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优秀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优秀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下面我将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本课的地位与作用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是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9课,隶属于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史的必修重点容之一。本课生动地再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并以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来说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本课既和前面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一起构成了改革、开放从提出到实施的完整体系,也为后面第10课《世界经济的奇迹》、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八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比较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些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可实施的教学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本课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第一次提出办特区主的人物和时间;经济特区的建立、特点及其影响;浦东的开发开放;对外开放的主要模式;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在能力上,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识读《经济特区示意图》和《对外开放新格局》示意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历史空间感。
(2)通过分析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和晚清“门户开放”与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异同,提高学生运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重点剖析、浦东两大窗口城市,让学生逐步熟悉历史学习和研究中的个案分析法、提高材料解读能力。
(4)通过制作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过程的图表,培养学生的制表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壮举,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创新意识。(2)通过了解对外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学生明白:“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结合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得出“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的结论。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开放、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教学难点:经济特区之“特”、经济特区的作用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与学情分析,结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我遵循“因学定教”的基本原则,围绕学生来设计教学,准备采用以下教法、学法,营造一个教与学的人文环境,给学生一个追求梦的天空。)
教法:讲解法、探究式教学法、情景体验法、讨论法、交互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学法:阅读理解、讨论合作、史料分析、图表制作、自我展示、查阅资料等。
三、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走近开放:开放的提出
1.引导学生想象时光倒流,是选择去唐朝生活还去清朝生活?并简述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开放兴,闭关穷”。
问:同学们,如果时光能倒流,你想不想回到清朝生活?(不想。)为什么呀?(因为清朝闭关锁国,落后挨打。)最想回到哪个朝代?(唐……)为什么呀?(唐朝开放繁荣。)——由此得出:开放兴,闭关穷。
2.简要回顾我国对外政策的演变,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不开放不行”,引出并复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问:1840年,英国打开了清政府紧锁的国门。从此,中国就一步一步被迫开放,一步一步屈辱挨打。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主权独立了,但中国开放了吗?(没有。)那时由于由于严峻的国际形势及“左”的错误的影响,我国仍然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那么新中国到何时作出了开放的决策?(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从哪里迈出了第一步?(凤阳小岗村)
3.那么在我们封闭已久,开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全新课题的情况下,在哪里以何种形式迈出开放的第一步才好呢?由此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想象来创设教学起始情景,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又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还能唤起学生对我国不同时期对外政策的记忆,从而使本课的“开放”不显突兀,学生能对新时期改革、开放从提出到实施能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还让学生明白了两点:一是本课的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二是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主要目的是发展经济、使国家繁荣富强
●第二环节:合作研习,重难释疑
二、感知开放:开放的过程
开放的过程主要是指对外开放从尝试到扩大到初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一)开放的尝试:经济特区的建立
(经济特区的建立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难点。我从课文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状况出发,逐层设置了8个问题,通过让学生看历史影像资料、阅读课文、识图、讨论、理解、归纳等办法,环环紧扣、步步推进、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地让学生理解特区之“特”和经济特区的作用,从而突破本目重难点。)
1.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问题,学生通过看书和“1979年建立等经济特区的影像资料”、读《经济特区示意图》,提取有效信息来解答,以了解经济特区建立的基本情况。
问:
(1)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以什么方式迈出了第一步?这种方式是谁提出来的?
(2)这种方式开放了哪几个地方?
(3)这几个地方的经济建设是如何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