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和氢弹原理

原子弹和氢弹原理
原子弹和氢弹原理

原子弹与氢弹原理

如果说核材料生产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考验的话,核武器的设计是对理论物理学家们的挑战。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有核武器的国家里头除却安理会五大流氓之外,只有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朝鲜。以色列的核弹是和南非搞得,甚至有传言合伙在印度洋进行过核爆试验,后来南非放弃了。印度的核计划很早,1974年和平核爆炸,1998年五次核试验,宣传掌握氢弹,但是从地震波的数据普遍认为只是一个1万吨左右的裂变装置和一个5万吨的增强裂变装置而不是真正的两级氢弹。巴基斯坦为了对抗印度,依赖沙特的大量资金援助和中国的技术支持获得原子弹。朝鲜两次核爆,第二次成功。所以到现在掌握两级氢弹的依然只有安理会五大流氓。

原子弹(裂变核武器)是使用化学炸药,把在临界质量以下的铀-235或钚挤压成超越临界质量的一块,然后在中子照射下产生不受控的连锁反应,释放大量能量。起爆的方式可分为枪式和内爆式。美国第一枚投掷在日本广岛的核武小男孩即为枪式起爆的铀弹。第二枚投掷在长崎的胖子为内爆式起爆的钚弹。

枪法的局限性很大,消耗材料多,而且只适合高浓缩铀,内爆法要更加先进,可以设计成更大的当量,并且容易发展出助爆加强型原子弹,或者作为氢弹的初级。

枪法的小男孩,42:58比例分开的60kg浓缩铀分成子弹和靶子两部分,子弹在直径18厘米的枪管中加速撞击靶子,然后到达临界,中子源在靶子的底部。

虽然原子弹的设计已经扩散,卡迪尔汗的扩散网至少包括朝鲜,伊朗和利比亚。DF-2上那个著名的万吨当量的铀内爆弹设计图的副本的副本的副本被利比亚交给IAEA的时候,设计图装在(巴基斯坦首都的一家洗衣店的)洗衣袋里。但是,关于内爆系统的设计,没有什么值得可信的公开资料。以下的内容均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所作出的推断

核材料的加工

很明显,核材料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一系列基于核物理和流体力学的计算结果,由于临界质量的原则,肯定存在一个质量的下限。关于加工精度,可以从对加工设备的要求可以看出。

1)加工件大于35毫米,工精度优于毫米,,至少两个不同方向控制加工旋转轴的机床,加工精度达到毫米多轴球形磨床。

2)微米/度以上的精度的测量器材

炸药透镜的设计和模拟

内爆的关键在于使用不同爆速的高能炸药的配合或者空腔配合的的设计,是多点同时起爆的爆轰波同时到达裂变材料的球状表面(我们在这里单单讨论空心球的设计)。

这些高能炸药包括黑索金、奥克托金,三氨基三硝基苯,六硝基芪这类密度大于cm3爆速超过8km/s的高能炸药。

通过特殊设计的开关装置和脉冲电容器,多点同时起爆爆炸桥型电雷管,在一个信号之下以小于微秒时间差起爆超过5000mm2的炸药面。

炸药通过空腔或者不同炸药配合使爆轰波到达材料表面。

人类第一颗爆炸的原子弹“小玩意”和落在长崎的“胖子”设计相似,使用是正十二面体的炸药块,使用黑索金为基的B炸药。这些炸药和U238反射层一起装在12块五边形球壳上,用螺栓组合为球体。使用的钚装药,B炸药总重量超过了2260千克,使用钋210-铍中子源。有估计说“胖子”设计中20%的当量直接来自铀238惰层/反射层的次级裂变。

例如美国在早期原子弹开发中曾使用大量TNT炸药来模拟透镜的压缩效果一样,为了保险起见,通常使用爆炸压缩贫铀这样与核材料物理性质几乎一致的材料,通过X射线照相一类的方法分析炸药爆炸压缩过程的高速照相推测实际爆炸的效果。与此相关的设备也在管制清单之中。

原子弹为减少临界质量通常采用铍或者铀238中子反射层,所使用的中子源包括钋-铍中子源,氘铀中子源等等。

中国的596使用的是氘化铀源,比钋-铍中子源先进,钋-铍中子源的半衰期比较短。

中国的浓缩铀生产得到苏联的大力帮助,包括兰州气体扩散厂,但是仍然有些关键技术如分离膜是自己开发的。钚生产堆刚刚开始土建,苏联就撤走专家,后来整个钚生产和加工都是自己摸索的。苏联援助的重水实验堆和加速器,球形磨床都对中国的核计划起了不小的作用,但是核武器的原理和设计基本是独立自主的研发的(苏联曾经计划给样弹但是取消了)。苏联人帮助我们建设了几个重要的核工厂(虽然不少是半吊子),也给了一部分核原件的图纸,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培养了大量人才。但是苏联给予中国援助的时候是不彻底和限制的,比如说铀的样品,从来没有给过六氟化铀,我们用了山寨加玩命的方法完成了小试和中试,为此还有人伤亡。

氢弹:辐射内爆(氢弹内容部分是来自航空航天信息港的帖子《氢弹的推测》《美国核武器结构图:W-80及其分析》,感谢KKTT 和JC)

氢弹的这种构型和原理是极为复杂的,甚至超过了原子弹的开发,至今只有安理会的五家,这五家中有两家被怀疑是通过间谍等其他手段获取氢弹的秘密的,苏联有可能窃取了美国的资料,法国则受到了英国的指导,并且有可能从中国核试验的尘埃里获

得提醒。

核聚变的发现是在1922年,早于核裂变,但是科学家在原子弹研究的同时就已经意识到了超级炸弹只有用原子弹才能点燃。1946年4月:爱德华·泰勒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持会议,回顾二战期间关于热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工作成果。形成了超级炸弹的经典构形。

1949年8月29日:苏联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1949年10月: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下属的总顾问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报告中委员们一致反对建造超级炸弹。

1950年1月:克劳斯·福克斯(Klaus Fuchs)在伦敦承认曾向苏联透露核武器情报。

1950年1月:杜鲁门总统下令继续开发“超级炸弹”。

1950年3月:杜鲁门总统下令全速研制“超级炸弹”。

1950年3月至年底,超级炸弹的经典构形被证实无法使用。

经典“超级炸弹”的构形就是用一颗大当量原子弹点燃液态氘(装在一个圆柱形容器里),然后以热能的形式把能量传递给剩下的氘。但是原子弹制造的高温无法点燃氘-氘聚变,所以加入了氚。斯坦尼斯垃夫·乌拉姆在1950年计算得出氚用量必须要十分大,极大地降低了超级炸弹的经济性。(能制造1千克氚的反应堆可以用等量的中子生产70千克的钚)由于氘核聚变的反应截面太小,能量无法有效传递至冷区以产生链式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将小于逃逸的能量。

