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监测培训方案

地铁监测培训方案
地铁监测培训方案

***地铁**号线123标监测培训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19年2月22日

1、监测目的和依据

1.1监测目的

1.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和工程自身关键部位实施独立、公正的监测,基本掌握周边环境、围护结构体系和围岩的动态,为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提供参考依据。

2.为建设管理单位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提供支持,通过安全监测、安全巡视和安全状态预警,较全面地掌握各工点的施工安全控制程度,为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基础数据,对施工过程实施全面监控和有效控制管理。

3.其监测数据和相关分析资料可成为处理风险事务和工程安全事故的重要参考依据。

4.积累资料和经验,为今后的同类工程设计提供类比依据。

1.2技术依据及标准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

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结构分析与监测技术规范》JGJ/T302-2013;

6)《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8)《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

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1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1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

14)《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15)《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

16)《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J449—2005;

17)《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18)其他国家相关技术规范。

1.3空间基准

1)坐标系统:***独立坐标系;

2)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

1)除重点监控部位增设测点外,其它区域以点带面为原则,均匀布设监测点。

1.与施工相结合原则

1)根据实际施工工艺流程,确定测试方法、监测元件的种类、监测点的保护措施;

2)结合施工工艺调整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及监测手段,尽量减少对施工的干扰和质量的影响;

3)根据施工工况、安全性态与进度情况,合理调整测试时间和测试频率。

2监测目的及意义

1.在土建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和工程自身关键部位实施独立、公正的监测,基本掌握周边环境、围护结构体系和围岩的动态,为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提供参考依据。

2.为建设管理单位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提供支持,通过安全监测、安全巡视和安全状态预警,较全面地掌握各工点的施工安全控制程度,为信息管理平台提供基础数据,对施工过程实施全面监控和有效控制管理。

3.监测数据和相关分析资料可成为处理风险事务和工程安全事故的重要参考依据。

4.积累资料和经历,为今后的同类工程设计提供类比依据。

3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

3.1施工期监测项目

监测对象总体可以归纳四大部分:钻爆法区间、TBM区间、明挖(盖挖)车站及区间、周边环境,监测项目按招标文件要求,并参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进行设置。

各工程的监测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工法、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

选择确定具体的监测项目。

1)钻爆法暗挖区间监测项目

钻爆法暗区间在地层内部开挖,采用爆破方法对地层的扰动大,容易引起地层的变形,给自身支护结构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容易导致周边环境的破坏,因此钻爆法暗挖车站及区间重点对隧道的初期支护结构监测。

表3-1暗挖车站及区间监测项目

注1:√——应测项目,○——选测项目。

注2:F·s——满量程。

2)TBM区间监测项目

TBM区间采用复合式或敞开式TBM掘进施工,施工扰动较钻爆法小,重点在反映工程安全状态的关键、重点部位对隧道管片进行监测。

表3-2TBM区间监测项目

注1:√——应测项目,○——选测项目。

注2:F·s——满量程。

3)明挖车站监测项目

明挖车站主要监测对象为基坑,因此重点监测基坑支护结构顶部的位移和沉降,以及支护桩体的深层水平位移,在结构受力复杂或者顶部有重要建构筑物等重要部位进行支护结构应力的监测。

表3-3明挖车站及监测项目

注1:√——应测项目,○——选测项目。

注2:F·s——满量程。

4)周边环境监测项目

对轨道交通工程主要影响区域内的周边环境进行重点监测,周边环境重点监测范围如下:

a复合式TBM区间:左右线路中心线外各20m范围内;

b矿山法结构:区间左右线路中心线外各30m范围内,车站为车站轮廓外2倍洞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施工监测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项目施工监测方案 1.1 测点布置 1.1.1测点布置原则 1、按监测方案在现场布设测点,当实际地形不允许时,可在靠近设计测点位置设置测点,以能达到监测目地为原则。 2、为验证设计参数而设的测点布置在设计最不利位置和断面,为指导施工而设的测点布置在相同状况下最先施工部位,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反馈信息,以修改设计和指导施工。 3、地表变形测点的位置既要考虑反映对象的变形特征,又要便于采用仪器进行观测,还要有利于测点的保护。 4、深埋测点(结构变形测点等)不能影响和妨碍结构的正常受力,不能削弱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5、各类监测测点的布置在时间和空间上有机结合,力求同一监测部位能同时反映不同的物理变化量,以便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变化规律。 6、测点的埋设应提前一定的时间,并及早进行初始状态的量测。 7、测点在施工过程中一旦破坏,尽快在原来位置或尽量靠近原来位置补设测点,以保证该测点观测数据的连续性。

1.1.2 车站测点布置 车站测点布设情况如下表9-4所示。 表9-4 测点布设表

1.1.3 区间测点布置 (1)地面沉降(隆起)监测点: 一般地沿隧道中线方向每隔5m布设一个测点,每隔一定距离布设一个监测横断面,见表9-5。 地面沉降监测横断面间距表 表9-5 横断面方向测点间隔,一般为5~8m,在一个监测断面内设9个测点,地表测点顶突出地面5mm以内。 地面沉降测量应在盾构机开挖面附近,每天进行及每周进行后期观测直到沉降稳定。 (2)地面建筑物及临近建筑物沉降、倾斜和水平位移:在每栋建筑物四角各设置一个观测点,以测量其位移、倾斜,沉降点的数量不少于4点,规模较大的建筑物根据需要增加测点数量。地面和建筑物沉降监测断面沿隧道纵向每30m设一断面。

