一政策工具的有( A ) A、政府税收 B、政府直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 C、财政补贴 D、政府购买支出 14. 政府作出一项决策一般都比私人部门决策慢,主要是因为当中要经过几个时滞,下面不属于公共决策经过的时滞有( D ) A、认识时滞 B、决策时滞 C、执行与生效时滞 D、反馈时滞 15. 下列产品市场中,最接近完全竞争市场的是(B ) A、计算机市场B 玉米市场C、自行车市场D 服装市场 16. 市场失灵是指(B )

《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案例表格》

用款计划表 项目金额(万元) 1 2 3 土地费用420 100% 前期工程费28 100% 基础设施建设费10 100% 建筑安装工程费9917 10% 33% 57% 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96 63% 33% 4% 开发间接费 管理费用99 33% 33% 33% 销售费用99 17% 50% 32% 开发期税费367 41% 33% 26% 其他费用183 55% 33% 12% 不可预见费449 33% 33% 33% 税费率表 税费项目税费率税费项目税费率 营业税 5 公益金 5 城市维护建设税7 法定盈余公积金10 教育费附加 3 任意盈余公积金0 企业所得税33 不可预见费 4 房产税(按租金)12 土地增值税30、40、50超率累积进 敏感性分析表 序 号项目变动幅度 (%) 全部投资(所得税前) 内部收益率 (%) 净现值 (万元) 投资回收期 (年) 0 基本方案28.8 781 3.8 1 开发产品 投资+10 20.1 12 4.0 —10 39.2 1550 3.6 2 售房价格+10 39.7 1769 3.6 —10 17.7 —206 4.2 3 预售款回 笼进度+10 31.4 942 3.7 —10 24.1 398 4.1 4 租房价格+10 28.8 787 3.8 —10 28.7 775 3.8

临界点分析表 敏感因素基本方案结果临界点计算 内部收益表(%)28.8 期望值20.00 开发产品投资(万元)12391 最高值13651 售房价格(元/平方米)1670 最低值1538 土地费用(万元)420 最高值1580 售房面积(平方米)122660 最低值108377 主要经济指标表 序号名称单位数据备注 Ⅰ 1 1.1 1.2 项目设计规模 房地产开发产品总建设面积 商品房销售 高层住宅楼 多层住宅楼 营业房 出租房 营业房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米 123320 122660 91000 31000 660 660 Ⅱ1 2 3 4 5 6 7 8 9 项目经济数据 开发产品投资 其中:财务费用 资金筹措 其中:资本金 借款 预售房款 经营收入 经营税金及附加 总成本费用 利润总额 所得税 税后利润 土地增值税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12391 722 12391 3000 3891 5501 4134 227 2476 991 327 664 440 年平均 年平均 年平均 年平均 年平均 年平均 年平均 Ⅲ1 2 3 4 5 财务评价指标 商品房投资利润率 商品房投资利税率 商品房资本金净利润率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 % % % % %

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经典版本)

附件: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的主要内容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三)主要由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两部分组成。其中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主要由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各指标的标准参考值组成。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包括总则、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财务分析、经济费用效益分析、费用效果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方案经济必选、改扩建项目与并购项目经济评价特点、部分行业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综合起来看,根据方法与参数三中的有关规定,需要对于“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教材的内容做以下调整: 一、流动资金的估算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分项详细估算法。分项详细估算法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1. 周转次数的计算: 周转次数=360天/最低周转天数 各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最低周转天数参照同类企业的平均周转天数并结合项目特点确定,或按部门(行业)规定,在确定最低周转天数时应考虑储存天数、在途天数,并考虑适当的保险系数。 2. 流动资产的估算。 (1)存货的估算。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等。为简化计算,项目评价中仅考虑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并分项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用/分项周转次数 其他材料=年其他材料费用/其他材料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年工资及福利费 +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在产品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营业费用)/产成品周转次数 其他制造费用是指由制造费用中扣除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后的其余部分。 (2)应收账款估算。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尚未收回的资金,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3)预付账款估算。预付账款是指企业为购买各类材料、半成品或服务所预先支付的款项,计算公式为: 预付账款=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用金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4)现金需要量估算。项目流动资金中的现金是指为维持正常生产运营必须预留的货币资金,计算公式为: 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以上三项费用中所含的工资及福利费、

