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畜禽副产物加工利用及其产品开发

合集下载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教案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教案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教案第一章:畜禽副产物的概念与分类1.1 畜禽副产物的定义1.2 畜禽副产物的分类1.3 畜禽副产物的来源与特点第二章:畜禽副产物的营养价值与利用价值2.1 畜禽副产物的营养价值2.2 畜禽副产物的利用价值2.3 畜禽副产物的市场前景第三章:畜禽副产物的加工技术3.1 畜禽副产物的预处理技术3.2 畜禽副产物的加工方法3.3 畜禽副产物的产品质量与标准第四章:畜禽副产物的利用途径4.1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4.2 饲料工业中的应用4.3 制药工业中的应用4.4 生物化工中的应用第五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实例分析5.1 实例一:动物骨头的利用5.2 实例二:动物血液的利用5.3 实例三:动物皮毛的利用5.4 实例四:动物内脏的利用5.5 实例五:动物尾部的利用第六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法规与标准6.1 我国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6.2 畜禽副产物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6.3 国际上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法规与标准比较第七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7.1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对环境的影响7.2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环保技术7.3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八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8.1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成本效益分析8.2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市场分析8.3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投资与风险评估第九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与技术创新9.1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9.2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9.3 未来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第十章: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案例研究10.1 国内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成功案例10.2 国外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成功案例10.3 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案例的分析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畜禽副产物的概念与分类解析:理解畜禽副产物的定义及其分类对于后续的利用和加工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性。

副产物的定义需要涵盖所有非主要肉类产品的部分,分类则需要明确不同类型副产品的来源和特点。

畜禽骨饲料化利用

畜禽骨饲料化利用

畜禽骨饲料化利用畜禽骨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天然资源,骨中含有许多功能成分,如矿物质元素、氨基酸、骨胶、黏多糖、生长素等都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所需营养保健的精华,其营养保健的功能早已为人们所接受。

我国的畜骨和禽骨资源极为丰富,但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对这一优质营养源的利用较滞后。

除能直接用于日常饮食的腔骨和排骨,以及可用于生产明胶的牛骨有较大市场外,每年大量的畜禽骨骼被丢弃或是加工成附加值很低的初级产品,骨中丰富的蛋白质资源并未被充分利用。

从资源的利用角度来讲,对畜禽骨骼蛋白的利用不足,是对当下能源短缺背景下可利用资源的巨大浪费;从环境的保护角度来讲,因畜禽骨骼富含营养物质,处理不当极易腐败,从而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违背了我国提倡“两型”社会建设的理念。

因此,深度发掘畜禽骨骼资源,有效地提高其骨蛋白质资源利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畜禽骨的来源畜禽骨是肉类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肉类产量逐年递增,其副产物畜禽骨骼的产量也随之迅速增加,每年产生约2000万吨的畜禽骨头,可见我国畜禽骨骼资源十分丰富。

骨占动物体重的10%~20%,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肉类加工副产物。

二、畜禽骨的营养成分1.畜禽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畜禽骨骼作为家畜胴体的重要组成结构,是由海绵状的骨力梁和坚硬的骨板表层组成的,其主要含有骨髓、骨质、骨膜、无机盐和水分等。

其中骨髓、骨质、骨膜构成畜禽骨骼的主体,蛋白质和钙质组成其网状结构,进而形成管状,在管状结构内充满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的骨髓(如软骨素、骨胶原以及磷脂、磷蛋白等)。

一般牛骨的质量占其体质量的15%~20%,猪骨占12%~20%,羊骨占8%~24%,鸡骨占8%~17%。

2.畜禽骨骼的营养价值畜禽骨骼所含营养素非常丰富,可作为重要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来源。

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肉类相似(表4-9),蛋白质的量和质均可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媲美,含有构成蛋白质所有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比例均衡、含量高。

猪肉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价值开发

猪肉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价值开发

猪肉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价值开发猪肉是我国饮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肉类产品之一。

然而,在猪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包括猪骨、猪皮、猪内脏等。

如何对这些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并开发其价值,不仅能够降低资源浪费,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 猪骨的综合利用与价值开发猪骨富含胶原蛋白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价值。

目前,常见的猪骨产品主要包括骨粉、骨胶或骨糖胶等。

骨粉可用于饲料生产,提高动物的骨骼健康;骨胶或骨糖胶可用于食品添加剂,提供口感和稳定性。

此外,猪骨还可提取骨胶原蛋白,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2. 猪皮的综合利用与价值开发猪皮是一种富含胶原蛋白的副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皮革工业。

