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案例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钟表案例分析

1、欣赏漂亮的钟表

2、“做中学”。

(1)师:漂亮吗?

生:漂亮!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一个钟表?

生:想!

(2)生自主选择材料,制作模型钟面。

(3)在你制作好的钟面上拨出一个自已已经认识的时刻。

(4)展示。

师:哇!真美呀!真是钟表的世界,钟表的海洋!这些都是小朋友亲自动手制作的钟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生1:老师,我发现有错误!9号钟面两根针是一样长的。

师:一样长,不行吗?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么样?

生2:我还发现2号钟面上的数字写成一堆了!

师:你认为应该怎么写?

生3:每个数隔开的位置要一样。

生4:我发现8号的9点钟拨得不是很准确,我来给他拨拨正。

师:你最喜欢哪一号钟面?

生1:我最喜欢3号钟面,因为它的写得特别端正清楚,也很平均!

生2:他是说,一个数和一个数隔开的位置都是一样长的。

生3:我喜欢6号钟面,因为他用了两不一样的针,一根是短针,一根是长针。

师:短针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长针呢?

生4:时针、分针。

生5:我最喜欢8号钟面,因为它刚好是六点整。我喜欢六点整。

师:还有哪几号也是几点整?你们是怎么认的?

……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做到及时的反馈,这样有利于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发。学习活动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能看到学习活动的成果,我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亲自动手制作钟表,充分暴露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清楚地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起点,又让学生体验一了真正参与活动的乐趣,学生们自主选择材料,自主拨出时刻,面对自己的作品,自主展开质疑、辨析,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在一轮又一轮的找错、辩论、解析中学生们的思维在一点一点的提升。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心理学研究表明,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的记忆效果最好。我看过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他们做过了,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体验到了失败的滋味。我想有此“磨难”的孩子对这堂课的内容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验。

教学反思

(一)关于观念:

比较两个片段,改进后的设计着眼于“做中学,做中体验”尽管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但是正是由于这些美丽的错误才使后面教学交流的层次明显高于前一堂课,生生互动,师生互相交替进行,探究的空间大,学生的参与面广,主体性强。充分体现了“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教学思想。当然,单从知识掌握这一点来讲,并不比前一堂课具有优势。这是个认识问题,也是个观念问题。

(二)关于起点。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经验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

(三)关于错误。

这节课让我深深地领悟到:课堂中学生出现错误是美丽的,错误是孩子们最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课堂中我们要允许学习出现错误,包容、接纳学生的错误,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利用错误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我们常常敬佩盲人凭借一根木棒探路的本领,我想这恰恰是盲人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无奈的苦苦修炼,其非凡的力量是为了生活而逼出来的,是无数次失败叠加成的。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教育,学生们在都是面面俱到、点滴不漏、无微不至

“关怀”和“体贴”下,一帆风顺地朝着教师指引的方向前进,这种教学方式可能一时比较容易让学生领悟到“成功”的喜悦,但长此以往,只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想要想使孩子们真正成为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这三者之“大写的人”就必须付出雨水和心血,经历困难和失败。

不要惧怕孩子出现的错误,让我们共同去感悟去营造错误给课堂带来的涌动的生命力和最真实的美丽。

轴对称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会设计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经历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对称现象

1、观看动画,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播放动画片:花丛里,一只美丽的蝴蝶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花蜜,忽然飞来一只蜻蜓在它面前飞来飞去,蝴蝶生气地说:“谁在跟我捣乱?”蜻蜓笑嘻嘻地说:“你怎么连一家人都不认识了,我是来找你玩的!”蝴蝶更生气了:“你是蜻蜓,我是蝴蝶,我们怎么可能是一家呢?”蜻蜓落到旁边的一片叶子上,不紧不慢地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数学爷爷告诉我,不仅蜻蜓、蝴蝶是一家,这些树叶和我们也是一家呢!”)

谈话:动画片看完了,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蝴蝶、蜻蜓和树叶是一家?等问题。)

2、合作学习,认识对称现象。

(1)独立观察,对称物体的共同特征。

谈话:蜻蜓、蝴蝶和树叶为什么是一家?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2)小组交流,感知对称物体的共同特征。

(3)班内交流,认识对称现象。

谈话: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一个小组的同学交流,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适时点拨。)

3、回归生活,深化对称现象。

(1)找动画片里对称的物体。

谈话:动画片里还有哪些物体是对称的?

(2)找生活中对称的物体。

谈话: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对称的,找一找,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

(3)欣赏判断。

谈话:刚才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对称的物体,真了不起,课前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物体的图片,请大家帮我检查检查,哪些是对称的?哪些是不对称的?如果是对称的,用手比画一下是从哪分开的。

活动二:认识轴对称图形

1、从实物抽象出图片,引入探究。

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判断,我们认为:天安门、飞机是对称的,钥匙是不对称的。猜想一下,如是把它们从正面画下来,得到的这些图形是不是对称的呢?(课件把天安门、飞机、钥匙抽象出图形,引导学生猜想,教师根据学生猜想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进行验证。) 谈话:大家能想办法证明你的吗?

1、合作探究,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独立操作,探寻特征。

(2)小组交流,感知特征。

(3)班内交流,认识特征。(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让对折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引导学生认识: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