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价方法

?2? 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价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数量  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李 毅** 北京科环科学技术发展中心 张士运 摘要:本文从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概念入手,详细分析了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决定因素、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的工作程序、经济评价的内容等,从而得出了区域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综合评价方法,这对于了解区域资源情况、制定区域发展规划(或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关键词:矿产 价值 评价 1 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概念 矿产资源经济价值评价的实质就是根据矿产资源赋存的各种参数以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因素,综合地评价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那么,什么是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呢? 我们知道,处在原始状态的矿产,并不具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交换价值。然而一个地区赋存丰富的矿产资源,毕竟是资源开发利用成为实际的价值的基本条件。可以说,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一国或一地区的财富之一,因而原始赋存状态的矿产资源,具有潜在的价值。我们说赋存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时,就是指这种潜在的经济价值。 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须经过矿产资源开发而成为实际的经济价值。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要付出代价。如果矿产品的价格(指合理价格)低于矿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单位成本,开采资源就不合算,矿产资源的实际经济价值就可视为零。一般认为,矿产品的价格应包括开发产品的所有投入要素的成本及费用、矿产资源的价值(用资源税费表示)、利润。如果生产矿产品的所有投入要素的成本及费用较大,甚至超过矿产品在市场上的实现价值,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及利润就不能实现。 因此,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考虑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1]: 第一,矿产资源的原地潜在价值。即在不考虑开发成本及其它经济、社会条件的情况下,根据矿产可采储量、品质及其合理价格计算的矿产资源价值。 第二,矿产资源经济价值。是指在原地潜在价值的基础上,在进一步考虑采选条件及其它经济社会因素后,来评价的矿产资源价值。 2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决定 因素 决定和影响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因素,可以归结为三大类: (1)矿产地质因素。一个区域内的矿产资源,是区内赋存的各种矿床的总体,决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号:79770010** 李 毅 博士 北京 100083 万方数据

公共经济学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一致同意悖论:一致同意规则在逻辑上鼓励局部小型的“一致同意体”出现,因为人数越少,达成一致同意越容易,结果是局部达成一致同意的小型“一致同意体”越多,实现社会整体的一致同意就越困难。 中位选民定理:中间投票者,又称中位选民,是指对某一方案的需求选择持中间立场,或者说是其偏好处于两种投票人对立偏好的中间状态的投票者,他正好把另外偶数个投票人分为兴趣或意愿刚好相反的两组,他的偏好选择结果刚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选择序列的中间。 利益集团:由一些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组成并能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团体。它与政党的不同之处在于,利益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执掌政治权力,但却能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以谋求对集团有利的提案支持。 自然垄断:由于存在着资源稀缺性、经济范围性及成本的弱增性,这就使得单一产品或服务的提供企业联合起来提供多数的产品或服务,形成一家公司或者几家公司,经济学中把这种由于技术原因或者特别的经济原因而形成的垄断或寡头垄断称为“自然垄断”或“自然寡头垄断”。 非价值性产品:所谓非价值性是指社会从伦理规范的角度否定产品功能的市场价值。因此,非价值性产品是指在竞争性市场可以形成自由配置,但因社会伦理道德禁止或限制其生产的产品,如毒品、麻药、核燃料、原子反应堆等。 进入与退出规制:为了获得产业的规模经济和成本弱增性,规制者需要限制新企业进入产业。同时,为了保证供给的稳定性,还要限制企业任意退出行业。 社会性规制:社会性规制是政府为了消除由于负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市场失灵而进行的规制,其意义在于避免由此可能引起的各种危害,比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各种事故造成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企业趋利行为产生的低质产品对安全和健康的损害等。社会性规制是指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相关活动制定标准。 公共支出:各级政府履行其必要职能所进行的各项活动成本,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以及为实现收入分配而进行的转移支出。 瓦格纳法则: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法则指出,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不断增长的,即随着经济中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不断增长。瓦格纳集中分析了公共支出的需求因素。从对理论发展贡献来看,瓦格纳对于公共支出演变趋势的分析,更多的是指出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现象,而没有探讨和指出引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非均衡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杰克·鲍莫尔将经济分为进步部门和非进步部门。进步部门的生产率高,非进步部门的生产率相对较低。这是因为,进步部门在规模经济和技术革新上有优势,从而劳动生产率的累积性得以提高。鲍莫尔把公共部门视为非进步部门,私人部门视为进步部门。他认为,公共部门生产力相对落后是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因为相对于私人部门而言,公共经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具有相对下降的趋势,为了维持私人经济部门和公共经济部门之间的平衡,需要将更多的要素投入到公共经济部门中,如公共部门的工资与私人部门的工资呈同方向且等速度,这便导致了公共支出的增长。