地铁、隧道施工监测方案

施工监测方案 第一节监测方案设计和测点布设原则 18.1.1 监测组织机构 18.1.2 设计原则 1、本工程项目监测方案以安全检测为目的,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如(明挖、暗挖、盾构)确定监护对象(建筑物、管线、隧道等),针对监测对象安全稳定的主要指标进行方案设计。 2、本工程项目监测点的布置能够全面地反映监测对象的工作状态。 3、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遥测技术等。 4、各监测项目能相互校验,以利数值计算,故障分析和状态研究。 5、方案在满足监测性能和精度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检测频率,减少检测元件,以节约监测费用。 18.1.3 测点布设原则 1、观测点类型和数量的确定应结合工程性质、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施工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 2、为验证设计数据而设的测点布置在设计中最不利位置和断面,为结合施工而设的测点布置在相同工况下的最先施工部位,其目的是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 3、表面变形测点的位置既要考虑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形特征,又要便于来用仪器进行观察,还要有利于测点的保护。 4、除埋测点不能影响和妨碍结构的正常受力,不能削弱结构的变形刚度和强度。 5、在实施多项内容测试时,各类测点的布置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有机结合,力求使一监测部位能同时反映不同的物理变化量,找出内在的联系和变化规律。 6、深层测点应在施工前30 天布置好,以便监测工作开始时,监测元件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 7、测点在施工过程中遭到破坏时,应尽快在原来位置或尽量靠近原来位置补设测点,保证该点观测数据的连续性。 18.1.4 主要监测仪器

在本标中,若我局中标将采用由中国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研制的“隧道形变自动化监测系统”用于本标监测控制。 该自动化监测系统是对整个被监测区域进行多点同时快速扫描式测量,测试的频率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定,因此所取得的每一瞬时观测值更真实、更可靠的反映当时被测目标的变形状态。 1、BOY—1 型臂式倾斜仪 该仪器具有传感器体积小,安装简单灵活,既能分散单个观测,又能多臂组合成隧道变形监测系统。该仪器可用来监测隧道纵向倾斜(沉降)、环缝变形错位及隧道收敛变形等。 主要技术指标 灵敏度:0.005mm—0.01mm(1—2 角秒) 测量范围:±5°或±10°(臂的最大倾斜度) 采数频率:自由选择 平均日漂移:小于0.05mm/d 测量精度(单臂):±0.017mm 适宜环境温度:0°—45℃ 适宜环境湿度:90% 电源:AC200V 50HZ 0.15W DC±9V 20Ma 2、激光水平位移监测仪 利用激光发散小,能量高的特性,使用激光束做为位移监测的参照系(基准线),用装有硅光电池的光电转换板对激光聚焦中心进行自动跟踪,光电转换板与一个精密位移传感器相连,这样就可以测量出接收端相对激光束的水平位移变化量。 主要技术指标 灵敏度:0.05mm 测量动态范围:50mm 采数速度、频率:2 分钟以上自由选择 日漂移:小于0.05mm/d 测站精度:0.1mm 非线性误差:小于2% 电源:AC220V 50HZ 3、数据采集及处理软件 为了使监测仪采集的数据使用电脑来分析处理,采用相应的软件和建立数据库。本次处理软件是在windows 下进行数据处理和操作,使用微软公司开发的Visual Basic 6.0 软件,Visual Basic 6.0 可以支持使用多种数据库,Access 是Visual Basic 6.0 的内部数据库,其操作方便,安全性强,因此选择Access 作为数据处理的数据库。 计算机接口采用DC1054A/D 转换器和DC1070A/D 转换器,前者用于激光位移仪,后者用于臂式倾斜仪。 本次采用的软件主要有下述几方面的功能: A、实时采集数据并同时显示各监测目标点的观测数据和连续变化的图形; B、对观测数据储存和各种形式的输出; C、打印数据报表和绘制输出观测图形(全部数据、小时值、日均值、五日均值、月均值); D、对监测到各项目各组数据(任意时间区段)进行精度计算统计和分析; E、对观测数据进行相关的数学处理: (1)滑动滤波(圆滑观测曲线); (2)低通滤波(去掉高频躁声);

地铁施工监测培训资料

地铁施工监测 一、地铁监测 1.1地铁监测的概念: 监测(monitoring measurement)就是采用仪器量测、现场巡查或远程视频监控等手段和方法,长期、连续地采集和收集反映工程施工、运行线路结构以及周边环境对 象的安全状态、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反馈的活动。 1.2地铁监测的目的及原则 (1)监测目的:对施工过程中的地层变形、支护结构的受力有清楚的了解。 (2)监测的原则:必须根据周边环境特点,抓住重点和矛盾的核心所在,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 1.3地铁监测的意义 (1) 掌握隧道和车站周围地层、支护结构、地下管线和周边建筑物的动态,观测开挖过程中隧道和基坑的状态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预防工程破坏事故和环境事故的发生。 (2) 将现场测量结果与预测值相比较以判别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施工参数,从而指导现场施工,做到信息化施工。 (3) 将量测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另外还可将现场监测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较,用反分析法导出更为接近实际的 理论公式用于指导其它工程。 二、地铁监测的分类 2.1按监测目的分为:施工监测、第三方监测以及运营监测三 个方面。 1、施工监测:在围护结构施工和主体基坑的开挖、降水、支护、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基坑内外地基应力的重分布会引起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变形,从而有可能危及 基坑、主体结构的稳定和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在基坑和结构施 工过程中,必须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对围护结构、支撑、主体结构、周围建(构) 筑物和地下管线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地分析资料,反馈信息,进一 步掌握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实际工作状态,以便动态掌握基坑的安

