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中职《基础会计》学科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职《基础会计》学科教学内容摘要: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在整个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得到广泛认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基础会计》是中职财经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但该课程在财经专业教学中一直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从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深入分析,找到主要问题所在,并就改革的具体措施提出相关看法。

本文主要阐释了运用案例进行《基础会计》教学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财会专业;现状;案例教学
一、当今《基础会计》教学的现状
1、教科书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会计系统已经开始并终将逐渐完全取代手工会计系统,网络会计的普及,也必将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当前中职财经专业学生所使用的《基础会计》教材中的会计理论,基本是在手工会计模式下形成的,与现在逐渐使用的《会计电算化》严重脱节,很少考虑计算机进入会计领域所能够带来的影响,这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2、教学模式陈旧落后
目前,我国广泛采用以教科书为依据,以教师为中心的《基础会计》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完全以课本为依据,采用“灌输”的方式将书本内容讲授给学生,不注重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

其结果是导致学生对《基础会计》缺乏全面理解,没有形成系统性
的认识,甚至部分学生还会机械性的将书本中的“重点”、“难点”记录下来,以备考试之需。

3、侧重我国现有会计制度的学习,忽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基础会计》教材的编写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会计制度解释较多,理论分析很少,都是与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相适应的,其教材内容涉及到的国际会计准则、西方会计学等内容很少甚至是没有涉及,忽视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4、重理论轻实践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授课时间的比例上,现在普遍存在重视前者,忽视后者的现象;授课教师理论知识掌握非常好,而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弱点;学生缺少对会计知识的感性认识,单纯的模拟实验让学生感觉与实践距离太远。

5、案例教学匮乏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典型的经济案例,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自己动手、动脑,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会计教学法。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案例教学匮乏是目前存在的尤为严重问题之一。

二、将案例教学与《基础会计》有效结合
要实现案例教学法有效应用于《基础会计》课程中,从案例的选择、集中讨论到得出结论需要教师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

具体做法如下:
1、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改变《基础会计》的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了学生的“思维懒惰”。

这种方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表现也很明显。

虽然学生对于入门课程都抱有很大的热情,但对于毫无理论基础的学习者来说,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总会让很多学生知难而退。

入门的不顺将严重影响后续会计课程的学习。

案例教学法运用生动的案例再现现实经济生活,让学生们身临其境,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复式记账,就需要通过描述整个案例发生的全过程来理解设置该方法的目的和意义。

案例如下:某办公室人员小李为了工作需要到文具店购买办公用品,共花费现金600元,取得发票一张。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该项经济发生的必要性,然后再确定该笔费用的性质、资金的流转和结算,最后通过分析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办公费600元;贷:库存现金600元),让学生了解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使学生在案例中体会到复式记账的科学合理性。

2、《基础会计》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高质量的案例是发挥案例教学作用的关键因素。

一般而言,案例的选择要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案例必须源于生活,具有可触摸性的真实存在;(2)案例必须具有针对性;(3)案例必须具有某种趣味性和挑战性;(4)每一个现实案例必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而我们现实的案例教学中,往往存在的问题是:(1)不顾教学对象,
盲目选择大型典型案例,缺乏针对性;(2)以案例教学替代理论讲授,割裂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内在联系;(3)过分强调案例的结果,忽视了案例讨论的过程;(4)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不够合理。

《基础会计》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难度更大,因为要让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知识的学生在案例中理解这些带本质性和
规律性的抽象的会计概念。

因此,该课程应选择那些贴近日常生活、易于理解、更具有感官性的案例。

如材料采购模拟、办公费用购买模拟等。

3、合理定位《基础会计》案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实现教学相长是我们教学工作追求的目标之一。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案例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但是,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定位师生之间的关系。

本文认为,案例教学中教师仍然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是参与者,不应该刻板地理解为由传统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例如,在讲述材料采购的业务时,教师可以结合甲企业购买材料的案例,让学生a充当甲公司的采购员,学生b充当乙公司的销售员(假设此案例不考虑增值税的结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a向b采购材料,甲公司的立场是什么,乙公司又是什么(理解会计主体的含义)。

甲、乙公司的资金是如何流转的?应该运用哪些会计科目和账户以及借贷记账法来进行会计处理?然后,对比两家公司的账务处理,完整地了解资金的流转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教师是主导和学生是主体的
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