1951年3月:

泰勒和乌拉姆写成《On Heterocatalytic Detonations I》,提出“流体力学透镜和辐射镜”的概念;泰勒-乌拉姆构形诞生:初级爆轰产生的冲击波和辐射能都可以用来压缩次级中的热核燃料,提高了能量的效率,不再需要大量的氚。(乌拉姆先想出用裂变弹产生的冲击波来压缩,后来他去找泰勒讨论这个方案,后者想出可以用辐射来压缩)

1951年5月8日: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热核聚变核试验,代号George。当时共考虑了3种辐射传能机制,eorge试验最后选中的那种——很幸运地——对发展泰勒-乌拉姆构形起了很大的作用。

George是一次热核物理学试验,使用的是一个纯实验性的装置设计方案,并不适合于武器应用。试验装置叫“圆筒(Cylinder)”,由一个浓缩铀核心组件组成;该核心组件将会用一个特殊的圆柱型内爆系统来进行内爆压缩。内爆压缩成的一个管道把热辐射引导至一个装有液态氘-氚混合物的氧化铍小室里。热辐射不仅将小室内的热核燃料加热至聚变温度,还在氧化铍外壁上产生压力,向内挤压氘-氚混合物,加速了燃烧的过程。热辐射将在冲击波前锋之前到达氧化铍小室,使聚变反应可以在裂变火球膨胀吞噬整个装置前发生。与裂变反应相比,聚变反应产生的当量小得可以忽视。重283吨的整套诊断仪器设备通过测量聚变等离子火球发出的热X射线和高能聚变中子,可以对聚

变反应的燃烧过程进行观测。

幸运地是,George核试验为辐射内爆压缩提供了有益的数据,辐射内爆压缩是两个月前刚刚研究出的泰勒-乌拉姆构形的一个关键部分。

1951年9月:泰勒同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中的其他人就全当量热核试验的日期产生了争执,前者的意见是1952年5-7月,后者是1952年11月。

1952年5月:汉斯·贝特写成《关于热核武器研究史的备忘录》:乌拉姆想出“要压缩热核材料”、George试验所选用的传能机制、泰勒对George试验数据的外推是一系列恰好发生的“意外”,泰勒-乌拉姆构形的发现属于“事故”;难以想象苏联氢弹计划也是走同样的发展路线。

1952年11月1日:美国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热核装置试验(“Mike”)

1953年8月21日:前苏联人爆炸了使用氘化锂的RDS-6S装置,实际是使用千层饼结构的助爆加强原子弹。

1954年4月25日:美国进行使用固体热核燃料的核武器试验1955年11月6日:前苏联首次进行了从图―16飞机上投掷氢弹

的试验。美国直到1956年5月21日进行了同类试验。

英国(1957年5月),法国(1858年8月)也拥有了氢弹。中国于1966年12月28日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1967年9月17日由飞机空投的300万吨氢弹试验获得成功。

助爆加强原子弹实际上就是在原子弹中心放置氘氚气体或者氘氚化锂,核爆炸的高温会点燃少量的氘和氚,氘氚反应释放的中子使得裂变材料的利用率更高,从而提高比威力和当量。但是和开始的超级炸弹一样,只有少量的氘和氚被点燃,无法做到很高的当量。

泰勒-乌拉姆构形,苏联人称之为泽多维奇萨哈罗夫构型,是两级氢弹的基础,目前已知的要点包括热核材料在被点燃前先会被压缩,初级(裂变)能量是通过热X射线传导至次级(聚变)的,初级与次级是分离开的两个结构。这个物理模型是相当复杂的,需要计算机计算验证之后才能进入工程设计。

关于“两级热核武器”的所有图纸都是保密的,结果是我们看到的都是“构想图”;只有一个例外:绿色和平组织提供了(公认)唯一的几张“官方的”核武器结构图。自然无法证明其真伪。

由外形判断是美国巡航导弹上的热核弹头W80。

翻译后的设计图

内爆部分的设计

裂变燃料钚239,氘/氚助爆设计;接下来就是中子反射层(铀238、铍)、惰层&裂变层(铀238)。

对X射线透明的铍作为中子反射层,但是它重量轻必须加入一层铀238加强内爆压缩和约束的效果(惰层)。采用铀238做惰层,还可发生次级裂变,增加释放裂变能”。

最新的核武器已经不采用这种多点起爆的方式了,而是简单的两点起爆,这对设计要求更高。

关于次级的设计和X射线如何传到至次级,只有试探性的分析,这里就不详细讲了。有可能是这样的,助爆初级释放的X射线经过内部结构的调整后有U238内衬包壳反射至次级,初级和次级之间对X射线透明但对中子不透明,中子经过反射和聚焦之后再进入次级的火花塞。次级受火花塞裂变和初级X射线压缩包裹聚苯乙烯的那种金属层或者外容器导致聚变。聚苯乙烯变成等离子体后,对X射线透明,对其确切功能还是存在争论的。关于苏联核武器是否独立发展存在着不少疑问,按照KKTT(六千)的说法:“苏联分级辐射内爆技术来自间谍并非只有西方人这么说;相反,这说法前面说的斯蒂尔曼在和俄国核科学家聊天

时,俄国科学家给斯蒂尔曼的暗示。当然,有可能斯蒂尔曼误解或者故意扭曲了俄国人当时的意思;但是这个说法已经见诸很多公开出版物,却不见俄国方面出来澄清,指出斯蒂尔曼的回忆有误。而且前面也有网友指出了,被称为苏联氢弹之父的萨哈洛夫在回忆录里,对如何突破分级辐射内爆技术也是闪烁其辞,只是模糊地说当时“有一位同事想出了这个点子”,却没有提这人姓名。俄国科学家现在也没有哪位站出来公开说,辐射内爆的构思是我提出的,我是俄国氢弹之父。所以综合来看,我认为苏联氢弹来自间谍基本可以肯定。当然,您对这个观点有异议,也无妨,大家各自保留意见就行。”

