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我国大学生自尊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年来我国大学生自尊研究综述
十年来我国大学生自尊研究综述
包爱丽
(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通过文献综述法,从自尊的内涵、特征、影
响因素、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对十年来我
国大学生自尊的研究回顾,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研究
领域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自尊;内隐自尊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最早给自尊下定义的心理学家是W.james[1],他在
《心理学原理》中给自尊下定义用了著名的公式“自
尊=成功/抱负”,指出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
于某实际成就与潜在能力之比。
Coopersmith认为[2],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做出的并经常持有的评价,他表达
了一种肯定与否定的态度,表明了个体在多大程度上
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
国外学者基本倾向于认为自尊属于自我系统的情感
成分,是对自我评价性和情感性的体验[3],,国内学者
普遍认同这一点。
要的关系的反映。
顾明远[6]认为自尊以自我意象和对自身社会价值的理解为基础,是对个人的值得尊重程度或其重要性作出的评价。
荆其诚[7]认为自尊是自我感觉的一种方式,是一种胜任愉快值得受人敬重的自我概念。
在林崇德[8]看来自尊是自我意识中的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魏运华[9]认为自尊是个体在比较过程中获得的积极的情感经验。
黄希庭[10]认为自尊即自我评价感,self-esteem即是self-worth,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
张静[11]提出自尊是个体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它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有自我效能(或自我胜任)和自我悦纳(或自爱)两部分构成。
这些定义虽各有侧重,但都表明:自尊是一种包含着个体自我认知的价格判断,是个体对自身价值、重要性、意义和成功的积极情感体验[12]。
(二)自尊的分类
自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自尊作了分类,下面介绍几种有影响的自尊的分类。
1.从内容上可分为理想自尊(ideal self-esteem)和现实自尊(real or autual self-esteem )。
R.E.Bills和E.L.Mclean(1951)认为现实自尊来自个人期望达到的抱负部分。
两种自尊之间的差距越大越焦虑;差距越大,个人无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乃至产生心理疾病。
2. 从来源方式上可分为内在自尊(inner self-esteem)和外在自尊(outer self-esteem)。
Hales(1979)认为自的尊由内源和外源两个因素组成,其中内源因素指能力感或效能感,外源因素指他人的赞扬。
Tafaraodi和Swann(1995)也认为这两个因素不仅是自尊的影响因素,而且实际上还被个体内化为与之相对应的两种成分而构成整体自尊。
他们称这两种成分分别为自我胜任感(self-competence)和自我悦纳(self-liking)[13]。
自我胜任感是一种个人效能感(a sense of personal efficacy),对应于达到成功的行为和能力,而自我悦纳是一种社会价值感(a sense of social worth),对应于来自他人和社会的赞同和接受。
3.从结构上可分为整体自尊(global self-esteem)和具体自尊(specific or differentiated self-esteem)。
整体自尊是对待自我的总的积极—消极态度,而具体自尊则是整体自尊表现的局部或部分,如学业自尊、容貌自尊、社交自尊等[14]。
(三)大学生自尊的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健康自尊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内部人格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自
尊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述。
1.人格因素
胡军生[15]等对师范类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自尊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外向性和处事太低是影响师范类大学生自尊水平的主要人格特质。
外向性反映人际情况中活跃、主动、积极和易沟通,轻松、温和的特点,以及乐观积极的心态。
高分者在人际交往中表现活跃、积极,擅长与人交往且容易与人沟通,受人欢迎,以及各方面的乐观和积极情绪,他们有着较高的自尊水平。
其中乐观与自尊总分,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之间都有显著的相关。
乐观的人有着较高的自尊水平,较高的自我肯定和较低自我否定。
白丽英[16]等对大学生自尊和人格特征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性格外向、活泼开朗、情绪稳定、好强上进、有恒负责、自信敢为、富于想象、自律严谨的大学生更倾于有高的自尊水平;而个性悲观、固执己见、怀疑戒备、紧张焦虑等个性因素则容易导致低的自尊水平。
可见,人格是影响大学生自尊的重要因素。
2.归因方式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归因影响个体对结
果反馈的情感反应,对成绩的期待及后来的成就动机和行为。
不同的归因方式对自尊有着不同的影响,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助于自尊的形成,而消极的归因方式则会降低一个人的自尊。
Abramson等人在研究抑郁和归因方式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一个人将消极事件归因于自己的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决定了其自尊是否会被伤害。
内部归因将导致更多的失去自尊。
贺小华[17]等对大学生自尊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发现,自尊与正性事件的可控性、负性事件的整体性和可控性维度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及自尊水平越高的大学生越倾向于将正性事件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和全面的原因,而将负性事件归因为外部的、暂时的和特殊的原因。
3.社会比较
