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思考题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思考题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思考题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思考题:
1、你如何理解大众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答:大众传播学是一门多学科的学术学科,它以新闻和其他形式的媒体传播为研究对象,探索媒体传播如何影响社会及其各类受众。

在它的理论体系中,有3个基本的概念:媒体内容、媒体使用以及媒体影响。

其中,媒体内容指的是涉及媒体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所提供的信息;媒体使用意味着消费者如何接收、使用和理解他们接收到的信息;媒体影响指的是消费者对所接收信息的反应,以及媒体传播如何影响受众情绪和行为的研究。

2、您如何看待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
答: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涵盖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比如文化研究、话语分析、定量研究、历史研究、实地研究、叙事研究等等。

在不同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根据自己的研究特点和研究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无论采取何种研究方法,都必须遵循研究方法学的原则,以正确的思维途径来推动研究进程,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传播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传播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19
继续
定量研究则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事实来证明假说,其基本研究构 架为假说演绎(hypothetic-deductive),即先推论,后证实,其研究目 的是建立通则。 在收集事实方面,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所不同。定性研究的主要方 法是观察和文献分析,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调查和实验。加工整理事实 的方法是相同的。均依靠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来处理 事实,只不过定量研究的比较、归纳或演绎可以采用统计的手段。
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比较 传播学研究典范的特点: 第一,传播学方法典范具有多元化特征。方法的多元化容易激发科学研究的 活力,以不断发现新的规律及其解释。 第二,多元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实证典范。人文典范则比较单一。它沿袭了 两千五百年来的人文传统,利用逻辑方法对概念、命题及各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 解释,以从已知导出未知。 第三,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自不同的较成熟的学科,传播学研究可以遵循各学 科普遍性的模式、程序、手段和规则,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
为逻辑法则和某类研究的方法。从研究设计到操作化,从抽
样到推论,或从假设到证明,较成熟的研究传统都有一套系
统的规则。
第四,研究规范决定着创新的方向。
研究规范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它的
□两种方法范式(Parad着igm我)们:对外在事物的理解方式。
□ 1 实证主义方法范式:
源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方法,后经孔德形 成一种社会研究方法范式。该范式认为,社会现象或许比自然现象复 杂,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存在一个“不变的规律”,因此,社会 科学研究也可以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
读过文学吗?在大学修过,教科书的封面是绿色 的。 Harold Innis的回忆
Weaver & Gray提出,三个分期 发展时期:启蒙运动的延续(19世纪初~1930年代) 过渡时期:大众传播从人文哲学研究转向社会科学研究(1930~1950

大众传媒研究方法

大众传媒研究方法

(三)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1.科学研究是公开的 2.科学是客观的 3.科学是经验主义的 4.科学是系统性和累积性的 5. 科学具有可预测性
三、大众传播研究及其方法
1、大众传播研究 大众传播研究是以大众传播现象和问题为
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探寻传播 活动规律及有效传播途径和方法的一种科学实 践活动。
2、大众传播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基本 相似
3、正确对待研究方法与统计手段的关系
三、大众传播研究及其方法
4、大众传播研究的对象
传播的简明定义: 传播是传播者利用传播媒介向受传者传递信息
的社会行为。 对这一定义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 传播的基本要素有四个,即传播者、受传者、信息、 媒体。 • 传播的基本内容是信息,信息与媒体不可分。 • 传播的基本性质是一种社会行为,并通过这一行为形 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
科学 研究 方法 体系
哲学方法
唯物辩证法
一般研究法
经验方法 理论方法 系统科学方法
专门研究法
经验方法
文献研究 社会调查 实地观察 实验研究
理论方法
数学分析 逻辑分析
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论方法 信息论方法 控制论方法
(三)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回答研究问题的方法 • 传统 • 直觉 • 权威 • 科学
一、科学与科学研究(一)几个基本概念 (二)科学研的目的 (三)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一)几个基本概念
1、科学
贝尔纳认为,科学是一个多义的概念: (1)科学是一种建制 (2)科学是一种方法 (3)科学是一种累积知识的传统 (4)科学是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5)科学是构成我们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诸
三、大众传播研究及其方法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晨阳笔记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晨阳笔记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晨阳笔记嘿,咱今儿就来聊聊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大众传播学啊,就像是一个神奇的大舞台,上面有着各种各样的角色和故事呢!研究大众传播学,那方法可多了去啦!就好比你要去探索一个神秘的大森林,你得有各种工具和策略吧。