地铁施工监测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4 地铁盾构法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5 地铁明(盖)挖法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6 地铁竖井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7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 8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信息管理及反馈 第一讲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地铁监控量测一般问题 第二部分监测控制值与反馈技术 第一部分 地铁监控量测的一般问题 一,监控量测的重要意义 1,对地铁工程和周边环境安全的全程监控; 2,对工程和环境安全及风险程度的预测和评估; 3,为今后的地铁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类比依据。 二,监测项目的选择原则 (关于应测项目和选测项目问题) (洞内外状态观测的重要性) 三,测点布设原则 1,重要位置布设较密,否则较疏或无测点;(交通要道、重要管线、穿越既有线或建筑物、桥梁等。) 2,距地铁主体和重要结构近者较密,否则较疏或无测点。(地铁车站、通风道等。)四,监测频率确定原则 1,取决于测点与工作面的距离; 2,取决于测点处的测值变化速度(及变化加速度)。 第二部分 监测控制值及反馈技术 7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值 7.1 一般规定 7.1.1 为使北京地铁施工符合结构自身安全及周围建(构)筑物安全的原则,特制定施工监控量测控制标准。 (目的) 7.1.2 根据北京地铁施工经验及设计要求,并参考相关规范,对浅埋暗挖法施工、盾构法施工、地铁明(盖)挖法施工以及竖井施工而引起的地表沉降、周边水平/收敛建立相

应的控制值。 (依据) 7.1.3 监测项目的实测值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最终值一般均应小于表7.2.1、表7.2.2和表7.2.3中所列数值。当位移速度无明显下降趋势,而实测值已接近表中规定的控制值,同时支护混凝土表面已出现明显裂缝,或者实测位移速度出现急剧增长时,必须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经设计、施工、监理和业主分析和认定后,改变施工程序或设计参数,必要时应立即停止开挖,进行施工处理。 (反馈原则) 7.1.4 对地铁周边重要建筑物,或地铁穿过重要地下构筑物的地段,应根据重要性情况,相应提高控制标准值,具体数值应在施组及监测方案审批时明确,以保证建(构)筑物安全。 (提高标准的原则) 7.1.5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控制标准要根据地铁结构跨度、埋置深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点、施工工法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根据目前情况北京地铁施工监控量测控制标准可分别采用表7.2.1、表7.2.2和表7.2.3。 (相关因素) 7.2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值 控制标准 7.2.1 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 监控量测控制标准 表注:1 位移平均速度为任意7天的位移平均值;位移最大速度为任意1天的最大位移值(下同)。 2 本控制标准是针对北京地区地铁沿线重要区段、周围有重大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区段而设置的控制标准,对于地铁沿线周围无重大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区段,或者区域地质环境困难的区段,其控制值标准可以适当放宽(下同)。 7.2.2 地铁盾构法施工监控 量测值控制标准 (见表7.2.2) 表7.2.2 地铁盾构法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 7.2.3 地铁明(盖)挖法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 (见表7.2.3)。 表7.2.3 地铁明(盖)挖法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 8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信息管理及反馈 8.1 一般规定 8.1.1 施工监控量测的各类数据均应及时绘制成时态曲线(如位移–时间曲线和速度– 时间曲线)。应注明施工工序和开挖面距监测断面的距离。 8.1.2 当位移时态曲线的曲率趋于平稳时,应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或其它数学方法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确定位移变化规律。 8.2 施工监控量测管理 8.2.1 隧道监控量测应成立专门的监测小组,由施工单位或委托其他有经验或资质

广州地铁基坑及围护结构施工监测方案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施工15标】土建工程项目 施工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二十一号线15标项目经理部 2014年10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 区间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区间工程地质概况 (2) 2.3 水文地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周围建筑及其管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风险工程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监测组织机构和设备配置 (10) 3.1监测组织机构 (10) 3.2主要的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11) 4.施工监测内容及巡视内容 (11) 4.1监测基本项目及要求 (11) 4.2施工安全性判别 (15) 5.主要监测和巡视技术方案 (16) 5.1建筑物沉降监测 (16) 5.2 地下管线沉降及差异沉降监测 (19) 5.3 道路及地表沉降监测 (20) 5.4 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监测 (21) 5.5 围护结构桩体水平位移监测 (23) 5.6 支撑轴力监测 (25) 5.7 地下水位观测 (27) 5.8 临时立柱垂直位移监测 (28) 5.9 施工期间现场监测、巡视作业要求 (28) 6. 成果报送要求 (29) 7.视频监控系统要求 (29) 8.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30) 9. 应急预案 (31) 9.1 应急领导小组建立 (31) 9.2 成立应急队伍 (31) 9.3 应急响应 (31) 10. 附件 (32)

地铁工程施工监测方案

地铁工程施工监测方案 监测目的:一是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指导后续工程的施工,二是确保周围建筑物的稳定及施工安全,三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经验. 根据招标文件中有关施工监测部分的精神,结合本工程的地理位置及基坑的开挖深度和工程结构型式的特点来考虑,我们认为监测重点为监测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及沉降、地表变形、钢支撑受力、地下水位以及地下管线变形等方面监测。 1.监测组织与程序 建立专业监测小组,根据业主要求委托有资质和有业绩的单位进行,并由具备独立资质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仪器的埋设和调试、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软件,快速、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同时与预测的数据进行对照,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及早采取措施。 2. 监测项目 地下工程按信息化设计,现场监控量测是监视围岩稳定、判断支护衬砌设计是否合理安全、施工方法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控量测: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比较,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支护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调整下一步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和地表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 将现场测量的数据、信息及时反馈,以修改和完善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 将现场测量的数据与理论预测值比较,用反分析法进行分析计算,使设计更符合实际,以便指导今后的工程建设。 测点布置、监测手段与监测频率 现场监控量测项目、测点布置、监测手段与监测频率详见明挖段监控量测表。 3.监测方案及相应措施

