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_荷马史诗_奥德赛_民族精神中人与神的寓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 年第
6期
安徽文学
63
艺 术 殿 堂
(三) 大自然的 “击冲” (那里有一面平滑的石岩, 一峰出水的讦壁, 位于戈耳吐斯的一端, 混沌的洋面, 南风推起汹涌的长浪, 扑向岩角的左边, 直奔法伊斯托斯, 一块渺小的岩石, 挡住巨浪的冲击。 他们登岸该地, 几乎丧命这场 祸灾; 激浪已摧毁他们的海船, 碎撞在 石岩的壁面。然而, 海风和水浪推送着另一部船队, 五条头首乌黑的海船, 把它们带到埃及的口岸。 ) 人在苦难中残喘, 在夹缝中求生。在苦难和求生中,奥 《 德赛》 突出强调了求生的努力, 沤歌了为求生拼搏的精神。 人 会受难, 人可以哭泣, 但人生的价值在于拼搏。人在拼博中 进取, 摆脱被动的局面; 人在拼搏中看到自己的力量, 部分地 掌握自己的命运, 争来比现状美好的前景。人拥有巨大的潜 力, 并赋有使用这种潜力的本能。人一旦决心, 同时也被允 许进入准备行动的状态, 就会把已有的潜能变作改变状态和 布局的动能。埋头悲哭的俄底修斯一旦被允许离岛 (卡鲁普 索的海岛) 回家, 就能劈波斩浪, 所向无敌。 按照荷马的观点, 实践自己命运的凡人离不开神的指导; 神的助信是成功和胜 利的保障。没有雅典娜的关心和帮助,俄底修斯绝难回家, 也休想击杀所有的求婚人。 《伊利亚特》 《奥德赛》 和 是西方 力能哲学的源头。荷马描述了神力、 (力) 自然力和人 命运 、 力的活动形式、 能量、 限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表明了 神或神力是 “第一动力” 或源力的观点 ( 丰美的女神走近他身边, “ 说道: “可怜的人, 不要哭了, 在我的身边, 枯萎 你的命脉。现在, 我将送你登程, 心怀友善。) ” 《奥德赛》亦是西方生存伦理学的源头。他表明一个人 不仅应该善, 而且应该凭借良好的愿望拼斗。 在神的助信下, 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竭尽全力, 以自主和积极的 态度投入斗争或介入进取的势态, 百折不回, 直到夺取胜利, 这是典型意义上的西方人的抗争。黑格尔着力描述伟大人 物通过破坏旧世界来推动历史前进的英雄行为。 他写道:这 “ 行动是对安静大地的破坏。这伦理实体的安静大地乃是一 座坟墓,而史诗式英雄人物对它的破坏行动而洒上了鲜血, 从而有了生气, 唤醒着那业已死去、 而渴望重新获得生命的 精灵, 使它们在自我意识的行动里获得了生命。 在这里, ” 所 谓 “伦理实体的安静大地 是黑格尔用以表述社会形态趋于 “, 解体或死亡的抽象语言。史诗式的英雄人物破坏这种解体 的社会形态, 就是加速旧社会的灭亡, 从而促进新社会的诞 生。在史诗中,往往把英雄人物这类行动描述成符合神意, 体现神意或者为神力所推动。黑格尔在分析中, 则把这种神 意或神力归结为自我意识活动的普遍性方面, 而把英雄人物 的行为归结为自我意识活动的个别性方面。黑格尔的这种 分析, 无疑地是他以自我意识 (无人身的理性) 为世界本原的 客观唯心主义表现。但在这种唯心主义的表述中, 却提出了 历史发展的动因。如英雄人物是怎样起历史作用等深刻的 问题。
艺 术 殿 堂
赏析 《荷马史诗-奥德赛》 民族精神中人与神的寓意
◎林 燕
(广东省海洋大学外语学院语言与教学研究所 广东・湛江 524088)
摘 要 同其他民族一样, 希腊最早的关系形式是诗歌或民歌, 它们源于希腊神话。希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诗歌则是 《荷 马史诗》 荷马史诗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 , 史诗是一条古代英雄形象的画廊, 在一系列英雄形像中表现了希腊民族精神。 关键词 《荷马史诗》 《奥德赛》 民族精神 人神关系 文章编号 1671-0703(2010)06-063-02