咱先说说观察法,这就像是你站在森林边上,静静地看着里面发生的一切。

你能看到鸟儿怎么飞,树木怎么长,动物们怎么互动。

这不就是在观察嘛,从这些观察中能发现好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呢!还有调查法呀,这就好像你拿着问卷去问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嘿,你们平时都吃啥呀,喜欢在哪儿玩呀。

通过大家的回答,你就能对这个森林有更深入的了解啦。

实验法呢,就像是你在森林里做个小实验,比如在这块儿撒点食物,看看动物们会有啥反应。

这多有意思呀,能让你看到一些平时不容易发现的东西呢。

内容分析法也很重要哦!就好比你去分析森林里的树叶啦、土壤啦,看看里面都有啥成分,这能帮你更好地理解这个森林的生态环境呢。

哎呀,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研究方法,咱怎么能搞清楚大众传播学这个大舞台上的精彩呢?那不就像在黑夜里摸瞎嘛!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特点和用处,就像不同的工具一样。

你得根据你的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

这就跟你干活儿得挑对工具一样,不然咋能把事儿干好呢?咱再打个比方,研究方法就像是你做菜的调料,不同的调料能做出不同味道的菜。

你要是只用盐,那菜肯定很单调;但你要是各种调料都来点,那味道可就丰富多啦!而且啊,研究大众传播学可不能马虎,你得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从确定研究问题,到选择方法,再到收集和分析数据,都得一丝不苟。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你说要是研究方法不对,那得出的结论不就不靠谱啦?那可不行,咱得对自己的研究负责,对大众传播学这个领域负责呀!总之呢,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就像是打开这个领域大门的钥匙。

你得好好拿着这把钥匙,去开启那扇充满奥秘的门。

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在大众传播学的海洋里畅游吧,去发现那些令人惊叹的秘密和精彩!。

大众传播学  传播简史

大众传播学  传播简史

⼤众传播学 传播简史第三章传播简史、模式和功能第⼀节传播简史在“年青”⽽“短暂”的⼈类传播史上,⼈类五次传播⾰命所产⽣的巨⼤作⽤深深改变了⼈类的命运和历史。

1、什么叫“传播学时钟”?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仿卡尔塞根的“宇宙年”所假设的描述⼈类传播发展轨迹的时刻表。

它将⼈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假定为100万年,⽽后把它⽐作只有24⼩时的⼀天来计算⼈类传播发展史。

2、⼈类传播史上的五次⾰命是什么?①⼤约10万年前,出现语⾔传播⾰命;②公元前3500年,出现书写传播⾰命;③公元620年,出现印刷传播⾰命;④1844年,出现电讯传播⾰命;⑤1946年,出现互动传播⾰命。

3、语⾔传播⾰命语⾔约产⽣于距今3.5万年到10万年。

语⾔产⽣的假说: “汪汪”派、“哼哟”派、“感叹”派、“唱歌”派。

恩格斯 “语⾔起源于共同劳动”的假说。

意义:语⾔传播使⼈类可以沟通思想、交流信息、积累知识,由动物世界进⼊⼈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明时代。

4、⽂字传播⾰命书画同源两⼤体系:表⾳⽂字和表意⽂字意义:书写传播使⼈类可以将事件和⾃⼰的经历、见闻、思想固定或记录下来,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传播。

5、印刷传播⾰命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植物纤维纸;印刷术源于殷商时期的印章和公元200年的拓印术;隋末唐初,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世界上现存的第⼀本印刷晶是我国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佛典《⾦刚经》。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并做过⽊活字印刷试验。

1315年,中国最先铸出铜活字。

德国铁匠古登堡(J.Gutenberg,1400-1468)发明了铅活字和⼿压印制设备,1456年⾸次印成了42⾏本《圣经》。

意义: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的传播特权,使⼈类由⼈际传播时代进⼊⼤众传播时代。

意义6、电⼦传播⾰命美国⼈莫尔斯于1844年发明了电报,贝尔于1876年发明了电话,爱迪⽣在1877年发明了留声机,法国⼈马瑞根据中国灯影原理于1882年发明了摄影机,以及随之⽽来的⼴播、电影、电视的相继出现。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第三章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第三章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第三章第三章传播者传播者处于信息传播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