在食品加工中,猪皮可制作成猪皮薄脆、猪皮冻等美食;在皮革工业中,猪皮可加工成高质量的皮革制品,如鞋、箱包等。

此外,猪皮还可提取胶原蛋白,应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生产。

3. 猪内脏的综合利用与价值开发猪内脏包括猪心、猪肝、猪肺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这些副产品可作为食品原料,制作成各种美味的猪内脏菜肴。

同时,猪内脏还可提取肝素、胆固醇和胰蛋白酶等活性物质,应用于医药、保健品等领域。

4. 其他猪肉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价值开发除了猪骨、猪皮和猪内脏,猪肉加工过程中还会产生其他副产品,如猪血、猪蹄等。

猪血可制作成血肠、血豆腐等食品;猪蹄可制作成猪蹄筋、猪蹄凉皮等传统美食。

这些副产品在食品加工和医药领域都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综合利用和价值开发猪肉加工副产品,不仅可以降低资源浪费,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推动副产品利用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创新;企业可以加强技术研究,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产品;消费者可以增加对副产品的接受度,从而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

在猪肉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价值开发中,我们需要注重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结合。

只有充分发挥副产品的潜力,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三节 家畜副产品

第三节 家畜副产品

5、肠


分小肠和大肠。前者主 要做肠衣,后者是烹调 的主要部分,又叫肥肠。 用途:卤、熘、烧、炒、 煨、炖、焖、酱等。
九 转 大 肠
五 香 驴 板 肠
6、肺须加工干净。用水冲 洗。 食疗:入肺 经。
甘、微寒、无毒.清热润肺 适合肺虚咳嗽, 肺虚咯血, 久 咳不止, 痰浓气臭

8、舌




又名口条、猪舌头。 猪舌肉质坚实,无骨,无筋膜、韧带,熟后无纤维质感。 营养价值 猪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烟酸、铁、硒等营养元素,有滋阴润燥的功 效。 适用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 用法用量 猪舌可用于酱、烧、烩,如“酱猪舌”、“红烧舌片”、“烧杂烩”等。某些市 场卖的舌头立即可食,但生的、烟熏的或粗盐腌的舌头常买到,煮后不论热用冷 食、加不加调味料都不错。盐腌舌头通常是挤过汁的煮熟切片,一般采冷食,生 舌头可加葡萄酒温煮,或水煮后添各类配饰上桌。 食用功效 猪舌性平味甘、咸;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二、家畜副产品的种类

(一)内脏副产品 1、心
是由心肌组织构成的中空器官。爆、炒、 卤、酱等。注意保持水分,用蛋清上浆、 过油、旺火急炒。 自古即有以脏补脏以心补心的说法,猪心 能补心,治疗心悸、心跳、怔忡。 临床有关资料说明,许多心脏疾患与 心肌的活动力正常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猪心虽不能完全改善心脏器质性病 变,但可以增强心肌营养,有利于功能性 或神经性心脏疾病的痊愈。






羊脑
11、脑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脑髓,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分】每100克约含水分76克,蛋白质11克,脂防11.4克,灰分1.6克;钙 21毫克,磷358毫克,铁6.7毫克,硫胺素0.14毫克,核黄素0.27毫克,尼克酸3.5毫克。 新鲜羊脑,含有丰富的抗坏血酸。 脂肪中包括多种物质,如卵磷脂、脑甙等。 《随息居饮食谱》:治风寒入脑,头疼久不愈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行性与经济效益分析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行性与经济效益分析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行性与经济效益分析引言: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业的发展,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一种环保的处理方式,可有效解决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带来经济效益。

本文将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分析1.废弃物的成分与特性: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包括粪便、尿液以及剩余饲料等。

这些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可作为农业生产中的有机肥料。

2.废弃物处理技术成熟:目前,关于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技术已相对成熟,包括发酵堆肥、厌氧消化、沼气发电等方法。

这些技术都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和能源,实现资源化利用。

3.废弃物处理对环境的影响:畜禽养殖废弃物若不得到合理处理,容易引发水污染、土壤质量恶化等环境问题。

资源化利用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可行性,有机肥料和能源的需求也为其提供了市场空间。

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分析1.有机肥料的市场需求:有机肥料因其环保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特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的青睐。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以转化为有机肥料,满足市场需求,为工厂和农户带来经济效益。

2.沼气发电:废弃物中的有机质可以通过厌氧消化过程转化为沼气,进而发电。

沼气发电不仅可以为养殖场提供可再生能源,还可以将多余的电力出售给电网,带来经济效益。

3.减少废弃物处理成本:通过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可以减少传统处理方法所需的成本。