1)地面沉降 (1)监测方法:主要监测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变形情况。监测方法是在地表埋设测点,用水准仪进行下沉的量测。根据量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判断基坑开挖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2)测点布置原则:测点布置在基坑周围地面上,间距10~20米。 (3)量测频率:见监测项目汇总表 (4)量测精度:±1mm (5)相应对策:当地表沉降速度过大,加快监测频率,必要时,停工检查原因,采用加强支撑和加固地层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2)基坑开挖引起的地下管线变形监测。 (1)监测方法:本车站施工范围内及周围地下管线较多,根据招标文件,针对每一根管线,提出初步的保护措施,管线分布及保护方案详见管线布置示意图。本次监测主要针对基坑周边的管线及受保护的管线,监测管线的水平的和沉降。 施工监测项目表

地铁监测管理制度

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土建SG5-9标 施工监测 杭 州 地 铁 监 测 管 理 制 度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SG5-9标施工监测项目部 2016年12月1日

目录 1总则 (3) 2准备工作 (3) 3 测量复核 (4) 4 协调施工与监测工作 (4) 5数据采集点的保护及监测对象的查看 (4) 6 监测数据的采集和整理 (4) 7 建立监测专业组 (5) 8 沉降监测的基本要求 (6) 9 监测的质量控制 (6) 10 监测资料管理 (8) 11 奖罚制度 (8)

监测管理制度 1. 总则 为加强工程测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加快施工进度,使工程测量规范化,制度化,防止测量事故发生,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根据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监测工作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搞好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成果统计分析水平,是防止突发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位在保持测量队伍相对稳定的同时,必须加强测量人员的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尽可能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工程监测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监测工作是一项需要集体协作完成的工作,是一项可探讨分析的工作,更是一门学科,一个领域,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项目测量人员要严格执行本制度,为打造精品工程尽职尽责。 2.准备工作 ①仪器校验,对进场的监测仪器进行校验,并形成清晰的记录,保证仪器工作状态良好,保持仪器的自检频率,形成仪器自检台帐。 ②交桩复测高程点,在设计院交桩完成后,由测量组长组织高程控制点的复测,严格按照二等水准的测量技术指标进行施测。 ③加密水准基点,在完成交桩复测后根据施工环境实际情况布设水

地铁车站监控量测方案_(车站)

一、汉中门车站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1.1 工程概况 汉中门车站位于汉中路南侧,其南侧为汉中门市民广场,北侧为南京中医药大学,车站西端离虎踞路高架桥最近的桥墩约30m车站总长度为:161. 50米, 车站标准段宽度:20. 90米。顶板埋深约2. 8?3. 6米,基坑开挖深度约20. 93?23. 1米。车站西端南北侧在施工阶段各设一个10nm8m的盾构吊出井,东端车站底板设1. 9X1. 9的电缆过轨通道与I号风道内电缆夹层相界接。车站东西两端北侧设活动塞风道、风井,在南北两侧共设四个出入口通道。车站西端地下三层设防淹门一道(与人防隔断门结合),其承载力按秦淮河百年一遇洪水标高11 . 5m 考虑。汉中门站地形平坦,本场地南侧为汉中门广场。车站设计为地下三层三跨箱形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岛式站台,站台宽12m 有效站台长度140m。 根据本工程特点,车站土体基坑围扩设计采用间隔布设、桩芯相切、护壁咬合人工挖孔桩,同时利用人工挖孔桩设混凝土圈梁,与主体结构共同参与基坑围护。车站西端的2、3 号出入口由于地质条件好分别采用锚喷支护及土钉支护;位于车站东端的1、4号出入口采用? 800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桩间距900。地下二层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密排的? 1000人工挖孔桩,挖孔桩采用钢筋砼桩与素砼桩间隔布设(局部地段采用密排钢筋砼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东端1号风道为地下三层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密排的?1200人工挖孔 桩,挖孔桩采用钢筋砼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围护结构支撑采用?609mm勺钢管支撑(壁厚t=12mm),竖向设四道,支撑水平间距为5m

1. 2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情况 1. 2. 1.地形、地貌、地质 汉中门站拟建场区隶属于I级阶地地貌单元。地表以下1. 80—4. 30米为近期杂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第四系沉积层底板埋深5. 10—22. 90米,主要为全新世?上更新世沉积粉质粘土和混合土:下部基岩为白垩系“红层” ,岩芯为泥质粉砂岩加粉砂质泥岩,软硬相间,属极软岩。汉中门车站地质参数由《南京地铁二号线汉中门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编号:2004168-1)提供。穿越的主要土层由上至下依次为:①—杂填土; ①—2b2-3素填土;②—15-2粉质粘土;②一3b2-3粉质粘土;③一lb |-2粉质粘土:③一2b2-3粉质粘土;③一3b1- 2粉质粘土:③一4e粉质粘土:Klg-1a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lg-2a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1. 2. 2.水文 本站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和基岩风化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①层填土的碎砖、碎石等杂物的孔隙格架中;孔隙潜水分布在②层软土中;③层硬可塑粉质粘土,可视为相对隔水层;基岩风化裂隙水土要分布于岩石风化界面和粉砂岩、泥质粉砂岩裂隙中,裂隙多被允填、裂隙一般不富水。地下水年变幅0. 50?1. 50米,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场地土对砼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设计时,地下水位埋深按1. 00米考虑。 1. 2. 3.气象 本项目所在区域处于长江下游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等特点,因受大陆、海洋以及来自南北天气系统段影响,气候比较复杂,年际间的变化大,气象灾害比较频繁,年降雨量为1000?1200mm年内分布也不