第一节个人层面的传播者1、传播角色:①定义: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传播者依据社会对他的要求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②分类:普通传播、职业传播2、传播者的特点:代表性、自主性、专业性、集体性、复杂性、3、传播者的权利:一般性权利、专业性权利专业性:①采访权:传播者的首要权利。

②报道权:是指记者有传送,报道公众所关心的消息情报的权利。

③批评权:这一权力意味着记者拥有对报道对象的言行进行议论和批评的权利。

④专业保密权:又叫新闻来源守密权。

⑤安全保护权4、传播者的责任:①契约性责任:采集信息、鉴别信息、选择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搜集反馈②社会性责任③法规性责任④国际性责任5、传播者的赢效因素:①权威性:指传播者具有使受众相信、听从的力量、威望和地位的特质。

权利和地位上体现资历和威望上专业特长上能力和才华上②可信性:指传播者具有使受众承认和信赖的一系列特质。

包括诚实、信誉、骨气及公正无私③接近性:指传播者在信仰、民族、籍贯、专业、个性、情趣、距离等方面与受众接近或相似的特质。

愈接近、愈相似,就容易产生好的传播效果。

④熟知性:在传播活动中,增加与受众接触的次数和信息互动的频率,就能使受众产生“熟人”印象,形成亲近的倾向⑤悦目性:一般认为,传播者对受众具有悦目性,那么传播者本人及其所传信息则易为受众所接受和喜爱。

第二节媒介组织1、媒介组织:①定义:媒介组织是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

②独特地位:⑴首先,媒介组织是一种公共事业单位。

⑵其次,媒介组织是一种信息产业机构。

⑶第三,媒介组织是一种社会机构。

2、对媒介组织的质疑与批判①媒介组织与意识形态(富兰克林学派)对传播内容的左右和控制⑴操纵性对媒介语言的规范与约束对传播过程的控制与操纵⑵虚伪性和欺骗性制造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虚假统一制造虚假需求美化、幻化现实②媒介组织与文化产业③媒介组织与媒介文化3、媒介组织的运作:①媒介组织与信源的关系:分离、合作、同化②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支配、疏离、圈层、服务③传播者心目中的受众4、守门人和守门理论(“把关人”)①来源:是由库尔特·勒温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

《大众传播学》课件

《大众传播学》课件

大众传播学的历史背景
总结词
起源于19世纪末的传媒发展
详细描述传媒手段逐渐普及,人们对传媒的 信息传递和影响开始关注和研究。
大众传播学的发展历程
总结词
经历了初期发展、学科建立和多元化发展三个阶段
详细描述
大众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初期发展、学科建立和多元化发展三个阶段。初期发展阶段主要 关注传媒手段的普及和应用,学科建立阶段则开始系统地研究传媒的信息传递规律和影响,多元化发 展阶段则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和深化。
VS
功能
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 、提供娱乐。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传递信息
大众传播通过传递新闻、知识等信息,帮助人们了解社会 动态和外部世界。
01
引导舆论
大众传播通过报道和评论等方式,影响 公众对特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进而引 导社会舆论。
02
03
塑造文化
大众传播通过传播各种文化产品,如 电影、电视节目、书籍等,影响人们 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文化素养。
02
大众传播的媒介与形式
大众传播的媒介
1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能够向广大受众传递信息的载 体或工具,包括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大类。
2
印刷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其优点是信 息量大、深度高、易于保存和携带。
3
电子媒介则包括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其优点 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
大众传播的形式
大众传播媒介与形式的关系
大众传播媒介与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媒介的选择会影响传播形式的表现和效果,而传播形式的创新也会促进媒 介的发展和变革。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媒体的涌现,大众传播媒介与形式的 界限逐渐模糊,二者之间的融合成为发展趋势。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件-定量研究方法与大众传播研究63页PPT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件-定量研究方法与大众传播研究63页PPT
传播学研究方法课件-定量研究方法与 大众传播研究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Hale Waihona Puke 谢谢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课件汇编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课件汇编
– 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
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 个别 一般 – e.g
2018/11/21
传播学研究方法
18
归纳与演绎理论
• Deductive v.s. Inductive reasoning 演绎法和归纳法
– 演绎:是以一般概念、原则为前提推导出个别
结论的思维方法,即依据某类事物都具有的一般 属性、关系来推断该类事物中个别事物所具有的 属性、关系的推理方法 – 一般 个别
• 个案式解释(idiographic)
– 视野局限在个案上,对个案的解释详尽。
2018/11/21传播学研究方法14通则式解释模式
• Case 2
– 每次我参加读书小组,就会比独自用功考得好很多 – 球队在主场总比在客场表现好 – 建筑师总比生物研究员更容易约到女孩子
2018/11/21
传播学研究方法
15
通则式解释模式
• 通则式解释(inomothetic)
– 解释某一类的情况或事物,描述一个普遍模式, 而不是某个个案。 – 这种解释也不绝对。
16
• Case 3 个案式:他之所以这样,是从小他的爸爸妈 妈……奶奶爷爷也…….哥哥……. 通则式:十几岁的男孩子都这样
归纳与演绎理论
• Deductive v.s. Inductive reasoning 演绎法和归纳法
– 调查法;实验法;内容分析
• 第三部分:定性研究方法
– 田野观察;深入访谈;小组访谈;
• 第四部分:研究报告的写作
– 研究报告和研究计划书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方法?
• 经济层次:根据研究资料确定经营决策
–大众传媒:媒体部门、收视(听)率、广告到达率 和说服率、电影票房、发行量