高速公路经济评价案例

第八章经济评价 8.1 概述 8.1.1 经济评价的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2006年; (2)《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1988年; (3)《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讨论稿),交通部规划研究院,1996年; (4)《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主编,2002; (5)《Study of Prioritization of Highway Investments and Improving Feasibility Study Methodologies》,World Bank,1995年(以下简称“PPK报告”); (6)《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讨论稿),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1996年; (7)《高速公路公司财务管理办法》财政部、交通部,1997年。 8.1.2 经济评价内容 8.1.2.1 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资金拟采用项目业主自筹和国内银行贷款的方式。项目建设总投资(不含贷款利息)的65%拟采用国内银行贷款,其余项目建设总投资的35%及贷款利息作为项目的资本金。具体资金分配比例见表8-1。 表8-1 资金筹措比例情况

8.1.2.2 评价内容 本项目为收费公路项目,经济评价中除了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外,还需要进行财务评价和贷款偿还能力分析。此外,针对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进行敏感性分析。 8.1.3 评价期和评价方案 根据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制定且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新《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新《办法》规定,转让经营性公路收费权,不得延长收费期限,且累计收费期限的总和最长不得超过25年;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性公路累计收费期限的总和,最长不得超过30年。 项目评价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本项目计划2011年初开工,2014年底建成,工期4年,2015年初通车运营,国民经济评价运营期按20年计算,故评价期为2011年~2034年;考虑到项目交通量相对较小,财务效益较差,根据国家关于高速公路经营期的相关规定,本项目研究中财务评价运营期按25年计算,评价期为2011年~2039年,评价基年为2010年。 本项目研究中布设了三个大的路线方案,为了更好地对比各个方案的优缺点,项目经济评价针对方案K+C+K(推荐方案)、方案A和方案B分别进行。 8.2 国民经济评价 8.2.1 评价参数 参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及《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指南》有关资料,确定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有关参数如下: (1)社会折现率为8%;贸易费用率6%; (2)影子汇率换算系数1.08; (3)残值为工程建设费用的50%,在评价末年以负值计入经济费用。 8.2.2 项目主要投入物影子价格计算

宏观经济学两大政策的效果习题答案

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与实践 一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总结:两者实质: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3.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绘图说明) 4.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5.货币创造乘数: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将使活期存款总额(亦即货币供给量)将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1/rd)倍(注意,这是有条件的) 6.货币幻觉:人们不是对收入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表示的名义收入作出反应 7.货币供给: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M1);在狭义的货币供给上加上定期存款,便是广义的货币供给(M2);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所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便是意义更广泛的货币供给(M3) 二选择题 1.B 不妨考虑古典主义极端情形 2.C 货币政策非常有效财政政策完全失效的情形 3.A 财政政策非常有效的情形 4.A 货币供给影响利率,利率变动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5.D 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对利率的影响,以及利率对投资的影响) 6.C 挤出效应发生机制 7.D 收入水平的决定 8.B 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减少国民收入减少 9.B 平衡预算乘数,乘数论 10.B e↑ ,i↑,y↑,t↑,g不变,所以BS=t-g ↑ 11. C 12.C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评价

精心整理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的依据和内容 经济评价的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2、《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 3、《StudyofPrioritisationofHighwayInvestmentsandImprovingFeasibilityStudyMethodologies》(WorldBank,1995); 4、《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讨论稿,1997年),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 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原国家计委。 经济评价内容 根据本项目未来运营管理方式和实际情况,项目经济评价针本报告提出的工程推荐方案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8.2国民经济评价