例如,废弃物发酵堆肥后的有机肥料可以替代化肥,减少农户的投入;同时,废弃物沼气的利用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成本。

4.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成熟度:随着技术的进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设备和技术逐渐成熟并投入市场。

这降低了资源化利用的投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国内外畜禽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利用

国内外畜禽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利用

国内外畜禽副产品加工废弃物利用畜禽副产物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对猪、牛、羊、鸡、鸭、鹅等畜禽的血液、骨、内脏、皮毛、蹄等的进一步综合加工利用,特别是利用畜禽副产品进行生化制药,是与现代生物科技紧密结合的一项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点,已成为畜禽副产品开发的方向,畜禽副产物的深度开发利用产品种类较多。

(—)骨的利用骨在动物体中约占体重的20%~30%,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主要为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

美国、日本等已利用畜禽动物的骨头,制成了新型的美味食品——骨糊肉和骨味系列食品,包括骨松、骨味素、骨味汁、骨味肉等等,刚骨糊肉可制成烧饼、饺子、香肠、肉丸等食品。

以骨粉为原料产品有补钙肽糜、骨粉方便面、高钙面条等;骨脂加工成肥皂、香皂、日用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骨胶医药上用来制丸剂、胶囊,食品上用来制肉冻、酱类及软糖等,还可作微生物的培养基及照相用以及制造膏药、复写纸、木器粘合剂、织物糊粘等;以骨泥为原料的骨类食品有骨泥饼干,寓钙米粉等,还可制作肉丸、肉馅、灌制肉肠及汤圆.另外,新鲜肉泥可炒制成骨泥松。

(二)血液的利用畜禽血含有12%左右的蛋白质及各种盐类,是营养丰富的全价蛋白资源。

比利时、荷兰等国将禽血掺入到红肠制品;日本已利用禽血液加工生产血香肠、血饼干、血罐头等休闲保健食品;法国则利用动物血液制成新的食品微量元素添加剂。

近年来我国相继开发出了一些血液产品,如备禽饲料、血红素、营养补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高附加值的产品。

畜禽血浆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采用新鲜无病疫、无杂质污染的畜血可做食品的优质添加剂和营养补强剂,加入到香肠中,能起乳化作用,使产品保水性强,弹性好;添加到面包中去,可使面包增色,产品保型性好,不易老化。

添加到糕点、饼干、挂面、大豆蛋白肉、餐菜等食品、菜肴中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三)内脏的开发利用畜禽内脏包括心、肝、胰、脾、胆、胃、肠等。

国人有偏好食内脏的饮食习惯,也就是将它们直接烹调食州,也可以加工成各种营养丰富的特色食品,但它们更是医药工业中生化制药的重要原料。

农产品过度加工损失惊人 提高综合利用率迫在眉睫

农产品过度加工损失惊人 提高综合利用率迫在眉睫

农产品副产物是在农产品生产或加工时产生的非主产品,包括秸秆、米糠、稻壳、麸皮、饼粕、农产品过度加工损失惊人提高综合利用率迫在眉睫1.6%,麦麸、小麦胚产量同比增长3.1%;玉米芯、玉米皮产量年均增长6.7%。

稻壳不足5%,碎米为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学玲转变消费观念引导粮食适度加工 改变目前我国粮食加工业过度加工的现状,推广适度加工,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认识。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粮食是我国传统主食来源,减少粮食加工环节的损失浪费,保留其营养成分,不仅改善粮食品质,而且保证粮食产量安全。

另外,我国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重大公共问题,大力倡导粮食的适度加工,改变片面追求“精、细、白”粮食加工生产模式,引导和规范企业适度加工,有利于提高粮食品质,促进国民健康。

二是加强引导。

结合我国米面主食品制作品质、营养、风味等因素,制定适合我国米面主食品需求的相关粮食适度加工技术及产品标准,推动粮食适度加工新技术和设备的研发。

三是广泛宣传。

改变目前我国粮食加工业过度加工的现状,推广适度加工,最重要的是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要从加强宣传引导入手。

国家有关部门、各类新闻媒体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持续不断地宣传一味地吃过度加工的米面及制品对健康的危害,以及适度加工产品对健康的好处,引导国民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培养全社会树立讲营养、重健康的消费理念,形成科学健康的消费习惯。

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提高从以下从以下方面以下方面下方面着手方面着手面着手:一是提一是提高是提高加工粮 食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单杨加速水果副产物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水果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受技术、资金、政策等多方制约。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果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协调作用,成立专门机构,统筹规划,抓好落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重点引导和协调企业开展果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制定各类扶持政策,并在财政、项目、税收、利率、保险、土地等方面予以支持,为企业技术、装备改造与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5.31•【文号】国办发〔2017〕48号•【施行日期】2017.05.3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规模化养殖水平显著提高,保障了肉蛋奶供给,但大量养殖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