地铁车站施工监测

地铁车站施工监测 更新:2012-8-2 阅读:栏目:建筑施工 地铁车站施工监测提要:必须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对围护结构、支撑、主体结构、周围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监测成果 来源自房地产e网 地铁车站施工监测 1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围护结构施工和主体基坑的开挖、降水、支护、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基坑内外地基应力的重分布会引起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变形,从而有可能危及基坑、主体结构的稳定和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在基坑和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对围护结构、支撑、主体结构、周围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地分析资料,反馈信息,进一步掌握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实际工作状态,以便动态掌握基坑的安全情况,确保结构安全、经济、可靠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2监测项目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及设计要求,三溪站监测项目主要包括桩顶水平位移、土体侧向变形、支护结构变形、支撑轴力、地下水位、地面沉降、支撑立柱沉降、管线沉降/变形、孔隙水压力、围护桩侧向土压力等共12项,监测方式详见表8-1 表8 1 监测项目及监测要求 序号 监测 项目 监测仪表 位置或对象 测点布置 测试精度 监测频率 限值 开挖过程中 主体结构施工 1 桩顶水平位移 全站仪 桩顶冠梁 10~15m 1mm

1次/2天 1次/1周 0.2H%,30mm (取小值) 2 土体侧向变形 测斜管测斜仪 结构的周边土体 5孔竖向间距0.5m 1mm 开挖前1次(初读数),1次/天 底板浇筑1次/周,浇筑后1次/半月 0.2H%,30mm (取小值) 3 桩体变形 测斜管测斜仪 桩体内 孔间距离5~20m竖向间距0.5m 1mm 开挖前1次(初读数),1次/天 底板浇筑1次/周,浇筑后1次/半月 0.2H%,30mm (取小值) 4 支撑轴力 轴力计 应变计 支撑端部或中部 布置在轴力较大的地方 1/100F.s 锁定后前三天1次/天,第一个月内1次/周以后1次/2周 2000kN 5 地下水位 水位管 水位仪 基坑周边 孔间距15~25m 5mm 1次/3天 1次/周

地铁工程试验检测方案

试验检测方案1.工程概况 1.1明挖车站+盾构区间,共计2站3区间,包含***车站站、***车站站~88站区间、 66站~太湖路站区间、2#车站、***车站站~2#车站区间、中路与##大道贯通工程。 1.2***车站站位于二环路与门路之间的大道路口,车站偏大道路东侧设置。本站为地 下二层岛式车站,结构形式为双层双跨矩形框架结构,总长为200米,标准段宽度19.9米,顶板覆土约3米,底板埋深约16.5m。车站总建筑面积为12125.89 m2; 主体建筑面积8380.32 m2,车站附属建筑面积为3745.57 m2;其中风道面积1286.02 m2,出入口通道面积1917.66 m2,附属、风亭面积为541.89 m2。 1.32#车站位于33大道与中路交叉口下方,车站垂直33大道东西向布置。车站主体为 地下二层岛式(12m)车站,其中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总长276.1m,标准段总宽20.9m,站台计算长度120m。车站主体为明挖法施工。车站总建筑面积为13911.96㎡;主体建筑面积10873.68㎡,车站附属建筑面积为3038.28㎡。 1.4 33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线路由北向南沿马鞍山路敷设,道路宽度28m, 双向六车道,规划道路红线80m。本区间与周边建筑物距离较远,最近的距离也大于10m;临近的构筑物主要是马路南北高架,共侧穿30个高架桥桩,其中与区间净距在1~3m的为14根,在3~6m范围内的为16根。本区间隧道为两条单洞单线圆形隧道,线路间距为10.2~14米,最小曲线半径为1200;本区间相邻车站太湖路站和水阳江路站,都为双层岛式站台车站,均采用明挖法施工。本区间采用1台盾构机,在33站南端设置两个接收井,掘进方向为***车站站出发经33站过站到路站。 1.5 33路站~***车站站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线路由北向南沿路敷设,道路 宽度28~50m,双向六车道,规划道路红线80m。本区间除临近88街道办事处单层门卫房(净距约1m)外,与其余建筑物距离均较远。临近的构筑物主要为马鞍山路南北高架桥桥桩,共侧穿61颗高架桥桩,其中与区间净距在1~3m的为28

(完整版)地铁施工监测方案

施工监测方案编制: 审核: 审定: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况 (1) 1.1.2 监测范围、内容 (3) 1.2工程地质条件 (3) 1.2.1地质条件 (3) 1.2.2地下水 (3) 2编制依据及原则 (4) 2.1编制依据 (4) 2.2编制原则 (4) 2.2.1 系统性原则 (4) 2.2.2 可靠性原则 (4) 2.2.3 与设计图纸相结合原则 (4) 2.2.4 关键部位优先、兼顾全局的原则 (5) 2.2.5 与施工相结合的原则 (5) 2.2.6 经济合理性原则 (5) 3监测的目的及意义 (6) 4监测的实施方法 (7) 4.1监测基准点的布设 (7) 4.1.1、设计交桩情况 (8) 4.1.2、监测基点的布设 (7) 4.1.3、监测控制工作基点测量要求 (8) 4.1.4、工作基点的复核测量 (14) 4.2地表及周边建筑物沉降 (12) 4.2.1 监测目的 (12) 4.2.2 监测仪器 (12) 4.2.3 监测实施方法 (12) 4.3桩顶位移 (14) 4.3.1 监测目的 (14) 4.3.2测点埋设 (14) 4.3.2 监测仪器 (14) 4.3.3 监测实施 (14) 4.4钻孔桩位移 (15) 4.4.1 监测目的 (15) 4.4.2 监测仪器 (15) 4.4.3 监测实施 (16) 4.5钢支撑轴力 (17) 4.5.1 监测目的 (17) 4.5.2 监测仪器 (17) 4.5.3 监测实施 (18)