邓稼先导学案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详细历史背景

刚刚的这段视频向我们展示了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那激动人心的一幕。我们都知道核武器爆炸时会产生非常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无论是对人体还是对自然环境来说都有非常大的危害。那为什么当年我们国家坚持一定要研究制造核武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去掀开历史的幕帘,去看看当时的中国正经历着什么样的情形。 同学自学文章的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这段时间是中华民族最黑暗最惨烈的世代。我们历经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一系列的外敌侵略战争。课本举的例子。那时的中华民族就像砧板上一块待宰的鱼肉,被贪婪残暴的侵略者肆意分割,时时刻刻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之后又经历了混乱动荡的20年抗日战争,10年内战,中华人民在血与泪中遍尝艰辛争取到了民族解放和祖国统一。但在西方列强强盗式的逻辑里,我国仍然是一个不被尊重的贫弱落后的国家,中华人民作为黄种人被西方列强所歧视、压迫。 19世纪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一天一位满清政府的领事在过桥时,身后的两个美国农民觉得这个中国官员穿着花花绿绿的官服,脑后留着长辫子十分好玩,他们打赌这个中国外交官不会游泳,于是两人一使劲就把这位官员推进了桥下的河中。之后呢?你们觉得之后会怎么样?会发生些什么?什么也没发生,就好像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一个生命在美国国土上销声匿迹,没有一个人会去关注会去重视。 而在纽约的华人区,那里的中餐馆所有的服务人员都要想来往的客人下跪服务;在南非,公交车的前排座位黄种人是没有资格做的,他们只能坐后排……这样的事例在那个年代数不胜数。中华人民虽然争取了民族解放但仍然没有尊严地活着。 1945年,美国率先研制出全球的第一颗原子弹。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节节胜利,美国当权者为了挽回战局,多次企图对中国使用原子弹。 1950年11月30日,合众社报导,杜鲁门总统说:“他已考虑同朝鲜战场有联系的原子弹问题”。美联社也随即报导:“杜鲁门总统正在积极考虑使用原子弹来对付中国共产党人,如果有必要这样做的话”。1952年,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12月份去南朝鲜“访问”,1953年初,他下达命令,将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秘密运到日本的冲绳岛,为向中国发射核导弹而做准备。甚至到1955年,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时,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授权,总统可以对中国使用核武器,根据这一授权,美国军方研究制定了用原子弹攻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多种方案。 毛泽东面对美国当权者不断对中国进行的核威胁,意识到:就是因为我们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及其运载工具,中国没有核遏制力量,没有同样的打击报复手段,没有抗衡的力量,所以美国当权者动辄就要向我国进行核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开始了原子弹研究,1964年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如果说抗美援朝战争是列强真正地意识到中国人民的必然崛起,那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让世界看到:一个饱受磨难、历经坎坷的伟大民族以一个崭新的姿态踏入了世界列强的行列。中国人民从任人宰割到彻底站了起来,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对这一伟大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他就是邓稼先。 这篇课文是邓稼先逝世后他的好友杨振宁先生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人物传记。在回忆录的第一部分他以近一百多年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为背景,进而退出了邓稼先先生。这让我们从一开始就站在一种历史的高度上认识到: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以为历史性的,对国家、对民族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自学文章第二部分。为邓稼先制简历。

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物理之原子弹的原理

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物理之原子弹的原理 前面说完了原子量,这里给大家说说原子弹,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关注的方面却完全不是一回事。按道理说,原子弹属于核物理的一部分,但是,科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物理与化学实际上已经是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说,化学的本质就是微观上的得失电子,电子重新分配的过程),这里化学课就还是基于元素周期表,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个看起来似乎有点高大上的东西,原子弹的原理(大家学会了可以回家煮茶叶蛋,因为造原子弹不如回家煮茶叶蛋),嘿嘿。 说到原子弹,我们前面提到了元素周期表,这个就像是一个家族,有大人有小孩,有同一个族的(元素周期表里有主族,副族,第一族等),它们的性质相同或者是类似:比如元素周期表里的Na、K(钠与钾),都是极易氧化的金属,扔到水里直接爆炸,原理就是:2Na(或者是K)+ 2H2O----->2NaOH(或者是KOH)+ H2(气体),而里面的氢气(H2)在反应过程中直接受到了反应热,然后直接燃烧,然后爆炸。 这些不同族的元素,有自己的个性。这里化学哥再把元素周期表列了下:

元素周期表中的分类 在这些元素周期表中,有一个重点监控的化学社会不稳定因素,会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它就是92号元素,U,也称为铀。为什么这么说呢? 前面说到,每个原子都是都原子核与电子组成,而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实际上,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这些原子核都会有一定分裂的趋势,所谓“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或者说,每一个胖子,总是有一颗想减肥的心。而这里面的铀,就是最想“减肥”的那个胖子。 先说说自然界中的铀吧,前面说到,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而有一个概念,叫“同位素”,就是质子数是完全一样的,而中子数不一样。铀元素就 有好多的同位素,这些同位素,它们的唯一区别,就是中子数不一样,好比一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观后感

档案管理基础 档案管理学第一章作业二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观《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共和国档案——大漠惊雷》有感 为了能更好地完成相关作业,我观看了关于原子弹的相关声像档案节目《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共和国档案——大漠惊雷》。在这以前,我只在教科书上得知,在1964年10月16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至于其他的细节,就无从得知了。如为什么要研发原子弹?是谁提出要这么做的?什么时候,哪些人做的?他们是怎么样攻克各种困难的... ...多亏了这次作业,不然,我想我这辈子还是不知道,原子弹是怎么来的。 纵观全集,我了解到原子弹的研发不是偶然的。“在新政权成立之初的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同年6月,美国第七舰队驶进台湾海峡;11月,美国将原子弹运到了停泊在朝鲜半岛附近的航空母舰上,并且声称将采取包括原子弹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来应付朝鲜战场局势;1953年春季,美国秘密将装有原子弹的导弹运倒了日本的冲绳岛;1955年1月18日,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了一江山岛和大陈岛;之后,美国军方曾研究制定了,用原子弹攻击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多种方案。由于美国咄咄逼人的核大棒政策,再加上朝鲜战争、台海危机,使当时中国的生存和发展都遭遇了极大的困难和威胁。面对美国一次又一次的威胁,毛泽东心里很清楚,美国人之所以敢于这么做,就是因为中国人手里没有核武器,没有力量和他抗衡。因此,1955年1月中旬,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从下午三点多,一直开到晚上七点多,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拍板作了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同时此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研制发展核武器的计划,代号为02。”看到这,我顿然醒悟,原子弹这个研发计划是在如此国际环境中产生的。 “在1955年,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后,聂荣臻、陈云和薄一波组成三人小组,负责知道原子能事业发展工作。1956年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同时兼任国家科委主任和国防科委主任,1956年11月16日,全国人大一届常委会作出决议,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后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具体领导全国和工业的设计和发展。1950年5月19日,经毛泽东批准,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也就是后来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彭桓武任副所长。此后,大批有造诣,有理想,有实干精神的原子能科学家,从美、英、法、德等国陆续回国,来到原子能所。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里面,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但是,过去我们也没有飞机和大炮,以后还要比这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955到1957期间,中国和苏联在原子能领域,一共签署了四个协议。随后大批的苏联专家,开始陆续地来到中国,援助中国进行原子能方面的研究和建设工作。”看到这里,我不由想起了钱学森前辈回国的所遭到的种种阻难,但依然阻挡不了他回国的决心,阻挡不了他那为国做贡献热情。 第一步迈出去了,接下来,要找一个研制基地,最后确定在青海省海北藏族