抓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系畜产品有效供给,关系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是重大的民生工程。

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主要利用方向,健全制度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完善扶持政策,严格执法监管,加强科技支撑,强化装备保障,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有序推进。

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协同推进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奖惩并举,疏堵结合,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保障畜产品供给稳定。

畜禽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畜禽副产品的开发利用

畜禽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我国是一个畜牧业大国,畜禽生产总量居世界前列。

随着畜禽养殖的迅猛发展,副产物随之大量增加,这些副产物的深加工必须跟上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步伐,才能提高畜禽养殖的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

因此,加强畜禽副产物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畜禽副产物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对猪、牛、羊、鸡、鸭、鹅等畜禽的血液、骨、内脏、皮毛、蹄等的进一步综合加工利用,特别是利用畜禽副产品进行生化制药,是与现代生物科技紧密结合的一项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等特点,已成为畜禽副产品开发的方向。

畜禽副产物的深度开发利用产品种类较多。

在此简要介绍畜禽的血、骨、内脏、皮毛的加工利用。

1骨的开发利用?1?1骨的营养特性?骨在动物体中约占体重的20%~30%,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肉类加工副产品。

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主要为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

以最常见的猪骨与猪肉各100g的营养成分作对比,猪骨中含蛋白质32?4% ,而猪肉为16?7%;猪骨含铁8?62mg,猪肉为2?4mg??[1]?。

营养比较法还证实,骨头中除脂肪低于奶粉外,其蛋白质、磷、钙、铁、锌等营养成分均高于奶粉、猪肉、牛肉、鸡蛋,其中有的甚至高出数倍、数十倍。

通过测试还发现,从畜禽和鱼类骨头中摄取的铁、钙、磷,要比从植物性食物中摄取的质量更佳。

1?2骨的加工?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对骨的开发利用十分活跃。

他们利用剔除肉以后的猪、牛、鸡、鸭等畜禽动物的骨头,制成了新型的美味食品――骨糊肉和骨味系列食品。

骨味系列食品包括骨松、骨味素、骨味汁、骨味肉等等。

用骨糊肉可制成烧饼、饺子、香肠、肉丸等各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食品。

这些食品不仅价格低廉、工艺简单,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国内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但也有一些产品面市。

下面介绍几种骨加工产品。

?1?2?1骨粉?骨粉的加工技术,以往都是直接把畜禽骨砸碎,研磨成生的骨粉,或蒸煮粉碎研磨成熟骨粉。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有助于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减轻对环境的 压力。
通过对副产物的再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
同时,综合利用技术还可以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 破坏。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含有丰富的 营养成分,如膳食纤维、多不 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等,具有 很高的利用价值。
麸皮
小麦加工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蛋白 质等营养成分,可用于生产饲料、生物质能源等 。
豆类副产物
豆渣
大豆加工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用于生产豆制品、饲料等。
豆腐渣
豆腐加工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可用于生产饲料、生物质能源等。
豆油脚
大豆油加工的副产物,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可用于生产饲料、生物质能源等。
04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利用的技术案例分析
谷物类副产物案例分析
玉米芯发酵制备生物燃气
玉米芯是一种富含纤维素的废弃物,通过发酵可以制备出生物燃 气,为农村能源短缺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米糠膨化制备米糠油
米糠中含有大量的油脂,通过膨化技术可以提取米糠油,提高米糠 的经济价值。
稻壳发电
稻壳是一种废弃物,但其中含有的大量热能可以被利用,通过燃烧 发电可以为企业和农村提供电力。
豆类副产物案例分析
豆渣发酵制备生物蛋白
豆渣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 分,通过发酵可以制备出生物蛋白,为 饲料行业提供新的原料。
VS
豆腐渣制备膳食纤维
豆腐渣是一种富含膳食纤维的废弃物,通 过加工可以制备出膳食纤维,为食品行业 提供新的原料。

加工技术-中国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

加工技术-中国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

加工技术-中国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 1 利用现状1 1 农产品资源丰富中国幅员辽阔,农产品资源丰富。

主要有粮食、油料、蔬菜、瓜果、水果、肉类、奶类、禽蛋和水产品等种类,2012年,9大类农产品总产量和同比增长量见表1,主要农产品品种产量见表2。

由表1看出,2012年粮食、油料、蔬菜、瓜果、水果、肉类、奶类、禽蛋和水产品9大类农产品总产量成正增长态势,同比增长1.5%~7.3%,其中,水果增长量最大,同比增长7.3%,奶类增长量最小,同比增长1.5%。