4.6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19) 4.6.1 管线测点埋设原则 (19) 4.6.2 管线埋设方式 (20) 4.7水位监测 (21) 4.7.1 监测目的 (21) 4.7.2 监测仪器 (21) 4.7.3 监测实施 (21) 5北一路站附属结构监测的风险源及应对措施 (22) 5.1风险源统计 (22) 5.2针对风险源的监测措施 (22) 6现场巡视工作要求 (23) 6.1现场巡视工作范围 (23) 6.2现场巡视内容 (23) 6.2.1施工工况 (23) 6.2.2北二路站附属结构支护状况 (24) 6.2.3周边环境 (24) 6.2.5监测设施 (24) 6.3现场巡视频率 (24) 6.4现场巡视工作实施方法 (25) 7监测点位初始值的采集、报审程序及监测工作程序 (25) 7.1监测点埋设后报审程序 (25) 7.2初始值的采集及报审程序 (25) 7.3监测工作程序 (26) 8监测预警分级及监测频率 (26) 8.1预警等级划分 (26) 8.2监测项目预警值及控制值 (27) 8.3风险预警管理程序 (27) 8.4预警应急处置措施 (28) 8.5北一路站附属结构工程监测项目及频率 (28) 9 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信息反馈 (29) 9.1、监控监测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29) 9.1.1监测成果整理 (29) 9.1.2内业数据处理 (30) 9.1.3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 (30) 9.2监测信息反馈 (31) 9.3监测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32) 10 监测成果分析及成果要求 (33) 10.1监测成果分析 (33) 10.2监测要求 (33) 10.3监测上报的内容 (33)

地铁车站主体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基坑和区间隧道施工监测方案 二〇〇六年八月

一、x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1.1工程概况 位于汉中路南侧,其南侧为汉中门市民广场,北侧为南京中医药大学,车站西端离虎踞路高架桥最近的桥墩约30m。车站总长度为:161.50米,车站标准段宽度:20.90米。顶板埋深约2.8~3.6米,基坑开挖深度约20.93~23.1米。车站西端南北侧在施工阶段各设一个10m×8m的盾构吊出井,东端车站底板设1.9×1.9的电缆过轨通道与l号风道内电缆夹层相界接。车站东西两端北侧设活动塞风道、风井,在南北两侧共设四个出入口通道。车站西端地下三层设防淹门一道(与人防隔断门结合),其承载力按秦淮河百年一遇洪水标高11.5m考虑。汉中门站地形平坦,本场地南侧为汉中门广场。车站设计为地下三层三跨箱形结构,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岛式站台,站台宽12m,有效站台长度140m。 根据本工程特点,车站土体基坑围扩设计采用间隔布设、桩芯相切、护壁咬合人工挖孔桩,同时利用人工挖孔桩设混凝土圈梁,与主体结构共同参与基坑围护。车站西端的2、3号出入口由于地质条件好分别采用锚喷支护及土钉支护;位于车站东端的1、4号出入口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作为基坑围护结构,桩间距900。地下二层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密排的φ1000人工挖孔桩,挖孔桩采用钢筋砼桩与素砼桩间隔布设(局部地段采用密排钢筋砼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东端1号风道为地下三层框架结构,围护结构采用密排的φ1200人工挖孔桩,挖孔桩采用钢筋砼桩,桩芯相切,护壁咬合。围护结构支撑采用φ609mm 的钢管支撑(壁厚t=12mm),竖向设四道,支撑水平间距为5m。 1.2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情况 1.2.1.地形、地貌、地质 汉中门站拟建场区隶属于I级阶地地貌单元。地表以下1.80—4.30米为近期杂填土、粉质粘土、素填土;第四系沉积层底板埋深5.10—22.90米,主要为全新世~上更新世沉积粉质粘土和混合土:下部基岩为白垩系“红层”,岩芯为泥质粉砂岩加粉砂质泥岩,软硬相间,属极软岩。x地质参数由《南京地铁二号线汉中门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编号:2004168-1)提供。穿越的主要土层由上至下依次为:①-杂填土;①-2b2-3素填土;②-1b1-2粉质粘土;②

地铁车站施工站监测方案计划

XX站监测工程监测方案 1 工程概况 此次监测工程的监测范围是XX地铁站设计监测点、断面上的各项监测内容。 1.1 工程位置及范围 XX站位于XX市XX区周水子XX拟建新航站楼前停车场下方,呈东西向设置,车站主体北侧为周水子XX拟建航站楼停车场;东侧为现状XX航站楼落客平台环道;南侧、西侧为XX绕行道路。车站计算站台中心里程为右CK26+485.993;起、终点里程分别为右CK26+417.493(结构外皮)、右CK26+577.093(结构外皮)。建筑总面积共计9054 m2,车站共设2个出入口,一个紧急疏散口及两个风亭。车站2个出入口均布置在车站北侧,靠近XX拟建航站楼。1号出入口位于现有航站楼与拟建航站楼中间连廊下方道路一侧;2号出入口与XX拟建航站楼结合设置;无障碍电梯设置在1号出入口内;车站消防专用出入口设置于XX拟建停车场上,靠近2号风亭位置;车站两组风亭均为高风亭,设置在拟建XX航站楼前停车场上。 XX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支护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加钢管内支撑的方案。施工场地位于扩建XX范围内,原场地为XX前绿地及内部通道。地面树木及建筑已拆迁,地下部分管线有待改移。周围XX扩建工程正在施工,施工场需交叉作业,存在一定干扰。 1.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XX站所处地貌为剥蚀低丘陵。表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 a1+p1),层厚0.6m~1m。其下为全-中风化震旦系XX组白云质灰岩(Z whg),层厚为12m~18m,风化震旦系XX组白云质灰岩强度为220~250KPa。再其下为坚硬基岩,其间杂散分布燕山期辉绿岩(βμ),分布于车站基坑层厚为0m~3m,岩石强度达1500KPa。