传播学研究方法

传播学研究方法

5/12/2020
传播学研究方法
10
研究方法史的三个时期
读过文学吗?在大学修过,教科书的封面 是绿色的。 Harold Innis的回忆
Weaver & Gray提出,三个分期
发展时期:启蒙运动的延续(19世纪初~1930年代)
过渡时期:
大众传播从人文哲学研究转向社会科学研究
(1930~1950年代)
新闻专业队伍最优秀;报纸改版;公司如 何做强做大;新闻报道是70%;新闻知晓率; 商品广告明星还是大众生活型效果最好; 媒介到底在说什么?
该主题与听众的联系:新闻从实践中来, 新闻媒体会给你付多少钱:媒体关乎你的 饭碗
5/12/2020
传播学研究方法
5
第三个问题
抽象思维:理论
抽象的層面:宏觀層面:各種主要社會力量對人 類活動的作用
Newton
信度、效度、以及操作性定义
5/12/2020
传播学研究方法
17
第四章 社会科学的范式
一、学术背景
□ K.皮尔逊等发明的相关分析与社会理论(1900?1928) □ L.瑟斯顿发明的因子分析(1926?1948) □ M.汉森发明的社会研究中的大规模抽样(1930?1953) □ 用以指导理解和观察的模型与框架,
统的规则。
第四,研究规范决定着创新的方向。
研究规范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它的
变化取决于研究成果的变化。创新和规范是相辅相成的。完
5全/12/202无0 视研究规范的“创新”容易犯两传个播学研错究方法误:重复和可靠性
□ 2 人文的方法典范 通过操作抽象概念获得理论性结论的方法。人文方法来自哲学思辩的 研究传统。当人文科学家对概念进行操作时,其主要方法是直觉、想象、 抽象和理想化、比较、归纳和演绎等。 近年来学界对研究方法的梳理

大众传播学导论

大众传播学导论

大众传播学导论10数媒张水生大众传播学导论绪论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广义:人类一切传播行为狭义:大众传播传播学产生的因素:商业、政治、战争传播学研究学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传播学的研究范式:发现范式、阐释范式、批判范式。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控制实验法。

第一节传播学界说传播学五大先驱:美国哈罗德-拉斯韦尔美国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美国库尔特-卢因美国卡尔-霍夫兰美国威尔伯-施拉姆施拉姆—传播学的集大成者—美国传播学开山鼻祖传播学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播学两大主要研究学派一、经验学派(传统学派、实证学派)其实验室研究重视实际经验的观察和推论,强调研究程序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二、批判学派源头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学派看待传播现象与传播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视角:一种是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沿用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的理解;另一种是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来看待社会中的传播现象和传播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

批判学派的主要研究对象集中在三大领域:传播制度与社会阶层的关系大众传播功能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受众与传播效果的关系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1、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第一代,霍克海姆、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第二代,本雅明、哈贝马斯等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倾向:都以宣传人道主义异化理论著称。

