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进行课堂研究性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课堂研究性学习
【摘要】怎样把常态的语文课堂学习强化为研究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形成课堂问题中心,养成问题辨析的习惯,培养分析问题的本领。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贯穿于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之中的,课堂学习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阵地,因此,研究性学习,也必须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离开了课堂这一阵地,研究性学习就没有生命力,就没有立足点,就是一句空话。怎样把常态的课堂学习强化为研究性学习呢?
一、形成课堂问题中心
以前的课堂教学是师讲生听,这自然没有什么研究可言。目前,课堂教学比较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但基本上还停留在问题设计与解答阶段,即教师备课精心设计几个与课文理解相关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考,逐一解答。弊病是问题过多过杂,一堂课下来十几个问题,铺天盖地,实际上,很多学生还是处在问题轰炸的变动之境。如:有一次,我教《曹刿论战》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对照注释已经预习了《曹刿论战》,我认为,曹刿是一个杰出的富有远谋的军事家,在齐鲁长勺之战中他充分调动、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战争致胜因素,并极力肯定了“人和”这一因素。请大家研读课文,证明我的看法。检索目标集中单一,牵涉内容却是全文。学生循此问题,查看注释,圈点勾画,摘抄词句,互相讨论,终于找到了克敌制胜的三大要素的具体表现:人和——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地利——战场选在鲁国境内长勺,利于攻守;天时——善于把握战机,反攻选在“彼竭我盈”之时,追击选在敌军“辙乱旗靡”之时。大家体会到了曹刿是一个富有政治远见和指挥才能的军事家。短文精致,切实而深刻,并力求当堂背诵部分段落,省时而高效。到此,我以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还没有发挥到位,它还对学生产生了隐性影响和暗示作用,在此后的课文学习中,学生养成了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此,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
二、养成问题辨析的习惯
课堂教学注重启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缺少“问题辨析”一环,很值得纠正。经常见到的情况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请某位学生回答;回答错了,再请一位,直至回答正确为止。这样教,目的是为了求取答案;有的老师上公开课,怕时间不够,恨不得学生立即做出正确回答,甚至事先准备,让学生知道答案。显然,这不是着眼于学生“学”,而是为了教师的“教”。如果我们重视“问题辨析”这一重要环节,效果就有质的不同。一个问题提出来,学生讲错了,是很正常的,问题是要让这个学生和其他同学明白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错,如何纠正。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花时间的,但我感到,宁可放弃一些“问题”也要强化“辨析”。例如:我教《范进中举》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一个问题:“我们自己眼中的范进是什
么样的人呢?”大多数学生认为范进只是一个被科举制度毒害了的考试机器,“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时,一位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范进“有用”,他见了张举人能应对自如,而他那位“正经有脸面”的丈人吓得“躲进女儿房里”,可见范进书没“白读”。又有一位学生补充说范进还很会“来事”,最后在拿钱感谢岳父时不说还剩四十多两而说还有“几两”就很能说明范进的“智商”和心机。如果按常规教法,此时到了教师表态的时候了,讲讲自己的看法就可以收场。仔细推敲,这里隐藏了一个十分难得的理解与辨析的契机。我对学生说:“范进没用,对不对?”对的,因为他们能从课文中找出事实根据,范进作为一家之主,竟然常让家里人挨饿,自己穷得连上京赶考的路费都没有,周围的人都瞧不起他。而接下来两位同学的说法也很有道理,这两位学生能紧贴人物,分析出了复杂的人、立体的人,我表扬了他们的细心和善动脑筋。这样辨析的好处是什么呢?(1)促进学生对文章作更深层的理解,寻找事实根据的视野更开阔一些;(2)学会分析众多观点的合理成分和缺陷所在,吸取别人思考的长处;(3)不简单肯定也不简单否定,尽可能想办法完善别人的观点或者沿着别人思考的路再往前走几步。这三条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应有素质。课堂上抓住例子作出示范,学生在课下自己研究时,就能慎重对待所收集的材料,就能知道补充什么,纠正什么,发展什么。中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不可能有填补空白式的成果,大多是综合多种意见,选定一种并阐述理由。而要学会辨析,就必须在课堂上经受磨练。
三、培养分析问题的本领
中学生对问题的讨论笼统居多,在陈述理由时很少有同时摆出一二三四条的情况。原因有二:一是对问题的认识还不深透,理解还不全面;二是不知道把一个中心话题分成若干方面来说,缺少分析的本领。怎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本领呢?我认为要抓单项问题的分解训练。单项问题不同于一个课题,它是十分具体的,切口又是很小的,回答起来很可能用一二句话表述即可。这样的问题有分解的可能吗?当然有。只要抓住“回答语言”中的几个不同要素就可以展开。比如:朱自清《春》中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问学生,这句话写得好,好在哪里?恰当的分析应从四方面入手:(1)写雨丝形态—像牛毛,像花针;(2)写眼前一片雨丝的状态——密密地斜织着;(3)写微风—斜;(4)写雨的动态—织。引导学生这样分析,也许有些琐屑,但对于养成分析的习惯,知道分析的套路是很有效果的。有人说,这是读书读得细,其实不然,不是读得细,而是思考得细。没有精细思考的习惯,是读不细的。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多一些主动探究的机会,少一些喋喋不休的讲解,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1998
[2]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3]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