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神经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神经系统

西医综合考试大纲本章节部分: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4.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5.神经递质的鉴定,神经调质的概念和调制作用,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6.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控制,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7.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

8.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9.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0.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调节,情绪生理反应。

11.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12.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

知识概要: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

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

神经纤维主要指轴突

突出小体可释放神经递质

接受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①完整性:神经纤维只有在其结构和功能上都完整时才能传导兴奋

②绝缘性:神经干中各纤维间互不干扰,但可受内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根据电生理特性分:多用于传出神经分类

A类(有髓):α:初级肌梭传入纤维,支配梭外肌的传出纤维

本体感觉、躯体运动

传导速度最快

β:皮肤触压觉传入纤维

γ:支配梭内肌的传出纤维(使其收缩)

δ:皮肤痛温觉传入纤维

B类(有髓):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传导速度最慢

根据直径分:多用于传入神经纤维分类

Ⅰ类:相当于Aα,传导速度最快

Ⅰa:肌梭的传入纤维

Ⅰb:腱器官的传入纤维

Ⅱ类:皮肤的机械感受器传入纤维(触压、振动觉)

Ⅲ类:皮肤痛温觉、肌肉深部压觉传入纤维

Ⅳ类:无髓的痛觉、温觉、机械感受器传入纤维

轴突内的轴浆是经常流动的

轴浆运输分为顺向运输和逆向运输,以顺向运输为主

速度:顺向轴浆运输>逆向轴浆运输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神经营养性作用:是指神经对所支配的组织除发挥调节作用外,神经末梢还释放一些营养性因子,后者可调节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当神经被切断后表现为肌肉

逐渐萎缩

依靠神经末梢对支配组织经常性释放某些营养因子实现

不能被局部麻醉药阻断

不易被察觉,但当神经被切断后可明显表现出来

(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坏死)

神经生长因子(NGF):由神经纤维所支配的组织产生

神经末梢可摄取NGF对神经元起营养作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

有突触,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

存在缝隙连接(这是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相同点)

不产生动作电位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①支持作用

②修复和再生作用

③营养作用:产生神经营养因子

④参与某些活性物质的代谢: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

⑤绝缘和屏障作用

3.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经典的突触传递:属定向突触

不同的突触内所含突触囊泡的大小和形态不完全相同:①小而清亮透明的

囊泡,内含ACh②小而具有致密中心的囊泡,内含儿茶酚胺类递质

活化区:位于前膜上对应于后膜受体的位置,在其后膜上存在相应的特异性

突触前神经元末梢Na、K、Cl-的通透性增大,尤其是Na+

具有局部兴奋的性质,可随突触前递质的释放量↑而加大

快EPSP:因Na+内流↑

慢EPSP:因K+电导↓

快IPSP:因Cl-电导↑

慢IPSP:因K+电导↑

AP首发部位

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4.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

非定向突触传递(或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递质的释放与神经末梢的曲张体有关

常见部位:单胺类神经纤维末梢

支配平滑肌和心肌的交感节后(NE)

黑质中的多巴胺能纤维

中枢内5-HT能纤维

非定向突触传递的特点:①无特化的突触前膜和后膜

②作用部位较分散且不一一对应

③递质扩散距离较远,且远近不等;突触传递时间较长,且长短不一

④存在于中枢和外周

电突触传递

电突触是细胞间的通道

结构基础:缝隙连接

允许带点小离子和其他小分子通过

突触间隙:2~3nm,较化学性突触窄

双向传递

传递速度快(因突出前、后膜阻抗较低),因而突触延搁较短

可促进神经元的同步电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