运营期费用中材料、人工等均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因此不进行调整。 本项目运营期养护管理费用按5万元/年/公里计算,并每年递增3%,大修费按每公里30万元计算。 国民经济效益计算 国民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的资金投入条件下,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本项目经济效益包括路网范围内,项目使用者的费用节约,包括汽车营运成本的节约,旅客在途时间节约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效益等三个方面。 1 B (1) 11 B (2) 12 成本(元/车公里); (3)汽车运输成本 按照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汽车运输成本也应作调整。本项目仅对在运输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燃料、轮胎、人工及配件、折旧等进行调整。 汽车运输经济成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与汽车行驶距离有关,包括燃料消耗、润滑油消耗、轮胎消耗、维修费用和汽车运距折旧费用;另一部分与汽车使用时间有关,包括汽车时间折旧、人工工资、管理费用、保险费用、执照费和税费。 影响汽车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为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不同的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所产生的汽车运输成本是不同的。参考《StudyofPrioritisationofHighwayInvestmentsandImprovingFeasibilityStudyMethodologies》(WorldBank,1995)的研究成果,考虑不同道路状况及不同交通状况对汽车运输成本各主要因素的影响,分别进行调整。 在确定本项目的汽车运输成本时,首先按照汽车在特定的道路及交通条件(基准条件)下的运营状况,确定汽车运输的基本消耗及基本费用。然后,根据本项目具体的地形条件、道路状况和特征年的交通状况,调整基本消耗,根据影子价格确定特征年的汽车运输成本。

经济价值分析

经济价值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作出大量决策,例如是否应该建设生产装置,装置的规模以及某个具体工艺方案。初步决策的依据通常是经济指标,最终的决策还必须考虑安全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在这里主要介绍经济指标中用到的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及利息率。 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一定量的货币在不同的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即使不考虑风险和通货膨胀,今天的1元钱和将来的1元钱不等值,前者要比后者的经济价值大,这种不同时点的价值差量是由于时间推移而引起的,因此,资金在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价值差额即资金的时间价值,它表现为资金周转使用后的价值增加额。如将资金存入银行可以获得利息,将资金运用裕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获得利润,将资金用于对外投资可以获得投资收益,这种由于资金运用实现的利息、利润或投资收益表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货币资金都具有时间价值。如果将资金闲置不用,不管保存多久,都不会增值。只有把它投入到生产或流通领域中才能增值。因此,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的起点是投入货币资金,企业用它来购买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然后生产出新的产品,产品出售后得到的货币大于最初投入的货币资金。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以及由此实现的货币的增值,需要或多或少的时间,每完成一次循环,资金就会增加一定数额,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加额就越大。从量的规定性开看,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由于竞争,至少要取得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否则不如投资于其他的项目或其他的行业。因此,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评价投资方案的基本标准。 资金的时间价值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绝对数,即利息;另一种是相对数,即资金时间价值率。为便于不同数量货币资金之间价值大小的比较,在实务中,人们常使用现对数表示资金的时间价值。由于资金的时间价值率经常以利率的形式表示,通常认为它与一般的市场利率相同,实际上时间价值率市场利率是有区别的。时间价值率不包含风险因素和通货膨胀率,而市场利率则包含风险因素和通货膨胀率。但由于资金随时间的增长过程和利息的增长过程在数学上相似,因此,在换算时广泛使用计算利息的各种方法。

