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答案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一、填空题。
1、(空气),(健康),(人类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2、(不会弄湿),(空气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
3、(另一端下沉),(空气有质量)
4、(风吹脸),(有空气流动)
5、(松软),(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
6、(给车轮胎充气)(喷雾器)(玩空气枪)
7、(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
8、(混合)(氧气)、(21%),(氮气)
9、(燃烧),(浑浊)
二、×√√√
三1、注射器抽气注入水中.
2、用塑料袋兜空气。
四、答:相同点: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要占据空间。
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空气比水轻。
五、答:少开车、少用空调、多养些净化空气的植物。
2、热空气和冷空气
一、填空
1、(轻)
2、(向上流动)(上升)(向下流动)(下降)
3、(上方)、(下方)、
4、(天灯)(热空气上升)
5、(上方)
6、(下)(冷空气向下流动)
二、答:(1)、三国时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2)、1873年,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
三、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四.D
3、空气中有什么
一、填空
1、(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罐时受冷变成水)
4、(重)
二、答:在一只瓶里放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泡就是二氧化碳,用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
三、答:①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
②用卡片把玻璃杯盖上,等几分钟。
③小水珠(露珠)就会出现在杯的外壁上。
4、生命之源
一、填空题
1、(有害物质)(交通工具)(工业生产)
(生活煤灶)(人类活动)
2、(有害物质)(健康)(动植物生长)
3、(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
4、(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
二、答:1、人憋气时很难受2、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瓶
3、抽掉玻璃罩里的空气,植物会枯萎、
4、给金鱼缸装上增氧泵等都说明空气和水一样都是生命之源。
三、××√×
第一单元检测题
填空题
1、(弹性)(大)
2、(向上)(向下)
3、(轻)
4、(球)(不同)(冷热程度)(冷热)
5、(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6、(污染)
7、(空气污染)
二、×√×√√√√
第二单元冷和热
冷热与温度
一、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摄氏度)、(温度计)(温度)
2、(先快后慢,逐渐稳定)
3、(轻拿轻放)
4、(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底和侧壁)
5、(不再上升或下降)(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
二、答: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5、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2、热的传递
一、填空题
1、(高)(低)(传导)。
2、(上升)、(下降)(对流)。
3、(辐射)
4、(物质热胀冷缩)二、A C
三、铁棒——木块——泡沫——水
四、夏天电线热胀下垂,冬天冷缩绷紧
3、加热和冷却
一、填空题
1、(形态)(体积)
2、(干冰)(干冰)(气体)
3、(伽利略)(空气温度计)(摄氏温度)(℃)
4、(0℃)(100℃)
二、答:1、用开水泡,使瘪了的乒乓球変圆;2、炼钢厂工人浇铸钢锭应用了物体加热和冷却后形态的变化;3、预留铁轨缝隙是为了防止铁轨受热后体积膨胀而造成危险。
三、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四、答:靠近火焰处的蜡烛变成了液体流下来,流下来的蜡烛油凝固成固体。
4、吸热和散热
一、填空题
1、(吸热和散热)(固体)(体液)
2、(快)(快)(慢)(慢)
3、(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周围温度)
4、(液态)(固态)(气态)
5、(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
二、答:1、冰箱后面的散热板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更好。
2、沙漠地区的人们长穿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以形成气体对流,会使人感到凉爽。
3、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阳光的照射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沙滩温度高。
三、1、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2、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 温度 )
2、(高温处)(低温处)
3、(液体)(固体)
4、(快)(快)
5、(吸热和散热)(油)(金属片)
6、(沙子)
二、1、错,改正: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对3、对 4、对 5、错改为: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聚在一起的极小水滴。
三、(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
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
