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曹学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回顾---心肺复苏(2005)操作程
序
判 断意识 :轻拍、重唤 立即呼救(启动EMSS:急诊医疗服务
体系) 放置CPR体位 开放气道(A) 人工呼吸(B) 胸外按压(C) 电除颤(D)
心肺复苏(2010)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 为“至少100次/min”
复苏时应注意多按压、少通气。援救者一旦为患 者建立了可靠的通气道,则应立即进行持续胸 部按压,不应中断按压来进行通气。在基本生 命支持(BLS)阶段,为减少因通气而中断按 压的次数,胸部按压/通气比率应至少30:2。 因为即使在最佳状况下,CPR产生的心输出量 也小于正常值的20%,且每次正压通气时的心、 脑血流量立即减少。此外,尽管每分钟通气量 小于正常,但患者肺气体交换相对充分,这是 由于患者肺血流严重降低,而肺泡通气/血流 比值相对正常所致。
仰头抬颏法(head tilt-chin lift)
八 人工呼吸:用视、听、
感觉判断患者有无呼吸5~10 秒;如无呼吸,立即使用简 易呼吸器、面罩通气二次, 并可看到胸部起伏。
人工通气时观察胸廓起伏
人工呼吸
(九)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 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 有呼吸、脉搏,立即指示助手迅速 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P导联监 护位置,选手安放除颤电极板显示 心律为“室颤”,进行电除颤。
按压部位 在胸骨中下1/3处
即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按压姿势
按压时观察患者面色
六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 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 30:2。
七 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有 无异物,压额抬颏一只手立 掌压额,另一只手食指和中 指放在下颏中点旁1-2厘米处, 使患者头后仰至下颌骨延线 与地面垂直。
开放气道
十)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 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 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 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两块 电极板上。
十一 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 安放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 缘上胸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 电极板上缘放在左下胸、乳头左 侧,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并 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仍为室颤心 律。
简化了BLS程序,删除了“看、听和感觉”程 序节省时间。强调对无意识、无呼吸或异常呼 吸(如喘息样呼吸)的成人患者快速激活急救 反应系统,即刻胸外按压。
鼓励未受过培训的救援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 CPR。并接受调度员的电话指导。
确保实施高质量CPR越来越受关注。正确胸外 按压频率和深度(至少5cm),保证胸廓每次 按压后完全回弹,重点强调减少按压中断、避 免过度通气。
十二)选手指示助手充Baidu Nhomakorabea200焦耳, 助手按动除颤器充电按钮,使除颤 器充电(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 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 波用150~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 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
十三)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 与患者接触(观察自己、观察助手、 观察周围人,大声说“旁人离开”。
不足50%的心脏骤停者能得到在场目击者所施 CPR。其原因很多,但其中之一是ABC的顺序, 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对救援者开始做最为困难。 开始就胸外按压可使更多心脏骤停者得到CPR, 特别对不能或不愿予人工通气者至少会实施胸 外按压。
多数院前心脏骤停患者无法在早期开始4分钟内 接受治疗。在早期需要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来 产生血流,为细胞膜提供生成有效节律所需的 部分能量。若呼叫救助4~5分钟后急救医务人 员才能到达,电击前先做CPR可改善患者生存 率。若5分钟内开始除颤,则患者生存率无显 著差异。若呼叫救助5分钟后救护车才能到达, 先接受CPR患者的生存率和出院率能提高5倍 (22%对4%)。
一 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二 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 者,确认意识丧失
三 启动急救反应程序,请助手准备除 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
四 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 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 跪地,双膝与肩同宽,头侧膝 部外缘与患者肩头平齐。
五 建立人工循环
在操作者一侧检查有无颈动脉搏 动5-10秒;保持气道开放位置, 食指、中指从下颏中点滑至甲状 软骨后旁开1-2厘米,在胸锁乳突 肌与喉结中间凹陷处检查;如无 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2010)
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 持 (ACLS)程序图
2010年AHA(美国心脏学会)的CPR和ECC (心血管急救)指南最新发生变化是将成人和 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BLS中“ABC”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步骤更 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 吸)。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 间,这一步骤顺序变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学习心 肺复苏术。指南推荐变化的理由如下:
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 ,据报 告所有年龄心脏骤停者CPR存活率 最高均属被目击的室颤(VF)或无脉 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这 些患者CPR早期最关键要素是胸外 按压和电除颤。
按ABC顺序,现场急救者开放气道、口对口呼 吸、放置防护隔膜或其他通气设备会导致胸外 按压延误。通过改变顺序,使胸外按压开始的 更快,至胸外按压第一组完成(30次按压约 18秒即完成),因通气延迟时间最少。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 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
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 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开放气 道和人工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心肺复苏(2010)
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颈动脉搏动检查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双手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 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 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4.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 ; 5.按压深度至少5cm,每次按压后胸廓