由表2看出,除大豆外,其余农产品产量均呈正增长态势。

1 2 形成不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调查显示,中国农产品分布广但相对集中,非常适合工业化生产。

长期以来,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中国拉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增值的基本国策。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

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布局见表3。

1 3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呈增长态势随着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具有品种多、产量大、增长较快等特点。

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加工副产物总产量和同比增长见表4。

表4 2012年农产品加工副产物产量1 4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利用价值较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是重要的营养、能量和可利用物质的主要来源。

例如,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纤维素和部分蛋白质。

米糠和小麦胚芽的油酸、亚油酸等含量可达80%左右。

柑橘、苹果和葡萄加工副产物含有果胶、类黄酮、天然色素、多酚类、籽蛋白、功能油脂等功能成分。

农产品副产物主要物质成分和含量见表5。

1 5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领域广泛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矿物质和其他生物活性成分,可以用做饲料、肥料、燃料,提取膳食纤维、蛋白粉、色素、多酚、甲壳素、虾青素等营养和功能成分,广泛应用于保健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纺织、造纸、塑料以及医药等方面口]。

利用农产品的副产品进行资源循环利用

利用农产品的副产品进行资源循环利用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案例
沼气发酵
利用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发酵, 生产沼气和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
将畜禽粪便进行堆肥、沤肥等 处理,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业 生产。
养殖蚯蚓
利用畜禽粪便养殖蚯蚓,蚯蚓 可用于生产高蛋白饲料或提取 药用成分。
种植食用菌
利用畜禽粪便种植食用菌,提 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பைடு நூலகம்
果蔬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案例
国际化合作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农产品副产品资源循环 利用领域的国际合作机遇将不断增多,为国内企业拓展国 际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
06
CATALOGUE
挑战与对策建议
技术瓶颈问题亟待突破
农产品副产品处理技术落 后
当前,很多农产品副产品的处理技术相对落 后,导致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分类
农产品副产品种类繁多,包括但 不限于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 果蔬残余、渔业废弃物等。
产生量及特点
产生量
农产品副产品的产生量与农业生产规 模、种植结构、养殖方式等因素有关 ,通常数量庞大。
特点
农产品副产品具有可再生性、可利用 性、季节性等特点,同时也存在处理 难度大、易污染环境等问题。
处理现状及问题
03
通过气化反应将农产品副产品转化为可燃气体,用于供热或发
电。
材料化利用技术
造纸原料
利用农产品副产品的纤维成分,生产纸张和纸板等产品。
生物降解塑料
利用农产品副产品的淀粉、纤维素等成分,生产可生物降 解塑料。
功能材料
提取农产品副产品中的特殊成分,用于生产功能性材料, 如生物医用材料、环保材料等。
04
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
循环经济理念逐渐被社会接受并深入人心,农产品副产品资源循环利用作为循环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4畜禽副产物加工利用及其产品开发

4畜禽副产物加工利用及其产品开发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3. 肉品发色剂 血红蛋白合成的亚硝基血色原可使腌肉制品获得较稳 定的粉红色,并因此可减少亚硝酸盐的使用量。
4. 饲料工业中的血粉 5. 医药工业的药物
胰岛素、抗炎类新药、用血液制取伤口愈合剂、人体 组织粘结胶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三、内脏的开发利用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4. 产品种类少,附加值低
副产物精深加工制品是食品、饲料、医药、保健品及化妆 品领域的重要资源,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高附加值产品更 是供不应求。 而国产动物蛋白缺乏或质量达不到要求,主要依赖于大量 进口。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二、骨的开发利用
(一)骨的营养价值
骨在动物体中约占体重的20%~30%。 畜禽骨所含营养素非常丰富,可作为重要的优质的蛋白质、 脂肪和矿物质来源。 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肉类相似,蛋白质量和质均可和肉 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媲美,含有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及 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且比例均衡、含量高。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二)血液的加工 国外对血液的加工利用较早,主要用于食品、饲料、制
药等工业。 比利时、荷兰等国将禽血掺入到红肠制品; 日本利用禽血液加工生产血香肠、血饼干、血罐头等 休闲保健食品; 法国利用动物血液制成新的食品微量元素添加剂。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和科研的力度,相继开发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骨粉的常规制备方法: 蒸煮法 高温蒸煮 → 去除油脂、肌肉、肌腱、骨髓 → 洗净 →
烘干 → 粉碎 → 干骨粉。 高温高压法 高温高压蒸煮 → 胶体磨 → 斩拌机 → 干燥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化学水解法 将鲜骨粗碎,通过化学水解法使之分解再干燥制得。 优点:该法产品粒度细,营养物质吸收率高。 缺点:通过化学处理,引入新的杂质,破坏了鲜骨营

