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的精神分析学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康---三个级别的划分
无意识研究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弗洛伊德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如果把意识看成是海面上的冰山,那么无意识相当于广阔的大海,意识只是水面上显露的部分,无意识则是无限深沉的水。

在拉康之前,荣格和弗莱用“科学方法”探索无意识的秘密,可以说是各有建树。

荣格用人类学方式建立了“集体无意识”概念,已经提出无意识中存在着一些得之于遗传的原型,可以用来分析无意识。

弗莱则以“神话原型”的结构分析无意识,重点在文学作品中的意向的解读。

他们两人的得与失均已为拉康提供经验,拉康所采用的是与他们不同的,更具有现代科学性质的方法。

这就决定了拉康对于无意识构成与运作有了动力性结构与生成性级别划分的新系统。

在说明了无意识是他人的话语的特性以后,拉康用无意识三个级别来表示它的生成性和建筑性。

1953年拉康在一次研究班讲演中指出:“想象、象征与实在是人类现实性的三大领域。

这是他第一次明确提出想象、象征与实在三个级别。

级的提出
在介绍拉康的无意识三个级别之前,我认为有必要解释一下:”级”的概念。

“级”,order,也有人译作“界”,“等”或其他词,这是拉康苦心孤诣的理论创造。

从本体来说它是对于无意识的一个度量指标,它表示无意识的结构性和在不同阶段的差异。

因为首先它可以显示无意识的发生性序列,有水平的区别。

想象级—符号级—现实级的水平提高,就像学生从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升高一样,是层次的变化。

虽然不是简单的升攀,但显然不能否认含有这种意义。

级的互相转化是结构的特性,拉康的三个级的概念之间也存在这种转换的特性,转换是要靠动力的推移才能发生,弗洛伊德用力比多作为动力源,使他的人格结构发生转换。

拉康改变了这一格局,用“要求”代替了“欲望”,产生了复杂的结构转换。

作为无意识解析的中心概念,“级”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或者是弗莱的“神话原型”等概念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荣格和弗莱的理论中都有结构的成分,但是他们的中心概念仍然是一种对无意识的形象化,以一种象征类型来代表无意识。

而经过拉康精心设计的“级”概念本身是一个抽象以后的范畴,有数学、逻辑学等方面的加工,这就使它有公式或原理的性质,可以供精神分析学家或是女权主义理论家运用它来分析各种心理现象,具有普遍性。

这一范畴的运用,改变了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理论运用的被动局面,用无意识的象征来分析和批评文化心理,他们大多数是一种象征式的批评,不分对象的运用象征,已经使这种方法的弊端充分暴露。

鲁迅曾经抨击过这种批评的庸俗和肤浅,说人们看到马路上的电线杆子并不会因为他的翘挺而联想到男性生殖器,就是讽刺这种象征手法的滥用。

美国学者里恩.艾德尔则更进一步指出:弗洛伊德学说中那种一成不变,僵化地应用象征的方法已经遭到很多批评。

大多数搞文学研究的人都懂得,虽然象征性是普遍性的,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它都可以有特殊的联想意义。

拉康的三个级别的结构改变了象征类比的方式,构成了一个动态的批评模式,使人耳目一新,也使精神分析批评摆脱了过去的简单的象征和类比模式,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

1、想象级
拉康的想象级首先是与“形象的形成”观念紧密结合的,他把想象级看作是一个发生过程,通过镜子及前镜子阶段生动的表达出来了。

在镜子阶段,也就是从出生6个月开始,儿童从镜子中认出自己的影响,对于拉康来说,这就是想象活动的开始,想象的进程是先出现形象,再发展为理智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柯勒的试验证明,黑猩猩与儿童都会对镜子中自己的映像产生反应,但两者的反应大不相同,黑猩猩看到影像没有实际用途就会感到失望,没有引起它的思维性质的表现。

儿童却不一样,他会惊喜的发出欢呼,手舞足蹈,这是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不同。

镜像对于
其他高级动物并没有像对于人类那样的作用,对于人类,影像起了启发思维的作用,认识作用就表现在对这种“对于整个状态结构的突然的知觉,这是结构的顿悟。

”对于拉康而言,这个过程是儿童从镜像中看到自己所产生的身份认同,产生了符号原型。

“我”的一种最初形式在这个原型中诞生。

经过镜子阶段,儿童心理中原本破碎的影像为镜子中和谐的自我形象所替代,从而取得自我认证。

这一过程的性质在拉康看来只是形象的假象,还不具有真实的意义,因为它仍然是自我的想象,并未经过符号与现实检验,主体只有形象的认同,不具有现实意义。

在生理方面,儿童还不会说话,没有符号的认同也就没有得到文化的同化。

这样一来,镜中映像虽然能令儿童欢欣鼓舞,但它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假象,是一个偶像而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想象级是人的主观性的领域,它在主体的个体历史的基础上形成,是我们的文化环境使个体形成其特征的所有一切。