虽然自尊不必然是社会比较的产物,但是社会比较对它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一般来说,“下向比较”可以获得高自尊,而“向上比较”则容易导致低自尊抑或自卑,H.W.Marsh的“池塘蛙效应”(frog-pond effect)就说明了社会比较对个人自尊的影响:即人人倾向于愿做“小池塘里德一条小鱼”[18]。
于此相应有研究表明:低自尊者在社会比较过程中集中精力于
自我保护,而不是力求提高其自尊。
他们只是企图避免失去,在得到成功反馈后才寻求较大量的社会比较;而高自尊者则在失败后才进行大量的比较以寻求失败的补偿,当社会比较对成功的低自尊者有利时,他会寻求尽可能多的社会比较,目的只是为了充分利用这个自我提升的有利机会。
总而言之,在社会比较过程中,低自尊者趋向于采取自我保护的策略,并且低自尊者常采取间接自我提升方式,而高自尊者则相反[19]。
二、自尊结构的研究
(一)一维结构
James认为自尊就是指个体的成就感,它取决于个体在实现及其所设定目标过程中的成功活失败的感受,因此重要的不是个体所获得的实际结果,而是对所获接过的认知过程,即个体对所获结果重要性的主观评价。
(二)二维结构
Pope和McHale认为自尊由“知觉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两个维度构成[20]。
知觉的自我就是指自我的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是否具有各种技能,特征和品质的客观认识。
理想的自我是个体希望成为什么人
的一种意象,这种意象并不是一种轻浮的愿望,而是一种想拥有某种特性的真诚愿望。
(三)三维结构
Steffenhagenren认为自尊是由三个相互联系的亚结构组成的,即物质/情景模型、超然/建构模型、自我强度意识/整合模型。
在国内,也有类似的三维模型出现,如魏运华[18]提出了自尊的专家模型、儿童模型及其整合模型。
黄希庭[21]教授(1998)认为自尊可以分为总体自尊、一般自尊和特殊自尊,其中特殊自尊是个体对自我某一方面的评价和接受程度,具有特殊性、情境性和不稳定性;一般自尊和总体自尊是在特殊自尊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自我评价和感受;总体自尊不具有情境性和特殊性,是对自我的综合评价和整体体验,在个体身上具有稳定性[22]。
(四)思维结构及多维结构
Coopersmith等人认为,自尊是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的:重要性,即一个人是否感觉到自己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赏;能力,即是否具有完成他人认为重要的任务的能力;品德,即是否达到伦理标
准和道德标准的程度;权力,即影响自己生活和他人生活的程度。
Mboya(1995)认为自尊是家庭关系、学校、生理能力、生理外貌、情绪稳定性、音乐能力、同班关系和健康8个方面构成的。
我国的心理学家蔡建红却通过对大学生的自尊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自尊结构一般由自我价值感、社交口才、学习能力、他人及社会认同、父母关系、归属群体、人际关系、演讲、体育运动9个因素构成[23]。
另外,东北师大心理系的张林博士提出了关于自尊结构的“倒立金字塔”模型[24],其模型包括:潜在自尊、社会自尊和元自尊三部分。
其中,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和元自尊成分是三种不同的心理特征。
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验证了三种自尊基本成分的结构维度是合理的,并证实了自尊层次结构模型的合理性。
三、大学生自尊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文献的综合分析,发现已有研究主要涉及自尊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学校、社会、个人的关系方面。
(一)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关系的研究
在自尊研究中,与父母教育方式的研究一直是焦点,很多学者都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张文新、林崇德[25]研究发现:1.从总体上看,青少年的自尊与其感受到的来自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父亲的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和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有显著的或极显著的负相关。
2.父母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自尊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对青少年的自尊有极显著或显著的积极影响,而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保护和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则对青少你的自尊由极显著或显著的消极影响。
3.在不同青少年群体中,父母教育方式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父亲的过分保护对女生的自尊有极显著的消极影响,但对男生没有显著的影响;母亲的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对男生的自尊由极显著的消极影响,但对女生没有显著的影响。
同时,不管父亲的过分保护还是母亲的过分干涉、过放保护都对城市青少年的自尊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而对农村青少年没有显著的影响。
根据答会明(2002)对大学生的自尊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自尊有重要作用。
程学超、谷传华( 2001) 进行了“母亲行为与小
学儿童自尊的关系”专项研究。
他们选取三、四、五年级学生和他们的母亲各694人, 采用小学儿童母亲行为问卷、自尊问卷( SEI) 与小学儿童母亲背景问卷进行施测, 对小学儿童自尊与其母亲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该研究在此验证了库利和米德的早期自尊理论。
该研究将对象集中在对母亲行为方式的考察上, 对教养方式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
还有学者进行了富有特色的个案研究。
陈燕玲、樊富珉在“家庭教育与中学生自尊个案研究的启示”这一研究中,利用自尊量表和普通精神健康量表调查了北京20所中学1920名中学生,遴选出50名自尊和精神健康水平较好的学生( SES20分或以下及GHQ45分或以下) 、33名自尊和精神健康水平较差的学生( SES28分或以上及GHQ76分或以上) , 并随机对其中的12名学生以及对他们影响较大的同伴、老师、家长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分数高的学生在访谈中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不自信, 而分数低的学生则显出有更多乐观情绪和自信。