(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四、1C 2C 3 D 4 B 5( A)(B) 6(D)(A)(BC)
五、答:盐最大的特性就是吸水。
撒盐后,只要温度稍高于0度,雪就会开始融化。
而且化成的盐水不容易凝固,这样雪就会不断融化。
期中检测答案
一、填空
1、弹、大
2、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
3、向上、向下
4、热空气上升
5、冷热程度
6、由快到慢
7、温度计
8、传导、对流
9、液、固
10、气体、水蒸气、蒸发
11、快、快
12、冷、凝结
13、辐射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8、√
9、√10、×
三、选择
1、(1)
2、(1)(2)
3、(1)
4、(1)
5、(3)
四、列举
1、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
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一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大面积水泥地上的夹缝、桥面上的缝隙等。
2、答:把瓶子倒立放入水中,然后翻转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海绵放到水里挤压会看到有气泡冒出;把饼干、砖头放到水里也会看到有气泡冒出。
这些都能证明空气的存在。
五、简答
1、答:制冷空调应挂在上方,这样,可以利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内的气温。
而取暖器则相反,应放置在下放,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2、答:在自然界中,海洋和地面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到地面上变成雨和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3、答:热带地区的人们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行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
六、1、实验名称: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材料: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备用,制取一瓶澄清的石灰水备用、烧杯一个
实验过程:
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中,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什么样子的,
2)、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摇晃后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名称:研究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细管、胶塞、平底烧瓶、红颜色的水、水槽、热水
实验过程:(1)细管插在胶塞中间,用胶塞塞住瓶口
(2)、往瓶里加红颜色的水
(3)把瓶子放入水槽中,记下细管里水的位置。
(4)往水槽里加热水,观察细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的产生
一、填空题
1、(信息)(声音)
2、(弹拨)(敲击)(吹气)(摩擦)
3、(震动)(声音)(消失)
4、(摩擦)、(弹拨)、(敲击)、(吹气)
二、涛声——液体
风声——气体
钟声——固体
三、1、D 2、B
四、1、一只手压住尺子,另一只手弹拨,尺子振动产生声音。
2、手摸喉咙,声带振动发出声音。
3、敲击音钹,音钹振动产生声音。
五、1、×2√、3、×4、√
2、声音的传播
1、(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介质)
2. (不同)(固体)(液体)(空气)
3、(各个方向)
4、(金属棒)(固体传声原理)
二、答:“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
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三、(固体——液体——气体)
四、(D)
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填空题
1、(振动)
2、(外耳)、(中耳)、(内耳)
3、(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
4、(收集声波)
5、(噪音)(噪声)和(废气)、(废水)
6、(同情)(关爱)(理解)(帮助)
二、(1)A B C (2)AC (3) C
三、答:小球会振动。
这是因为敲鼓时,鼓声冲击纸屏,使纸屏振动,从而引起纸屏上吊着的小球振动。
四、答: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五、答:1、捂住耳朵2、离开噪声区
3、戴上耳塞
4、控制物体发声。
4、不同的声音
一、填空题
1、(音量)(振幅和距离)(振幅)(越近)
2、(用力的大小造成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不同)
3、(音调)(松紧)(长短)(粗细)(紧短细)(快)(高)(慢)(低)
4、(20——20000赫兹)
5、(听小骨)
二、1、(A)2.(ACD)3.(B)
三、1、人们把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叫次声波,借助仪器才能听到它们,它们无处不在。
2、当物体的振动频率高于人耳听觉的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出来了,这种声波叫超声波。
四、(1)揉、搓保鲜袋;(2)绷紧保鲜袋,放在唇间吹;(3)吹足气后用指头弹击保鲜袋;(4)吹足气体系紧再挤破;(5)来回抖动保鲜袋。
五、制作材料:两个纸杯、一根长线、两根牙签
制作过程:(1)找两个纸杯,在每个杯底戳一个小洞。
(2)找一根长线,穿过两个杯底的洞,在线头处捆上一小段牙签或打个结。
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做成了。
传声原因:当人对着纸杯说话时,纸杯的底部就会振动起来,振动被细线传送到另一个纸杯的底部,这个纸杯底部的空气也振动起来,于是,对方就能听到声音了。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a)(b)(c)2.(ac)
二、错对错对
三、(6B)(5C)(2E)(1A)(4F)(3D)
四、答:1、汽车上安消声器、2、公路两旁栽树3、市区设置禁鸣区4、公路和机场远离居民区.