原子弹和氢弹的威力

原子弹和氢弹的威力 1945年,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下世界上第一颗用于战争的原子弹,代号为“小男孩”。原子弹在相生桥以东约100米处的外科医院上空580米处爆炸,爆炸威力相当于1.8万吨烈性炸药,顷刻间产生了30万度的高温。正处于爆炸中心的外科医院所有的人和设施转瞬就化为灰烬,爆炸中心半径一公里范围内的花岗岩都融化了。时速高达60公里的强烈冲击波将爆炸中心半径三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几乎全部摧毁。广岛上空的大气层被爆炸的威力整整翻腾了15分钟。接着,沾染着原子尘埃的水蒸气夹杂着爆炸中的残骸碎片大滴大滴地落下来,形成了令人恐惧的黑雨,随后又化为黄灰色的毛毛细雨。 由于日军通常对美军零星小编队飞机并不在意,认为是气象预报机或侦察机,所以广岛当时没有发出防空警报,大多数人正在上班或上学的途中。而且由于美国研制原子弹过程中采取严格保密措施,日本对此一无所知,其军民对原子弹毫无防护知识和准备,所以人员伤亡非常惨重。原子弹爆炸的辐射波几乎是以光速传播的,裸露的皮肤立即被烧焦。在爆炸中心附近,没有留下任何人或者物的痕迹,只是在地面上隐约残留着如同人体外形的阴影;稍远一点的地方,遍布着烧焦的尸体,还保留着临死前的姿势;再远一点的地方,幸存者全身严重烧伤,面目全非。如果在爆炸时抬头看天空的人,眼睛被彻底烧毁,只有窟窿一般的眼窝,不停流淌着眼睛化成的晶状液体,惨状目不忍睹。广岛被烈火和浓烟所笼罩,全城遍地焦土,残垣断壁到处都是,死尸一堆挨着一堆。市中心方圆约12平方公里几乎被夷为平地,全市76328幢建筑物中,48000幢全部被毁,22178幢被毁掉一半,房屋损失达70%。 广岛原子弹爆炸,共有14万余人先后死于非命。 而氢弹是目前世界上杀伤力最大的武器,一颗氢弹的威力相当于800颗原。

内爆式原子弹弹芯设计绝密资料

内爆式原子弹弹芯设计绝密资料 核弹是利用易裂变元素进行链式反应,将亏损的质量以质能方程:E=MC2转化成如冲击波、辐射等形式的能量,在几百万分之一秒内释放出来,从而造成巨大破坏的武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枚核弹的设计过程。 第一章现代最新内爆式原子弹弹芯设计 先说原子弹,燃料是铀235或钚239,铀235做的原子弹保存期上亿年,钚-239,半衰期为2.41万年,常被用制核子武器,纯度必须90%以上,被分开保存为多个不会发生裂变的亚临界质量,以避免象TNT一样引爆,不是核爆炸。 原子弹制造:钚239原子弹的爆炸临界质量是5千克左右,为半径2厘米的球。 有了核部件、经过精心计算试验验证的常规化学炸药部件,能可靠地把铀-235压缩到临界体积,还是不够引爆原子弹。 还必须有专门设计的点火中子源装置。 不然的话,铀部件临界后开始链式反应。为了使核爆炸能量释放达到最大值,应该使链式反应的代数达到要求。如果在达到的要求的代数之前,核材料由于热膨胀而变为亚临界状态,那么这颗“原子弹”就成了臭弹。万吨级爆炸能量的99.9%以上是在链式反应的最后7代释放出来的,其时间约为0.07微秒。点火装置的作用很关键,它在开始时给裂变材料注入足够多的中子,这样就能使随后产生的中子数足够多,不致造成“臭弹”。要想发生核爆炸,还要有中子源帮忙。 中子源就象一个能引暴核弹的小火源。中子源——铍、钋弹丸球,它是一个铍制的空心金属球,里面填充钋金属,用金箔片隔开。钋210是人工核反映堆中合成,能时刻自发产生大量阿尔法粒子。

经计算,在我们的设计中,弹芯材料选为钚239,反射层为铍9,弹芯由几层球状的金属壳构成。 中心部位是一个半径为1cm的中子源(铍/钋弹丸); 第二部分为空间3厘米的空间; 第三部分为2cm厚的钚239燃料层球碎片(钚239重量为5KG),我们将1cm厚的铍(重量为0.7KG)布置在紧贴着钚239表面; 然后第四部分是3cm厚的炸药爆轰驱动机构(炸药爆轰装置质量为5kg); 最外层的第五部分是1cm厚的铍(重量为2.1KG)加1cm厚的铀-238金属外壳(重量为2.6KG)。 当然最后不能忘记在弹芯中间插上一根半径约2cm的中子管(具体设计见后文)。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弹芯的临界设计,弹芯为总质量大约为14KG、直径22厘米的圆球体,相当于一个篮球大小。 结构示意图如下:

2020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6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质量检测习题(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质量检测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跨入世界核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原子弹和氢弹相继爆炸成功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衡量一个国家空间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是否拥有核潜艇 B.是否拥有人造地球卫星 C.是否拥有原子弹和氢弹 D.是否拥有宇宙飞船 3.20 世纪60 年代,世界政治形势复杂。为提高国防实力、保卫国家安全,我国成功研制出( ) A.原子弹和导弹 B.籼型杂交水稻 C.人造地球卫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4.他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他领导众多科技人员, 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99 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被称为“两弹元勋”。文中的“他”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邓稼先 D.屠呦呦 5.(2019 湖南岳阳汨罗弼时片区期中联考)下图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名称是( )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一号 D.探索者一号 6.2003 年10 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历史性的跨越。这艘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 B.亚洲一号 C.神舟五号 D.天宫一号 7.听到“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些赞语, 你会想到的人物是( ) A.袁隆平 B.钱学森 C.焦裕禄 D.王进喜 8.“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个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个人就是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杨振宁 D.侯德榜 9.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发现青蒿素,对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作出贡献。该获奖者是( )