牛副产物--脏器的开发利用现状

牛副产物--脏器的开发利用现状

牛副产物--脏器的开发利用现状一、牛副产物资源的介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以牛内脏等副产物为原料,开发脏器生化制品和食品添加辅料已成为动物源性产品的主流趋势和新兴产业,由于动物源生化制品来源于动物,与化学合成制品相比,该类产品具有毒副作用小,易于人体吸收等优点,已成为时下食品界和医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综合利用牛脏器资源,应用现代高科技,提取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可造福于整个人类。

随着肉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副产物也随之大量增加,从我国目前畜产品加工现状来看,肉牛屠宰后产生的内脏等除一部分作为原料直接上市,一部分初级加工成饲料、肥料外,很大一部分都排放或者丢弃了。

因此,加强肉牛副产物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以资源利用为特征的肉类食品加工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变化,具有广阔前景。

同时新技术投入应用后将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对于大学生、农村富余人员的就业和收入水平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以牛副产物为材料,通过加工技术提升与设备更新,实现废物利用的同时生产出优级高标准产品,可以替代国外进口的同类产品;如功能蛋白肽将达到国家食品、药品级添加剂标准,完全可以替代部分功能蛋白或者药用小肽。

推广牛副产物的再次利用,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实力。

而且高科技技术的有效利用,规模经济的迅速形成,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大大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牛副产品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展,不仅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每年呈大幅度上升趋势。

同时,随着牛副产品加工新技术的应用,这既避免了污染,真正实现了无渣无害化生产,合理延长产业链,实现零排放,保护了环境,又争取了最大经济效益。

畜产品化学性污染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或慢性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变态反应、细菌耐药性增加、激素样作用、“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

第五章 畜、禽类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第五章 畜、禽类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二、开发利用畜禽副产品的意义
1.避单免位资:万源吨 浪费;肉类总产量
2.保护自然环境;
3.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4.改善畜禽产品加工存在的“三低一短” 的问题(技术含量与自动化程度低、综 合利用水平低、附加值低、产业链短)。
三、如何综合利用动物血液? (一)动物血液的构成
血浆 血细胞
白细胞
中间薄层
碱法生产明胶
(三)骨的综合利用途径
动物鲜骨
骨髓油
骨粉 骨泥
高温处理 机械处理
食用油脂 工业油脂
化学处理
蛋白水解物 骨胶 食用明胶
钙磷制剂
骨糊
硫酸软骨素
骨油
骨粉
骨胶与明胶

硫酸软骨素
骨油的提取
动物鲜骨
水煮法 上层油脂除水
除杂、 70-80℃ 3-4h 分即为骨油
蒸汽法
洗涤、 105-110℃
30-60min
精制工艺流程:
加吡啶、氯仿
血红素粗品
沉淀氯仿洗涤 滤液 合
滤液

冰醋酸于带盖搪瓷桶 加热至沸 加入上述滤液
加饱和NaCl和HCl
搅拌 趁热过滤
沉淀 氯仿洗涤 滤
滤液

合 放置过夜 结晶析出 并
3、血红素的提取方法
有机溶剂提取法:
优点:工艺设备较简单,一般厂家易于满足,血红素 纯度也较高,目前仍是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方法。
第二篇 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五章 畜、禽类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问题
1.畜禽副产品包括哪些? 2.开发利用畜禽副产品的意义? 3.开发利用畜禽副产品的途径?
一、畜禽副产品的范畴

