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批评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抒情描述
印象批评家多用清新活泼,富于美感的语 言描述自己对批评对象的独特感受。其评述方式 都仲多样,或直抒胸臆,或细腻品味,或借助比 喻与想象。使得批评文章显现出印象批评家的主 观性与创造性,极具批评家的个人的才情,性格 及气质。
二 中国音像批评举隅
印象批评的视野总是围绕对美的感受展开的。 李健吾在评论林徽音的短篇小说《九十九度中》时,就先用了较 长的篇幅畅写自己的人生感想,再说到这部作品最值得称道之处在于 它的现代性:“我饶了这许多弯子,只为证明《九十九度中》在我们过 去短篇小说的制作中,尽有气质更伟大的,材料更真实的,然而却只有这 样一篇,最富有现代性;唯其这里包含着一个个别的特殊的看法,把人生 看作一根合抱不来的木料,《九十九度中》正是一个人生的横切 面。……全都那样亲切,却又那样平静——我简直要说透明;在这纷繁 的头绪里,作者隐隐埋伏下一个比照,而这比照,不替作者宣传,却表现 出她人类的同情。一个女性的细密而蕴藉的情感,一切在这里轻轻地 弹起共鸣,却又和粼粼水纹一样轻轻地滑开。”
可以说,印象批评是主张纯主观的谈论 作品,而且它主张那些稍纵即逝的个人感 受,在这一点上,它与意识流有着某些异 曲同工之处,但印象批评也不能为艺术而 艺术,为感性而感性,那样反而会为人诟 病。 可以看出,在李健吾的这段叙述中, 我们也明显的感受到了社会和时代的气息, 那些来自五四的声音,显然这里遗留了明 显的社会历史批评的痕迹,因为文学理论 不可能也不能完全撇开理性不谈。
印象批评的特色:(1)强调主体意识,主张自由心态变对 作品的阐释为艺术创 造。这样就提高了批评地位,但是也产 生了否定文学作品客观性的倾向,有可能使批评本身失去意 义。 (2)突出批评家的直觉和个人感受,排斥理性因素。这 样使得批评间接获得生动性和尖锐性,增加了批评的活力。 但缺乏理性的制约,使其不能深入的系统的研究作品,特别 是不能把握内容复杂的大部头作品。(如果单单用印象批评 把握《红楼梦》,究其一点就足足可以引发批评家的无限遐 想,但怕不能把握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真正意图。)
一 印象批评的基本步骤
二 (以下三个步骤都只供参考源自文库不作为标准和尺度)
1.获取印象 获取第一印象首先要解除束缚,包括先入为 主的尺度和世俗的见解,以及烦闷,急躁等不良 情绪,它需要的是纯印象,要求批评家在全神贯 注中获得阅读快感。 而且批评家获取的不仅仅是一般印象,而且 应是具有独特性的印象。它应包含批评家对人生 及文学的独到发现和见解。
(3)印象批评对审美特征极度追求。 它能促使文学批评更好的把握文学作品 的本质特征,也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但是一味注重感觉和审美,使得评论流 于表面,往往只是一些评论家自己浮光 掠影的感悟,缺乏力度和深度。
印象批评与当今文学批评的建设
社会历史批评:社会性,规范性,群体性——理性 分析
印象批评:主体意识,个性,风格,独特性,生动 性,鲜活性,具体性,审美性,可读性——感性感 受(朦胧的“以诗解诗”)
可以看出,李健吾在这里对《九十九度中》的品评很难被我们 概括说明,但却形成了具有其自身特点的“这一个”的完整形象。 这篇评论文章在评述方式上鸟瞰全篇,表现手法上直抒胸臆,一步 步将自己的感受写来与大家共享。
李健吾评巴金的《爱情的三部曲》 “从天真的世故这段人生的路程,最值得一个人留恋:这里是希望,信仰, 热诚,恋爱,寂寞,痛苦,幻灭种种色相可爱的交织。巴金是幸福的,因为他的 人物属于一群真实的青年,而他的读者也属于一群真实的青年。他的心燃起他们 的心。他的感受正是他们悒郁不宣的感受。他们都才从旧家庭的囚笼打出,来到 心向往之的都市;他们有憧憬的心,沸腾的血,过剩的力;他们需要工作,不是 为工作,不是为自己(实际是为自己),是为一个更高尚的理想,一桩不可企及的 事业(还有比拯救全人类更高尚的理想,比牺牲自己更不可企及的事业?);而酷 虐的社会——一个时时刻刻讲求苟安的传统的势力——不容他们有所作为,而社 会本身便是重重的罪恶。这些走投无路,彷徨歧途,春情发动的纯洁的青年,比 老年人更加需要同性,鼓励,安慰,他们没有老年人的经验,哲学,一种潦倒的 自潮;他们急于看见自己——哪怕是自己的影子——战斗,同时最大的安慰,正 是看见自己挣扎,感到初入世被牺牲的英勇。于是巴金来了,巴金和他热情的作 品来了。你可以想象那样一群青年男女,怎样抱住他的小说,例如《雨》,和 《雨》里的人物一起哭笑。还有比这更需要的。更适宜的。更那么说不出来地说 出他们的愿望的。 ”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群热血沸腾的青年的形象,作者鸟瞰全书,直抒胸臆, 层层推进,读来令人精神抖擞,倍感豪迈,无数读者受到感染和洗礼。
2.整合感受 整合感受包括简化印象,突出特征和 整体提升等部分,最后形成的应是一种整 体的审美感受。 例如李健吾评叶紫的小说:“叶紫 的小说始终仿佛一颗烧焦了的的幼树······” 批评家通过对作品第一印象的整合,将其 想象成一株“烧焦的幼树”,突出了其作 品悲壮而向上的特征,从而提升出了一个 具有特点的,“这一个”的完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