地铁施工监测培训资料

地铁监测 1.1 地铁监测的概念: 监测( monitoring measurement )就是采用仪器量测、现场巡查或远程视频监控等手段和方法,长期、连续地采集和收集反映工程施工、运行线路结构以及周边环境对象的安全状态、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反馈的活动。 1.2地铁监测的目的及原则 (1) 监测目的:对施工过程中的地层变形、支护结构的受力有清楚的了解。 (2) 监测的原则:必须根据周边环境特点,抓住重点和矛盾的核心所在,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 1.3 地铁监测的意义 (1) 掌握隧道和车站周围地层、支护结构、地下管线和周边建筑物的动态,观测开挖过程中隧道和基坑的状态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预防工程破坏事故和环境事故的发生。 (2) 将现场测量结果与预测值相比较以判别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施工参数,从而指导现场施工,做到信息化施工。 (3) 将量测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另外还可将现场监测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较,用反分析法导出更为接近实际的理论公式用于指导其它工程。 、地铁监测的分类 2.1按监测目的分为:施工监测、第三方监测以及运营监测三 个方面。 1、施工监测:在围护结构施工和主体基坑的开挖、降水、支护、结构施工的过程 中,基坑内外地基应力的重分布会引起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变形,从而有可能危及基坑、主体结构的稳定和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在基坑和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对围护结构、支撑、主体结构、周围建(构) 筑物和地下管线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地分析资料,反馈信息,进一步掌握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实际工作状态,以便动态掌握基坑的安全情况,确保结构安全、经济、可靠和施工的顺利进行。这种施工单位全天候监视测量的工作,就是施工监测工作。 2、第三方监测:地铁工程引入第三方监测,是为了判定地铁结构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验证基坑开挖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监测数据实现信息化施

地铁2号线工程XXX站施工监测方案

地铁2号线工程XXX站施工监测方案XXXX2206标项目部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一、工程概况 二、监测目的 三、监测的项目 第二章监测依据的规范和技术文件 第三章监测工作技术纲要 一、沉降监测控制网的建立 二、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网的建立 三、监测点的布设原则 四、测量精度要求 五、施工监测工作技术纲要 六、监测施工组织及管理 第四章监测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 第一章概述

一、工程概况 XXXX站设置于XXXX路下,位于XXXX路与XXXX路交叉路口以北,车站呈南北向布置,南接XXXX站,北连XXXX路站。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两端为盾构接收井,其中小里程端所接区间部分地段采用盾构法施工,靠近车站段采用矿山法开挖施工初支后,盾构通过,拼装管片作为二衬,盾构机在车站端头井吊出;大里程段为盾构法施工,从车站端头井吊出。 小里程盾构井段和标准段均为双层双跨结构,大里程端为双层四跨带一层****段,一层****长65.6m,宽8.2m,设置3号出入口、垂直电梯和1号风道,与车站主体共墙,共用围护结构。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DK3+482.000,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轨面绝对高程-11.230m。起讫里程YDK3+389.200、YDK3+578.200,全长189m。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厚度2.9m。车站底板埋深约16m,标准段宽18.9m。 车站上方是XXXX路。本站西侧为XXXX广场及其群楼,建筑物基础为天然浅基,东侧为金融中心主楼及停车场,主楼高22层,基础为桩基础;北侧为XXXX大厦,距车站结构约15m,基础为天然浅基;南侧为鸿隆公寓;车站东北角为汽车总站。 XXXX路是南北方向的次干道,现状为双向4车道,交通流量不大。XXXX路是东西向的次干道,规划道路红线宽22.0m,现状为双向2车道,车站范围内交通流量不大。XXXX路和XXXX路目前均有公交线路经过。 车站主体基坑采用整体明挖法施工。 二、监测目的 基坑工程的施工直接关系到基坑本身及邻近建筑物、道路和管线的安全。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 深基坑支护系统受到许多难以确定的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掌握支护系统及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通过动态信息管理,应用监测所得的信息指导施工, 使施工过程科学化、信息化,确保支护系统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三、监测的项目 本站基本位于XXXX路下,采用明挖法施工,地下管线纵横交叉、高低错落,根据车站施工方法及周边环境的情况,选定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量测的主要项目有: (1)基坑周围地面、重要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沉降; (2)桩顶、地下连续墙墙顶位移; (3)土压力;

地铁岗前安全培训

岗前安全培训 项目名称:深圳地铁10号线1011-3标施工监测时间:培训人 参加 培训人 (1)监测人员岗前技术及安全意识培训; (2)基坑、隧道主要的开挖方法及测量防护手段; (3)施工现场注意事项及现场仪器财产安全; (4)危险源识别的目的、火灾危险源识别、机械伤害危险源识别、用电伤害危险源识别、隧道发生坍塌危险源识别、监控量测作业场所的重大危险源识别。 培训内容 备注 地铁施工监测岗前安全培训 一、编制依据 《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规范、标准。 二、危险源识别的目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可能发生事故危险源确认识别,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对人员的伤害和财物的损失。 三、危险源识别 1、高空坠落