三、 英雄作为掘墓人 《奥德赛》 叙述了特洛伊战争后,希腊联军将领以智慧闻 名的奥德赛离开特洛伊还乡的故事。 《奥德赛》是一部颂扬 英雄主义, 描写航海生活的史诗, 表现了奥德赛的英勇顽强。 应该说, 就其所包含的本质内容而言, 荷马的史诗, 用对英雄 的崇拜代替了单纯对神的崇拜。当然。在荷马时代人们的 头脑中, 人的观念和神的观念是同时并存的。因此, 英雄人 物的活动也总是与神的活动交叉在一起的, 并且神总是处于 最终决定一切的。 因而, 在通过追述英雄人物业绩的史诗中, 必须看到内容中的两层关系。即人与神的关系, 以及诸神的 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揭示史诗中人与神的本质。 黑格尔认为, 在史诗中人与神是个别与普遍的关系。伟 大的英雄人物的活动, 虽然具有惊天动地的历史作用, 但实 际上他仍然象一般的个别人的活动一样。这种英雄人物活 动的推动力, 以及这一系列活动所体现的本质, 则是神灵和 神的力量。 《奥德赛》 描写人的苦难, 表现人生的艰厄。人生活在对 立面的包围之中。 “对立面” 人的 具有意味深长的三重性—— “对立” 来自三个方面, 即: (一) 怀带敌意的神 ( “只因环拥大地的波塞冬中阻, 出于对捅瞎 库克洛普斯眼睛的难以消泄的仇怨—— 神样的波鲁菲摩斯为大无比, 库克洛佩斯中他最豪强。他母亲是仙女苏莎, 福耳库斯的女儿, 前者制统着苍贫的[注]大海—— 此女曾在深旷的岩洞里和波塞冬睡躺寻欢。 出于这个缘故, 裂地之神波塞冬虽然不曾 把他杀倒, 但却梗阻了他还乡的企愿。 ) (二) 敌对的人 ( 现在,我来到此地, “ 只因听说他, 你的父亲, 已回返乡园。看来是我错了, 神明滞阻了他的回归。 卓著的俄底修斯并不曾倒死陆野, 而是活在某个地方, 禁滞在苍森的大海, 一座水浪扑击的海岛, 受制于野蛮人的束管, 一帮粗莽的汉子, 阻止他的回返, 违背他的意愿。) ”
一、 前言 黑格尔这样写道:对民族精神自身加以纯粹直观, “ 所看 见的就是普遍人性。这种纯粹直观所看见的普遍人性, 当民 族精神得到实现时, 就取得了这样的形式, 一个民族精神 即: 由于自然或自然条件而同其他民族精神联合起来, 从事于一 个共同的事业, 并且为了这个工作或事业, 形成一个民族, 亦 即形成一整个天地。但精神, 在它的特定存在中所达到的这 种普遍性却只是初级的普遍性, 这种普遍性才开始从伦理生 活的个体性出发, 还没有克服它的直接性, 还没有从这些分 散的民族形成一个国家。。黑格尔这里所描述和分析的历 ” 史环境, 实际上主要是指古希腊城邦及其前身。这也正是黑 格尔后面所论述的古希腊的史诗、 悲剧、 喜剧等艺术品的历 史背景。 二、 关于史诗 黑格尔关于史诗的论述。主要是就荷马史诗而言的/ 但他所站的美学高度, 却使他在关于荷马史诗的剖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能 够把握史诗的一般。 在黑格尔看来, 用形象的语言 (诗的语 言) 对于以往伟大人物的传奇业绩的追述, 并通过这种追述 以揭示某一历史时代的本质, 这就是史诗。正如他所指出 那样, 史诗的创作者, “他所表现的情调不是使人惊愕若失 的自然力量, 而是对于以往直接的伟大传奇人物之记忆、 回 想、 追念并使其在内心中活着。 同时, ” 这种史诗包含有 “普 遍的内容” , “至少是以世界的完全性” “作为它所表象的内 容” 史诗其所以能够包含这种内容, 。 是由它所表现的对象 所决定的。我们知道,史诗所表现的伟大历史人物,乃是 “民族精灵” 的体现。而什么是 “民族精灵” “民族精灵的 ? 集合过程构成一系列的形态, 这一系列的形态在这里包括 整个自然以及整个伦理世界在内。 在这里, ” 黑格尔也是从 内容决定形式的前提出发对史诗作分析的。就是说, 他是 从人的本质性出发的。 在他看来, 伟大的历史人物, 既是个 别的人, “普遍的人” 又是 。因此, 体现民族的整体—— 他、 “民族精灵” 。可见, “民族精灵” 作为 体现的伟大历史人物 的活动, 就是该历史时期整个民族活动的集中体现。或者 说, 他的活动集中体现了该民族的整个社会关系及其对自 然的关系。