五、实验名称: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
实验材料:铅笔
实验过程:用钢笔敲击桌面的中心,我们不论站在桌子的哪个方向,都能听到铅笔敲击桌子的声音。
实验结论: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或四面八方)。
第四单元吃的学问
1、我们吃什么
一、填空题1、(食物)2、(碳水化合物)(能量)
3、(蛋白质)(营养)
4、(脂肪)(能量)(体温)
5、(矿物质)(维生素)
6、(全部营养)(偏食)(挑食)
二、答: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三、1、检验淀粉,用滴碘法。
把碘滴在食物上,含淀粉的食物会变蓝。
2、检验油脂,用挤压法。
把食物在白纸上挤压,纸上留下油迹,对光观察,油迹处呈半透明状态,说明含食物中有油脂。
3、检验蛋白质,用燃烧法。
取少量食物放在火上烧,发出类似臭鸡蛋的气味,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2、怎样搭配食物
一、填空题1、(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虾、肉、蛋类)(豆、奶类)(油、盐、糖)(粮食类)(油、盐、糖)
2、(营养过剩)(营养不良)
二、对错错对
三、早餐:馒头和草莓酱、牛奶(或豆奶)、煮荷包蛋1个、酱黄瓜。
水果:夏橙或白萝卜1个
中餐:荞麦大米饭、香菇菜心、糖醋带鱼、豆腐血旺丝瓜汤
晚餐:绿豆粥、白菜猪肉包子、虾皮冬瓜
早餐:苹果酱花卷、牛奶(或豆奶)、煮荷包蛋1个、炒泡豇豆。
水果:香蕉(或黄瓜)1支。
中餐:二米饭(黑米、标米)、香菇黄花黑木耳肉片、红椒炒黄瓜、白萝卜海带排骨汤
晚餐:豆浆稀饭、葱花煎饼、菜椒芹菜肉丝
3、食物的消化
一、填空题1、(7)
2、(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3、(蠕动)
4、(淀粉)
二、答:1、一日三餐有规律,荤素搭配2、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3、讲究卫生,少吃零食4、保持良好的心情,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三、答:食物进入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挤压、磨碎、搅拌食物,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营养,并被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
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一、填空题1、(加工食品)(天然食品)2、(加工食品)(机器)(化学药品)(营养成分)3、(天然食品)(添加剂)
4、(添加剂)(外观)(口味)(人造食色用素)
5、(色素)
二、答: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多清洗、多浸泡
3、少吃腌腊食品
4、多吃绿色食品。
三、粮食类:(5)(7)
鱼肉蛋奶豆类:(1)(4)(6)(9)(12)
脂肪类:(10)
蔬菜、水果类:(2)(3)(8)(11)
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合理搭配)(摄入量)(食物金字塔)
2、(食绿色品)(安全)、(优质)、(营养)
二××√√×××√√
第五单元排序与分类
1、排序
一、填空题
1、(同一种特征)(物体的轻重、软硬、厚薄、运动快慢等)(排序)
2、(排序、
比较法)。
二、(快)(慢)(玻璃、塑料、盐水、空气)
三、对错
2、分类
一、填空题
1、(按相同点)(多极二分法)
2、(排序)(分类)
3、(弓形)、(箕形)、(斗形)
二、(说明:中指最长,食指和无名指居中,小指和拇指最短)根据自己的实际排
三、错对
单元检测
一、填空题
1、(划痕颜色的深浅)
2、(亚里士多德):(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
3、(林奈)(双名法)(属名)(共同特征)(亲缘关系)(种名)(个体特征)。
二、排序的标准是一天中开花时间的先后。
排序的结果是:( 2 )、(4 )、(3)、(5 )、(1)
三、1、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2、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继续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再分,这种方法叫做多极二分法。
三、
四、问答题
1、答:(1)找相同点分类,如分指纹。
(2)多极二分法,如分动物。
2 .答:1.资料混乱,整理好便于查阅。
2、衣柜整理,找寻方便。
3、书包整理,分类有序。
综合训练
一、填空。
1、空气是无色、无味、会流动的气体。
2、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不会湿。
3、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4、人们利用热空气的性质制造出了孔明灯、热气球。