工程经济学项目经济评价案例分析

某化学纤维厂项目经济评价 1、概述 某化学纤维厂是新建项目,该项目经济评价是在可行性研究完成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供应、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环境保护、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及项目实施诸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和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了最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 项目生产国内外市场均较紧俏的某种化纤N产品,这种产品是纺织品不可缺少的原料,国内市场供不应求,每年需要一定数量的进口。项目投产后可以产顶替。 主要技术和设备拟从国外引进。 厂址位于城市近郊,占用一般农田16.667公顷,靠近铁路、公路、码头,交通运输方便。靠近主要原材料和燃料产地,供应有保障,水电供应可靠。 该项目主要设施包括生产主车间,与工艺生产相适应的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以及有关生产管理、生活福利等设施。 2、基础数据 (1)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生产规模为年产2.3万吨N产品,产品方案为棉形及毛型二种,以棉为主。 (2)实施进度 项目拟三年建成,第四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0%,第五年达到90%,第六年达到100%。生产期按15年计算,计算期为18年 3、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建设投资估算(见表1-1《建设投资估算表》) 建设投资估算及依据。建设投资估算是依据XXXX年XXXX部颁发的《XXXXXXXXXXX》进行编制的,引进设备价格的计算参照外商公司的报价,国内配套投资在建设期内根据国家规定考虑了涨价因素,即将分年投资额按年递增率6%计算到建设期末,建设投资估算额为44669万元,其中外币3454万美元,外汇按牌价1美元=5.48元人民币 建设期利息估算为4319万元,其中外汇为469万美元。 (2)流动资金估算(见表1-2《流动资金估算表》) 流动资金按分项详细估算法进行估算,估算总额为7084万元。 总投资为56072万元(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3)资金来源 本项目自有资金(资本金)16000万元,其余为借款。外汇全部通过中国银行向国外借款,年利率为9%,人民币建设投资部分由中国建设银行贷款,年利率为9.72%,流动资金由中国工商银行,年利率为8.64%。 投资分年使用,计划按第一年20%,第二年55%,第三年25%的比例分配。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见表1-3。 (4)工资及福利费估算 本项目全厂定员1140人,每人每年工资和福利费之和估算为2800元,全年工资及福利费总额为320万元(其中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取)。 3、财务评价 (1)年营业收入和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 N产品年产2.3万吨,产品销售价格是根据财务评价的定价原理。预测到生产期初的市场价格每吨为15400元计算,年营业收入估算值在正常年份为35420万元 年营业税金及附加按国家规定计算。产品交纳增值税,税率为14%,城市建设维护税按增值税的7%计

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经济政策的效果,掌握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政策会因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IS曲线、LM曲线的不同斜率对经济政策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政策效果 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 在给定的条件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使产出水平提高,这是毋须质疑的,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什么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的研究是在IS—LM模型的框架下展开的。从IS—LM模型来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变化所导致IS曲线的变化对国民收入产生的影响。研究影响政策效应的因素实际上就是研究IS曲线、LM曲线中的各参数的数值及其变化对曲线的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而对均衡产出水平的影响。从I S曲线和LM曲线的图形上看,这种影响的大小会因IS曲线和LM 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1.IS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当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政府收支变化使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也就越小。这一结果可以用下图表示。

上图中,假定LM 曲线的斜率不变,初始状态下的均衡收入y 0和利率r 0也完全相同,现假定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增加相同的一笔支出量均为Δg ,则会使IS 曲线右移,假定右移的距离是E 0E 3,E 0E 3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积,即E 0E 3=K g ·Δg ,也就是说,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带动国民收入增加若干倍,这其中的原理在前面的内容中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由于IS 曲线斜率的不同,国民收入的增加额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两者的增加额y 0y 1和y 0y 2均小于E 0E 3,原因是要想使国民收入的增加额为E 0E 3,必须保持利率水平不变。但是,保持利率水平不变是不可能的。因为IS 1曲线、IS 2曲线向右分别平行移动到IS 1′和IS 2′时,在(r 0,y 3)点上,商品市场实现了新的均衡,但货币市场却发生了失衡——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势必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导致对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但货币供给不变(LM 曲线不变),这势必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必将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导致私人投资水平下降以及总需求水平进一步下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受到了限制,这种限制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走私人投资的问财政政策效果因IS 曲线斜率而异 r 0123r r 1 r 0

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为什么使用经济分析 在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方案选择,效益评估,获利能力与财务表现的比较等方面,都要进行经济分析,目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分析项目的经济指标和财务表现,以帮助决策者和项目团队得出正确的信息,做出科学的决策。 2.经济分析有哪些作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项目的成本与收益,促使项目团队关注项目的经济指标和财务表现,避免盲目投资; ·帮助项目团队制定科学的投资、融资以及资金使用计划,以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益和效率; ·提供数据和指标帮助项目团队进行决策,提高决策的正确率和科学性。 3.怎么用 项目的经济分析可以用不同的经济指标来衡量,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盈亏平衡等,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来阐述这些经济指标的含义极其使用方法。 (1) 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 成本效益分析就是估算投入项目中去的人工、设备、材料等方面的总成本,以及项目所产生的所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收益,然后比较两者的结果,理想的投资方案应该是项目的收