想象级不受现实原则支配,而是遵循着视觉的或虚幻的逻辑。

想象级是“妄想功能”、不现实的幻想综合。

它执行着类似弗洛伊德的“自我”的功能,是个体保持平衡、进行自我防御的手段。

想象界可以在精神分析揭示无意识过程时被把握。

想象级既是一个阶段又是一个过程,它诞生于镜像阶段并发展进入象征级,与之继续在一起。

象征级对它具有组织和指向作用。

2、象征级(或符号级)
50年代初,拉康受索绪尔和列维一斯特劳斯及雅各布森等人的影响,把研究的重心从镜像转移到言语活动,从而提出了象征界的概念。

按照莱麦尔的解释,拉康所谓的象征界包括三类秩序:逻辑一数学、言、社会与文化的象征现象。

拉康更为强调后两种秩序。

他认为象征界是由想象的主体向真实的主体的过渡。

幼儿大约在3—4岁左右,随着语言的获得,意识到自我、他者与外界的区别,进入象征界,并通过言语活动表达其欲望和情感。

幼儿在象征界获得主体性。

拉康指出,语言是先于主体的一种存在。

主体的确立过程就是掌握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逐渐将儿童引进社会文化关系之中。

拉康强调,人类主体通过语言而形成,主体是言语的主体和面对语言的主体。

言语活动的本质特征就是对话性,它包含着说者与听者。

他认为,言语不仅是信息的综合者,而且在说者与听者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言语始终是主体间的契约”。

根据认识的辩证法,主体的存在必须依赖于其他主体对他的认识。

同样道理,儿童要在家庭、社会中确立其主体地位,必须依赖于父亲、母亲及他人对他的地位的确认。

最初,儿童缺乏自己的主体位置,在父母的语言交往中,婴儿只是一个“他”,然后,这个“他”获得了父母的命名,有了自己的名字。

这还不够,儿童必须通过自己对语言的掌握,才能将自己投入语言交际的网络,才能获得“我”的概念。

只有如此,它才能取得自己的主体位置,并值得父亲、母亲、自己在家庭中各自所占有的地位。

从语言学的角度而言,代词“我”是个人身份的一种标志。

当儿童能够说出“我”这个词时,便证明他已确立了自身的主体性。

但是,如果没有“我”的对立面——“你”、“他”、“她”的存在,也就不会有“我”这个位置。

就如同没有男性也就没有女性一样。

主体必须掌握“我”、“你”、“他”的辩证法,必须明白“我”永远只能相对于“我”以外的成分才能存在。

语言产生了“我”,语言创造了人的主体性。

进入象征秩序的同时,个体自身也被语言异化了。

语言导致了三种异化结果:1.个体自己的符号化;2.作为说话主体的“我”和句子中作为主语的“我”的分裂:3.无意识经验秩序的产生。

语言既是我们表述生活经验和进行思考的工具,也使我们不断“压抑”着自己的生活经历,使思维与我们的生活经验分歧越来越大。

语言的介入,实际上等于消灭了自身和自身之间的直接关系,而在语言中建立了一个理想的“我”,主体将自己从语言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过程同时也是无意识的形成过程。

从拉康关于象征级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主体在象征级中的意义,一方面是主体与他者的认识关系,另一方面在语言这一自主性的结构中主体会脱离能指链,而成为飘浮的能指。

就这一意义而言,主体实际上被取消或主体已“死”了。

这正是拉康结构主义的反人道主义倾向的表现,也是他向解构主义转变的一个重要特征。

3、现实级
在拉康关于主体三层结构的论述中,现实级是定义得最模糊和最难把握的秩序。

因为现实界是绝对阻抗象征化的。

它不属于言语活动,因此它是难以表达、不能言说的,似乎是超越于主体之外的一个领域。

现实界不同于客观现实,它是一种脱离语言的主观现实。

它处于知的彼岸,在精神分析会谈中也几乎觉察不到,因而拉康把它排除在科学研究的范围之外。

除此之外,拉康还强调,现实界尽管处于语言作用之外,与象征界格格不人,但是它起着一种十分特殊的作用,即产生欲望对象。

现实界是欲望的来源,它是永远“在场”的或永远“在这罩”,它是一种生活机能,是主体支配不了的一种动力。

现实界就是这样一个秩序:“在那里主体遇到了难以表达的愉悦和死亡”。

因而就其作用而言,现实界恰似弗洛伊德之“本我”,是本能欲望的范畴,是无意识的界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