畜、禽 副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2 骨油
将符合卫生质量的畜禽骨通过常温炼制或高温高压提 取可制得优质食用骨油,也可将一般骨油作为工业用 油,如制造肥皂或生产甘油及硬脂酸等。 骨油的提取大多是在制作骨粉等同时进行。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3 骨粉
骨粉含有丰富的钾、钙、磷和蛋白质,可作为食品营 养强化剂或禽畜饲料的添加剂,促进生长发育,也可 作为高效的有机肥,对改良酸性土壤和促进作物生长 非常有利。
为75%。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3. 高温高压蒸煮法 将鲜骨破碎之后加水升温、加压保温6h,直至骨酥汤 浓。 该法水解彻底,产品中富含小分子肽和游离氨基酸, 胶原蛋白高温不变性,具有胶黏性和良好的持水持油 性。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4. 化学水解法 鲜骨经预处理后用盐酸或有机酸进行酸水解,水解度 高,但在后期产品需用碱中和。
酸含量是谷物蛋白的互补物。
矿物质含量丰富:钙、磷、铁、锰、锌等矿物质,硫胺素、 核黄素、泛酸、叶酸、烟酸等维生素。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二)血液的加工 国外对血液的加工利用较早,主要用于食品、饲料、制 药等工业。 比利时、荷兰等国将禽血掺入到红肠制品; 日本利用禽血液加工生产血香肠、血饼干、血罐头等 休闲保健食品; 法国利用动物血液制成新的食品微量元素添加剂。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和科研的力度,相继开发 出了一些血液产品,如畜禽饲料、血红素、营养补剂、超 氧化物歧化酶等高附加值的产品。
因此在肉制品中适当添加骨素,在改善产品品质的同 时,也降低了成本。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骨素在肉制品中热稳定性较强,在120℃高温下各种营养 物仍然能保持稳定状态。而肉制品加工温度一般在80~ 120℃,不会造成骨素内营养物质的损失。 骨素内含有骨胶蛋白,可增加肉制品的弹性和保油性,改 善口感,使产品不粘皮,易切片成形,也可以弥补乳化型 肉制品易粘皮、出油、内部结构松散无弹性、口感差的缺 陷。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中国历年肉类产量(万吨)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以生猪为例: 全国生猪屠宰副产物产量与日俱增,2012年我国副产 物总量达3800万吨,占全球副产总产量50%以上。
猪骨 2700万吨/年
血液 300万吨/年
脏器 800万吨/年。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2. 加工利用率低
我国畜禽屠宰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ຫໍສະໝຸດ 院4. 产品种类少,附加值低
副产物精深加工制品是食品、饲料、医药、保健品及化妆 品领域的重要资源,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高附加值产品更 是供不应求。 而国产动物蛋白缺乏或质量达不到要求,主要依赖于大量 进口。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二、骨的开发利用
(一)骨的营养价值
骨在动物体中约占体重的20%~30%。 畜禽骨所含营养素非常丰富,可作为重要的优质的蛋白质、 脂肪和矿物质来源。 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肉类相似,蛋白质量和质均可和肉 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媲美,含有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及 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且比例均衡、含量高。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三)骨的加工产品开发
骨泥
骨油(骨脂)
骨胶
骨粉 超微细磨骨粉 骨素 骨肽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1 骨泥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鲜骨泥加工方法可分为三种: 低温冷冻磨碎 保存了鲜骨中全部营养成分,但对原料骨有一定要求, 需剔除坚硬的腿骨及骨骼上附着的骨膜、韧带、碎肉 等不易磨碎的成分,且成品骨泥含水、含油量高,不 易保鲜。此外生产成本高、产品粒度粗,影响吸收利 用。 常温磨碎 或高温高压蒸煮后磨碎加工 矿物质等流失和破坏度大,很难充分有效的利用这些 宝贵的矿物质。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3. 工艺简单、技术落后
大部分屠宰副产物以初级或传统加工方式为主。 除部分食品龙头企业及生化制药公司加工血浆蛋白粉、低
灰分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SOD、肝素钠及骨素、
骨肽等精深加工制品外,主要的副产物产品还是一些小企 业和个体户生产的血粉、胆红素、蛋白胨、骨粉产品等价 值不高的初级品,通过商贩集中后销售。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骨粉的常规制备方法: 蒸煮法 高温蒸煮 → 去除油脂、肌肉、肌腱、骨髓 → 洗净 → 烘干 → 粉碎 → 干骨粉。 高温高压法
高温高压蒸煮 → 胶体磨 → 斩拌机 → 干燥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化学水解法 将鲜骨粗碎,通过化学水解法使之分解再干燥制得。 优点:该法产品粒度细,营养物质吸收率高。
相比,在副产物综合利用方面仍具有较大差距。
副产物精深加工利用率极低,仅为10%左右。高效无害化
利用比例更低。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副产物加工总体现状