原子弹制造从入门到精通

准备工作: 我们大约需要30磅的铀235,体积差不多有一个棒球的大小,再配合一些很容易到手的材料,这种炸弹就能使1/3哩以内任何东西化为乌有;2/3哩以内的东西严重受损;在1。25哩半径内的人都会受到致命的辐射线;辐射尘随风飘扬,能使40哩内的人都致病。如果它在纽约市引爆,大概有25万人会死亡,还有40万人会受伤。这种效果恐怖份子应该会很满意;这种原子弹甚至在战场上也都能派上用场。不过,要提醒各位: 铀235的分量不要超过45磅,因为对这样多的铀,其引爆的技巧相当困难,单凭业余的机槭工匠,大概是无法适时且有效地把这些东西凑在一起。挺有可能你还没做一半,它就在你面前BOOM了,那可就真浪费感情。我个人的偏好是用36磅或37磅的铀235,因为这样效果不差,而且,如果设计上出点小差错,也不致于有太严重的后果。一旦把足够的材料紧聚在一起,我们最棘手的技术就是得使它们能紧聚在一起维持约半秒钟,这半秒钟的延迟就是技术上最主要的问题。原因是这样的:当这两堆物质靠太近时,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而产生大量的能量,在瞬间(比一秒钟小很多)迫使这两堆物质分开。这样的结果和爆竹的效果差不多,几百尺外的人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对一个稍有「自尊」的恐怖份子而言,是不会以此为满足的,对吗?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设计出一套办法,使两堆铀235能聚得久一点,好让一些比较惊人的「大事」发生。如果你这位恐怖份子有栋两层楼房(含地下室)、两根火药、15包水泥、20立方码的沙石,那么大约只要一个礼拜就可以完工了。全部的费用,除去房租不算,大概只要3,000美元就够了。根据当前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大概就是25000元。最后的问题是怎样把铀235或钸弄到手,这留待后面再谈。 开始动工: 准备妥当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分批弄来的铀235分成二等分,用一对半球容器装起来,你或可用乙炔喷灯(AcetyleneTorch)来作。铀的熔点是414。2℃,而乙炔喷灯的燃点是526。4℃,因此理论土来说,乙炔喷灯足以熔化铀235。也许你应该花几十块耐火砖作个窑,加上一个风箱,效果会此较好;不过如果你有耐心再加上一些运气(因为铀这东西燃烧会BOOM),乙炔喷灯应该是够用的了。铀熔成液体后,流到半球状的洼槽(制陶瓷用的耐火泥就可派上用场),则第一个半球型作好冷却了,再移开作第二个。有件事要注意:这时候,在这区域附近不能有人。因为,铀有对人不利的特性。如果铀熔化时你就在现场,那么,你总会吸进一点,嘿嘿...,其结果不是说你会少活几年,而是你只剩下几个钟头好活了!如果你这个恐怖份子确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那当然就不必计较这些了,否则我建议你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当铀熔化时,和它相隔50尺,再用5吨铅隔离,这样应该足够安全了。将铀235分成两堆的工作完成后,你就应分别用铅箱装好。再从二楼挖个洞通到地下室,用一对黑铁管接起来,使总长约20尺左右。若能用6寸厚的水泥敷于管外可能稍好,不过如果地板够坚实,而且房子是建在岩石上,也可以不必这么麻烦。在放下管子之前,先把装铀的半球形容器的平面朝上放在水泥上,再把管子放置妥当,原子弹就已完工一半了。为了不使铀散逸,地下室应该用沙、石、水泥和水混合填好,但因为这只要用一次就达到目的了,做得好不好看也无所谓啦。真正要注意的是,管子外面有足够的阻挡力量,使原子弹在BOOM前铀不致漏出。其实只要半液体状的沙泥混合物,就足以担当大任了。如此这般,原子弹的接收部分就完工了。引爆部分比较难做,构想之一是将另一个半球容器放在管子的上端,引爆时,让它倒向下面的接收部分就可以了。原理上虽很简单,但有些技术上的困难不易解决,比如说,如果引爆用的半球容器放歪了一点,它就会沿着管子滑下来,这样你想成

军事理论课问题一 朝核问题 军事理论作业

我对问题一的看法 姓名学号 我认为朝核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不大。原因从大两方面入手: 内部原因:在我看来,朝鲜研究原子弹研究了那么多年,最初它可能只是为了获得一种安全感,为了与美国相抗衡,但在研究过程中它最初的想法基本已经改变,我觉得它在原子弹的研究上投入了那么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牺牲了那么多发展机遇,为了研究原子弹,朝鲜人民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而其他任何国家也不会去无故弥补它的这些损失,因而朝鲜就绝不会主动放弃对原子弹的研究,放弃自己先前几十年的心血。而它秘密研究原子弹的做法打一开始就是流氓行为,就是不守信用,就是犯浑,并且它犯浑犯了几十年。而且现在的朝鲜在国际社会中基本上又没有什么朋友,它就更可以肆无忌惮地耍无赖了。它可以利用自己的核威慑从许多国家获益,可以借此统一朝鲜半岛,它也可以去向恐怖主义售卖武器,甚至可以要挟联合国满足它的无理要求,这些方式比起核能的和平利用更可能成为它未来的做法。想想看,放弃原子弹没有什么好处,造出原子弹可以提振士气,壮大国威,甚至可以扩大版图,可以从中捞取巨大利益。它怎么会妥协国际社会呢? 而外部原因,主要可以从美国说起。最近一段时间,“特金会”举行了三次,但基本上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而美国到底有没有诚意,这个我们也是一无所知。其实,我倒觉得,虽然美国从朝核问题中可以获得更高的国际威信,但美国并不一定想解决朝核问题。一方面,美国解决朝核问题需要向朝鲜的许多要求进行妥协,它需要放弃在东亚地区的许多既存利益,部分放弃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威慑力;另一方面,美国如果放任朝核问题,遭受朝鲜核轰炸的基本上也绝不会是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的美国。如果美国不解决朝核问题的话,朝鲜的周边国家比如中国可能就会遭殃了。如此一来,美国就相当于安置了一颗定时炸弹,要知道,美国要想直接干涉中国,它要顶着国际社会巨大的舆论压力,还要面对来自中国的直接质问和冲突,但要是美国挑起中朝矛盾,那朝鲜就会成为比美国除军事手段以外的所有手段都要有效的武器,而且这种手段花费的成本基本上也是最低的,所以美国有可能只是表面上在努力解决朝核问题,实际上在坐等事态发展壮大。还有就是美国可能在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来干涉朝鲜,它可能希望朝鲜再无理点,然后好名正言顺地制裁朝鲜,这样的事美国已经主导太多了,在南斯拉夫、伊拉克以及叙利亚的问题上,美国就是这样干的,它可以从中抽取大量利益,包括其国内的武器制造商及大财团。 而经常参与关于解决朝核问题会议的日本,虽然临近朝鲜,但它也并不一定想让朝核问题得到解决。要知道,日本一直以来都想要成为军事大国,在这一点上制造原子弹可以说是最大的捷径,但却是一条不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的捷径。“路是走出来的”,日本这时就需要像朝鲜这样的国家来试水,来开路,一旦朝核问题没有解决,朝鲜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日本就可以马上公然研制原子弹,达到成为军事大国的目的,所以日本在朝核问题上的态度也不一定。 再来看国际社会。国际社会包括中国在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遏止行动,这对朝核问题的解决其实是非常不利的。而国际社会上基本上也不存在能给予朝鲜完美解决方案的国家,因而朝核问题的解决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这样一来,我们国家能做的就只有后面的一些预防朝鲜继续耍无赖的措施了。在国内,我觉得我们应该建设更多的预防战争的设施,加紧对军事武器的研究,确保一旦发生战争,能最快地打败敌人、破坏敌人的军事设施。而对国家外部,我们要妥善处理与朝鲜的外交事务,保证两国的友好关系,维护中朝两国的共同利益。同时促进中朝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维护两国民间的正常交流。当然,我们也要始终坚守我们的底线,坚决捍卫我国国家利益,对任何企图破坏我国建设、阻碍我国发展的国家报以应有的行动。