益大于其成本,否则就不值得去投资,如表1所示。 (2) 投资收益率(Return on Investment, ROI) 就是项目在整个收益期内的总收益与投资总额的比值,其一般表达式为: ROI=B/K 式中:K表示投资总额,,K t为第t年的投资额,m为完成投资的年份,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K以是全部投资额,也可以是投资者的权益投资额。 B表示项目的净收益,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B可以是利润,可以是利润税金总额,也可以是年净现金流入等,ROI表示投资收益率,根据K和B的具体含义,ROI可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具体形态。 投资收益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而且舍弃了项目建设期、生命期等众多经济数据,故一般仅用于技术经济数据尚不完整的项目初步研究阶段。 用投资收益率指标评价项目的经济效果,需要与根据同类项目的历史数据及投资者意愿等确定的基准投资收益率作比较。判别准则为:项目投资收益率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项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第一章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1、公共经济学含义: 1)研究国民经济体系中公私部门分工结构的科学。 2)研究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学科。 3)关于公共部门-亦称政府部门-经济活动的科学。 2、帕累托效率: 如果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任何重新调整都不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使任何一人的境况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状态是最有效率的。 3、市场失灵的成因: 市场势力(垄断、自然垄断等) 市场残缺(因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市场不存在问题) 市场能力不足(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优值品或劣值品等) 垄断的鉴别与治理: 垄断的鉴别(潜在竞争者、替代品、产品的流动性) 治理(反垄断立法、征收超额税收、公共定价) 财政政策的职能: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第二章外部效应 1、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指个人追逐私利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或他人造成损害(或受益),外部性是因产权不明晰造成的。 正的外部效应:亦称外部效益或外部经济,指的是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效益。 负的外部效应:亦称外部成本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给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带来的未在价格中

得以反映的成本费用。 为什么外部效应会使市场的结果无效率: 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通常指厂商或个人在正常交易以外为其他厂商或个人提供的便利或施加的成本。市场无效率就是由于外部效应的有害影响造成的。 解决外部性私人方法: 1)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 2)慈善行为 3)将不同类型经营结合在一起 4)利益双方签订合同;(前提:产权可以得到界定,交易成本较低) 解决外部性公共政策: 1)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 2)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庇古税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3)其他政策:技术政策,专利法 第三章公共物品或服务 1、私人产品特性: 1)效用的可分割性 2)消费的竞争性 3)受益的排他性; 私人产品也可以分成两类,即纯私人产品和俱乐部产品。纯私人产品是指那些同时具备排他性竞争性特征的产品,包括大多数私人产品。此外还有一类称为“俱乐部产品”。这是指在某一范围内由个人出资,并在此范围内的所有个人都可以获得利益的产品,如消费合作社等。 纯公共产品: 消费过程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具有非分割性的产品,是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都不减少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