全国 屠宰副产物产量(万吨) 副产物加工量(万吨) 加工率(%) 3863.2 463.6 11.9 四川 526.0 42.6 8.1 成都 54.1 4.9 9.0
生物产业学院
1. 氨基酸 含有所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 2. 脂肪酸 结构比例也较合理。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接近1: 1,与营养协会推荐人体摄人脂肪酸的组成比例相符。 骨髓中的多烯脂肪酸和卵磷脂含量高,脂肪熔点低, 乳化性能好,人、畜的吸收率高。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3. 钙、磷含量高,含铁丰富 分别为19.3%和9.39%。 比值近似2:1,是人体吸收钙、磷的最佳比例。 含铁量是肉类的3倍。 4. 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 5.其他营养素 如大脑不可缺少的磷脂质和磷蛋白; 可防止衰老和加强皮层细胞代谢的骨胶原与软骨素; 能促进肝功能的蛋氨酶 。
一、国内加工现状
1. 原料产量大 2. 加工利用率低 3. 工艺简单、技术落后 4. 产品种类少,附加值低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1. 原料产量大
2012年全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8221万吨,比上年增长 5.4%,其中:猪肉产量5335万吨,增长5.6%。生猪存栏 47492万头,比上年增长1.6%;生猪出栏69628万头,比 上年增长5.2%。 我国猪肉产量居世界第一。
鲜骨经预处理后用碱进行水解,水解度高,但在后期
产品需用酸中和,产品略带苦味,此外碱性水解禽骨 可能产生有毒物质。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5. 酶水解法
先将鲜骨进行高温蒸煮或直接将骨粉碎后,在一定温 度下加入适宜的酶制剂进行酶解反应。
酶解状态温和,水解度高,但对酶的选择及用量要求 高。 • 如1000 kg猪骨可获得200L(40%蛋白)浓缩的猪 骨抽提物,同时可获得125kg脂肪和125kg(20%蛋 白)的不溶蛋白。 相比酸、碱水解酶解能够很好的保留骨蛋白中的营养 价值。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骨素以及用骨素为基料生产的复合调味品,在肉制品中 应用比较广泛。在肉类制品中的用量常为0.5%~5%。 利用美拉德反应及其它一些复杂的热化学反应,从而 产生自然醇和香味物质,不但能赋予肉制品肉香气和 提升肉制品的肉香味,而且还可以纠正和掩盖某些不 良气味的产生,从而使肉制品味道鲜美,香味浓郁醇 厚。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二、血液的开发利用
(一)血的营养特性
高蛋白:全血一般含有2 0%左右的蛋白质,干燥血粉的
蛋白质含量达80%以上,是全乳粉的三倍。 氨基酸组成平衡: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于人乳和全蛋,尤其 是赖氨酸含量很高,接近9%。——是一种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互补:谷物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低,血液的高赖氨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二)骨的加工利用方法
常温常压蒸煮水解法
冷冻粉碎法 高温高压蒸煮法 化学水解法 酶水解法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1. 常温常压蒸煮水解法。
将鲜骨清洗后在常压下长时间炖煮,传统的煲汤即用 此法。费时费力,水解程度不高,抽提的物质浓度低。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2. 冷冻粉碎法
将鲜骨在-25℃~-l5℃以下充分冷冻脆化,然后粉碎成 70~80μm的鲜骨泥,即全价营养骨泥。 以鸡骨泥为例,其总固形物含量为37%,水分含量为 63%;而鲜鸡胸肉的总固形物含量为25%,水分含量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骨素的主要特点是: (1)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动物新鲜骨肉天然的味道和 香气,具有良好的风味增强效果。
(2)在骨素抽提过程中,部分蛋白质得以分解,降解
为低分子量的多肽物质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种人体必 需的游离氨基酸。
(3)同时含有钙、磷和大脑不可缺少的磷脂质、磷蛋
白等,这些成份具有极强的速溶性,易于人体消化吸 收。
缺点:通过化学处理,引入新的杂质,破坏了鲜骨营 养成分的全天然性及完整性,生产成本亦很高。
生物酶解法
通过酶解使骨钙、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分解为易 于人体直接吸收的营养成分,是骨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4 超微细磨骨粉
在骨粉加工中,用超微细粉碎替代常规粉碎,利用强 冲击力、挤压力、研磨力,使刚性的骨骼粉碎及细化,可 得到超细骨粉,其粒径比一般的骨粉的粒径小的多,很容 易被人体吸收,能更好的利用骨粉中的营养元素。加工过 程节约能耗,物理变化没有引进其它杂质也保持了骨中天 然的营养成分。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1. 血浆冷冻品和血浆粉
肉品乳化、产品赋色
糕点加工中蛋清替代品(乳化性、凝固性、起泡性、 吸水性、热稳定性和凝胶形成性)
2. 营养强化剂
血红素中的铁为二价铁离子,它在人体的消化吸收过 程中不受植酸和磷酸的影响,吸收率很高。(保健食 品) 血红蛋白的降解产物可制成氨基酸口服液、注射液以 及复合液用于补充强化各种氨基酸。
成都大学
生物产业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