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

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 一、钱三强: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二、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元勋; 2、中国原子弹之父; 3、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 努力建设: 1954年2月,钱三强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长。他首先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筹建学部。经过反复酝酿讨论,他主持起草了筹组学部有关文件。同时,主持拟订了《学部暂行组织条例》。 科学院各学部成立后,在制订全国科学发展规划,加强学术领导,以及团结院内外科学家,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国内科学界的重视,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文革”中,学部被迫停止一切活动。“文革”后,钱三强被任命为中科院党组成员和副院长,立即着手恢复学部的工作。 在当时条件下,恢复学部工作异常艰难。自1957年后,22年没有增选学部委员,健在的学部委员平均年龄达73岁。因此,增选一批新学部委员,是恢复学部活动的当务之急。钱三强亲自组织了选举工作。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推荐、酝酿、协商、评审,1980年11月,选举出新的学部委员283人,学部委员平均年龄从73岁下降到65岁。学部工作恢复了生机。 由于种种原因,1980年后10年未增选学部委员。钱三强考虑再三之后,于1990年5月7日,向李鹏总理写了一封言真意切的署名信。他写道:大家对我国人才“断层”问题深表关切和担忧。人才断层不仅表现在中层,还表现在高层,例如代表我国最高学术荣誉称号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也面临这种状况。6月2日,李鹏总理在办公室约见了周光召院长,就学部工作进一步听取情况汇报,进行研究。同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增选学部委员的请示,还规定增选学部委员每两年进行一次。 自此,学部工作开始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实践,学部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为在我国实行院士制度创造了条件。 推动发展: 1980年,中国科技界出现了“加强软科学,发展交叉科学,提倡学科交叉”的认识热潮。当时身为中国科协副主席的钱三强,以鲜明的态度积极支持。他在第一次全国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上,作了《迎接交叉科学新时代》的演讲。这次演讲被公认为交叉科学发展史上的“著名演讲”,受到广泛重视。 1986年9月,中国科协成立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联盟工作委员会,钱三强兼任

《邓稼先——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邓稼先——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完成19—21题。(共9分) 邓稼先——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 邓稼先是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多年来,他为我国的国防事业默默地工作着,不计名利,堪称典范。 1958年的一天,邓稼先意外地得到一张京剧戏票,送票的同志悄声告诉他钱三强所长要和他聊一聊,邓稼先想不到,这一聊竟会决定他三分之二的生命路程,一副历史的重担压在了他还显稚嫩的肩膀上:他被选为研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此后,邓稼先的名字从公开出版物上消失了,群众性的场合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许多亲朋好友都无法寻觅他的踪迹,甚至连他的妻子也不清楚他的具体去向,只知道他在执行一项异常重要的任务。 除邓稼先外,上级还从几所名牌大学里调来20多个应届毕业生,共同组织研究队伍,他们在邓稼先的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工作。当时正值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饥荒遍及全国,邓稼先他们也不例外,有时连饭也不能保证,夜晚还得加班加点工作,肚子饿了,他们就用酱油充饥。生活上的苦还好克服,苦在科技攻关上。没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直接参加,也没有国际专家指点,有的只是青年人的朝气蓬勃、执著追求。没有充足的资料,邓稼先就费尽心机地搞到了三本俄文原版书,柯朗特的《超音速与冲击波》,泽尔多维奇的《爆震物理》和戴维森的《中子输出原理》,然而这支队伍中除了邓稼先之外都没有学过核物理,幸好都有俄文基础,因此,不得不采取边读边译边讨论的方式。大家围着长桌,逐章逐节地读,读一句,译一句,为译得准确,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译文的句式,直到弄清楚原文的意思为止。邓稼先除了带领大家读书译书外,还要讲课、备课,为同事们指出正确的研究途径。他睡觉睡得很少,常常是讲完课,站在黑板前就打起瞌睡来。如此这般,像吃烤苞米,一粒一粒地嚼,吃过寒冬,到了春节,他们终于消化了这些书。在他们的心里,也多出了几双慧眼,隐约辨识出了通往核武器库秘宫的通道。 接下来的却是最为困难的数据计算,当时的计算机是每秒仅百次的乌拉尔,还得用手摇,算个除法,得分几步走,要是算个开方,还要查巴罗表。八个小时算,八个小时捉摸方案,一个月才能算出一个结果。大冷天里,手冻肿了,击键不便;肚子饿了,难转摇把,不得不趁做工间操时,跑到附近的邮电所里抱煤炉取暖。由于只有一台手摇式计算机和一台电动计算机,不得不三班倒,上机轮空的,邓稼先就让他们用计算尺和算盘辅助计算。可是,忙了大半年,九次运算得到的结果与顾问给出的数据却大相径庭。邓稼先纳闷了,究竟是计算方法失误,还是运算不到家?他苦苦地思索着,食不甘味,夜难成眠,像个疲惫至极的向导,明明把队伍带到了目的地,却又怀疑是不是找错了地方。后来,他们找到了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周光召教授,请他帮忙。周光召教授历经数日,潜心验证,最后对他们九次计算的结果做出了肯定的论证。邓稼先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翌日,他郑重地签署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总体设计方案。 1964年10月16日15时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在场的科学家们都听到了那天崩地裂般威猛的轰鸣,只望见那无坚不摧的冲击波奔雷似的卷动沙浪,掀起了漫天尘雾。作为效应物的坚固建筑着火了,坍塌了,炮艇被冲走,列车被推翻,斗石遍地,蘑菇红云不断爆裂,隆隆升腾,如同怒耸而起的巨人,投影30公里。百米高的铁塔早气化了,蜷缩了,只剩下变细了的几条钢轨,弯曲在化为玻璃体的砾石滩上。这是毁灭,也是新生;是战争的演示,也是最有音响效果的和平宣言。 作为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邓稼先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功绩将记载史册。 19.文章从生活和科技攻关两方面,写出了邓稼先等研究人员在研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过