通过访谈发现: 初中、高中是一个人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 而在这一阶段中对人的成长起最重要作用的是家庭。
访谈中, 自尊水平和精神健康程度较好的个案,尽管他们的年级、性别以及心理发展状况不一样,但他们在
心理上都对自己的家庭和父母有较高程度的认可, 并把父母作为自己遇到困难后的第一求助对象。
(二)学校因素与自尊关系的研究
李勉媛[26]研究发现在校师生关系满意度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回归分析表明:师生关系满意度和初中生自尊发展状况之间可以互相以对方的因子来预测。
而且学业成绩显著影响初中生自尊发展。
反过来,学生的自尊水平也会影响其学业成绩。
杨宇然[27]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学习倦怠与自尊存在联系,外显自尊和学习倦怠感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之间呈现出相互作用的关系。
倦怠感高的学生内隐自尊水平低,而低倦怠的学生内隐自尊水平高。
江耀强[28]研究表明:1.自尊感水平与学业成就和行为表现存在高相关。
对自己整体感到满意、自信的,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觉得自己是一个处于安全的、支持的环境,有家庭温暖,可与亲友自由交往,体格健全健康,有生活目标,并对自己的学业有满足感、成功感的学生,他们的学业成就普遍都较高。
2.自尊感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
自尊感低落导致学业成就地下和导致行为偏差,学习受挫或学习困难也是导致自尊感低落的原因。
(三)社会支持与自尊关系的研究
社会支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当个人在面临困难或威胁时,这种联系可以为个体提供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是心理社会压力与心理障碍之间的中介因素之一。
彭欣[29]等人对大学生的自尊研究发现,自尊与社会支持中的利用度有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存在关系。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自尊与社会支持具有某种程度上的正相关关系。
一般来说,提供和接受的社会支持越高,自尊水平也会越高。
(四)个人因素与自尊关系的研究
张春妹[30]等通过对中学生的研究发现,不同自尊水平的中学生在人格各维度上都具有显著差异,高自尊的学生更外向、宜人、谨慎、情绪更稳定,对经济更开放。
情绪性、开放性和外向性与自尊的相关都比较高,宜人性和谨慎性与自尊有较弱的正相关。
男女中学生、中学各年级学生的自尊都主要受到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的影响,但是在影响中学生自尊的其他人格特点上男女生之间和不同年级之间稍有不同。
蔡溢、许明智[31]等通过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神经质是影响大学生自尊状况的首要因素,内外向、积极应对与自尊总分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而神经质、焦虑、抑郁与
自尊总分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这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成果一致。
抑郁是一种消极的心境,对自我形成一种负性的评价,它的认知倾向与低自尊十分相似。
四、内隐自尊的研究
Greenwald与Banaji于1995年在《内隐社会认知:态度、自尊与刻板印象》一文中正式提出了内隐自尊( Imp licit self - esteem)的概念,他们将内隐自尊作为重要的内隐社会认知概念加以阐述。
所谓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个体虽然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如用自我报告法和内省法) ,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了影响[ 32]。
而内隐自尊一般被认为是个体对自我相关或不相关的事物作出评价时,通过内省获得的一种过去自我态度的无意识效应。
因此,研究者通常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对自尊加以测量,相对于内隐自尊而言,经过大脑意识思考的、相对受控制的、以自我报告方式所测出的自尊就是外显自尊。
内隐自尊对人的自我认知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如有的人自卑、有的人自信,主要就是由其内在的自我图式决定的[ 33]。
内隐自尊的提出使人们对自尊的理解由意识层面深入到无意识层面。
内隐自尊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国内外心理学者的共同关注,成为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近几年,国内关于内隐自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内隐自尊的稳定性、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内隐自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以及内隐自尊的ERP研究等方面。
(一)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关系的研究
随着内隐自尊的提出,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与其外显自尊的关系。
Greenwald和Famham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对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了二者是相对独立的,同时又存在低的正相关[34]。
但是我们知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由于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个体对自我的评价低于西方个体的自我评价[35]。
但是我们知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对自我的评价存在着差异,有研究表明:由于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个体对自我的评价低于西方个体的自我评价。
那么,东方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关系又如何呢? 国内学者蔡华俭[36 ]在2003年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内隐自尊进行了研究和测量,同时还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对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结
