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方法:采集本院因重型颅脑损伤同时合并引发肺部感染60例患者,观察引发肺部感染的原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根据患者具体临床情况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痰培养可见引发肺部感染致病因素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其次分别为真菌、铜绿假单胞菌等,经有针对性的治疗后,干预组护理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无一例无效病例。结论:经对两组不同护理方法可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给予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较好的护理,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

标签:重型;颅脑损伤;昏迷;肺部感染;护理

颅脑损伤(head injury)是由于暴力作用从而引起头颅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以及脑损伤三部分的损伤。由于交通事故、工伤、外力作用而引起[1]。临床根据颅脑损伤情况分为轻、中、重型颅脑损伤,而中型及重型多有不同程度的混合,而重型颅脑损伤多为受伤后昏迷12 h以上,意识障碍明显加重或出现再次昏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均有明显改变为主要临床症状。在长期昏迷情况下需注意重型颅脑损伤,主要包括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以及颅内血肿。重型颅脑损伤其死亡率高至70%,引发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为82%,如处理不当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及生活质量。而长期昏迷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又多伴有肺部感染的并发症,因此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以及预后,特采集本院临床病例进行肺部感染发病因素分析,同时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临床效果较为理想,特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本院收治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0例,其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均进行GCS评分,评分为3~8分。同时排除具有脑梗死病史患者、存在脑痴呆病史患者、严重脏器功能损伤及不全患者。其中广泛颅骨骨折患者34例,广泛脑挫裂伤患者21例,脑干损伤患者15例,颅内血肿患者10例。患者年龄18~39岁,平均(28.0±7.1)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18~39岁,平均(27.0±6.9)岁;干预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18~39岁,平均(29.0±5.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肺部感染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关于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

南为诊断标准,同时结合医院辅助检查来诊断:患者自入院48 h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发热,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辅助检查可见白细胞明显升高,肺部X线可见小片状阴影,痰培养可见致病菌。

1.3 肺部感染病因分析

导致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占总病例的30.00%,其次分别为真菌20.00%,铜绿假单胞菌18.33%和鲍曼不动杆菌18.33%。详见表1。根据痰培养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表1 60例患者痰培养细菌情况

细菌类别菌株(株)百分比(%)

肺炎克雷伯杆菌18 30.00

铜绿假单胞菌11 18.33

洛菲不动杆菌9 15.00

鲍曼不动杆菌11 18.33

大肠杆菌9 15.00

类产碱杆菌 4 6.67

金黄色葡萄球菌9 15.00

肠球菌 2 3.33

真菌12 20.00

其他革兰氏阳性球菌 5 8.33

其他革兰氏阴性球菌 5 8.33

1.4 治疗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急诊抢救,第一时间进行气管插管,建立呼吸道,保证呼吸顺畅,同时给予骨折部位包扎固定,止血等急救措施,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同时给予取患者平卧位,胃管插管,插管成功后加以固定。通过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面颊部。

1.5 护理方法

1.5.1 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确诊的颅脑损伤患者应当给予头高脚低位平卧,同时立即建立深静脉通道,给予补液。应每日进行气管、口腔护理等,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有阻碍呼吸,则立即拔出胃管。每2小时进行翻身,防止褥疮的形成。每日进行鼻饲胃管护理,喂食应注意食物的温度,不易过凉或过热。

1.5.2 干预组干预组患者入院后在对照组基础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

1.5.

2.1 呼吸道护理对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需经气管切开术,应将床头抬高15°~30°,采取平卧位,同时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堵塞气管引起窒息。同时采用头高脚低位可有效减轻脑水肿以及静脉血回流,降低颅内压可为早期满足手术条件做充分准备。该研究对象多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出现12 h以上的昏迷或再次昏迷等现象,其舌肌松弛,咳嗽反射基本消失,因此如下气道出现分泌物很难通过咳嗽咳出,从而造成气管堵塞、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因此应定期翻身、叩背,必要时给予定期吸痰,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4]。

1.5.

2.2 并发腹泻护理在插入胃管后,引发腹泻是留置胃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出现腹泻情况后,应立即调节注入食物的温度、浓度以及注射过程中的速度。同时保证注入物的新鲜,应将食物温度调节至35 ℃~37 ℃左右,注射速度应调剂为每小时平均注入30~50 ml,每日食物总注射量应在500 ml左右[3]。每次经鼻饲注射完毕后均应用温开水冲洗胃管,确保管壁中无食物残留物。如患者仍无好转应及时进行粪便培养,查清致病菌,并进行有效处理。1.5.2.3 口腔及眼部护理由于多数患者应用鼻饲胃管,因此应每日用2%的硼酸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免引发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对重型颅脑损伤眼睛不能完全闭合的患者,其眼角膜由于长期得不到眨眼湿润从而造成角膜干燥,很容易引发结膜炎、溃疡等并发症,因此应给予红霉素眼膏,或给予凡士林纱布遮盖眼部保护眼角膜[5]。

1.5.

2.4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进行护理操作的同时,应当以主动、和蔼、亲切、诚恳的态度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由于颅脑损伤多是突然发生,同时伴有长时间的昏迷,因此患者家属很难接受,因此护理人员应当处在患者家属的角度想问题,患者家属由于不安等心理很容易反复不停的询问问题,护理人员应当一一进行耐心解答。通过清晰、明了的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宣教可帮助患者家属了解患者疾病病情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可达到积极配合护理人员治疗的效果[6]。

1.6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治疗后情况,患者肺部感染症状基本消失,痰培养无异常,生命体征无异常,呼吸平稳,无胃出血等消化道并发症为护理效果显效;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出现缓解,痰培养基本恢复,同时无明显其他并发症,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异常为护理效果有效;患者在留置胃管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并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