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D值法计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也随之变化。这时如果仍然用反弯点法计算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其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另外,反弯点法计算反弯点高度 y 时,假设柱上下节点转角相等,这样误差也较大,特别在最上和最下数
层。此外,当上、下层的层高变化大,或者上、下层梁的线刚度变化较大时,用反弯法计算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
下的内力时,其计算结果误差也较大。
( 2)柱的侧移刚度 反弯点法中用侧移刚度 d 表示框架柱两端有相对单位侧移时柱中产生的剪力,它与柱两 端的约束情况有关。由于反弯点法中梁的刚度非常大,可近似认为节点转角为零,则根据两端无转角但有单位水 平位移时杆件的杆端剪力方程,最后得
( 1) 式中, V 为柱中剪力, 为柱层间位移, h 为层高。
与柱的线刚度 之比大于 3,其计算过程如下:
( 1)反弯点位置的确定 由于反弯点法假定梁的线刚度无限大,则柱两端产生相对水平位移时,柱两端无任 何转角, 且弯矩相等, 反弯点在柱中点处。 因此反弯点法假定:对于上部各层柱,反弯点在柱中点;对于底层柱, 由于柱脚为固定端, 转角为零, 但柱上端转角不为零, 且上端弯矩较小, 反弯点上移, 故取反弯点在距固定端 2/3 高度处。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柱子截面往往较大, 经常会有梁柱相对线刚度比较接近, 甚至有时柱的线刚度反而比梁大。
特别是在抗震设防的情况下,强调 “强柱弱梁 ”,柱的线刚度可能会大于梁的线刚度。这样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本身就会发生弯曲变形而使框架各结点既有转角又有侧移存在,
从而导致同层柱上下端的 M 值不相等, 反弯点的
1 所示。
各杆的弯矩图均为直线,且均有一弯矩为零的点,称为反弯点。该点弯矩为零,但有剪力,如
图 1 中所示的 。
如果能求出各柱的剪力及其反弯点位置,则各柱端弯矩就可算出,进而根据节点力矩平衡可算出梁端弯矩。因此
必须确定各柱间剪力的分配比和确定各柱的反弯点的位置
一、反弯点法回顾
反弯点法的适用条件为梁的线刚度
综上所述,反弯点法缺点如下: 1)柱的抗侧刚度只与柱的线刚度及层高有关。 2)柱的反弯点位置是个定值。 反弯点法之所以存在以上缺点,根源在于没有考虑节点转动带来的影响。由于节点的转动,导致用反弯点
法计算的内力误差较大。 有鉴于此,日本人武藤清于 1933 年提出 D 值法( D 即修正后的柱侧移刚度,亦即:使 框架柱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需施加的水平力)对反弯点法予以修正。
由上表中的公式可以看到,梁、柱线刚度的比值愈大,
值也愈大。当梁、柱线刚度比值为
时 D 值等于反弯点法中采用的侧移刚度 d。
2.同一楼层各柱剪力的计算 求出了 D 值以后,与反弯点法类似,假定同一楼层各柱的侧移相等,则可求出各柱的剪力:
度比反弯点法高,因而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D 值法也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确定侧移刚度和反弯点高度。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修正后柱的侧移刚度
考虑柱端的约束条件的影响,修正后的柱侧移刚度
D 用下式计算:
(6)
式中 —— 与梁、柱线刚度有关的修正系数,表 1 给出了各种情况下 值的计算公式。
表 1 值和 K 值计算表
(3)同一楼层各柱剪力的分配 i 根柱的剪力为: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变形协调条件和柱侧移刚度的定义,可以得出第
j 层第
(2)
式中, 为第 j 层各柱的剪力分配系数, m 为第 j 层柱子总数,
为第 j 层以上所有水平荷载的总和,即
第 j 层由外荷载引起的总剪力。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与第 j 层所受到的水平荷载是有所区别的。
第六讲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计算 —— D 值法
主要内容: D 值法
内容分解:
1)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引出较精确的 D 值法;
2)具体计算步骤
作用在框架上的水平荷载主要有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它们均可简化成作用在框架节点上的水平集中力。
由于水平荷载均可简化为水平集中力的形式, 所以高层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通常如图
对于边柱 对于中柱
( 4)
( 5a) 式中, 、 分别为左边梁和右边梁的线刚度。
( 5b)
(6)其他内力的计算 进一步,还可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由梁两端的弯矩求出梁的剪力;由梁的剪力,根据 节点的平衡条件,可求出柱的轴力。
综上所述,反弯点法的要点,一是确定反弯点高度,一是确定剪力分配系数
。在确定它们时都假设节点
转角为零,即认为梁的线刚度为无穷大。这些假设,对于层数不多的框架,误差不会很大。但对于高层框架,由 于柱截面加大,梁柱相对线刚度比值相应减小,反弯点法的误差较大。
二、反弯点法的缺点
反弯点法首先假定梁柱之间的线刚度比为无穷大,其次又假定柱的反弯点高度为一定值,从而使框架结构在
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大大简化。 但是, 在实际工程中, 横梁与立柱的线刚度比较接近。 尤其对于高层建筑,
① 梁柱线刚度比; ② 该柱所在楼层位置; ③ 上下层梁的线刚度; ④ 上下层层高;
⑤ 框架总层数。
四、修正反弯点法 —— D 值法 考虑到以上的影响因素和多层框架受力变形特点,可以对反弯点法进行修正,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 D 值法。 D 值法相对于反弯点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了修正:修正柱的侧移刚度和调整反弯点高度。修 正后的柱侧移刚度用 D 表示,故该方法称为 “D值法 ”。D 值法的计算步骤与反弯点法相同,计算简单、实用,精
由式( 2)可以看出,在同一楼层内,各柱按侧移刚度的比例分配楼层剪力。 ( 4)柱端弯矩的计算 由于前面已经求出了每一层中各柱的反弯点高度和柱中剪力,那么柱端弯矩可按下式 计算:
式中, 为第 j 层第 i 根柱的反弯点高度,
( 3) 为第 j 层的柱高。
(5) 梁端弯矩的计算 梁端弯矩可由节点平衡求出,如图 3 所示。
三、 D 值法需解决的问题
反弯点法之所以存在以上两个缺点,根本原因是未考虑框架的节点转动。
D 值法则针对以上问题,近似考虑
节点转动的影响,解决以下问题:
1)修正柱的侧移刚度
节点转动影响柱的抗侧刚度,故柱的侧移刚度不但与往本身的线刚度和层高有关,而且还与梁的线刚度有
关。
2)修正反弯点的高度
节点转动还影响反弯点高度位置,故柱的反弯点高度不应是个定值,而应是个变数,并随以下因素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