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方文化下内隐自尊是存在的,个体无意识中对自我持有一种积极的评价,但强度不如西方个体。
这可能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所导致的。
同时,研究还得出: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不同结构,二者间仅存在低的正相关。
同样,王登峰等国内其他学者[37 ]以我国大学生为被试,也得出相同的结论,结果倾向于支持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相对独立结构的假说。
常丽和杜建政在2007年的研究中[ 38 ],对自尊的内隐性进行了再证明。
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测量了被试的内隐自尊,并通过操纵被试在不同的认知负荷条件下进行外显自我评价来考察外显自我评价和内隐自尊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在低认知负荷条件下进行外显自我评价时,外显自我评价和内隐自尊没有表现出一致性;在高认知负荷条件下进行外显自我评价时,外显自我评价和内隐自尊表现出一致性。
研究再次验证了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
杨福义和梁宁建[ 39]从多重内隐测量的视角对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该研究以102名大学生为被试,从多重内隐测量的视角出发,运用内隐联想测验( IAT) 、Go /No - go联想任务(GNAT)和外部情绪性Simon任务(EAST)三种实验程序对内隐自尊及其特性进行了测量和研究,同时
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对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结构关系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是分离的结构,两者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自我评价系统,支持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两维结构说。
并且研究认为双重态度模型和信息加工双过程模型两种理论模型都可以解释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现象。
(二)内隐自尊的稳定性研究
一般而言,内隐自尊作为一种内隐态度,一经形成便相对稳定。
但国外的一些研究发现[41- 42]:内隐自尊具有不稳定性且与情绪相关。
国内学者蔡华俭、杨治良[ 43 ]以瑞文智力测验为成败操纵任务,对成败操纵前后、接受成功反馈和失败反馈的个体在内隐联想测验中的反应以及其内隐自尊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与国外相同的研究结论,即内隐自尊易受即时的关于自我的情绪体验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当个体兴奋水平、情绪唤醒水平较高,动机较为强烈时,内隐自尊作用将受到抑制。
席明静[ 44]在2005年的一项研究中,通过失败反馈任务探讨抑郁症患者内隐自尊的稳定性。
研究发现,抑郁患者的内隐自尊不稳定,容易受失败反馈的影响,而正常人的内隐自尊比较稳定。
研究认为,内隐自尊高于外显自尊的倾向和不稳定的自尊是抑郁症患者的特征,也可能是抑郁症发作的易感
因素。
(三)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尊。
一般认为,自尊水平较高的个体表现出较低的焦虑水平、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个体的外显自尊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好。
一些研究者认为[45 ] ,自尊是个体适应社会文化情景的重要心理机制,它能够调节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一定情景下起到缓冲焦虑的作用。
国内的一些研究也发现,青少年较高的自尊水平有利于他们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心境,减少挫折后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性和精神病性等反应。
为了完整地考察自尊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王登峰等[ 46 ]以49名大学生被试,参加实验和问卷研究。
所有被试填答了Rosenberg自尊量表和SCL - 90症状自评量表,同时使用内隐联结测验测量被试的内隐自尊。
结果显示,外显自尊水平与SCL - 90各项指标以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而内隐自尊指标与SCL - 90各单项以及总分无显著相关。
可见,个体的外显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状态紧密相关,而内隐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状态的关系不显著,结果再次证实了外显自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积极的。
蔡华俭[ 47 ]在研究中考察了内隐自尊与抑郁之间的关系。
研究先通过大
规模测试筛选出抑郁状态组,再把抑郁状态组和正常组被试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分别进行测量,并对二者及其关系进行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状态下个体外显自尊水平显著地低于正常个体,对处于抑郁状态的个体而言,有内隐自尊高于外显自尊的倾向,对于正常个体而言,外显自尊高于内隐自尊的倾向。
抑郁状态的个体外显自尊水平低于正常个体,在内隐自尊上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状况显著不同。
(四)内隐自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自尊被认为与人格特质存在紧密的联系,
Rob2ins等[ 48 ]通过大样本的调查发现,自尊水平与情绪稳定性( Emotional stability)高相关,与外向( Extro2version)和公正严谨性(Conscientiousness)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 与愉悦性(Agreeableness) 和开放性(Openness)存在较低的相关。
由于内隐自尊的提出,许多学者开始探讨人格特质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关系。
国内学者周帆与王登峰[ 49]在2005年的研究中,探讨了中国文化下个体人格特质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关系,研究采用王登峰等编制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对被试的人格特质进行测量,该量表是依照词汇学假设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