2、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伯明翰学派)代戈尔丁、表人物:物霍尔、莫利、费斯克等3、政治经济学派代表是李斯特大学大众研究中心的默多克、威斯特嘉特、等人运用实证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两方面的:第一是传播体系所有制结构;第二是传播媒介市场约束力运行的方式。

政治经济学派偏重于剖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垄断化的传播体系及其带来的后果。

4、多伦多学派创始人是著名的媒介研究者麦克卢汉和英尼斯。

批判学派就其历史来说走过了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30年代到二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到60年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定量研究方法的缺陷 1、社会科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不具备自然科学方法的精确和严谨, 这种科学性不是绝对的。 2、任何学者都有自己的立场、价值观、文化背景和特定的意识形 态,所谓的客观不过是一种幻想。 3、传播现象和人的行为无限复杂,而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 经验材料是有限的。定量研究只能得出几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却无法分析整个传播系统的相互作用。 4、定量研究依赖个人或小群体层面上的经验材料,对微观传播现 象的研究有效,但在考察宏观的传播历史进程以及社会传播结构 方面缺乏有效手段。
4.选择分析单位
• 三种分析单位
• 节目(Program):节目就是以剧情形式展现的单独的虚构的故事。它可能是一出为电视生产的电视 剧,或者是一部在这一时段播放的长篇。 • 行为(Violence action):暴力行为就是一些被某些政党限制的暴力场景。如果一个场景被打断(通 过闪回或者转向其他的场景的方式),但是在“现实”时间中仍然在继续,它仍然是这个相同的行 为。然而,如果一个新的暴力代理进入这个场景,这样也就开始了另一个暴力行为。这些单元也被 称为暴力片断。 • 角色(Role):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所有节目(不管是不是暴力节目)中分析的人物是两种类 型。主要人物对故事来说,是必需的主要角色。次要人物(属于那种较少的详细分析的)是所有的 另外有台词的角色。(这个发现在这个报告中总结出来,包括仅有的主要人物的分析)
六、内容分析法的产生和发展
• 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情报研究,在情报战中成效显 著。 • 战后,新闻传播学、政治学、图书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 学者与军事情报机构一起,对内容分析方法进行了多学科研究, 使其应用范围大为拓展。
•20世纪初:定量报纸分析; •Harold D. Lasswell (1927):Propaganda Techniques in World War I,对一战宣传技巧的内容分析(定性); •“二战”期间“战时传播研究”,以德国公开发行的报纸 为分析对象【led by Lasswell,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探讨电影对美国儿童和青少年 学习和态度的影响【佩恩基金会资助,7所高校联合实施】 •Paul Lazarsfeld & Berelson(1940s),伊利调查,以内容分析法 分析大众传媒有关1940年总统选举的报道内容; •Berelson,B.(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Hafner.
伯纳主持。
• 格伯纳开展的这项研究称为“文化指标研究”,整
个研究包括三个部分:“制度分析”、“讯息系统
分析”、“培养分析”,本案例介绍的只是“讯息 系统分析”中采用内容分析法完成的 “暴力描绘”
部分(violence profile)。
•1、研究问题与假设 • 研究问题:
“培养分析”研究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
相关组织、研究的定义: • 《儿童权利公约》第19条定义儿童暴力为剥削,包括性侵犯。” • 《世界暴力与健康问题报告》(2002年)中对暴力的定义:“个人 或群体故意殴打、施暴于儿童,造成或很可能造成儿童健康、生存、 发育或尊严实际伤害或潜在伤害。” • “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 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
七、内容分析法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1. 2. 3. 4. 5. 6. 7. 8. 9. 10. 阐明研究问题或假设 界定研究总体 从总体中选择合适的样本 选择和定义分析单位 构建用以分析的内容类别 建立量化系统 培训编码人员并进行试点研究 根据已有的定义对内容进行编码 分析采集到的数据 解释研究结果,得出结论
sun daytime)的电视节目( television drama)为样本,包括电
视剧、卡通、电视上播放的电影。
抽样
• 抽样方法:每年固定一周的样本(通常在秋季,个别年份是春 季) • 他们采用内容分析法抽取了3000多个电视节目和35000个电视角 色。 • 在1967年和1968年,包含的时段为星期一至星期六早上7点半晚上10点,星期天的早上7点-晚上10点,星期六早上8点-中午 12点的儿童节目。从1969年开始,这些时段被延长至每晚的11 点和从星期六和星期天早上7点-下午2点半。然而,1971年FCC 的黄金时段根据规则减少了广播网的夜间节目。因此,自1971 年以来的有效的晚间参数是星期一早上8点-晚上11点和星期天 早上7点半-晚上10点半。