四、 结语 黑格尔把神意和神力理性化, 其结果并没有抬高神的地 位, 反而抬高了人的地位。 在他看来, 神只是寓于人中的一种 推动力量, 而不能独立进行活动。他指出, “那些神圣的力量 象煞有介事地进行活动的严肃态度, 实际上是可笑而无必要 的, 因为事实上神圣的力量是行动着的个人的推动力量。 ” 实质上, 神性不过是人性的对象化、 圣化。 从这个意义上 说, 没有人性也就没有神性。 事实上在没有人性的动物群中, 是绝对看不到关于向神顶礼膜拜的现象的。根据前面所述, 如果人不存在, 神也就失去了根本存在的条件。从这个前提 出发, 黑格尔认为, 脱离了人的所谓诸神的关系完全是空洞而 无内容的, 神性从人性对象化出来, 它与人性的 “矛盾关系” , 是一种有现实意义的关系。 但是, 在诸神之间, 因其各自的特 殊性而发生的 “矛盾关系” 黑格尔则称之为:却是它们的永 , “ 恒性之可笑的自身忘怀”黑格尔这里所说的“可笑的自身忘 怀”他所指的是, , 诸神既然都具有永恒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所 以它们之间发生的争斗, 不过是一种“偶然的虚假的耀武扬 威” 就是说, 。 它们所进行的, 不过是一种 “无成效的” 谁也真 、 正伤害不了谁的 “游戏” 而已。 可见, 在黑格尔看来, 即使是史 诗中的诸神关系, 也只有在与人相关时, 才能显示出真实的效 果和意义。 黑格尔的上述论述表明, 史诗中的主角是人, 而不 是神。所谓神, 实质上不过是人的影子。这个思想是很深刻 的, 而且在黑格尔时代, 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古希腊诸神所体现的, 乃是活生生的人的精神, 或者说, 古希腊诸神实质上乃是受人尊崇的各种人格的理想化身。 我 们看到, 古希腊人借助对于所尊崇的人格的理想化, 形成他 们所信仰的诸神, 又借助对于这些神所作的丰富想象, 创造 了许多口头流传和文学记载的神话。这些神话本身, 就是古 希腊人所创造的艺术, 又成为古希腊后来艺术发展的重要源 泉。因为这些神话是许多代古希腊人想象力和思想感情的 沉积。以致它们所具有的宝贵价值,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具有永恒的魅力。 总之, 黑格尔把古希腊社会称作 “美的个性” 既是他对 , 古希腊社会的赞美, 又是他对古希腊艺术的赞美。 在他看来, 只有古希腊社会才是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 也只有这时才产 生了盖世无双的艺术——古典艺术。
参考文献: [1]高福进. 西方文化史论.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6 月第 1 次. [2][古希腊]. 荷马著. 陈中梅译. 奥德赛. 注 南京: 译林出版社江 苏南京, 2003 年 2 月第 1 次. [3]姜守明,红霞著.西方文化史. 上海: 上海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6 月第 2 次. [4]解光云, 陈恩虎. 西方文化概论. 安徽: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12 月第 1 次. [5]王树人. 思辨哲学新探.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8 年 5 月第 2 次. [6]徐新. 西方文化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11 月第 5 次. [7]叶胜年. 西方文化史鉴.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4 月第 2 次.
64
2010 年第
6期
安徽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