完全弹回,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比为1:1。
回顾---心肺复苏(2005)操作程
序
判 断意识 :轻拍、重唤 立即呼救(启动EMSS:急诊医疗服务
体系) 放置CPR体位 开放气道(A) 人工呼吸(B) 胸外按压(C) 电除颤(D)
心肺复苏(2010)几个数字的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 为“至少100次/min”
复苏时应注意多按压、少通气。援救者一旦为患 者建立了可靠的通气道,则应立即进行持续胸 部按压,不应中断按压来进行通气。在基本生 命支持(BLS)阶段,为减少因通气而中断按 压的次数,胸部按压/通气比率应至少30:2。 因为即使在最佳状况下,CPR产生的心输出量 也小于正常值的20%,且每次正压通气时的心、 脑血流量立即减少。此外,尽管每分钟通气量 小于正常,但患者肺气体交换相对充分,这是 由于患者肺血流严重降低,而肺泡通气/血流 比值相对正常所致。
仰头抬颏法(head tilt-chin lift)
八 人工呼吸:用视、听、
感觉判断患者有无呼吸5~10 秒;如无呼吸,立即使用简 易呼吸器、面罩通气二次, 并可看到胸部起伏。
人工通气时观察胸廓起伏
人工呼吸
(九)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 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 有呼吸、脉搏,立即指示助手迅速 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P导联监 护位置,选手安放除颤电极板显示 心律为“室颤”,进行电除颤。
按压部位 在胸骨中下1/3处
即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按压姿势
按压时观察患者面色
六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 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 30:2。
七 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有 无异物,压额抬颏一只手立 掌压额,另一只手食指和中 指放在下颏中点旁1-2厘米处, 使患者头后仰至下颌骨延线 与地面垂直。
开放气道
十)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 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 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 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两块 电极板上。
十一 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 安放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 缘上胸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 电极板上缘放在左下胸、乳头左 侧,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并 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仍为室颤心 律。
简化了BLS程序,删除了“看、听和感觉”程 序节省时间。强调对无意识、无呼吸或异常呼 吸(如喘息样呼吸)的成人患者快速激活急救 反应系统,即刻胸外按压。
鼓励未受过培训的救援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 CPR。并接受调度员的电话指导。
确保实施高质量CPR越来越受关注。正确胸外 按压频率和深度(至少5cm),保证胸廓每次 按压后完全回弹,重点强调减少按压中断、避 免过度通气。
十二)选手指示助手充Baidu Nhomakorabea200焦耳, 助手按动除颤器充电按钮,使除颤 器充电(单相波除颤用360J,直线 双相波用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 波用150~200J。若操作者对除颤仪 不熟悉,除颤能量选择200J
十三)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 与患者接触(观察自己、观察助手、 观察周围人,大声说“旁人离开”。
不足50%的心脏骤停者能得到在场目击者所施 CPR。其原因很多,但其中之一是ABC的顺序, 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对救援者开始做最为困难。 开始就胸外按压可使更多心脏骤停者得到CPR, 特别对不能或不愿予人工通气者至少会实施胸 外按压。
多数院前心脏骤停患者无法在早期开始4分钟内 接受治疗。在早期需要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来 产生血流,为细胞膜提供生成有效节律所需的 部分能量。若呼叫救助4~5分钟后急救医务人 员才能到达,电击前先做CPR可改善患者生存 率。若5分钟内开始除颤,则患者生存率无显 著差异。若呼叫救助5分钟后救护车才能到达, 先接受CPR患者的生存率和出院率能提高5倍 (22%对4%)。
一 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二 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 者,确认意识丧失
三 启动急救反应程序,请助手准备除 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
四 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 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 跪地,双膝与肩同宽,头侧膝 部外缘与患者肩头平齐。
五 建立人工循环
在操作者一侧检查有无颈动脉搏 动5-10秒;保持气道开放位置, 食指、中指从下颏中点滑至甲状 软骨后旁开1-2厘米,在胸锁乳突 肌与喉结中间凹陷处检查;如无 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2010)
整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 持 (ACLS)程序图
2010年AHA(美国心脏学会)的CPR和ECC (心血管急救)指南最新发生变化是将成人和 儿童患者(不包括新生儿)BLS中“ABC”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的步骤更 改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 吸)。其重要性是减少开始首次胸外按压的时 间,这一步骤顺序变化需要所有人重新学习心 肺复苏术。指南推荐变化的理由如下:
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 ,据报 告所有年龄心脏骤停者CPR存活率 最高均属被目击的室颤(VF)或无脉 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这 些患者CPR早期最关键要素是胸外 按压和电除颤。
按ABC顺序,现场急救者开放气道、口对口呼 吸、放置防护隔膜或其他通气设备会导致胸外 按压延误。通过改变顺序,使胸外按压开始的 更快,至胸外按压第一组完成(30次按压约 18秒即完成),因通气延迟时间最少。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 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
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 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开放气 道和人工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心肺复苏(2010)
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颈动脉搏动检查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双手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 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 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4.按压频率至少100次/min ; 5.按压深度至少5cm,每次按压后胸廓
完全弹回,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比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