的行为。
暴力的维度
• 我们可以就暴力的定义提出许多问题,最基本的有
1.暴力行为除包括武力伤害行为之外是否包括语言?
2.暴力行为除包括蓄意的伤害外,是否包括意外伤害?
3.暴力行为除包括受伤害的行为,是否包括没有受到伤害的行为?
施暴者行为 受害者行为 无意图 的行为 蓄意的行为
武力的
这个范畴内是争议最少的定义
案例 格伯纳电视暴力的测量
格伯纳简介
• 乔治格伯纳(George Gerbner), 1919年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传播学教授, 是一位多产的学者。
案例背景
•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很
严重,因此,美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暴力起因 与防范委员会”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由格
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这些内容对
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 研究假设:
该研究没有提出明确的假设。
•2、界定研究总体
界定什么是暴力
• 字典定义:
• Violence (1) violent behaviour that is intended to hurt or kill sb. (2) Physical or emotional force and energy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 暴力(1)强制的力量;武力 (2)特指国家的强制 ——《现代汉语词典》
二、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
三、基本的研究流程
提出研究问题 做出理论假设 ①确定研究方法 ②制定研究方案
回答问题
验证/推翻假设
③找到测量对象
④获得量化数据
⑤整理分析数据
四、几个概念 自变量:即研究者操纵或控制的变量。它是因果关系中的因。 因变量:即研究人员所要观察、解释的变量。它是因果关系中的果。 信度:即研究中测量单位的一致性。信度指的是研究方法的可信度,如果 信度高,那么研究就可以重复进行,每次的结果都差不多相同。 效度:即一项研究是否确实对研究者所宣称要测量的事物做出了测量。效 度指的是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如果效度高,那么研究结论就能够对研究问 题或假设做出最贴近的说明。
•George Gerbner(1968):文化指标研究项目,以内容分 析法追踪美国电视内容的变化以及这些内容变迁如何影响 观众看待世界的方式; •Krippendorff, K. (1980).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Beverly Hills, CA: Sage. •John Naisbitt.(1982). Megatrends: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以12年时间,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美 国6000多处地方报纸进行主题分析,成功预测了美国从工 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的十大趋势。 •2000s: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
04
四、内容分析法
一、定义
内容分析是以测量为目的,采用系统的、客观的、量化的方式,
研究和分析传播行为的一种方法。(Kerlinger)
•关键词:
• 系统的(整个研究的过程只有一套程序或方针)
• 客观的(研究人员不能把个人的看法和偏好加入到研究结
果中)
• 量化的(对变量进行分类的操作定义和规则必须全面和清
1George Gerbner, Larry Gross:Living With Television: The Violence Profile
2王玲宁: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媒介暴力对青少年影响的实证研究》
从操作化定义讨论研究的效度
不同的研究者对于暴力的定义是不一样的,这就产生了效度的问题。
Gerbner和他的团体在1977年对暴力的定义包括意外事故、发自本性的行为、 发生在荒诞剧或幽默场景中的暴力。但是广播电视网的分析家们并不认为 这些场景属于暴力行为。双方都为各自的论点给出了证据。


它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包括: 1. 2. 3. 内容分析法:定量&定性 既有统计资料分析法 历史/比较研究法:定性研究
五、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 对被记载下来的人类传播媒介的研究。 • 研究对象:先于研究而存在的文本。 • 个人的信息、人际间或群体间互动的信息、媒体发布的信息 • 包括:书籍、杂志、绘画、讲演、信件、广播电视节目、电 影、会议纪要、网络信息、法律条文等等。
你觉得谁的分析更具有效度?
3.选择样本
样本
• 格伯纳以美国三大电视网(ABC、CBS、NBC)的家庭收视时间
(family viewing time 8-9 PM)、晚间时间(late evening 9-
11PM)以及周末儿童时段(weekend (children’s) hours sat. and
• 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
二、传播学的定性研究方法
三、基本的研究流程
提出研究问题 做出理论假设 ①查阅二手资料
回答问题
验证/推翻假设
②获取一手资料
④在某个理论
③分析资料
基础上进行思辩
03
三、定量研究方法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