5、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 ,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6、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等美誉。
7、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杯底和侧壁。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平衡。
8、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二、
(×)1、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603年制造出了酒精温度计。
(×)3、二氧化碳可以使混浊的石灰水变澄清。
(×)4、水有流动性,空气没有。
(×)5、在玻璃罩里放上花,抽掉里面的空气,植物不会枯萎。
(√)6、固体的二氧化碳叫干冰。
(√)7、浅色的物体比深色的物体吸热慢。
(√)8、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性能不一样。
(√)9、压缩空气有弹性。
(√)10、在加热铁丝时,热可以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括号中)
1、以下不是水在自然界的化身的是( C )
A.云 B.霜 C.干冰
2、下列颜色中吸热最好的是( C )
A.白色 B.蓝色 C.黑色
3、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 C )
A.热气球 B.飞机 C.孔明灯
4、空气比二氧化碳( C )
A.一样重 B.重 C.轻
5、水的沸点为( C ),水的冰点为( A )
A.0℃ B.10℃ C.100℃
四、连线题
只有木头是不容易传热的物体
五、实验题。
1、在烧杯里固定两根蜡烛,一高一低,点燃蜡烛,沿烧杯壁倾倒二氧化碳,现象是:高的蜡烛后熄灭,低的蜡烛先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倒入二氧化碳以后,蜡烛熄灭了,这说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2、在做压缩空气实验时,把针筒活塞向下压时,能不能压下去能,实验说明空气可被压缩:
六、1、答:木头、塑料导热性能差,防止烫伤手。
2、从上往下依次是:最上层②,第二层①,第三层⑤,③和④并列都在第四层,
⑥在最下层
3、答:深色衣服吸热快,冬天保暖,浅色衣服吸热慢,夏天凉爽
期末测试答案
一、填空。
1、轻
2、热空气上升
3、浑浊
4、高低
5、冷凝结
6、生产日期保质期
7、温度
8、气体
9、清洗绿色食品腌腊食品10、高温低温11 0℃以下12、膨胀收缩热胀冷缩
二、判断
1、(√)
2、(√)
3、(× )
4、(×)
5、(√)
6、(√)
7、(× )
8、(√)
三、选择
1、(1)(3)(4)
2、(1)
3、(1)(2)(3)
4、( 1)
5、(1)(2)(3)
6、(2)
7、(3)
四、1、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2、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3、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五、简答
1、答:锅盖上的小水珠是锅内的水蒸气受冷变成的。
2、答: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
温度下降呈先快后慢的规律。
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3、答:夏天气温高,如果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太足,轮胎内的空气会因受热膨胀而使轮胎破裂。
4、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气垫船、汽车上的气压开关门、喷雾器等
六、1、实验名称: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材料:水槽、玻璃杯、水、纸团、
实验过程:
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过一会儿观察,纸团没湿。
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2、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材料:固体体胀演示器、酒精灯、火柴、水槽、冷水
实验过程:
(1)铜球穿过铁圈
(2)给铜球加热,不能穿过铁圈
(3)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又能穿过铁圈
实验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实验名称:空气受热会上升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
实验过程:
(1)点燃蜡烛
(2)把手分别放在靠近蜡烛火焰的各个方向,感觉热空气在那里。
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