原子弹跟氢弹原理

原子弹与氢弹原理 如果说核材料生产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考验的话,核武器的设计是对理论物理学家们的挑战。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有核武器的国家里头除却安理会五大流氓之外,只有以色列,巴基斯坦,印度,朝鲜。以色列的核弹是和南非搞得,甚至有传言合伙在印度洋进行过核爆试验,后来南非放弃了。印度的核计划很早,1974年和平核爆炸,1998年五次核试验,宣传掌握氢弹,但是从地震波的数据普遍认为只是一个1万吨左右的裂变装置和一个5万吨的增强裂变装置而不是真正的两级氢弹。巴基斯坦为了对抗印度,依赖沙特的大量资金援助和中国的技术支持获得原子弹。朝鲜两次核爆,第二次成功。所以到现在掌握两级氢弹的依然只有安理会五大流氓。 原子弹(裂变核武器)是使用化学炸药,把在临界质量以下的铀-235或钚挤压成超越临界质量的一块,然后在中子照射下产生不受控的连锁反应,释放大量能量。起爆的方式可分为枪式和爆式。美国第一枚投掷在日本广岛的核武小男孩即为枪式起爆的铀弹。第二枚投掷在长崎的胖子为爆式起爆的钚弹。 枪法的局限性很大,消耗材料多,而且只适合高浓缩铀,爆法要更加先进,可以设计成更大的当量,并且容易发展出助爆加强型原子弹,或者作为氢弹的初级。 文案大全

枪法的小男孩,42:58比例分开的60kg浓缩铀分成子弹和靶子两部分,子弹在直径18厘米的枪管中加速撞击靶子,然后到达临界,中子源在靶子的底部。 虽然原子弹的设计已经扩散,卡迪尔汗的扩散网至少包括朝鲜,伊朗和利比亚。DF-2上那个著名的1.5万吨当量的铀爆弹设计图的副本的副本的副本被利比亚交给IAEA的时候,设计图装在(巴基斯坦首都的一家洗衣店的)洗衣袋里。但是,关于爆系统的设计,没有什么值得可信的公开资料。以下的容均是基于《中华人民国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所作出的推断 核材料的加工 很明显,核材料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一系列基于核物理和流体力学的计算结果,由于临界质量的原则,肯定存在一个质量的下限。关于加工精度,可以从对加工设备的要求可以看出。 1)加工件大于35毫米,工精度优于0.006毫米,,至少两个不同方向控制加工旋转轴的机床,加工精度达到0.004毫米多轴球形磨床。 2)0.2微米/0.00025度以上的精度的测量器材 炸药透镜的设计和模拟 爆的关键在于使用不同爆速的高能炸药的配合或者空腔配合的的设计,是多点同时起爆的爆轰波同时到达文案大全

《邓稼先——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邓稼先——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邓稼先——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完成19—21题。(共9分) 邓稼先——中国原子弹氢弹之父 邓稼先是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多年来,他为我国的国防事业默默地工作着,不计名利,堪称典范。 1958年的一天,邓稼先意外地得到一张京剧戏票,送票的同志悄声告诉他钱三强所长要和他聊一聊,邓稼先想不到,这一聊竟会决定他三分之二的生命路程,一副历史的重担压在了他还显稚嫩的肩膀上:他被选为研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此后,邓稼先的名字从公开出版物上消失了,群众性的场合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许多亲朋好友都无法寻觅他的踪迹,甚至连他的妻子也不清楚他的具体去向,只知道他在执行一项异常重要的任务。 除邓稼先外,上级还从几所名牌大学里调来20多个应届毕业生,共同组织研究队伍,他们在邓稼先的带领下,开始了艰难的工作。当时正值全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饥荒遍及全国,邓稼先他们也不例外,有时连饭也不能保证,夜晚还得加班加点工作,肚子饿了,他们就用酱油充饥。生活上的苦还好克服,苦在科技攻关上。没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直接参加,也没有国际专家指点,有的只是青年人的朝气蓬勃、执著追求。没有充足的资料,邓稼先就费尽心机地搞到了三本俄文原版书,柯朗特的《超音速与冲击波》,泽尔多维奇的《爆震物理》和戴维森的《中子输出原理》,然而这支队伍中除了邓稼先之外都没有学过核物理,幸好都有俄文基础,因此,不得不采取边读边译边讨论的方式。大家围着长桌,逐章逐节地读,读一句,译一句,为译得准确,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译文的句式,直到弄清楚原文的意思为止。邓稼先除了带领大家读书译书外,还要讲课、备课,为同事们指出正确的研究途径。他睡觉睡得很少,常常是讲完课,站在黑板前就打起瞌睡来。如此这般,像吃烤苞米,一粒一粒地嚼,吃过寒冬,到了春节,他们终于消化了这些书。在他们的心里,也多出了几双慧眼,隐约辨识出了通往核武器库秘宫的通道。 接下来的却是最为困难的数据计算,当时的计算机是每秒仅百次的乌拉尔,还得用手摇,算个除法,得分几步走,要是算个开方,还要查巴罗表。八个小时算,八个小时捉摸方案,一个月才能算出一个结果。大冷天里,手冻肿了,击键不便;肚子饿了,难转摇把,不得不趁做工间操时,跑到附近的邮电所里抱煤炉取暖。由于只有一台手摇式计算机和一台电动计算机,不得不三班倒,上机轮空的,邓稼先就让他们用计算尺和算盘辅助计算。可是,忙了大半年,九次运算得到的结果与顾问给出的数据却大相径庭。邓稼先纳闷了,究竟是计算方法失误,还是运算不到家?他苦苦地思索着,食不甘味,夜难成眠,像个疲惫至极的向导,明明把队伍带到了目的地,却又怀疑是不是找错了地方。后来,他们找到了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周光召教授,请他帮忙。周光召教授历经数日,潜心验证,最后对他们九次计算的结果做出了肯定的论证。邓稼先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翌日,他郑重地签署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总体设计方案。 1964年10月16日15时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在场的科学家们都听到了那天崩地裂般威猛的轰鸣,只望见那无坚不摧的冲击波奔雷似的卷动沙浪,掀起了漫天尘雾。作为效应物的坚固建筑着火了,坍塌了,炮艇被冲走,列车被推翻,斗石遍地,蘑菇红云不断爆裂,隆隆升腾,如同怒耸而起的巨人,投影30公里。百米高的铁塔早气化了,蜷缩了,只剩下变细了的几条钢轨,弯曲在化为玻璃体的砾石滩上。这是毁灭,也是新生;是战争的演示,也是最有音响效果的和平宣言。 作为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邓稼先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功绩将记载史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之父