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主办世界旅游小姐全球总决赛对于中国是一个独特的机会,她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为主办城市扩大国际影响,在国际范围内树立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很多年前,没有多少人知道南非的太阳城,但太阳城参与投标并且主办了世界小姐决赛,使整个世界第一次将注意力投向这个不知名的小城。决赛向全世界70多个国家转播,超过5亿观众观看了比赛。今天,太阳城已经成为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之一。毫无疑问,国际性盛会推广了这个城市。可以相信,中国取得了2010—2018年世界旅游小姐全球总决赛的主办权,当各国旅游文化使者踏上中国这片美丽富饶的大地时,世界的目光将聚集到这个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国家,聚集到这个正在振兴、腾飞的国家。旅游业是中国最具发展和生命力的产业,也是中国与国际接轨最早并紧跟世界潮流发展的产业。世界旅游理事会认为:“中国具有成为世界旅游大国的潜力,在未来的十年间,中国的旅游及旅行行业需求将有望使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旅游及旅行业高速增长国家。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旅游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围绕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形成了现代优势旅游产业链,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中的中国旅游业需要一个国际性的旅游文化使者评选活动的平台,以促进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繁荣。世界旅游小姐大赛作为国际知名品牌首次进入中国在湛江市举办,这必将引起中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球将有数亿观众通过电视转播或者现场参与观看比赛盛况,这种“世界旅游文化使者”的旋风,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和观念冲击的同时,也将给城市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三、湛江成为世界旅游小姐全球总决赛承办地的原因湛江是广东省地级市,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和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之一,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和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等称号。邓小平曾经赞誉“北有青岛、南有湛江”。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地处我国三大半岛之一的雷州半岛,与世界“旅游天堂”夏威夷地处同一纬度,具有舒适宜人的亚热带海洋气候和优良的环境质量,历来以环境优美著称。1959年湛江就获得了花园城市的称号,获得了“小巴黎”、“东方日内瓦”等许多赞誉。冰心大师、诗人艾青等在湛江分别留下《湛江十日》、《湛江夹竹桃》等佳作,美丽的湛江海碧天蓝,海鲜美食闻名,四季瓜果飘香,旅游资源富集,处处洋溢着热带滨海情调,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坚持实施旅游优先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以发展滨海旅游为核心,大举增加公园绿地,绿化美化城市,努力完善交通、旅游、文化、体育等休闲服务设施,全面推进生态海湾休闲城市建设,着力打造黄金海岸、生态海岛、休闲胜地旅游品牌,使湛江日益凸显国际滨海旅游休闲目的地的潜质。 河北分赛区组委会主席史霞光先生在发布会上介绍,世界旅游小姐大赛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选美,重点突出旅游概念,注重旅游和时尚的结合,通过和各旅游景区合作,以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及城市品牌发展为目的,全面推动旅游经济发展,将各地的旅游文化向全世界传播。通过举办第37届世界旅游小姐大赛,会很好地展示河北的自然与人文魅力,并由此拉动举办城市或景区的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这对于宣传河北,促进河北和外界旅游资源的交流,推动河北旅游文化的繁荣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37届世界旅游小姐大赛河北分赛区的报名时间是从即日起至5月10日结束,5月10-20日是初赛阶段,5月20-6月24日为总决赛阶段。有意参赛的选手还通过大赛官方网

项目经济评价报告书

“项目经济评价”毕业设计 报告书 指导老师: 姓名: 学号: 长春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房地产经营管理1班 201年6月

Ⅰ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石蜡加氢工程项目。 厂址位于城市近郊,占用一般农田250亩,由国家划拨。靠近铁路、公路、码头、交通运输方便。靠近主要原料和燃料产地,供应有保证。水、电供应可靠。 一、拟投资项目基本概况 1.该项目经济评价是在可行性研究完成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环境保护、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以及项目实施规划诸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和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了最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 2.项目主要产品之一石油蜡是石油炼制中的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食品、医疗、机械、冶金、电子和国防等领域,是炼油厂不可忽视的效益增长点。 项目主产品之二微晶蜡通常称为石油地蜡,具有高硬度、高熔点和高分子量的特点,其韧性比石蜡好。因此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掺合物中可改善光稳定性、抗张强度和抗脂性,同时它还具有优越的隔水、隔水蒸汽、隔味和隔氧等性质。被广泛地用于电子、冶金、造纸、医药及日用化学品等许多工业系统。 3.该项目主要设施包括主生产车间、与工艺生产相适应的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以及有关的生产管理、生活福利等设施。 二、拟投资项目基础数据 (1)生产规模。生产规模为年产石蜡15.9万吨、微晶蜡3.5万吨及含氢气体0.08万吨。 (2)项目实施进度。项目拟2年建成,第3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80%,第四年达到100%。生产期按照12年计算,计算期为14年。 (3)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固定资产及其他投资估算。固定资产投及其他资估算是依据建设部、计委以及中石油的有关规定及参考办法进行编制的。设备价格的计算参照投标公司的报价。固定资产投资有关数据估算详情见表1。预备费用中的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按以下方法计算确定(计算结果以万元为单位保留整数):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