(1)基坑周边作业,由于地面潮湿,防护栏杆失效出现坠落事故。 (2)攀爬作业,脚手架、梯子等失稳,造成坠落事故。 (3)作业中未按要求使用安全带,造成坠落事故。 (4)作业人员思想上麻痹大意,未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造成坠落事故。 2、预防措施 (1)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高空坠落安全宣传教育,消除人为的不安全行为。 (2)发现引发坠落因素,应及时消除方可进入该区域作业。(3)配置合格的防护用品及防滑装置,定期检查,失效应及时更换。 (4)雷雨,暴风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应停止作业,待情况好转后,首先进行稳固性检查,方可作业。 (5)定期进行坠落事故案例分析,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四、火灾危险源识别 (1)电线老化,破损短路引发火灾。 (2)作业人员在存放油脂等易燃易爆区域吸烟引发火灾。 (3)违章作业导致火灾。 (4)宿舍人员不在的情况下,电器未关闭,火源未熄灭引发火灾。 1、预防措施 (1)作业前,对作业人员进行火灾安全宣传教育,消除人为的不安全行为。 (2)严禁在禁火禁烟区域吸烟明火等操作。 (3)严禁在宿舍使用热得快,电炉等电器。

地铁号竖井监测方案

地铁号竖井监测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BT06标段烟厂车站2号竖井监控量测方案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地铁2号线BT06标项目经理部 目录 (一)工程概况 (4) (二)工程地质概况 (4) (三)围岩分级 (5) (四)水文地质条件 (6) (五)风险源及施工保护措施 (7) 3 (三)出现突发情况处理措施 (14) 5 8 1 3 25 5 6 6 8 (29) 29

30 3 3 4 4 4 (一)编制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计划 (34) (二)做好岗位安全文明教育培训工作 (34) (三)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具体措施 (35) 5 (一)为高效完成监测工作,确保监控量测的质量和精度,实现信 息化施工,采取的主要保证措施 (35) (二)巡视检查 (37) 1 1 2 2 2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2号竖井及横通道工程概况 2号竖井设置在吉林大路与临河街交汇处东南侧,竖井截面形状为矩形断面,净空尺寸为×8m,深度为。竖井初支厚度350mm,由喷射混凝土、双层钢筋网及钢筋格栅和注浆导管组成,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井底采用钢格栅+喷射混凝土铺底封闭,井口设置宽×高:×现浇混凝土锁口圈梁。 横通道净空尺寸宽×高:×,长度为。初支厚度350mm,由喷射混凝土、双层钢筋网及钢筋格栅组成,采用台阶法施工,中隔板采用钢筋

格栅钢架支撑,端墙采用钢格栅+喷射混凝土封闭,风道口在竖井施工时同步预埋格栅钢架及加强环梁,以确保进洞安全。 2、周边建筑 2号竖井西侧为轻轨4号线吉林大路站,东侧为中国民航,南侧为住宅楼,主要以多层混凝土建筑为主,目前正在使用中,距离结构约为9m~25m。 3、地下管线 2号竖井及风道埋深上方通过的管线主要有:①燃气、铸铁,DN300,埋深(经调查无此管线);②污水、砼,DN500,埋深;③雨水、砼,DN300,埋深;④污水、砼,DN300,埋深;⑤给水、铸铁,DN300,埋深。 (二)工程地质概况 场区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粘性土和砂土、白垩纪泥岩组成。各层具体分布详见表1,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见图1。 表1 工程地质特征表

地铁轨道工程检验批培训资料(doc 37页)

地铁轨道工程检验批培训资料(doc 37页)

第八章轨道工程 8.1工程概况 1、轨道工程主要内容 轨道是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的基础,直接承受地铁列车荷载,并引导列车运行。轨道结构主要由钢轨、扣件、道床及道岔等组成。 钢轨:正线、出入段线和试车线采用60kg/m钢轨,车场线50 kg/m钢轨。 扣件:弹性分开式扣件。 道岔:正线根据最高行车速度的要求采用9号道岔,车场线采用7号道岔。 道床:正线采用整体道床,过渡段为碎石道床,车场线采用碎石道床,库房内采用整体道床。 2、工程划分和验收标准 南京地铁轨道工程划分和验收标准主要参照《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 J284-2004)的规定,并结合《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2003版)规定和南京地铁工程特点进行划分。正线轨道根据标段划分分为一~三个单位工程,车辆段或停车场轨道工程划分为独立的单位工程。 8.2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正线轨道工程、站场轨道工程划分表 单位工程分部 工程 子分部 工程分项工程 正线轨道工程 线路基桩基桩测设 道 床 有碴道 床铺底碴,预铺道碴 整体道 床 轨排组装架设,道床钢筋,道床 模板,道床混凝土 轨道 铺轨,工地钢轨焊接,铺碴、整 道,线路锁定,轨道整理,钢轨 伸缩调节器铺设,道岔铺设,道 岔整道 线路 附属 护轨护轨铺设 标志线路、信号标志 轨道加 强设备防爬设备,轨距杆、轨撑

4.1 测量施工记录F4.1 4.2 其它土建施工记录F4.8 4.2.1 混凝土供应记录表F4.8.1 4.2.2 混凝土浇筑记录表F4.8.2 轨道施工记录F4.9 4.3 钢轨接触焊接头超声探伤记录表F4.9.1 4.3.1 钢轨焊接接头外观检查记录表F4.9.2 4.3.2 接触焊正火参数记录表F4.9.3 4.3.3 钢轨焊接接头落锤试验记录F4.9.4 4.3.4 无缝线路技术资料F4.9.5 4.3.5 无缝线路纵向位移观测记录表F4.9.6 4.3.6 验收前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偏差检验表F4.9.7 4.3.7 验交前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偏差检验表F4.9.8 4.3.8 轨枕间距检验表F4.9.9 4.3.9 5 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合格证F5 5.1 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汇总表F5.1 6 安全、功能检测部分资料F6 6.1 钢轨焊接形式检验记录 6.2 钢轨焊接周期性生产检验记录 6.3 钢轨探伤检查记录 6.4 线路锁定施工记录 6.5 钢轨位移观测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