钱三强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一、钱三强: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学家。原籍浙江湖州,生于浙江绍兴,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教授在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 1992年6月28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二、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元勋; 2、中国原子弹之父; 3、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 努力建设: 1954年2月,钱三强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长。他首先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筹建学部。经过反复酝酿讨论,他主持起草了筹组学部有关文件。同时,主持拟订了《学部暂行组织条例》。 科学院各学部成立后,在制订全国科学发展规划,加强学术领导,以及团结院内外科学家,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国内科学界的重视,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 “文革”中,学部被迫停止一切活动。“文革”后,钱三强被任命为中科院党组成员和副院长,立即着手恢复学部的工作。 在当时条件下,恢复学部工作异常艰难。自1957年后,22年没有增选学部委员,健在的学部委员平均年龄达73岁。因此,增选一批新学部委员,是恢复学部活动的当务之急。钱三强亲自组织了选举工作。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推荐、酝酿、协商、评审,1980年11月,选举出新的学部委员283人,学部委员平均年龄从73岁下降到65岁。学部工作恢复了生机。 由于种种原因,1980年后10年未增选学部委员。钱三强考虑再三之后,于1990年5月7日,向李鹏总理写了一封言真意切的署名信。他写道:大家对我国人才“断层”问题深表关切和担忧。人才断层不仅表现在中层,还表现在高层,例如代表我国最高学术荣誉称号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也面临这种状况。6月2日,李鹏总理在办公室约见了周光召院长,就学部工作进一步听取情况汇报,进行研究。同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增选学部委员的请示,还规定增选学部委员每两年进行一次。 自此,学部工作开始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实践,学部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为在我国实行院士制度创造了条件。 推动发展: 1980年,中国科技界出现了“加强软科学,发展交叉科学,提倡学科交叉”的认识热潮。当时身为中国科协副主席的钱三强,以鲜明的态度积极支持。他在第一次全国交叉科学学术讨

历史人教必修作业:第七单元易混易错+高考体验 含解析

第七单元易混易错+高考体验对应学生用书P71 [易混易错] 1.下列关于我国“两弹一星”表述正确的是() A.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1967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D.钱学森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 答案 C 解析A项“氢弹”说法错误,排除;B项时间错误,应为1964年;C项说法正确;D项“中国火箭之父”与“两弹一星”无直接关系,排除。 2.“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③邓稼先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归国的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答案 D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知,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邓稼先等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①②正确。材料信息说明当时中国还没有研制成功原子弹,④错误;从时间信息分析③错误,原子弹是在改革开放前研制成功的。故选D项。 3.(2018·江苏高邮高二期中)科技创新与国计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以下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B.“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升空,标志我国开始进入航空时代 C.“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D.“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答案 B 解析B项是航天而不是航空时代,故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4.(2018·山东潍坊高二下统考)在谈到“文革”时期的科技成就时,一位老工程师回忆道:不管是什么样的研究机构,无论是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只要持一纸介绍信到,他们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这在任何国家都做不到。这说明文革时期的科研优势是() A.全国技术力量的无成本合作 B.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利用 C.科技文化工作受到广泛尊重 D.“左”倾错误没有影响科技领域 答案 A 解析A项与材料“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相符,故A项正确;材料中“最新成果”未明确是否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故B项错误;科技文化工作者在“文革”时期不受尊重,故C项错误;“文革”期间,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挫,故D项错误。 5.(2018·天津耀华中学第三次月考)毛泽东曾说:“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这表明毛泽东() A.坚持“百花齐放”B.坚持“百家争鸣” C.坚持真理,实事求是D.坚持学术的自由化 答案 B 解析1956年,为了建设社会主义需要,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针对艺术问题,“百家争鸣”针对学术问题,“那种学术

历史趣谈谁是真正“中国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还是钱三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谁是真正“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还是钱三强 导语:“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自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由法国传入中国,自始至今,有关此说的争论不绝于耳。“中国原子弹之父”是个“ “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说法自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由法国传入中国,自始至今,有关此说的争论不绝于耳。 “中国原子弹之父”是个“舶来品” “中国原子弹之父”这个说法是在1965年由法国传入中国的。1965年7月,钱三强收到法国营养学校原秘书、督学巴杭德邮寄的法国《科学与生活》1965年6月号上的一页剪报文章《在中国科学的后面是什么》。文中写道:“中国的科学研究工作是由中国科学院领导的。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的领导人是曾在巴黎大学Sorbonne部学习过的物理学家钱三强博士。他才真正是中国原子弹之父。” 这是目前所见“钱三强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的最早版本。根据《钱三强年谱长编》记载,是年,法国《科学与生活》又刊出一篇报道中国核科学研究的文章,认为中国“最重要的核专家,是钱三强博士”。在当时,即便是私人信件,只要是从外国寄来的,都要由组织上收拆。巴杭德的这封来信,由原子能所首先拆看,后报“科委八局”,再转二机部七局,最后批转给钱三强的秘书。这么一圈批阅下来,我们可以确定,“中国原子弹之父”说从1965年开始就已被圈内人知晓并在国内传播。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6月18日,法国法新社科学编辑赛尔日?贝尔发表文章写道:“人们认为钱三强是中国的核弹之父。”同一天,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文章说:“没有哪个国家进展得有这样快。法国爆炸第一个原子弹比中国早四年,但是仍然没有试验氢弹……关于参加这项计划的人物,外人知道很少,但是这个 生活常识分享

2013年413联考公务员行测答案解析

1.【答案】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韩非子》。解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全句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故本题答案选D。 2.【答案】B。显微镜目镜。解析:近视镜是凹透镜;显微镜目镜是凸透镜;汽车观后镜是凸面反光镜;手电筒反光罩是凹面反光镜。故本题答案选B。 3.【答案】C。人体骨密度在达到高峰值后会逐年下降,男性下降幅度较女性大。解析:年龄与性别是影响人体骨密度的因素之一。婴儿至青春期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无明显性别差异。青春期之后,骨密度的增加男性较女性显著,30—40岁达到最高峰值。以后骨密度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女性下降幅度较男性大。故本题答案选C。 4.【答案】C。里氏地震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10倍。解析:里氏地震规模每增加一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就增大30倍。 5.【答案】B。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每人收入预计都能够实现倍增。解析: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B 项说法过于绝对,当选。 6.【答案】A。信贷。解析: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故本题答案选A。 7.【答案】D。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解析:选项A的诗句描写的是杏花,出自王安石《北陂杏花》;选项B的诗句描写的是梅花,出自王冕的《墨梅》;选项C的诗句描写的是桂花,出自王十朋《桂花》;选项D的诗句描写的是菊花,出自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故本题答案选D。 8.【答案】D。古代人在冬天往岩石缝里灌水,水结冰后膨胀使岩石碎裂。解析:D项是因为水变成冰之后体积变大,所以才把岩石碎裂。故本题答案选D。 9.【答案】A。外层涂料的颜色为天蓝色或者银白色,以避免被雷达发现。解析:隐形飞机往往涂成黑色或深蓝色,进行隐蔽,避免被发现。故本题答案选A。 10.【答案】A。甲模仿某知名作家的写作风格创作小说并以该作家名字公开发表。解析:根据《民法通则》第94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署名权是指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故本题答案选A。 11.【答案】D。核电站使用的燃料一般是铀等放射性重金属。解析:太阳就是热核反应,A项错误。核电站是先把核能转换成内能,最后转换成电能,B项错误。氢弹的爆炸威力比原子弹要大,C项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